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外部性的内部化
外部性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手段和科斯定理
外部性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手段和科斯定理现代经济日趋壮大,生产能力带来产品数量激增,同时,由此产生的外部性也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治理外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
通过对外部性内部化手段的分析,介绍了公共政策手段的类型,着重比较了公共政策手段,即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之间的特点,找出了其在解决污染问题方面的优劣。
标签:外部性;公共政策;科斯定理1 外部性内部化方法简介1.1 矫正税矫正税又称庇古税,基本思路是负外部性的发出方必须对每单位的外部性行为支付税收。
其计算公式为T=MSC-MPC=MEC=E(X)T为矫正税MSC,MPC分别为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
从矫正税来讲,它能够促使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将社会成本考虑到其私人产生成本去,并产出与社会成本相符的数量,提供政府收入增加,并有效地减少污染。
然而,矫正税也必然有其局限性,由于外部性成本计量上的困难,以及公共政策管理成本增高和寻租行为出现,使得矫正税的治理效果大大削弱。
1.2 矫正性补贴这类补贴主要针对正负两类外部性提供补助,对正外部性提供补助相当于扩大其外部影响以达到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而对负外部性提供补贴表明向污染者行贿。
(1)向正外部性提供补助。
政府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厂商进行补贴,使产量达到市场效率量。
(2)向负外部性者提供补助。
负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效是具负外部性的生产或消费的产品数量过多,为矫正负外部性,鼓励厂商和企业减少产量的行为给与补助。
1.3 公共管制指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其特殊行为。
这个治理外部性的方法运用的范围较广,也是普遍的政府手段,但是它要求与负外部效应的生产函数一致,并且信息完全。
1.4 第三种力量依靠道德力量和舆论监督来抑制外部性,但是具有非强制性,非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1.5 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科斯定理利用市场机制,从界定产权的角度解决外部性,使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手段又往前迈进一步。
环境污染外部性的
15
2.减少残膜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对策
a. 从科技上注重开发优质农膜,推广可降解农 膜 b. 制定有关农膜回收的政策、规章、规定农膜 回收的最低限,结合奖惩政策,对完成回收 标准的给予奖励,相反如果低于这一标准的 则要受到惩罚。
c. 加强环保教育.使农膜施用者认识到残膜的 危害,从而重视农膜的回收。
2013-7-31 2013-7-31
17
对于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来说,经济澈励手段 可以分为三大类:价格控制、数量控制和责任制度。
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
自愿协商是不要政府干预,让市场自己来达到最优的 一种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方法。该方法是以科斯为首的一 些经济学家们的主张。其作用机理如图I。
社会准则
对人们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以解决外部性。社会准 则就是社会可接受的方式。 斯蒂格利茨认为,社会准则的内容就是“黄金律”。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黄有光提出了“良心效应”。他 认为,任何一件外部性事件的产生都或大或小存在着良 心效应,即“良心”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无非是一种不依赖于政 府和市场,而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运用这种 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在某种范围内可以发 挥作用。
农业生产的污染来源及其特点
农业生产的污染来源
1. 化肥、农药的滥用使其有效使用率极低, 使其成为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 粪便处理配套设施的滞后使其成为农业生 产中另一个新的污染源。 3. 农用薄膜大量残留土壤中,造成土壤白色 污染。 4. 农作物秸秆缺乏有效的处置利用技术,大 量秸秆随意弃置或露天焚烧,成为农村地貌和水体、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原之一。
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的特点
1.污染产生隐蔽性强,不易觉察。 2. 污染源头分散随机,不易治理。 3. 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加快而加快。 4. 认知程度低,行动能力弱。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摘要】农业外部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超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私人成本和收益范围的现象。
这种外部性对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土地污染、水资源浪费等。
为了内部化农业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提供补贴等措施来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
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的参与也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内部化农业外部性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政府、私人部门和社会共同努力,未来应加强监管和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外部性,内部化策略,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政府角色,政策措施,市场机制,私人部门,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概述农业外部性是指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超出了农民和农场本身的范围,波及到周围的环境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这些外部性包括水资源污染、土壤侵蚀、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农业外部性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增加医疗费用、降低食品质量、减少生物多样性等。
为了解决农业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农业外部性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内部化农业外部性意味着农业生产者应对其产生的外部成本负责,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负面影响。
这可以通过环境管理实践、技术创新、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实现。
在内部化农业外部性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监督来促使农业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同时也可以提供经济激励和补贴来鼓励农民实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的参与也可以推动农业外部性的内部化,例如设立绿色认证机制、鼓励企业投资环保技术等。
通过内部化农业外部性,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在未来,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推动农业外部性的内部化进程。
2. 正文2.1 农业外部性的种类农业外部性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对除农户和市场主体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效应。
浅析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方式
浅析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方式摘要:摘要:本文以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理论为基础,从其与政府干预的依赖程度强弱、与市场调节的依赖程度强弱两个维度,将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方式划分为四个大类,并逐个分析比较其优点和局限性,最后提出一种较好的内部化方式。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一、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术语。
外部性亦称外部成本、外部效应(Externality)或溢出效应(Spillver Effet)。
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即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或者也可以说,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他人造成损害或带来利益,却不必为此支付成本或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由此,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积极的外部影响或称外部经济)和负外部性(消极的外部影响或称外部不经济)。
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上,学者们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界定与有效消除负外部性上,将污染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所谓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有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
