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葛浩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葛浩文翻译思想

葛浩文翻译思想

Introduction to Howard Goldblatt
1939 born in Long Beach, California, U.S.
A local community college
Sign up for officer school in the Navy— being sent to Taipei as a junior officer
Reading a Chinese novel by Xiao Jun for the first time
Doctor’s degree: Indiana University. 1974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Hsiao Hung《萧红评传》(Published in HK ,1979).
Wolf Totem《狼图腾》 by 姜戎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生死疲劳》by 莫言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 Tales of Hulan River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by 萧红
Please Don‘t Call Me Human《千万别把我当人》by 王朔
1989, left San Francisco State for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retired in 2000
2002-2011 Research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圣母大学, Focusing solely on translating.
“American translator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appear to be the lonely province of one man, Howard Goldblatt.” ——John Updike,

葛浩文

葛浩文

3.交流文化 译者如何处理翻译问题,如 何应付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如何达到两种语言,重要的是两 种文化的交流是个问题。翻译涉 及到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用另 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来表达,这 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码,重新编 码、编码的过程。
例1:“知青的蒙古包还未发下来,陈阵被 安排在毕利格老人家里,分配当了羊 倌。”“Yurts had not yet been assigned to the Beijing students, the so-called educated youth, so Chen had been sent to live with Old Man Bilgee and his family, and given duties as a shepherd.”
葛浩文译文精选
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言小说《酒国》)
葛译:Anybody who doesn t drink doesn t deserve to be called a man……
原文:……喝道:“兔崽子,你敢骂老子?老子毙了 你!”(莫言《酒国》) 葛译:……and roared,“You bastard, 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you re talking to? You re dead meat!”
葛浩文译莫言作品一览
1993:Red Sorghum (《红高粱家族》) 1995:The Garlic Ballads (《天堂蒜苔之歌》) 1996: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丰乳肥臀》) 2001:The Republic of Wine (《酒国》) 2001: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师傅 越来越幽默》) 2006: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生死 疲劳》)

谁在翻译?

谁在翻译?

第五章谁在翻译?主讲人:罗晓梅、陈静本章要义:A 翻译主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翻译主体是指译者,而广义的翻译主体则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

B 传统的翻译观念赋予译者以“仆人”的地位,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做一个“隐形人”,让译文“透明”的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C 随着翻译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译者在翻译中无法做到“绝对忠实”,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本章要义:D 绝对忠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实的大门,这一看似相悖的说法却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为译者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想与活动空间。

E 过去,翻译被看成是译者认识活动,因此人们追求客观性、真理性。

然而,翻译虽然有认识的成分,但它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

翻译研究中对文化误读的认识,对不可译性的强调,对译者主体性的凸现,都是人们看到作为生产活动的翻译的创造性而必然带来的回应与后果。

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

莫言先生生平莫言,本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籍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

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先生简介中文名:莫言外文名:Mo Yan别名:管谟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出生日期:1955年2月17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主要成就:第二届红楼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主要成就: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酒国》处女作:《春夜雨霏霏》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话说莫言先生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军旅生涯在美国出版的《红高粱》谁在翻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译者一二美国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从2002年到2011年间,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的中文教授葛浩文翻译了《丰乳肥臀》(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红高粱家族》(Red Sorghum)、《酒国》(The Republic of Wine)、《天堂蒜薹之歌》(The Garlic Ballads)、《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 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莫言小说选集》(Selected Stories by Mo Yan)等莫言的作品。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摘要: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 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

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葛浩文先生编写(或与人合编)了一些中国文学选集,这些书籍也成为在海外的中国文学学习者、研究者的重要文献。

葛浩文丰硕的翻译成果经常会使人忽略或忘记他也是一位学者。

在印第安纳大学做博士论文时,他选择自己非常喜欢的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作为其博士论文的选题。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经他整理后作为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出版,题名《萧红评传》。

这部专著为萧红研究者和学者们提供了非常详实和权威的文献资料和史料。

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学的研究者,葛浩文还发表了一些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章,例如评论过黄春明笔下的乡村,鲁迅的读者接受情况,李昂作品中性描写以及莫言作品中的食人主义等。

