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法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保护法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保护法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保护法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立法体系。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域、森林、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界的各种资源。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保护,规定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包括禁止破坏自然环境、限制开发利用等内容,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保护,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3. 合理利用,规定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4. 法律责任,规定了对违反自然资源保护法的行为将受到的法律制裁和责任追究。

自然资源保护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_自然资源保护法2

第五章_自然资源保护法2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的问题
野生动物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仅限于珍贵濒危野生动
物)
立法过渡强调野生动物的资源效益而忽视野生动物的生 态价值
法律在强调野生动物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同时并没有建立
一个有效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制。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
野生植物保护及其立法
《草原法》的规定。由于野生植物保护也是生物多样性
条)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的问题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物权保护制度以及自然保护区 建设的补偿机制,因此,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当地 居民的生存利益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出多门”,造成各相关
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都依法有权建立不同性质的自然保
护区,这也是造成自然保护区管理混乱的一个根本原因。
226个,面积 8871.3 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
和总面积的10.3%、59.9%。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 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 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草原和荒漠; •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 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 经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 区域。
名胜区已达 16 处:泰山、黄山、峨眉山 — 乐山、武夷山、
自然遗产与风景名胜区
概述
按照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通常以人 文遗迹、自然遗迹以及“珍贵”景观的概念来表述自然 遗产与风景名胜区。
• 人文遗迹是指遗存在地面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2013-8-1
24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三)关于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规定 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鼓励和支持农民治理 3、明确治理责任
2013-8-1
25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四)其他相关规定 1、关于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的规 定 2、关于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职责的规 定 3、关于水土流失治理责任承担原则的规 定
2013-8-1
17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二)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的规定 1、保护自然植被,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 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 3、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 重复利用率。 4、在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止水 害,节约用水和进行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等方 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 予奖励。
2013-8-1
13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保护法
(四)关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和浪 费土地的规定 1、建立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2、严格征地审批制度 3、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4、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用地
2013-8-1
14
第三节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一、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的开发、 利用、保护和管理,另行规定。
2013-8-1
31
第四节
森林资源保护法
(四)关于控制森林采伐量和采伐更新的规定 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 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营林业企事业单位、 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 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 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与解读

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与解读

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与解读自然资源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层面,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都需要有法律依据和相应的解读。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和解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是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它于1988年颁布,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8年。

该法律明确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原则,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自然资源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制度,包括划定保护区范围、限制开发行为、加强管理等。

2.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法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要求合理利用、节约利用,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法律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处罚。

3. 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保护法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强调对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相关单位和个人需承担相应的修复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它于2002年颁布,并在2018年进行了修改。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开展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哪些项目和计划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包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核、公众参与、监督检查等。

自然资源保护法知识点(全)

自然资源保护法知识点(全)

自然资源保护法知识点(全)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保护和管理国家自然资源的法律体系。

其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下面是一些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重要知识点:1.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2. 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则自然资源保护法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考虑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确保资源能够长期满足人类的需求。

- 生态优先原则: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协调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 公众参与原则:依靠公众的广泛参与,促进自然资源保护的合作与共担。

3. 自然资源保护的措施自然资源保护法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包括:- 制定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和政策,限制资源开发的总量和速度,防止过度开发。

-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保护区划,划定保护区的边界和管理规定,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

- 设立资源税、资源费和排污费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源利用的行为,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4. 自然资源的权属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权属是指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自然资源保护法明确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并规定了资源的合法获取和使用方式。

该法律还对非法侵占、破坏和污染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了惩罚和保护。

5. 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自然资源保护法界定了不同主体的责任,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国家有责任制定和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计划。

地方政府需负责对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自然资源,防止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总结:自然资源保护法是保护和管理国家自然资源的法律体系。

自然资源的定义、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权属和保护的责任是该法律的重要知识点。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一部中国的法律,它的宗旨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法律规定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包括优先保护、综合利用、科学开发、节约使用等。

2. 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律规定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等。

3. 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法律规定了对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措施,包括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4. 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法律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措施,包括对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经济补偿。

5. 奖惩措施:法律规定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对环境保护的奖励措施,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

通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案例

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案例

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案例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形成、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实践中也涌现了一些相关案例。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案例两方面来探讨自然资源权益的保护。

一、自然资源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的国有、农民集体所有权及农民土地经营权的由来和归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根据该法规,农民土地经营权可以经营、流转、抵押,保障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归属和管理制度,明确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原则,为保护矿产资源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法》主要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立了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规定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保护了水资源的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法》规定了森林资源的归属和保护制度,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了森林资源的权益。

以上仅是部分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的权益。

二、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案例1.京杭大运河水资源保护案在京杭大运河流域,由于长期的水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多年来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水资源,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被适用,限制了水资源的开采和污染排放,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保护了京杭大运河的水资源权益。

