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和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患者马某,男,14岁。
主诉:双上肢抖动1年,言语不清5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逐渐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抖动,尤其在拿东西时抖动更明显,静止时较轻,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
5个月前肢体抖动有所加重,并出现流涎、言语不清,有时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
无发热,无智能下降,无肢体麻木及无力,病情无波动,无二便障碍。
既往史:无特殊。
同胞兄妹4人,其二姐8岁时死于“急性坏死性肝炎”,其四弟患“肝硬化”死亡。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记忆力计算力基本正常,构音障碍,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V级,双上肢姿势性震颤,双上肢肌张力轻度增高(曲肌伸肌均高),共济运动检查大致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基本正常。
血清铜蓝蛋白:110mg/L(210-530 mg/L)头颅MRI:双侧基底节、桥脑T1加权像为低信号和稍低信号,T2加权像和FLAIR像可见高信号(见图)。
眼科裂隙灯查双侧角膜K-F环(+)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
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脑电图:轻度异常。
考试要求:请学生汇报病例特点(15分)、定位诊断(15分)、定性诊断(10分)和鉴别诊断(10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原则(10分),并回答考官提问(40分)。
问题1.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方式?(20分)?问题2.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怎样进行饮食指导(20分)?参考答案一、病例特点(15分):1、青少年患者,缓慢起病,逐渐进展。
2、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同胞兄妹有肝病史。
3、主要表现为肢体震颤、言语不清,逐渐加重。
肢体抖动在运动时明显,安静时减轻。
无智能减退。
4、查体:构音障碍,双角膜K-F环(+)。
双上肢姿势性震颤肌张力轻度增高,双侧Babinski征(+)。
5、辅助检查:血清铜兰蛋白明显减低,头MRI示双基底节、脑干异常信号。
二、定位诊断(15分):肢体震颤,双上肢肌张力轻度增高(曲肌伸肌均高),定位于锥体外系;双侧病理征阳性,定位于锥体束;角膜K-F环(+),角膜受累。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和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及治疗一病例1.女,十二周岁,因全身及眼睛发黄到医院治疗,住进两天后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功能衰竭,经过抢救治疗四十几天病情好转,后经过眼睛,铜蓝蛋白和尿铜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病。
2.男,18岁,十三天前因肠炎发烧,查血常规,查出血小板低,后排除白血病后,查出肝硬化,铜指标异常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第一周医生猜测是白血病,打头孢做常规退烧治疗。
十天后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3.男,20岁,走路的样子不好看,说话像大舌头,左胳搏发硬,身子有点拗。
曾被误诊精神分裂症。
二诊断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由于铜沉积于肝、脑、肾和眼角膜及全身,引起多器官脏器损伤,如肝硬化、肾病、脑损害以及角膜色素环、溶血性贫血。
HLD是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如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排铜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1.辨证论治辨证分型论治HLD的文献报道并不多见,HLD的辨证分型临床尚未统一,尤其缺少较多样本的临床研究。
谌宁生将该病辨证分为4型:肝风内动型,治以滋养肝肾、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湿困脾胃型,治以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痰浊阻络型,治以祛痰通络、醒脑开窍,方用涤痰汤加减;热毒内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崔世麟对青霉胺治疗不适应者根据首发症状不同辨证分型:锥体外系症状首发属中州阳微、痰湿内阻,治宜悦胃醒脾、化湿祛痰,拟方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精神症状首发属肝失条达、疏泄失司,治宜养肝疏肝,拟方一贯煎治疗;肝脏症状首发属脾胃阳虚、气机阻滞,治宜温阳疏利,予茵陈术附汤加减;骨关节和肌症状首发属肾精亏损、髓海不足,治宜补肾健骨强筋,用左归饮和六味地黄丸交替应用;皮肤变黑者属气滞血瘀、肌肤不润,治宜活血通络,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月经失调首发属痰湿阻络,治宜化痰祛湿,用济生导痰汤治之。
肝豆状核变性及典型病例分享
肝豆状核变性及典型病例分享专家简介张缭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优秀专家,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学组委员,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协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西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会长,山西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山西省感染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西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No.1概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1-22号是常染色体。
