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战略智慧的代表之一。

本教案以《孔明智退司马懿》为蓝本,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和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理解《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文学技巧和人物形象;2.运用《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文学技巧和人物形象,分析其他文学作品;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4.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讲解《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2.分析《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文学技巧,如寓意、比喻、对比等;3.对比分析《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人物形象,如孔明、司马懿、刘备等;4.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对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技法、人物形象进行分析;5.引导学生撰写相关的读后感、写作作业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孔明智退司马懿》中的文学技巧和人物形象;2.运用学习成果,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三国演义》及相关文学作品;3.学生文学作品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及主人公介绍1.教师介绍《孔明智退司马懿》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讲解三国时期背景及秦、汉、魏、蜀、吴五大政权的兴衰。

3.分析刘备、孔明、司马懿等主要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历史地位、成就与不足等。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1.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孔明智退司马懿》的原文,并理清情节。

2.分析情节中的文学技巧,如对比、比喻、寓意等。

3.让学生自主讨论对情节中的人物性格、行为等做出评价,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第三课时:人物形象分析1.教师让学生分组自主讨论某个人物形象,并在小组内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其人物特点、形象来源、代表意义等。

2.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比较。

3.引导学生将此形象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课堂写作1.让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读后感。

2024年度《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通用

2024年度《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通用
赏析精彩片段
选取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赏析, 如孔明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 写,感受其智慧与魅力。
9
故事情节梳理与人物性格分析
故事情节梳理
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梳理《孔 明智退司马懿》的主要情节,包括起 因、经过和结果。
人物性格分析
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 理活动,探讨孔明、司马懿等人物的 性格特点和形象塑造。
《孔明智退司马懿》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是罗贯中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 。
该作品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诸葛亮运用智谋成功击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
2024/2/2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三国演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4
历史背景及人物关系梳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 的时期,发生了很多著名的历史 事件,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0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 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 养。
6
04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 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 力。
学生预期收获
01
02
03
04
学生对《三国演义》及《孔明 智退司马懿》有更深入的了解
和认识。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 力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文学作品。
2024/2/2
32
07
总结反思与未来改进方向
2024/2/2
33
本次课程总结回顾
2024/2/2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课程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文本内容,掌 握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内容与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教案——启发学生窥探中国文化之美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教案——启发学生窥探中国文化之美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教案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一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文化经典。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这篇经典,发现中国文化之美,是我们在编写教学教案时需要思考的难题。

下面,本文将结合这篇经典,探讨如何启发学生窥探中国文化之美。

一、教学目标1.了解《孔明智退司马懿》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掌握文本的基本知识点,如人物、情节、语言等。

3.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启发学生探究中国文化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历史背景介绍解释三国时期的背景,介绍蜀汉和魏国的关系,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基本的历史背景知识。

2.人物关系分析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如孔明、司马懿、诸葛亮、刘备等,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为学生后续的理解奠定基础。

3.情节分析对文本的情节进行梳理和分析,重点解释文本中的细节和隐含的情感暗示,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含义。

4.语言解读对文本中的典故、警句等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

5.文化探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文本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尊师重道、义薄云天、排众取优等。

启发学生探寻中国文化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导入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教学氛围。

2.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解读文本,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文本,掌握关键知识点。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文本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

4.写作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从写作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本。

5.多媒体展示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用多媒体展示与三国时期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预热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堂讲授讲解《孔明智退司马懿》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对人物关系和情节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文本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探究深度。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通过反复朗读、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粗浅文言文的大意。

3.通过认真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4.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二、检查课前预习1、检查阅读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行朗读展示,为了一会儿展示得更精彩,再来认真地练读一遍课文吧!学生自由读。

2、检查大意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

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大家在自学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呢?三、理解课文内容1.说说课文的大意。

本文故事其实就是《空城计》,讲的是三国时,魏军攻占街亭后,魏国统帅司马懿亲自率领大军十五万,想乘机拿下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两军军力对比悬殊,诸葛亮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得以全军而退。

2. 议议读懂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多读、查资料,联系上下文。

品读:你们觉得题目中的哪个字最为关键?体现在哪儿?(学生不难说出全文是围绕“智”字来写的。

)1、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2、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3、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描写,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聪明才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 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3. 课文中的对话和描写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的理解。

