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合集下载
岳麓版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24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8b124b7cd184254b3535e4.png)
康有为1.形北成京具:备公新车意上识书 的近代知识分子,促进了民族觉醒 2.提上倡海新、学北,京主:张强学兴会民权,促进了思想解放 3.推广动州文:化不和缠教足育会 事业发展,启发了民智
梁启超4.引上领海社:会时风务俗报的变化,开创文明生活方式
长沙:时务学堂
上海:天足会、创办女校
谭嗣同 长沙:时务学堂 长沙:《湘报》
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
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问题:请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认识?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 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 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 “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 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果足恃欤!
• 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
——1884年.张树声《遗折》
容纳须••• 减 冲 只若知击少 学干那了了 习资个中西 器本时国学 物主候传传,义统播不的观的改的中念阻变新国,力制文,促,度化要使促,,在国进导除充人西致了对学洋斥西在 务“封学中 运中建认国 动体主识的 失西义逐传 败用旧步播 ;”文加;还深化;不的可天能地提里
政治:—革—新18变84年法.张,树实声行《遗君折主》(立曾宪任通制商度事务。大臣,两广总督)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894年郑观应《盛世危言》(实业家,主持洋务、民资企业)
问题: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说明此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梁启超4.引上领海社:会时风务俗报的变化,开创文明生活方式
长沙:时务学堂
上海:天足会、创办女校
谭嗣同 长沙:时务学堂 长沙:《湘报》
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
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论中体西用》
问题:请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认识?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 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 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 “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 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
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果足恃欤!
• 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
——1884年.张树声《遗折》
容纳须••• 减 冲 只若知击少 学干那了了 习资个中西 器本时国学 物主候传传,义统播不的观的改的中念阻变新国,力制文,促,度化要使促,,在国进导除充人西致了对学洋斥西在 务“封学中 运中建认国 动体主识的 失西义逐传 败用旧步播 ;”文加;还深化;不的可天能地提里
政治:—革—新18变84年法.张,树实声行《遗君折主》(立曾宪任通制商度事务。大臣,两广总督)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 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1894年郑观应《盛世危言》(实业家,主持洋务、民资企业)
问题:结合他们的个人经历,说明此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21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f6055527284b73f3425002.png)
张之洞(洋务派):“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 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
相同点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不同点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海军
天津
天津水师学堂
威海卫
天津电报学堂
严复
维新派
康有为
1891年,康有为创设于广州长兴里, 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在此讲学,宣传 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 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 孔子,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呢?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 理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 此康有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绝裂。
户外拓展活动情况总结 XX年12月我们班级组织一起去广州笑 翻天乐 园拓展 训练。 说起了 拓展训 练我们 已 经很熟悉了,因为在去年的中秋我们班 级也组 织过一 次拓展 训练。 那一次 拓展给 我
们的感受非常的深刻,至今还记忆犹新 。 这一天我们班级来得比较早,所以来到 的时候 并不多 团队在 进行拓 展训练 。进入 了 笑翻天乐园我们就被教练带领着来到 了雷锋 广场,在 这里教 练跟我 们讲述 了拓展 训
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 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海国图志·火轮船说》(插图)
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
抵御外来侵略 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
“开新眼思看想世的界”特西点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相同点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不同点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海军
天津
天津水师学堂
威海卫
天津电报学堂
严复
维新派
康有为
1891年,康有为创设于广州长兴里, 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在此讲学,宣传 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 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 孔子,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呢?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 理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 此康有为不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绝裂。
户外拓展活动情况总结 XX年12月我们班级组织一起去广州笑 翻天乐 园拓展 训练。 说起了 拓展训 练我们 已 经很熟悉了,因为在去年的中秋我们班 级也组 织过一 次拓展 训练。 那一次 拓展给 我
们的感受非常的深刻,至今还记忆犹新 。 这一天我们班级来得比较早,所以来到 的时候 并不多 团队在 进行拓 展训练 。进入 了 笑翻天乐园我们就被教练带领着来到 了雷锋 广场,在 这里教 练跟我 们讲述 了拓展 训
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 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海国图志·火轮船说》(插图)
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
抵御外来侵略 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
“开新眼思看想世的界”特西点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42张)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a6d20134a7302768e9939bd.png)
禽兽
哲学史》绘制)
(二)代表人物及活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教材介绍了哪些史实说明他 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 国律例》; 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 西方的历史地理。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时 代 局 限 性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贵国王累世 相传,皆称恭顺,……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 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 所由以富庶者,赖有此也。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 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 切勿诿延……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1839年12月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给了英 船“担麻士葛”号……带往伦敦……英国外交部拒绝接收。 但对于英国传媒,则是绝好的报料了,《泰晤士报》全文 发表了此信,供英国人民开心取乐。 ——端木赐香《1840:大国之殇》
(一)开眼看世界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西学传入 。
禽兽
狄
禽戎 兽
禽 华夏 夷 兽
材料: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指 责西方天文、数学、工艺是“夸诈迂怪, 为异端之尤”;“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 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
3.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 些先进的中国人在与西方的接触中 传统中国的“天下”、“华夷体系” 逐渐改变陈旧观念,呼吁关注学习 (根据冯友兰的《中国 西方先进事物。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 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王韬《扶桑游记》
B.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 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哲学史》绘制)
(二)代表人物及活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教材介绍了哪些史实说明他 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 国律例》; 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 西方的历史地理。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时 代 局 限 性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贵国王累世 相传,皆称恭顺,……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 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 所由以富庶者,赖有此也。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 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 切勿诿延……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1839年12月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给了英 船“担麻士葛”号……带往伦敦……英国外交部拒绝接收。 但对于英国传媒,则是绝好的报料了,《泰晤士报》全文 发表了此信,供英国人民开心取乐。 ——端木赐香《1840:大国之殇》
