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剖析

合集下载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袁世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袁世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袁世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

《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

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

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

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

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

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

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

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

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

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

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元代四大杂剧作家元代流寓江南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创作研究综述

元代四大杂剧作家元代流寓江南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创作研究综述

元代四大杂剧作家元代流寓江南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创作研究综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挥师江南,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杭州设立两浙都督府,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杭州路总管。

至元二十一年(1284)立江浙行省,以杭州为省治。

这期间,北人大批南下,来到这片新征服的土地。

无论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戏曲史的角度来说,元代杂剧作家流寓江南和北曲南移,都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

它不仅至深地影响着南戏和后来明清传奇的发展,而且其自身也发生着许多嬗变。

随着大量作家的流寓江南,“南方文学传统的妩媚轻柔风格也开始侵入曲坛,杂剧和散曲的创作表现出‘南方化’的倾向”。

对于元代杂剧作家流寓江南和北曲南移这一现象,学术界早就注意到了,在各种版本的戏曲史和文学史中都有相关介绍,但多半是总体论述后期作家作品、分别论述作家作品,综合论述的较少。

因此,以作家流寓江南的心态及作品研究为视角进行探讨的尝试也并不多见。

这对才疏学浅的我来说,对其进行研究有挑战更有推进空间,但还是希望在充分掌握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能在广度上更为全面地探讨元朝杂剧作家流寓江南的心态及作品,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因为前人对元杂剧的研究,多集中在以时间为参考的前后期作家上,以空间为参考的时空交错的角度进行的研究非常之少。

因而,过去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直接的成果很少,但间接的成果也有所触及。

就前人研究成果,我们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加以综述:第一,宏观角度,高屋建瓴式的研究。

以空间和时间交错的角度进行杂剧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它们零星存在对本论题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就“流寓”而言,1989年孔繁信的《杂剧的北兴和南渡》,2000年,毛小雨《南流后的大都作家及其创作》都谈到了元杂剧戏班南流及南北曲的交流和发展。

理清了元杂剧南流的一些路线;同时对他们的创作走向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杂剧向传奇嬗变的过程。

就杂剧作家流寓江南后与南方作家交融以及杂剧走向衰落的表现和原因的研究,相关的论文也有所触及。

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

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

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世界悲剧“千古绝唱”——关汉卿杂剧《窦娥冤》赏析关汉卿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最早、最伟大的作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白仁甫、郑光祖),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是世界文化名人。

可是对于这位伟大剧作家的生平材料,留下来很少,几乎等于零,这就可看出当时元杂剧作家地位之低下。

关汉卿是大都人(今北京),他多才多艺,在当时戏曲界有很高的威望。

他的大半生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他广交演员朋友,很熟悉舞台演出,他自己也曾经粉墨登场,这些不仅能使他的作品反映时代和社会,而且还很适宜演出,他的剧本都有良好的演出效果。

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种剧本,传下来的只有十八个。

他的杂剧按思想内容可以分三类:第一类公案剧,这些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到尖锐的社会矛盾,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蝴蝶梦》。

第二类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关汉卿是很善于刻画妇女形象的,他笔下的妇女性格特色很鲜明,但都是比较勇敢、机智的,是敢于斗争的强者形象。

因此关汉卿的剧本中,旦本戏多于末本戏,这是关汉卿剧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代表作如《救风尘》、《望江亭》等。

第三类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

除杂剧外,关汉卿还有散曲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四套。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他晚年写成的。

这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

剧本通过青年妇女窦娥蒙冤而死的故事,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反抗。

故事题材来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东海孝妇》。

但是《窦娥冤》的主要思想锋芒是指向元代社会的。

因此,这个剧本富有时代精神,剧中对政治黑暗与腐败的揭露,具有极其普遍的社会意义。

有记载说:“数十年来风俗大坏,居官者习于贪,无异盗贼”,“己不为耻人也不以为怪”。

说这几十年以来,社会风气很坏,做官的人习惯于贪污,他们的作为与盗贼没什么区别,他自己不感到耻辱,别人也不以此为怪。

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作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代表作:
1、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
2、郑光祖:《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
3、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半夜雷轰荐福碑》《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4、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1。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之一,主要出现于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是汉族戏曲中最早带有民族特色的剧种之一。

