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市场解和政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市场解和政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两种方法之比较许云霄麻志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提要]外部性现象是经济学说上的一个长久的话题。

对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法,以庇古为代表的提倡政府解决的方法与以科斯为代表的提倡市场解决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就外部性的概念历史,定义和分类进行说明,并对解决的这两种方法进行评论。

从而得出结论:两种解决办法在很多地方是一样的,政府解决的方法在很多时候成本来的相对的较低。

[关键词]外部性庇古解科斯定理Comparison between Two Ways to Deal with Exteriority Abstract: Exteriority is an influential problem of Economics. To deal with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lead by Pigou who centralized on government interval, the other is from Coase who prefer market action. This article shows you the whole history of exteriority theory and comment on two ways to settle it.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that by far the two ways is same, and sometime government interval may make it cost less.Key Words: Exteriority Pigou tax Coase theorem一、外部性问题概述一般认为,外部性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奠基者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提出的。

西奇威克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中认识到了外部性的存在。

第12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案例

第12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案例

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案例12-1案例名称: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实践案例适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产权市场效率与公共政策案例来源:改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排污权的买卖》2004-04-12[案例内容]:我国经济在近20年来取得了另人瞩目的增长,但是,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环境恶化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的统计,酸雨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我国GDP总量的2%-3%。

目前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

据河南省环保局提供的资料,该省有一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大气环境质量不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半数城市进入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

此外,酸雨频率急剧增高,河南省某市酸雨频率从2000年不足5%上升到2003年的41%。

而河南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酸雨的危害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年底全国SO2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削减10%,“两控区”(SO2和酸雨污染控制区)SO2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20%。

但是,传统的行政手段控制大气污染存在诸多的困难,并且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建立在单一“浓度控制”基础上,但是,单一的“浓度标准”控制排污模式阻止不了污染源数量和排放总量的增加,因为企业会用各种“巧妙办法”让排放标准“达标”,而企业排放污染“不超标”,环保部门没有办法促进企业治理污染。

另据调查,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全将超标排放污染物作为一种违法行为来处理。

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为例,中国大气法要求超标排放企业缴纳罚款,企业每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有关管理部门收取0.2元的排污费,而企业减排1公斤二氧化硫则的支出远远超过0.2元,所以,由于受利益驱使,企业宁肯缴排污费也不愿积极治污,而监督和处罚违法者让政府也承担了很大的成本,因此我国政府希望用更多的市场机制来控制污染问题。

公共政策的外部性

公共政策的外部性
公共政策的外部性研究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一、公共政策的界定 二、外部性理论 三、公共政策外部性的界定 四、由市场外部性到公共政策的外部性转变 五、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外部性的研究 六、公共政策外部性的治理(个人观点) 七、公共政策外部性引发的思考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公共政策外部性治理(个人观点) 2、创造附加市场即为公共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可 行环境,来减小外部性。 从阿罗那受启发,他认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内 在地等同于竞争性市场的缺失,阿罗在《经济活 动的组织》一文中解释了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 部性内部化。如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为民营化, 私营化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
2、是否存在一种公共政策的正外部性向负外 部性转化的现象? 公共政策的正外部性是否需要治理? 收益递增性可能导致无约束的增长。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
3、公共政策的外部性是否与政府的干预规模 相关,如果回归“守夜人”,夯实市场的 基础作用,那么公共政策外部性这个被创 造出来的外部性会不会相对要少一些。
2010年10月20
公共政策外部性研究 陈利
公共政策外部性治理(个人观点)
1、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比较(公共政策的外部性难以避免, 对那些利益受损的人进行补偿) 受科斯的启发,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指出 适当的做法是比较这些不同的安排,所产生的社会总产 品………到底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 是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 我们要解决公共政策的外部性可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 为出发点,从社会总产值最大化或损害最小化的角度进行 考虑,而不是从而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比较来考虑。

