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pptPPT

合集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汇报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汇报ppt课件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 探索,如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
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目前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缺乏有效的根治方 法,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实现肝豆状 核变性的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重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生活方式改变等综 合措施,全面管理患者
的病情。
长期随访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定 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药物治疗方案介绍
青霉胺
青霉胺是一种铜螯合剂,可与体内过 多的铜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从而降低 体内铜含量。
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提 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如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团体心理治疗
组织患者参加团体心理治疗活 动,通过患者间的互相交流和 支持,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
家庭心理干预
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教育,指 导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理 解,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组织 、慈善机构等,为患者提供心
03
定期复查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肝豆状核变性疾病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 又名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 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编 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
• 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致血清 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 障碍,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 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 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Kayser-Flescher ring,K-F) 环等。
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 等。
– 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 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
– 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
作。
13
临床表现
• 精神症状:
– WD患者大约10%-51%发生精神症状,因其精神症状 并无特异性,以引起误诊,尤其是以精神症状为首发 或精神症状突出的病例。约20%患者在确诊WD之前按 各种精神病治疗。
17
辅助检查
• 血尿常规:
– WD患者有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其血 常规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和(或)红 细胞减少。
– 尿常规镜下见血尿、微量蛋白尿等。
高尔基复合体
与 α2 球 蛋 白 结 合
铜蓝蛋白
6
病理
• 肝脏:
– 外表及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结节或假小叶,颇似 坏死后肝硬化,肝细胞脂肪变性,含铜颗粒。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综 述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与预防 • 肝豆状核变性的康复与护理 • 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由ATP7B基因突变导致 铜代谢障碍,进而引发肝、脑、肾、 角膜等器官的病变。
心理支持
1 2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 此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心理支持的方法
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团体治疗等,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3
心理支持的注意事项
在提供心理支持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 尊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同时要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和角膜K-F环等。
研究进展
近年来,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药物治疗 、肝移植和基因治疗等。
肝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 替换病变肝脏,恢复正常的铜代谢。
药物治疗方面,一些药物如青霉胺、 曲恩汀等可以促进体内铜的排出,缓 解症状。
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 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 患者体内,实现疾病的根治。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疼痛、发热 等症状,但这些症状相对较少见。
体征表现
神经系统体征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障碍、肌肉僵硬、震颤等神经系统 体征,这些体征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
肝脏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质地变硬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发现 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演示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演示课件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药物治疗方案介绍
D-青霉胺
D-青霉胺是一种铜螯合剂,可与 铜离子结合并促进其从体内排出
,从而降低体内铜含量。
锌剂
锌剂可竞争性地抑制铜在肠道的吸 收,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常用锌 剂包括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等。
中药治疗
部分中药如大黄、黄连等具有排铜 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但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管理肝豆状核变性的关键,避免食用 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肝脏、贝类、坚果等。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服药,常用药物包括铜螯合剂和锌剂 等,以降低体内铜含量。