(一)开眼看世界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西学传入 。
禽兽
狄
禽戎 兽
禽 华夏 夷 兽
材料: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指 责西方天文、数学、工艺是“夸诈迂怪, 为异端之尤”;“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 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
3.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 些先进的中国人在与西方的接触中 传统中国的“天下”、“华夷体系” 逐渐改变陈旧观念,呼吁关注学习 (根据冯友兰的《中国 西方先进事物。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 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王韬《扶桑游记》
B.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 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 (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160f8dba0d4a7303763a76.png)
责任 荣誉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第20课 西学东渐
责任 荣誉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函乾隆皇帝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 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 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 。本国臣民曾经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 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 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 我们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 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 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责任 荣誉
感 谢 聆 听…… 谢 谢 指 导!!
——《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2、对康有为“移花接木”的方法,你如何评价?康 有为等人为何如此做(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
◆策略: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 的理论依据,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原因: ①有利于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反映出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1898爱国人士举办年度“感动中 国人物”评选,康有为、梁启超、谭 嗣同、严复入选,假如你是组委会成 员,请你为他们写一份颁奖词,以供 颁奖晚会使用。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 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 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责任 荣誉
●一条铁路
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摘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责任 荣誉
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第20课 西学东渐
责任 荣誉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函乾隆皇帝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 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 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 。本国臣民曾经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 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 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 我们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 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 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责任 荣誉
感 谢 聆 听…… 谢 谢 指 导!!
——《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2、对康有为“移花接木”的方法,你如何评价?康 有为等人为何如此做(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
◆策略: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 的理论依据,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原因: ①有利于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反映出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
1898爱国人士举办年度“感动中 国人物”评选,康有为、梁启超、谭 嗣同、严复入选,假如你是组委会成 员,请你为他们写一份颁奖词,以供 颁奖晚会使用。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 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 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责任 荣誉
●一条铁路
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摘自《1793 乾隆英使觐见记》
责任 荣誉
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共47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3d4e382f60ddccda38a082.png)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思潮: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革命思潮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社会 制度
思想 文化
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毛泽东思想形成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第20课
课程标准:
1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 2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 所起的作用。
利玛窦
三个阶段六种思潮
中国向西方学习,争取资本主义近代 化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器物技艺—— 社会制度——文化心理三个层次的依 次递进;或者说,经历了经济——政 治——文化的逐渐递进。 ------- 李华 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
三个阶段六种思潮
器物 技艺 地主阶级抵抗派 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说明清政府的腐朽: 思想僵化;闭关锁国,盲 材料二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
目自大 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
方,……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三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 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给英王的回信
★
魏源的《海国图志》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 《四洲志》等著作,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 增订辑成。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 胜敌人。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 长技:主要指西方军事科技; 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海国图志》
★下列资料说明了什么?
第20课 西学东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第20课 西学东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2f9ab9376baf1ffd4fad61.png)
(2)地位: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和《海国图志》
(1)编写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编写 《海国图志》
(2)影响
总结鸦片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探 寻御侮图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思想。
三、意义:
“开眼看世界”思潮 (P83) 抵御外侮、谋求国家和民族独立 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认识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 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 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 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 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代表:王、郑
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何变 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变化:由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和 洋务运动积极参与到提出改良政治、实 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原因:中法战争 的失败暴露出洋务运 动的种种弊端,早期维新派进行了深刻 反思。
意义:对西学东渐从工商科技层面 转移到政治制度层面 起了启蒙作用
背景: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①战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③西学的传播扩大,中外文化碰撞
二. 体用之争 2、代表:曾、李、张等
二. 体用之争
1.体用之争的含义及背景: 3.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思考: 两派主张有何异同?
