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
安全带设计指南00

安全带1、定义: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用于在车辆骤然减速或撞车时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运动以减轻其伤害程度的总成,该总成一般称为安全带总成,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
2 标准2.12.2.1中国安全带标准:GB14166–1993安全性能试验要求主要参照了日本保安基准11-4-11或SRRV 22-3和美国联邦法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209。
2.2.2动态试验标准:QC244–1997除试验速度定义为48+/-1Km/h以外,其它内容与欧洲法规ECE R16.04相应要求一致。
2.2.3中国安全带标准:GB14166–2003基本采用ECER16.04所规定的性能试验要求内容, QC244–1997 将不再使用。
2.3不同安全带标准之对比(详见附件)3 产品的功能定义和结构选择3.1 产品的功能定义在新车型开发的时候,对竞争车型进行分析,结合车子的价位和销售对象,以及销售区域合理的确定产品的配置和产品定义。
1、前排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限力装置)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预张紧装置)卷收器式(电子式/机械式)锁扣式(与ECU通信,达到安全警戒时,卷收器自动收紧;解除警戒时,卷收器自动松弛)--Autoliv新产品高度可调(手动/电动)安全带警示灯2、后排安全带:带自卷收器的两点式腰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带预张紧装置)3、中间安全带:两点式腰带带自卷收器的两点式腰带三点紧急锁止式安全带3.2产品结构选择尽量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中选择需要的产品。
比如:卷收器、锁舌、锁扣、导向件、高度调节器、紧固件(螺栓、螺母、螺钉、调整滚子)。
其他紧固件用垫圈、螺钉等尽量采用汽标件。
Autoliv的产品详见附页,可以在其中进行选择合适的产品结构。
3.3安装固定点螺孔尺寸按照GB14167-93的要求:安装固定点螺孔尺寸为7/16″-20UNF2A或2B。
安全带标准规范gb6095(安全带标准)

安全带标准规范gb6095(安全带标准) 安全带标准规范GB6095(安全带标准)
1. 引言
1.1 标准编号:GB 6095
1.2 标准名称:汽车用安全带
1.3 发布日期:2018年4月1日
2. 参数要求
2.1 材料:聚酯纤维
2.2 安全带宽度:45mm
2.3 抗拉强度:≥24kN
2.4 安全带片长度:前排≥900mm,后排≥1500mm
3. 设计要求
3.1 安全带应可双向拉伸,不应出现纤维外露、断裂等情况。
3.2 安全带接头处应均匀受力,不应出现过度磨损和破坏。
3.3 肩带和腰带的连接点应滑动,不应出现锈蚀、卡死、断裂等情况。
3.4 安全带挂钩应能够轻松插入和取出,并保持连接状态不松脱。
4. 现场检验
4.1 车辆生产厂家应进行安全带的整车安装、试验调试和性能
检验工作。
4.2 经销商应定期对车辆安全带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
5. 标志与包装
5.1 安全带座椅应有标识牌,标明安装时间、厂家名称和型号
等信息。
5.2 出厂时应配有说明书。
6. 强制性实施日期
自2018年10月1日起强制实施。
注释:
1. 聚酯纤维:即聚酯合成纤维,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轻、耐磨、耐水、耐酸碱等性能。
2. 安全带片:即安全带的一部分,用于绑扎人体,通常用聚酯
纤维材料制成。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GB:《国家标准》,属于我国强制性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 汽车用安全带:指用于汽车内部的安全带,主要功能是保护乘员在车祸中受伤。
安全带国家标准

安全带国家标准安全带是一种用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安全设备,其作用是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保护乘客不受伤害。
由于安全带的重要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安全带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我国也有着严格的安全带国家标准,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国的安全带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
该标准主要包括了安全带的材料、结构、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于安全带的材料要求包括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老化性等;对于结构要求包括安全带的连接件、调节装置、锁紧装置等;对于性能要求包括安全带的拉力、伸长率、锁紧性能等;对于试验方法则包括了安全带的拉力试验、锁紧性能试验、耐老化试验等。
其次,根据我国的安全带国家标准,安全带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
安全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不能出现设计缺陷;安全带的制造必须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工艺的可靠性,确保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脱扣等问题。
另外,我国的安全带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标准的要求,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且不能随意更改或者拆卸安全带;在使用安全带时,乘客应该保持安全带的松紧适中,不能过松或者过紧;在使用安全带时,乘客应该避免将安全带放在身体的脆弱部位,以免在事故发生时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我国的安全带国家标准是非常严格和完善的,其制定旨在保障乘客在交通工具上的安全。
