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通假字ppt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4
文 偏 今 通言 义异假 复 义 、实 词、古 词
【知识网络】
1、通假字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 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有的词古今词 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 物了。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汤:古代本义为”热水”,今则菜汤、米汤等。
“为”是“是”。再如“妻子”“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
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
方法感悟
(一)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与蔺相如》) 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 译为“指出来, 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 [今义] 举动,名词
8、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 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 语表示了。 目 现换成“眼睛” 寡 现换用“少” 足 现换用“脚”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愿为市鞍马。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
古今同形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知识网络】
1、通假字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 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有的词古今词 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 物了。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汤:古代本义为”热水”,今则菜汤、米汤等。
“为”是“是”。再如“妻子”“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
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
方法感悟
(一)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与蔺相如》) 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 译为“指出来, 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 [今义] 举动,名词
8、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 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 语表示了。 目 现换成“眼睛” 寡 现换用“少” 足 现换用“脚”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愿为市鞍马。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
古今同形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通假字:“得”、“与”——本字: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通假字
通 ,含义:
。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通 ,含义:
。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通 ,含义:
。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通 ,含义:
。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含义:
。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含义:
。
<14>《诗经》两首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7.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必修1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3.归通馈,赠送。 4. 匪通“非”,不是。 5.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6.无通毋,不要。 7.于通吁,表感叹。 8.说通脱,解脱。 9.泮通畔,边,岸。
第四|、音近形异 例18: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还huán——旋xuán
例1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ē——缺què
例2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要yào——邀yāo
第五、音异形似 例21: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被bèi——披pī
文言文复习
考点解说:
理解常见实词 理解常见虚词 理解常见句式 理解并翻译句子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一、什么是通假字?
例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 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
“逝”跟音同(shì)形似的“誓”字相通; “女”跟字音(nû——rû)相近、字形相似的“汝” 字相通。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4: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文言实词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与用法.ppt
1.笑而受之:表修饰 2.而性懧愚:表并列 3.载券契而行:表顺接 4.衣冠而见之:表顺接
“而”顺接与修饰的区别:
• 顺接:“而”前后的两个动作行为的发生有先后 关系,后面的动作发生时,前面的动作已经完成。 修饰: • 1.“而”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一般以 强调侧重后一个动作行为,前一个动作是伴随着 后一个动作并对它起修饰作用。 2.“而”前面不是动作,但该词对“而”后的动作 起修饰限制作用的。
1.闻寡人之耳者 2.王之蔽甚矣 3.渔人甚异之
(使-------听到)
(被蒙蔽)
(以……为奇, 感到惊奇)
1. 使动、被动、意动
• 3.侍中侍郎……等,此皆良实。 • 4.亲贤臣,远小人
(善良诚实的人)
(亲近;疏远)
2.形容词
名词、动词
做宾语(在动词后面),“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 的大山),形 名
• 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抚养) • 6.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穿丧服) • 7.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上前)
3.名词
动词
1.后面带宾语。(5句) 2.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往往活用为动词。( 6句)
3.方位名词有时活用为动词。
(7句)
“下视其辙”
“下”----走下车
8.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9.其一犬坐于前 4.名词 作状语
向西、向南、 对外、对内
(像犬一样)
1.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或特征状态。 (对动词起限制或修饰作用)
四、一词多义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完成)
•注意前后文章不同用法的积累、整理
虚词用法九上评价手 册P105
“而”顺接与修饰的区别:
• 顺接:“而”前后的两个动作行为的发生有先后 关系,后面的动作发生时,前面的动作已经完成。 修饰: • 1.“而”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一般以 强调侧重后一个动作行为,前一个动作是伴随着 后一个动作并对它起修饰作用。 2.“而”前面不是动作,但该词对“而”后的动作 起修饰限制作用的。
1.闻寡人之耳者 2.王之蔽甚矣 3.渔人甚异之
(使-------听到)
(被蒙蔽)
(以……为奇, 感到惊奇)
1. 使动、被动、意动
• 3.侍中侍郎……等,此皆良实。 • 4.亲贤臣,远小人
(善良诚实的人)
(亲近;疏远)
2.形容词
名词、动词
做宾语(在动词后面),“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 的大山),形 名
• 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赡养;抚养) • 6.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穿丧服) • 7.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上前)
3.名词
动词
1.后面带宾语。(5句) 2.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往往活用为动词。( 6句)
3.方位名词有时活用为动词。
(7句)
“下视其辙”
“下”----走下车
8.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9.其一犬坐于前 4.名词 作状语
向西、向南、 对外、对内
(像犬一样)
1.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或特征状态。 (对动词起限制或修饰作用)
四、一词多义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完成)
•注意前后文章不同用法的积累、整理