定期复查
定期监测肝功能、铜代谢相关指标及神经系统症 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质量提升方法分享
营养支持
在限制铜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维生 素、矿物质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肝脏症状、神经症状、精神症状等。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与预防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面,应避免近亲结 婚,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目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早期诊断困难
01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导致治
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调整
避免高铜食物,减少铜的 摄入量,以降低并发症风 险。
早期筛查
对家族中有肝豆状核变性 病史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
定期随访
对已确诊的患者进行定期 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并 发症发生情况。
处理方法指导
01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 认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过程,共同为患者提供支持。
05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 保健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的 遗传风险,应避免近亲结婚。
基因检测
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人 群,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发现潜 在的突变基因,提前采取干预措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04
THANKS
施。
孕期筛查
孕期进行相关筛查,检测胎儿是 否携带肝豆状核变性的突变基因,
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日常保健建议
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
保持低铜饮食,控制食物中铜的摄入量, 避免食用高铜食品,如肝脏、坚果等。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发展。
定期复查
心理支持
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监测病 情变化。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及时发现并干预。
提高公众认识
加强肝豆状核变性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3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早期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患者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震颤、言语不清等,被早期诊断为肝豆状核 变性。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特点
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病情进展缓慢,但如果不及时治 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肝硬化和神经功能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01

肝豆状核变性-加图PPT精选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加图PPT精选课件
• 1993年底WD基因同时被3个实验室克隆,编码一种P 型铜转运ATP酶(ATP7B),故又称ATP7B基因,它含有 22个外显子和21个内含子。
12
• 迄今,在ATP7B第2、5、7、8、10、12及14~20 号外显子上共发现134种突变存在,其中错义或 无义突变81种类型,9种剪接位点突变,3种调节 基因突变,31种小缺失,7种小插入,1种缺失和插 入同时存在及2种大片段缺失。
• 但其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
6
铜代谢合成障碍
• 血清铜蓝蛋白减少是WD的主要原因,但其基因(位于 3q23~25)及表达产物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 Bichtrrich根据铜蓝蛋白电泳发现,正常成人是由大部分 先构成的未分化的铜蓝蛋白D在肝脏内经肽酶转化为铜 蓝蛋白C,然后由80%铜蓝蛋白C与20%铜蓝蛋白D构成 铜蓝蛋白;
13
近年,亚洲人WD基因突变研究也有较多报道 • 作者等(1997)收集141例WD患者的DNA样品,应用PCR-
SSCP及测序技术,对ATP7B基因第7、9、14外显子进行 检 测 , 突 变 率 分 别 为 1.4%(4/282) 、 2.1%(6/282) 、 及 14.9%(42/282); • 首次发现中国人WD患者一个新的基因致病突变类型,即 4例WD的PCR-SSCP电泳存在相同的异常迁移,DNA测序 均显示第662密码子(TTC)碱基发生C→G颠换,导致其编 码的丝氨酸(Ser)变为半胱氨酸(Cys)。
• 游离铜在肝内蓄积达饱和状态,由于铜的毒性作用和免疫 作用,使肝细胞大量坏死,并同时向血液释出大量游离铜
• 少数患儿可对血液中红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急性溶血 性贫血
• 大多数患儿在此期游离铜转移至肝外各组织(尤其是脑 组织)沉着

肝豆状核变性PP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PP课件

05
CATALOGUE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遗传咨询
对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 的人群进行遗传咨询,提 供生育建议。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暴露于诱发肝豆状核 变性的环境因素,如某些 药物、重金属等。
患者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鉴别要点
鉴别肝豆状核变性与其他肝病的关键在于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例如,肝炎通常有明确的病因,如病毒、酒精或药物等,而肝豆状核 变性则与铜代谢异常有关。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 要手段。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 功能状态,铜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有助 于了解铜的代谢情况,基因检测则有 助于确定病因。
临床试验与验证
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对已有治疗方法和新药 进行验证和评估,为临床 应用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前景与发展
早期诊断与预防
通过基因检测和早期筛查,实现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
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如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角膜色素环
大约80%的患者在角膜缘出 现色素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
特征性体征之一。
其他体征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出汗等症状的体征表现。
病程发展与预后
