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临床路径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中医诊断为头痛/西医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住院患者。
一、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颈源性头痛)(TCD编码:BNG06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源性头痛(ICD-10编码:G44.8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2004年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2]。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风寒湿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头痛(颈源性头痛)。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头痛(颈源性头痛)的患者)。
2.本病出现颈椎间盘巨大突出者;治疗部位(颈部、枕部)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不进入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询问有病因与否如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等,头颈肩部是否有疼痛。
风寒湿者颈、肩、上肢是否存在以痛为主的串痛麻木,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诊观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气滞血瘀者是否存在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诊观察(舌质暗,脉弦);痰湿阻络者是否存在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诊观察(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肝肾不足者是否存在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诊观察(舌红少津,脉弦);气血亏虚者是否存在头晕目眩,面色苍白。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头痛病人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3-22T09:27:22.0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期作者:章慧敏[导读] 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头痛病人中的治疗效果。
章慧敏如皋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南通226500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头痛病人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2月入住如皋中医院的头痛病人共计50例。
根据抽签法,将所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磋商组,各有2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磋商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
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磋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头痛病人干预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疼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进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头痛;治疗效果前言由于致痛因素的刺激,病人的头颅痛觉纤维会产生明确的动作电位,如果经由痛觉传导通路向病人的大脑皮质传递,就会表现出头部闷痛、持续性沉重感或压迫感等症状[1]。
按照中医辨证思维来看,头痛应属“脑风”“头风”等范畴,主要是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等因素造成。
虽然通过常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容易使病人产生依赖性。
为了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可在整体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对病人实施健康、有效的中医护理[2]。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50例头痛病人,经临床研究和分析,旨在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运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如皋中医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头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抽签法的原则,将50例病人分成两个组别。
对照组25例,包含男性病人16例,女性病人9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2±4.65)岁,病程1~9年,平均(3.54±0.74)年,发病原因:眩晕12例,胸痹5例,心衰4例,促脉症3例,其他1例。
神经内科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
程
神经内科紧张型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于首次诊断为紧张型头痛(ICD10:G44.2)的患者。
诊断依据包括双
侧头痛、头痛性质为压迫样或紧缩样、轻到中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不会加重头痛、不伴恶心呕吐,可伴有畏光或者畏声,以及头颅CT无异常。
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适当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惯,以及松弛治疗、物理治疗、生物反馈及针灸等治疗。
对症治疗则包括止痛治疗,而预防治疗则包括抗抑郁治疗和肌肉松弛治疗。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5天。
进入路径标准需要符合第
一诊断为紧张型头痛,且不合并严重焦虑症、严重抑郁症,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住院后检查的项目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胸片、心电图、心理量表测试和头颅CT。
选择用药包括止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止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氯美扎酮、复合镇痛药,而抗抑郁药物则包括阿米替林、多赛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等。
出院标准包括患者病情稳定和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若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头痛(偏头痛)临床路径打印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表单及附件研究单位名称(排名不分先后)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口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江西省中医院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河北省中医院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重庆中医院口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口新疆昌吉州中医院口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口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口新疆伊犁州中医院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广州市中医医院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口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口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口江苏省中医院口吉林省四平市中医医院口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口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口湖南永州市中医院口北京护国寺中医院口北京广安门医院口上海曙光医院口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口景德镇市中医院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甘肃省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徐州市中医医院口北京黄枢中医医院口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口山东省济宁市中医医院口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口重庆市长寿区中医医院口湖南省怀化市中医院口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陕西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头痛(偏头痛)协作分组组长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头痛(偏头痛)(门诊)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医诊断:头痛(TCD编码:头痛BNG060 头风BNG061)西医诊断:偏头痛(ICD-10编码:G4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日≤28天实际治疗日:天附件1编号□□□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费用评估表病种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病例数填表人日期注:1. 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3.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熏蒸、药浴、中医诊疗设备等。