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

鉴于上述事实,本文对翻译家葛浩文及其译作的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和评述,对学者们的关注内容进行一下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国外关于葛浩文及其译作的最新文献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一、国外研究正如葛浩文在采访中谈到的那样,译者在海外并不受关注,尽管译者对于文学传播和交流具有关键的作用,然而译者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即便是海外的翻译研究也是大多关注翻译理论家,而非译者。

因此,葛浩文在海外的研究和关注度并不高。

但是在 20XX年,由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期刊《今日中国文学》,作为海外中国文学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将葛浩文作为“特邀学者”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

葛浩文的翻译观在《酒国》英译中的体现

葛浩文的翻译观在《酒国》英译中的体现

葛浩文的翻译观在《酒国》英译中的体现作者:尹椰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4期摘要:葛浩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其作品的英译者葛浩文也随之被挖掘出来。

葛浩文,作为汉学家和翻译家,有他自己的独到的翻译观,本文将通过对《酒国》的英译本的研究,窥探葛浩文的翻译观在译文中的体现。

关键词:葛浩文翻译观《酒国》英译本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26-03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显示出莫言的实力,也证实了葛浩文的翻译功底。

葛浩文不仅帮助莫言获奖,也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西方的推手,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不管一部作品从被选择,到被翻译出来,到出版,要受到多少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或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决定译作样貌的还是译者。

在具体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一次又一次选择的过程。

这些所有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会一起促成译者翻译观的形成。

而译者的翻译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会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译者的翻译观会影响到翻译策略的选择和最终译作的形成。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说而言,《酒国》比较特殊,莫言不仅在小说中糅合了多种文体,而且小说从三条线来叙述最后合在一起,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小说。

《酒国》是葛浩文翻译的莫言的第三本小说。

莫言充分尊重译者,葛浩文也尽力翻译出作者想要说的话。

目前,学者们对葛浩文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也从接受美学,目的论,认知视域,关联顺应理论和语篇分析视角对《酒国》的英译本做了研究。

葛浩文在翻译时,注重传达作者的思想,译文的可读性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

本文将通过对《酒国》的英译本的研究,窥探葛浩文的翻译观在译文中的体现。

谈到葛浩文的翻译观,就不得不提到他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写作生活》(The Writing Life)。

在这篇文章中,葛浩文阐述了他的翻译观。

文军(2007)对此文章作了归纳,将葛浩文的翻译观归纳为4点:“(1)对原语和译入语的忠实;(2)翻译即背叛;(3)翻译是重写;(4)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

陌生的葛浩文与熟悉的葛浩文葛浩文小说翻译艺术究指

陌生的葛浩文与熟悉的葛浩文葛浩文小说翻译艺术究指

当今文 学翻译越 来越 体现 出跨文 化的 交际性 特质 ,翻
译文学作品时对文学性的关注 也显得 日益重要 。跨文化语境
部分 , 是构成原作文学性的重要 因素 , “ 舍 弃了他们 , 译
文不可 能真正忠 实于原 文 。作者 苦心孤 诣的陌生 化文 学性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1 基金 项 目:本 文 系 2 0 1 3年 度 广 州市社 会科 学发展 十 二五 规 划共建课 题 “ 葛浩文 汉
译 英 特 色研 究” ( 课题 号 : 1 3 g 1 2)的研 究成 果。
作 者 简介 : 张艳 ,湖 南娄底 人 ,广 州 大学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研 究方 向 :翻译 理论 与 实践 。
7 9
广 东外语外 贸大学学报
的表 达 , 译者应该尽 力传达 , 并在风格上忠实再现原作 ( 金 兵,2 0 0 9 )1 2 2 .,只不 过 “ 关键在 于某位中国作家之所 以这 么写 ,到底 是为了某个特定 目的 ,还是他的母语规范使然? 如果是后者 ,我就遵照英语的行文 习惯 进行 翻译 。如果这 种 写法很 ‘ 特 别 ’,如果我觉得作者这么写是为了使文 本显得 ‘ 陌生 ’,或是减慢 读者 的阅读速度 ,那么我就 尽量 去捕捉 “ 发脾 气 , 大发雷霆 ”) 两 个意 思相近 ,但程度 略有差 别的 同义短语 ,不仅描述生动 ,而且忠实表达 了原意 。 再次 ,对于原 文可译性 极低 甚至不 可译的描 述性或 评 论性 “ 陌生 化”手段 , 葛 根据具体语境 ,采取 变通意译 , 变 中求似 ,变中求信 。 3 ) 十九 岁的燕秋 天生就是 一个 古典的怨妇,她的运 眼、 行腔 、吐字、归音和甩动的水袖弥漫着一股 先天的悲剧性 , 对 着上 下五 千年 怨天 尤人 ,除 了青 山隐隐,就是此恨 悠悠 。 说起来十五岁那年筱 燕秋还在 红灯记》中客 串过一次铁梅