庇古和科斯对环境外部性治理研究的比较分析——以环境污染为例

庇古和科斯对环境外部性治理研究的比较分析——以环境污染为例
较低税率的环境税 的基础 上 ,在产权容 易明确的领域里 ,推行排 污权 交易制度 ,以弥补 二位 学者观 点 中的
缺陷 ,发扬二位 学者观点 中的优 点。
【 键 词】 关 外部性 ;庇古 ;科斯 ; 府干预;市场机制 政 【 基金项 目 】 本文 系浙江省 高校人 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财政 学学科建设经 费资助项 目 (092 1 和教 2000 )
征税和补贴,促边际 私人净产量与边际社会净产量之间的差距 , 从而使 社会经济总福利增加。虽然庇古没有明确提出外部
性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著作里对外部性 的干预给出 了自己的思路,即正外部性行为给予补贴 ,而负外
部性行为予以征税 ,而征税额或补贴额正好等于边
庇古的 《 福利经济学 》以对增进世界或一个 国
家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 ,认为增加 国民收入和调节 收入差距可以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福利。在探讨增加 国民收入的手段时 ,他提 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
须增 加社 会产量 ;而要增 加社 会 产量 就必须 实 现社 会生 产资 源 的最 优 配置 ;而要 实现 社会 生产 资 源最
美 了。当时边际分析工具也发展得非常完善。正是 在这样 的经济理论研究背景下 ,庇古作为其学生 , 除了捍卫马歇尔的理论,还开始了他的理论创新之 路 ,即对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研究 。11年 出版的 92
以补贴 , 鼓励 多生产;对于边际私人净产量大于边 际社会净产量,予以征税 ,从而限制其生产。通过
优配置就必须确保边际社会净产量价值与边际私人 净产量价值相等。但庇古 《 福利经济学 》 ‘ 九章 第
边际社 会净 产量 与边 际私 人净 产量 之 间的差 异 ” 中
写到 ,在一个完全 自由竞争市场下 ,由于利 己主义 的驱动 ,对 私人有利 的投资行为不一定有 利于社

外部性矫正

外部性矫正
? “西湖龙井”、“杭州龙井”、 “浙江龙井”等,把“龙井”二字当 成“公地”。
? 结果是,茶叶市场上鱼龙混杂, “龙井”品牌也就不再神圣。
? 打算统一包装了。但是,……。
? 【实例】在西北荒原上,生长着有 药用价值的甘草。名义上归国家所有, 事实上有关部门无法管理。
? 于是,就有人自行去挖掘,由于没 有人对那里的生态平衡负责,这种挖掘 行为必然发展到过度“攫取”。
? 1、产权与外部性
? 有人认为,源于市场机制。厂商 和消费者都不会站在MSC或MSB的角度 作出决策。
? 更多的人认为,源于产权不清。 若一种资源的产权没有排他功能,那 么就会导致过度享用,最终使其他成 员的利益受损,从而产生外部性。
? 一般来说,共有产权最容易导致 外部性。
? 共有产权:辖区内的每个成员对 某种财产都拥有产权,实际上这种财 产并不属于哪个人。
?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对于任何一 户牧民来说,每增加一头牲口所产生 的收益归自己,由此带来的生态成本 却由大家分担。
? “公地悲剧”的实质:资源的过 度利用,甚至激励人们去破坏和毁灭 资源。
?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公地悲 剧”的事例。如卫生间里的手纸。
? 【实例】每年3月中旬,西湖龙井 村的茶农还没有开摘一芽新茶,但每 斤售价几千元的“龙井”新茶已在杭 州街头出现。
? 此后产权界限清清楚楚,“公地 悲剧” 随之终结,西部边疆的开拓也 得以最终完成。
? 有刺铁丝网被认为是“改变世界 面貌”的7项专利之一,也是19世纪人 类社会“10大发明”之一。
? 3、“反公地悲剧”
? 1998年,美国学者M.A.Heller教 授提出了“反公地悲剧”的概念。
? 一种资源有许多拥有者,但他们 中的每一个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资 源,导致资源的闲置。

(完整版)卫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卫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注意:答案是根据书上及课件内容整理的,如有错漏地方,请谅解并加以指正哈卫生经济学复习题答案(问答题)1、什么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定义:卫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合经济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交叉或综合性学科性质的医学社会科学。

