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参数

合集下载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标准方案2020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标准方案2020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标准方案北京中交信诚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方案概述 (3)1.方案概述 (3)2.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及非现场执法系统介绍 (4)2.1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 (4)2.2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优势介绍 (4)3.系统应用介绍 (5)3.1系统应用对象和环境介绍 (5)3.2系统在超限超载治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5)4.系统特点 (6)4.1更加精准的车辆分车 (6)4.2先进硬件设计,系统统一控制与加密 (7)4.3嵌入式动态称重采集控制器 (7)4.4满足非现场执法信息采集及管理需求 (9)三.方案设计 (10)1.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0)2.设计依据 (11)3.设计原则 (12)4.方案设计 (12)4.1选点原则 (12)4.2系统布局 (13)5.系统技术方案 (13)5.1车辆信息采集系统 (15)6.系统性能指标 (16)6.1系统总体技术指标 (16)6.2前端采集系统技术指标 (18)四.客户端软件 (34)4.1主要功能 (34)五.售后服务 (37)一.公司简介北京中交信诚科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交通的高科技公司,公司骨干人员在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公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研发、硬件设备研制、交通信息服务等,具体包括:高速预检系统、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交通流量调查系统、桥梁治超系统、公路计重收费、整车式称重管理系统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公路建设的里程数在突飞猛进的增加,使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走向又一个光辉的历程,但令人担忧的是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违章已经成为危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随着公路里程的增长及车辆的增多对道路的科学管理及信息化管理要求也更加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公司以“务实、独特、创新”的精神,坚持以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前进的动力,以锐不可当的敬业精神赢得了新老客户的支持和信赖。

非现场执法治超解决方案

非现场执法治超解决方案

非现场执法治超解决方案第一章背景及需求一.1 应用背景一.1.1 超载的危害1) 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车辆超负荷运转,使车辆的制动和安全性能迅速下降,会导致轮胎爆胎、刹车失灵、转向器轻飘抖动、钢板弹簧折断、半轴断裂等车辆问题,极容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据统计,载重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中五成以上是由于超限超载运输引起的。

2) 对公路桥梁构成重要威胁研究表明,货车超限10%,则其对道路的破坏就会增加40%,并导致桥梁涵洞出现拱圈开裂、桥墩变形,引起桥梁结构灾难性的的破坏。

以浙江省为例,近年来每年仅桥梁维修上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2亿元以上。

3) 造成环境污染一方面车辆荷载大,起步、爬坡时冒黑烟,造成路面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超载时一般车速低,影响后车通行,造成交通阻塞、尾气污染、通行效率低。

4) 严重扰乱运输秩序运输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一般会降低价格吸引卖主,为维持盈利,会超载运输,造成“超载——运力过剩——压价——再超载”的恶性循环。

此外,非法生产“大吨小标”汽车和非法进行汽车改装,加剧超限运输危害。

一.1.2 政策背景早在2000年,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00年第2号令,简称2号令)发布,对大型物件运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国超限运输车辆通行管理和治理违法超限运输工作由无序、间断、不规范状态,逐步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

在2016年,交通部出台新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16年第62号令,简称62号令),与原2号令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是: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优化了大件运输许可流程,加强了对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规范了对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处罚等。

政策逐渐规范的反映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超限超载的危害性更加严重,同时政府对治理超限超载的决心也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及应用方式规范运输车辆行驶。

在62号令中,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根据保护公路需要,设置超限运输车辆动态检测等技术监控设备;违法行为地或车籍所在地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这些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的所有人依法予以处罚。