四.维新思潮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的原因: 2.资产阶级维新人士的思想核心:
2、魏源和《海国图志》
(1)编写 依据《四洲志》的编译稿,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编写 《海国图志》
(2)影响
总结鸦片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探 寻御侮图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思想。
三、意义:
“开眼看世界”思潮 (P83) 抵御外侮、谋求国家和民族独立 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认识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 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 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 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 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代表:王、郑
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何变 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变化:由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和 洋务运动积极参与到提出改良政治、实 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原因:中法战争 的失败暴露出洋务运 动的种种弊端,早期维新派进行了深刻 反思。
意义:对西学东渐从工商科技层面 转移到政治制度层面 起了启蒙作用
背景: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①战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③西学的传播扩大,中外文化碰撞
二. 体用之争 2、代表:曾、李、张等
二. 体用之争
1.体用之争的含义及背景: 3.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思考: 两派主张有何异同?
四.维新思潮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的原因: 2.资产阶级维新人士的思想核心: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件(29张ppt)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6c105ce518964bcf847c9a.png)
•近代教育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派的中体西 安庆内军械所 用主张向西方学 上海广方言馆 想一想,我们应该 习的主要内容是 在怎样评价中体西 什么? 福州船政学堂 用的主张呢?
福州电气学塾
福建海军 福州船政局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主题?
甲午战争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相结合
学 习 西 方 逐 步 深 入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西学东渐历程:
1、开眼看世界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 器物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②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3 、维新思想 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 (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制度 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4、革命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顽 固 派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争论:
洋务派 顽固派
中体西用,即在维护 思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 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 主张 的前提下,采用西方 持既有的政治文化 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的实用科技,才能自 格局(中体中用) 方式、手段不同:是否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上 强求富。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英 军 炮 轰 中 国 战 舰 南 京 条 约 签 订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 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 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派的中体西 安庆内军械所 用主张向西方学 上海广方言馆 想一想,我们应该 习的主要内容是 在怎样评价中体西 什么? 福州船政学堂 用的主张呢?
福州电气学塾
福建海军 福州船政局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主题?
甲午战争
第三篇章:变制度——瓜分危机下的觉醒
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相结合
学 习 西 方 逐 步 深 入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西学东渐历程:
1、开眼看世界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 器物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②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3 、维新思想 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 (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制度 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4、革命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顽 固 派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争论:
洋务派 顽固派
中体西用,即在维护 思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主张原封不动地维 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 主张 的前提下,采用西方 持既有的政治文化 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的实用科技,才能自 格局(中体中用) 方式、手段不同:是否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上 强求富。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英 军 炮 轰 中 国 战 舰 南 京 条 约 签 订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 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 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3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33ecf9376baf1ffd4fadc5.png)
代表论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影响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合作探究三
1.突出特点: ①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托古改制) ②救亡图存。 ③由理论到实践。
2.意图: 为变法减少阻力
3.原因: ①客观: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力
量弱小。 ②主观:康有为本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三、维新思潮(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步:学制度)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学器物)
1.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
①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②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 ③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谁开眼看世界?怎么看? 林则徐:设译馆、翻译西方书籍、编译《四洲志》 地主阶级抵抗派
体用之争
体用之争
VS
顽固派
洋务派
二、体用之争(顽固派VS洋务派)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内忧外患)
顽固派
1.代表人物:慈禧太后、倭仁 2.思想主张: 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中体中用)
洋务派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
2.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 实用科技。(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
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三、维新思潮(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思想家 康有为
主要活动及主张
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研究宣传维新改革理论
代表论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影响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 据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53c290b0717fd5360cdcda.png)
第20课西学东渐
课标解读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解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 “体用之争”和“制度变革”三个部分。
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 但“西学东渐”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基本概念解释: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因主张反抗外
第一人。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斗争 时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
国侵略而得名
《各国律例》;建议制造西方炮 船。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是书何以作?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1785-1850) 《南京条约》签
而作。……夷之长 技有三:战舰、火
结合材料,分析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和顽固派各
自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1)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 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2)顽固派的主张: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 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地主阶级顽固派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异同(从目的、手段角度思考)
依据这则材料,结合课本指出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 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积极、消极角度)
(1)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 股社会思潮。此后,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 近代的思想主流,并为洋务派思想奠定基础。 (2)消极:局限于少数开明分子,对西方认 识停留在器物层面,几乎没有实践。
第二篇章 体用之争
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 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
击加剧,中西方联系加 强。
课标解读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 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解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 “体用之争”和“制度变革”三个部分。
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 但“西学东渐”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基本概念解释: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因主张反抗外
第一人。他在广州主持禁烟斗争 时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
国侵略而得名
《各国律例》;建议制造西方炮 船。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是书何以作?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1785-1850) 《南京条约》签
而作。……夷之长 技有三:战舰、火
结合材料,分析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和顽固派各