理论基础:经济学基本概念--需要、需求与供给--市场、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垄断与竞争--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GDP\GNP、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第三方支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对象:卫生经济保健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P1)内容(1)、卫生费用研究(卫生筹资研究)(2)卫生保健制度与公共卫生体制研究(3)卫生保健制度与公共卫生体制研究(4)卫生资源利用研究(5)卫生经济政策研究(6)基础理论研究(7)经济学发展趋势3、影响卫生服务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4)(一)、一般经济因素(1)卫生服务价格(2)消费者收入与货币的储蓄(3)主观偏好(4)互补商品(商品)和代替商品(服务)的价格(5)对未来商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测(二)、人口社会文化因素(1)人口数量(2)年龄(3)性别(4)婚姻状况(5)受教育程度(6)住房条件(三)、健康状况(四)、时间价值(五)、卫生服务供给者(六)、医疗保健制度4、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哪些特性?(P23)(1)消费者缺乏信息(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5、与一般商品的供给特点和规律比较,卫生服务供给有何特点?(P37)(1)专业技术性(2)垄断性和主导性(3)确定性和不确定性(4)即时性(5)福利性(6)外部性6、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

所有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都会影响卫生服务的供给。

主要有:(一)卫生服务价格价格是激励机制。

第七章 外部性管制

第七章 外部性管制

环境管制出发点:外部 成本内部化
管制消除效率损失的机理与福利效果
汽 车 价 格 市场需求 曲线DD
MSC=MC+MEC 供给曲线:取决于私 人边际成本S=MC
管制均衡点 (P*,Q*) 无管制均衡 点(P1,Q1) P* P1
管制对市场均 衡的影响:产 品价格上涨, 均衡产出下降 0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 者剩余如何变化?
效率损失
正外部性:导 致市场均衡数 量小于社会最 优产出水平
二、科斯定理
已知:
造纸厂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为100万美 元 村民污水净化的成本为300万美元 污水造成的环境损害成本为500万美元
情景1:村民拥有河流产权
村民:可选方案? 造纸厂:可选方案? 结果:?
情景2:造纸厂拥有河流产权
我国的碳减排
中国政府承诺至2020 年,将每单位经济增 长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与2005 年相比降低 40%~ 45%。 从2006 年~ 2010 年,中国主要依靠行政 手段降低能耗。 2010 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在“十二五”期 间建立碳限额交易市场,在国内尝试用市场 的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哪类标准效率最高?
企业承担了哪部分成本? 绩效标准/安全标准的比较 全部外部成本内部化?
成 本 MC 安全标准
B
MB
0
F 绩效标准 最佳污染 治理水平
E
D 零排放
A
污染减少量
多污染源如何制定管制标准?
标准改变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成 本 MC1 MC2
B
优点/缺点?
MB
0
A 零排放
污染减少量
2、排污费与庇古税
Q*
Q1
汽车产量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

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

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

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

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研究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研究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研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是一回事情,事实上两者是不能等价的。

通过对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的概念的阐述,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标签: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1 外部性的阐述美国经济学家J .E.米德认为,外部性是“这样一种事件,即它给某单位或某些人带来好处(或造成损害),而这单位或这些人却又不是做出直接或间接导致此事件发生的一方。

” 即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通常人们认为,当个体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个体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变量时,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外部性存在。

按照布坎南的观点,外部性就是指个人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

如函数公式所示:外部性(externalities) 是在经济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它发生在行为的成本(或收益)对其他人产生了外溢(或者说溢出)的影响,而其他人并未因招致(或获得)的成本(或收益)而得到赔偿(或支付)。

也就是说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了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便产生了外部性。

外部性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当交易者或者生产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经济活动时,其行为导致了第三者的效应增加,这便是正的外部性,例如,纺织厂周围的饭店因为纺织厂的存在,而使其生意更加兴隆,这里纺织厂使得饭店有了更多的客人,但是纺织厂并没有因为此而获得饭店的任何收益;相反的情况,即为负外部性。