智慧交通不停车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方案

智慧交通不停车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方案

智慧交通不停车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背景介绍 (3)1.2 目标设定 (4)二、系统架构设计 (4)2.1 总体架构 (6)2.2 组件描述 (7)三、功能需求分析 (8)3.1 功能模块划分 (9)3.2 功能需求详解 (11)四、技术实现方案 (12)4.1 技术选型 (14)4.2 技术实现细节 (15)五、系统部署与实施 (17)5.1 部署策略 (18)5.2 实施步骤 (19)六、安全与隐私保护 (20)6.1 安全措施 (21)6.2 隐私保护策略 (22)七、测试与评估 (23)7.1 测试计划 (24)7.2 评估标准与方法 (26)八、运维与升级 (27)8.1 运维体系 (28)8.2 升级策略 (29)九、案例分析与展望 (31)9.1 案例介绍 (33)9.2 发展前景 (34)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超重超载运输的监管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传统的执法方式不仅效率低,难以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满足现代交通管理的需求,提高执法效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本项目提出“智慧交通不停车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方案”。

本项目旨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一套高效、智能、安全的交通管理系统。

通过安装在不同路段的动态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车辆的重量、速度等数据,对疑似超载车辆进行自动识别与跟踪。

系统能够实现不停车检测与执法,减少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提高执法效率与公正性。

项目背景反映了当前交通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与挑战,以及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革新的迫切性。

本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完善的不停车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对超载超限运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治理。

提高执法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和道路设施损害,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本项目也着眼于为未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车辆超载超限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

车辆超载超限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

车辆超载超限系统的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随着我国公路优先发展战略的积极实施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大大缩短了省际间,市际间,乡际间的距离,从而也使公路运输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运输业的发展导致车辆超载超限现象非常普遍,车辆超载30%-50%是公路上非常常见的现象,运煤业超载现象更甚.加长,加宽,加重是三种普遍超载形式.这对路面的毁坏程度可想而知,而车辆在超载状况下,产生的尾气,噪音和粉尘污染对人的身心也造成了寄到的伤害.车辆超载超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缓解对公路和人的损害.郑州天恒衡器车辆超载超限系统的功能特点:1,系统可配置超限专用键盘,防尘防水,同时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增强了设备的防舞弊功能。

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屏幕提示工作人员的每一项操作。

2,系统采用室外称重显示屏,可显示总重、超限值等检测信息,使司机一目了然,提高执法透明度。

设备安装维护极其方便,配合专用安装维护工具,安调简单,维护方便。

3,系统专门为计算机主机、数据采集处理器设计了一体化操作台,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4,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操作环境,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车辆称重、车型判别、超限判别、检测单打印过程自动完成,无需认为干预,并在检测过程结束后,将数据自动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

5,称重平台采用自有专利技术,形成独特的防冲击结构,有效抵抗车辆长期对称重平台的冲击,可延长称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6,称重平台采用高品质传感器,防护等级达到IP68,可有效防止雨水、潮湿及霉菌的侵蚀造成的损坏。

称重平台具有防尘功能,可有效防止风沙、煤灰、冰雪的堵塞,延长维护后的使用时间。

郑州天恒衡器车辆超载超限系统的技术参数:1、秤台规格:4节3.5×21米(具体尺寸可根据现场情况而定)2、系统技术指标:●静态称重精度:OIML三级商用标准,最大误差≤0.3%●称量量程:150000kg●最大安全载荷:150%Es●工作温度-45——+90℃●相对湿度:<98%RH3、最小称量值:200 kg4、分度值:10 kg(可调节)5、、轴数识别器误判率:雨雾天0.5%6、控制设备防护等级:IP657、传感器防护等级:IP688、数据输出接口:RL233/4859、供电方式:电压AC220±10%10、防雷要求: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小于4欧姆11、车牌识别率:98%(不包括不清楚车牌)12、车辆分离器判别率(地埋式):0.5%点击在此输入内容……本文内容参考了郑州天恒衡器有限公司超载超限的内容。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最新版】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最新版】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本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严格遵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和JJG 9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同时参考各省的非现场执法设计指南及相关指导文件,满足非现场执法的需要,选择最先进、最成熟、最稳定的设备及系统,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2.可靠性调研市场上现有称重系统,充分评估和论证主流产品的功能、成本及技术参数发展状况,结合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拟建地点的现状条件,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考虑,推荐最合理、最优秀的设备技术参数,以确保建成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

