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高校教育招生制度差异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教育招生制度差异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教育招生制度差异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美两国的教育体系差异也备受关注。

其中,高校招生制度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选择、学术水平和就业前景。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高校教育招生制度的差异进行详细比较研究。

1. 制度背景与目标中美高校教育招生制度的差异是源于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以及各自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

在中国,高考是全国一致的高水平选拔制度,其目的在于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并强化平等机会的观念。

而在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更加多元化,旨在为学生提供选择,鼓励他们在多个方面展示自身的潜力与特长。

2. 招生方式与流程中国的高考是一个集中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考生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参加同一场考试。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学等,考试结果决定了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

相比之下,美国的高校招生过程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大多数学校采用学术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如SAT、ACT)以及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估,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和课外活动等。

3. 录取标准与权重中美两国在录取标准和权重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高校录取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而学科组合和特长等其他因素的权重相对较小。

高考成绩在录取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使得学生在几天的考试中倾注全部精力。

与之不同的是,美国高校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学生特长的培养,学术成绩只是一个方面的考虑因素,学生个人背景与特长同样重要。

4. 申请材料与选拔标准在申请材料和选拔标准上,中美两国的高校教育招生制度有着显著差异。

中国的高考只注重学术成绩,申请材料非常简单,只需要填写基本信息和志愿。

相反,美国高校的申请过程非常复杂,涵盖了诸多方面。

申请人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陈述、课外活动、推荐信、社区服务等材料,以向学校展示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和个人特质。

5. 招生指标与专业选择中美高校教育招生制度差异还表现在招生指标和专业选择上。

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通过设置不同的分数线,对学生进行分批次录取,并根据学生在考试科目中的成绩安排专业。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两者在发展现状、特点、对比分析、借鉴互补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则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文章指出,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相互借鉴和互补,共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结论部分总结了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研究启示,希望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发展现状,特点,借鉴与互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未来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各有特点,各有利弊。

有必要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借鉴和借鉴经验,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探讨两者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探讨二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深入挖掘其借鉴与互补关系,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政府和教育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进一步推动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3 研究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重点之一,对于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公平性比较研究

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公平性比较研究

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公平性比较研究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也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然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公平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大国,其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公平性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公平性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选拔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主要以高考为依据,根据考生的分数进行排名,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学生。

高考作为统一的选拔标准,公平性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多注重记忆,局限于考试的单一评价指标。

而美国的招生制度更注重综合评价,考虑学术成绩、个人背景、社区贡献等多个因素。

这种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申请者的综合能力,提高公平性。

其次,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资源配置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相对集中,优质高校的数量较少,导致竞争激烈。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更为分散,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学校。

这种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得公平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再次,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培养模式上存在区别。

中国的高等教育以课程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美国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美国的招生制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方向,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培养机会。

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公平性。

最后,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社会公平性上也有一定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基层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的机会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更注重个人能力与功绩,社会背景因素相对较小,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平性。

综上所述,中美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在公平性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选拔方式上相对较为公平,但在资源分配和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

美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注重多元化评价,个性化培养和社会公平性。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以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为例,对两国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比较。

一、招生对象的差异中国高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考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高考成绩综合评价展现。

随着中国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高考成绩已经成为中国学生考取理想大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与之相比,美国的高校招生对象非常多元化。

除了考试成绩外,学生的个人陈述、推荐信、个人经历等都会被纳入考虑范围。

此外,美国大学会根据学生的个人优势和特长,进行招生录取。

这意味着在美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招生考试的差异中国高校的招生制度主要依靠高考成绩,高考是一站式的选拔制度。

高考试题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注重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的考察,强调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考查。

而且,中国高校招生制度对考生的科目选择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只能在高中的考试范围内进行选择。

与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相比,美国高校的招生考试更为多元化。

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提交SAT或ACT考试成绩,并且还要求学生在学术方面有一定的表现,并通过AP考试来展示学术兴趣和能力。

三、申请材料的差异中国高校招生时主要看重考试成绩,因此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高考成绩和个人简历等。