自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1)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 思想,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2)顽固派的主张: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 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地主阶级顽固派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异同(从目的、手段角度思考)
依据这则材料,结合课本指出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 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积极、消极角度)
(1)积极:“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 股社会思潮。此后,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 近代的思想主流,并为洋务派思想奠定基础。 (2)消极:局限于少数开明分子,对西方认 识停留在器物层面,几乎没有实践。
第二篇章 体用之争
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 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
击加剧,中西方联系加 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课件(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436f9ffab069dc50220197.png)
课标要求
命题视角
了解鸦片战争 运用全球史观分析
后中国人学习 “开眼看世界”“中
西方、寻求变 体西用”思想、维新
革的思想历程,思潮的背景;运用整
理解维新变法 体史观分析“开眼看
思想在近代中 世界”思潮与洋务思
国社会发展进 潮、早期维新思潮与
程中所起的作 维新思潮的关系;运
用
用近代史观理解“开
眼看世界”“中体西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 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 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 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 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 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 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涌动的思潮——强国之梦
即制夷之梦、中体西用之梦、维新之梦(19世纪中后期)
主要思 潮
主体
时 (人 思想主 间 物或 张
派别)
实践活 动
影响
合作探究
(二)风起云涌——探寻思想演进的动因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 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 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 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 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 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西学东渐(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西学东渐(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2cb8a5b14e852459fb576a.png)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 20课 西学东渐
• 21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马克思主
•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义中在国中化国 •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的南发展
◎ 聚19世纪的世界潮流
瓦特发明的蒸汽 机
英国的议会大厦
英国殖民扩张示意图
故不如与之 弱小
先王,既不 ②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
惊人,自可 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避祸。”—
康有为
【历史现场2 】梁启超的困境与努力
(1895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 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 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至之后, 会(强学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 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主张: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后期
体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用 思想:主张西学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影响: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问题1: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不同点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
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同: 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 ①洋务派学习西方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学习的领域更广泛; 林则徐、魏源主要学习军事。 ③洋务派掀起了实践活动; 林则徐、魏源没有付诸实践。
• 20课 西学东渐
• 21课 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马克思主
•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义中在国中化国 •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的南发展
◎ 聚19世纪的世界潮流
瓦特发明的蒸汽 机
英国的议会大厦
英国殖民扩张示意图
故不如与之 弱小
先王,既不 ②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
惊人,自可 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避祸。”—
康有为
【历史现场2 】梁启超的困境与努力
(1895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 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 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至之后, 会(强学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 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
动 主张: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后期
体 西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用 思想:主张西学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影响: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问题1: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不同点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你
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同: 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 ①洋务派学习西方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学习的领域更广泛; 林则徐、魏源主要学习军事。 ③洋务派掀起了实践活动; 林则徐、魏源没有付诸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别姬
四、教训
1、要坚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2、要坚持“双百”方针,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 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4、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
“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
时间
原因
表现
繁荣 景象
1956年
(1)涌现大批人民喜闻乐
学术上的不同派别, 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的内涵 范围: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非其它
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2、“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
材料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 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就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7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将斗争矛头直指知识分子的反右派 斗争及其扩大化,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使知识分子长期以 来受到歧视,压抑和迫害。
1、原因 ①.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②.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③.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 到彻底破坏
2、表现
京剧 交响乐
①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再焕生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转折点,也是文化事业春天到来的转折点。
2、重新树立“双百”方针的举措 ⑴ 1979年5-7月《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员文章昭示了 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⑵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双百”方针的提出 见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人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干扰 损害
1957年
百花 凋零
1966—1976年
再现 春天 1978年12月以来
反右斗争扩大化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
(代和(相术1表学继人2))人术建才许各物观立。多种以点,文艺及被培艺术他错养界学们误了、院的地大学和作批批术团品判艺界体。 ((23))一学些术学界有围专绕长一、系热列爱热 (作社被歧(板花点争品1会错视1戏凋问论))创主划和轮零题。文文作义为压”番展艺艺繁祖右抑的演开重领荣国派。出局热现域。的,,面烈生只知受呈。的机有识到现探,八分长“讨文个子期百与学样 ((22))学自术然、科科学技和领社域会不科断学 创领新域和的发研展究。几乎停止。
材料二: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 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 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1)经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3)社会: 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满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3、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 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 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 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零”的局面。
“八亿人民八个戏” 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1、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 3、老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4、李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自杀
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
3、成就
类别
作品名称
小说
《青春之歌》
电影 《青春之歌》《五朵金花》《女篮五号》
话剧 《茶馆》 《蔡文姬》
艺术精品
《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
《洪湖赤卫队》 歌剧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
生物学领域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话 剧 茶 馆 剧 照 《 蔡 郭文 沫姬 若》 剧 照
二、 曲折的年代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预习
1、你怎样理解双百政策的内容和含义? 2、双百政策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一、“双百”方针
1、含义
百花齐放
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 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