4.项目3—8指单病种次均费用所占比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头痛(偏头痛)辨证施护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头痛(偏头痛)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李海鹰;何连华【摘要】目的:探求头痛(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
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偏头痛患者28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住院天数的情况。
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96.4%,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89.3%、平均住院天数≤14天。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头痛(偏头痛)辨证施护中,使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适宜临床护理应用的护理模式。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mode of patients with headache (migraine).Methods 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2015 were give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health knowledge to master the standard rate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observed .Results Patients on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ate was greater than 96.4%, Health knowledge rate is more than 89.3%,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less than 14 days.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ursing of headache ( migraine ) can make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nursing mode.【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14【总页数】2页(P2121-2122)【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偏头痛;辨证施护【作者】李海鹰;何连华【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大庆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大庆163311【正文语种】中文头痛(偏头痛)是以自觉头部反复发作的、常为搏动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病证,多呈单侧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病例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
(整理)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头痛(TCD编码:BNG060)或头风病(TCD编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编码:G4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本次发病时间:年月日时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时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12周实际治疗时间:天
时间
年月日
3)选择价值。选择价值(OV)又称期权价值。我们在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并不希望它的功能很快消耗殆尽,也许会设想未来该资源的使用价值会更大。记录
本章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0年的真题中全部集中在环境影响评价这一节。环境保护的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组成、文件的报批等是历年考试的热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第3-4周)
年月日
(第5-8周)
年月日
(第9-12周)
年月日
(结束)
主要诊疗工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可查相关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指标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大纲要求治疗方案
四、安全预评价□防治并发症
每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请登记的类别不得超过2个。□完成门诊复诊病程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可查相关
指标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
□防治并发症
□完成门诊复诊病程
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偏头痛临床路径
欢迎阅读
偏头痛临床路径
一、偏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G44.100) (二)诊断依据
- (三)1.代表。
2.(四)(五)1.小时不2.头痛程度为中、重度疼痛;或头痛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等。
2.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等。
3.必要时头颅CT或MRI检查(检查者怀疑颅内病变需排除诊断;或患者头痛性质发生变化)。
(八)出院标准
1.
3.
(九)
1.
2.
3.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 等法。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尽早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 治疗方法。 4.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5.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 7.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 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 2010 年中华医 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 8.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9.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 2.病程进入恢复期。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预防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标准住院日≤21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 1 天)
年月日 (第 2~3 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病重患者继续重症监护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危险性评估、实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主 施溶栓应用评估等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要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防治并发症
诊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程记录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性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中 图 分 类 号 : R13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7 0 6 (0 2 1 6 2— 39 2 1 )2—12 0 5 5— 2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 的神经 系统疾病 , 临床表 现为一 侧或 双侧反复发作性的 中度或重度 头部搏 动性 疼痛 , 多伴有
中, 1 男 9例 、 2 女 6例 , 年龄 4 7—8 9岁 , 平均 ( 5 9 6 . 8±6 3 ) .3 岁; 对照组 4 5例 , 中 , 1 、 2 其 男 7例 女 8例 、 年龄 4 8 5— 8岁 , 平
排进行 人 院宣教 、 饮食 指导 , 绍疾病 的相关 知识 等 , 期 、 介 分 分阶段施教 , 克服患者健康 宣教的随意性 。充分体 现 以患 者 为 中心 的服务 理念 , 上患者住院时间缩 短 、 复快 , 加 恢 减少 了
医疗纠纷 。 而提高 了患者的满意度… 。 从
路 径对 住院血管性 头痛 患者进 行健康 教 育 , 得较 好效 果 , 取 现 报道如下 :
1 识 及各种 注意 事项 。观 察组根 据科 室统
一
制订好 的血管性 头痛护 理路径表要求进行健 康指导 , 并讲
述该表 的有 关内容及 意义 , 以取得患 者的理解 和配 合。护理 组 长每 天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及 护理措施 的落 实情况 , 士长 护
性、 剧烈性 、 搏动性疼痛 , 具有 治愈率低 、 且 复发 率高 、 以根 难
治的特点 , 给患者 生活和工作带来影 响。传统 的健康 教育虽
有 一定 效果 , 但存 在着 弊端 。 自2 1 00年 l 至 2 1 2月 0 1年 l 2
月我科 借鉴美 国护理 学会在 护理 管理模 式 中应用 临床 护理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时间:2018疾病分科:脑病科相关中医临床路径: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1] (ZY/T001.1-94)中“头痛”与“项痹病”的内容拟定:(1) 头痛的诊断依据: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
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
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 项痹病的诊断依据:①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