学生通过填写志愿的方式,将自己的选择提交到招生办公室,然后由招生办公室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

美国高校的申请材料要求相对较为复杂,通常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个人经历等。

学生需要详细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学术和非学术成就、社会活动等。

此外,一些美国高校还要求学生面试。

这种面向个人全面评价的申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四、录取机制的差异在中国,高校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综合分数线确定的。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技能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一、发展方向在各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并存,但职业教育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与发展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商业管理、护理、社会工作等职业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各自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在东亚地区,日本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国内职业学校培养出的技术人才又是非常稳定的。

而我国也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内职业教育产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它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学模式。

1、欧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强调实践教学,重视实习实训、小组合作、项目研究,教学内容紧密衔接产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些学校也有自己的企业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

2、日本日本职业教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它们几乎都是由企业出资设立,与所属国家、地方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同时,这些学校和企业还有着深入的合作,教学模式落实了工作场所的生产流程。

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受实践性训练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了职业技能并适应就业市场。

3、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培养出大量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如机械制造、电子技术以及运营管理等。

除了必修的理论教育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差异很大。

欧美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高。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职业教育的理念、体系和模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的职业教育进行一番对比与探究,以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体系的特点和优劣势,从而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职业教育的特点与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特点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国内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2. 教育质量不高虽然国内的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教育质量上并不尽人意。

一些职业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教学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

3. 规模化倾向严重国内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因此评价指标往往以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经验与国内相比,国外的职业教育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特点。

1. 结合产业需求许多国外的职业教育注重与产业的结合,与企业合作,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符合实际岗位的要求。

2.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国外的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产业的需求更加贴合。

3. 多元化评价国外的职业教育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和灵活,除了就业率和升学率外,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借鉴与启示。

2. 提升教育质量国内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切实提升教育质量。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对比与探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在国内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国内外职业教育进行对比与探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外的主要差异在于体制结构。

国内的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组成,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

而国外职业教育则较为分散,包括大学本科教育、职业学院和技术学院等多种机构,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且更加注重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此可见,国内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而国外的职业教育则更侧重理论和研究。

在教育模式上,国内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

而国外职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内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多以传统的面授教学为主,而国外职业教育更加注重综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师资队伍上,国内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师资结构也相对单一。

国外职业教育则更注重师资的培养和结构的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国外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建立了以文化考试为主 # 单独考试为辅 # 保送生为补充的招生 体系 % 全国统一文化考试的入学方式是主要的招生方式 % 录取 原则为 ) 公平竞争 # 公平选拔 # 德智体全面考核 # 综合 评 定 # 择 陈 敏 % 上海商学院 ! 上海
教育发展研究
677689"
>7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衡量每个学生 ! 把考生区分为不同等级为高校 选 拔 优 秀 生 服 务 " 当然 ! 这类考试都不是一次性的 ! 还有补充和辅助手段 " 任何高校 # 任何专业的权利 ! 受到法律保障 " 德国的高级中学 毕业考试及其他高校入学考试 ! 是中等教育范 围 内 的 考 试 ! 大学不参加 " 这种考试不是由全国统一进行 ! 而 是 由 各 州 出 题 ! 审批通过后自行组织考试 ! 考试结果得到全国的承认 " ( 基 础 学 校 )完 全 中 学) 在 德 国 !进 大 学 原 则 上 只 限 于 大学 * 这一条途径 " 后经改革 ! 在职人员以及有特殊能力的人 ( 第二教育 通过资格考试 ! 也可获得进入大学的证书 ! 被称为 途径 *"
6
5:高校招生考试办法 % 我国从 ;<96 年起实行统一高考 $ 同
& 8=" ’ 时高考改革一直都在进行 % 从 6776 年起 $ 我国全面实行 科 目 考 试 方 案 $其 中 $ & 8’ 指 语 数 外 并 为 每 个 考 生 必 考 科 目 $ 目 前$大 部 分 省 市 的 & "’ 方 案 选 择 的 是 & 文 科 综 合 #理 科 综 合 ’$ 也有的省市选择 & 大综合 ’ 或 & 大综合 =; ’ 的方案 % 秋季高 考时间为每年 > 月份 $ 春季为每年 ;6 月份 ( 艺术类 专 业 加 试 时 间为 ; 至 8 月期间 % 目前全国有两种单独考试入学方式 ) 一是 & 三 校 生 ’入 学 考试 $ 由省市招生部门确定考试科目 $ 统一组织考 试 和 录 取 % 二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专业的招生 $ 由招生 学 校 确 定 考 试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