2. 课文中的战略和智谋的解读。

3. 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历史背景的介绍资料。

3. 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对诸葛亮和司马懿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朗读和背诵:(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课文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读。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 对话和描写的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对话和描写。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对话和描写。

6. 历史背景的介绍:(1)教师介绍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历史背景。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的细节。

7. 总结和反思:(1)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设计孔明智退司马懿

教学设计孔明智退司马懿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尽皆失色、尽皆隐匿”等词语的意思。

2.以“智”为切入口,学生在读读、找找、说说当中感受孔明“沉着冷静、巧妙布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3.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古体小说,对于感兴趣的句子能读好句子间的节奏与轻重。

【课前谈话】考查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教学流程】一、简介人物,激趣导入1.教师简介司马懿。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懿就是其中一个。

司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

2.你能用简单的两三句话介绍一下孔明吗?(当学生有重复的时候,教师引导如何补充;当学生介绍很简单的时候,教师引导如何整合。

)二、初读课文,借助题眼,创设统领性问题1.足智多谋的司马懿、神机妙算的孔明,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难解的词语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停止自由读)3.生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孔明是个智者,大家一定深信不疑。

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读一读、悟一悟,孔明之智到底表现在哪里?三、聚焦“空城计”,探究孔明的“布局精妙”1. 同学们,说到孔明的“智”在这篇课文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那肯定是“空城计”部分了,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空城计内容的句子。

五年级下《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交流,学习课文生字词,读通、理解课文;2、概括人物特点,合作交流,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彼此对应、对比映衬的写法;3、试写空城计用意,转化语言,推荐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预设流程:一、课前谈话:看插图,说人物,谈印象课前我们来热热身,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了许多课文,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写的人,比如这一位你还认识吗?出示课文人物插图。

他有哪些特点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再出示2幅,说性格特点。

这些人物有着鲜明而丰富的性格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导入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再来走进两位人物,第一位大家想必都认识,是孔明(板书),孔明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

另一位姓司马,名懿,叫司马懿。

(一)疏通难读、难理解的地方1、两个有趣的名字,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又有着怎样有趣的性格特点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补充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

请大家把书翻到182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举手。

这篇课文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一篇600多年前的文章,第一次读这样古代的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很多字不认识、难读)2、那毕竟是600多年前的文章啊,请你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和难读、难懂的句子分别用圆圈和线条标出来,等下我们一起来学习。

好,开始吧!3、视频出示,集体交流时,在认识不认识的字时把句子读通顺,重点预设:(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从字义明读音)(2)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加上理解: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注音,标停顿线,指名学生读,齐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7 孔明智退司马懿》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7 孔明智退司马懿》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尽皆失色、尽皆隐匿”等词语的意思。

2、以“智”为切入口,学生在读读、找找、说说当中感受孔明“沉着冷静、巧妙布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3、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古体小说,对于感兴趣的句子能读好句子间的节奏与轻重。

教学重难点以“智”为切入口,学生在读读、找找、说说当中感受孔明“沉着冷静、巧妙布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教学流程一、简介人物,激趣导入1、教师简介司马懿。

师:《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懿就是其中一个。

司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

2、生用几句话简介孔明。

师:你也能用简单的两三句话介绍一下孔明吗?(当学生有重复的时候,教师引导如何补充;当学生介绍很简单的时候,教师引导如何整合。

)二、初读课文,借助题眼,创设统领性问题1、师:足智多谋的司马懿、神机妙算的孔明,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难解的词语能够借助课后的注释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师:自信能把课文读通顺、准确的请用你们的坐姿告诉我。

(学生停止自由读)出示: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孔明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历史知识和人物形象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把握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和诸葛亮、司马懿的历史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3.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文言文句子、历史知识等。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学习:(1)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生平事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明的智慧和勇气,提醒学生尊师重道、勤奋好学。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朗读和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背诵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练习和心得体会的完成质量。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及教学点评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及教学点评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及教学点评1. 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案例,学生应能够:1.理解三国历史中的战争和政治情况。

2.分析孔明在退兵和谈判中的策略和手段。

3.理解孔明智谋的道理,领会如何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1.2 教学内容安排1.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个历史时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介绍孔明和司马懿的背景,重点介绍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