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开车、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③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过伸过屈位可有椎体不稳等改变;CT和/或MRI检查提示具有颈椎间盘膨/突出、颈神经根和/或根袖水肿、颈项部肌筋膜炎症等。
须同时符合“头痛”和“项痹病”。
2. 西医诊断标准采纳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2004年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2] .(1) 疼痛源自颈椎,且头部(含枕部、头顶、额部、颞部)和/或面部≥1个部位疼痛,满足标准(3) 和(4) ;(2) 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检查证据支持颈椎/颈部软组织疾病是诱发头痛的原因;(3) 支持疼痛源自颈部疾病或损伤的证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临床症状提示疼痛的病变在颈部;②诊断性阻滞(颈部结构或神经根)治疗阳性。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明确诊断为头痛(偏头痛)的住院患者。
一、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TCD编码:BNG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编码:G4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9年)。
①主要症状:头痛,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
②辅助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进行颅脑CT、MRI、MRA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排除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III)(HIS,2004年)。
①偏头痛不伴先兆A.至少5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每次疼痛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无效)。
C.至少具有下列之中两个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④因日常的体力活动加重,或导致无法进行日常运动(如走路或爬楼梯)。
D.发作期间至少具有下列的一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怕声。
E.不能归因于另一疾病。
②偏头痛伴典型先兆A.至少2次疾病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包括以下症状至少一种,但没有运动机能减弱:①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的表现(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的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的表现(如麻木);完全可逆的言语困难性语言障碍。
C.以下标准至少二项:①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一种先兆症状逐渐发展历时≥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相继出现历时≥5分钟;③每种症状持续≥5分钟且≤60分钟。
D.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的标准B~D,开始时伴有先兆症状发生,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钟以内出现。
眩晕病临床路径
一、眩晕病(脑血管供血不足)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西医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的患者。
一、头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眩晕病 (TCD编码: 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 (I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参照诊疗方案(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诊疗方案(四)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7 天(五) 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病 (TCD编码: BNG070)和脑血管供血不足 (ICD-10编码:。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 +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检查。
(4)心电图。
(5)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6)头颅影像学检查( CT)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头颅 MRI、颈椎 DR片、胸部 DR片、腹部 B超、颈动脉 B超等)。
(七)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2.中医特色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1)穴位注射治疗, (2)穴位贴敷治疗, (3)中药盐包外敷治疗( 4)耳穴压豆( 5)针灸治疗( 6)中医推拿治疗( 7)耳穴压豆(八)出院标准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二、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适用对象: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病 (TCD编码: BNG070),西医第一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 (ICD-10编码:。
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一、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TCD编码为:头痛BNG060、头风BNG061;ICD10编码为:偏头痛ICD10:G43)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编码为:G43)(二)诊断依据1.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头痛(偏头痛)的中医证候主要分三型,即肝阳证、痰浊证、瘀血证。
2.疾病诊断: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原发性头痛(偏头痛)诊断标准进行,主要以偏头痛不伴先兆、偏头痛伴先兆为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1.辨证论治前提下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静脉用药等。
(1)肝阳证,以平肝潜阳为主;痰浊证,以健脾化浊、降逆止痛为主;瘀血证,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可选用不同方剂。
(2)可配合使用中成莪红胶囊、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养血清脑颗粒、镇脑宁胶囊等。
2.其他治法:急性期治疗可配合针灸或中药外治法等。
(1) 针灸可通过辨证取穴、耳针、头针、灸法、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
(2)中药外治法塞鼻法:可选用活血、通络、止痛等中药研细末后,用布袋包少许药末视病位交叉塞鼻。
发作时用。
搐鼻法:也可将中药研末后,每次用少许药末吸入鼻内。
3.如头痛仍不能缓解,可配合应用其他能缓解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方法。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确诊为头痛(偏头痛)且为急性发作期,头痛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
2.头痛程度为中、重度疼痛;或头痛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记录该病种不同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最新偏头痛临床路径
偏头痛临床路径一、偏头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G44.100)(二)诊断依据依据2004年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Ⅱ)、《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偏头痛诊断标准进行,头痛的发生部位及性质,表现同侧枕部、颞部出现跳动样胀痛伴恶心、呕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1.药物治疗: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第二类是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
2.药物控制不佳可适当地用一些镇静剂,如安定等。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偏头痛ICD-10:G44.100,且为急性发作期,头痛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
2.头痛程度为中、重度疼痛;或头痛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影响工作或日常生活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等。
2.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等。
3.必要时头颅CT或MRI检查(检查者怀疑颅内病变需排除诊断;或患者头痛性质发生变化)。
(八)出院标准1.头痛缓解,伴随症状消失。
2.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头痛程度至少减轻一个等级)时,住院已达标准住院日。
3.因其他原因要求自动出院者。
(九) 变异及原因分析1.若出现辅助检查异常,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既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住院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治疗,可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不能完成路径,需要相关科室会诊及进一步治疗,可转入相应临床治疗路径。