由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纯合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肝豆状核变性(威尔逊氏病,Wilson's)就属于此类疾病。
通常患者父母携带有杂合的致病基因,但不发病。
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基因定位于13q14.3,编码1个P型ATP酶,此酶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
目前研究多认为由于WD基因突变使其功能降低或丧失而导致铜代谢异常,肝合成铜蓝蛋白障碍,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铜沉积于肝、脑、肾、角膜、血细胞和关节等组织中,引起了相应脏器损害的临床症状。
铜蓄积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从坏死的肝细胞释放的大量铜可导致溶血,并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骨关节部位,引起多器官受累。
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K-F 环)为其临床特征。
Kinnier Wilson在1912年首次描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为ATP7B,多在10到40岁发病,在中国较多见。
好发于青少年,男稍多于女,WD也是至今少数几种可治的遗传病之一,2018年被国家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关于本病,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晚期内科治疗基本无效,只有肝移植。
常见表现:肝脏:表现多样,可仅有肝功能的异常,或以明显肝硬化及其所有并发症就诊,也有急性肝衰竭。
常见疾病病因与治疗方法-肝豆状核变性
疾病,罕见连续两代发病。铜不能与 脑、肾和角膜等组织而致病。阳性家 位于13q14-21。肝内合成的前铜蓝蛋 的遗传缺陷。胆道排铜障碍、细胞内 定作用。
三、病理
01
主要损害肝、 脑、肾、角 膜。
02
肝脏外表及 切面呈大小 不等的结
04
化,肝细胞 常有脂肪变 性,并含铜
05
颗粒,线粒 体变致密、 粗面内质
疹、肌无力、震颤等,极少 数发生骨
才能使用。
离铜从尿中排出,能与铜在 肝中形成
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 需终生用
髓抑制、狼疮样综合征、肾 病综合征
二.锌剂:药量以锌元素计算,每 日锌元素50~150mg,分3~4次口服。 减少铜的吸收,常用硫酸锌、葡萄糖 酸锌、醋酸锌、甘草锌等,副作用轻 ,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 硫化钾:用量20~40mg口服,
每日3次。使铜在肠道形成不溶性硫 化铜而排出体外,抑制铜的吸收。
三乙基四胺
(trietyl tetramine):
○ 是一络合剂,疗效和药理作 用与
○ D-青霉胺基本相同。成人 1.2g/日。
○ 副作用小,可用于青霉胺出 现毒性
○ 反应的患者;药源困难,价 格昂贵。
03
节或假小叶, 甚者如坏死 后性肝硬
06
网断裂。
1 脑部壳核受累最明显,
3
质,神经元减少或消
失,胶质
颗粒沉积,在角膜边 5
缘后弹力
2
其次苍白球及尾状核, 大脑皮
4
细胞增生;有棕黄色
的细小铜
6 层及内皮细胞浆内。
四.临床表现
五.发病特征
1. 年龄:多于青少年期起病,少数
为成年期,发病年龄4~50岁。以肝
肝豆状核变性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吴志英课件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肝豆状核 变性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患者需要 限制铜的摄入,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 物,如坚果、巧克力、贝壳类等。同 时,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营养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VS
生活方式上,患者应保持适度的运动 和锻炼,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睡眠质 量,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手段,通过对 血液中相关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检查、血清铜和铜蓝 蛋白等指标的检测。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 的病情状况和治疗效果。血液检查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和调 整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诊断方法
症状
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神经精神 症状(如锥体外系症状、抑郁、 焦虑等)和肾脏损伤等。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转运和代谢 异常,铜在肝脏、脑等器官中过度沉 积,引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铜沉积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脑 部病变表现为豆状核、大脑皮质和小 脑的神经元丢失及轴索变性。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家族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铜、尿铜等) 进行初步诊断。
基因诊断
通过检测ATP7B基因突变,可确诊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基因检测对于早期诊 断、疾病分型及预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02
精准诊断方法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肝豆状核变性精准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 有助于确诊疾病。
患者A
经过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患者A的症状 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肝豆状核变性
01 02 03 04
玉米。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铜的
排泄 药物治疗;二巯丙磺钠,青霉胺,葡萄糖酸
钙,葡萄糖酸锌 中药治疗:大黄,黄连,黄芩,半枝莲,穿 心莲,栀子,泽泻等清热利湿,通腑利尿 手术治疗:切脾术,肝移植术
THANK YOU .