二、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方式有关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或途径的讨论有很多,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文献。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与分析,本文以与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强弱为标准,将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方式划分为四个大类: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政府效率方式,不需政府干预的完全自由化市场方法——市场效率方式,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全不需要政府和市场的社会准则方式。
1.政府效率方式政府效率方式以政府干预为主,主要包括政府直接管制措施和征收污染税(庇古税)。
政府的直接管制是政府以非市场途径(即法律或规章制度)对环境污染外部性的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and-and-ntrl)。
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效应内部化方式的择优选择1
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效应内部化方式的择优选择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各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一些相关文献与文章,简单统计介绍了一些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并对这些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择优,最后结合我国环境污染实际提出一些治理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外部性、命令控制方法、经济刺激方法、庇古手段、科斯手段一、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及大致途径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经济现象。
当个体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价格手段直接地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个体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 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变量时, 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了外部性。
所谓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性效应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从而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内部化的四种主要途径:一是来自于政府的直接管制,二是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手段,三是厂商的自愿协商,四是依靠社会准则或良心效应。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以规章制度对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实施排污标准控制,即由政府管制部门制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某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限度。
经济激励手段,是指从影响成本和收益人手,利用价格机制,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促使污染者减少甚至消除污染.从而使污染外部性内部化,以便最终解决环境污染负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手段。
对于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来说,经济激励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价格控制、数量控制和责任制度。
自愿协商即是指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自己来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一种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方法。
社会准则就是一种不依赖于政府和市场,而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对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尤其是环境污染者进行制约,运用这种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民文化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
二、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两种具体方法的对比择优上述几种环境污染内部化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往往被被分为两种具体方法:命令控制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
治理外部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治理外部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治理外部性的主要方法包括:
1. 内部化外部性:通过内部化外部性,即强制使外部成本或收益反映在对内部个体的经济决策中。
例如,通过征税或补贴的方式调整价格,使其反映外部成本或收益。
2.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促使个体考虑外部性,并调整行为。
例如,通过引入可交易的排放权或污染许可证系统,可以让企业在考虑外部成本的同时进行污染控制。
3. 国家干预:政府可以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限制或规范有害行为,以减少或消除外部性。
例如,政府可以禁止某些行为,如无序排放污染物,或要求企业使用特定的环境友好技术。
4. 合作和协商:通过合作和协商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企业之间建立环境合作协议,共同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5. 信息披露:通过强制或鼓励企业和个人公开信息,让相关方了解外部性的存在和影响,从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以减少外部性。
6. 奖励和惩罚机制: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个体主动减少外部性。
例如,对
环境友好的企业给予奖励,或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处以罚款。
需要根据具体外部性问题的特点,选择和组合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理。
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_1
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环境污染是最典型的消极外部行为。
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环境消极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主要表现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两种路径,对比以这两种路径为理论渊源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对于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过去片面追求增长效率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新的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如何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使环境污染这种消极外部性内部化,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的理论渊源、自身特点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作一探究。
1.外部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关于外部性的涵义,有许多学者曾对它作了探讨。
丹尼尔·史普博(Daniel Spulber)将外部性定义为:“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
按照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
更为精确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
综合上述观点,外部性的涵义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
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
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
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
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
微观经济学(8)外部性
2. ...它与需求曲线 共同决定了污染量
2. ...它与需求 曲线一起决定了 污染的价格
1. 污染许可证 确定了污染量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Private Solutions to Externalities
并不总是需要政府行为来解决外部 性问题。 Government action is not always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ies.