虚词用法九上评价手 册P105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其日牛马嘶(
)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7)蟪蛄不知春秋(
)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 ■ (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
第二课时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 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 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 的词类活用。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六种 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 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3运用成语学文言(成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附ppt)
词类活用
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救死扶伤 量入为出 道不拾遗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沉鱼落雁(使……沉,使……落) 闭月羞花(使……闭,使……羞) 倾城倾国(使……倾,使……倾)
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第一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抱残守缺、避重就轻、飞短流长 扶强抑弱、扶危济困、改邪归正 好高鹜远、怙恶不悛 第二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正本清源(使……正、使……清)独善其身(使……善)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以……为耻)、不远千里(以……为远) 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寡廉鲜(少)耻 • 家徒(只有)四壁 • 尸位素(白)餐 • 不学无术(本领) • 如释(放下)重负 • 不速(邀请)之客 • 不期(约定)而遇 • 文(掩饰)过饰非 • 出类拔(超出)萃 • 蔚为大观(景象) • 寄(依附)人篱下
文言虚词
“以”的用法 • (1)以貌取人:介词,凭。 • (2)拭目以待:连词,而。 •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 (5)以理服人:介词,用。 •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一词多义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
⑦讲究,计较
三、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同形异 义词辑录”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 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变化以及单双音的变化。
高考真题[2010安徽卷] 高考真题[2010湖南卷]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陈亮《诸 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葛孔明》) 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2)2008年高考广东卷: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 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3)2010年高考天津卷: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 的刀子走向池塘边呼唤鱼。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 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 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①范增数目项王 两个名词相连 “可、能、欲”等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⑤驴不胜怒,蹄之 ⑥秦伐韩,军于阏与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高考真题:
(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完美版)
(5) (井绳)
(6)(田地) (7)上入下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2022/3/24
5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马、牛、羊、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走、彳”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从“刂(刀)、弓、矛、斤、殳(shū)”者与兵器有 关
(2)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2022/3/24
10
三、联想推断法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
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参考: 1.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边
境 2.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3.联想:毫发无爽、屡试不爽 爽:差错。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通假性、古今异义、 活用性、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特点。文言实词 的知识,不少同学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 单一,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表述不当,下面我们来 共同探讨一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并能结合 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希望对 同学们有所帮助。
原则: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2022/3/24
1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通假字的情况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二 根据字音推断 三 根据字形推断
评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的)
评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坐——座 乡——向
嘿——默 亡——无
息——熄 寤——悟
思
请完成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议
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一)实词(解释词义)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 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通 文 假 言
文
字 之
通假字
导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导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导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导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员”通“圆”
评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的)
评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坐——座 乡——向
嘿——默 亡——无
息——熄 寤——悟
思
请完成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议
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一)实词(解释词义)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 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通 文 假 言
文
字 之
通假字
导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导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导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导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员”通“圆”
高考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 (3)一字通数字。指某一借字可替代其他几个不同的本字。如 “适”与“敌”、“嫡”“適”三字声符相同,音近而通假。
• 【例】①太甲,成汤适长孙也。(《史记》)(“适”通“嫡”)
• ②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适”通“敌”)
• ③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 “適”)
• 5.参考注释法
• 古代文字训诂学家在注释古籍中对通假字有过许多研究和考证,并 常用“某读曰某”“某与某古字通”“某与某同”等来说明文字的 通假关系。
