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获奖公开课 新课标
《阿房宫赋》优质课获奖课件(2024)
和学习动力。
25
定期辅导答疑,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固定答疑时间
设立固定的答疑时间,方便学生随时向老师提问,及时解决学习 中的疑难问题。
多样化答疑方式
提供线上和线下多种答疑方式,如面对面答疑、电话答疑、网络 答疑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问题汇总与分享
鼓励学生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享,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 促进问题的更好解决。
修辞手法
采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 辞手法,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等,形象地描绘了阿房宫的 宏伟壮观。
12
文学常识及历史背景知识
文学常识
《阿房宫赋》是唐朝杜牧的一篇辞赋作品,属于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辞赋 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以铺陈事物、抒发情感为主要特点。
历史背景知识
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宫殿,代表了秦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成 就。然而,秦朝短命而亡,阿房宫也最终化为废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参与 度。
2024/1/28
28
反思总结本次课程不足之处
1 2
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在讲解《阿房宫赋》的艺术手法时,部分内容涉 及较深,教师未能进行充分展开和深入讲解,导 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 度。
03
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灭亡 的历史教训,树立正确 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6
04
通过学习《阿房宫赋》 ,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8
2024版年度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材内容与特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实施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2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2024/2/3
3
课程背景介绍
01
02
03
古代文学经典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 牧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 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是杜牧在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创作的一篇赋文。当 时,唐朝统治者骄奢淫逸,不顾人民疾苦,杜牧通过这篇文章 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同时,他也希望通 过这篇文章警醒后人,引以为戒。
10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2/3
11
诵读法、讲解法结合运用
2024/2/3
诵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诵 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赋文的韵律 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04
作业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
巩固和拓展课堂知识。
作业完成指导
为学生提供作业完成的方法和 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
作学习。
2024/2/3
作业批改与反馈
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出具体 的评分和反馈意见,帮助学生
了解自身学习状况。
疑难问题解答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难 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和
指导。
23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2024/2/3
24
本次公开课亮点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丰富
本次公开课紧扣《阿房宫赋》的教学重点和 难点,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整个教 学过程有的放矢。
人教版新教材《阿房宫赋》示范课公开课优秀课件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个性化学习计划
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培 养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策略等,帮助学生提 高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反思与评价
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语句解读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此句高度概括了秦朝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兴建之艰辛。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阿房宫规模的宏大。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通过对歌舞升平的描写,反衬出秦朝的衰落和宫廷生活的空虚。
写作风格及艺术特色
写作风格
古代文化常识补充
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 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阿房宫
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和权 威,在统一六国后开始修建阿房 宫,阿房宫规模宏大,壮丽无比
,成为了秦朝的象征。
赋的发展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 文体,它起源于楚辞,经过汉代 的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巅峰。 赋的特点是以铺陈事物为主,讲
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现场提问和答疑环节
学生自由提问
鼓励学生就《阿房宫赋》的相关内容、课堂讲解的疑难点以及自己的思考等问题向老师 提问。
教师答疑解惑
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问题讨论与拓展
引导学生就一些有争议或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如“阿房宫是否真实存 在”、“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说”等,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和认知能力。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
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这里选的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篇。
《阿房宫赋》探讨秦朝速亡的原因,细读课文,结合杜牧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论述的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领会其中所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阿房宫赋》是一篇赋,铺排描写,夸张扬厉,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感知文章文体美,积累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会辩证分析。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说理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情怀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文章的针对性,辩证思考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会辩证分析。
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情怀。
歌曲导入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唐代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宰相杜佑之孙。
为人耿介,不屑逢迎。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遂称之为“杜樊川”。