元杂剧的主要作家包括:
1.关汉卿:《汉宫秋》、《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等。

2.白朴:《南柯记》。

3.郑光祖:《珠帘寨》、《玉堂春》。

4.马致远:《汉宫秋》、《汉宫春》、《汉钟离》等。

5.郑之培:《琵琶记》。

6.郑光庐:《相和歌》。

7.徐再思:《忠臣神武》。

这些作家的作品内容丰富,包括历史故事、传奇故事、爱情故事等,表现了元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人民的生活。

其中,《窦娥冤》、《牡丹亭》、《南柯记》等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简述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简述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

简述元杂剧体制及主要作家作品中国元杂剧(Yuanzaju)体制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形式,首创于元朝,盛行于明清。

元杂剧的演出型式吸纳了先前传统戏剧小剧场中集聚的多种演出形式,在其中整合和完善,形成一种戏曲新体制。

元杂剧体制具有话本剧、歌仔剧、鼓经剧、绣腔剧、越剧等多种类型,剧本内容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当代生活,深受观众喜爱。

元杂剧还受到了诸多著名作家的关注,如赵蕤、桂如凤、李经和李鸿钧等。

赵蕤着有许多著名元杂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元宵祭》、《人间重组》、《爨把亲》和《天蒙蒙》等。

《元宵祭》叙述了一支官兵为报恩而拒绝以真假变换官位上的故事,赞扬了民间聪明而忠贞的良心。

《人间重组》以幽默风趣的叙事方式描绘了孙悟空和玉帝现身人间,实现人间正义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儒家伦理的思想。

《爨把亲》主要讲述了母子俩的恩爱故事,宣扬了母爱的思想。

《天蒙蒙》则描述了一位牧羊人经历的投子故事,赞扬了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

桂如凤的代表作品有《梦魇入侵》、《封神演义》、《八仙过海》等。

《梦魇入侵》讲述了一位降妖除魔的少年勇士在降妖除魔过程中用聪明才智拯救天下的故事,反映了民间在抵抗外敌入侵方面所显示的英勇和智慧。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作品,叙述了封神大会的史实,讲述了神与凡间争霸的故事,力求宣扬儒家的思想。

《八仙过海》则讲述了八位神仙以海上旅行的方式走向自由的故事,赞扬了追求自由的精神。

李经的著作有《神算子》、《石头坊》、《青林秘师》以及《金榜题名》等,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神算子》以传说和神话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秀才孙悟空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改变处境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人类能力和智慧的魅力。

《石头坊》则以天真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

《青林秘师》则以滑稽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聪明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精神。

《金榜题名》则描述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少年如何以勤奋和智慧获得殊荣的故事。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代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代杂剧四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

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元灭金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关汉卿来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在这里专事戏剧活动。

由于他写了一个名叫《伊尹扶汤》的剧本,经过认真排演后,拿到宫廷献演,得到了皇帝和官员们的称赞,关汉卿由此声名大振。

元杂剧概述——精选推荐

元杂剧概述——精选推荐

目录第一章元杂剧概述/1第一节戏曲发展轨迹第二节元杂剧繁荣原因第三节元杂剧体制第二章作家作品述评/7第一节前期作品第二节后期作品第三章关汉卿/13第一节生平及作品第二节题材与主题第三节艺术成就第四章西厢记/19第一节故事演进第二节爱情发展第三节人物形象第四节艺术成就第五章南戏和《琵琶记》/29 第一节南戏概述第二节琵琶记第六章诗文和散曲/38第一节诗文第二节散曲元代文学教案中国古代文学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漫历程,出现了两个大的高潮,一是雅文学高潮,一是俗文学高潮。