治疗
六种发病学说
胃肠道对铜的吸 收增多 铜蓝蛋白异常 异常蛋白质的存 在
胆道排铜障碍
溶酶体缺陷
控制基因突变
定义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遗传性铜 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
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
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 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
1.肝肾功能:肝功能异常,如血 清总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 肾功能损害如出现尿素氮,肌 酐增高及蛋白尿等 2.CT 显示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 灶, MRI 显示 T1 低信号、 T2 高 信号,大脑皮质萎缩 3.基因检测:WD 具有高度的遗 传异质性,致病基因突变位点 和突变方式复杂,故尚不能取 代常规筛查手段
诊断
输入 标题
1 2
主要根据4条标准:1.肝脏病、肝病征或 锥体外系表现; 2. 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 低和肝铜增高;3.角膜K-F环;4.阳性家 族史。符合1 2 3或1 2 4可确诊
需重点与以下疾病鉴别:急慢性肝炎, 肝硬化,小舞蹈病,亨廷顿病,原发性 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和精神病
治疗
低酮饮食:如坚果类、巧克力、豌豆、蚕豆、
辅助检查
检验: 检查:
1.铜蓝蛋白降低,铜氧化酶活性 强弱与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成正 比 2.90%患者血清铜降低 3.24 小时尿铜大多患者显著增 加,未经治疗时增高至数十倍, 服用排铜药进一步增高,体内 蓄积铜大量排出后,尿铜量又 逐渐减低 4 。肝铜是诊断 WD 的金标准之 一,大多在250g/g干重以上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一例
05
预后与预防
预后情况
长期生存
0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早期诊断并接受合适的治
疗,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症状改善
02Leabharlann 通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
到提高。
并发症风险
03
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
睡眠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睡眠 质量差等症状,影响生活 质量。
其他症状
骨骼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骼畸形、骨质 疏松等症状。
皮肤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眼部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球震颤等症状。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神经功能异常 等症状,如黄疸、出血倾向、神经精神症状等。
康复训练
医生推荐张三进行认知功能康复 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 等,以改善其认知障碍。
治疗结果
张三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一定程 度的控制,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家属 表示张三情绪稳定,工作表现有所提 升。
建议张三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脑部影像 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02
临床表现
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肝豆状核变性的主 要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控制 症状、减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 发症。
02
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胺、葡萄 糖酸钙、硫酸锌等,这些药物 可以促进铜的排泄,减少铜在 体内的蓄积,从而改善症状。
03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 期进行肝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 ,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评 估治疗效果。
肝豆状核变性案
肝豆状核变性案王×,男,42岁,1998年10月28日入院,住院号:4036。
现病史:1年前出现上肢颤动,时轻时重,未经诊治。
1月前因情志不畅出现四肢不自主振摇,开始尚能自制,逐渐加重,并伴有语言缓慢,发音费力,行走不稳。
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口服青霉胺后,出现轻度发热,周身皮疹,白细胞降至 2.3×109/L,停药后副作用消失。
遂转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
入院时,四肢不自主振摇,纳呆,尿少便干,夜眠多梦。
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重金属接触史。
查体,神志清楚,语言缓慢,慌张步态,四肢快速无规律舞蹈样运动。
双瞳孔等大等圆,肉眼可见患者双眼角膜上缘半月形棕绿色沉淀,即K F环阳性。
肝脾肋下未触及。
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轮替动作不能,指鼻不准,病理反射未引出。
理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含量78 mg%,铜氧化酶活力234 U。
B超回报:早期肝硬化。
MRI回报:双侧壳核呈海棉状长T 1,长T 2信号,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裂增宽。
西医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中医诊断:颤证(肝肾阴虚)。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潜阳熄风。