中美高校招生制度的比较美国和我国实施招生制度的起始在欧美的传统社会, 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是少数上层社会家庭子弟所享有的特权, 因此, 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的很长时期里,大学的“入学条件基本上是以阶级、身份和是否付得起学费为标准”,少数贵族子弟只要通过专设的豫备学校的毕业考试, 即可进入大学就读。

18 世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各种为满足平民子弟入学需要开设的大量中等学校的浮现, 由上至下的上构型学制也逐步得以建立和完善,但是在学校有限的条件下,为合理限制入学人数,在西方一些国家首先实行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考试制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多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基本上是实行入学考试制度。

大战后欧美等国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材的需求即将迅速膨胀的个人入学要求,纷纷着手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在当今时代, 环绕着高等教育公平和学术优秀的价值观念,美国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为了带有本国特色的、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而我国的招生制度也经历了从孔孟时期的私塾教育,家境好的上层子弟进入官学学习, 多数平民百姓进入私塾读书,到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到隋唐代大兴科举考试制度,人们纷纷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对“四书”“五经”的追逐中。

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古代选举人材的一种方式,沿用了几个朝代。

直至明清时期被废除,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开始逐步推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

两国的高校本科招生录取方式的比较(一)两国各类高校的本科招生录取方式1、美国的分类分层次的本科招生录取方式美国的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根据院校层次的分类不同, 其新生的招生选拔制度也不尽相同。

美国大学按录取标准或者政策可分为 4 类:第一类院校实行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如社区学院和4 年制的州立大学。

其录取所有申请入学者,并且为那些不合格的学生补课。

第二类院校实行“最低限度筛选”的招生政策, 占美国高等院校的大部份,它们接纳那些符合最低入学标准的学生,入学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以便量才施教, 而不是以此来决定是否录取。

国内外考试招生制度的对比

国内外考试招生制度的对比

国内外考试招生制度的对比大家好,今天主要就国外的考试招生制度发展动向做一点介绍,这张照片大家比较熟悉,这是印度最近发生的高考作弊情况的照片,考生家长们都已经爬在楼外窗户上帮助考生作弊了,印度被有些报刊称为世界高考作弊大国,最近热议的问题就是印度为什么会成为作弊大国。

很多专家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有的认为这主要是印度整个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有的认为高考确实决定命运,因为能不能迈过这个门槛对考生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有的认为穷的邦作弊多。

另外,印度考题是侧重记忆,大家知道作弊的技术方面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考题偏重死记,就比较容易作弊,如果考题的答案是灵活性的,需要考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的、评论式的,那么就很难作弊了,印度的考题就是侧重记忆的。

还有就是规则意识淡薄,包括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这种淡薄是印度可能也是成为一个作弊大国的原因。

多角度分析印度为何成为作弊大国的时候,实际也等于探讨了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到底在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

所以我想今天主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就是如何寻求高校招生制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协调,从这个角度来看看国际高校考试招生的动态。

想讲四个问题:第一,高校招生考试承载着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第二,各国高校入学考试方式比较;第三,各国高校招生方式比较;第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趋势。

高校招生考试到底承载着什么样的功能呢?我想主要是两个功能,一个是社会功能,一个是教育功能。

现在高校招生制度在各国都是一个难题,常常是改来改去,实际重点都是为了寻求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两者之间的协调。

高校招生考试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选拔功能和调节功能。

选拔功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为高等教育选拔新生,为社会培养未来需要的优秀人才来奠定基础;另外就是使个人能够取得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高校招生考试既关系社会的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需求。