3.安全性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每天自动采集到大量的车辆信息,原始数据以及执法处罚数据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

软件上可通过密码控制、权限控制、和选取更安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方式实现,网络安全上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4.开放性严格遵循国家、各省市的治超相关法规制度,统一超限超载证据采集标准,同时满足公安、交管部门执法需要,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共用和业务的协同。

与其他动态称重检测点位统一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精度标准、统一取证标准、与交管部门联合,为非现场联合执法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载运输全面的非现场联合执法。

二、设计思路1.非现场检测利用不停车超限检测设备获取车货总重、车辆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高清智能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即抓拍设施)获取车辆特征信息并识别车牌号;并将车牌和超限信息迅速传到LED屏上显示,及时告知车辆驾驶人员;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多维图像数据校验,能够在不停车、不减速、不以特定速度及特定车道行驶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测得车辆轴数、轴重、车货总重、牌照、速度等信息,通过算法优化检测逃避动态称重系统的若干异常驾驶行为(如超低速过衡、高速冲岗等行为作弊),达到非现场处罚标准。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文档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文档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文档一、引言超限超载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其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传统的超限超载执法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为了提高超限超载执法的效率与精确度,建立一个高效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势在必行。

二、系统概述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是指通过在指定场所安装电子称重设备、在线监控设备等实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自动检测、采集证据并自动扣罚的一种执法方式。

系统主要包括电子称重装置、在线监控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违法数据处理设备以及管理平台等组成。

三、系统功能1.自动检测:系统通过电子称重装置对经过的车辆进行自动称重,并判断是否超限超载。

2.实时监控:在线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控称重数据和车辆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证据采集:系统通过在线监控设备,记录超限超载车辆的相关证据,如视频、照片等。

4.数据传输:将检测数据和证据通过数据传输设备传送至违法数据处理设备。

5.违法数据处理:违法数据处理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超限超载违法记录,并接入交通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扣罚等后续处理。

6.管理平台:提供对系统的实时监控、管理和维护,方便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远程操作。

四、系统实施步骤1.区域规划: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和超限超载情况,确定合适的执法区域。

2.设备安装:根据规划的执法区域,在关键位置安装电子称重装置和在线监控设备。

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数据传输设备:选择稳定的数据传输设备,确保数据的及时传送和安全性。

4.违法数据处理设备:选择高效的违法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生成相应的违法记录。

5.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一个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管理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和管理系统。

五、系统效益1.提高执法效率:非现场执法系统能够自动检测、采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大大提高执法效率。

2.提升执法精确度:系统通过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处理,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提升了执法的精确度。

科技治超石英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新方案

科技治超石英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新方案

国道石英式非现场科技治超系统设计方案2019年1月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设计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设计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系统技术参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非现场执法系统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系统布局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超限车辆动态监控及非现场执法系统设计

超限车辆动态监控及非现场执法系统设计

超限车辆动态监控及非现场执法系统设计作者:唐练张洪明班钊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7期【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量迅速上升,车辆超载、超限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1,2]。

为了有效治理车辆超载、超限,保证公路和桥梁使用寿命,本文研究并设计了超限车辆动态监控及非现场执法系统。

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24小时检测通过车辆的实时总重、轴重、速度等信息,并对车辆车牌号进行抓拍和现场取证,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超限治理动态称重视频监控1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量迅速上升,车辆超载、超限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1,2]。

交通部颁布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和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4)219号),规定运用经济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对通过的超限车辆进行必要的执法处理,以有效保证桥梁和公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超限车辆动态监控及非现场执法系统,24小时检测通过车辆的实时总重、轴重、速度等信息,并对通过车辆的车牌号进行抓拍和现场取证,为公路桥梁管理部门提供养护和决策依据,也为交警部门提供超限执法依据,以达到保障交通安全和维护桥梁道路设施的目的。