取穴:太冲、太溪、曲池、尺泽、三阴交、阳陵泉(均为双侧)、廉泉、头针舞蹈区。
针行补法。
治疗初期由于患者四肢振摇不止,肢体穴位得气后不留针。
头针舞蹈区加用G 6805电针仪以断续波留针30分钟。
两周后患者振摇减轻,自诉眼皮发沉,睡眠不佳,加刺上巨虚、照海(均为双侧),肢体穴位留针20分钟。
4周后振摇基本消失,针刺太冲、太溪、阳陵泉透阴陵泉、曲池,并配合口服六味地黄丸。
5周后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治愈出院。
按语:肝豆状核变性是Wilson于1912年首次报告,故又称Wilson病。
本病特点是肝脏不能将体内的铜排入胆汁,导致铜异常沉积于人体器官及组织,尤易沉积于肝、脑、肾及角膜。
尽管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但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铜蓝蛋白及血清总铜量降低,血清游离铜和铜排泄量增加。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及护理
4
心理护理:关 注患者心理状 态,给予心理
支持和疏导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高蛋白、低脂 肪、低糖、高维生素
食物选择:瘦肉、鱼、蛋、 奶、豆制品、蔬菜、水果
等
避免食物: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
饮食禁忌:避免饮酒、吸 烟、咖啡、浓茶等刺激性
饮料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 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物中毒和感染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 防
定期体检
D
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C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饮酒和吸烟
B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A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接触有毒化 学物质:如苯、
甲醛等
避免接触有毒食 物:如发霉食物、
过期食品等
避免接触重金属: 如铅、汞、镉等
04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 情需要,可以联合使用 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1 切除病变组 织,减轻症 状
手术方式:
2 肝移植、肝 叶切除、肝 动脉栓塞等
手术风险:
3 出血、感染、 术后并发症 等
术后护理:
4 抗感染、止 痛、营养支 持等
辅助治疗
饮食控制:避免摄入过多铜元 素,多吃富含铁、锌的食物
饮食监测:定期监测体重、 身高、血常规、肝功能等 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心理护理
01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积极面 对疾病
02
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者减轻 心理压力,避 免焦虑、抑郁 等情绪
03
提供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 理支持,帮助 其适应疾病和 生活变化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死亡病例分析4例
性 诊 治 及 预 后 的 认 识 。 方 法 :收 治 肝 豆 状
性 ;③ 血清 铜 蓝 蛋 白 降低 ;④ 出现 震 颤 、肌
核 变性 死 亡 患 者 4例 ,并 对 其 临 床 表 现 、
强 直 及 面 具 样 面 容 、智力 减 退 等 神 经 系 统
实验 室 检 查 、治疗 情 况及 死 亡 的 主要 原 因
表 现 。对 于 不 典 型 病 例 根 据 临床 表 现 ,如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4例 患者 在 明 确 诊 断之 前 2例 出现 黄 疸 并 茶 色尿 20天
原 冈不 明 的 肝 病 、溶 血 性 贫 血 、肾 脏 病 变 或种 较精 神 神 经 症 状 的 患 儿 可 结 合 实 验
豆状 核变性 死 亡 患者 4例 ,总 结如 下 。
肝 功 能异 常 4例 (100% );3例 患 者 父 亲
铜 升 高 等 铜 代 谢 异 常 表 现 ,以 及 驱 铜 治 疗
I ,4 例 患 者 母 亲 铜 蓝 蛋 白 O.20 ~0.43g/ I ;4例 24 小 时 尿 铜 检 测 均 >100 ̄g/24 小
有 效 和 阳性 家 族 史 等 。本 组 病 例 均 符 合 上 述 诊 断标 准 。
时 :1例 角 膜 K — F环 阳 性 ;1例 头 部 MRI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回 顾 性 分 析 的 疗 法 。
检 查 示双 侧 基 底 节 区异 常信 号 ;1例 肝 豆 状 核 变性 基 因 分 析 阳 性 。 明确 诊 断 到 死
详 细记 录及 分 析 该 4例 患 者 I临床 资 料 ,包 括 一 般 情 况 、家 族 史 、既 往 史 、发 病 年 龄 、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肝豆状核变性一例李某、右利手、女、59岁、农民、因四肢抖动5年于2018-01-14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抖动,幅度甚小,后蔓延至四肢抖动。
无腹胀、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发热、无皮肤瘙痒及陶土样便,无牙龈出血。
至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规律服用美多巴半片tid,无明显好转。
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今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我院。
既往无特殊。
查体:言语流畅,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
双侧瞳孔直径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粗侧视力正常,视野正常,眼底正常,双侧可见角膜色素K.F环。
双眼眼动充分。
面部感觉无异常。
额纹对称,眼裂等大,双眼闭目有力,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四肢呈舞蹈样动作,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
