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九一八事变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快速 抢答:
1.时间: 2.制造者: 3.经过: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
制造柳条湖事件
炮轰沈阳城
(双十二事变)
1.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
2.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3.目的: 逼蒋抗日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 4.经过: 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
日。
1、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东北三省沦陷如此之快?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的态度如何? (反对,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 3、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起了什么作用? (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的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 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重大贡献。)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从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谈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 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江泽民给张学良亲属发的唁电(节选)
张学良先生亲属: 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六十五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 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秉承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 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 共合作、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 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所景 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张学良先生千古!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二00一年十月十五日
1.歌曲《松花江上》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是 ( A.柳条湖之战 B.北大营战役 C.沈阳战役 D.嫩江大桥之战 3.西安事变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进行调停的是 (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 新人教版

B.七·七事变
❖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 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C )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 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 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A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 八
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
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①制造柳条湖 东
九一八 事变
1931 年9月 18日
事件
沈阳 ②进攻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
三 省 沦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 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国之危难—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红惨顶死山于平中顶国山兵的营同被胞日遗机骸轰炸后燃烧
日 军









东北人日民本逃关难东军在东北残杀中国人民
“小燕子” 赵薇身穿日 本军旗装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九月的天空依然湛蓝 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去 历史的眼眸却满含着未干的血泪 痛苦的岁月已湮没在波涛中 屈辱的日子已经随风远逝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种精神催促我们前进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亡东 三 省 沦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无奈之举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发 动了震惊中外的西 安事变,又称“双 十二事变”。

8上历史14课知识点

8上历史14课知识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知识点:1、九一八事变根本原因:日本为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而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1、导火线:柳条湖事件3、爆发的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4、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5、东北三省沦陷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6、东北的抗日队伍有:1)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杨靖宇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抗日义勇军:马占山7、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8、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的时间、标志事件是什么?1931年9月18 日九一八事变9、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原因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

10、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11、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2、历史意义: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3、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2)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5、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主要依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16、江泽民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练习题:1、如果板报主题定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应选择的历史素材有:1)九一八事变 2)伪满洲国傀儡政权3)七七事变、4)八一三事变、5)南京大屠杀2、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间最长的城市是:沈阳3、“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压蒋介石,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从这段资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西安事变的爆发4、“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个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张学良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是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中的一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课堂笔记一、九一八事变。

1. 背景。

-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

- 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国内矛盾激化,日本企图通过侵略中国东北来摆脱危机。

- 蒋介石忙于内战,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可乘之机。

2. 经过。

-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3. 结果。

-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

- 日军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 华北危机。

- 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 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华北危机严重。

2. 一二·九运动。

- 背景。

- 华北危机的加深,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得到各界人士的响应。

- 经过。

-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 意义。

-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 背景。

- 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严重,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 在西北“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2. 经过。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网络互动,并善于正确运用网络工具。

3.让学生利用本土资源挖掘教材深层次的知识。

利用政史互融的特点,拉近历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学会运用正确眼光审视历史;使学生学会用史实说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并根据知识的联贯性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利用东北学生的乡土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鸣。