2 系统组成原理图1 系统组成系统整体主要基于动态称重技术[3-5],依次由高速动态称重子系统、车牌识别及现场取证子系统、车牌逆向抓拍子系统、报警显示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及其配套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

高速动态称重子系统设置于公路主线适当位置,负责检测通过车辆的重量及各种交通数据;车牌识别及现场取证子系统负责检测通过车辆的前后抓拍图片及车牌信息,并与重量数据对应存储;车牌逆向抓拍子系统设置在没有中央分隔带的路段用于检测逆向行驶车辆车牌号码,并实时报警;报警显示子系统通过LED可变情报板实时显示超限车辆车牌号码,及时提示驾驶人员;视频监控子系统负责监控路段车辆的通行状况信息,并实时上传至监控中心硬盘录像机。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亿维锐创非现场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先进性本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严格遵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和JJG 907《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技术要求,同时参考各省的非现场执法设计指南及相关指导文件,满足非现场执法的需要,选择最先进、最成熟、最稳定的设备及系统,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先进性。

2.可靠性调研市场上现有称重系统,充分评估和论证主流产品的功能、成本及技术参数发展状况,结合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拟建地点的现状条件,进行综合性的权衡考虑,推荐最合理、最优秀的设备技术参数,以确保建成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

3.安全性动态称重检测系统每天自动采集到大量的车辆信息,原始数据以及执法处罚数据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

软件上可通过密码控制、权限控制、和选取更安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等方式实现,网络安全上根据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4.开放性严格遵循国家、各省市的治超相关法规制度,统一超限超载证据采集标准,同时满足公安、交管部门执法需要,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共用和业务的协同。

与其他动态称重检测点位统一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精度标准、统一取证标准、与交管部门联合,为非现场联合执法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载运输全面的非现场联合执法。

二、设计思路1.非现场检测利用不停车超限检测设备获取车货总重、车辆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高清智能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即抓拍设施)获取车辆特征信息并识别车牌号;并将车牌和超限信息迅速传到LED屏上显示,及时告知车辆驾驶人员;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多维图像数据校验,能够在不停车、不减速、不以特定速度及特定车道行驶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测得车辆轴数、轴重、车货总重、牌照、速度等信息,通过算法优化检测逃避动态称重系统的若干异常驾驶行为(如超低速过衡、高速冲岗等行为作弊),达到非现场处罚标准。

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1

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1

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方案中原鼎盛实业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四月目录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技术方案 (4)一、方案概述 (4)二、系统主要功能 (4)三、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5)四、非现场执法治超工作模式 (6)1.非现场治超执法模式 (6)2.系统构成 (7)3.工作流程 (8)4.设备构成图 (9)5.设备布局图 (10)五、系统主要设备性能及技术参数 (11)1.高速动态称重子系统 (11)1.1弯板式称重传感器 (12)1.2高速动态称重数据采集器 (13)1.3车辆检测器 (15)1.4野外机柜 (15)1.5结构胶 (17)2.监控和车牌、车型识别、逆行抓拍子系统 (17)2.1系统的主要特点 (18)2.2车牌识别系统单元、逆行抓拍单元 (24)2.3L型立杆 (25)2.4高速全景监控摄像机 (26)2.5简易龙门架 (26)3.信息显示诱导子系统 (27)3.1F型LED超限信息显示屏 (27)3.2F型立杆 (28)3.3门架式LED显示情报板技术指标要求 (29)3.4龙门架技术指标要求 (30)3.5交通提示设备 (30)4.计算机管理及通信系统 (30)4.1高速检测管理计算机 (30)4.2网络控制计算机 (31)4.3打印机 (31)4.4网络交换机 (32)4.5光端机 (32)4.6串口卡 (32)4.7IO扩展 (33)4.8图像采集处理器 (33)4.9硬盘录像机 (33)4.10监控专用硬盘 (33)4.11UPS不间断电源 (34)4.12机柜 (34)4.13稳压电源 (34)4.143G/4G无线路由器(DTU) (35)5.防雷接地 (35)6.治超管理软件系统 (36)6.1高速预检称重管理软件 (36)6.2分中心综合管理软件 (40)6.3非现场执法数据处理软件 (50)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技术方案一、方案概述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提供一种全新的治超模式,更是传统公路治超执法手段的一种创新,其利用在公路上安装的动态检测监控或收费公路计重收费系统等设备,采用非人工现场取证的方式,采集和固定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信息,以此作为认定车辆营运单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证据,依法对车辆营运单位进行处理的一种执法模式。