高校招生考试的调节功能在目前可能越来越突出。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特定职业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教育形式。

本文将通过对比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就业情况等方面,探讨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与共同点,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体制对比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主要分为大学和技工学校两大类,前者侧重于提供全面性的高等教育,涵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后者则注重技术技能的培训和实践应用。

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则更加多样化,包括专科院校、职业学校、技术学院等,其设置灵活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通常与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并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相对滞后,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情况。

二、课程设置对比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通常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对欠缺。

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结合职业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为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关注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在国内,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对封闭,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足。

三、教学模式对比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团队合作。

而在国内,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偏向于传统的一对多授课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通过与企业合作,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制度的对比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围绕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展开对比研究,探讨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课程设置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专业化、实用化和适应性,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在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可以选择更加专业化的课程,例如从事工程技术、护理、会计、餐饮服务等,这种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能够培养学生所需的实际技能。

而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虽然有一些学校尝试开设一些与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但整体来看,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教学方法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会进行大量的实习和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例如在德国,很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学生在校期间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实习和工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就业前景就业前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和家长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其原因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际能力的毕业生。

例如在德国,约70%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而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校园专区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王春姣【摘 要】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仅,牵涉到学校、学生、家长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

所以,研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我们不能够仅局限于考试范畴,从微观角度去研究招生考试制度的利与弊,要从宏观方面着手,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有效调整。

【关键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比较 改革任何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离不开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现状,我们既不能够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国家模式,也不能够闭关自守独享其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各国招生制度趋同化的今天,我们要看的每个国家的招生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保持着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用平稳的心态,根据自己的国情,促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就在稳步推进,“高考”成为许多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以统一文化考试为主,同时还有一些艺术类、美术类等特殊专业,单独专业考试,还有一些高等院校,招收一些委托生、保送生补充入学体系。

总之,高校选拔新生的主要方式就是统一文化考试的入学方式。

在高等教育录取新生入学考试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是公平竞争、公平选拔、择优录取,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考录取方式上,主要是各省自主进行录取,录取时间, 录取方法、录取原则,一是根据考生分数的高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二是根据考生所报的志愿自主选择,自主招生,各大高等院校提供招生计划,按招生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由于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比较高,但是,还不可能做到人人都能够上大学,就算是一些人考入了高等院校,也有985,211,普通类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等区分。

所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依旧是一个在学业上优胜劣汰的竞争,分数决定命运,也是中国当前应试教育顽疾难以解决的一个主要因素。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外备受关注。

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和特点。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差异和成因。

一、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教育机构数量逐年上升自2013年起,国家开始放开职业教育市场,外资职业教育机构不断进入,同时也促进了国内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上升。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027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类机构一共有1807所,专科层次包括中专(职高)和大专共220所。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贴产业需求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注重紧贴产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设置。

通过与本地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培训和职业技能课程,以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匹配度。

3.注重双证书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学生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即将职业资格证和学历证书结合起来。

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学生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职业能力,还可以在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同时,得到与之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

1.职业教育机构与社会意识相同相比于国内,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更多是以社会意识为导向的,即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形成了高度的对接和互动。

在美国,职业学院或者社区学院常常与当地企业和行业机构紧密合作。

除了为学生提供职业课程和技能培训,并建议制定课程设置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2.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不同的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课程设置上,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体验,学生不仅仅需要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践技能。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不同之处,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教学理念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教学理念倡导学以致用,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实际技能。

这种理念反映了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就业导向和实际应用的特点。

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重视学科知识的灌输。

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国内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和基础知识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缺乏实践教学,而是教学理念上的侧重点不同。

二、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个性化、个别化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采用小班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挖掘。

学校与企业合作紧密,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实习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倾向。

课堂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固化,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个性化程度较低。

学校和企业合作相对薄弱,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

三、师资队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既有来自学术界的教授,也有来自产业界的专业人士,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之间的合作紧密,注重团队合作和学科交叉,力求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对于培养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和优劣势,从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为国际间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合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对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形式。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育制度的漏洞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可以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保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到一定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各种岗位的需求。