禁止某些行为
通常采取管制的形式:
Forbid certain behaviors. 要求某些行为 Require certain behaviors.
例子
要求所有的学生注射疫苗 禁止排放废水、废气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Market-Based Policies
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与社会效率 一致。 而征收的税。
的产量比社会希望的要少。
外部性的内在化 Internalizing Externalities
税收是用来把负外部性内在化的主要工
具。 Taxes are the primary tools used to internaliz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补贴是用来把正外部性内在化的主要工 具。 Subsidies are the primary tools used to internaliz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铝市场和福利经济学 The Market for Aluminum and Welfare Economics
对于生产的每一单位铝而言,社会成本包
括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加上受到污染不利 影响的旁观者的成本。 For each unit of aluminum produced, the social cost includes the private costs of the producers plus the cost to those bystanders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ollution.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提要旅游业是一个外部性显著的部门,其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造成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和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势必会过分刺激对旅游业具有消极外部影响的活动,抑制对旅游业具有积极外部影响的活动,从而使与旅游业相对应的社会收益受到损失,使社会对旅游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
这就要求政府、企业及旅游者在各自活动中密切关注自身行为,寻找最佳内部化途径,减少旅游业的外部性,以使旅游业朝着有利于社会收益最大化方向前进。
一、外部性1、外部性的概念。
马歇尔1890年首次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
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个人或厂商)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强制性地、不支付任何代价或得到任何回报而引起其他经济主体收益或成本的增减变化的现象。
外部性有两类:一类是经济主体使其他经济主体收益增加的正外部性;另一类是经济主体使其他经济主体受损的负外部性。
2、旅游业的外部性。
旅游业的外部性也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类:旅游业的正外部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国家外汇收入的增加,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及其他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从相关受益者身上获取任何回报。
旅游业的负外部性是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会出现众多社会和环境问题,包括交通拥挤,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但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向相关受害者支付任何代价。
旅游业的外部性实质上是旅游企业在其生产和游客在其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社会化的结果。
二、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及必要性1、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将旅游业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差额纳入旅游业本身的过程,以使旅游资源的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2、旅游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必要性。
以下通过对旅游产品供给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来说明旅游业外部性内部化的必要性。
(图1)图1中纵轴代表旅游产品的价格,横轴代表旅游产品的供给量,MC曲线代表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的边际成本,D1曲线代表只考虑旅游者私人收益情况下的旅游产品需求量。
132外部性的内部化
13.2外部性的内部化一般认为,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将运输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减少市场失灵。
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人们就会从价格上获得更多有关成本和效益的正确信息,就会便于在各种替代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运输设施的使用者会更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全部成本,结果是那些外部成本的不利影响会减少,经济与环境资源总的利用也将更为有效率。
有西方学者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人的影响,而是人们没有积极性去充分考虑这一影响。
任何经济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因此外部影响是相当普遍存在的,但在一个良好运作的系统中,其价格机制本身就可以激发出正确处理这些影响的积极性。
内部化并不意味着由运输而引起的负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和拥挤成本会完全消除,内部化只不过是有利于降低外部成本,内部化导致的正确价格可以提供一种导向,促进外部成本最小化。
根据多数西方学者的意见,运输的外部效益,即交通运输在正方面的外部性从长远来看是很有限的,其原因是人类具有一种趋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会主动地将原来存在的外部效益逐步自发地实现内部化。
由于人们趋利的积极性,因此经营者往往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去把消费者剩余变成自己的经营收益,因而运输外部效益较容易被人们主动地内部化。
例如有人提到,假如有足够多的人喜欢观看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只要技术上许可,机场就可以开辟出一块专门收费让人观看飞机起降的地方,这样,一种显然是正的运输外部性就被内部化了。
又如,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引起会港站相邻地段的土地价值上升,一些国家为支持运输业发展,允许运输商同时进行房地产开发,于是一部分由运输带来的外部效益被转化成了运输商的收入。
此外,运输条件改善对地区开发的促进作用在一开始可能非常明显,因为某一边远地区的可达性由于运输费用明显下降而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引起经济活动增加,然而这种可达性的提高很快就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变得习以为常,人们会依据新的供求关系不断重新确定价格,运费也不被认为仍旧是廉价的,于是运输的外部效益也似乎逐渐消散了。