货运源头治超治理系统技术要求

货运源头治超治理系统技术要求

临汾市科技治超信息化系统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山西省临汾市各级道路运输治理部门的货运源头治超监管平台建设,附和山西省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工作领导办公室关于加速IC卡源头治超治理系统建设及配备动态称重仪的通知(晋治超办字[2021]2号)的要求。

2货运源头单位治超治理系统技术要求系统应采纳散布式架构,在系统升级和设备扩容时,能够异地部署,利于系统的扩展和容灾备份治理。

2.1信息搜集2.1.1车辆信息系统应支持通过IC卡道路运输证获取车辆信息的搜集与识别。

系统应具有记录营运车辆的车主、联系等基础信息的功能。

系统应具有从业人员备案功能,记录车辆与从业人员的对应关系和变更信息。

2.1.2车辆计重系统应具有车辆计重设备接入接口,自动由计重设备获取车辆称重数据。

2.1.3电子路单系统应支持电子路单信息的搜集和通过IC卡道路运输证记录电子路单。

详细信息见附表2。

2.1.4车轴识别系统可具有车轴自动识别功能,有条件的货运源头单位可安装车轴识别仪,实现车辆称重时自动识别车辆轴数,并实现与车辆称重信息一起存储和上传。

2.1.5图像信息系统应具有图像信息搜集及存储功能,有条件的货运源头单位可安装摄像头,并外接存储设备,可拍照、存储和上传图像信息。

提供系统中心操纵、按时、手动和事件触发等拍照方式。

同时图像信息搜集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至少支持2路摄像头,摄像头应支持红外补光;可设置多种成像分辨率,至少支持以下分辨率:800*600(QVGA)、1024*768(VGA);以JPEG格式存储图像;2.1.6视频信息系统可具有视频信息搜集功能,有条件的货运源头单位可安装摄像头,依照监控中心操纵、按时、手动和事件触发方式实现视频信息的搜集、紧缩、存储。

提供监控中心操纵、按时和事件触发等拍照方式。

同时视频信息搜集应知足一下技术要求:至少支持2路摄像头同时搜集,可设置多种录制分辨率存储容量:至少能保留50小时的视频数据。

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

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

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方案1.项目概况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已成为危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痼疾”,近些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治理公路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力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全国治超形势仍很严竣,反弹的隐患并未消除,巩固治理成果,持久推进治超工作压力依然很大。

因此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是一项长期性、日常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把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纳入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建立全国性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网络,是治理超限超载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公路运输总量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也日趋严重,在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碾压下,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增加了公路维护费用,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超限、超载车辆作为公路运输的“第一杀手”、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公路的和谐健康发展。

交通运输部从1989年至今,逐渐开展治超运输车辆治理办法研究,频频发布相关政策。

随着2004年全国“治超工作”的全面启动,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9年二级公路收费站收费政策取消后,公路运输业务受到利益驱动,超限超载车辆向非收费的干线公路集中,干线公路超限超载车辆大幅递增。