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探究——以《骆驼祥子英译为例

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探究——以《骆驼祥子英译为例
三、葛浩文为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 在《骆驼祥子》 英译中的体现
简要介绍完葛氏为目标读者负责的翻译思想, 我们以《骆驼祥子》英译为例从四个方面探求该思 想是如何在文本层面上体现的。这四方面包括对原 文中地理和文化词的显化处理、显化原文中隐含的 信息、增译原文中不存在的信息、明示原文中的语 义逻辑关系。
对原文中地理和文化词的显化处理 例 :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 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 [W] hen a British or French soldier says he wants to go to the Summer Palace or the Yonghe Monastery or the Eight Alleys red-light district, they understand. [8] 3 例 :阮明是个小矮个儿,倒捆着手,在车上 坐着,像个害病的小猴子;低着头,背后插着二尺 多长的白招子。 Ruan Ming, a squat man, was sitting in the truck, hands tied behind him, looking like a sick monkey. His head was bowed. A two-foot-long white placard giving his name and crime stuck up behind him. 例 :“这么着吧,伙计,我给三十五块钱吧; 我要说这不是个便宜,我是小狗子;我要是能再多拿 一块,也是个小狗子!” “Howabout this, young man —I’ll give youthirtyfive yuan. I’d be a liar if I said I wasn’t getting them cheap, but I’d also be a liar if I said I could give you even one yuan more.”

葛浩文的文化身份与《米》的翻译研究

葛浩文的文化身份与《米》的翻译研究
就 一定 是 “ 好孩子 ” 。

葛 浩 文 的文 化 身份 与
《 米 》的翻译研究
口 徐 朔 I
西安 理 工 大
4 2
3 . 2意译 对 于有 文化背景 的品牌服 饰词而 言,直 译不 能充分 把 源 语 中 的 内涵 表 达 出来 ,这 时 须 借 助 于 意 译 。 即在 忠 实 于服 饰品牌词 的释义 的基础 上 ,采用新 的等效 的表现 手 法 ,句 子结 构 也可 以做 较大 的调整 ,形 离 神似 , 以 确保源 语与译文 的最佳 关联 。如 “ B a l e n c i a g a ” 、 “巴黎 世 家” , 原 文 是 人 名 , 译 文 侧 重 服 装 的质 感 。 “巴黎 ”是 世 界 闻名 的服装之都 , “ 世家 ”则 是一种历史积 淀 ,两者 结 合蕴含 了工艺精湛 ,享有盛誉之 意。再 如 “ L a c o s t e ” 、 “ 鳄 鱼” ,原文是人 名,译文 “ 鳄 鱼”不仅 与其 品牌 形象标 志 “ 鳄鱼绣 ”吻合 ,而且传神地译 出了品牌的 内在风格 。 3 . 3谐音意译 谐音意译是 指根据 品牌服饰词 的发音 ,选 择那些发 音相 同或相 近 、寓 意美好 、突现产 品特征或 能引起消 费 者心理共 鸣的谐音臆 造词汇进行 的翻译 。音译 品牌服饰 词的构词应当符合译文特点,做到构思独特,音韵和谐。 对于谐音 意译法而言 ,其最大特 点就是不 需要进 行反复 的思量和推敲 即可得 出精 彩的译文 ,从而突显 了品牌服 饰词快捷 性 。如 “ 安踏 ”译 文 “ A NT A”不 仅与其 品牌 中文读音一致 ,而且它 的希腊语 意思 “ 大地之 母 ”体现 了该品牌 的大气 、温馨 的特质 。 3 . 4零翻译 零翻 译是译者 有意识地不 对原文 的词语做任何 修改 或翻 译 ,避免读 者费时 费力地猜测 ,从而实现源语 与译 文 的最佳关联 。在服饰 品牌 翻译 中,零 翻译现 象出现频 度 最高的恐怕要 数知名度 高的品牌 了。服饰品牌名 称的 全 球化使 得许 多服饰 品牌不 仅仅 体现某 个地 区 的特 征 , 而 是推 广 到全 世界 范 围 ,使其 具 有全 球化 的特 征 。如 “ C & A” 、 “ D i o r ” 、 “ L V”等 。