2.矿产资源开采权益保护案在某省某矿区,涉及一家矿产资源开采企业与当地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纠纷案。

法院依据《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维护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并要求企业给予合理补偿。

此案例体现了法律法规对自然资源权益的保护和司法实践的成果。

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所依赖或者利用的来自自然界的各种资产、元素、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来进行管理。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解读。

一、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法》该法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于1986年首次颁布,曾经多次修订。

该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

它包含了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基本法律,于1989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同时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相关的法律支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1988年颁布,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原则,保护水资源的合法权益。

二、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解读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如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旨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土地利用政策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来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例如我国的土地管理政策要求严格控制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土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对矿产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开采和浪费。

4.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各国都制定了水资源管理政策。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

我国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法律是 1988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此外与保护水资源有关的主要立 法还有:《河道管理条例》、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防汛条例》、《取水许可制度 实施办法》、《水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
、陆地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 制度
自然资源保护法与自然保护法的关系




二者既有共同点,又有许多不同 之外,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二者的保护对象具有交叉关系 二者的立法目的各有侧重 二者的保护方法和手段不同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利用原则 有偿利用原则 整体性原则
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 度




主体法律制度 权属法律制度 价格制度 交易制度 宏观调控制度 法律责任制度
森林权属: 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 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全民所有制单 位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 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 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 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 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 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 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 包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
我国现行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缺陷



缺乏基本的、综合性的自然资源 保护法律 各部自然资源法的规定相互交叉、 重叠、矛盾和冲突 法制结构系统不当 基本制度不健全
完善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鉴于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相 互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各 类自然资源性质的巨大差异,我 国应采取以基本法为龙头,以单 行法为基干,以各种行政法规、 规章为主体,以相邻法律为补充 的效力层次分明的法律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法于1986年颁布实施,至今已经历三次修改,分别于1999年、2016年和2020年进行,不断完善和加强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背景、法律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自然资源保护法进行阐述。

一、法律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了自然资源保护法。

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从过度开发向合理利用、从资源大量消耗向资源节约型、从环境污染治理向生态保护的新时期。

二、法律内容自然资源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质和能源,以及自然环境和生物群落等自然要素。

按照用途和经济价值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资源、能源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保护原则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原则,包括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循环利用、节约用途等原则。

这些原则旨在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制度,包括资源开发审批制度、资源调查评估制度、资源利用权制度、资源监督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旨在规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4.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资源保护区划、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赔偿、资源税收等。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三、实施效果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效果显著,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自然资源的保护得到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通过资源保护区划、生态补偿等措施,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环境法学》自然资源保护法

《环境法学》自然资源保护法

环境法学: 自然资源保护法一、引言环境法学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保护法是环境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各种自然资源,确保其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自然物质或能量,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

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为了保护各类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

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保护法能够规范资源开发利用行为,防止滥用和过度开发,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1. 资源保护原则自然资源保护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保护优先原则、综合利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原则等。

2. 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制度自然资源开发需要进行许可、审批等程序,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开发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破坏环境平衡。

4. 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自然资源保护法明确了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监控,确保法律规定的执行。

五、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现状各国在自然资源保护法方面存在差异,有些国家采取严格规范的保护措施,有些国家面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平衡难题。

在国际层面,也存在各种合作与协议,为自然资源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六、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保护法将越来越引起重视。

未来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加强跨区域合作等。

七、结语自然资源保护法作为环境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立法实施,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即是关于环境法学中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一些内容和思考,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环境法学的关注和研究。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一部重要法律法规,于1986年颁布实施。

该法旨在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福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然资源保护法进行探讨。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的背景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国,但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自然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福祉,我国颁布了《自然资源保护法》。

二、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为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可持续利用、公开透明、责任追究等。

这些原则是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基础,也是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核心内容。

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等。

其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资源等的保护和管理。

四、自然资源保护法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

其次,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污染和破坏,保障人民的健康福祉。

最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实施可以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

