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_讲课ppt
合集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肝脏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神经精神症状(如震颤、 肌张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以及眼部症状(如K-F环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器官的不同,肝豆状核变性可分为肝型、脑型、肝脑型和 其他型。其中肝型以肝脏症状为主,脑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肝脑型则两者 兼有。其他型包括肾型、骨关节型和混合型等。
和治疗进步。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在肝豆状核变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更
加频繁和紧密,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推动全球范围内疾病防
治水平的提高。
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国际学术会议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之一。这些会议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提供了 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
控制铜的摄入量
每日铜摄入量不应超过1.5~3.0mg。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如瘦肉、鱼、蛋、奶等,以促进铜的 排泄。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保护肝 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预防措施及疫苗接种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对于已确诊的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服务,避免 患儿的出生。
早期筛查与诊断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标准
01
02
03
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通常会 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神经精神症状以及角膜 色素环等典型表现。
家族史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患 者家族中往往有类似病例 。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铜蓝蛋白、 24小时尿铜排泄量等指标 ,可以辅助诊断肝豆状核 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综 述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与预防 • 肝豆状核变性的康复与护理 •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由ATP7B基因突变导致 铜代谢障碍,进而引发肝、脑、肾、 角膜等器官的病变。
心理支持
1 2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 此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心理支持的方法
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治疗等,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3
心理支持的注意事项
在提供心理支持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 尊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同时要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和角膜K-F环等。
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药物治疗 、肝移植和基因治疗等。
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 替换病变肝脏,恢复正常的铜代谢。
药物治疗方面,一些药物如青霉胺、 曲恩汀等可以促进体内铜的排出,缓 解症状。
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 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 患者体内,实现疾病的根治。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疼痛、发热 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相对较少见。
体征表现
神经系统体征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障碍、肌肉僵硬、震颤等神经系统 体征,这些体征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肝脏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质地变硬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发现 异常。
contents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与预防 • 肝豆状核变性的康复与护理 •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由ATP7B基因突变导致 铜代谢障碍,进而引发肝、脑、肾、 角膜等器官的病变。
心理支持
1 2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 此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心理支持的方法
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治疗等,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3
心理支持的注意事项
在提供心理支持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 尊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同时要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和角膜K-F环等。
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药物治疗 、肝移植和基因治疗等。
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 替换病变肝脏,恢复正常的铜代谢。
药物治疗方面,一些药物如青霉胺、 曲恩汀等可以促进体内铜的排出,缓 解症状。