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方式_兼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行
ValueEngineeringNo.2,2009价值工程2009年第2期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方式———兼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推行Theinternalizationalmeasure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externality———BothAnalysesSettinguptheSystemofTradableEemissionPermitsinChina杨巧YangQiao(仰恩大学经济学院,泉州362014)(SchoolofEconomicsYang-EnUniversity,Quanzhou362014,China)摘要:本文从外部性理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理论界将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几种方式,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即排污权交易制度。
Abstract:Basedonexternalitytheory,thearticlesummarizesseveralinternalizationalmeasure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externality,andsofindsonegoodmeasuresofenvironmentalpollutionexternality,namedthesystemoftradableemissionpermits。
关键词:污染外部性;内部化;排污权交易制度Keywords:pollutionexternality;internalized;systemoftradableemissionpermits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9)02-0023-030引言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现象。
通常人们认为,当个体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个体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变量时,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外部性存在。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
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1. 本文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正外部性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正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活动对不参与该活动的第三方产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反映这种影响,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解决正外部性问题,实现其内在化,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及其绩效,特别是比较庇古和科斯两位经济学家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
庇古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政策手段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而科斯则从产权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明确和交易产权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正外部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随后分析庇古和科斯的理论观点,最后评估这两种途径的绩效,并探讨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理解和解决正外部性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 正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基础正外部性内在化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通过某种机制或策略,将原本对外部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利益,转化为经济主体内部的收益。
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庇古和科斯是两位在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上有着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
庇古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庇古税”上,他认为,当存在正外部性时,政府应该通过征税的方式,使得经济主体能够将其产生的正面影响转化为自身的经济收益。
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就会考虑到其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正外部性的内在化。
庇古税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还能够引导经济主体进行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而科斯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在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自愿的谈判和交易,实现正外部性的内在化。
科斯的理论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市场机制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正外部性问题。
在科斯的理论框架下,政府的作用在于保护产权和维护市场秩序,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外部性问题
二、外部性的内部化途径
(一)庇古税和庇古补贴 (二)政府管制 (三)科斯的产权交易
政府干预
市场化手段
(一)庇古税和庇古补贴
庇古税 庇古税就是在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负外 部性时,政府通过采取征税的方式,使私人的边 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 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 部性。
外部性内部化途 径分析
一、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三、结论
一、外部性理论
(一)学者关于外部性的观点 一般认为,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歇尔提出的。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经济学原理》提出外 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市场的 外部性问题感兴趣。 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 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 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 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