同时一些地方治超预检工作出现了松懈的苗头,导致二级公路超限超载现象反弹明显。

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第四十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保护公路的需要,在货物运输主通道、重要桥梁入口处等普通公路以及开放式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和节点,设置车辆检测等技术监控设备,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

第四十一条:新建、改建公路时,应当按照规划,将超限检测站点、车辆检测等技术监控设备作为公路附属设施一并列入工程预算,与公路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运行。

2.建设必要性全国集中治超以来,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治超检测站点,它们作为路面联合执法的重要载体,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方案

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方案

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1. 引言执法治超是指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进行监管和处罚的行为。

传统的执法方式往往需要现场检查和取证,耗费人力物力,并且容易导致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提高执法效率和安全性,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种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监管和处罚超限超载运输车辆。

2. 方案概述该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和违规行为记录,并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远程处理。

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流程:2.1 信息采集在公路的重点路段、桥梁和收费站等地,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和传感器。

视频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车辆的基本特征。

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重量和尺寸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会被自动记录并上传至云服务器。

2.2 数据处理云服务器收集到的车辆信息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比对运输车辆的重量和尺寸等数据,系统能够判断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并生成相应的违规记录。

2.3 远程处罚一旦系统生成了违规记录,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对违规车辆进行处罚。

处罚方式可以包括发送违规通知书、罚款和扣除驾驶员的执照积分等。

2.4 数据归档系统将所有的执法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监管部门可以据此进行统计分析和违规车辆的溯源,以便更好地制定执法策略和改进治超工作。

3. 技术支持和保障为了保证非现场执法治超方案的有效实施,以下几点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必不可少:3.1 技术设备需要在重点路段和收费站等地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传感器,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配备云计算服务器,以保证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存储。

3.2 网络连接需要建立稳定的网络连接,以保证视频监控设备和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网络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保证,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3.3 人员培训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视频监控设备和系统的操作以及相应的执法流程。

非现场治超执法系统共30页

非现场治超执法系统共30页

基站式高速称重预警系统安装工程技术方案(全一册)广州聚杰智能称重实业有限公司二Ο一五年一月第 0 页第 1 页系统方案一、工程概况近年来,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运输已成为危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

超载超限运输使得公路、桥梁不堪重负,大大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超载车辆安全系数在大幅度降低,不断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超载超限货车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环境污染。

为此,2004年6月20日国家7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联合行动。

为了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进行有效治理,我公司结合国内现有路网及路网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使公路车辆的实际通行情况,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使的情况下,研发并制定了基站式高速称重预警检测系统,并向全国推广使用。

该系统可以采用单基站式和多基站式使用。

单基站式定义:在公路或桥梁合适的位置安装高速称重设备,实时上传检测出测量数据及车流量数据;多基站式定义:在公路全程合适的多个位置安装多套高速称重设备,各基站实时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方便对道路超限车辆的处理以及实时检测多路段车流量。