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 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 患者体内,实现疾病的根治。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疼痛、发热 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相对较少见。
体征表现
神经系统体征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障碍、肌肉僵硬、震颤等神经系统 体征,这些体征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肝脏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质地变硬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发现 异常。
第七课肝豆状核变性综述课件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全血细胞 计数、肝功能检查、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测定等。这些检查有 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评估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能够直观地显示脑部病变,有助于明 确诊断和评估病情。MRI的T2加权像可见脑干、小脑齿状核 的对称性改变,而CT扫描则有助于发现肝脏和脾脏的病变。
04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和管理
CHAPTER
预防措施和早期筛查
预防措施
推广肝豆状核变性的知识,提高公众 对该疾病的认知,减少近亲结婚,提 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压力。
早期筛查
通过基因检测和相关生化检查,对高 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和治疗。
患者管理和教育
鉴别诊断和并发症
鉴别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需要与其他神经系统疾 病进行鉴别,如帕金森病、亨廷顿病 等。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 族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评估。
并发症
肝豆状核变性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肝功 能不全、肾脏损伤、精神障碍等。这 些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与疾病进展和铜 代谢异常有关,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进行干预。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 是研究的重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 在遗传基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等 方面,以期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VS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 发展,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成 果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也为 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是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主要是减少铜的摄入,增加铜的排泄。患者需要避免 食用含铜高的食物,如坚果、巧克力、螺母等,同时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 、蔬菜、瘦肉等。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 认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过程,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
05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 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的 遗传风险,应避免近亲结婚。
基因检测
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人 群,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潜 在的突变基因,提前采取干预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04
THANKS
施。
孕期筛查
孕期进行相关筛查,检测胎儿是 否携带肝豆状核变性的突变基因,
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保持低铜饮食,控制食物中铜的摄入量, 避免食用高铜食品,如肝脏、坚果等。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发展。
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
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及时发现并干预。
提高公众认识
加强肝豆状核变性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3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患者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震颤、言语不清等,被早期诊断为肝豆状核 变性。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特点
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 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肝硬化和神经功能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01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过程,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
05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 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的 遗传风险,应避免近亲结婚。
基因检测
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人 群,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潜 在的突变基因,提前采取干预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04
THANKS
施。
孕期筛查
孕期进行相关筛查,检测胎儿是 否携带肝豆状核变性的突变基因,