四肢腱反射正常。
深浅感觉及复合觉正常。
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轮替试验正常,双侧跟膝胫试验稳准。
Romberg征阴性。
病理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
入院检查:肝功能(-);铜蓝蛋白0.02g/L(0.15-0.45);叶酸7.01ng/ml,维生素B12539pg/mL;MRI:双侧大脑对称,双侧丘脑及脑干见对称性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
给予青霉胺驱铜治疗。
定义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于1912年由Samuel A.K.Wilson首先系统详细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环)。
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阳性家族史达25%~50%。
致病基因位于13q14.3,编码一种含1411个氨基酸的蛋白,属P型ATP酶家族,称为ATP7B基因,主要在肝脏表达,表达产物P型铜转运ATP酶位于肝细胞(Golgi体,负责肝细胞内的铜转运。
肝豆状核变性以躁狂症状首发1例
肝豆状核变性以躁狂症状首发1例患者魏X,男性,27岁,主因间断情感高涨2年,复发伴行动迟缓、腿部不适1月入院。
患者于2012年4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情感高涨,精力充沛,言辞夸大,经常向家人称自己是包工头,能挣大钱,话语量增多,语速快,睡眠需要量明显减少,尚无明显冲动行为。
当时入住当地精神病院,诊断躁狂发作,具体检查化验不详,给予口服利培酮5mg/日、丙戊酸钠缓释片1000mg/日治疗,住院1月,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后患者遵医嘱继续服药,但因发呆等症状复诊,逐渐换用阿立哌唑5mg/日维持治疗。
2012年7月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伴乏力,时有站立不稳,因此多次就诊于当地市医院神经内科,行肌电图、脑电图、头颅CT、下肢血管B超、甲状腺功能五项等检查化验均未见明显异常,期间患者右下肢也逐渐出现发作性不适(具体不适感患者难以描述)。
2013年1月就诊于我科,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给予氯硝西泮、米氮平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患者于2014年1月病情反复,表现为情感高涨,话多,情绪不稳定,乱买东西,双下肢不适感,考虑诊断仍为躁狂发作,再次入住我科,给予利培酮、丙戊酸钠治疗,情绪逐渐稳定,但双下肢不适感始终未消失,2014年7月中旬停药。
2014年8月因动作迟缓,肢体僵硬,流涎,失眠,腿部不适感再次入住我科,入院后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口齿欠清晰,流涎,四肢肌张力增高,余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术前感染四项、血糖、离子五项、心电图、胸片无明显异常。
考虑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安坦,米氮平等药物治疗近14天,患者流涎较前减少,睡眠改善,吐词不清、腿部不适症状较前无明显变化。
经上级医师再次查房,考虑患者已1月余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已给予抗副作用药物处理,器质性疾病仍需进一步排查,建议行头颅MRI,腹部B超,血清铜、铜蓝蛋白化验。
头颅MRI检查:1.轻度交通性脑积水;2.双侧大脑脑白质少许异常信号。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PPT课件
早期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 者预后的关键。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的基础,需避免含铜高的食物 如坚果、巧克力、贝类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如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
。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D-青霉胺
首选药物,可与铜离子结合形成无毒复合物 排出,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
病史
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尿色深黄,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自行服用“感冒药”无效,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 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与遗传背景
家族史
患者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及兄妹2人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 能等,评估全身状况。
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头颅CT/MRI
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或T2高信号,是肝豆状核 变性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腹部B超/CT
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增 强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提 示肝脏损害。
其他影像学检查
骨关节X线、心电图等, 评估相关系统损害情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家庭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生活照护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生活照护技能,如协助患者洗漱、更衣等。
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增强患者的信心。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THANK YOU
