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两首
《古诗词三首》课件PPT
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句意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我仿佛看到了………………
01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这真是一个____的村居! 这更是一个____的村居!
上片
村中环境: 村中人(老夫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下片 (动作)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预设: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西湖边;“醉书”是指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可见这首诗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这天,饮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古诗词中最著名的两首
古诗词中最著名的两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其流落异乡时。
四句短小精悍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叹,语言简练、含蓄深刻,充满着诗意和哲理。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时所见所感。
诗中的景象生动形象,深刻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 1 -。
10首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
【导语】古典诗词,寥寥数字,却是四两拨千⽄,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个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乐。
其内涵的美是⽆法⽤语⾔来形容的。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10⾸中国最经典的古诗词有哪些,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陈⼦昂 前不见古⼈,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涕下! 陈⼦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学家,初唐诗*新⼈物之⼀。
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有《陈伯⽟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藏⽤》七⾸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功绩的诗⼈,杜甫称赞他:“千古⽴忠义,感遇有遗篇。
”⽩居易赞他:“杜甫陈⼦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章,⼦昂始⾼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的公论,⾄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古风》的创作,李⽩继承他以复古为⾰新的理论,进⼀步完成唐诗⾰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孤独遗世、独⽴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阔⽆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
《春望》·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美,号少陵野⽼,世称杜少陵,杜⼯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我国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世称“诗圣”、世界⽂化名⼈,与李⽩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最多最⼴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之⼀,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诗反映了诗⼈热爱国家、眷念家⼈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不平直,情景兼具⽽不游离,感情强烈⽽不浅露,内容丰富⽽不芜杂,格律严谨⽽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度浑灏,因⽽⼀千⼆百余年来⼀直脍炙⼈⼝,历久不衰。
古诗词15首-四年级
1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2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1、武宏钧.小学语文课文同步阅读与拓展四年级下国标人教版.北京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16-117页.2、赵山林.桃李春风一杯酒宋诗经典解读.上海市: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239页.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
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
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
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
以诗游士大夫间。
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古诗词两首赏析
疑惑解答
1、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 夜雨"是写虚,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 2、想象了与妻子团聚的情景。表达了渴望与妻子离别重逢的感情。 3、夫妻间的关怀、思念以及作者对妻子的歉意。漂泊在外的孤 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分析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 致的景观的描绘,借“鹤”在秋日晴 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 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度,反映作者高远爽朗的心情。诗中 一个“排”字,蕴涵着深意。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 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 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 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 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 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山剪雨期
/
/
/
/
寄 夜 西 涨 未
雨窗秋有
第
北 时 烛 池 期
。,。,
三
节
走近作者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 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 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 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 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 为“三十六体”。有《李义山诗集》。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朗读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由两首宋诗构成,一首是苏轼《题西林壁》,一首是陆游《游山西村》。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词语盘点【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莫】不要。
【识】认识,了解。
【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zhòng(重量、重担)只:zhǐ(只有、只好)zhī(船只、一只鸡)【反义词】远──近高──低真──假暗──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课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古诗两首》句子赏析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题西林壁》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0首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简析】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
出使。
【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
早晨下的雨。
【浥】
湿。
【客舍】
旅店。
【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氛。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是《古诗词三首》,收入了两首唐诗(《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一首宋词(《长相思》),现整理分享这三首诗词的诗文、译文和赏析。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
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古诗词大全600首
古诗词⼤全600⾸导语:古诗词⼤全600⾸1 《咏柳》——贺知章(唐)2 《送元⼆使安西》——王维(唐)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李⽩(唐)4 《绝句》——杜甫(唐)5 《江畔独步寻花》(选⼀)——杜甫(唐)6《春夜喜⾬》——杜甫(唐7 《渔歌⼦》——张志和(唐)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9 《⽵枝词》(选⼀)——刘禹锡(唐)10 《乌⾐巷》——刘禹锡(唐)古诗词⼤全600⾸1 《咏柳》——贺知章(唐)碧⽟妆成⼀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
2 《送元⼆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 西出阳关⽆故⼈。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李⽩(唐)故⼈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杜甫(唐)黄师塔前江⽔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簇开⽆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杜甫(唐)好⾬知时节 , 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 , 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 , 江船⽕独明。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7 《渔歌⼦》——张志和(唐)西塞⼭前⽩鹭飞, 桃花流⽔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 斜风细⾬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晚来急, 野渡⽆⼈⾈⾃横。
9 《⽵枝词》(选⼀)——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出西边⾬, 道是⽆晴却有晴。
10 《乌⾐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巷⼝⼣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居易(唐)离离原上草 , ⼀岁⼀枯荣。
野⽕烧不尽 , 春风吹⼜⽣。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12 《⼤林寺桃花》——⽩居易(唐)⼈间四⽉芳菲尽, ⼭寺桃花始盛开。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经典的古诗词精选【十首】
【导语】中国历史⽂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化中的⼀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的⽣活经历,简短⽂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字的博⼤精深。
下⾯是分享的经典的古诗词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的古诗词精选 风 李峤〔唐代〕 解落三秋叶,能开⼆⽉花。
过江千尺浪,⼊⽵万竿斜。
译⽂ 风能吹落秋天⾦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能掀千尺巨浪,吹进⽵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指吹。
三秋:秋季。
⼀说指农历九⽉。
能:能够。
⼆⽉:农历⼆⽉,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花,过江千尺浪,⼊⽵万竿斜。
这是⼀⾸描写风的⼩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种诠释和理解。
风⽆形,空⽓流动形成风。
但它⼜是有形的,⼀阵微风掠过,⼩草含笑向⼈们点头,花⼉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撒欢⼉,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的脸庞。