Michael Kats和Carl Shapiro等经济学家把网络中发生在行为的成本(或收益)对其他人产生了外溢(或者说溢出)的影响称为“网络外部性”。

1985年他们俩发表了题为《网络外部性、竞争与兼容性》的论文,从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但是这种早期的定义是否有背于外部性的本身,或者说他们给网络外部性下定义的时候并没有区分外部性和效应的概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崔功豪课后思考题+老师布置习题及答案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崔功豪课后思考题+老师布置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谈谈你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特征。

答:(1)区域:依据一定的目的、准则在地球表面上划定的一个空间范围,以某些物质或非物质客体特征区别于其他空间范围,是一个空间概念。

即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类型:均质区域、结节区域;(3)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参考:1)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依一定的目的、准则在地球表面上划定的一个空间范围,它以某些物质或非物质客体特征而区别于其他空间范围。

2)类型——按照内部分布状况可划分为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域。

按照区域性质可划分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和社会文化区域。

按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大型区域、中型区域、小区域等。

还可依据其他特征进行划分。

3)特征——整体性(或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

2.简述区域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的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资源环境分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3)区域发展方向及其策略研究:发展预测、结构优化、方案比较。

参考:区域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即,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与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等三个方面。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等。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与问题诊断:区域资源环境分析主要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环境容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的方向,为区域发展中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和制定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析评价。

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区域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精神文明状况,区域社会组织、管理和运行的成本、效率及其对发展的支撑状况,尤其是区域政策与制度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评估。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1. 本文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正外部性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正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对不参与该活动的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反映这种影响,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解决正外部性问题,实现其内在化,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及其绩效,特别是比较庇古和科斯两位经济学家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

庇古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政策手段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而科斯则从产权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明确和交易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正外部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随后分析庇古和科斯的理论观点,最后评估这两种途径的绩效,并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理解和解决正外部性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正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基础正外部性内在化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通过某种机制或策略,将原本对外部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利益,转化为经济主体内部的收益。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庇古和科斯是两位在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上有着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

庇古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庇古税”上,他认为,当存在正外部性时,政府应该通过征税的方式,使得经济主体能够将其产生的正面影响转化为自身的经济收益。

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就会考虑到其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正外部性的内在化。

庇古税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还能够引导经济主体进行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而科斯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在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自愿的谈判和交易,实现正外部性的内在化。

科斯的理论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市场机制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正外部性问题。

在科斯的理论框架下,政府的作用在于保护产权和维护市场秩序,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邵毅-森林资源的外部性及解决途径

邵毅-森林资源的外部性及解决途径

森林资源的外部性及解决途径邵毅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森林资源外部性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森林外部性概念及产生。

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将森林资源外部性内部化的三条解决途径。

关键字:森林资源,外部性,森林环境税在自然资源的生态系统中, 被称为“ 地球之肺” 的森林资源不仅仅关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平衡发展, 也间接影响到了其他自然资源的发展和维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长期偏重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而森林外部性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引入绿色GDP这一概念后,学者们更加重视对森林外部性经济评价的研究,旨在准确评价森林外部性的经济价值,如实在GDP中反映出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如刘春发对竞争均衡下的森林外部性以及其经济学意义的研究[1];李文华等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开了系统研究[2];侯元兆、张颖等对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及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3];曹建华等对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和意愿调查法进行对比分析[4]等。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森林外部性评价补偿制度,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实施对农民的补偿制度等。

这些都说明我国在消除森林外部性研究的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1 森林资源外部性的概念及产生外部性理论是由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A. C. Pigou)提出,后经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A .Marshall)发展而形成。

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5]。

由于外部性存在导致市场价格扭曲,政府应该纠正这种扭曲,可以向厂商增税来实现。

根据外部性理论,“ 生产外部效应发生在一个厂商的生产可能性受到另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的时候”( H. 范里安,1996),森林环境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在森林环境状况影响到了其所有者以外的主体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的时候产生的,比如一个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其周围生产经营组织单位与个人产生有利或有害影响,导致相应的经济损益。