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保持低铜饮食,控制食物中铜的摄入量, 避免食用高铜食品,如肝脏、坚果等。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发展。
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
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及时发现并干预。
提高公众认识
加强肝豆状核变性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3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患者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震颤、言语不清等,被早期诊断为肝豆状核 变性。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特点
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 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肝硬化和神经功能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01
肝豆状核变性-加图PPT精选课件
• 1993年底WD基因同时被3个实验室克隆,编码一种P 型铜转运ATP酶(ATP7B),故又称ATP7B基因,它含有 22个外显子和21个内含子。
12
• 迄今,在ATP7B第2、5、7、8、10、12及14~20 号外显子上共发现134种突变存在,其中错义或 无义突变81种类型,9种剪接位点突变,3种调节 基因突变,31种小缺失,7种小插入,1种缺失和插 入同时存在及2种大片段缺失。
• 但其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
6
铜代谢合成障碍
• 血清铜蓝蛋白减少是WD的主要原因,但其基因(位于 3q23~25)及表达产物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 Bichtrrich根据铜蓝蛋白电泳发现,正常成人是由大部分 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转化为铜 蓝蛋白C,然后由80%铜蓝蛋白C与20%铜蓝蛋白D构成 铜蓝蛋白;
13
近年,亚洲人WD基因突变研究也有较多报道 • 作者等(1997)收集141例WD患者的DNA样品,应用PCR-
SSCP及测序技术,对ATP7B基因第7、9、14外显子进行 检 测 , 突 变 率 分 别 为 1.4%(4/282) 、 2.1%(6/282) 、 及 14.9%(42/282); • 首次发现中国人WD患者一个新的基因致病突变类型,即 4例WD的PCR-SSCP电泳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 均显示第662密码子(TTC)碱基发生C→G颠换,导致其编 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
• 游离铜在肝内蓄积达饱和状态,由于铜的毒性作用和免疫 作用,使肝细胞大量坏死,并同时向血液释出大量游离铜
• 少数患儿可对血液中红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急性溶血 性贫血
• 大多数患儿在此期游离铜转移至肝外各组织(尤其是脑 组织)沉着
12
• 迄今,在ATP7B第2、5、7、8、10、12及14~20 号外显子上共发现134种突变存在,其中错义或 无义突变81种类型,9种剪接位点突变,3种调节 基因突变,31种小缺失,7种小插入,1种缺失和插 入同时存在及2种大片段缺失。
• 但其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
6
铜代谢合成障碍
• 血清铜蓝蛋白减少是WD的主要原因,但其基因(位于 3q23~25)及表达产物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 Bichtrrich根据铜蓝蛋白电泳发现,正常成人是由大部分 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转化为铜 蓝蛋白C,然后由80%铜蓝蛋白C与20%铜蓝蛋白D构成 铜蓝蛋白;
13
近年,亚洲人WD基因突变研究也有较多报道 • 作者等(1997)收集141例WD患者的DNA样品,应用PCR-
SSCP及测序技术,对ATP7B基因第7、9、14外显子进行 检 测 , 突 变 率 分 别 为 1.4%(4/282) 、 2.1%(6/282) 、 及 14.9%(42/282); • 首次发现中国人WD患者一个新的基因致病突变类型,即 4例WD的PCR-SSCP电泳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 均显示第662密码子(TTC)碱基发生C→G颠换,导致其编 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
• 游离铜在肝内蓄积达饱和状态,由于铜的毒性作用和免疫 作用,使肝细胞大量坏死,并同时向血液释出大量游离铜
• 少数患儿可对血液中红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急性溶血 性贫血
• 大多数患儿在此期游离铜转移至肝外各组织(尤其是脑 组织)沉着
肝豆状核变性PP课件
05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遗传咨询
对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提 供生育建议。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暴露于诱发肝豆状核 变性的环境因素,如某些 药物、重金属等。
患者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鉴别要点
鉴别肝豆状核变性与其他肝病的关键在于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例如,肝炎通常有明确的病因,如病毒、酒精或药物等,而肝豆状核 变性则与铜代谢异常有关。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 要手段。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 功能状态,铜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有助 于了解铜的代谢情况,基因检测则有 助于确定病因。
临床试验与验证
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对已有治疗方法和新药 进行验证和评估,为临床 应用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前景与发展
早期诊断与预防
通过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实现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
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角膜色素环
大约80%的患者在角膜缘出 现色素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
特征性体征之一。
其他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出汗等症状的体征表现。
病程发展与预后
病程发展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程发展通常比较缓慢,但病情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在数年 至数十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肝脏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PPT课件