第一个高潮至宋已经完成。

元明清文学是我国古代第二高潮—通俗文学的高潮。

典雅的诗、词、文地位下移,戏曲小说成为了文坛的主角。

元代文学文学女神是公正的,在中国文学走过了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之旅后,在世人有了场面壮阔、气势弘大不足的遗憾之时,文艺女神又让人们所需的文学应运而生,大部的叙事作品在元代终于出现了。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可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及焉。

”元曲就是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

包括戏曲和散曲。

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合乐歌唱,因而总称为曲。

戏曲:包括杂剧和南戏。

是以叙事为主的文学。

散曲:是指小令和套曲。

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

第一章元杂剧概述与过去的文学不同,元代的代表文学是元曲。

重点:戏曲的形成过程;元杂剧体制;第一节戏曲演变的轨迹:我国的戏曲形成可分为三个时期。

因素形成期,基本形式形成期,成熟期。

一、戏剧因素形成期:唐以前,没有真正的戏曲,只是出现了一些戏曲因素。

具体的说有下列几点:秦的俳优:是一种由贵族豢养起来的专门以滑稽娱人的职业艺人。

如:《孟优衣冠》据《史记滑稽列传》载:我国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一个叫孟优的艺人,他的职业就是以滑稽表演取悦或讽谏君王。

当他听说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死后,儿子没有得到丝毫照顾,感到很不公平。

于是,他就穿上孙叔敖生前的衣冠来到楚庄王面前。

浅析元杂剧《秋胡戏妻》的悲剧色彩

浅析元杂剧《秋胡戏妻》的悲剧色彩

在有关 《 秋胡戏妻》 的研究作品中 ,研究者 大都将视 角集 中在梅英 身上所体现 的女性 闪光点上 ,如善 良、勤劳 、孝顺 ,最为典型 的就是富 有封建社会妇女较少有 的反抗精神 。这些 当然是毋庸置疑 的。但 是笔者 发 现 ,梅荚身上同样有着封建社会女性所受 的不公 的待遇 。梅荚 与秋胡 成婚三 日, 丈夫秋胡就 被官差抓走 当兵 ,- - ̄ J p 也不能推迟 。婆 婆年迈多 病, 公公 又巳去世,作 为一个正 当年纪 的女性 ,家 中所有 的担 子都落在 这个刚 刚过 门的新媳妇 身上 ,可 以想 象 ,当 时 的梅 英应 该有 多么 的绝 望 。丈夫离开后 , 家 中仅剩婆婆与梅英相依为命 ,梅英几乎一个 人要做 完家里所有 的事情 ,还要 “ 与人家缝连补绽 ,洗 衣刮裳 ,养蚕择茧 ” 0。 在 婆婆要求梅英 稍作 打扮 ,买些胭脂水粉时 ,梅英道 :“ 秋胡去了十年 , 穿 的无 ,吃的无 , 奶奶也 ,谁有那个 闲钱 来不笊篱 ? ” 0由此可 知 ,梅英 的物质生 活并不轻松 ,甚至是十分艰难 。寡妇门前是非多 。秋胡 一走十 年 ,音讯全无 ,生死不 明,长得 漂亮 的梅 英便招 来财主里 大户 的垂涎 , 对她使尽计谋 ,对一个生活贫 困无依无靠但却坚贞不屈 的梅英来 说 ,除 了诱惑 , 更 多是侮辱 。而作 品的高潮是秋胡 回乡路上对梅英 的调戏 ,梅 英坚决反抗 ,而最后才发现 ,丑陋不堪 的调戏者竟然是 自己苦 等十年 的 丈夫 ,这是极大 的讽刺 ,梅荚为 了秋胡放弃安逸的生活 ,消耗 掉女人最 宝贵 的青春 ,而丈夫最真实 的嘴脸却毫无防备的展现在梅英 的面前。秋 胡就是梅英坚持 留在婆家 的信念 ,而最终 ,这个希望却坍塌 ,以最不堪 的方式 。不得不说 ,梅英身上 的悲剧色彩是最为浓厚的。