【教学难点】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突破难点:在突出重点时,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西安事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而它的这两种特性,势必会有两种结果,引导学生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选取有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资源网站】1.勿忘国耻七三一部队/site/731/005.htm2.勿忘国耻、复兴中华──九一八事变纪念馆3.国耻网/gb/index.htm?id=886989 4.爱国者同盟网:5.中国918爱国网:6.勿忘国耻论坛:/dvbbs/index.asp 7.血铸中华网::8090/xuezhu/index.jsp【板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一:教师与移民加拿大学生的网络聊天记录。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提示:西安事变的背景 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日军: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2.中共: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 3.张、杨个人: 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 4.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 续围剿红军; 直接原因
解读日本的对外政策
“开拓万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
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 和表现。 “大陆政策”分五期: 第一期征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全中国; 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即中日矛盾)
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东三省:1931年——1937年
九一八事变
活动与探究
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
2、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3、幻想国联调解
万人坑
刺杀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看一看: 日本侵略军 在东北犯下 的滔天罪行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
单元解析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综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抗日统一 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 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 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 争全面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 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准备:1、讲授新课之前用在网上搜索《九一八》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媒体课件(PPT),给学生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直观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分析学生可能提出和遇到的问题,查找有关书目,做好准备;学生在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时可能会不够全面和准确,教师做好引导和补充的准备。
四、教学方法
1、讲述法、描八事变的侵略性。
3、通过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难忘九一八》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14课。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和及中国爱国军民积极抗日的知识,对于本单元后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相当的世界观,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性质已能做出定论。
4、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助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的主题参与意识。
5、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PPT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保证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学习本课,以启发、引导为主,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感性到理性。学生的学法以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等形式为主。
能力培养: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计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事变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事变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事变说课稿前言本节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中的第14课,主题为难忘九一八事变。

本课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掌握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本课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看待历史。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互动式教学法。

3. 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情景,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研究课文(30分钟)本环节重点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通过一些案例向学生展示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讨论互动(20分钟)1. 小组讨论:你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2. 班级讨论: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展开班级大讨论,促进同学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知识梳理(10分钟)1. 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课外作业(5分钟)请同学们预下一课,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总结本堂课重点讲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看待历史。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意识。

第14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第14课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 2、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炮轰沈阳城。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 2、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炮轰沈阳城。 3、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蒋介石的不抵 抗政策,东三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 2、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炮轰沈阳城。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 3、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4、九一八事变后各方的态度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1)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2)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 (3)全国人民的态度: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 (4)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嫩江大桥之战) (5)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 5、影响:局部抗战开始
二、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原因: (1)日本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 2、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炮轰沈阳城。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 3、结果:东北三省沦陷 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4、九一八事变后各方的态度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1)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2)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 (3)全国人民的态度: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 (4)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嫩江大桥之战) (5)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 5、影响:局部抗战开始

河北省保定市育德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 新人教版

河北省保定市育德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课件 新人教版
何应钦——讨伐,实
欲置蒋介石于死地, 取而代之。
宋氏家族——营救蒋
介石,和平解决
中共——和平解决,只要蒋介石统一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就释放他。
讨论:
为什么西安事变必须和平解决?
如果杀了蒋介石,中国可能会出现什么局 面?
4、结果
12月24日 蒋介石被迫答应 改组国民党,驱逐亲日派 释放政治犯 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
3、伪“满洲国”的建立
1932年 日本扶植清代废帝溥仪“登位”,首 都长春。
伪“满洲国”完全受日本关东军支配,对东 北实行极端残暴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
二、全国各地的抗日斗争
1、东北地区——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军的官兵 马占山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 杨靖宇 地主武装 民众武装 2、《义勇军进行曲》 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 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 享誉海 外,在全世界传播 。
结束了十年内战的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不抵抗政策
事变之前 8-16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事变当天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 国牺牲 ” 9-23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 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0-12 “我们在精神上已有最大的胜算,无论敌军怎样强大,怎样来威胁 我们,我们只是处之坦然,……我们更应相信国际有公约,人类有 公道,我们要以和平的心理去遵守,以牺牲的精神去拥护。横暴不 足畏,威力不足屈,我们要和平奋斗,以捍御此次的国难,以拥护 国际的公约。”
要求抗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切肤之痛,爱国之
2、经过
• 1936年 12月 蒋介石到西安,逼迫张、杨 剿共 12月7日 张学良“哭谏”不果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诸城一中戴翠梅【教案背景】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到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组织学生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尤其是“九一八事变”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效果很好。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课题】《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有两个小标题内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从内容上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发动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导致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下”——“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进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

尤其“九一八事变”一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蒋介石对待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后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情感色彩特别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使学生强烈地感受这段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1、教学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4)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各派的强烈反响。