诊断技术进展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方案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方案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①肝病变,发病隐匿,常在6-8岁以后逐渐出现反复的疲劳、食欲不振、呕吐、黄疸、水肿或腹水。
部分可并发病毒性肝炎。
少数迅速发展呈急性肝衰竭。
约15%的患儿在肝病症状前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②神经系统病变,多在12岁以后出现构语困难,动作笨拙或不自主运动、表情呆板、吞咽困难、肌张力改变等。
晚期精神症状明显,常见行为异常和智力障碍。
③肾病变,出现肾结石、血尿、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肾小管酸中毒的表现。
④其他,背部和关节疼痛。
(2)血清铜蓝蛋白测定:正常人200~400mg/L,患儿常低于200mg/L。
(3)尿铜测定:24h尿铜排出,正常人低于40μg/d,患儿明显增高,常达100~1000μg/d。
(4)肝细胞铜含量测定:正常人约为20μg/g(干重),患儿可高达200~3000μg/g(干重)。
(5)核素铜结合试验:一次给予患者64Cu或67Cu0.3~0.5μCi静脉注射,于1h,2h,4h,24h 和48h 各采血样1 次,检测其放射量。
正常人在4~48h呈持续上升,而患者在4h以后持续下降,48h血样的计数仅为4h的一半。
(6)基因诊断:应用RFLP法进行DNA 分析进行早期诊断。
(7)裂隙灯检查:在角膜周缘可看到棕黄色环状物,即KF环。
(8)X 线检查:常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生。
(9)头颅CT 或MRI检查:豆状核密度改变。
【治疗要点】(1)低铜饮食:限制铜摄入,低于1mg/d,不食含铜高的食物。
(2)药物治疗:应用铜螯合剂(青霉胺)、锌剂治疗。
(3)其他支持疗法:针对肝功能受损,高铜血症可给予清蛋白输入。
左旋多巴可用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4)肝移植术: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处方】1.西医处方处方1:驱铜治疗。
青霉胺20mg/(kg·d),分3次口服(青霉素皮试阴性)。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和铜的代谢
正常铜代谢: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
结合并运送至肝脏。在肝脏内大部分铜与 α2球蛋白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牢固的 铜蓝蛋白后再释入血液中,部分铜通过胆 汁经胆管排泄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有微 量铜从尿及汗液中排出体外。
From the following article: Lancet. 2007 Feb 3;369(9559):397-408
史无殊
专科检查
神志清,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无
明显黄染,左颈部可及条索状淋巴结 肿大,质软,无触痛。两肺听诊呼吸 音清,两下肺呼吸音消失,未闻及干 湿罗音。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略膨隆,无压痛无反跳痛,肝 肋下未及,脾肋下3cm,无触痛,移 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明显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位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但没有特异性。
3.腹部B超:可发现肝脾肿大、肝硬化
等肝部病变表现。
辅助检查
4.影像学:头颅CT可有皮层及皮层下萎
缩,基底节低密度灶,头颅MRI可见基底 节及丘脑,小脑齿状核等部位呈现T1低信 号,T2亦为低信号的特异改变。
5.裂隙灯检查:K-F环为宽约1.3mm左
发病机制
胆汁排铜
铜与脱辅基铜蓝蛋白结合率 肝内铜 血游离Cu ,肝铜饱和后释放入血
HLD
Cu各组织沉积 脑、肝、眼、肾等
细胞损伤
毒性作用:破坏线粒体, 溶酶体,过氧化物小体
角膜K-F环
肝功能异常、肝硬化
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损害近端肾小管
临床表现
(震颤) (舞蹈病样运动)
(构音障碍) (癫痫发作)
(偏头痛)
3.对症治疗
肌强直: 可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震颤或强直 明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多巴 兴奋激动: 安定类或镇静药物;精神症状明显可用 抗精神病药物 白细胞减少: 可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 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激素或血浆替 换疗法。 保肝治疗。 对有明显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位肝移植 可延长存活期。
【CT病例】肝脏病变——肝豆状核变性
【CT病例】肝脏病变——肝豆状核变性展开全文【临床资料】女性,8岁。
患儿近1个月来,发现腹部明显增大、膨隆,起初因为无明显不适症状而未行特殊检查及治疗,近十天来,腹部增大加重。
并发现巩膜及颜面皮肤黄染,偶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四肢无力。
精神较差,无发热、抽搐、咳嗽、咳痰等症状。
以黄疸待查收入院。
实验室检查:尿铜增高。
眼科检查:患儿有典型的K F环。
颅脑CT 检查未见异常。
腹部CT检查见下图。
下图肝豆状核变性(a、b、c、d.CT平扫)【影像所见】CT平扫: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密度普遍增高,可见弥漫性分布高密度小结节影。
胆囊增大,胆囊内见不规则高密度影。
脾增大,实质密度均匀。
【网站会员发言】这个病例女性,8岁,CT影像表现肝影增大,质地不均,见多发硬化结节增高影,边缘不光整,肝叶比例失常,脾脏增大,质地均匀。
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结合病史及眼科检查:患儿有典型的K F环。
支持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多见于10~20岁青少年,尿铜量增高,血清铜蓝蛋白降低(100mg/g)。
(jiangjing)肝脏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高密度结节影,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脾脏明显增大,脾内未见异常密度灶。