元杂剧四大家名词解释

元杂剧四大家名词解释

元杂剧四大家名词解释
元杂剧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其中,关汉卿是元杂剧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浑厚,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

白朴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作曲家、戏剧家,他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主,情节多为名流才子之事,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等。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节奏紧凑,意境深远,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汉宫秋》等。

郑光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情节生动,代表作有《倩女离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元杂剧是元代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也指杂剧。

元杂剧的特点是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自由,善于表现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元杂剧四大家的作品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水平,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剖析PPT文档共74页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剖析PPT文档共74页
23、一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剖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 元杂剧和戏剧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 元杂剧和戏剧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元杂剧和戏剧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以《柳毅传书》第二折为例爱情与婚姻的题材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非常热门,而其中有一种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创作方法,更是深受元代戏剧家和观众所喜爱。

故事写凡人与异类的相识相爱,情节离奇曲折,想象力天马行空,但又深刻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所谓的“异类”,是指神、鬼、妖等区别于凡人的存在,这类题材早在六朝就有,到了唐代更是蔚为大观。

本文所指“异类”为龙女,下文以家喻户晓的《柳毅传书》第二折龙斗为例,分析此部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柳毅传书》的概述杂剧《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两者皆为该时代的名篇名作。

《柳》杂剧作者尚仲贤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太和正音谱》评价其曲词风格为:“尚仲贤之词,如山花献笑。

”大概指出其曲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

故事讲述柳毅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遇到一位女子在风沙扑面的泾河边过着凄凉的牧羊生活。

原来对方乃是洞庭湖的龙宫三公主,远嫁泾水小龙。

可惜小龙生性风流,夫妻感情不好。

三公主独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

柳毅义愤填膺,放弃考取科举,答应为龙女三娘送信。

柳毅为三娘送信往龙宫求助于洞庭君,但洞庭君想息事宁人。

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性子暴烈,听闻此事,一怒之下带同水军前往解救三公主,并吞杀了泾水小龙。

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

钱塘君见二人眉目传情,欲撮合二人。

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绝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经常望湖兴叹;而三娘亦对柳毅日夜挂念。

双方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然思量。

柳毅的母亲决意为柳毅寻找媳妇;而钱塘君由于错手杀了三公主的丈夫而耿耿于怀,决意化身为媒婆前往柳家说媒。

三娘化身卢氏与刘毅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柳毅传书》的叙事艺术全剧共四折一楔子,此处选的是第二折——龙斗。

第二折的曲词是描写二龙争斗的,场面风雨雷电交加,词采易成奇谲。

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研究的评述及思考

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研究的评述及思考

元杂剧《陈州粜米》(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其基本剧情为:陈州(今河南周口淮阳)亢旱三年,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礼部尚书范仲淹奉旨选派官员开仓赈济灾民,约请韩琦、吕夷简、刘衙内商议此事。

刘衙内保举其子刘得中与女婿杨金吾,范仲淹深知刘衙内为人险恶,但迫于朝野压力无奈地同意刘衙内的保举。

刘、杨两人到达陈州后,在米里掺上泥土和糠秕,无耻地欺诈百姓。

刚正的张撇古见状气愤不过,径直痛骂两人。

刘得中则用御赐的紫金锤将张撇古捶打致死,张撇古临死前嘱咐儿子小撇古去找包拯申冤报仇。

小撇古告状不料告到刘衙内处,一旁的包公本生退隐之心,但得知刘、杨罪恶后主动请缨去陈州查案,而刘衙内赶忙去向皇帝求取赦书。

包拯到达陈州后,用智慧和计策惩治了刘、杨两人,并巧妙利用赦书上的内容急中生智,既保全了自身,又伸张了正义。

按杂剧类型分类,《陈州粜米》属于公案戏,但该剧对包公查案的描写一改鬼神相助等浪漫虚幻的写法,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刻画包公明察秋毫、铁面无私的形象,并将包公断案的情节描绘得曲折坎坷,高度地还原了办案的真实性。