各派准备如何处置蒋介石?是杀,还是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九一八事变课件》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九一八事变课件》课件

三、合作雏成——西安事变
探究一: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 “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国共产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4.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围剿红军。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 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事变后蒋介石至张学良密电
国民政府不抵抗
结果:东三省沦陷
二 局部抗战
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全国人民 反对不抵抗政策,要求 停止内战,抵抗侵略
东北人民和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 东北军部队 抗侵略
中国共产党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开展抗日游击战
看视频后说出西安事变后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
西安事变爆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复杂形势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 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日本:希望中国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 中国。
亲日派何应钦等:主张“讨伐”张学良, 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阅读课本70页第一、二自然段 明确以下知识要点
(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结果)
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
北大营


面对日本侵略,国民政府如何应对?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 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探究二: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 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 介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 变,放掉蒋介石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

日本陆军方面首先指责张学良为“叛徒”,并借 机打探情报。更愿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反共”, 共同“讨伐”张、杨。
日本的态度是什么?并思考为什么?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 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新授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英美
赴华盛顿的记者报道:英美为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奔走, 英国人端纳与宋子文、宋庆龄密切合作,并亲自传达宋 夫人旨意,让蒋介石联共抗日,“只是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只要蒋先生答应这个条件,张杨两将军还要 竭诚拥护你做领袖。”并且说:这个主张“也是全中国 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指英美)也赞成。”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总结
九一八事变发生85年了,可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 不检讨自己当年的罪行,反而频频做出伤害中国人民 感情的事。例如: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曾经多次 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随意篡改历史教科书, 甚至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等等。这一切,都在警 示我们,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有位伟人说的 好,“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更要勿忘国耻,以史为签。
新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 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 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 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 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 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新授
新授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
李兆麟
周保中
赵尚志
新授
通化市靖宇烈士 陵园内杨靖宇将 军塑像
新授 讨论: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1.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2.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

14 九一八事变

14 九一八事变

班级姓名组号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7.7——1945.8.15)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2、能力理解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

辩证分析中共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清算。

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温故知新:近年来,每当9月18日(国耻纪念日)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这是为了纪念日本在这一天发动的—事变,日本在中国近代史上还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战争二、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时间:年月日地点:根本目的(或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1、九一八事变经过:日本关东军策划轰炸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借口:柳条湖事件)蒋介石政策:(原因:集中力量消灭中共)各界人民反应人民:①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②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结果:影响:①。

(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②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开始。

(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远东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 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9、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 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1)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
(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造成了什 么结果?态度:不抵抗政策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中共: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 3.张、杨个人: 联共抗日 ;
4.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直接原因)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 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三、国伤——日本侵略军在华的暴行
掠夺资源
奴化教育
建立伪满政权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 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 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民族魂
你知道有哪些值得崇敬 的抗日英雄呢?
难 忘 九 一 八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 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回顾历史 理性爱国
高碑店五中 张学会
一、国难——九一八事变
时间 .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经过
. 沈阳
.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 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 持和平解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1、阅读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背景、时间、地点和结果
(①日本很早就作好了侵略中国的准备;②中国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③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④欧美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⑤蒋介石忙于在南方“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有何反应?(蒋介石、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重点
九一八事变、某某事变
难点
认识某某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播放音乐《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3、某某事变的背景是什么?找出某某事变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探究展示
1. 日本侵略者侵略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2.结合教材中日军对华北的进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以及中共的抗日主X,分析X学良、杨虎城发动某某事变的原因。什么叫“兵谏”?X、杨二位将军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
3. 某某事变最后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某某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X不杀他,反而主X和平解决并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1)歌中提到的“九一八”指是什么?
(2)歌词的内容反映了什么?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4)这一事件后东北人民采取什么措施保卫自己的家乡?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某某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请回答:(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末代皇帝溥仪
3、全国其他阶层的态度
全国人民 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 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 军的侵略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 游击战争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张学良
杨虎城
三、民族大幸——西安事变
分析背景:
中华民族 共产党 张杨将军 蒋介石 生死存亡的关头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攘外必先 安内 破 占东北 产
内 战
侵华北
西安事变 实 现
合 作 抗 日
共 产 党
主张合作抗日
1991年在沈阳建立的九一八历史纪念馆
警世钟
残历碑
九一八,令人难忘!
曾经的屈辱,让我们懂得尊严;
曾经的牺牲,让我们铭记坚强; 曾经的落后,让我们奋起追赶。
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 和平,开创未来!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 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 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 派宋美龄等:竭力营救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应该采取什么方针?
重要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 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日本不惜用战争手 段侵略中国?
二、勿忘国耻 —— 九一八事变
事 变 时 间 名 称 九 一 八 事 变 地 点 策 划 者 简单经过 结果
日 日军制造柳条湖 1931年 事件,并以此为 沈 本 9月 阳 关 借口,进攻东北 18日 东 军驻地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 军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 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 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对自己的民族没有信心