按萨缪尔森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 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更为精确 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 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 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 性,认为 “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 品的之间的不一致 ”,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 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 公 共产品 ”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 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 从而提出了征收 “ 庇古税 ”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 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 庇古税 ”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 手段叫庇古手段
成本
MSC
MPC+T MPC MEC
D
Q*
QO
产量
旅游业外部性的内部化
在生产或 消费过程 中, 强制性地 、 不支付 展 , 出现众多社会和 环境 问题 , 会 包括 交 下通过对旅 游产 品供 给所产 生的 正负外
任 何代价 或得到任何 回报而 引起 其他经 通 拥挤 , 资源过度 消耗 , 生态环境 的破 坏 部 性 来 说 明 旅 游 业 外 部 性 内 部 化 的 必 要 济主体 收益或成本的增减变化的现象 。 外 等 , 但旅游 企业和游客并没有 向相关受害 性。( 1 图 1 图 ) 中纵轴代表旅游产品的价 部性有两类 : 一类是经济主体使其他经济 者 支 付 任 何 代 价 。 主体收益增加的正外部性: 另一类 是经济 主体使其他经济主体受损的负外部性 。 格,横轴代表旅 游产 品的供给量 , MC曲 旅游 业 的外 部性 实质上 是旅游企 业 线代表旅游 企业提供 旅游产 品的边 际成 在 其生产和游客 在其消费过 程中所产 生 本 , 曲 线 代 表 只 考 虑 旅 游 者 私 人 收 益 D。 情况下的旅游产 品需求量 。 。 D 曲线与 MC
次在《 经济学原理》 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 。 并 没有 从 相 关 受 益 者 身上 获 取 任 何 回报 。 配 置 达 到 或接 近 社 会 要 求 的最 优 水 平 。 所 谓外 部性是指经济主体 ( 个人或厂商) 旅 游 业 的负 外 部 性 是 指 伴 随 旅 游 业 的 发 2旅 游业外部性 内部化的必要性. 、 以
2 旅游业的外部性。 、 旅游业的外部性 的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社会化的结果。
流失率越高; 另外, 外语好、 学历高、 受过专业 径和严格的提升政策, 这样为这类人才提供了 组织的贡献程度和影响程度。 对于服务业来说
教育和培 训、 年龄不大且处于管理 岗位及专业 保障 、 为组织提供了能源 。 更多 的是 借助有形 的设施来 展示我 们无形 的
浅析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及其解决方式
浅析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及其解决方式作者:苏子铭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52期[摘要]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出发,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围绕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的两种手段的特点和效果进行归纳和比较,讨论了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将多种工具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进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并就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前景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可持续[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49-021 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两种方式在经济学中,生产者的成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制造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以及预期价格;②制造产品使用的资源成本;③制造产品或使用产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的治理和保护成本。
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成本一般决定于第一类和一部分的资源成本。
只有使用外部力量,使企业实际成本和定价包含上述三类成本,才能迫使企业在环保方面主动采取措施。
只有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之后,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企业才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努力减少污染,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1.1 庇古理论与环境税1.1.1 庇古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或者称为“庇古理论”,是20世纪初由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提出的。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对外部性根源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后提出,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性引起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相偏离的问题,而要真正解决这种问题就必须引入外力。
于是庇古提出,要依靠政府力量通过对负外部性生产者进行课税或罚款对外部性问题进行干预和解决。
通过课税,可以增加负外部性生产者的内部成本,使其个人边际成本上升,并最终等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成本。
课税的税率和税基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程度有关。
1.1.2 环境税环境税最早可以追溯到由庇古提出的庇古税(Pigouivain tax)。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2007 .8117学术研究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摘要:外部性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概念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九类,并归纳总结了四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文/李世涌 朱东恺 陈兆开虽然人们发现外部性的历史非常短,但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今天,研究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且,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