眼科检查:患儿有典型的K F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向医生)结合病史及眼科检查:患儿有典型的K F环。
支持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以青少年为主的遗传性疾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
其特点为肝硬化、大脑基底节软化和变性、角膜色素环(Kayser Fleischer环),伴有血浆铜蓝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症。
又名Wilson 病。
K F环、血铜蓝蛋白、尿铜测定是必要的诊断步骤。
(zhw974247)【最后诊断】①结合临床,考虑肝豆状核变性所致肝硬化,大量肝再生结节形成。
②胆囊结石。
【点评】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 病(WD),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造成体内铜蓄积,引起组织器官铜毒性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及治疗
一病例
1.女,十二周岁,因全身及眼睛发黄到医院治疗,住进两天后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肝功能衰竭,经过抢救治疗四十几天病情好转,后经过眼睛,铜蓝蛋白和尿铜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病。
2.男,18岁,十三天前因肠炎发烧,查血常规,查出血小板低,后排除白血病后,查出肝硬化,铜指标异常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第一周医生猜测是白血病,打头孢做常规退烧治疗。
十天后后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3.男,20岁,走路的样子不好看,说话像大舌头,左胳搏发硬,身子有点拗。
曾被误诊精神分裂症。
二诊断和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由于铜沉积于肝、脑、肾和眼角膜及全身,引起多器官脏器损伤,如肝硬化、肾病、脑损害以及角膜色素环、溶血性贫血。
HLD是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如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有效的排铜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1.辨证论治辨证分型论治HLD的文献报道并不多见,HLD的辨证分型临床尚未统一,尤其缺少较多样本的临床研究。
谌宁生将该病辨证分为4型:肝风内动型,治以滋养肝肾、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加减;湿困脾胃型,治以芳香化湿、健脾和胃,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痰浊阻络型,治以祛痰通络、醒脑开窍,方用涤痰汤加减;热毒内盛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降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崔世麟对青霉胺治疗不适应者根据首发症状不同辨证分型:锥体外系症状首发属中州阳微、痰湿内阻,治宜悦胃醒脾、化湿祛痰,拟方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减;精神症状首发属肝失条达、疏泄失司,治宜养肝疏肝,拟方一贯煎治疗;肝脏症状首发属脾胃阳虚、气机阻滞,治宜温阳疏利,予茵陈术附汤加减;骨关节和肌症状首发属肾精亏损、髓海不足,治宜补肾健骨强筋,用左归饮和六味地黄丸交替应用;皮肤变黑者属气滞血瘀、肌肤不润,治宜活血通络,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月经失调首发属痰湿阻络,治宜化痰祛湿,用济生导痰汤治之。
乔林诚则将该病分为两型:风证型,基本方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茯苓、木瓜、山药、玉竹、秦艽;鼓胀型,基本方药用黄芪、山药、薏苡仁、车前子、玉竹、白芍、当归。
王殿华等主张治疗应着重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代谢排毒机制,勿使铜浊蓄积络脉中毒为患。
治以疏利排毒通络为要,还应注意结合活血行气之法。
具体治法采用疏肝利胆排毒法、清热泻火解毒法,可选三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健脾助运、升清降浊排毒法健脾助运,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通络活血排毒法,重视通络方法的应用,而通络要结合行气活血之法,临床可据症状加减配合以上诸法应用,使络脉畅通、气血调畅,有利于铜浊毒邪代谢排出体外。
2西医治疗
2.1驱铜治疗驱铜药物并不针对病因,仅是降低体内蓄积的铜,使体内铜含量尽量达到产生毒性作用的阈值以下,从而终止或减轻游离铜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以及防止体内铜再蓄积。
主要药物有重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D-penicilamine,PCA)、曲恩汀(trientine)、二巯基丁二酸钠(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DMS)、二巯基丁二酸(dimercaptosucci acid,DMSA)、二巯基丙磺酸(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DMPS)、依地酸二钠钙(disodium calcium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ate,EDTA-CaNa2)等。
重金属螯合剂可以将血浆中及组织中已与酶类结合的
铜离子动员起来形成水溶性铜离子螯合物,由尿和(或)胆道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其中,PCA在治疗HLD的效果已被广泛证明,然而,由于不良反应的存在和治疗开始阶段对肝脏损害与神经功能一过性或持久性加重等众多影响(这种影响可出现在20%~50%的患者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
有研究等认为有神经症状的患者使用PCA后有50%出现症状加重,故有神经或精神症状的早期患者应避免常规使用PCA。
因此,开始时应考虑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国内不少学者对几种驱铜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毒性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有研究表明二巯丁二酸长期疗效优于PCA,尤其适用于PCA过敏或治疗无效者。