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应该加强对安全带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带的重要性,正确使用安全带,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安全带国家标准得到更好的执行和落实,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南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南
1 简要说明
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乘员获得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本 节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全带的基本知识。 1.1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
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能够将乘员约 束在座椅上,减轻伤害,保护乘员。因此安全带要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必须布置在合适的位 置,同时满足法规和人机工程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
卷收器 锁扣
锁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向环 高度调节器
导向环盖
导向片
下图是双头扣环和两点式的安全带,也称两点式腰带。 双头扣环
腰带
2 设计构想(思想、理念)
2.1 设计原则 2.1.1 该零件的功能要求
安全带要求在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倾斜,碰撞等情况时能够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这项 功能在法规中有相应的要求。 2.1.2 该零件的顾客要求
本设计指南适用于 M1 类车辆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1.3 零件构成图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

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汽车安全带设计指导书1简要说明1.1综述安全带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乘员获得安全保障的基本要素,本节主要介绍一下安全带的基本知识。
1.2设计该产品的目的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带的设计目的是:当车辆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能够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减轻伤害,保护乘员。
1.3适用范围本设计指南适用于M1类车辆〔M1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见GB15089)〕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1.4安全带的分类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安全带根据卷收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紧急锁止式(ELR)、预张紧式(PT)、简易式、自动锁止式(ALR)。
1.4.1紧急锁止式紧急锁止式安全带只在紧急状态下将安全带锁止,约束乘客运动,保护乘客安全。
正常情况不妨碍乘客身体自由。
其工作原理详见本章第1.6节“安全带卷收器工作原理”。
1.4.2预张紧式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在普通安全带约束之外的身体肌体末端仍然有可能触及汽车挡风玻璃等部位而使乘员受轻伤;预紧式安全带因此设计出来;利用撞车时的加速度击发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膨胀力使卷收器反向旋转而收紧织带,将乘客向后拉向座椅,从而更可靠地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为了避免回收力过大而造成对老弱和年幼者的意外伤害,故有的卷收器设计有限力器,用以吸收多余的可能造成伤害的能量,一般搭配安全气囊使用;1.4.2.1安全带预张紧装置原理当事故发生时,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时如果安全带过松.则后果很可能是:乘员从安全带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气囊,而此时安全带由于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样先期吃掉一部分冲力,而是将全部负担都交给了气囊。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乘员严重受伤。
但问题是,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地来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多少隐藏了部分松动余地,这种余地无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时,还就应该尽量消除。
全身式安全带国标

