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原九里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里区

概况

九里区因楚汉鏊兵的古战场九里山而得名。196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徐州市矿区人民政府。1993年12月,原铜山县拾屯乡及夹河镇的火花、群英村划归矿区。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矿区更名为九里区,隶属徐州市至今。

九里区位于徐州市城区西北部,北临国家二级航道京杭大运河,南靠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西接铜山县夹河乡,东连徐州市鼓楼区。310国道、104国道以及徐州市三环西路、三环北路等公路干线在辖区纵横交汇、穿境而过。九里区素称“煤炭之乡”,两汉文化遗存丰富。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7003万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2776万元。

区内地形西部略高,东南多山,北部多为国家煤矿采煤塌陷区,中部和东部地势平旷,是徐州市西通皖北、北挺鲁南的咽喉要冲和重要门户。

九里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产富饶,是徐州市煤炭、电力、建材、冶金工业基地,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金属镁、钼、铁、铜、高岭土等。九里区还是徐州市蔬菜、禽蛋、肉制品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九里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万亩,山林面积7000亩,可养殖水面10000亩。197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7258人,其中男性70018人,女性27240人。至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81484人,其中男性103952人,女性77532人,新生人口3063,死亡注销754,自然增长率2.81‰。

1978年,全区有9个街道办事处。1980年,增建垞城、张集、义安、九里山、电厂5个街道办事处。1985年,全区管辖14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全区有13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市级工业园区“徐州市九里城北开发区”,其中,涉农街道办事处6个,非涉农街道办事处下7个,辖26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8年,全区除汉族外,有常住少数民族7个,共25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1%。其中回族136人,藏族25人,彝族6人,苗族19人,布依族10人,满族47人,土家族15人。辖区有基督教、佛教2种,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处,教职员6名,基督教信徒1900人。

历史文化

2008年,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龟山汉墓)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洞)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山寺)1处。境内有流经辖区历尽沧桑的古黄河及黄河古堤,有楚汉相争的古战场遗址,有荣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被考古学家称为“中华一绝”的地下宫殿——龟山汉墓,有风景秀丽的玉潭湖及千年古刹白云寺、平山寺及变幻莫测的白云洞等景点。另外,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徐州汉城,全国首家皇牍文化徐州圣旨博物馆,中德合资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及素有“徐州乡绅第一宅”之称的拾家大院也座落辖区。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九里山古战场的传说”及“九里山的传说”、“薛桥草编技艺”分别被评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里区历来人文荟萃。西汉刘向,明代权瑾、拾世磐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近现代、当代有杜吉祥、徐仲禹、张道平、王玉亭、苗怀仁、陈明伦、拾士芝、何文善等久负盛名。

经济发展

1978年,矿区政府贯彻实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在企业管理中创新提出了计划目标加奖励的措施加强对区街工业的管理。政府由导型转为服务型。1984年,矿区对区街工业提倡独立自主,把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实行企业经济承包责任制。1995年,全区实现出口商品交货额1.4亿元。享有“经济特区待遇”和“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的九里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全区私营企业1274家,

个体工商户4058户,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区工业总量的97%,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50.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0元。2008年,九里区委、区政府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为契机,围绕中心城区建设和环九里湖周边地区开发,突出三大重点:生态修复构建、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利用、产业转型,做强四大产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商贸旅游业、新型工业、都市农业。2008年,九里区全年进出口总额2011.76万美元。

2008年,全年地区总产值44.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0.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6︰53.06︰45.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630元。

1971年,全区响应上级号召“扭转南粮北调”,旱改水,栽插水稻。1978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34288亩,总产698.25万公斤;水稻栽插面积11071亩,总产量298.35万公斤;山芋种植面积11745亩,总产量253.65万公斤;大豆种植面积4208亩,总产量15.3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13255亩,总产量191.85万公斤。1981年小麦种植面积34201亩,总产量667.05万公斤;水稻栽插面积23405亩,总产量784.85万公斤;山芋种植面积4665亩,总产量126.75万公斤;大豆种植面积2345亩,总产量12.6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9151亩,总产量242.85万公斤。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2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997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200公顷,总产量17190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0960吨。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680吨。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2060万千瓦,有各类大中型农机12台,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82%。

“五五”时期(1976~1980),区内工业方兴未艾,区属工业在调整中发展。1978年,境内有工业企业5家,工业总产值100万元。1981年,企业推行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徐州市区划调整,拾屯乡、火花乡从原铜山县划归矿区管辖。截至1993年底,境内共有区属企业3家,乡办工业企业14家,乡办工业企业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8亿元,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1785万元,11个行政村完成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942万元。1994年,矿区接收了拾屯乡、火花乡的乡镇企业共9个,当年完成工业产值98085.9万元,销售收入81046万元,利税6607.8万元,利润2951.9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800万元。2005年,全区工业产值83.25亿元,销售收入75.22亿元,利税5.26亿元,利润2.2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涉及机械制造、电子、食品、建材、化工、冶金、造纸七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44亿元,销售收入49.04亿元,利税3.62亿元,利润1.46亿元。200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16.9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7.86亿元,实现利润3.36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6.54亿元,产销率91.1%;全区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8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家;全区累计有国家免检产品2个,江苏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件。

1978年,全区煤田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共含煤6层,可采3层,煤炭总厚8米,一般可采总厚6米。共有6座煤矿,9对井,职工2万人。年生产能力260万吨,共生产原煤280万吨,销售煤炭280万吨。1998年,年生产原煤360万吨,销售总额50亿元。2008年,境内共有煤矿5座,8对井,职工3万人。年生产煤炭430万吨,销售煤炭430万吨,年销售总额300亿元。其中庞庄煤矿年生产原煤290万吨,年销售煤炭290万吨,销售总额18.85亿元。

科教文卫

2001年,区科技局组织辖区企业与2所驻徐高校合作,引进新技术2项。2003年5月,培养农业科技骨干130人。至2008年,组织实施省级火炬计划1项,协助申报专利217项,共获得授权165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