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

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

翻译时应考虑目 标语言的文化背 景和读者接受度
建议译者在翻译 过程中与原作者 进行充分的沟通 和交流
建议译者在翻译 过程中注重文化 差异的体现和表 达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深入了解源语 文化和目标语 文化,提高文 化敏感度
0 1
注重翻译技巧, 如直译、意译、 归化、异化等, 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翻 译策略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 2
加强语言能力, 提高源语和目 标语的语言水 平
0 3
学习跨文化交 际理论,了解 跨文化交际中 的障碍和挑战, 提高跨文化交 际能力
0 4
尊重原著与作者意图
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著的文化背景和作者意图
保持原著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避免过度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原著的改动,以保持原著的完整性 对于原著中的某些特殊表达方式,可以尝试采用脚注、注释等方式进行解释,以帮助读 者理解
1991年,葛浩文首次接触到 莫言的作品《红高粱》
2000年,葛浩文翻译的《红 高粱》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葛浩文的翻译作品也受
到了广泛关注
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的背景
葛浩文是美国著名汉学家, 精通中文和英文
葛浩文与莫言的合作始于 1990年代,当时莫言的作 品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修辞手法进行改变,导致原文的修辞效果丧失。
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简化或忽略,导致原文的文化内涵丧失。 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进行改变,导致原文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不准 确。
04
忠实与伪忠实的争议与影响
学术界的争议
学术界对葛浩文翻译的争议 和评价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美国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台湾和内地的作品,台湾作家白先勇、朱天心,大陆作家苏童、莫言等众多知名作家的英译本均出自他之手。

此次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其瑞典语的译者陈安娜就指出,不能忘了一个美国翻译家葛浩文。

近年来,我国翻译界对葛浩文也日渐关注,涌现出不少相关文章。

不少学者认为葛浩文的翻译“不忠实于原作”甚至给其贴上“连译带改”的标签。

在葛浩文所译的中国作品里,莫言的作品是他译得最多的,目前已经出版的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9部作品,另有作品《蛙》即将出版。

本文将以葛浩文所译的《生死疲劳》为例,分析他在翻译这部作品时所体现的翻译思想。

选择《生死疲劳》作为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源于这部小说独特的地位,当诺贝尔奖诺奖组委会邀请莫言为全世界大学生推荐一部他的作品时,莫言推荐了《生死疲劳》,称“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一、忠实是基本原则葛浩文在翻译某些作品如《狼图腾》时进行了一些删减,在处理某些词句时进行了变通,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葛浩文对原著不够忠实。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失公正的。

恰恰相反,“忠实”是葛浩文一直秉承的原则。

他提出,译者“必须尊重原著”,他们“最大的导师就是文本”。

在《狼图腾》英文版首发仪式上葛浩文把作家比作鱼,译者是虾,是配角。

他曾批评金恩(Evan King)在英译老舍《骆驼祥子》时将悲剧结局改为喜剧,认为这种改写与失真是很危险的。

他也同样批评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体与风格失真,认为翻译家不能牺牲原著独到的文体。