3.分析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和手段,让学生了解谈判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总结孔明智谋的道理,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1.3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课堂讨论3.观摩视频4.小组讨论1.4 教学评价1.课堂小测验2.学生课后作业3.学生听课笔记4.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2. 教学点评2.1 教学目标此次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而且实际。

通过此案例的学习,可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关于三国历史中关键人物的政治斗争的知识,也能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2.2 教学内容安排此次教学的内容设置很好,存在顺序递进的关系,使得学生可以逐步了解三国历史的背景和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了解孔明与司马懿之间的政治斗争及其谈判的策略和手段。

最后,教师总结《孔明智退司马懿》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2.3 教学方法此次教学的教学方法多样,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课堂讨论、观摩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

此外,教师合理运用讨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教学评价此次教学的评价设计合理,不仅仅是通过小测验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教师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此外,教师也会关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的表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和不足。

3. 总结此次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都做得很好,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活跃度高,使得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瑞安市实验小学吴向华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点词的方法。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对孔明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3、激发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

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读过《三国演义》请举手。

2、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

题目--《孔明智退司马懿》4、齐读课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师:从课题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命题方法就是以事件来命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智退司马懿,结果怎么样?(起因兵力悬殊)(结果兵皆退之)2、这篇课文总共才两个小节,刚才我们还没有读到的地方看起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了。

(板书:经过)谁来读读这个部分。

(指名3生)重点指导:(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师:这句话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难读的部分在于老师画线的这部分,这句话断句断在哪里呢?谁会读?①“/” ②读(2)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①划线部分该怎么读呢?先理解一下意思。

于:在到②谁能说说划线部分的意思?③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断句断在哪儿了。

④谁来读一读。

⑤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三、再读课文,讨论写法1、这就是孔智退司马懿的经过部分,从这件事中孔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胆识过人、智慧超群、神机妙算、出其不意……)孔明这个人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突出孔明的“智”?请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读。

小学五年级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范文小学五年级语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范文1一、简介人物,激趣导入师:三国演义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歇后语,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三国演义里面非常经典的一段。

生齐读课题师介绍司马懿【课件出示】司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三国时期魏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魏国大都督。

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

师:这个人(诸葛亮)不用我介绍了吧?你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他。

生1:我觉得诸葛亮知天时知地理知人和,这就是诸葛亮.师:你对诸葛亮太了解了,把他全部优点都肯定了,你真棒!生2:我觉得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策略家,是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个脚踏七星,呼风唤雨的道家。

(下面老师赞叹不已) 师:你太厉害了,一口气能说出那么多的词语,叫我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我是说不出来的。

生3:诸葛亮,字孔明,是蜀国的军师,在三顾茅庐之后,多次率军打败,为吴与周瑜合力指挥的军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

师:够详细的了,这里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小常识,古代的时候,一般人有名有字,这里孔明是他的字,复姓诸葛,名亮。

还有一个小常识,一般来讲,如果两人初次见面,称对方字的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初读课文,借助题眼,创设统领性问题1、自读自学课文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诸葛亮已经非常详细,一个足智多谋,一个神机妙算,那么都两个厉害的角色在一起的时候,肯定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打开课本,第182面,快速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难度的字词句多读几遍,碰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课后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猜猜他的意思,最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2、自读检查师:好,精神状态非常好,检查一下,这几个句子当中,你选择几句把他读好【课件出示:你能把这几个句子读通顺吗?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2、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案教案名称: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与魏国丞相司马懿的智谋对决;2. 分析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与原因;3.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与魏国丞相司马懿的智谋对决;2. 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与原因。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三国时期的背景知识,简要介绍蜀国丞相诸葛亮与魏国丞相司马懿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智谋对决。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蜀国丞相诸葛亮与魏国丞相司马懿的智谋对决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重点介绍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和原因。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和原因;-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让他们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你是司马懿,你会如何应对孔明的策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孔明智退司马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思考历史智谋对于战争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相关章节的教材或电子版资料;2. 小组讨论记录表;3. 案例分析题目。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记录表的内容和表现;2. 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判断和理由;3.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三国时期的智谋对决;2. 设计一个小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表演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情节,展示他们对于历史智谋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孔明智退司马懿的策略和原因,并能够运用历史思维能力进行案例分析和判断。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习成语和典故,拓展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战争的智慧与谋略,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诸葛亮忠诚、智谋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习成语和典故,拓展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通过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3)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2. 相关资料: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背景资料3. 教学工具:PPT、黑板、录音机、磁带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营造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背景资料。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成语和典故,拓展词汇量。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3篇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3篇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3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1、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通过反复朗读、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粗浅文言文的大意。