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文、赋、诗皆工。
拓展:诗歌特点: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2.相关背景《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
后因平卢、成德节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东都”想趁机夺取洛阳,才作罢。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阿房宫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秦国灭亡的原因。
3、审美鉴赏与创造:借助课文赏析赋的特点,关注文中所使用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
教学重点:疏通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探讨秦国灭亡的原因教学难点: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
教学过程01故事导入:一篇文章之于一生崔郾侍郎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在一家饭店饮酒吃饭。
听说著名的清流人士吴武陵来了,连忙离席前来迎接。
吴武陵看到他,夸奖他说:“你担负此任,乃是众望所归。
"他今天给崔郾推荐一名贤士。
不久前,吴老看到一些太学生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乃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
吴老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便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诵读一遍。
崔郾听后,称赞不已。
吴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
但是,崔郾侍郎说状元已经有人选。
吴老,便推荐杜牧为第五名进士及第。
崔郾踌躇犹豫,吴老说,你能找出比这篇更好的赋吗?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
一篇文章,还没大考,已经为自己夺得了进士,且好名次,当真是厉害。
今天,我们有幸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让我们一起大声诵读。
纠正字音蜀(shǔ)山兀(wù) 阿(ē)房廊(láng)腰檐(yán)牙囷(qūn) 水涡(wō) 矗(chù)霁(jì) 冥(míng)迷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 辇(niǎn)荧(yíng)荧鬟(huán)也渭(wèi)流涨腻(nì) 辘(lù)辘杳(yǎo)无音信妍(yán) 缦(màn)立剽(piāo)掠鼎铛(chēng) 珠砾(lì) 逦(lǐ)迤(yǐ) 锱(zī)铢(zhū) 椽(chuán) 磷(lín)磷在庾(yǔ) 粟(sù)粒横槛(jiàn) 呕哑(ōu yā)参差(cēn cī)02印象作者,才子才高杜牧诗句《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6-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阿房宫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阿房宫赋》是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本文为晚唐文赋,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应结合“诵读”,把握“形象",立足当代,寻找历史事件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学情分析】经过语文必修板块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预将教学重点逐步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引导学生感悟文赋的语言魅力和艺术手法;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读出文本内涵,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声韵美、文辞美。
2.品味散文形象,明晓“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3.引导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散文形象,明晓“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赏读结合、问题教学、情境教学【学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唐代胡曾的《咏史·阿房宫》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咏史·阿房宫胡曾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二、检查学生预习1.作者(完成知识卡片)2.文体(结合《赤壁赋》,温故知新)3.字音,重点字、词、句。
三、抓住关键,理清思路学生活动: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思考:文章哪些段落在“体物”?哪些段落在“写志"?预设:1.体物(铺陈描写):①段摹写阿房宫建筑②铺陈宫中生活2.写志(说理议论):③段“嗟乎!”④段“呜呼!" 四、以形解神,品味鉴赏学生活动1:反复朗读第一段,读出文赋的音韵美,并独立思考作者是如何摹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的?预设:宫中的建筑(大兴土木)一、总写:面积广,建筑高,位置好奢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远及近俯视仰观靡二、具体描写楼、阁廊、檐结构精巧建筑密集长桥、复道三、歌台舞殿铺陈、描写、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学生活动2:反复朗读第二段,继续体会文赋的音韵美,并思考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1. 宫人的来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2. 美人的生活(朝歌夜弦,梳洗打扮,而望幸焉)3. 珍宝的来源及处置(六国→剽掠其人→秦国)学生活动3:齐声诵读《阿房宫赋》前两段,并合作探究文章前两段共塑造了哪些形象?预设:表面:阿房宫等形象实质:写宫殿实则是写人,阿房宫越是奢华,秦始皇就越显残暴,文章在写阿房宫,其实是在写一个大起宫殿、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秦始皇的形象。
16-1《阿房宫赋》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1《阿房宫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新教材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教学设计第16课《阿房宫赋》目录一、素养目标二、教学素养三、作者背景常识四、鉴赏活动五、文本研读六、文本联读第16课《阿房宫赋》一、素养目标1.梳理、积累两文中的重要文言基础知识;背诵两文。
2.把握两文的思想观点、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3.赏析两文不同的说理风格、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学习文中体现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以史为鉴、针砭现实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素养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要想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的目的。
宏伟瑰丽的阿房宫何以焚化为一片焦土,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杜牧、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三、作者背景常识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著名诗人。
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故人称“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诗歌语言流利而又清新,气势豪放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否则,最终只能落得“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阿房宫赋》教案杜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赋"这一文章体裁,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思考并找出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保持谦虚态度,具有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赋”这一文章体裁,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
【教学难点】1、思考并找出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感受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2、认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保持谦虚态度,具有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家作品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而杜牧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阿房宫赋》。