• 【例】(1)隰则有泮。(《诗经·氓》)(郑笺:“泮读为 ‘畔’。”即“泮”为“畔”的借字。)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经典释 文》注为:“知,如字,又音智。”即“知”通“智”字。)
• 2.通假字
• (1)王说,曰:“诗云……”:(
• (2)刑于寡妻:(
)
• (3)盖亦反其本矣:(
)
• (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颁白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鼓瑟希 希:同“稀”,稀疏
• B.批大郤 郤:同“隙”,隔阂,嫌隙
• 通假字辨识方法
• 1.音变法
•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 今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一定全部音同音近,有 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 相同相近。
• 【例】①“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罢”通 “疲”,虽然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却是同音的。
• (3)百姓罢劳。(《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罢读曰疲。” 即“罢”通“疲”字。)
•
• 对点练习]一、填空类 • 1.通假字 • (1)距关,毋内诸侯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张良出,要项伯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令将军与臣有郤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文言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ppt
3、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词,语境 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 词,语境义是两个。
如: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
例(1)中是寒暑是两个单音词,例(2)中寒暑 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判 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
练习: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解释。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假字是本字的声旁字(具——俱) 2.被明月兮佩宝璐 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形成通假(被——披)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造成通假 (材——才)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值) 我们如何辨识通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假字,找出本字,(共——供) 从而正确理解文 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 意?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授) 令壮者无取老妇 ①增加偏旁,找出 ( 取——娶) 本字 徐公来,孰视之,自叹为不如。 ( 孰——熟) 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 内——纳 )
1.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 王。” ——《鸿门宴》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梁惠王上》 3.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毕升《活板》 4.被明月兮佩宝璐。——屈原《涉江》 (蚤—早;颁—斑;板—版;被—披)
1.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 梁惠王上》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 疏》 (无——毋) 1.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孟子》 2.人穷则反本。——《孟子》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反——返)
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 定句中的这类词:
文言实词复习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ppt课件
• ⑥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古:攻克。今:抬起。)
•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古:跑。今:行走。)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
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
又如:“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大雁只有在飞行时才会列成队列。 故只有“行”的意义。)
•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 • “国家”、“人物”、“质量”、“舟楫”、
“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 语素义消失。 • “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 • “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 • “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 • “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 • “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 • “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中国”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中原地 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 称呼。)
2. 词义缩小
“臭”,古代好坏气味均可,现只表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 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I、考测什么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 点,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语 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从1989年到2011年,20多年的高 考语文试卷中,考测词类活用的竟有42处之多(按1个活用的实 词作1处计算)其中,某些实词用如使动的12处,用如意动的6 处,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6处,名词用作状语的13 处,形容词 用如名词的1处,形容词用如动词的3处。
( 古:攻克。今:抬起。)
•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古:跑。今:行走。)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
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
又如:“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大雁只有在飞行时才会列成队列。 故只有“行”的意义。)
•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 • “国家”、“人物”、“质量”、“舟楫”、
“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 语素义消失。 • “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 • “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 • “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 • “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 • “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 • “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中国”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中原地 区,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阿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 称呼。)
2. 词义缩小
“臭”,古代好坏气味均可,现只表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 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I、考测什么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 点,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语 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从1989年到2011年,20多年的高 考语文试卷中,考测词类活用的竟有42处之多(按1个活用的实 词作1处计算)其中,某些实词用如使动的12处,用如意动的6 处,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6处,名词用作状语的13 处,形容词 用如名词的1处,形容词用如动词的3处。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 “因击沛公于坐 。”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二、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 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函封之