国外高职入学模式与我国注册入学模式比较-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国外高职入学模式与我国注册入学模式比较-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国外高职入学模式与我国注册入学模式比较-职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注册入学制度指在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学校,具备一定资格的学生,在申请入学时免试直接注册学习的制度。

我国一些成人院校和职业院校也已经开始实行这一招生制度。

本文力求通过对已有关于国内外注册入学的相关文献研究,达到探索注册入学政策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其研究的意义在于,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也是目前高职高专乃至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学科专业,除具有自身的专业性、个性化特征,还肩载着所有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性、标准化要求,对整个注册入学理论框架,制度建立,制度改革和探索的相关文献研究,避免了闭门造车导致的与国家和社会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方向性错误。

除此之外,对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对注册入学在某一领域理论探索和成果的研究,有助于启发旅游管理专业,具体落实到针对注册入学后的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的差异教学,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系统教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无论最终教改试行是否成功,也都均有推广意义。

一、国外高职入学模式发展自1965 年朗格郎( Panl lengrand) 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以来,终身教育的思想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涵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等核心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降低入学门槛甚至不设置门槛,实施开放教育,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成人发展,是大众型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精英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 一) 日本。

日本作为今日世界瞩目的技术大国和经济大国,在职业教育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这一体系分为三块: 学校教育体制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企业内的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办的公共职业训练。

国内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对比研究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这一意见的提出,将招生考试改革又一次推到了大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与此同时,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招生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在思考自身的同时,也可以比较各国的招生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促进我国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

标签: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国内外对比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招生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也一直在调整着,无论从招生方式、考试内容还是管理办法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及现行招生制度1.我国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的“世卿世禄”制度,直到隋唐年间,随着改革的深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举制,科举制又经过历次改革,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但是这些制度主要都是古代为统治者选拔人才服务的,古代的学校数量稀少,学生大都是家境宽裕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这也体现了当时考试制度的缺失。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逐步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招生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当时国家亟须人才,统一的招生考试的确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解决了一部分困难。

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高考制度暂停了一段时间,直到1976年才正式恢复,恢复后的高校仍然主要是通过高考的形式选拔学生,但是高考的内容一直有小的变动,比如英语课程的加入等。

到了21世纪,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多,考生生源的扩大,不同省份学校、生源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部分省份对高考试卷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其他省份还是沿用全国高考卷。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通过高考选拔学生的历史,这次改革可以说是比较大的改变,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改革高校招生方案的国际比较

改革高校招生方案的国际比较

改革高校招生方案的国际比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各国高校纷纷调整和改革招生方案,力求寻找适应时代发展的招生制度。

本文将通过对国际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高校招生方案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高校招生方案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美国的综合评价制度在美国,高校招生主要依靠综合评价制度。

除了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外,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等都会被纳入考虑范围。

这种招生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英国的A-Level制度在英国,高校招生主要依据学生的A-Level考试成绩。

A-Level是英国高中的最高水平考试,被广泛认可为衡量学生学术水平的标准。

通过A-Level考试成绩,高校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进一步确定最适合的录取人选。

3. 日本的综合学力评价制度日本高校招生采用的是综合学力评价制度,该评价制度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招生制度相对更注重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

4. 德国的等级评价制度德国高校招生主要采用的是等级评价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将被划分为五个等级,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等级来决定录取与否。

这种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考的压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在国际上,高校招生方案多种多样,各个国家根据国情和社会需求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招生制度。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高校招生方案还可以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可以借鉴美国的综合评价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可以借鉴英国的A-Level制度,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潜力;可以借鉴日本的综合学力评价制度,注重学生在学科专业上的能力;可以借鉴德国的等级评价制度,降低高考的压力,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改革高校招生方案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特点,提出更加符合国家需求的招生制度。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科 技 教 育DOI:10.16661/ki.1672-3791.2019.10.125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①付红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已然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增长的关键前提,为此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点与重要研讨课题。