病程发展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程发展通常比较缓慢,但病情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在数年 至数十年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肝脏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参考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医学PPT参考课件
其他:有骨骼脱钙者,补充维生素D、钙剂。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食
六、预后
肝豆状核变性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传病之一,关键是早诊断、 早治疗,晚期治疗基本无效。
肝脏:以肝病为初起发病者年龄往往较小。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表现 为急性或慢性肝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因而,Wilson病肝脏病 变所致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在无症状期或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可正常, 或仅有轻微的转氨酶增高,多起病隐匿,呈现一慢性病程。开始有乏力、 疲劳、厌食、黄疸、蜘蛛痣、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最终导致门脉高压、 腹水、曲张静脉出血以及肝功能衰竭。Wilson病患者肝脏常缩小或正常大 小,有坏死后肝硬化特点,可以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初发表现。 另外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组织学检查酷似慢性活动性肝炎者也较多见。 有些患者偶尔发现K-H环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才想到本病而得到诊断。 所以,对35岁以下,HBsAg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应想到本病并做化验检 查以确立诊断。
三、临床表现
关于本病自然病程 理论上分四期: Ⅰ期:铜在肝细胞质原始聚积直至达饱和状态,临床上无症状; Ⅱ期:铜从胞质转入溶酶体,部分释放入血。大多数(60%)患者铜的
再分布是逐渐发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如此过程进展快,血 铜突然升高可致溶血,肝内快速再分布可致肝坏死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
1953年,Beam等提出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世界各地 均有发生,多见于在血缘通婚率高的地区或社区。人群中基因频率(杂 合子携带者)为1/200~1/400,患病率约为5/100万,发病大多于 10~30岁间,年龄最小的为4岁,最大的为59岁,20%~40%患者有家 族史。HLD在我国神经遗传病中居第二位,达10.14%。我国1949~ 1986年间报道的本病约有1200人,以青少年多见,初发病年龄在20岁 以下的约占该病总数的61.7%~95%,男女比为2.3﹕1。广东顺德的一 次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汉族此病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一。华东地区杂 合子频率为1/200,患病率不低于1/20万。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PPT课件
化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 者预后的关键。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的基础,需避免含铜高的食物 如坚果、巧克力、贝类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如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D-青霉胺
首选药物,可与铜离子结合形成无毒复合物 排出,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
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尿色深黄,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自行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 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与遗传背景
家族史
患者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及兄妹2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 能等,评估全身状况。
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头颅CT/MRI
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或T2高信号,是肝豆状核 变性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腹部B超/CT
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 强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提 示肝脏损害。
其他影像学检查
骨关节X线、心电图等, 评估相关系统损害情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生活照护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生活照护技能,如协助患者洗漱、更衣等。
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THANK YOU
诊断技术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肝豆状核变性讲课ppt

临床表现
▪ 2.神经系统症状:
基底神经节(尾状核\壳核)受损征: ▪ 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
首发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 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 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 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也可有 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
▪ 导致溶血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肝脏在短期 内大量释放铜入血,红细胞大量摄取铜,导致对细 胞膜和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也有人认为铜的毒性 作用是对细胞膜磷脂的氧化作用。
临床表现
▪⒍骨骼改变:
▪可有骨骼畸形或关节疼痛。最易受累的关节是膝、 踝关节,双下肢弯曲变形,也可有自发性骨折或疼痛。 ▪肝、肾功能损害影响维生素D代谢活性物质的生成, 使25-α羟孕酮减少,从而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正常小儿血铜11.3~29.2umol/L。 本病非铜蓝蛋白结合铜相对有所增加,但血铜总量 减低,因为铜蓝蛋白结合铜减低。血清铜测定对本病诊 断价值不大。
辅助检查
3.尿铜:
正常小儿尿铜低于0.6umol/24小时。 本病时尿铜增加,可达每24小时1.57~15.7umol以上。
病历讨论
▪ 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
10.31 11.8 11.10 11.13 11.17
谷丙(U/L) 78
10
20
27
24
谷草(U/L) 167 64
52
62
64
直胆(umol/L) 35.2 151.9 55.0 26.2 26.2
总胆(umol/L) 50.7 237.1 89.3 37.4 3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震颤麻痹、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 症及肝性脑病等相鉴别。后者临床表现可与肝豆状 核变性相似,但发病年龄较晚,伴原发肝病,无家 族史铜代谢障碍的相应表现。
23
治疗
1.低铜高蛋白饮食。 2.使用驱铜剂
3.对症治疗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 食物如甲壳鱼类、坚 果类、巧克力、瘦肉、 猪肝、羊肉等。禁用 黾板、鳖甲、珍珠、 牧蛎、僵蚕、地龙等 高铜药物。