另有研究显示,不同铜螯合剂治疗前后尿排铜量各组由高到低依次为DMPS组、PCA 组、DMS组、DMSA组、EDTA组。
治疗后各组的有效率由高至低依次为DMPS组、DMS组、PCA组、DMSA组。
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高至低依为PCA组、DMPS组、DMS组、DMSA 组、EDTA组,认为尿排铜和有效率等比较,口服药以PCA为最好,DMSA次之;注射药则以DMPS为最佳,DMS次之,EDTA较差。
张锋研究表明DMSA、DMPS和PCA对人类淋巴细胞DNA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PCA对DNA的损伤显著高于DMPS和DMSA;DMPS和DMSA 对DNA损伤相似,建议在进行HLD治疗时尽量选用DMSA和DMPS。
因此,作为驱铜治疗,不再一味强调PCA作为治疗HLD首选药物,而应根据驱铜药物的治疗作用、毒性及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结果等注重个体化选择治疗。
2.2阻止肠道对铜吸收和促进排铜的药物
2.2.1锌剂:锌剂治疗HLD的机制是通过诱导肠黏膜和肝细胞合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T与铜有较高的亲合力,从而竞争性地抑制铜在肠道吸收,使肠道铜的排出增加。
MT又是一种羟自由基清除剂;逆转HLD患者体内的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失衡而达到治疗效果。
2006年,Hoogenraad强调指出:最近几年,锌剂疗法已取代PCA成为HLD首选治疗药物。
目前锌剂已成为HLD的主导治疗药物之一。
锌剂的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有胃肠刺激症状、口唇及四肢麻木、烧灼感,对免疫功能有些影响,可能引起胆固醇代谢紊乱。
对于无症状、轻度症状或经长期PCA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的患者作为维持治疗,锌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
目前主要有硫酸锌、醋酸锌、甘草锌及葡萄糖酸锌等。
2.2.2四硫钼酸胺(tetrathiomolybdate,TTM):本药与食物同服可与食物中的铜结合,限制了肠黏膜对铜的吸收;又可在肠黏膜中形成铜与白蛋白的复合物,后者不能被肠黏膜吸收而随粪便排出。
它还可以将已经与MT结合的铜竞争性结合,很快以溶解的形式排出体外或以不溶的形式排入胆道或血液。
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TTM与曲恩汀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HLD 疗效,TTM被证实比曲恩汀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少。
该药起作用快,用药2周可使铜的毒性损害停止,用药8周后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对人体有毒。
国内市场迄今仍无此药。
2.3肝移植随着肝移植技术在国外逐渐成熟开展,肝移植已作为治疗HLD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采用原位肝移植、活体部分肝移植、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肝段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等几种手术方法。
国内亦有类似报道,说明肝移植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保证长期存活具有充分依据。
许多中心报道部分HLD病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在肝移植术后明显减轻,早期肝移植可以预防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病变。
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具有广泛的前景,缺点是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
多种肝移植技术逐渐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死亡率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但近年提出活体亲属供肝移植在应用于HLD患者时不但要注意配型的问题,也要考虑供体的基因型及运铜功能及肝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4分子生物学治疗基因治疗、肝细胞移植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现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Terda等向自发性HLD基因(Long-Evans Cinnemon rat,LEC)鼠体内注入ATP7B酶后,模型鼠的肝细胞溶酶体的泌铜能力及胆汁铜含量明显增高,提示外源性ATP7B
酶有促进胆汁排铜作用,对HLD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2年Ha-Hao等采用腺病毒作为工具,将正常的ATP7B cDNA导入到一种LEC鼠的病变基因中,以纠正基因缺陷。
结果可见成功但短暂的基因转导效果:在治疗鼠体内可检测到正常的RNA和基因表达的蛋白。
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的改变同样是明显而短暂的。
石涛等采用胚肝细胞移植使毒性乳突变小鼠(the toxic milk mutant mice,TX)的临床症状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血清铜蓝蛋白和血清铜的水平由原来的接近正常的30%上升到60%左右,但TX小鼠的铜代谢障碍也未能得到完全恢复。
这些从分子生物学治疗HLD的临床实践,为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视角,并昭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作为HLD治疗,目前DMPS、PCA和DMSA在治疗HLD病中较其他铜螯合剂中应用广泛。
锌剂已成为HLD的主要辅助治疗药物之一。
肝移植由于HLD的临床表现具有差异性,病种稀少,对当前治疗的有效性缺乏足够的前瞻性研究,因此尚在探索中,有待完善。
基因和细胞移植虽然在动物实验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目前尚未应用到临床,但为HLD的根治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