身边的经济学——外部性

身边的经济学——外部性

外部性的不稳定性
• 日本新干线 • 设计并进行修建时,新干线路经地区的 农民强烈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新干线 列车经过的产生的噪音会给他们的生活 带来困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负外部性 。 • 建成以后他们发现正是因为这个声音使 得一直困扰他们的麻雀偷吃粮食的问题 得到了解决,也就形成了正外部性。
庇古
外部性的不稳定性设计并进行修建时新干线路经地区的农民强烈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新干线列车经过的产生的噪音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负外部性建成以后他们发现正是因为这个声音使得一直困扰他们的麻雀偷吃粮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就形成了正外部性
身边的经济学 ——外部性
齐骥霆
CONTENT
①成本效益原则
分析
• 系安全带的人与没有系安全带 的人在分析同一个开车行为的 成本效益时,系安全带的人会 认为自己的成本会变小,并将 原来超过效益的成本降至效益 之下,也就是说该行为时可以 选择的。
结果
• 系安全带在可以消除严重的受伤机会的 同时也将一些致命的事故转变为使伤者 长期不能正常生活的事故。 • 所以最后的结果反而是成本大于效益。
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 1.征税与补贴 • 这种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方法 就被称为“庇古税”方案。 • 通过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 部性的经济活动; • 而通过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 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庇古税的难点
• 每单位的污染活动支付税收,税额等于负 的外部性活动对其他经济行为者造成的边 际外部成本,即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 成本的差额。 • 了解污染损失的准确货币值,而在现实生 活中这是不可能的。
无处不在的成本效益原则
• • • • • • 是否逃课 成本:一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 效益:一节课的自由时间 是否闯红灯 成本:扣6分的惩罚机制 效益:节约时间

第十章_外部性

第十章_外部性

本章目录
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 10.2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0.3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办法
10.1
在本章中,你将…
了解外部性的性质(概念与种类) 说明为什么外部性会使市场结果无效率(量过大还 是过小) 考察有时私人如何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主要是其中的科斯定理 考虑为什么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时不起作用 考察旨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政府政策 因此本章重点在于三个:1、外部性四种类型、无效 表现(量过大还是过小);2、科斯定理;3、解决 外部性问题的各种政府政策的比较:庇古税与管制 的比较、庇古税与污染许可证的比较

从市场效率——市场失效(市场失灵)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市场价 格机制)能引导作为利己的“经济人”的市场 买者和卖者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第七章通 过福利经济学的工具表明了,竞争性市场下形 成的供需均衡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能实现 总剩余、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正负外部性的区分P163
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利益造成不利的
影响时,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利益造成有利的 影响时,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
负外部性的例子

化肥等生产污染 (P164) 汽车废气、污染(P163) 吸烟(P176复习题6) 狂吠的狗(宠物的噪音)(P174) 公寓中高音量的音乐噪音(P177问题与
但市场效率是有条件的,当存在外部 性时,“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因此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效: 外部性(Externalities)

第十章外部性

第十章外部性

P 矫正税 决定了 污染的 价格
矫正税
矫正税 与需求 决定了 污染量
污染许 可证 确定了 污染量
污染 价格
污染许可 证的供给
P
污染权需求
0
Q
(a) 矫正税
污染量
许可证 与需求 决定了 污染的 价格
污染权需求
0
Q
(b) 污染许可证 外
污染量


对污染经济分析的批评
“我们不能给任何人付费污染的权力”——一些环 保 主义者认为,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是基本人权,不 应该从经济方面考虑,否则就是对它们的贬低 控制 污染 的边 经济学家认为,由于 人们要面临权衡取舍, 必须对清新空气和清洁 水的价值与其机会成本 相比较
社会价值>私人价值
教育最适量——政府补贴(公立学校、助学金)
教育 价格
外部利益 供给 (私人成本)
社会价值 = 私人价值+外部利益
没有政府干 预时,价格自 发调整使教育 供求达到均衡
外 部 性

均衡
最适 需求 (社会价值) 需求 (私人价值)

0
Q市场
Q最适
教育数量
一般性结论
1.生产或消费的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量大于社会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如果可以无成本地进行协商,
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 无论最初的权力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 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 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解决外部性的交易成本
科斯定理的逻辑很吸引人,但实际中常常无效: 交易成本的存在: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 程中发生的成本——律师或诉讼费 谈判容易破裂:现实社会中,甚至在有可能达成 互利协议时,协商也会无效——战争 利益方人数众多:协调每一个人 的 代价高昂 ——受污染的分散个人