另外,该剧还赋予包公生活的情趣。

从整体上看,《陈州粜米》所揭示的元代社会底层人民受压迫的时代现实更震撼人心。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陈州粜米》的学术研究可以用“2+X ”模式来概括,即除了聚焦于作品中包公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研究,又着眼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的学术研究不断涌现,大致可分一是对该剧中包公人物形象的研究,二是对作品主题的研究。

其中对包公形象前沿性,且注重与文艺理论的结合;对戏剧作品主题的研究则具有系统化、精细化的特点外,还有对作品其他方面的研究。

整体看来,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涉及范围逐步扩大。

本州粜米》的多元化、多视角学术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客观地辨析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以期后续学者将《陈州粜米》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和完善。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就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了不起的戏剧家,就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道他就是“驱型梨园领袖,总修撰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够充分反映他创作成就的就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下了60多种杂剧,流传至现在的只有18种,《盘夫索夫》就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到猛烈的戏剧冲突中回去阐明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操控语言的能力就是不可思议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更多的语言去充分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须要豪迈时就豪迈,须要冷艳时就冷艳,须要通俗时就通俗,须要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努力做到了“人学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到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奖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沦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古代戏剧名篇解读

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古代戏剧名篇解读

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古代戏剧名篇解读古代戏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对古代戏剧名篇的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对古代戏剧名篇进行梳理和解读,帮助初一学生系统理解古代戏剧的知识点。

一、元曲之《西华山》《西华山》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杂剧,被誉为元曲之首。

该剧以秦始皇陵墓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历史和传统的交融。

通过此剧的解读,初中生可以了解以下知识点:1. 剧作家关汉卿:他是元代的四大剧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杂剧,深受观众喜爱。

2. 杂剧的特点:《西华山》是一部典型的杂剧,杂剧是元代戏曲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

3. 秦始皇陵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治者之一,他的陵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通过对《西华山》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对元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欣赏杂剧的能力。

二、元曲之《牡丹亭》《牡丹亭》是元代刘基创作的一部著名的传奇剧,也被视为元曲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为主线,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展现了爱情的奇妙和人性的悲喜。

初中生在学习《牡丹亭》时,可以了解以下知识点:1. 传奇剧的特点:《牡丹亭》是一部经典的传奇剧,传奇剧是元代流传较广的一种戏曲形式,它具有奇幻的情节和经典的描写手法。

2. 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是中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一对有情人,他们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通过对《牡丹亭》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传奇剧的特点和地位,同时也能感受到爱情的美妙。

三、元曲之《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郑光祖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剧以官场的腐败和善良女子窦娥的冤情为主线,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凉。

初中生在学习《窦娥冤》时,可以了解以下知识点:1. 反映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窦娥冤》是一部通过剧情反映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2. 窦娥:窦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形象,她是善良、正直的代表,也是社会谴责的对象。

元代关汉卿杂剧代表作窦娥冤赏析

元代关汉卿杂剧代表作窦娥冤赏析

元代关汉卿杂剧代表作《窦娥冤》赏析《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一、曲目背景《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全剧为四折一楔子,高中课文选的本剧中的前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写窦娥被押赴刑场shā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关汉卿戏曲的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