二、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1、QJTJT 001.1-2019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技术要求2、YDT 5097-2000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3、YD5025-9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4、YDJ101-90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5、YD5062-98通信电费配线管道图集6、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7、JT432-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技术规范条件8、JTT431-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信息技术规范条件9、GB8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10、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11、GBT1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第 2 页12、JTG B01-201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3、GB5768-201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14、JTJ074-9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15、JTT279-1995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16、JTT280-1995路面标线涂料17、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8、GB2423.1-89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19、GB2423.2-89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20、GB2423.3-81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恒定湿热试验方法21、GB11463-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22、SJT10463-93电子测量仪器包装、标志、贮存要求三、总体设计方案1、总体方案本方案的特点是,在主线上单点或多点位置安装高速动态称重设备,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能快速检测出超重车辆,并通过专用网络或线路将超限车辆信息上传至交警和路政执法系统,方便进一步处理:在需要检测的路段安装车道高速动态称重设备,并在其后20米左右处安装数套车牌自动识别摄像仪,实时监控和检测公路通行的车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设检测功能,可显示外设故障状态并上传故障信息。
仪表要求有自诊断功能:可以快速发现故障。
动/静态两种称重方式,可手动切换称重方式。
静态称重方式:显示秤台重量,便于作为控制衡器采集轴重。
动态称重显 动态称重方式:车辆匀速驶过秤台,仪表根据分车设备的输入信号自动判轴计重,轴序号、轴重、轴速、车型、总重、 2)
低(0.1%L/L)/低(0.5%L/L)
壳体材质:不锈钢,表面喷塑;
防盗门锁,门缝包边处理,门板发泡点胶密封;
工作温度:-40℃~+80℃; 4) 设备控制柜
相对湿度:0~95%;
防护等级:IP54,
电气元件:包括电气元件
5) 设备安装胶 每套组成:树脂(648CP,A 组)、固化剂(B 组)、骨料(C 组)。
预留车辆检测器接入接口;
不少于 1 个工业级高速 SD 卡接口,支持不少于 64GB 高速 SD 卡,护罩内不得安装硬盘等不稳定器件;
不少于 1 个 10M/100M/1000M 自适应网络接口,
不少于 5 个 RS-485 接口
本地调试:不少于 1 个 BNC 接口,不少于 1 个 USB 接口;
8)
别仪
高清镜头、1 个室外防护罩、1 个网络防雷器。

9) L 杆 7M 10) L 杆 6M 11) L 杆 14M 12) L 杆 10M
1.立杆主横杆均为八边形锥杆 6.5+7 米,立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270-230mm 厚 6mm,横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180-100mm 厚 5mm。 2.所有钢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后,喷塑处理。 3.所用材质不低于 Q235。 4.所有漏锌孔在镀锌以后必须密封(表面光滑)。 5.安装后横臂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6.立杆封盖采用活式,横臂封盖焊封。 7.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基坑尺寸满足国标要求。 1.立杆主横杆均为八边形锥杆 6.5+6 米,立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230-190mm 厚 6mm,横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180-100mm 厚 5mm。 2.所有钢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后,喷塑处理。 3.所用材质不低于 Q235。 4.所有漏锌孔在镀锌以后必须密封(表面光滑)。 5.安装后横臂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6.立杆封盖采用活式,横臂封盖焊封。 7.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基坑尺寸满足国标要求。 1.立杆主横杆均为八边形锥杆 6.5+14 米,立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320-280mm 厚 8mm,横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250-110mm 厚 6mm。 2.所有钢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后,喷塑处理。 3.所用材质不低于 Q235。 4.所有漏锌孔在镀锌以后必须密封(表面光滑)。 5.安装后横臂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 6.立杆封盖采用活式,横臂封盖焊封。 7.基础采用 C25 混凝土,基坑尺寸满足国标要求。 1.立杆主横杆均为八边形锥杆 6.5+10 米,立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320-280mm 厚 6mm,横杆直径为(大头到小头)250-100mm 厚 6mm。
700W 车牌识
7)
最大图像尺寸:≥3408×2008 像素;
别仪
帧率≥25fps;
最低照度:彩色≤0.03lx;
电子快门:1/25 秒至 1/100,000 秒;
应支持三码流同时并发输出,主码流分辨率支持 3392×2008、辅码流分辨率支持 1920×1080;
应内置车牌识别算法、车辆视频检测及视频跟踪算法;
支持车辆品牌识别功能,可识别常见车辆
品牌种类达 2100 种(区分年份),识别准确率白天≥95%,晚上≥90%;
支持 H.264 视频流输出;水平中心分辨力不小于 1600TVL;
支持饱和度、亮度、对比度远程可调,支持自动白平衡、自动增益、3D 降噪技术;
支持 LED 频闪灯同步控制;支持自动光控、时控可选;
具有中文显示和键盘,显示操作直观方便,便于操作维护人员维护设备,标定秤台。
具有专用的设备故障调试界面,可查询设备工作状态,快速诊断和排除故障。
仪表具有独立壳体,具有硬件铅封装置,可防止人为篡改计量参数。
控制柜具有信号防雷接口,可防止浪涌电流对设备接口造成损坏。
在车距≥2m 时,地感线圈分车判断正确率:≥99%;
车辆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参数
序 产品名称 要求和参数