二、偏头痛临床路径表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G44.1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入院第3-4天入院第5-7天(出院日)主要诊疗项目□各级医生查房□完成病程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初步评估疗效、预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患者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结束路径□如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方案记录变异,填写变异表,出路径重点工作临时医嘱:□检查处理异常检查结果临时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ESD和集成电路的ESD保护Part 1、ESD的事实存在什么是ESD?ESD的全名是Electrostatics Discharge(静电放电)从物理上来讲,产生静电释放的原因有摩擦、感应、剥离,产生静电放电的机制是因为物质失去了或者得到了电子从而使本身带上正电或者负电。
偏头痛临床路径表
偏头痛临床路径表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G44.10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年月日入院1天年月日入院2天主要诊疗项目□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初步诊断及评估□确定常规治疗方案□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查房□明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审订治疗方案□病程记录重点工作长期医嘱:□护理常规□饮食□药物治疗□其他治疗临时医嘱:□申请头颅CT检查,拟3天内完成(若已做,医嘱需录入说明)□症状记分表进行评估□数字疼痛量表测定□入院全身情况评估检查(血尿粪常规、凝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光片)临时医嘱:□处理异常检查结果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安排各项检查时间□饮食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入院第3-4天年月日入院第5-7天(出院日)主要诊疗项目□各级医生查房□完成病程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初步评估疗效、预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患者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完成出院记录结束路径□如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方案记录变异,填写变异表,出路径重点工作临时医嘱:□检查处理异常检查结果临时医嘱:□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
一、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TCDS码:BNGO60或头风病(TCDS码:BNG06。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编码:G43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HX HIS, 2004年。
2 •疾病分期
(1)发作期
(2)缓解期
3.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头痛(偏头痛)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痰浊内阻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两虚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43-2008,ZYYXH/T128-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头痛(偏头痛)。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 12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 10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头痛(TCDS码:BNGO60或头风病(TCDS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编码:G43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血糖、血脂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CT 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肝
阳上亢证: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痰
浊内阻证: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瘀
血阻络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气
血两虚证:补气养血、缓急止痛。
肝
肾亏虚证:滋养肝肾、育阴潜阳。
2•偏头痛发作期可酌情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预防性治疗一般不推荐选用。
3•其他疗法:可配合针灸或中药外治法等。
(1)针灸:可通过辨证取穴、耳针、头针、灸法、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
(2)中药外治法:塞鼻法、搐鼻法。
4. 内科基础治疗。
5. 健康宣教。
(九)完成路径标准头痛
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若出现辅助检查异常,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2 •既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治疗,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或退出本路径。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5.偏头痛发作期症状严重,符合偏头痛住院路径标准者,可转入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 / 10
二、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头痛(TCD编码:BNG060或头风病(TCD编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编码:G43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 _门诊号:__________ 本次发病时间: _年_月_日_时
进入路径时间:_________ 年_月_日_时结束路径时间:_________ 年_月_日标准治疗时间
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偏头痛的发作期患者。
一、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头痛(TCDS码:BNGO60或头风病(TCDS码:BNG06。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偏头痛(ICD-10编码:G43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二版(ICHD-HX HIS, 2004年。
2 •疾病分期
(1)发作期
(2)缓解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头痛(偏头痛)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痰浊内阻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两虚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3-2008,ZYYXH/T128-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头痛(偏头痛)。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头痛(TCDS码:BNGO60或头风病(TCDS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编码:G43的患者。
2 •患者为急性发作期,头痛持续24小时不能缓解。
5 / 10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血糖、血脂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CT MRI检查、脑脊液、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指标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肝
阳上亢证:平肝潜阳、熄风止痛。
痰
浊内阻证: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瘀
血阻络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气
血两虚证:补气养血、缓急止痛。
肝
肾亏虚证:滋养肝肾、育阴潜阳。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治法:可配合针灸或中药外治法等。
(1)针灸:可通过辨证取穴、耳针、头针、灸法、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
(2)中药外治法:塞鼻法、搐鼻法。
4. 内科基础治疗
5 •护理: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
(九)出院标准
1. 头痛缓解,伴随症状消失。
2. 头痛程度减轻一个等级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若出现辅助检查异常,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 •既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住院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治疗,可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7 / 10
二、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头痛(TCD编码:BNG060或头风病(TCD编码:BNG061和偏头痛(ICD-10编码:G43 疾病分期为发作期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 _ 门诊号: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 本次发病时间:_________ 年_月_日_时住院日期:_年_月_日_时出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月_日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