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真探索一下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演进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
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
1924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
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
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企业给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奈特于1924年对庇古上述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
到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但是,他们比前人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联系起来。
外部性
外部性和效率
关键的一点, 外部性导致了第三方 第三方的出现 关键的一点 外部性导致了第三方的出现 ;比如 某些人并非某项活动的参与者,这 比如,某些人并非某项活动的参与者 比如 某些人并非某项活动的参与者, 时就会产生外部的成本或者利益. 时就会产生外部的成本或者利益
外部性和效率
外部性导致了帕累托无效率; 外部性导致了帕累托无效率 典型的情况 有: – 过多的资源被配置于那些导致了负的 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 过少的资源被配置于那些导致了正的 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外部性和财产权
纯粹的公共品. 外部必被看作是一种 纯粹的公共品 纯粹的公共品指: 纯粹的公共品指: – 被所有人所消费 (消费上无排他性 并 消费上无排他性), 消费上无排他性 且 – 所有人都是消费整个的全部的这些物 消费上无竞争性). 品 (消费上无竞争性 消费上无竞争性 例如,无线(非加密)广播的电视节目. 例如,无线(非加密)广播的电视节目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的外部性
Smoke B’最喜欢 最喜欢 的选择 Smoke
1
1 有效配置
0 OA
yA mA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的外部性
Smoke B’的选择 的选择 无效率 Smoke
1
1 有效配置
0 OA
yA mA
yB mB
0 OB
无效率和负的外部性
因此, 因此,如果 A 和 B 不能在金钱和烟浓度 之间进行交易,那么配置是无效率的. 之间进行交易,那么配置是无效率的 无论是烟太浓了 (A’最喜欢的选择 还是 最喜欢的选择) 最喜欢的选择 的选择). 太淡了 (B的选择 的选择
生态正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途径与机制创新
引言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把握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或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践行“两山”理念已经成为缓解社会矛盾、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相关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如何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整体来看,分别以浙江安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两个典型代表。
浙江安吉依托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发展白茶、竹制品等生态特色农产品和工业品,进而带动县域旅游、康养等生态服务业发展,在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安江流域的上游黄山地区则通过为下游杭州地区提供优质水源换取经济收益,实现了上游与下游之间、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共赢。
无论安吉还是黄山,都是依托于本地的优质生态,进而通过发展本地产业或者进行区域之间合作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那么从理论上,生态价值转变成为经济价值有哪些途径?这种正的外部性与传统负外部性及其解决路径在理论上有什么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外部性理论,从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分析入手,探寻生态正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途径,分析正外部性的价值确定方法并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讨论。
1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正外部性1.1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持,后者不仅向人类提供食物、淡水、生产原材料等有形的物品,还创造和维持了稳定、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1]。
为评估地球生态系统对整个人类的服务价值,1997年Costanza 等将地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食物、原材料、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干扰调节、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娱乐、文化等17种类型,开创性地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与全球人为经济系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比较分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外部性的内部化
一般认为,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将运输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减少市场失灵。
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人们就会从价格上获得更多有关成本和效益的正确信息,就会便于在各种替代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运输设施的使用者会更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全部成本,结果是那些外部成本的不利影响会减少,经济与环境资源总的利用也将更为有效率。
有西方学者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人的影响,而是人们没有积极性去充分考虑这一影响。
任何经济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因此外部影响是相当普遍存在的,但在一个良好运作的系统中,其价格机制本身就可以激发出正确处理这些影响的积极性。
内部化并不意味着由运输而引起的负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和拥挤成本会完全消除,内部化只不过是有利于降低外部成本,内部化导致的正确价格可以提供一种导向,促进外部成本最小化。
根据多数西方学者的意见,运输的外部效益,即交通运输在正方面的外部性从长远来看是很有限的,其原因是人类具有一种趋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会主动地将原来存在的外部效益逐步自发地实现内部化。