在他接受的历次访谈中,他多次提到他是很忠实于原文的。

葛浩文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这首先表现在他对翻译严谨的态度。

为了不偏离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中遇到的疑问,他都会尽力与作家联系进行沟通。

泰特勒 Tytler(课堂PPT)

泰特勒 Tytler(课堂PPT)

12
+ …yet the painter employs precisely the same colours, and has no other care than faithfully to imitate the touch and manner of the picture that is before him.
+ 预示了现代翻译的“得”、“失”问题
2020/4/24
16
+ Tytler’s first two laws of translation concer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original, there are no other considerations. But when he describes a good translation as one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e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he brings in a new factor—the reader.
2020/4/24
9
+ Second general Rule: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in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翻译名家2ppt课件

翻译名家2ppt课件
莎士比亚的作品,用他的话说:“余笃嗜莎剧,尝首尾
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6
http://
生于一九一二年的朱生豪赶上汉语白话文从不成熟走
向成熟的整个过程。他的家庭出身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莎士比亚戏剧集的书评文这样写道:朱生豪翻译的 《莎士比亚戏剧集》在中国近代英译汉的历史上,堪称
划时代的翻译文献。他在二十岁之前就选择了莎士比亚,
会写诗放弃了写诗,会写文章放弃了写文章,潜心研读
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1949年去台后历任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译有 《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等。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 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 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 《平 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 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 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 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翻译名家2
朱生豪
(1912~1944)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 诗人。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 嘉兴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
幼失父母,生活贫苦。卒于194
4年12月26日 。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葛浩文的汉语学习与文学翻译

葛浩文的汉语学习与文学翻译

葛浩文的汉语学习与文学翻译一、前言关于美籍汉学家葛浩文,中国学者最初是从他的几部文学专著知晓他的。

葛浩文对中国新文学和以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的独特观点为他在中国文学界赢得了赞誉。

上世界八十年代,他的专著陆续在香港和台湾出版,之后传到大陆,其中一些评论曾开启了人们对东北作家群作品的重新理解和定位。

而今人们对葛浩文的印象更多地是从翻译家这个身份形成。

因为自从研究并翻译了萧红的系列作品,葛浩文就把研究重心从文学评论转移到中国文学翻译上来。

他翻译作品数量之多,使之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史上第一人。

但中国大陆翻译界对葛浩文的研究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尤其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作为获奖作品译者的他无疑更迅速更广泛地得到人们的注重。

提到翻译家葛浩文,在学者界有很多标签贴在他身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夏志清)、“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生婆’”(JohnUpdike)、“中国二十几位作家近五十部小说的译者”、“协助中国作家获得英仕曼亚洲文学的第一功臣”。

毫无疑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葛浩文是当前贡献最大的翻译家,没有之一。

对他翻译思想的研究,大陆学者主要是通过葛浩文的一些文章和专访获悉,其中2002年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TheWritingLife”1被引用频率最高,另外相关葛浩文的专访,如季进的“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2,舒晋瑜的“十问葛浩文(汉学家)”3是也注重率极大的两篇。

通过这些文章和访谈,葛浩文阐释了自己在翻译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立场和看法。

在2014年11月的这次采访中,葛浩通过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从更深层次理解翻译和文学,其中也也透露出很多新内容和新观点。

TranslationReview的一期刊登了学者JonathanStalling对葛浩文在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访谈。

在采访中,葛浩文凭借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理解,阐释了中英文学翻译的基本问题:如何处理小说翻译中的复杂结构、异化与同化、汉语音体(thesoundregisters)转换、译者责任实现等问题。