化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 者预后的关键。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的基础,需避免含铜高的食物 如坚果、巧克力、贝类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如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
。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D-青霉胺
首选药物,可与铜离子结合形成无毒复合物 排出,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
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尿色深黄,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自行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 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与遗传背景
家族史
患者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及兄妹2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 能等,评估全身状况。
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头颅CT/MRI
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或T2高信号,是肝豆状核 变性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腹部B超/CT
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 强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提 示肝脏损害。
其他影像学检查
骨关节X线、心电图等, 评估相关系统损害情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生活照护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生活照护技能,如协助患者洗漱、更衣等。
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THANK YOU
诊断技术进展
早期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 者预后的关键。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的基础,需避免含铜高的食物 如坚果、巧克力、贝类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如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
。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D-青霉胺
首选药物,可与铜离子结合形成无毒复合物 排出,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
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尿色深黄,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自行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 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与遗传背景
家族史
患者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及兄妹2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 能等,评估全身状况。
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头颅CT/MRI
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或T2高信号,是肝豆状核 变性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腹部B超/CT
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 强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提 示肝脏损害。
其他影像学检查
骨关节X线、心电图等, 评估相关系统损害情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生活照护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生活照护技能,如协助患者洗漱、更衣等。
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THANK YOU
诊断技术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正常小儿血铜11.3~29.2umol/L。 本病非铜蓝蛋白结合铜相对有所增加,但血铜总量 减低,因为铜蓝蛋白结合铜减低。血清铜测定对本病 诊断价值不大。
辅助检查
3.尿铜:
正常小儿尿铜低于0.6umol/24小时。 本病时尿铜增加,可达每24小时1.57~15.7umol以上。
病历讨论
▪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度降低
11.8
APTT(S) 35.1
PT(S) 18.4
TT(S) 18
PTA(%) 53.0
INR
1.56
11.10 40.3 18.5 18.3 53.0 1.58
11.13 42.0 16.3 20.1 65.0 1.34
11.17 45.1 17.6 22.2 57.0 1.48
135
▪ 11.8 患儿输注1单位红细胞悬液。 ▪ 11.8 coombs'试验阴性; ▪ 11.10 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增大,可见棘形红细
胞。
病历讨论
10.31 11.8 11.10
铜蓝蛋白(g/L)0.08
0.085
0.092
0.194 0.148 (母亲) (父亲)
▪ 副作用:患者首次使用本药时,应作青霉素皮试。开始服用 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与激素合 用。极少数可发生骨髓抑制、狼疮样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严重副作用,可停药更改治疗方法。
治疗
▪(2)锌剂:通过竞争机制抑制铜在肠道吸收,致
使粪铜排泄增多。口服锌剂后,血浆锌浓度增高,则 铜含量可相应减少,尿铜排泄也有一定增加。常用为 硫酸锌、醋酸锌、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等。 ▪剂量为年长儿(体重45kg以上)或成人元素锌每次 50mg,儿童每次25mg,每日3~4次餐前口服。 ▪副作用轻,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临床表现
▪ ⒋肾脏损害:
▪ 因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临床