由于人们趋利的积极性,因此经营者往往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去把消费者剩余变成自己的经营收益,因而运输外部效益较容易被人们主动地内部化。
例如有人提到,假如有足够多的人喜欢观看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只要技术上许可,机场就可以开辟出一块专门收费让人观看飞机起降的地方,这样,一种显然是正的运输外部性就被内部化了。
又如,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引起会港站相邻地段的土地价值上升,一些国家为支持运输业发展,允许运输商同时进行房地产开发,于是一部分由运输带来的外部效益被转化成了运输商的收入。
此外,运输条件改善对地区开发的促进作用在一开始可能非常明显,因为某一边远地区的可达性由于运输费用明显下降而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引起经济活动增加,然而这种可达性的提高很快就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变得习以为常,人们会依据新的供求关系不断重新确定价格,运费也不被认为仍旧是廉价的,于是运输的外部效益也似乎逐渐消散了。
可以认为,在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原来的运输条件比较差,因此运输改进所带来的运输外部效益,例如对闲置土地的利用和对落后地区开发的作用等,相对比较明显。
但在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运输条件改善的过程已经比较充分,过去的运输外部效益大多已经完成了自发或自动的内部化,剩余的运输外部效益就相对较少了。
而运输的外部成本,即交通运输在负的方面的外部性,却很难发生这种自动的内部化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并没有承担那些非市场成本的义务和激励,因此那些影响往往就被认作是“外部成本”而留给别人去承受。
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学者们对正的运输外部性(即外部效益)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交通运输不存在正的外部性,而对负的运输外部性(即外部成本)却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经济学来说,完全或纯粹的内部化只有在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产权得到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例如在空气污染问题上对大气确定产权、在拥挤问题上对道路空间确定产权等。
产权确定之后,各产生影响和被影响的集团之间才可能或者通过产权交易以使资源达到最优利用,或者减少或合并其经济活动,以迫使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纯粹内部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是,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和使用监测存在着巨大困难,这样就会在有关的管理上形成大量交易成本。
例如,由于运输设施在空间分布上的广阔和载运工具的移动性质,因此有关交通运输的环境资源的产权划定比其他环境资源的产权划定只会更加困难。
不可能完全准确地追踪并测量每一部机动车船、飞机等在每一个时刻的污染排放量或产生的噪声,也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测量这些污染或噪声对每一个被影响对象的实际损害程度,特别是这些外部影响的施加者和被损害者可能都处于移动的状态之中。
产权界定和监测难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在所设计的产权交易中交易成本急剧增加。
因此,运输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在实际上很少采用纯粹内部化的方法。
例如,实行像庇古(Pigou)税以及行政命令等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内部化方式降低运输的外部成本,因为运输业者或使用者由于成本增加而减少了运输量,但这些也还不是严格的纯粹内部化措施,而只是“准内部化”的过程。
这些措施并没有为运输的外部性营造出一个市场,因为只有一方面的利益人或集团在承受措施实行所带来的影响,它们代表的是政府采取的诱导人们行为的措施。
又如美国政府减少铅排放量的例子:添加铅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性能,但含铅燃油污染环境,因此各国总的趋势是要减少燃油中铅的添加,美国使用了可交易的铅排放许可证以减少汽车尾气中的铅排放问题,就是先由联邦政府将预先确定的铅使用量用许可证的方式分配给个炼油厂,并允许炼油厂之间进行许可证的交易,以便使铅的使用量达到最优。
许可证的交易价格由炼油厂之间自行商定,这确实使汽车的铅排放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内部化方式实现了。
这应该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成功案例之一了,但仍旧有人这还没有做到纯粹的内部化,因为进入交易的铅总量是由政府人为确定而不是由市场过程自发确定的。
尽管这些准内部化的措施也有利于减少外部成本,甚至目前在现实中被采用得还更多,但提出通过明确产权将外部性严格内部化的理论分析方法仍旧得到高度评价和充分的重视,也许这至少代表着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未来趋势。
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比较纯粹的内部化与政府部门习惯使用的行政命令之间的区别。
公路上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会对邻近居民区的生活安宁有破坏作用,如果采取比较纯粹的内部化方法,就可以将居民区宁静的权利赋予居民,汽车驾驶者要想通过该地区,就必须向居民区的居民购买一定的噪声“制造权”。
这样,一个有关噪声的市场就形成了,汽车噪声的外部影响也会降到一个较优的水平。
因为制造噪声是要付费的,因此汽车驾驶者就会尽量将噪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免支付过高的费用;而另一方面,居民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隔离噪声,例如为房屋安装双层隔音玻璃等。
要让汽车完全消除噪声,在技术上也许可以做到,但在经济上肯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只需要确保实施一定的技术标准就可以了,而且该标准可以通过谈判加以确定。
于是,市场就会通过动员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把噪声保持在一个人们都能接受,同时治理成本也比较低的水平上。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财产权的交易市场上,居民通过出售部分宁静产权保护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强迫驾车人不出声或绕道行驶,驾车人则通过购买一定的噪声制造权也实现了自己的利益,因此是得到各有关利益集团的响应而获得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果采用政府强行规定噪声标准或噪声罚款的办法,就不可能得到这种最优化的响应,因为政府措施只以管制一方对象为目标,也就丧失了受噪声影响的一方发挥作用的诱因。
应该进一步指出的是,内部化主要关心的是资源如何得到更有效利用,而在市场中谁最初拥有相关产权却并不特别重要。
例如在上例中,也可以一开始把“噪声制造权”赋予汽车驾驶者,而由居民区的居民向驾车人购买减少一定噪声的权利。
只要有关产权可以明确界定,而且不存在交易成本,那么最后的结果也将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那个最优的噪声水平。
还有分析指出,在引入污染税或者补贴等机制时情况也是类似的,人们既可以通过对污染制造者征税,也可以通过对他们减少污染排放实施补贴而达到同样的减轻污染的目标。
这些都是著名的“科斯定理”所表述的内容,当然我们知道在实际中环境产权的界定往往很难,这类交易所引起的成本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