环境经济学--外部性内在化方法

环境经济学--外部性内在化方法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AGREE !
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的交易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减 少污染需高成本的企业愿意为污染许可证出高价; 而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他们所拥 有的许可证。
可转让排污许可证
每 单 位 排 60 污 费 50 ( 元 ) 40 MAC1
第2家企业将以25.0~37.5元 之间的一个价格向第1家企业 如果有足够多的企业和许可证,一 出售一个 个竞争性的许可证市场就会发展起来。在 单位的排污许可证。 开始每家企业有7个 市场均衡时,许可证的价格等于所有企业 单位的排污许可证。
税收和补贴
对于一些环境物品供给不足的情 况,政府还可以采取补贴的政策。如森 林绿化、公共渔场保护、天气预报、城 市绿地建设、内河治理、生态环境科学 研究等,采取补贴政策,可以提高这些 物品供给的积极性。
可转让排污许可证
由于成本曲线的不确定性,我 们不想使用排污费,另一方面,我 们还希望避免使那些排污量减少最 多的企业蒙受高成本,我们该怎么 办?……
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
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于是,“共 有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 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哈丁《公地的悲剧》
共有资源的配置无效分析
价 格 MCS
MCP P* P1
MCE
D
Q* 数量
Q1
MCS=MCP+MCE
押金-退款
对个人来说,押金带来额外的处理 废料的私人成本——没拿回押金的机会 成本,我们可以看到,当处理的成本较 高时,个人就会减少处理,增加再生, 直到达到最优社会水平m*。
押金计划还有另外一个优点——一个再生产品 的市场创造出来了。在许多社区,公共或私人企业以 及个人都专门进行再生材料的收集和回收。随着这一

科斯与外部性

科斯与外部性

科斯和庇古之间的比较
研究背景不同: 庇古师承马歇尔,庇古作为其学生除了捍卫马歇尔的理论外,也推成出新,既对 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研究。而科斯的外部性研究是在批判马歇尔理论、反对政府干 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假设前提不同: 科斯一贯主张研究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反对经济学过分数理化倾向。而庇古的 研究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因此有一个假设的前提,既市场是完全自由 竞争的。 外部性解决的侧重点不同: 在这里我们以环境治理为例子。按照庇古的观点,应侧重‚事后‛和分配领域, 即排污之后由政府通过对排污企业征税来治理污染。而科斯在认为侧重‚事 前‛,即在排污之前明确各方的权利,等污排完之后由各方协商决定,意在通 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 解决的主体不同: 庇古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能很好的解决外部性问题。而科斯则认为政 府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不利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科斯与外部性
如果你拷问数据足够久, 真相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罗纳德·哈里·科斯,1910年12月 29日出生于伦敦的威尔斯登。新 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因为对经济 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 果,成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获得者。 小时候科斯是个有腿疾的男孩 子,常需要在腿上附加铁制的零 件。但是,魔鬼并没有让他变得 碌碌无为。其在1931年,通过了 商学士考试并获得一笔欧奈斯 特·卡塞尔爵士旅行奖学金源配臵。
(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 源配臵,所以产权制度的设臵是优化资源配臵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

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几乎多有的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伴有外部性,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被普遍认为都是具有“很大”“正外部性”的现象。

卢卡斯认为,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

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的报酬,高等教育也是同一个性质的。

高等教育外部性指的是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或收益,而这种有利影响的接受者并未付出任何成本的现象。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其接受者无需付出成本,其他受益者并不需要对高等教育的外部收益进行付费;第二个特征,在个人获得收益的同时,其他人也获得了收益。

比如:教育程度的提高使我们的收入增加,增加的同时也会为国家交一些税,具有外溢性,这两种收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但它具有特殊性,它是高等教育外部性的极端表现。

高等教育服务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变得拥挤,它的效用虽然为全社会成员所共享,但是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因此经济学家又称它为俱乐部产品,即如果学生不服学费就不能享受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排他性。