表现为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 糖尿、磷酸尿等。当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小管性 酸中毒以及佝偻病同时存在时,即为范可尼综合征 (Fanconi syndrome)的表现。
临床表现
▪ ⒌血液系统:
▪ 溶血性贫血多发生在早期或与肝病同时出现,一 般溶血为一过性,但可反复发作。贫血多为轻中度, 血胆红素较高,Coombs’试验阴性。
▪ 3.其他类型
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或溶血性贫血为主;
▪ 4.混合型
以上各型的组合
辅助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
实验室 检查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3.尿铜
4.肝铜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辅助检查
⒈血清铜蓝蛋白: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常小儿血清铜蓝蛋白值为200~400mg/L。 本病时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甚至在50mg/L。 5%的病人铜蓝蛋白不减低或在正常低限。
病历讨论
▪ 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
11.7 11.8 11.9 11.10 11.13 11.17
WBC(*10^9/L) 30.3 17.1 22.6 14.8 10.5 4.9
HB(g/L)
73.2 61.0 80.2 72
87
114
PLT(*10^9/L) 264 231 303 248 215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2020/5/25
1. 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病理 4. 临床表现和疾病分类 5. 辅助检查 6. 诊断和治疗 7. 预后 8. 病例讨论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Wilson(1912)首先 报道和描述,故亦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 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0, 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 之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
小脑受损征:共济失调&语言障碍
临床表现
▪ 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ring,K-F环):
角膜内弹力层铜沉积,故角膜边缘形成色素环,呈 棕黄或棕绿、棕灰色,宽约1~3mm,可达4~5mm, 为本病特有体征,初期需用裂隙灯检查,以后肉眼
亦可见到。
K-F环
凡以神经精神症状起病 者,几乎均可见K-F环; 以肝病症状或以溶血性 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约75%可见此环。
4.肝铜:
肝穿刺做肝铜检测。在尚未出现症状前肝铜已有明显 增加,超过100ug/g,多数超过250ug/d。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静脉注射同位素64Cu后,正常人血中64Cu活性先升高, 然后逐渐下降,4-48小时内肝内合成的铜蓝蛋白释放至血 中,血64Cu又上升。
本病时血64Cu下降缓慢,无第二次上升。
辅助检查
颅脑CT检查:
双侧豆状核区可 见异常低密度影, 尾状核头部、小 脑齿状核部位及 脑干内也可有密 度减低区,大脑 皮层和小脑可示 萎缩性改变。
影像学
头颅MRI检查:
异常信号常见于 基底节,其次在 丘脑、脑干和齿 状核,T1加权像 为低信号和稍低 信号,T2加权像 为高信号。病灶 双侧对称为其特 点。
三乙撑四胺双盐酸盐
锌剂
其它
治疗
▪ (1)D-青霉胺:能结合血浆及组织中的过量游离铜,
并从尿中排出,而且能与铜在肝中形成无毒的复合物,从而 消除铜在游离状态下的毒性。 ▪ 剂量为每日0.02g/kg,分2~3次于餐前口服。年长儿 0.8~1.0g/d, 儿童0.5~0.75g/d。 ▪ 因为青霉胺有抗维生素B6的作用,建议服用青霉胺的同时应 用维生素B6(25mg/D)。
兴奋激动: 安定类或镇静药物;精神症状明显可用 抗精神病药物
白细胞减少: 可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 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激素或血浆替换 疗法。
保肝治疗:可服用美能、优思弗等,对有明显肝 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 期。
治疗
▪4.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
➢严重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者
治疗
▪ (3)曲恩汀
疗效与青霉胺相似,已广泛用于欧洲,可能是不 能耐受青霉胺患者的首选的螯合治疗。
▪ (4)其他铜螯合剂:
四环硫代钼(Tetrathiomolybdate) 二巯基丙醇(BAL) 二巯基丙磺酸(DMPS) 依地酸钙钠(EDTA-Na-Ca)
治疗
▪3.对症治疗
肌强直: 可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震颤或强直 明 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多巴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肝肾损害相应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基因检测
症状前诊断可检出杂合子
诊断
▪ 诊断根据四条标准
▪ ① 肝病史/肝病征+锥体外系体征 ▪ ② 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 ▪ ③ 角膜K-F环 ▪ ④ 阳性家族史 ▪ 确诊WD--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 ▪ 很可能的典型WD--符合①③④ ▪ 很可能的症状前WD--符合②③④ ▪ 可能的WD--符合4条中的2条
胆汁排铜量仅为常人的20%-40%
(2)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
既往认为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是基本生化缺陷,研究证明, HLD病人血清中铜蓝蛋白前体-脱辅基铜蓝蛋白(未结合铜)不 低,减少的是全铜蓝蛋白。因而,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 是本病的基本缺陷之一。
病因&发病机制
第一阶段:无症状期 生后开始铜在肝脏蓄积直至达到中毒的水平。 第二阶段:肝损害期 铜在肝脏蓄积超过中毒水平。 第三阶段:肝外症外期 铜在肝外组织器官的蓄积达到或超过中毒水平。
▪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粘膜中重度黄染, 巩膜中度黄染,无皮疹、出血点,双手可见肝掌,无蜘 蛛痣。双眼睑稍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口唇稍苍白,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 9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腹部静脉无 显露,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2cm,质韧,剑突 下未及,脾肋下未及,肝区有叩击痛,振水音阳性,移 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肌力和肌张力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 7.其他症状:
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弧 呈蓝色,胰腺受损有胰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等。
疾病分类
▪ 1.肝型
a.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b.急性或慢性肝炎;c.肝硬 化;d.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 2.脑型
a.帕金森综合征;b.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 共济失调;c.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吞 咽障碍;d.精神症状
▪肝移植
▪治疗无效的严重肝衰竭病例
预后
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以驱铜 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已发 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 生后数年内死亡。急性肝衰竭、门脉高压伴食 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者, 预后不良。
病历讨论
▪患儿,男,11岁;
▪以“发现皮肤黄染10余天,巩膜黄染1周”入院。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人群杂合子频率1/100~1/200, 家族史达25%~50%
正常铜代谢: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
并运送至肝脏。在肝脏内大部分铜与α-2球蛋白 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牢固的铜蓝蛋白后再 释入血液中。体内铜主要通过胆汁经胆管排泄 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有微量铜从尿及汗液中 排出体外。
▪ 首发症状约50%为肝病表现,20%为神经系统, 其余约30%以肝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少 数病例以溶血性贫血、骨关节症状、血尿或精神障 碍等起病。
正常小儿血铜11.3~29.2umol/L。 本病非铜蓝蛋白结合铜相对有所增加,但血铜总量 减低,因为铜蓝蛋白结合铜减低。血清铜测定对本病 诊断价值不大。
辅助检查
3.尿铜:
正常小儿尿铜低于0.6umol/24小时。 本病时尿铜增加,可达每24小时1.57~15.7umol以上。
病历讨论
▪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度降低
11.8
APTT(S) 35.1
PT(S) 18.4
TT(S) 18
PTA(%) 53.0
INR
1.56
11.10 40.3 18.5 18.3 53.0 1.58
11.13 42.0 16.3 20.1 65.0 1.34
11.17 45.1 17.6 22.2 57.0 1.48
135
▪ 11.8 患儿输注1单位红细胞悬液。 ▪ 11.8 coombs'试验阴性; ▪ 11.10 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增大,可见棘形红细
胞。
病历讨论
10.31 11.8 11.10
铜蓝蛋白(g/L)0.08
0.085
0.092
0.194 0.148 (母亲) (父亲)
▪ 副作用:患者首次使用本药时,应作青霉素皮试。开始服用 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与激素合 用。极少数可发生骨髓抑制、狼疮样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严重副作用,可停药更改治疗方法。
治疗
▪(2)锌剂:通过竞争机制抑制铜在肠道吸收,致
使粪铜排泄增多。口服锌剂后,血浆锌浓度增高,则 铜含量可相应减少,尿铜排泄也有一定增加。常用为 硫酸锌、醋酸锌、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等。 ▪剂量为年长儿(体重45kg以上)或成人元素锌每次 50mg,儿童每次25mg,每日3~4次餐前口服。 ▪副作用轻,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临床表现
▪ ⒋肾脏损害:
▪ 因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临床
表现为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 糖尿、磷酸尿等。当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小管性 酸中毒以及佝偻病同时存在时,即为范可尼综合征 (Fanconi syndrome)的表现。
临床表现
▪ ⒌血液系统:
▪ 溶血性贫血多发生在早期或与肝病同时出现,一 般溶血为一过性,但可反复发作。贫血多为轻中度, 血胆红素较高,Coombs’试验阴性。
▪ 3.其他类型
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或溶血性贫血为主;
▪ 4.混合型
以上各型的组合
辅助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
实验室 检查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3.尿铜
4.肝铜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辅助检查
⒈血清铜蓝蛋白: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常小儿血清铜蓝蛋白值为200~400mg/L。 本病时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甚至在50mg/L。 5%的病人铜蓝蛋白不减低或在正常低限。
病历讨论
▪ 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
11.7 11.8 11.9 11.10 11.13 11.17
WBC(*10^9/L) 30.3 17.1 22.6 14.8 10.5 4.9
HB(g/L)
73.2 61.0 80.2 72
87
114
PLT(*10^9/L) 264 231 303 248 215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2020/5/25
1. 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病理 4. 临床表现和疾病分类 5. 辅助检查 6. 诊断和治疗 7. 预后 8. 病例讨论
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是由Wilson(1912)首先 报道和描述,故亦称Wilson病(WD).是一种遗 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0, 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 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 之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
小脑受损征:共济失调&语言障碍
临床表现