全身式安全带国标(原创实用版)目录1.全身式安全带的概念和作用2.我国对全身式安全带的国家标准3.全身式安全带的设计和生产要求4.全身式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5.全身式安全带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全身式安全带的概念和作用全身式安全带是一种可以覆盖人体上半身、腰部和下半身的安全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游乐设施等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通过对人体各部位的固定,减轻碰撞或冲击对人体的损伤,保护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我国对全身式安全带的国家标准我国对全身式安全带的国家标准为 GB 6095-2009《汽车安全带和座椅配套用品》,该标准规定了全身式安全带的尺寸、材质、强度、耐久性等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此外,我国还对安全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安全带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三、全身式安全带的设计和生产要求全身式安全带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安全带的材质需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其次,安全带的尺寸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保证舒适度和安全性;最后,安全带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四、全身式安全带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在使用全身式安全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佩戴安全带,确保安全带紧贴身体,避免松弛或过紧;其次,要定期检查安全带的外观和性能,发现损坏或磨损时要及时更换;最后,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带的合法使用。
五、全身式安全带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全身式安全带相比传统的座椅安全带,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和舒适度,能够有效保护乘车人员的上半身、腰部和下半身,减少意外事故对人体的伤害。
2023年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

2023年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摘要:安全带是机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重要安全装备。
为了确保安全带的使用效果和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本文对2023年安全带使用保管质量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安全带的设计、制造、使用和保管等方面的要求,希望能够提高安全带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带、使用要求、保管要求、质量安全一、安全带的设计要求1. 安全带的组成和结构要求:安全带由安全带带子、安全带锁扣、调整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安全带的使用效果。
2. 安全带的长度和宽度要求:安全带的长度应能够适应各种身材的驾乘人员,其宽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既能够保证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又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二、安全带的制造要求1. 原材料要求:安全带的带子应采用符合标准的高强度材料,安全带锁扣和调整装置应采用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2. 制造工艺要求:安全带的制造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注重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安全带的质量稳定。
三、安全带的使用要求1.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驾乘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带,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安全带能够固定身体,提供有效的保护。
2. 安全带的使用人群要求:驾乘人员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坐,都应使用安全带,不得解除或者故意破坏安全带。
3. 安全带的检查和维护要求:安全带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损坏或者过期的安全带应立即更换,同时保持安全带的清洁和干燥。
四、安全带的保管要求1. 安全带的储存环境要求:安全带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情况。
2. 安全带的保养方法:安全带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得油脂、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污染,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安全带的良好状态。
五、安全带的质量安全要求1. 安全带的质量控制要求:安全带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系统,对每一批安全带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