二、知人论世陕西省西安市)人。
唐朝文学家,宰相杜佑之孙。
[27]大和年间,考中进士,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
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
大中六年,去世,时年五十。
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
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
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
年轻时,好读兵书,注解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寻脉《阿房宫》,问史周期率—《阿房宫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涵泳语言,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性2.理性思辨,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性;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教学设想:以“寻脉《阿房宫赋》"作为项目学习的任务主题驱动课堂,以习总书记关于《阿房宫赋》“历史周期率”的论述为教学基点,历经“初逢·入境"“索迹·探微”“问史·践履"三个阶段,通过“印象阿房宫”“声绘阿房宫"“寻脉阿房宫”“探微阿房宫"“幽思阿房宫”“沉味阿房宫"等环节来组织教学,并以此探索《阿房宫赋》学科融合的教学路径。
教学过程一、初逢·入境(一)“印象阿房宫”——阿房初见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初逢《阿房宫赋》,阿房宫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答)恢宏壮观、宏伟壮丽、富丽堂皇、大气磅礴......阿房宫作为恢宏一时的建筑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514字的《阿房宫赋》却在千年岁月的吹刮中未曾磨损分毫,《四库全书总目》赞其“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
(出示目标PPT)根据学习平台预习检测数据,我们先来搬除字词的绊脚石。
(出示字词PPT,抽学号提问)(二)“声绘阿房宫”——美读入境诗人臧克家说:“诗歌经过朗诵,就能从抽屉里爬出来,从书架上跳下来,插上翅膀从房间里飞出来。
"请同学们试着通过声音再现美文美境。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杜牧将警世宏论流淌于笔尖,朗读则将它沸腾进我们的心灵,这应是一次文字与声音的时空之旅。
二、索迹·探微(一)“寻脉阿房宫”——钩玄提要语言让辞赋意趣丰满,结构让文章屹立挺拔。
如果说《阿房宫赋》是唐朝式微之际的美神,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杜牧诉说深情的“眼睛"。
(提示:找出文眼,可用思维导图呈现)解说示例1:“鉴”。
“鉴"字的金文是,本义是盛水的青铜大盆,可用作照形之镜。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阿房宫赋》逐字稿学习目标:1.从文本有关“数量"的铺陈入手,通过对文本“数量”梳理与整合,引导学生体验文赋“铺采摛文"的赋体特点。
2. 通过对文本有关“逻辑”的探析,引导学生感受文赋“体物写志"的特征,感受此文因匡世济民而不朽的思想价值。
教学思路:学习情境: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合一的研学旅行团参观了西安市阿房宫遗址公园。
返校后他们以《阿房宫赋》中的“数量”作为切入点,打造的《阿房宫启示录》研究性课题大获赞誉。
他们设计了选、辨、改、鉴各类环节任务,帮助同学们进一步领会了“千古第一赋"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意图。
任务一:选数量彰显奢华任务二:辨数量凸显奢靡任务三:改数量警醒后人任务四:鉴,常怀忧患意识纷奢阿房化焦土,锦绣辞赋醒后人——《阿房宫赋》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阿房宫赋》,我们知道赋是一种文体,那么古人是如何界定赋的呢?我们来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赋下的定义。
八个字,铺采摛文,体悟写志。
所谓铺采摛文,是指铺陈文彩,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而体物写志,是指描摹事物,体现作者的情感志向。
《阿房宫赋》历来有“千古第一赋”的美誉,那么《阿房宫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课文注释。
艳阳跟大家说一说。
生: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深色,故作《阿房宫赋》。
师:七个非常重要的字,大起宫室,广深色。
嗯好坐下。
那么我想问一下徐墨涵,唐晶宗是唐朝哪一个阶段的皇帝?生:是唐朝中晚期的。
师:杜牧是哪个时期的?生:是晚唐。
师:那么晚唐的国运如何呢?生:晚唐藩镇割据,国运衰败。
师:嗯非常好,请坐,那么这幅画面——可以说是大唐当下国运的最好注脚,大家请看,上面是贞观之治这个匾额,中间是开元盛世,而最下面的是安史之乱。
我们知道唐朝历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强盛之后,在经过安史之乱这把火的点燃之后,大唐国运已急转直下,而晚唐更是日薄西山。
16《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阿房宫赋》《六国论》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六国论》《阿房宫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文本背景,梳理文章说理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阅读,比较观点异同。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代良臣贤士有担当、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难点:学习古代良臣贤士有担当、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课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工具讨论法、提问法、合作探究/PPT+课本教学内容课程导入:我们都知道,吞并六国的秦国,最终落得灭亡的下场。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阿房宫赋》和《六国论》,进一步探究为何强大的秦王朝会最终走向灭亡,以及两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知人论世杜牧: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人。
杜牧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是晚唐诗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亦能文,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
苏洵: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祐集》。
文学常识:赋”,是古代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阿房宫赋》主要是通过描摹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长于析理。
“论"又分为两种:政论和史论。
本文主要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历史,总结教训并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方面的借鉴。
梳理文章思路,两位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阿房宫赋》在最后一段,杜牧:不爱其人《六国论》在第一段苏洵:以地赂秦思考:两位作者是怎样得出观点的?有何不同?明确:《阿房宫赋》先铺叙阿房宫的奢华及毁灭,后得出观点。
阿房宫赋一等奖教案
阿房宫赋一等奖教案教案一:《阿房宫赋》赏析及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阿房宫赋》使学生对杜牧的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2.理解《阿房宫赋》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模仿《阿房宫赋》的写作风格,提升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阿房宫赋》的意义和主题。
2.分析《阿房宫赋》的表达手法,如意象、修辞等。
3.从《阿房宫赋》中找到灵感写一篇类似的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杜牧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二、展示和理解《阿房宫赋》(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阿房宫赋》全文,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主题。
2.与学生一起分析《阿房宫赋》中使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组织学生讨论《阿房宫赋》中所展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撰写类似的作文(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与《阿房宫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一篇类似《阿房宫赋》的作文。