秤台长度:≥1550mm(每个车道布置两块称重秤台,平行布置方式);
秤台宽度:≥500mm(行车方向) 秤台宽度必须大于轮胎接地截面宽度;
额定容量:≥15t(单板);
高速动态轴 额定过载能力:≥120% F.S.
1)
重秤
工作环境:温度:-40℃~+80℃、湿度:0~95%RH(无冷凝);
外部触发输入≥7 路,光耦触发输出≥7 路(支持同步控制补光灯);
网络防雷器应安装于护罩内,防护罩应采用防尘、防水滴面板,不得加装雨刷等不稳定器件。
室外防护罩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 IP66。
300W 车牌识 抓拍机:嵌入式一体化高清卡口抓拍单元包含 1 台≥ 300 万像素高清一体化嵌入式摄像机、1 个内置 LED 补光灯、1 个
车标识别:不少于 250 种车标识别;白天识别准确率≥97%,晚上识别准确率≥87%;
二轮车(包括摩托车、自行车、电动二轮车)捕获率白天和晚上均≥98%;
行人捕获率白天和晚上均≥98%;
支持遮阳板检测功能,主驾驶打开遮阳板检出率大于等于 85%,未打开遮阳板车辆被误检率≤8%;副驾驶打开遮阳板检
出率大于等于 80%,未打开遮阳板车辆被误检率≤8%;
应具备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车标识别、车辆品牌识别、车身颜色识别、驾驶员接打电话识别等智能识别功能;
支持地感线圈、视频触发、雷达触发、激光触等触发方式;
车辆捕获率白天和晚上均≥99%(视频);
车型识别:不少于 10 种车型识别,白天识别准确率≥97%,晚上识别准确率≥92%;
车身颜色识别:不少于 11 种车身颜色识别,车身颜色识别准确率≥97%;
传感器防护等级:≥IP67;
最高称量速度:1~80km/h ;
整秤精度:5 级,验收标准(合格),并取得省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科学研究院颁发的“检定证书”。
显示仪表,具有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可在线显示各车道通行的被检测车辆的轴重、总重、车型和速度等数据。
本项目要求独立仪表称重方式,不采用计算机或工控机方式。
示仪表 车速可即时显示。
要求仪表具有数据缓存区,通讯故障时可缓存数据,通讯恢复时自动重发检测数据。
数据查询功能,可根据时间查询历史检测数据。
方向判断功能,自动判断车辆行驶方向。
车道设备自检功能,可显示外设故障状态并上传故障信息,便于用户快速发现故障。
车道设备检测功能,可检测地感线圈(车检器)、秤台(传感器)的设备状态。
称重设备信
6)
国标电缆,RVV2*1.0、6*0.5 信号电缆、满足现场需要。
号电缆
嵌入式一体化高清卡口抓拍单元包含 1 台 700 万像素高清一体化嵌入式摄像机、1 个内置 LED 补光灯、1 个高清镜头、1
个室外防护罩、1 个网络防雷器。
图像传感器:≥1 英寸 CCD;不得使用 CMOS 图像传感器;
当线圈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发出故障消息
尺寸要求:1m×2.5m;
3) 车辆检测器 线圈电缆:截面积不小于 1.5 ㎡,多股铜线构成;
绝缘电阻(埋设后):≥500MΩ;
车检器:①行车距≥2m 时,分车判断正确率:≥99%;②可调灵敏度:4 级可调,高(0.02%L/L)/次高(0.05%L/L)/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