五、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存在问题尽管自然资源保护法在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存在“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a
11
1.部门性资源法。
自然资源管理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 立的法律部门。如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森 林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水 法》、《渔业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是作为部门资源法的《森林法》中的基本法,它 与《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等配套法规组成森林资源法群。
另外,可以从自然资源管理、利用、保护方面 分为自 土地资源保护法
a
14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的表层。它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社会生产活 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也是地球上的植物 生长发育和动物栖息以及繁衍后代的场所。
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表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
系统。环境问题的解决是超越国家界线的。有些资 源的开发利用也不是一国所能完成的。因此,对自 然资源的保护,人类负有共同的国际义务。
a
10
三、自然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就是由许多相互联系、 相互协调的部门资源法所组成的统一体。例如,土 地、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江河、海洋等生态 系统之间客观地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 一的自然综合体。即调整人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可 划分为如下两类:
第五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
a
1
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a
2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 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自然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 用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的自然因素。它包括土 地资源、矿藏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海 洋资源和野生生物(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等 自然因素,但是不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那一部分自然因 素,如被人们加工制作的各种产品等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 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 ①适用范围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土地复垦规定 适用于因从事开矿、砖瓦等生产建设活动,造成土 地破坏的企业和个人。
•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检查本行政 区域的土地复垦工作;
土地沙化
由于草原严重沙化,骆驼无草可食,营养不良, 骆驼产下后无法站立,无法吃奶,最后死亡。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这是2001年的一场强沙尘暴使得骆驼前行非常困难。
三、保护土地的法律规定
有关保护土地的主要法规
• 1953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 1981年《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地耕地的紧急通知》 •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
资 源 非 恒定性资源

如太阳能
竭 亚恒定性资源
如风能、降水


易误用及易污染的资源
如大气、水能

第一节 保护土地的法律规定
一、土地的概念
• 《土地管理法》所称的土地是指全国各行 政区域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耕地、
林地、草地、荒地、河流、湖泊、滩涂、城镇及 农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旅游及 国防等特殊用地以及暂时还不能利用的其他用地 等。
自然资源保护法
自然资源的概念
• 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 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 质和能量。
– 是社会财富的来源,
– 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耗 竭
可更新资源
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自 然
资 源
不可更 新资源
能被重复利用的,如黄金 不能被重复利用的,如化石燃料
⑵保护耕地的规定
• 耕地保护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 事,要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 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的主要内容 是:
– 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节约用地,尽量荒地、劣地, 不占用耕地、好地。严格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和审批 权限。及征收耕地占用税,征收耕地补偿费和收取新 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⑶保护土地的意义 所谓保护土地,就是通过防止土地破坏和土壤污染, 保持、维护土地的环境效能,保护、提高土地的生物 生产能力,使之持续为人类所利用。
– ①土地作为环境要素,它是人类的“立足之地和劳动场所。” – ②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它是 “财富之母。”
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
黄河河口地区的卫星影像
• 生产能力的永久性。土地生产力只要利 用合理,不仅不会会磨损、消耗、报废, 反而会不断提高;反之,就会导致肥力 下降、破坏土壤。要用地和养地。
二、保护土地的意义
• ⑴我国土地的基本情况 土地类型多,山地面积大,人 均耕地少,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大,耕地后备资源 不足。
• ⑵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 严重,土地次生盐积化面积扩大,土地潜育化面积扩 大,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污染严重,采矿毁地严重, 土地利用不当,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 ③土地复垦要求。应当充分利用邻近企业的废物填 充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双方均不得收取 费用;利用废物作为土地复垦充填物,应防止造成 新的污染
• 土地利用管制制度: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三类。
– 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 用地、养殖水面等
– 建设用地:建筑物、构筑物用地;如住宅、 交通用地、旅游用地
– 土地法对不同用途的土地实行分类管理,严 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 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 ②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非农业建设 项目占用耕地,须报国务院批准。
– ③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 ④严禁乱占、滥用耕地。
⑶防治土地质量退化的规定
• ①防治土地沙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 护耕地,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防治土地沙化。严禁滥垦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 过量放牧,保护草原植被,禁止采樵沙区林木等。
• 各级计划管理部门负责土地复垦的综合协调工作;
• 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土地复垦规划的制定与 实施。
– ②土地复垦规划。
•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 一规划的原则,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生产建设计划,征求 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并经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 有土地复垦任务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 务书应包括土地复垦内容;设计文件应有土地复垦章节; 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否则,土地管理部门 不批准建设用地。
例》 • 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8、1998年修改) • 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 • 1991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修改) •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外商投资
开发经营成片土地管理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 地违法案件处理暂行办法》等。
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 土地使用者必须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 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依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 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 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的使 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法律对规划编 制和实施的一整套措施和方法作出的规 定。包括规划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 规划的编制和批准机构等。
• 土地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土地的基本特性
• 面积有限。人类只能改变面 积。要珍惜和节约用地。
• 位置固定。每块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 置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只能就地利用, 不能移动、调换。要求利用土地时,因 地制宜。
• 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土地不论是作为环 境要素,还是作为自然资源,都不能用 其他物质来代替。
• ②防治土地盐渍化。防止过量抽取地下水,完善排 灌系统,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进行综合整治。
• ③防治土壤污染。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 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禁止向农业用地排放有 毒有害物质;农田灌溉水质、农用污泥、粉煤灰中 的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控制标准等。
• ④防治水土流失。
⑷土地复垦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