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
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产生和发展标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方法的分类
1)系统特征分析方法;
2)系统逻辑分析方法;
3)系统工程技术。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限定问题
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
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3、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
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
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
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4、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
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
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5、备选方案评估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姐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6、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
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
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以生命系统为例:
(一)、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
对生命系统的分析切入的是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关注的是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同时,细胞本身有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区域划分.而生物膜、细胞器、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其实是由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其中细胞是微观水平的生命系统。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
是最为宏观水平的生命系统。
(二)、生命系统时刻都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稳态是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
个体水平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或者群体水平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都是将维持自身的稳态作为目标。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既是新知识,也是理解生态系统调节的难点。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认识到:生命系统是整体性,其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
它具有结构和功能在涨落作用下的稳定性,具有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动态性。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4年曾预言,沙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说,"前不久,我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考察,看到您的沙产业理论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在鄂尔多斯,林沙产业正成为一种独特的新生力量,改变着这里的产业环境、改善了农牧民的生存状态,影响着这里的环境面貌,其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似乎昭示着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来到。
耐人寻味的"漫赖现象"
鄂尔多斯的沙产业发展之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全国第一家以沙生植物沙柳为原料的刨花板厂--漫赖刨花板厂在东胜区漫赖诞生,由于它开启了恢复生态、治沙产业、发展经济三者循环共生的先河,被生态学家称之为"漫赖现象"。
鄂尔多斯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
为抗拒土地沙化,富有智慧的鄂尔多斯人选择大面积栽种抗风蚀、耐沙埋的当地优势树种沙柳、柠条和杨柴等沙生灌木,当时仅漫赖及周边地区就种下了上万亩的沙柳。
然而沙柳具有三四年就得平茬一次的生理特征,年久不平茬,沙柳就会死亡,而平茬后的沙柳会长得更加旺盛。
但平茬费时费力,每年平茬下来的沙柳堆积如山,却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开始渐渐衰落。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通过利益杠杆撬动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漫赖刨花板厂的建立迎来了曙光。
宏业公司(前身是漫赖刨花板厂)10年来企业收购了70多万吨沙柳,累计发放沙柳收购资金5000余万元,带动了多个旗(县、区)200多个自然村3000多户农牧民脱贫致富,累计生产人造板4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4亿多元,同时还解决了300多名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通过沙柳开发,呈现出两种良好的趋势,一是沙柳资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农牧民严格按采伐抚育规程分年轮换平茬,使沙柳不断更新、复壮;二是加快了沙区开发治理和经济发展步伐,逆向拉动了农民自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促使沙柳种植区的乡镇造林面积成倍增长,进而助推了林业产业化进程。
"漫赖现象"让人同时看到了产业增值、生态发展的两个美好前景,经过政府引导迅速拓展。
如今,沙区资源得到了全面的开发,以甘草、沙棘、沙生野菜、麻黄、沙漠景观、沙漠矿泉、沙漠温泉等为依托的沙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
以漫赖人造板厂为开端,鄂尔多斯市的沙产业经历了规模从小到大、链条从短到长、档次从低到高、市场从近到远的发展历程。
目前,正经历着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的裂变之中。
记者在东胜区王致和集团天骄沙棘资源公司里看到,以沙棘果为原料生产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沙棘果实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被誉为"圣果",该公司利用沙棘果先后开发了保健品、饮料、化妆品、食品等7大类35个品种。
公司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并大量收购沙棘果,由此刺激了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加快了"地球癌症"砒岩区的生态治理步伐。
在乌审旗,走进中国第一座灌木生物质发电厂--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记者看到大量沙生灌木经切片后源源不断地送进厂里。
公司与180多户牧民签订了协议,有40多万亩沙地纳入公司原料林基地建设,现有33万亩完成了治理。
目前,由它带动治理的数十万顷黄沙变成了绿色海洋。
每年通过种植、抚育、储运、加工和利用于一体的产业链,使当地农牧民人均增收1万多元。
这两家企业仅是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延伸发展的两个典型。
据介绍,鄂尔多斯每个旗县都有林沙结合、实力雄厚、规模较大、产业延伸的企业。
全市现已形成"五化"(林纸一
体化、林板一体化、林饲一体化、林能一体化、林景一体化)、"三品"(饮品、药品、化妆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了以人造板、造纸、饲料、饮品、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
大项目大基地带动大发展
鄂尔多斯林沙产业发展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大企业多、大项目多,且呈现集群化的特点。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大力扶持符合林沙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规模和效益达到一定要求的林沙企业,促进其扩大规模,走上集约经营的道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亿利集团、东达集团、宏业集团、天骄资源公司、通九公司、华森饲料加工、高原杏仁露饮品公司、碧森种业公司等上规模的林沙产品加工企业已达30多家,并形成了库布其沙漠旅游、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成吉思汗陵园林景观旅游等20多个旅游景区。
集群化发展志在建设大基地。
根据资源布局和地理状态,鄂尔多斯按照"五化三品"的林沙产业发展思路,在库布旗沙漠、毛乌素沙地形成了以沙柳为主的人造板、造纸和生物质发电产业集群;在干旱硬梁区形成了以柠条为主的饲草料产业集群;在丘陵区形成了以沙棘、山杏加工为主的饮品、食品、保健品产业集群;在成吉思汗陵、响沙、七星湖、恩格贝、巴图湾等旅游景区形成了生态旅游集群。
同时,在林沙产业聚集区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开发花卉、食用菌产业。
原料林基地由此形成了规模,现已建成沙柳工业原料林基地585万亩,年产灌木117万吨。
建成柠条、杨柴饲料基地1310万亩,年产饲料268万吨;建成沙棘林基地40万亩,年采果1.2万吨……
大项目大基地带动了大发展。
200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了24.5亿元,农牧民来自林业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900元。
鄂尔多斯林沙产业的崛起,也逆向拉动了生态建设,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和谐共赢,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成功之路。
鄂尔多斯林沙产业发展的实践,让人领悟目睹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诱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