▪ 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ring,K-F环):
角膜内弹力层铜沉积,故角膜边缘形成色素环,呈 棕黄或棕绿、棕灰色,宽约1~3mm,可达4~5mm, 为本病特有体征,初期需用裂隙灯检查,以后肉眼
亦可见到。
K-F环
凡以神经精神症状起病 者,几乎均可见K-F环; 以肝病症状或以溶血性 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约75%可见此环。
4.肝铜:
肝穿刺做肝铜检测。在尚未出现症状前肝铜已有明显 增加,超过100ug/g,多数超过250ug/d。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静脉注射同位素64Cu后,正常人血中64Cu活性先升高, 然后逐渐下降,4-48小时内肝内合成的铜蓝蛋白释放至血 中,血64Cu又上升。
本病时血64Cu下降缓慢,无第二次上升。
辅助检查
颅脑CT检查:
双侧豆状核区可 见异常低密度影, 尾状核头部、小 脑齿状核部位及 脑干内也可有密 度减低区,大脑 皮层和小脑可示 萎缩性改变。
影像学
头颅MRI检查:
异常信号常见于 基底节,其次在 丘脑、脑干和齿 状核,T1加权像 为低信号和稍低 信号,T2加权像 为高信号。病灶 双侧对称为其特 点。
三乙撑四胺双盐酸盐
锌剂
其它
治疗
▪ (1)D-青霉胺:能结合血浆及组织中的过量游离铜,
并从尿中排出,而且能与铜在肝中形成无毒的复合物,从而 消除铜在游离状态下的毒性。 ▪ 剂量为每日0.02g/kg,分2~3次于餐前口服。年长儿 0.8~1.0g/d, 儿童0.5~0.75g/d。 ▪ 因为青霉胺有抗维生素B6的作用,建议服用青霉胺的同时应 用维生素B6(25mg/D)。
兴奋激动: 安定类或镇静药物;精神症状明显可用 抗精神病药物
白细胞减少: 可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 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激素或血浆替换 疗法。
保肝治疗:可服用美能、优思弗等,对有明显肝 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 期。
治疗
▪4.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
➢严重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者
治疗
▪ (3)曲恩汀
疗效与青霉胺相似,已广泛用于欧洲,可能是不 能耐受青霉胺患者的首选的螯合治疗。
▪ (4)其他铜螯合剂:
四环硫代钼(Tetrathiomolybdate) 二巯基丙醇(BAL) 二巯基丙磺酸(DMPS) 依地酸钙钠(EDTA-Na-Ca)
治疗
▪3.对症治疗
肌强直: 可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震颤或强直 明 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多巴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肝肾损害相应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基因检测
症状前诊断可检出杂合子
诊断
▪ 诊断根据四条标准
▪ ① 肝病史/肝病征+锥体外系体征 ▪ ② 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 ▪ ③ 角膜K-F环 ▪ ④ 阳性家族史 ▪ 确诊WD--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 ▪ 很可能的典型WD--符合①③④ ▪ 很可能的症状前WD--符合②③④ ▪ 可能的WD--符合4条中的2条
胆汁排铜量仅为常人的20%-40%
(2)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
既往认为铜蓝蛋白的合成障碍是基本生化缺陷,研究证明, HLD病人血清中铜蓝蛋白前体-脱辅基铜蓝蛋白(未结合铜)不 低,减少的是全铜蓝蛋白。因而,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 是本病的基本缺陷之一。
病因&发病机制
第一阶段:无症状期 生后开始铜在肝脏蓄积直至达到中毒的水平。 第二阶段:肝损害期 铜在肝脏蓄积超过中毒水平。 第三阶段:肝外症外期 铜在肝外组织器官的蓄积达到或超过中毒水平。
▪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粘膜中重度黄染, 巩膜中度黄染,无皮疹、出血点,双手可见肝掌,无蜘 蛛痣。双眼睑稍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口唇稍苍白,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 9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腹部静脉无 显露,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2cm,质韧,剑突 下未及,脾肋下未及,肝区有叩击痛,振水音阳性,移 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肌力和肌张力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 7.其他症状:
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弧 呈蓝色,胰腺受损有胰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等。
疾病分类
▪ 1.肝型
a.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b.急性或慢性肝炎;c.肝硬 化;d.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 2.脑型
a.帕金森综合征;b.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 共济失调;c.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吞 咽障碍;d.精神症状
▪肝移植
▪治疗无效的严重肝衰竭病例
预后
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以驱铜 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已发 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 生后数年内死亡。急性肝衰竭、门脉高压伴食 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者, 预后不良。
病历讨论
▪患儿,男,11岁;
▪以“发现皮肤黄染10余天,巩膜黄染1周”入院。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人群杂合子频率1/100~1/200, 家族史达25%~50%
正常铜代谢: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
并运送至肝脏。在肝脏内大部分铜与α-2球蛋白 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牢固的铜蓝蛋白后再 释入血液中。体内铜主要通过胆汁经胆管排泄 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有微量铜从尿及汗液中 排出体外。
▪ 首发症状约50%为肝病表现,20%为神经系统, 其余约30%以肝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少 数病例以溶血性贫血、骨关节症状、血尿或精神障 碍等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