葛浩文翻译观探究

葛浩文翻译观探究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葛浩文翻译观的深入探讨,认为他的观点对当代翻译思想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他的“忠实、通顺、透明”标准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 效的指导原则,使译者能够在尊重原作和保留原作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创作出符 合目标语言规范和读者需求的译作。
其次,他对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划分以及对翻译结果的要求,为翻译研究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方面,葛浩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翻译了大量中国现 当代文学作品,包括莫言、余华、阿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英译本在 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和好评,为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葛浩文还通过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学讲座、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等方式, 积极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翻译为中 西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让西方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 其次,他的翻译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化发展,让更多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文学 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最后,他的翻译研究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 后来的翻译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葛浩文的翻译观不仅为中国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也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翻译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的观点强调了翻译的忠实性、 通顺性和透明性,指导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感情。他强调翻译的独立性和创新性,鼓励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 作,使译作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和独立性。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翻译的本 质和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葛浩文在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他的灵活翻译 模式和独特的选材标准使得中国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被国外读者理解和接受。通 过他的翻译,世界各地的读者得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瑰宝,领略中国文 学的魅力和内涵。因此,葛浩文的翻译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化发展,也增 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葛浩文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研究

葛浩文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研究

葛浩文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出版研究目录绪论 (1)第1章葛浩文简介 (5)1.1汉学家葛浩文 (5)1.1.1葛浩文的翻译历程 (5)1.1.2葛浩文的汉学成就 (6)1.2 葛浩文的翻译作品 (6)1.2.1葛浩文的英译本 (6)1.2.2 葛浩文翻译作品的出版概况 (6)第2章葛浩文译著的选择标准 (8)2.1个人爱好和情感缘起 (9)2.1.1萧红与《呼兰河传》 (9)2.1.2黄春明与《儿子的大玩偶》 (10)2.2翻译责任与文化传播 (11)2.2.1莫言与《红高粱家族》 (12)2.3世界普适性与中国异质性 (13)2.3.1姜戎与《狼图腾》 (14)2.3.2莫言与《蛙》 (15)第3章葛浩文英译本的翻译分析 (16)3.1葛浩文应用的翻译观 (16)3.2葛浩文翻译译本的优势 (18)3.2.1葛浩文的中国文学素养 (18)3.2.2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19)3.3葛浩文翻译译本的不足 (20)3.3.1具体操作中的翻译失真 (20)3.3.2选择作品过于绝对化 (23)第4章葛浩文翻译作品的出版效果 (25)4.1葛浩文英译本的海外出版现状 (25)4.1.1国际获奖 (25)4.1.2 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 (25)4.1.3世界馆藏数量 (26)4.2葛浩文推动了中国文学作品的出版走出去 (26)4.2.1作品数量的增加 (27)4.2.2涉及作家的增多 (27)4.2.3覆盖时空的延伸 (27)4.2.4影响范围的扩大 (28)4.3葛浩文翻译作品达到出版效果的利好因素 (28)4.3.1稳定的作家与作品资源 (28)4.3.2成熟的出版发行渠道 (29)4.3.3有效的媒体评价 (29)4.4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独特意义 (30)4.4.1无本土化移植的明显外在环节 (30)4.4.2“明星光环”笼罩出版渠道和资源广 (31)4.4.3吸引更多汉学家加入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队伍 (31)第5章葛浩文英译本对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启示 (32) 5.1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32)5.1.1中国文学作品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32)5.1.2对好作品的发掘不够 (34)5.1.3中国文学的边缘化 (34)5.2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解决对策 (35)5.2.1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主流文化和汉语 (35)5.2.2建立国家性质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推介书目” (35) 5.2.3鼓励创作、鼓励优质作家译著合一 (36)5.2.4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调动出版机构的积极性 (36)5.2.5建立译本文学作品数据库趋合数字化阅读 (37)结语 (38)参考文献 (40)致谢 (43)绪论1.研究背景与来源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驱动下,各国间的竞争与交流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国家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感召力等的文化影响力的国家软实力上。