第三个特征,引起他人效用的增加或者成本的减少。

由于高等教育外部性的接受者无需付出成本,因此会使效用得到增加,其成本相对减少。

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税收收入。

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入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因其缴纳的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也是比较多。

哈佛大学毕业的学子都是比较顶尖的人才,一般都是进入比较尖端的各行各业,其年收入也是一个很大数字,那么所证得税收也是比较高的。

(2)增加社会内聚力,公共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一种共同文化准则,这种准则可以低交易成本、缓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冲突。

就比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就比较重视和平发展的观念,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的一股力量。

(3)减低犯罪率,改善社会治安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研究【摘要】外部性问题是一个长久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庇古和科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庇古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提出了“庇古税”,而科斯则主要依靠市场运作,提出了“科斯定理”。

然而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配合。

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

【关键字】外部性庇古科斯一、外部性的含义1 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Externalities)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有时又被称为“外部效应(ExternalEffects)”或“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国内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外在经济”或“外在性”。

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

但是,由于外部性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进行过探讨。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外部经济概念,其学生庇古则在 1920 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

在庇古之后,鲍默尔、萨缪尔森、史普博、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著名经济学家都对外部性问题做出了精辟的分析。

当前,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较为流行的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定义,均来自布坎南等人的论述。

1962 年,布坎南(Buchanan)和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给外部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某些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就表明该经济中存在外部性。

该定义用数学语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外部性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成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外部性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2 外部性的内涵从布坎南等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外部性概念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第一,经济主体之间的外部性影响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

也就是说,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施加的。

如果没有这个限定,那外部性概念就过于宽泛。

因为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总会受到来自价格变动的影响,而这种价格变动无疑是由其他主体的行为造成的。

因此,外部性是市场交易机制之外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外部性有正也有负。

从外部性的发生主体来看,其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未获补偿的效用或产量的损失,也可能带来未付报酬的效用或产量的增加。

前者即为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后者则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

第三,外部性会出现在消费领域,也会出现在生产领域。

也就是说,外部性影响的承受者可能是厂商,也可能是消费者。

总而言之,外部性是一个内涵丰富,富有研究价值的重要概念。

外部性理论不仅涉及到我国现实的人口、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涉及到公共产品的效率和制度安排问题,因此,开展外部性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外部性的解决办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外部性内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1 庇古关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案最早进行外部性治理方案研究的是庇古,其在代表性著作《福利经济学》中首次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提出对正外部性行为进行补贴,而对负外部性行为进行征税或收费。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以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认为增加国民收入和调节收入差距可以有效地推进社会的福利。

在探讨增加国民收入的手段时,他提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要实现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就必须确保边际社会净产量价值与边际私人净产量价值相等。

但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下,由于利己主义的驱动,对私人有利的投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社会,而对社会有利的投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投资者私人,即边际社会净产量与边际私人净产量总是背离的,所以单靠自由竞争并不能使国民收入最大化,需要国家进行干预。

他还指出,对边际社会净产量大于边际私人净产量的,给予私人以补贴,鼓励多生产;对于边际私人净产量大于边际社会净产量,予以征税,从而限制其生产。

通过征税和补贴,促使经济资源从边际私人净产量大的地方转移到边际私人净产量小的地方,以减少边际私人净产量与边际社会净产量之间的差距,从而使社会经济总福利增加。

虽然庇古没有明确提出外部性这一概念,但在他的著作里对外部性的干预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即正外部性行为给予补贴,而负外部性行为予以征税,而征税额或补贴额正好等于边际私人净产量价值与边际社会净产量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税额就是“庇古税”.庇古税对外部的不经济有矫正性的功效。

它通过税收的方式对生产和消费中的外部成本进行矫正。

使产量和价格在效率的标准上达到均衡,矫正的边际私人成本,使企业认识到在社会层面上的成本。

所以又名“矫正性税收”。

而作为矫正性税收的另一角度的优势在于,它很好的避免了税收的扭曲性效应。

比如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过高时,人们会以闲暇替代,有奖懒罚勤的副作用,相反,庇古税正是对外部不经济调整为经济,是修正性的,在初衷上就避免了扭曲效应。