内饰系统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编制校对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版本 R02日期_________________1.规范适用范围 (2)2.法规要求 (2)3.安全带总成概述 (2)4.设计构想 (3)4.1设计原贝U (3)4.2标识要求................................................... .44.3设计参数 (4)5.安全带的布置 (4)5.1输入条件 (4)5.2下部固定点的布置(11点,12点)(图一) (5)5.3上部固定点的布置(图一) (6)5.4卷收器定位结构的形式 (8)5.5固定点螺纹孔尺寸 (8)6.其它要求 (8)1.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M1类车辆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2.法规要求GB11552 轿车内部凸出物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QC244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712 汽车安全带装置固定连接用焊接螺母3.安全带总成概述定义: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用于在车辆骤然减速或撞车是通过限制佩戴着身体的运动以减轻其伤害程度的总成,该总成一般称为安全带总成,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
功能:为乘客舱乘员提供被动性安全保护,当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时,可以将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轻因撞击造成的伤害。
分类:按固定方式不同,安全带可分为两点式、三点式、四点式等;按智能化程度可分为主动式安全带、被动式安全带;除了上述两种分类,还可以根据安全带高度是否可调,卷收器是否具有预紧、限力功能进行分类。
构成:以常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为例,安全带总成的构成见下图4 .设计构想4.1 设计原则满足功能要求: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当正确安装 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饰系统安全带总成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版本R02
日期
目录
1.规范适用范围 (2)
2.法规要求 (2)
3.安全带总成概述 (2)
4.设计构想 (3)
4.1设计原则 (3)
4.2标识要求 (4)
4.3设计参数 (4)
5.安全带的布置 (4)
5.1输入条件 (4)
5.2下部固定点的布置(L1点,L2点)(图一) (5)
5.3上部固定点的布置(图一) (6)
5.4卷收器定位结构的形式 (8)
5.5固定点螺纹孔尺寸 (8)
6.其它要求 (8)
1.规范适用范围
适用于M1类车辆的安全带布置及校核。
2.法规要求
GB11552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QC244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712 汽车安全带装置固定连接用焊接螺母
3.安全带总成概述
定义: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用于在车辆骤然减速或撞车是通过限制佩戴着身体的运动以减轻其伤害程度的总成,该总成一般称为安全带总成,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
功能:为乘客舱乘员提供被动性安全保护,当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时,可以将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轻因撞击造成的伤害。
分类:按固定方式不同,安全带可分为两点式、三点式、四点式等;
按智能化程度可分为主动式安全带、被动式安全带;
除了上述两种分类,还可以根据安全带高度是否可调,卷收器
是否具有预紧、限力功能进行分类。
构成:以常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为例,安全带总成的构成见下图
4.设计构想
4.1设计原则
满足功能要求:安全带或约束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当正确安装和由乘员正常使用时,其功能正常,并在交通事故中降低对身体的伤害程度。
满足性能要求:为满足产品的法规规定的锁止条件时的锁止要求,首先应该满足安全带卷收器的角度要求,一般安全带卷收器都是有一定的角度要求的,这个角度的误差(包括制造误差)是±3°,法规规定当车辆倾斜≤12°时,车辆不得锁止,>27°时车辆必须锁止。
因此如安全带布置的不合适,布置的角度不在卷收器本身的角度公差范围内时,就会产生车辆倾斜时安全带不符合法规要求,通常安全带卷收器的角度是系列化的,也就是说同一型号的卷收器有一系列的角度,这个角度通常是通过卷收器上的钢球座来实现的(也有其它的方式),一般安全带供应商都会有系列钢球座,从而满足不同的角度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角度都能满足,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根据整车布置情况选用合适的角度的卷收器。
4.2标识要求
安全带上应有产品零件号制造厂等标识的标签和3C认证标签。
4.3设计参数
安全带的尺寸:安全带在设计过程中,一般卷收器,导向环等件都是采用现有的供应商的产品,因此,选用合适的安全带产品进行布置就能解决尺寸方面的问题,但毕竟产品的尺寸也不可能太小,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做设计时要合理的布置,通过其它办法来解决安全带产品尺寸的影响,如在布置前排安全带时,B 柱下部空间有限,而卷收器又比较大时,我们就可以考虑将卷收器往下移,或者使卷收器旋转,与B柱的倾斜趋势一致,这样就有可能避免或减小安全带产品本身尺寸的影响,一般安全带卷收器等都是成熟产品,大小基本都已经确定,但是不同的安全带供应商的产品大小是不一样的,在选用时可对比几个厂家的安全带,以选取最合适的型号。