3.鼓励学生使用一些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来分享自己所写的作文,并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继续拓展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继续研读其他杜牧的诗歌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思路。
2.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作为创作的题材,写出自己的文学作品。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类似文学作品对比分析
《阿房宫赋》与《长恨歌》的比较
从主题、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学作品在表现相似主题时的 异同。
《阿房宫赋》与其他古代宫殿赋的比较
选取其他古代宫殿赋作品,如《未央宫赋》、《上林赋》等,与《阿房宫赋》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古代宫殿赋 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 奖教案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学生互动与课堂表现 • 测评方式与标准 •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阿房宫赋背景及作者简介
阿房宫背景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殿建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作为秦始皇统 一六国后的行宫,它代表了秦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和政治象征。
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要求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察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
能力。
课程论文要求选题与课程内容相 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深度
。
论文格式规范,逻辑清晰,语言 流畅,能够体现学生的学术素养
和研究能力。
PART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REPORTING
本次公开课亮点总结
深入解读文本
拓展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适当拓展 教学内容,如引入更多相关历史、文化背 景知识等。
通过组织辩论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提问环节设置
01
02
03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这是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深情诵读,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3、把握文意,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点】1、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教学难点】1、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二、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要求: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工具书解决都不准的字音。
2、让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个别学生再读。
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骊(lí)山廊腰缦(màn)回囷囷(qūn)焉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不霁(jì)何虹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 辇(niǎ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明星荧荧(yíng) 梳晓鬟(huán)也辘辘(lù)远听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剽(piāo)掠其人鼎铛玉石(chēng) 锱铢(zīzhū) 弃掷逦(lǐ)迤(yǐ) 架梁之椽(chuán) 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缝参差(cēn cī) 直栏横槛(jiàn)管弦呕哑(ōu yā) 戍(shù)卒叫三、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课题】阿房宫赋【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读杜甫《阿房宫赋》的意蕴与历史背景。
2. 能够对《阿房宫赋》中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诗歌鉴赏进行分析。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辨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 文学形式、语言表达、诗歌鉴赏的分析。
2. 启发学生对《阿房宫赋》的思考和评价。
【教学难点】1. 分析《阿房宫赋》中的古代历史背景对其意蕴的影响。
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 谈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2. 引入杜甫及其代表作的介绍,为阿房宫赋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阅读杜甫《阿房宫赋》1. 分段朗读,并带领学生理解文本深层意蕴。
2. 介绍《阿房宫赋》创作背景,重点谈论其古代历史背景对其意蕴的影响。
3. 分析文学形式、语言表达、诗歌鉴赏等方面,为后续思考和评价作铺垫。
三、思考和评价1. 分组讨论杜甫《阿房宫赋》的意义。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学对人们的影响。
3. 分析古代诗歌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总结1. 总结《阿房宫赋》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和诗歌鉴赏。
2. 引导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意识的认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探究法。
2. 实践课,注重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教学手段】1. 课件、演示、黑板。
2. 朗读、分析、讨论。
【教学资源】1. PPT演示。
2. 杜甫《阿房宫赋》原文、翻译、注释。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阿房宫赋》理解的参与评分。
2. 学生对古代诗歌和现代文学关系的理解和思考水平。
【拓展应用】1. 在音乐、文化贴图等方面开展多元化教学。
2. 延伸阅读古典文学优秀作品,如《长恨歌》、《关雎》等。
【同步练习】1. 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2. 写作感性诗歌或散文,增强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
【备注】1.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中文课程。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阿房宫赋》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阿房宫赋》出自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下册第八单元第16课。
本单元作品文体多样,有直言进谏的奏疏,有剖白心迹的书信,有评说盛衰的辞赋,本课借古讽今,以史为鉴,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了秦始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并积累本文常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赋并了解其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深度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新课导入:观看视频,走进阿房宫教师介绍:“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建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
战国后期,秦国国力强盛,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左右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攻灭六国,一统天下。
为了控制诸侯,保证胜利果实,将各国宗室数十万迁至都城咸阳。
又过了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咸阳,再加上秦始皇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决定在丰镐之间建造更大的朝宫,即后来的阿房宫。