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二、剧情介绍本剧共四折一楔子。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改名窦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与代表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与代表作家
• 最后,元王朝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对松弛,客观上为剧作家提供了
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
编辑ppt
《元曲选》插图
【元杂剧的剧本与表演体制】
• “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形式 • 一人主唱的舞台表演方式 • 使用北曲音乐
元杂剧角色众多,分工细密。如末有正末、副末、冲末、 外末、小末等,旦有正旦、外旦、贴旦、搽旦等,杂有细酸、 孛老、卜儿、邦老、祗从等。但每本戏通常只安排一个角色担 任主唱,或正末或正旦,因而形成“末本”与“旦本”。
• 康进之《李逵负荆》。
编辑ppt
【公案剧】
• 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郑廷玉的《后庭花》,李行道的
《灰栏记》,武汉臣的《生金阁》等。其中,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颇具代表性,是元杂剧中的公案剧代表作。
编辑ppt
【爱情剧】
• 《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是两部很有特色的神话爱情剧,堪称
元杂剧爱情戏中的“双璧”。
臣等11人;6.“ 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包括黄公望
等21人;7.“ 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包括高可通等4人。
编辑ppt
【元杂剧的流传与保存】
• 一般认为,姓名可考的元代剧作家作品有500种左右,元代无名氏剧
作家的作品有50种左右,元明之际的无名氏作品有180多种,总数为 730余种。保存下来的元代及元末明初杂剧作品有210多种,其中姓 名可考的元代剧作家作品有109种,元代无名氏剧作家作品31种,属 于元明之际无名氏剧作家作品70余种。
编辑ppt
【元杂剧的发展过程】

前期约为元世祖至元初到成宗大德末年,杂剧活动主要以北方
的大都为中心,这是元杂剧创作演出高度繁荣的年代,产生了关汉
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杨显之、康进之、高文秀、