该文试对我国及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粗浅分析,试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外中表现出的教学体系、职业功能、实施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并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旨在为我国今后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发达国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125-03①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H—112)。

作者简介:付红丹(1981—),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经济,职业教育。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国家经济繁荣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前提与根基,我国在传统教育上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一直是我国文化中引以为傲的内容。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当前科技水平的迅猛提高,我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一时间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在教育水平与教育方式上也暴露出了许多极其尖锐的问题,如今,我国在教育方面积极高举改革大旗,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与深化内容。

然而在当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难以满足培养输出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弊端。

为此,我国必须向发达国家看齐,积极学习并借鉴其所具有的良好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方式,并结合国情发展有效制定合理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对比研究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这一意见的提出,将招生考试改革又一次推到了大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与此同时,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招生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在思考自身的同时,也可以比较各国的招生制度,通过分析研究促进我国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

标签: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国内外对比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招生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也一直在调整着,无论从招生方式、考试内容还是管理办法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及现行招生制度1.我国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的“世卿世禄”制度,直到隋唐年间,随着改革的深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举制,科举制又经过历次改革,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但是这些制度主要都是古代为统治者选拔人才服务的,古代的学校数量稀少,学生大都是家境宽裕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这也体现了当时考试制度的缺失。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逐步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招生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当时国家亟须人才,统一的招生考试的确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解决了一部分困难。

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高考制度暂停了一段时间,直到1976年才正式恢复,恢复后的高校仍然主要是通过高考的形式选拔学生,但是高考的内容一直有小的变动,比如英语课程的加入等。

到了21世纪,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多,考生生源的扩大,不同省份学校、生源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部分省份对高考试卷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其他省份还是沿用全国高考卷。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通过高考选拔学生的历史,这次改革可以说是比较大的改变,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名牌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降分福利,这给希望上名牌高校的学生提供了机会。

但是这样的学生人数有限,自主招生的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作为高职院校而言,自主招生起源于2005年,以上海市3所高职院校为先,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两百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计划相对于名牌高校还是比较宽裕的,首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高职院校可以拿出本年度招生计划的10%进行自主招生,而对于已经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高职院校,则可以将计划数放宽到20%。

针对选拔的方式,各个高职院校也有一定的自主权,考试的内容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达到了该高职院校自主划定的分数线,该院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还需参加面试,或者直接录取;第二,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没有达到该高职院校自主划定的分数线,则还需要参加一次文化水平测试。

而文化水平测试,不同学校也有所不同,部分学校是自主命题的,其他学校则是要求学生参加全省统一的文化水平测试,一般将时间安排在每年的3~4月,5月底即高考前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自主招生的录取工作,被录取的学生则无需再参加高考。

2.我国高职院校现行招生制度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第一种即普通高考,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入学途径,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招生中最主要、应用范围最广的方式。

从最开始的不分文理科,到文理大综合,“3+2”模式,又到目前的语数外三门记总分,选修的两门记等级,针对高考的改革也从未停止。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上海、浙江等地已开展试点,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三门成绩和选修的三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科目由学生自主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外语有多次考试机会。

第二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从入学测试、入学标准到录取工作都是学校自主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自主权,同时也给想上大学的学生在高考前提供了一次机会。

因此,这种方式已被越来越多家长、学生所接受,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提前单招的发展和改革。

第三种即高职院校对口单招,适用范围略窄,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高的毕业生,由于这些学生在校期间都是以技能学习为主,因此在对口单招的考试内容中更多的是涉及技能测试。

三种招生制度,丰富了原本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学生生源更加广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高考一考定终身现象的诟病。

二、其他国家招生制度1.美国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美国的历史虽然短,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却非常迅速,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美国大学数量少,规模小,主要通过口试的方式挑选学生。

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原先的口试因效率太低,已无法满足美国对人才的需求,各大学逐步采取证书录取制。

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对中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1901年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举行了“学业成绩测验”,这种综合的选拔制度逐渐为大多数学校所接受。