安全带总成在设计时有一个重要尺寸需要考虑,这就是织带的长度,这是根据车型布置确定的,一般的车型的安全带织带长度为3500MM,但是如果座椅可以向前滑动,而且行程比较长的话,安全带织带的尺寸就要适当增长,这样才能保证在座椅滑到前部时乘员仍能佩带安全带,但是,安全带的长度是不能随意增长的,每个卷收器本身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具体的卷收器容量不同的供应商的不同型号的卷收器会有所不同,所以安全带织带的长度需根据座椅滑移量,与安全带厂家协商确定。
安全带的重量:安全带的重量可分为安全带自身的重量,和为适应车型安装需要,增加的辅助连接板的重量,在布置过程中,我们应尽量使用安全带厂家成熟的卷收器产品,减少辅助支架的使用。
5.安全带的布置
5.1输入条件
安全带前期布置需要输入的条件有:配置定义(安全带类型)、H点位置、座椅及其滑动行程、靠背调节角度、车身骨架、地毯、地板隔音垫、车身护板等。
5.2下部固定点的布置(L1点,L2点)(图一)
下部两个安装点是指带扣和织带的安装点,不规定卷收器安装位置;
5.2.1 M1类车辆的前排座椅
M1类车辆的a1(非带扣侧)应在30°~80°范围内,a2(带扣侧)应在45°~ 80°范围内。
前排座椅所有可正常移动的位置,角度要求同上。
在所有正常乘坐位置,a1 和a2 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10°。
对于带有调节机构的可调座椅,当靠背角小于20°时,a1 可以低于以上规定的最小值(30°),但在任何正常使用位置均不得小于20°。
5.2.2 M1类车辆后排座椅
对M1类车辆,所有后排座椅的a1 和a2 应在30°~80°范围内;如果后排座椅是可调的,则在所有正常移动位置,上述要求均有效。
5.2.3 分别通过同一安全带的两个下固定点L1、L2 且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两个垂直平面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50mm。
对M1 和N1 类车辆的后排中央乘坐位置,若相对其它乘坐位置是不可移位的,则上述距离不可小于240mm。
座椅的纵向中心平面应在L1 和L2 点之间,且距离至少为120mm。
(图一)
5.3上部固定点的布置(图一)
5.3.1 P 平面的位置规定
如果乘坐位置是由座椅形状确定的,P 平面即为座椅的中心平面;
在不能确定乘坐位置的情况下:对于驾驶员座椅,P 平面为通过的方向盘中心且平行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铅垂平面(可调式方向盘应位于正中位置);对于前排外侧乘员座椅,P 平面应为与驾驶员座椅的P平面对称的平面;对于后排外侧乘员位置的P 平面,应为车辆纵向平面的距离为A 的平面,由制造商按下述条件确定:
A>200mm(仅供2人乘坐的长条座椅)
A>300mm(供2人以上乘坐的长条座椅)
5.3.2 S 为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至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基准平面P 的距离(mm)。
5.3.3 C 点位于R 点铅垂上方450mm 处,如果按5.3.2定义的距离S 不小于280 mm,且制造商选用规定的换算公式BR=260mm+0.8S,则C 和R 之间的铅垂距离应为500mm。
5.3.4 如果因采用织带导向件或类似装置而影响安全带上有效固定
点位置时,应根据织带纵向中心线通过J1 点时固定点的位置的情况来确定有效固定点位置。
从R 点开始,用下述3 条线段确定J1 点:RZ:从R 点向上沿躯干线截取长530mm 的线段;
ZX:从Z 点沿垂直于汽车纵向中心面的直线,向固定点方向截取长120mm 的线段;
XJ1:从X 点沿垂直于RZ 和ZX 确定的平面的直线,向前截取长60mm 的线段。
J2 点与J1 点相对于过躯干线的纵向铅垂平面对称,该躯干线为安放在座椅上的人体模型的躯干线。
当用双开门为前后座椅提供通道,且上固定点在B 柱上时,固定点系统应不妨碍乘员上下车。
5.3.5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
线成65°角的FN 平面下方。
对于后排座椅,此夹角可减小至60°。
FN 平面与躯干线相交于D 点,此时须保证DR=315mm+1.8S,但当S≤200mm 时,DR=675mm。
5.3.6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垂直于座椅纵向中心面并与躯干线
成120°角且相交于B 点的FK 平面后方,此时须保证BR=260mm+S。
但当S ≥280 mm 时,制造商可选用BR=260mmq+0.8S。
值不得小于140 mm。
5.3.7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位于通过R 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铅垂平面之后
5.3.8 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应在通过5.3.3 规定的C点的水平面上方。
5.4 卷收器定位结构的形式
卷收器的定位结构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上端的一个挂钩与螺钉实现(图二),另外一种是通过安装支架上的定位卡爪实现定位(图三)。
5.5 固定点螺纹孔尺寸 根据法规要求,安全带固定点的螺纹孔应为7/16"(20UNF2B ),如果固定点与安全带的连接已由车辆制造商完成,且这些固定点符合本标准的其他规定,则无需满足螺纹孔尺寸的要求。
6. 其它要求
安全带固定点在设计时应考虑到《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中对于安装点强度的要求,这部分结构应经过CAE 验证。
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焊接螺母应满足《QC/T712 汽车安全带装置固定连接用焊接螺母》的要求。
卷收器与其它零件距离最小5mm ,尽量保证在10mm 以上。
安全带织带通过位置,应避免出现尖锐棱角毛刺等。
安全带应满足《GB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1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各项性能要求。
图三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