译为:用(乘,凭借)……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说:本字——悦 ❖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译为:善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动
为动
用
用法
法
意动
用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31张ppt)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2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022/3/22
8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31张ppt)
文言文知识讲解ppt课件
(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
箕踞以骂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0)秦王还柱而走 11)成五采 12)具告以事 13)距关,毋内诸侯 14)张良出,要项伯 1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令将军与臣有郤 18)因击沛公于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
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
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侯)许君焦、瑕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皆白衣冠以送之 樊於期乃前曰 士皆垂泪涕泣 乃朝服,设九宾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 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 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进兵北略地 函封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
箕踞以骂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常以身翼蔽沛公 道芷阳间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 3)何厌之有?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6)请辞决矣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0)秦王还柱而走 11)成五采 12)具告以事 13)距关,毋内诸侯 14)张良出,要项伯 1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 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7)令将军与臣有郤 18)因击沛公于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
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
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侯)许君焦、瑕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与郑人盟 皆白衣冠以送之 樊於期乃前曰 士皆垂泪涕泣 乃朝服,设九宾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 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 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共71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文言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毋”; 不 要
5、其余则熙熙而乐。
同“嬉”, 欢乐,快
乐
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隙”; 隔阂,嫌
怨
7、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同“悬”;
挂
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同“向” 对着、朝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着
同“向”; 对着,朝
着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通“餍”; 满足
2、皆阳应曰:“诺”。
同“措”;放置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挡”;抵挡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盖亦反其本矣。
同“捧“两手托着 通“盍”;何不
同“何”;什么
6、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环”;绕
7、秦王还柱而走。 8、麾众拥豪民马前
同“挥”;指挥
9、是以同先“帝拒简”拔;以把遗守陛下。
距关,毋内诸候
酒酤于市
輮以为轮
沽
煣
3、
。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
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
同“按” 审察,察
练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词义看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猝” 突然 通“班” “斑” 头发花白
(四)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字形相近
1、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2、道中手自钞录 ( “钞”通“抄”)
3、死者太半
(“太”通“大”)
4、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斑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版
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毕升《活板》)
3、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
披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二、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
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毋法具有普遍性。
尔 1、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现
3、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自荐》)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同“沉”:程度深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性”资质,禀赋
6、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志”;记 同“熟”;仔住细
89、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同“途”,道 路
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同“无”; 没有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4、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通“唯”; 只,只 有
2、卒起不意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邀” ,请
4、 张良出,要项伯
通“背”,背叛,忘记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6、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7、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同“遍”遍及,普遍
8、箱帘六七十
9、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奁”,梳妆的镜匣
通“才”;刚刚
1、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 一、实词虚词 • 二、文言断句 • 三、文化常识 • 四、概括理解 • 五、句子翻译
——实词之通假字
【知识网络】 1、古今异义
5、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
2、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偏义复词
一、通假字的概念
“通”,即 ;“假”,即 。被替代的那 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 就是通假字。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
二、通假字的类型:
1、双声通假 2、叠韵通假 3、同音通假
4、形近通假
(一)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1、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 2、县明太祖御容明轮堂,率众拜且哭
(“县”通“悬”)
3、没死以闻
(“没”通“冒”)
4、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通“无”