3、通过认真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4、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正确字音,并借助注释、资料等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较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文言文,并感受孔明的智慧。

教学难点:如何展现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课、激发兴趣1、师以粗浅的文言文句式讲述原章节的大意,预设悬念。

2、引课,读题。

3、简介《三国演义》,及原章节题目。

二、粗通文本、了解大意1、学生放声再读文本。

2、指名学生朗读(适时纠正评价)。

3、说说课文大意。

4、议议读懂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多读查资料联系上下文)三、紧扣题眼、品读文本1、同学们刚才已经较好的说出了课文的大意,这大意在课文的题目就已经做了精炼的概括。

再读课题,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为关键?(圈“智”字)2、孔明之智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本,找找划划。

(在“智”字下打个大问号)3、交流学习,随机通过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4、找到句子,朗读、讨论形成板书。

(布局周密尽皆隐匿镇定自若)5、朗读孔明布局的整段话。

四、聚焦首尾、再探题眼1、孔明的空城布局实在巧妙而周密,课文中除了这体现孔明的“智”,还有哪也能反映这个智”字吗?请读读课文的结尾,再次找找划划。

2、交流,出示句子,谈谈感受,板书(料事如神知己知彼)3、同学们如此精妙的空城计,诸葛孔明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出来的?读读开头几句话,我们会再次看到他的智慧。

4、交流学习,分析形势、双方军力对比,众官惊慌神色与孔明冷静对比(尽皆失色临危不乱)五、拓展延伸,展现魅力1、结合板书小结课文面对众官尽皆失色,他临危不乱面对敌人大兵压境,他周密布局敌兵果然尽皆退去,他料事如神洞察司马小心谨慎,他知己知彼2、到此,孔明的智,我们不再有疑惑,更给了我们读者无尽的感叹——世有孔明,不再有智者。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通用12篇)《孔明智退司马懿》篇1教材分析:《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是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课文的补充阅读教材。

讲的是三国时,魏军攻占街亭后,魏国统帅司马懿亲率大军十五万,想乘机拿下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两军军力对比悬殊,诸葛亮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得以全身而退。

全文五百余字,共分两段,故事结构简单清晰,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字均以古白话的方式出现,典雅舒畅,读来有滋有味。

以往备课我们可以依靠教参和大量现成的资料,或者遵循一些名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但因为本文只是作为补充材料出现,所以从文本分析到目标制定几乎没有任何可依循之处,备课难度大大增加了。

所以,只好,也只能这样先读了三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再看由此改变的电视剧,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

同时号召学生读三国故事,做相关,为学习本文做好积累。

和本组老师交流后,最终定位:简化学习目标,强化课前自学,突出教学重点,走从厚到薄的道路特设定一下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孔明的魅力,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历来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齐读二、检查课前预习1、检查阅读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行朗读展示,为了一会儿展示得更精彩,再来认真地练读一遍课文吧!学生自由读。

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学生读)师适时解决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当的评价。

2、检查大意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

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大家在自学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呢?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回答:看课下注释、多读几遍、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采用一人主说,其他三个同学用心倾听,随时补充。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主题思想:
课文通过写孔明巧用计谋使司马懿退兵的故事,表现出孔明沉着、冷静、富有智慧的人物特点。

段落划分:
第一段:写孔明做好迎敌的各种准备;
第二段:写司马懿中计退兵。

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懿、旌、匿、氅、麈”等字,理解词句意思。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

3、了解、体会文言白话文的特点。

4、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初试课外自主阅读。

教具准备
挂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读课题,释题,了解相关人物及故事背景。

2、读课文
①认识相关字词,读通课文;
②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方式读顺、读懂课文;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

3、学习课文
⑴学习第一段
①孔明遇到了什么难题?
②他是如何处理的?
③从孔明的准备来看,你有何体会?
④读读
⑵学习第一段
①司马懿为何不进反退?
②他为何中计?
③读读
4、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诸葛亮、司马懿何许人也?)
5、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
6、分角色朗读。

7、作业:
①读一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部分;
②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空城计
孔明
智退
司马懿。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