(五)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五)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 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 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 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得 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 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 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 春秋?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 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 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 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 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 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篆籀、 会歌舞、会 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 我牙,甭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 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 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 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二、关汉卿戏剧结构精湛: 第一折 入戏快,戏刚开始就形成冲突: 张驴儿与窦娥;(赛卢医与蔡婆、婆媳 冲突) 第二折 进展快,情节容量大;冲突层次 丰富 主要冲突:张驴儿与窦娥,(其赛卢医与 驴儿张、婆媳之间、其次窦娥与楚州太 守桃杌)
关汉卿是把这部历史剧 当作诗来写的
他赋予关羽以诗人的情怀,他欣赏江山自然的壮 阔美景,深沉地缅怀英雄岁月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唱 词所表现的广袤的空间、悠远的时间渲染着、映衬着 关羽这个英雄人物内心豪壮之美,但又有没有苏东波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所表现的人生如梦的感叹和 低沉的怀古幽情,相反大自然的雄奇、历史上的英雄 业绩充分表现了关羽面对强敌坦荡无畏、襟怀磊落的 不凡气度,其实是关汉卿借关羽形象寄托自己的情思, 也是元代“人心思汉”普遍心理的表现。
[南吕· 四块玉· 闲适](小令联章体四首):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 餐醉时歌,闲来时就向沙茵卧。 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 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 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剧情梗概:
• • • • • 楔子: 谋叛。 第一折:盟誓。 第二折:逃蜀。 第三折:兵变。 第四折:梦妃。
(旦云)……近日,边庭送一蕃将来,名安禄山。此人 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 ,出入宫掖。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 ,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中怀想,不能 再见,好是烦恼人也。 七月七日,贵妃与明皇在长生殿欢宴。明皇将金钗 盒赐给贵妃,酒酣之际,二人深感牛郎织女的坚贞, 对星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旦云)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 (正末云)妃子,不济事了,六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 (唱 )
2、剧情梗概:
裴行俭之子裴少俊 千金 洛阳知府李世杰小姐李
第一折:墙头马上相逢。
第二折:约会、抗争、私奔。
第三折:瓶坠、簪折、还家。 第四折:赔礼、复婚、团圆。
《墙头马上》剧照
《孟子· 滕文公》: “不待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钻穴隙相窥, 逾墙相从,则父母国 人皆贱之。”
3、人物形象
李千金是剧中最重要和最具有个性的人物。 有胆有识 敢爱敢为 豪爽、率真、泼辣 。 维护尊严
• 2、文人歌咏: 东汉人蔡邕的《琴操》则记昭君到匈奴后因不肯 从胡俗嫁前妻之子而自杀。 唐代敦煌的《王昭君变文》把元帝时代民族矛盾 的形势描绘为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把昭君出塞 看作是朝廷屈辱求和的表现。昭君出塞后思念家 乡,愁病而亡。
从汉魏到宋元,歌咏昭君的著名诗人就有100多个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大多数诗 人把昭君故事作为一个悲剧来理解。
(旦扮贵妃引宫娥上,云)妾身杨氏,弘农人也。父 亲杨玄琰,为蜀州司户。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 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 朝贺。圣上见妾貌类嫦娥,令高力士传旨度为女道士 ,住内太真宫,赐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半后服用,宠幸殊甚。将我哥哥杨国忠加为丞相,姊 妹三人封做夫人,一门荣显极矣。
• 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万花丛里马 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 。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 《孟浩然》。共与白关老齐肩。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马东篱之词,如 朝阳鸣凤。
1、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 汉宫秋》 2、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 : 《荐福碑》《青衫泪》 3、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 寄孤愤: 《陈抟高卧》《任风子》 《岳阳楼》 《黄粱梦》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 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 红妆。
第三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一、纪君祥生平
大都人,生卒年代及生平 事迹均不详。所作杂剧著 录有六种,仅有《赵氏孤 儿》完整传存。这个剧本 很早就传入欧洲,一七五 四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 尔泰把它改编为歌剧《中 国孤儿》,并注明“五幕 孔子的伦理”。
元前期杂剧作家和作品
第一节 白朴
一、生平 (1226—1306后)字仁 甫,一字太素,号兰谷。 祖籍澳州(今山西曲 沃),后迁居真定(今 河北正定)。父白华, 曾任金朝枢密院判官, 又是著名文士。
幼经沧桑: 王博文《天籁集序》:
“未几,生长见闻,学问博览。然自幼经丧 乱,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 郁郁不乐。以故放浪形骸,期于适意。”
2、《梧桐雨》的主题创新 前人作品,或侧重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 的爱情;或偏于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 贻误朝政;或偏于表达盛唐情怀。 一部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 遇的历史剧。主要抒发一种人生变幻、盛衰难 料的沧桑之感。