初中历史《难忘九一八》课件

初中历史《难忘九一八》课件

• 九、教学反思 •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师生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自主 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学会学习。教师适时地 进行引导、点拨,师生间的交流自然、平等、融洽、民主,整堂课以 参与、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以学定教,依学施教,正确地 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同时运用小组积分奖励法,充分调动了 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合作与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 多媒体声像具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 能力,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影、临其境、陶其情”,优化了历史教 学,体现了多媒体与历史学科有效整合的新课改理念。 • 本节课在课程资源开发上,我出示了图片,如柳条湖的位置、日本帝 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杨靖宇、马占山及江桥抗战、张学良、 杨虎城等;播放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视频;还介绍了马占山纪 念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八女投江、长春伪皇宫等;又设计了拓展 升华环节。以上做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 了学生收集和积累课外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你怎样看 待这两件 事?
胡锦涛的题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 民族责任感。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板书设计: 难忘九一八 •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开始 •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 西安 事变 • 和平解决 •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样设计的目的 是让学生在一个悲壮的氛围中进行“九一 八事变”的学习,从情绪上激发学生对日 本侵略者的愤怒,同时体现出师生同喜同 悲,融为一体的课堂气氛。
动脑筋:
1.你知道这首歌的背景是什么?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大陆政策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此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亡,加剧了民族危机。

西安事变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式讨论法,表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这首歌唱的“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一首悲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学习新课:一、九一八事变教师:1931年9月18日,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时间,一个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时间。

每到“九一八”,中国人就会产生无比的愤恨和铭心的耻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课标要求】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体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感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增强爱国、爱党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理解中国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及其意义
【自主学习】
九一八事变
背景:为转嫁经济危机,1931 年,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地区。

1、时间:年9月18日
2、地点:
3、经过:日军制造事件,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史称。

4、结果:由于蒋介石的政策,不到半年,全部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中国人民的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日本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

3、中国人民的开始了。

西安事变
1、背景:
(1)日军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中共提出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东北军将领和十七路军将领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
(4)蒋介石到督促、进攻陕北的红军。

5、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

二.【线索构建】:根据自学教材情况,请列举出本课的主要事件,并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联系。

( A\B层次学生必做,C层次学生不要求)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
九一八事变:读图思考
图1 图2
1. 图1和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1)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_ (3) 东北人民及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_______________
(2)全国人民:_______________ (4) 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事变
图3
图4 读图思考: 1. 图3和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变是 ,该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 和 。

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又称为:_________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

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强化训练】
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

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 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巨大石雕台
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
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
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
事迹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3.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5.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
达。

——《日本书纪》
问题一: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
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

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2分)
材料二: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有何影响?

材料三: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问题三:根据战争示意图指出材料三中的“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1分)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1分)此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四: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

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

问题四:材料四中九一八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爆发的时间、地点是?(2分)
(5)从以上四则材料和问题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2分)
五、【知识归纳】(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本课知识,并归纳出本课的易错点)
思维导图:
易错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