风也有⾃⼰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秀、⼆⽉春风似剪⼑,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草的青春,也在⼈们⼼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壁怀古》来证明: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它引发海啸,将参天⼤树连根拨起,⽤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袖挥断成⽚树⽊,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策的⼈们,视⾃⼰为⼀列战车,⽽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似在诉说⼼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是强悍的。
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类的朋友,却也给⼈类带来⽆尽的灾难,风,你让⼈不得不爱,同时也让⼈惧之三分。
2.经典的古诗词精选 ⼩池 杨万⾥〔宋代〕 泉眼⽆声惜细流,树阴照⽔爱晴柔。
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5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5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翰)编辑:崔学峰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拼音版注音】pútáo měi jiǔyèguāng bēi ,葡萄美酒夜光杯,yùyǐn pípámǎshàng cuī。
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wòshāchǎng jūn mòxiào ,醉卧沙场君莫笑,gǔlái zhēng zhàn jǐrén huí?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简介】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
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
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
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
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
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
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题目解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咏边寒情景的名作,具有浓郁的军旅特色,诗人成功的描绘了一副塞上军旅饮宴图。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
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主题】凉州词(二首●其一)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赏析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前两句是用比喻修辞手法,来为后边两句做好铺垫,然后后边两句再用反问修辞手法,已达到诗人想要的意境。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将士们战前劝酒的场面。
将士们那种不惧战争,酒醉心没醉。
将士们面对战争,仍然你斟我酌,畅怀痛饮,有的想放下酒杯,但是,有的却高喊: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又何妨?有的在告诉他人,不要小看自己,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三、四两句是在描写劝酒场面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古诗两首》词语解释_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古诗两首》词
语解释
咏:1、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
2、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
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指诗人用诗来描述柳树,表达感受,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
诗中形容柳树枝叶的青翠。
妆:修饰,打扮。
丝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
诗中用来比喻随风飘动的柳枝。
裁:用剪刀剪布或用刀子割纸。
诗中用来比喻春风像灵巧的剪刀剪出了细巧的柳叶。
胜日:优美的日子。
诗中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芳,花草的香味。
诗中指春天美丽的风光。
泗水滨:泗水河边。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无边:没有边际。
光景:1、风光景物。
2、境况,状况。
诗中取第1种意思。
一时:1、一个时期。
2、短时间;暂时。
诗中取第2种意思。
等闲:平常,轻易。
东风:诗中指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古诗词大全300首背诵
====古诗词大全300首背诵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咏风唐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4、蝉唐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亦雁,不作一行飞。
6、易水送别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中秋夜唐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8、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9、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0、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照镜见白发唐张九龄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12、送朱大人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3、中南望馀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14、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15、春宫曲唐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唐刘方平、月夜1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张祜17、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18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杜甫19、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
濮阳县实验小学张冰洁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看注释、搜集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来感知诗词大意。
2、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质疑,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受到感染,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
领悟一些表达感情的方法。
突破策略
联系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边读边想象,在读中体会。
教具、学具准备
1、了解诗人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2、幻灯片、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感到特别亲切,诗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
2、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王安石?
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说说你的体会。
4、解题:
(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
)“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挂图,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
)
(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根据下面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做上标记。
(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2、全班交流。
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并说全诗意思。
3、评议
你觉得哪一小组完成的质量最高。
4、教师演示
同学们,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5、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出示挂图)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驾船来到了江边,望着对岸,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现在你就是画中那位诗人,此时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
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
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我为你加上音乐(多请几个人读,读出感情,读后评价。
)
7、启发学生推敲词句。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
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作者可能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指导背诵。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第二首表达思乡情绪的古诗《秋思》。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指名读古诗,正音。
3、通过看注释和插图,试着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边读边想象)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你感受到了什么?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1、指导朗读,感悟情感。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指导背诵。
(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第三课时
一、查找资料,了解诗人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思念家乡的古诗,今天继续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
课前通过搜集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2、“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自由读这首词,要读通顺,读正确。
2、看插图,理解词意。
(1)欣赏课文插图,说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指名朗读这首词。
2、交流词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a、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
b、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c、能用一些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等)
d、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a、“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
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
b、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c、“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d、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碎”。
)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e、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4、再次回读这三首思乡诗词。
5、体悟这三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
6、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
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指导背诵《长相思》。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奉诏进京春意浓追问明月何时有借景抒情
秋思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意万重叙事抒情
长相思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