(正末云)昨寿邸杨妃,绝类嫦娥,已命为女道士;既 而取入宫中,策为贵妃,居太真院。寡人自从太真入 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
二、代表作《汉宫秋》: 《汉宫秋》 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 为题材。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 主宰命源
• 1、历史记载: 正史:《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 后汉书•南匈奴传》 :写昭君自动请行,并在匈 奴结婚生子,昭君出塞在当时是一件民族和睦的 好事。 《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 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 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 野史:晋 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增加了汉元帝 悔失昭君而怒杀毛延寿等画工之事。
告爹爹奶奶听分诉,不是我家
丑事,将今喻古。只一个卓王孙气 量卷江湖,卓文君美貌无如。他一 时窃听求凰曲,异日同乘驷马车, 也是他前生福。怎将我墙头马上,
偏输却沽酒当垆。
——【耍孩儿】
• 4、与封建家长面对面斗争: • 裴尚书:“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是男游九 郡,女嫁三夫。” • 李千金:“我则是裴少俊一个。” • 裴尚书:“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 李千金:“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三)文本改造
1、历史背景的改造:汉强匈奴弱改为汉弱匈奴强
2、剧本主题的改造:民族和睦的主题改为反抗民族 压迫的主题
3、历史人物的改造: 王昭君: 身份: 待诏 → 明妃 故事: 求亲 → 逼亲 请嫁 → 迫嫁 结局:和亲 → 投江 汉元帝: 好色昏庸→ 忠于爱情 毛延寿: 画工 → 中大夫 一般小人 → 卖国汉奸
1、怜其远嫁、哀其不幸; 2、借昭君来发泄自己的际遇 与悲愤; 3、借昭君表达自己对君主的 感情的; 4、将和亲作为国家衰弱不能 抵御侵略 的标志而抒发自 己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二)故事梗概
题材:帝妃爱情 元帝和昭君 结构:四折一楔子 末本戏 元帝主唱 剧情: • 楔子: 选美。汉元帝后宫寂寞 刷选天下 按图临幸 • 第一折:纳妃。昭君色冠后宫 不贿画师 点破图画 • 发配冷宫 元帝夜游 一见倾情 • 第二折:索妃。毛延寿挟图夜奔 匈奴单于按图索要 • 第三折:送别。霸桥别妃 依依不舍 番汉交界 投江而 亡 • 第四折:祭妃。绵绵长恨 无限凄凉
5.讲求人格自尊:饮恨回家;裴少俊、裴尚书求归 不允。 裴行俭“你可怎生不说你是李世杰的女儿,我则道 你是优人娼女。我如今和夫人、两个孩儿,牵羊担 酒,一径的来替你陪话,可是我不是了。” (尚书 云)“哎!你认了我罢。”(正旦云)“你休了我,我 断然不认!”
李千金与裴少君
(二)《梧桐雨》
1、取材 • 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 恨歌传》; • 唐宋坊间《杨太真外传》、《玄 宗遗录》等著述。 • 金元易代之际,关汉卿《哭香囊 》,庾天锡《华清宫》、《霓裳 怨》,岳伯川《梦断杨妃》,王 伯成《天宝遗事》。
元好问的影响
白朴
元好问
他的剧作见于著录的 有十六种,完整留存 的有《墙头马上》与 《梧桐雨》两种。另 有《东墙记》,经明 人篡改,已非原貌; 此外还有两种剧本残 存有曲词。从内容来 看,白朴的杂剧大半 是写男女情事的。
• 关于白朴的评论资料: • 1、明•贾仲明《凌波仙》吊词:峨冠博带 太常卿,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 性。得青楼薄倖名,洗襟怀剪雪裁冰。闲 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 •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白仁甫之词 ,如鹏抟九霄,风骨磊磈 ,词源滂沛,若 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 里之志,宜冠于首。
名段选读
【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 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 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 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 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 纱窗,不思量。
4、“梧桐雨”的意象
•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 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 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 的意蕴。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 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 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
第二节马致远
一、生平(12501321?),晚号东篱 (以示效陶渊明之 志),大都(今北京) 人。他的年辈晚于关 汉卿、白朴等人,曾 任江浙行省务官。马 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 时间很长,名气也很 大,有“曲状元”之 誉。
作品著录的有十五种,今存《汉宫秋》、 《荐福碑》、《岳阳楼》、《陈抟高 卧》、《任风子》六种,另有《黄粱 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
(四)《赵氏孤儿》是否有反元复宋的民族意识?
1. 北宋神宗年间到南宋开禧年间一再为程婴、公孙 杵臼和韩厥修祠立庙,加封爵号。最初无政治意 义,但徽、钦二帝被掳,“存赵孤”成为现实政 治的口号。 2. “存赵孤”也成为忠臣义士的口号。文天祥:“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刘勋:“ 间关障海滨,万死存赵孤。” 3. 剧作把“存赵孤”意义极度夸大。
• 歌剧《赵氏孤儿》剧照
•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葛优 饰 程婴
张丰毅 饰 公孙杵臼
• 王学圻 饰 屠岸贾
黄晓明 饰 韩厥
• 范冰冰 饰 赵朔妻
海清 饰 程婴妻
(三)《赵氏孤儿》的思想内容
1、在表现屠岸贾的残暴与奸诈的同时,突出了 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 我牺牲精神。 2、表现了强烈的家族复仇意识。 3、强调了弱者对于残暴势力压迫的反抗。
1、爱情观念:“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 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釭高照,锦帐低垂。菡萏 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 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 做鸳鸯被。流落的男游别郡,耽阁的女怨深闺。” 。” 2.主动追求:见到裴少俊:“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 恨不得倚香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 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一见了多才,口儿里念,心儿里爱,合是姻缘簿 上该。” 3.大胆私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