《孔明智退司马懿》小写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知道孔明和司马懿的相关史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 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知道孔明和司马懿的相关史实。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 三国时期历史资料。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孔明和司马懿的生平介绍。

(2)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孔明和司马懿的智谋表现。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

(2)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孔明和司马懿的相关史实。

5. 欣赏与评价:(1)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孔明智退司马懿》。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8. 课后反思:六、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孔明和司马懿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孔明智退司马懿》是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孔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文字,感悟孔明计策的奇妙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本身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分析计策成功施展的原因,理解展示人物之间较量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1、齐读课题。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过渡:孔明摆下空城计(板书: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大军,那孔明到底“智”在何处呢?(板书:智)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

二、品读课文,正面感悟孔明的“智”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然后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

随机教学预设(一)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趁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1、出示句子,你认为孔明的“智”表现在哪里?空城计哪些地方堪称奇绝?指名说理由2、孔明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传令的呢?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出示忽然……杀来。

)(1)自由读,哪里让你觉得最“险”?圈出词语,好好体会。

(2)学生反馈十余次飞马,蜂拥而来,尘土冲天——时间紧迫、气势汹汹(谁来报告一下这个险情?)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读大军十五万、只剩二千五百军、别无大将——2数相差悬殊十五万对二千五,什么概念,相当于六十个人来打一个人啊!(3)尽皆失色 (什么意思?)十五万敌军气势汹汹地杀来,如果你是二千五百个士兵的其中一个,你会想——如果你是城中的平民百姓,你会想——(4)全城百姓命悬一线,如果敌人冲进城来,后果不甚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明智退司马懿
教材分析:
《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是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课文的补充阅读教材。

讲的是三国时,魏军攻占街亭后,魏国统帅司马懿亲率大军十五万,想乘机拿下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两军军力对比悬殊,诸葛亮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得以全身而退。

全文五百余字,共分两段,故事结构简单清晰,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字均以古白话的方式出现,典雅舒畅,读来有滋有味。

以往备课我们可以依靠教参和大量现成的资料,或者遵循一些名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但因为本文只是作为补充材料出现,所以从文本分析到目标制定几乎没有任何可依循之处,备课难度大大增加了。

所以,只好,也只能这样先读了三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再看由此改变的电视剧,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

同时号召学生读三国故事,做相关读书笔记,为学习本文做好积累,简化学习目标,强化课前自学,突出教学重点,走从厚到薄的道路特设定一下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孔明的魅力,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历来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
齐读
二、检查课前预习
1、检查阅读
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行朗读展示,为了一会儿展示得更精彩,再来认真地练读一遍课文吧!
学生自由读。

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指一排学生读)
师适时解决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当的评价。

2、检查大意
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

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文言文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大家在自学时都采用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呢?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看课下注释、多读几遍、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采用一人主说,其他三个同学用心倾听,随时补充。

小组交流(质疑、解疑)
三、理解重点句子
过渡:大家到底理解得怎么样,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老师挑几个难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么样?
1、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2、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你想象一下,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众官都惊慌失措,诸葛亮会怎么表现,这几句话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
3、再来看第三句:3、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谁来讲?
这里边的“汝辈岂知?”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该怎么读,谁来读读试试?读全句。

一起来读读。

师小结:这么难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么到位,还能读得这么好,看来呀,同学们都在用心品读这个故事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学生不难说出全文是围绕“智”字来写的。


四、品析人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诸葛亮的“智”都体现在哪里?(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
划)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点评赏:
1、众官“尽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

(临危不乱)
2、“教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布局周密)
3、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

(镇定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神机妙算)
师小结:是啊,诸葛亮的“智”就是体现在了临危不乱、知己知彼、布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一个特别精彩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多次被艺术家们搬上了荧幕,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这个电视片段啊?
播放电视剧《空城计》片断
这个片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再次走进诸葛亮,体会他的大智大勇。


好书不厌百回读,文言文更应该如此,现在,在这铮铮的古琴声中,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古琴曲)在古乐声中美美地读一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你知道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火烧赤壁、锦囊妙计等等)指生讲故事
除了诸葛亮以外,《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结合课下积累谈一谈
师小结:我建议同学们课下再读《三国》,去领略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

我希望大家尽量读原著,真正地去亲近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