2 科斯对外部性的解决方案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其对外部性问题的阐述主要体现在1960 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这篇论文以庇古税为理论背景,可以说是在对庇古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的关键是明确界定产权,他的主要思想被总结为著名的“科斯定理”。

科斯第一定理:假如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权力的初始配置状况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权利的初始配置影响效率,应尽量减少交易成本;科斯第三定理: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如果政府可以直接选择最优的产权安排,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是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即政府通过较为准确的界定初始权利,将优于私人之间通过交易来纠正权利的初始配置,这正是科斯第三定理的实质。

科斯在还提出两个模型,一个是零交易费用模型,一个是正交易费用模型。

在零交易费用模型中,科斯认为无论产权归谁,社会资源都将得到最佳配置,即私人之间的自由谈判可获得有效率的结果,因此政府在进行外部性干预时关键是明确产权,其他交给市场机制。

在正交易费用模型中,即现实世界中,产权归属将影响资源配置的效果。

因此,此时的政府比零交易费用模型下需要做的更多,政府要比较不同产权归属下哪种方案可以“避免较严重的损害”。

但是科斯定理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虽然政府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干预经济活动,但由于下列原因,也可能造成干预失效,如政府的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政府干预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再者就是政府干预造成了其他成本:寻租。

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使制度安排这一在传统经济学中被当做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措施。

三、庇古和科斯对外部性研究的比较1 研究背景的不同庇古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即平稳又高速的阶段,经济理论较完美地解释了当时的经济形势,人们普遍认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但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市场失灵的现实让庇古不得不对政府干预进行初步的研究。

庇古对外部性研究实际上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背景下,在研究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展开的。

对他而言,既然市场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应该付诸于政府。

在他眼里,政府是个全能和仁慈的理想化政府,这一政府观对其庇古税的提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庇古出版《福利经济学》之后的9年,即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一直延续到1933年。

这次危机历时很长,破坏性很大,让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得不怀疑市场机制的自动平衡功能。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从庇古的自由市场机制入手开始全面反击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说。

随着追随者、支持者增多以及客观存在的经济增长的事实,凯恩斯主义日渐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政府干预深入人心,各国政府开始利用宏观经济理论来调节经济。

但接着政府干预效用的有限性开始暴露,20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开始探讨政府失灵,批判凯恩斯理论,一个经济学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这种反对政府干预的主流观点对科斯影响很大。

1959年科斯在研究如何管理美国广播业的问题时引发了他对“一个财产权系统的合理性”研究,经思考,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

当时的科斯未曾想到自己的这篇文章,竟然会作为未来产权理论的奠基论文。

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出了自己对外部性治理的看法。

因此,科斯的外部性研究是在批判凯恩斯、反对政府干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2 假设前提不同科斯重点研究的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模型实际上就是一个真实世界的写照,而交易费用为零的模型是他改造世界的目标所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科斯的研究是在美国这一市场经济很发达的西方国家里开展的,因此他的分析很多是建立在完善市场机制和健全法制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交易费用才有可能极低,科斯的外部性治理方案才能顺利地实现。

而发展中国家若要采取该主张,就必须同样也有较高市场化程度的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法制社会。

庇古的外部性研究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有个基本前提,即完全自由竞争。

在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企业或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社会利益会最终实现最大化。

如果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可能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些当事人会通过谈判或协商,达成交易,调整行为,从而带来社会利益最大化。

在这些假定前提下,庇古提出有些问题,即外部性,仅依靠自由竞争是无法有效解决的,也就是说,他假定私人之间的谈判和协商有很多障碍,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我们发现,庇古对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是缺乏信心的,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发展不完善的国家里,而政府干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庇古的外部性解决方法更适合发展中国家,而科斯的方法更适合发达国家。

3 解决的主体不同庇古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能很好地解决外部性问题,即政府征税或补贴,即政府为主体。

科斯认为,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政府干预不一定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惟一方法,政府干预同样需要巨大的成本,要求对政府干预持谨慎的态度。

市场失灵仍得靠市场机制。

这也就是说,社会资源能否得到最大利用,产值能否最大,不在于外在因素,而在市场机制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