脑症状首发。平均年龄18.9岁;精神型:平 均年龄20~25岁;晚发型在40~60岁发病。 其它:少数病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 软骨病、关节炎、肌痛、皮肤色素沉着为首 发症状。
11
肝型
①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 ②急性或慢性肝炎; ③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 ④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15
实验室检查
16
1.血清铜蓝蛋白
实 验 室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查 3.尿铜
4.肝铜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17
影像学
颅脑CT检查:双
侧豆状核区可见异 常低密度影,尾状 核头部、小脑齿状 核部位及脑干内也 可有密度减低区, 大脑皮层和小脑可 示萎缩性改变。
头颅MRI检查:异
常信号常见于基底 节,其次在丘脑、 脑干和齿状核,T1 加权像见病变部多 表现为低信号和稍 低信号,T2加权像 和质子密度像则多 表现为高信号。病 灶双侧对称为其特 点。
D-青霉胺。应长期服 用,每日20-30mg/kg, 分3~4次于饭前半小 时口服。 三乙基四胺。对青霉 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 服本药,长期应用可 致铁缺乏。 二巯基丙醇
硫酸锌
肌强直: 可服用抗胆碱能 药物如安坦;震颤或强直 明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 方多巴 兴奋激动: 安定类或镇静 药物;精神症状明显可用 抗精神病药物 白细胞减少: 可用利血生、 鲨肝醇、维生素B4;如有 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 皮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 保肝治疗。对有明显肝硬 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 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期。
4
遗传学 WD基因ATP7B定位于13q14.3,80kb,21外显子/20内
含子,1411aa,细胞膜铜转运P型-ATP酶。 WD蛋白是重金属转运P型-ATP酶家族中的一员,具有
高度的进化保守性,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中。 迄今为止,WD基因突变类型超过200种,其中大多数
是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其中东方人群的突变热 区为8号外显子,主要是Arg778Leu和Arg778Gly; 而西方人的突变热区是14号外显子,为 His1069Gln。
肝豆状核变性
1
2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称为Wilson病 (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 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 害为主的脑变性疾病为特点,对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 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WD的世界范围发病率为1/30 000~1/100 000,致病基因携带者约为1/90。本病在中国 较多见。WD好发于青少年,男性比女性稍多,如不恰当治 疗将会致残甚至死亡。WD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神经遗 传病之一,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4
预后
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 以驱铜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 发生,如已发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 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生后数年内死亡。 急性肝衰竭、门脉高压伴食道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者,预后 不良。
5
病理改变
6
1.肝脏 肝脏表面和切片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 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小叶由于铜沉积而呈棕黄 色。
7
2.脑 纹状体的壳核和苍白球。并可广泛累及大脑的灰质
和白质、尾状核、丘脑、小脑及脊髓等中枢神经 系统的各个部分。 形态学:大脑半球有不同程度萎缩,壳核和苍白球 的体积缩小,软化及空腔形成。 组织学: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退变、坏 死,神经胶制裁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严重 者可见继发性脱髓鞘反应。
12
脑型
①帕金森综合症; ②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
常、共济失调等; ③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
吞咽障碍等;④精神症状。
13
其他类型 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溶血性贫血及角
膜色素环为主。 混合型 以上各型的组合。
14
角膜色素环(K-F环)
角膜边缘可见宽约2---3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 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为本病重要体征,一般于 7岁之后可见。
8
3.肾脏 铜在近曲小管沉着,显示肾小管脂肪变性和水
样变性。 4.角膜
铜沉着在角膜后Descemet膜的周围形成棕绿色的色素沉 着,称Kayser-Fleischer环。
9
临 床 分型及表现
10
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 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
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肝型:肝病首发,平均年龄为11.4岁;脑型:
3
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
正常人每日自肠道摄取少量的铜,铜在血中先与白蛋白疏松 结合,在肝细胞中铜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 性的铜蓝蛋白。循环中90%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铜作为辅基 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铜在各脏器中形成各种特异的 铜-蛋白组合体,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尿和汗液排出。 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为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 编码铜转运P型AP酶, ATPTB基因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起血清铜蓝蛋 白(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在体内的铜离子 在肝、闹、肾、角膜处沉积,从而引起进行性的加重肝硬化, 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
18
19
20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
1.诊断依据
临床上主要依据: ①肝病史、肝病征或椎体外系病征; ②血清CP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 ③角膜K-F环; ④阳性家族史等四条进行诊断。 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可确诊WD;符合①③④极可能为不典型
的WD;符合②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