(二)叠韵通假:借字与本字韵母相同
同“拣”;挑选,选 拔
10、距关,毋内诸侯。
同“暮”;日落的时候,晚
1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上 同“纳”接
12、距关,毋内诸侯。
纳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通“擒”捕捉
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3、大军卻,离城三里止营。
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
亲 同“却”,退
4、沈醉不知归路。
同“佯”; 假装,表 面
3、张良出,要项伯。
同“邀”; 邀请
4、五万兵难卒合。 5、蝉则千转不穷。
通“猝”, 仓猝 通“啭”; 鸟宛转地叫
6、著我旧时裳。 7、昂其直,居为奇货。
同“着”, 穿
通“值”; 价 钱
三、
。可以利用字形特点掌握通假字。
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悉形声结构规律。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值
① 系向牛头充炭直
供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失其所与,不知
智
2、
。 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
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如:
“学而时识之,不亦说乎”。
辨
此小大之辩也
拒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2.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通“影”) 3.举酒主属客 (“属”通“嘱”)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三)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 韵母完全相同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2、零丁孤苦 3、乃瞻衡宇 4.槌床便大怒
(“零丁”通”伶仃”) (“衡”通“横”) (“槌”通“捶”)
5、其余则熙熙而乐。
同“嬉”, 欢乐,快
乐
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隙”; 隔阂,嫌
怨
7、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同“悬”;
挂
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同“向” 对着、朝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着
同“向”; 对着,朝
着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通“餍”; 满足
2、皆阳应曰:“诺”。
同“措”;放置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挡”;抵挡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盖亦反其本矣。
同“捧“两手托着 通“盍”;何不
同“何”;什么
6、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环”;绕
7、秦王还柱而走。 8、麾众拥豪民马前
同“挥”;指挥
9、是以同先“帝拒简”拔;以把遗守陛下。
距关,毋内诸候
酒酤于市
輮以为轮
沽
煣
3、
。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
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
同“按” 审察,察
练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词义看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猝” 突然 通“班” “斑” 头发花白
(四)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字形相近
1、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2、道中手自钞录 ( “钞”通“抄”)
3、死者太半
(“太”通“大”)
4、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斑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版
2、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毕升《活板》)
3、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
披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二、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
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毋法具有普遍性。
尔 1、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现
3、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自荐》)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同“沉”:程度深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同“性”资质,禀赋
6、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志”;记 同“熟”;仔住细
89、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同“途”,道 路
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同“无”; 没有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4、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通“唯”; 只,只 有
2、卒起不意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邀” ,请
4、 张良出,要项伯
通“背”,背叛,忘记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6、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7、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同“遍”遍及,普遍
8、箱帘六七十
9、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通“奁”,梳妆的镜匣
通“才”;刚刚
1、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 一、实词虚词 • 二、文言断句 • 三、文化常识 • 四、概括理解 • 五、句子翻译
——实词之通假字
【知识网络】 1、古今异义
5、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
2、一词多义
3、通假字
4、偏义复词
一、通假字的概念
“通”,即 ;“假”,即 。被替代的那 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 就是通假字。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
二、通假字的类型:
1、双声通假 2、叠韵通假 3、同音通假
4、形近通假
(一)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1、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 2、县明太祖御容明轮堂,率众拜且哭
(“县”通“悬”)
3、没死以闻
(“没”通“冒”)
4、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通“无”
(二)叠韵通假:借字与本字韵母相同
同“拣”;挑选,选 拔
10、距关,毋内诸侯。
同“暮”;日落的时候,晚
1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上 同“纳”接
12、距关,毋内诸侯。
纳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通“擒”捕捉
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3、大军卻,离城三里止营。
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
亲 同“却”,退
4、沈醉不知归路。
同“佯”; 假装,表 面
3、张良出,要项伯。
同“邀”; 邀请
4、五万兵难卒合。 5、蝉则千转不穷。
通“猝”, 仓猝 通“啭”; 鸟宛转地叫
6、著我旧时裳。 7、昂其直,居为奇货。
同“着”, 穿
通“值”; 价 钱
三、
。可以利用字形特点掌握通假字。
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悉形声结构规律。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值
① 系向牛头充炭直
供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失其所与,不知
智
2、
。 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
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如:
“学而时识之,不亦说乎”。
辨
此小大之辩也
拒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2.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通“影”) 3.举酒主属客 (“属”通“嘱”)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三)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 韵母完全相同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2、零丁孤苦 3、乃瞻衡宇 4.槌床便大怒
(“零丁”通”伶仃”) (“衡”通“横”) (“槌”通“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