一、知人论世,初入文本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
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
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感知文章的文体之美,把握“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的观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会辩证分析。
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理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3、审美鉴赏与创造:尝试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联系相关历史背景探究文章的针对性;辩证思考作者的观点,学会在辩证分析和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如何体现作者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情怀,分析文章观点的合理性;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课时:一课时教学辅助用具:多媒体学习过程:课前准备:结合导学案,参看注释,积累文言知识,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阿房宫赋》,这一单元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展开,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倾听了来自中国古代不同的理性之音,体会到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那么杜牧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理性之音我们从他身上又会看到怎样的“责任与担当",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活动一:体会“赋”的文体之美活动:通过自由朗读,找出你认为比较美的句子来,理解并说明“美"在何处?明确;美在修辞,美在句式,美在说理活动目的:在初读的基础上,感受“赋”的文体之美,在此基础上,引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板书:文体之美任务活动二:倾听“理性之美”活动:再次自由诵读,圈画观点句、关键词,理清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结构和布局。
1.概括每一段落的大意,绘制思维导图。
活动目的:梳理文章思路2.思考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思考作者为何会这样布局?明确:先铺叙阿房宫的奢华及毁灭,后得出观点。
活动目的:明确描写和议论的关系,3.经过以上两个小问题的学习过程,我们感受到了文章的说服力,有人认为文章除了说服力之外,还有一种一种震撼力,你能不能感受得到?如果能感受到,那么这种震撼力来自哪里?明确:1、来自于秦灭亡之前阿房宫的极度奢华2、灭亡极其迅速3、它们之间的极大落差,板书:理性之美任务活动三:质疑“理性之美"活动:通过引入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质疑本文的观点,深入理解文章的价值取向、针对性,体会杜牧的“人格之美”。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阿房宫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千古阿房万古悲——《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悟情感,汲取历史经验学习重点通过梳理课文,分析六国和秦亡之原因。
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五千年诉不尽喜忧悲乐,二千年荡不去戚戚哀愁。
千古阿房万古悲,唐人胡曾咏叹它“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今天,让我们乘着历史的余温,以史为镜,学习《阿房宫赋》,从课文中汲取智慧。
课前检测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兀,光秃;出,出现,建成。
直走咸阳:走,通达。
不霁何虹:霁,雨过天晴。
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指随处丢弃。
锱铢:缁,一两的四分之一;诛,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形容极小的事物。
二、细读文本理脉络任务一:游览阿房宫遗址,请试着还原出杜牧笔下阿房宫的原貌。
(由文入景,览阿房盛迹)四海归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修建的背景)注:“蜀山兀",①写出修建阿房宫所需木材之多;②蜀山→咸阳,路途之远,运输之难。
2.两条河川:“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阿房宫规模浩大三百余里:“负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建筑高耸3.五步十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千座万落:“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罗。
"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构造精巧小结:阿房宫规模浩大,楼阁众多,构造又巧夺天工,精巧细致,修建之难,致使修建的人民困苦不堪。
再读文本体生活任务二:如果你是阿房宫的一员,身处其中你会有什么见闻?(寻微探幽,观阿房百态)写美女:①述其来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六国尊贵之人,身份转换为秦之宫人。
)②状其梳洗:对镜梳妆,沐浴更衣对镜:“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梳妆:“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沐浴:“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更衣:“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历来被 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 之作,典范之作。杜牧通过 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 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 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 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 现出作者忧国忧民、匡世济
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 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
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
错落有致。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
参考教材和练习资料 强化记忆
思考:
1.全文共四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2.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
•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 四、总结教训,讽谏统治者勿蹈覆辙
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作者生活的唐 朝,统治者却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仍以为安。 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的阿房宫 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不料 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 与忧愤溢于言表。
表现手法探究 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 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为了实现感染力,作者是从哪 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 由远及近,由外
及里,前后照应, 叙述中时有生动 的比喻,以及对偶、 排比句式的运用 。
写作特色:
1、 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2、 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偶、排比、夸张、 反问、比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阿 房 宮 賦
杜牧
“赋”的演变过程
战国楚辞 南北朝) 汉赋(汉) 律赋(唐) 骈赋(汉魏、两晋、 文赋(唐、宋)
本文属于文赋,辞藻华丽,工整有力
杜牧:
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著名的
“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与李商
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
砭时事的作品。在“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