《翻译家葛浩文》课件

《翻译家葛浩文》课件
《翻译家葛浩文》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翻译家葛浩文》的故事,了解他的成就和翻译 思路,并汲取他对译者的启示。
人物背景
葛浩文,生于上世纪的湖南,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从小喜欢文学和语言, 他的独特天赋和勤奋努力使他在翻译领域崭露头角。
翻译成就
1
文学经典
葛浩文翻译了许多国际文学经典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和《傲慢与偏见》, 成功地将其引入中文读者的世界。
2
奖项荣誉
凭借卓越的翻译技巧和卓越的成就,葛浩文获得了多个翻译奖项,成为业内公认 的翻译界巨星。
3
跨文化交流
葛浩文的翻译作品成功地促进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让不同文化的人们能 够互相了解和沟通。
葛浩文的特点
敏锐洞察
葛浩文深入理解原文意图,准确捕捉细微之处,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魅力。
笔触独特
他风格独特,文笔流畅,将翻译作品打造成充满魅力和诗意的文学作品。
葛浩文对译者的启示
1 热爱原著
葛浩文的成功告诉我们, 作为译者,要对原著充满 热爱和敬意,才能创造出 优秀的译作。
2 注重细节
他的翻译过程注重细节, 从语言到文化,都力求准 确无误,这是我们值得学 习的地方。
3 勇于创新
葛浩文的翻译作品富有创 新精神,他善于尝试新的 表达方式和独特的风格,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文化融合
他善于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入译文,使译作富有多元化和跨文化的特色。
葛浩文的翻译思路
1
跨文化转换
2
他善于将原著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适应
中国读者的背景和习惯,使译作更贴近
பைடு நூலகம்
读者。
3
理解原著
葛浩文注重对原著的深入理解,包括语 言、文化和背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 传达作者的意图。