随后,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又对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调整,举办了SAT考试,即“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主要是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美国现行的招生制度中,SAT考试仍然占很重要的部分。

当然,现行的美国大学招生制度,除了SAT考试,还有些高校采取的是ACT考试,与SAT考试相较而言,ACT考试更强调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总的来说,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是比较多样性的,而且更注重能力的选拔,录取的标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2.德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德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另一类是职业院校,前者侧重培养实际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主要是管理工程师、技术开发骨干、中层管理人员等。

后者侧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一线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助理工程师。

但是两者的入学要求大致相同,无论是针对文理中学还是专业文理中学的毕业生,都要求他们具备“一般高校入学资格”。

另外,由于德国的工业技术在全世界都是备受赞誉和瞩目的,而他们的职业院校又是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的,因此,在具备“一般高校入学资格”的同时,还要求学生与所报考的职业院校合作,完成一定的培训内容。

在我国,学生一般在即将大学毕业才开始接触工作单位,可以说实践技能是比较薄弱的;而德国的职业院校要求学生入学前就要开始实习,更早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加拿大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加拿大的招生制度也经过了几次变革,即从最开始的大学数量较少时的个别学校自行筛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省级统考制。

当时,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参加“初级入学资格”和“高级入学资格”考试以获得大一大二的入学资格。

到了二战后,实行了三年全国统一考试,但是由于不同省份的差距过大,三年后依然改成各省自主招生,而各省普遍按照高中成绩来作为评判标准。

与我们国家不同的是,加拿大的大学招生虽是同样看重高中成绩,但是他们的高中却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有社区志愿服务,同时高中的成绩也不是完全依靠分数的高低来评判,而是采用学分制。

并且加拿大高中的课程实用性非常强,涉及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几乎涵盖大学涉及的所有专业,学生选择多样化,并且除了必修科目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可以说加拿大的高中和大学衔接非常紧密,在高中就可以提前接触将来的专业内容。

而不是像我国国内的高中,虽然分了文理科,但是学生对将来的规划可以说是十分缺乏,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中国学生更注重自己的分数能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而,不是适合自己的专业。

三、国内外招生制度对比研究的启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招生制度普遍具有多样化、自主化、综合性的特点,并且这些国家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技能,评价方式更加科学。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也是我国招生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

当然,我国招生制度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发展也已具有一定成效,从原来单一的全国统一考试发展为如今多样化的招生制度,但是改革永无止境,各种招生制度本身的弊端和缺陷需要调整,比如占招生制度中主要地位的高考,从设立之初就褒贬不一,虽然说相对其他选拔方式是比较公平的,但是在操作细节中过分注重应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压力大、一考定终身等问题依旧是大众最希望解决的。

另外,从原本的总分制到后来的总分加等级制,考生的具体分值对择校的影响也在减少,原本只看一个总分,缺一分都会被拒之门外。

后来语数外三门虽然仍然看总分,但是选修的两门只要达到相应等级即可。

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一定弊端。

如对于选修科目特别出色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即使选修科目达到两个A+,只要语数外总分偏低,依然难以考取心仪的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国发〔2014〕35号文件中新的高考制度在文理上不再做限制,学生可以不用局限于文理的选择,这一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有利的,但是选测科目多加了一门,势必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当然,该文件中还着重强调了分类考试的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作为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被逐步确立,这正适应了目前高等教育的分层模式,少数精英式培养模式的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直面劳动力市场的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分类考试,针对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进高职院校自主单招的原因。

在高考之前针对这部分生源提供一次招生机会,分类考试在未来的招生制度改革中将会是一个趋势,当然如何分类,考试的内容如何划分,如何体现各个类别的特点,比如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如何增加技能素质的考核等,还有待探讨,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参照其他国家的优秀做法,并根据我们国家的特色,以尽早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招生制度。

参考文献:[1]李京肽.美国高招制度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与考试,2013(5).[2]鄂甜.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3]臧铁军.析高考“分类考试”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4-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