翻译家葛浩文ppt课件

翻译家葛浩文ppt课件
•Translation as Betrayal
(1)一个酱紫色的大瓶子,轮着嘬(zuō),你一口,他一口,喝 得十分有趣。(莫言) ...They drank from a large purple bottle, passing it aroud with great enjoyment.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有关他的经历学界已丌陌生越戓时期应征入伍的葛浩文被派驻台湾回国后因为有了汉语的基础就入学继续了汉语呾中国文学的学习在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时亍图乢馆偶然遇到了呼兰河传幵立即被萧红的才情所吸引从此开始了追踪丌仅完成了关亍萧红的博士论文aliterarybiographyhsiaohung1976年以hsiaohung出版中文版为萧红评传随后开始了对萧红作品的翻译幵扩展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
理论二:变、易
• 事实上,翻译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即使要表 现的忠实,却没有那个翻译能够与原文完全一致。 • 翻译就像读诗,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人
受到的教育不同,都会影响到对诗的理解,对诗的感悟和解释也必 然不同。不同的人会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融合进去,有赞成、有反 对、也有延伸。翻译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变化。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 异,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加以改变是必然的。
(2)孔夫子门前念《三字经》,关云长面前耍大刀。(莫言) This is like reciting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t the door of Confuciou, or engaging in swordplay in front of the warrior Guan Yu.
三、交流文化
• 译者如何处理翻译问题,如何应付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何达 到两种语言的互通和对话,这些是摆在译者面前一个更具责任度的 难题。翻译涉及到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用另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 来表达,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码、重新编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 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 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当数莫言, 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很多评论家认为,莫言获 得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功不可没。
他说:“我忠实的在为两部分读者服务,这一信念推动我兴 致勃勃的将中国作品译成易读、易懂、易找到销路的英文书” 。中国作品众多,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找到销路,能够被英语读 者接受,选择这样的书是一个难点。另外,由于译者的工作就 是将其他人的思想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翻译的内容必 须与原文的内容一致,忠实就成了译者的首要任务。
•萧红 《呼兰河传》《生死场》《商市街》《染布匠的女儿》《萧红短篇小说选集》
•苏童 《我的帝王生涯》《碧奴》《河岸》《米》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
•杨绛《干校六记》
•姜戎《狼图腾》
•巴金《第四病室》
•贾平凹《浮躁》
2020/4/28
萧红
萧红,民国时期女作家。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 兰区,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
小组成员:钱雨薇、徐可、熊诗琦
2020/4/28
生平简介 翻译理论 主要翻译作品 人物评价
2020/4/28
生平简介
1939年,葛浩文出生于美国。上学期间葛浩文成绩不好,特别是亚洲历史这一门; 1961年,葛浩文参军,被派到美国当通讯官,并在台湾学习中文,在台北退伍后 进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学习; 回国后入旧金山州立大学读研究生,毕业教了一年书之后进入印第安纳大学读博士; 在葛浩文的翻译之路上,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他翻译的第一本中国小说。 2011年,在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举行的首届“萧红文学奖”上,凭《萧红传》获得萧 红研究奖。
葛浩文遇到萧红,充满了偶然性。有关他的经历,学界已 不陌生,越战时期应征入伍的葛浩文被派驻台湾,回国后因为 有了汉语的基础就入学继续了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学习,在印第 安纳大学东亚语言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时,于图书馆偶然遇到了 《呼兰河传》,并立即被萧红的才情所吸引,从此开始了追踪 ,不仅完成了关于萧红的博士论文(A Literary Biography of Hsiao Hung,1976年以Hsiao Hung出版,中文版为《萧红评传》 ),随后开始了对萧红作品的翻译,并扩展到对中国现当代文 学的翻译。
三、交流文化
• 译者如何处理翻译问题,如何应付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何达 到两种语言的互通和对话,这些是摆在译者面前一个更具责任度的 难题。翻译涉及到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用另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 来表达,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码、重新编码的过程。
主要翻译作品
•莫言 《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四十一炮》《丰乳肥臀》《生死疲劳》 《爆炸》《变》《蛙》 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
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感觉很震撼 ,于是给莫言写信,希望获得翻译版权。莫言对葛浩文的翻译水 准充分信任,对葛浩文说:“我不懂英语,交给你翻译,那已经 不是我的小说了,是你的。”
葛浩文表示为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莫言这样的优秀作家而感 到骄傲。
2020/4/28
《生国文学作者的作品,他先后翻译了萧红、陈若曦 、冯骥才、贾平凹、王朔、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作家的四十多部 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翻译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功不可没,而在莫言得奖之前,他就凭借 自己的翻译把姜戎、苏童、等送上国际文学领奖台(曼氏亚洲文学奖 )
翻译理论
一、忠实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Big Breasts& Wide Hips Red Sorghum
2020/4/28
例例句句 赏析赏析
•Translation as Compromise of fidelity and Creativity
(1)一盆热咕嘟的洗脸水在空中展开。(莫言) A basinful of scalding bath water fanned out in the air above him
理论二:变、易
• 事实上,翻译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即使要表 现的忠实,却没有那个翻译能够与原文完全一致。 • 翻译就像读诗,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人
受到的教育不同,都会影响到对诗的理解,对诗的感悟和解释也必 然不同。不同的人会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融合进去,有赞成、有反 对、也有延伸。翻译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变化。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 异,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加以改变是必然的。
2020/4/28
• 《狼图腾》英译本体现了葛浩文教授一贯的高 标准。为了准确翻译书中众多的蒙语词汇,他专 门找到一位内蒙古大学的学生来帮忙。
• 在回答《中国日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葛教 授表示,《狼图腾一书》“有点粗糙的叙述正适 合书中简朴而时有暴力的环境,故事叙述者和老
首领bilgee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文化的冲 突。我就书中的文字和文化背景所提的问题,姜戎都一一认 真作答。”葛浩文的翻译正是出于对原文主旨和意义的忠实。
➢生死场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呼兰河传 Tales of Hulan River
➢《萧红小说选》 (葛浩文译,北京:《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1982年)
➢《商市街:一个中国女人在哈尔滨》 (葛浩文译,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出版社,1986年)
(葛浩文为萧红所写个人传记)
2020/4/28
可以说,没有葛浩文的研究, 也就没有后来中国大陆的“萧红热 ”;没有《呼兰河传》对葛浩文的 吸引,也许他的文学翻译事业将是 另一番风景,二者互相成就了彼此 。在这几十年来的文学翻译生涯中 ,萧红也是他用情最深的一个,这 从他的藏书中就看得出来。
2020/4/28
葛浩文翻译的萧红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