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数学艺术休闲和生活语文共36篇)

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数学艺术休闲和生活语文共36篇)
送教上门学生教案(生活数学艺术休闲和生活语文共36篇)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情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学习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理解、感悟绘画作品的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具】:花的图片、资料、第七册教学课件 【学具】:自己搜集到的花的资料(图片、花语) 【教学过程】 一、预见教学,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现状进行教学预测,并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搜集资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语言并制作教学课件。 二、搜索资料,感知欣赏 学生根据所学课题进行多渠道的资料搜集(各种花的图片),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三、设置问题氛围,激发探究热情 1、出示一个装满各种盛开的花的花瓶。 师: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的花。不同的花人们根据它的外貌、品格给了它们不同的花语。看老师花篮里的花,百合花寓意纯洁、顺利、心想事成,郁金香象征爱、荣誉。下面向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搜到的资料,看看你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花的资料。(让学生展示自己搜到的资料、图片) 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是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板书课题。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l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 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 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

送教上门教案(20200426152822)

送教上门教案 学科语文家长签名 教学目标:1、学会m f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教学重点:学会声母及与单韵母相拼成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a的四声。 2、听音拿卡片,分辨 b P的读音。 二、学习新知 1、学习m (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用“摸”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F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佛?组词吗?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声母m f,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4、声母和韵母拼读练习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组个 词或说一句话。 教师评价: 送教上门教案 学科语文家长签名

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2、认识3个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拼读音节,认识3个词。 教学过程: 一、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1、谈话激趣。 2、自由读一读音节,并读出四个声调,先其中的一个音 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3、随意抽读音节。 二、看图读拼音认字 仔细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 2、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3、指导轻声的读法。 4、用上这三个词和“爱”练习说话。 三、巩固练习: 1、读全文 2、认读生字,看图练习说话。

教师评价:

送教上门教案 学科语文家长签名 教学目标:1、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教学重点:学会d 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教案设计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六周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i

优秀教案展示《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展示《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 学设计 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活动认识到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花是自然界美的使者,人们喜爱花,因为它有缤纷的色彩、有婀娜的姿态、有深切的寓意。花代表着多姿的姿态。艺术作品中,表现花的作品十分广泛,从东方到西方,从古到今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花的欣赏,在东西方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花的热爱。 教学内容与目标: l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比较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3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花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2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3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4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师:生活中的花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讲授新课: 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察:《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3)与生活中的瓶花相比有什么不同? 画家简介:保罗·塞尚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学生交流,从造型、色彩、笔触等方面进行比较) 观察:《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察: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小学: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fourth grade art life and the flower lesson plan in ar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从而建立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2、通过欣赏,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化的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3、通过设计应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花的造型特点以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实践。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要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教学准备 师:课件挂图绘画作品盆花文字资料 生:画具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设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学具 起立问好 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课型的开端 赏花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桌子上的花漂亮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常见的花,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 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欣赏桌子上的花,闻一闻,看一看,指生谈谈花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以及盆花的颜色、形状、结构。 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 品花 三、探究新知

1、游戏,眼力大比拼---猜花 孩子们:桌子上摆着的是我们知道的花,而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花,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课件配乐播放各种花,供孩子们欣赏,看谁记住的花名最多,谁是记花能手,发小礼物给以鼓励。 2、古今中外,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之外,人们还根据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提出活动要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各种花的寓意。 牡丹—富贵、吉祥。 百合花—象征荣誉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梅花---傲雪 菊花---熬霜 康乃馨---送给长辈,幸福、安康 兰花----品格高洁 郁金香— 3、欣赏 欣赏潘天寿的荷花,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国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4、欣赏杜菲的“银莲花”、凡。高的“向日葵”了解西方表

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

龙川县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送教上门教案

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黄陂区王家河小学袁卉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第7册第10课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寓意。 2、技能目标:能比较中外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评述其相同处和不同 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3、情感目标: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用花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学具准备:观察生活中的花,收集花在生活中运用的信息。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作业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欣赏大自然中各种美丽的花,蕴育欣赏情绪。 二、参与游戏,导入新课 1、学生参与游戏,了解花的寓意。 2、板书课题。(板书:寓意美) 三、创设氛围,主动感悟 (一)赏析作品,感悟不同 1、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①赏析《银莲花》与《蓝花瓶》 A、教师引导性提问:

a、两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两幅画中花的颜色、形状、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银莲花(油画) 杜菲(法国)蓝花瓶(油画) 塞尚(法国) B、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C、教师相机质疑:两幅画都是法国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的花,为什么给我们的感受完全不同呢? D、简单了解杜菲与塞尚的性格特点,明白艺术作品中的花融入了画家个人的情感。(板书:情感美)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①赏析《写生玉簪》 A、教师引导性提问; a、画中画了什么? b、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受?写生玉簪(中国画) 林椿(宋) B、学生观察评述,教师相机引导。 C、拓展欣赏中国工笔画花卉。

送教上门上门语文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上学歌》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上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练唱《上学歌》。 教学方法:音乐歌唱法 教学重点:练唱《上学歌》 教学过程: (一)入学教育 (二)学习《上学歌》 学习读《上学歌》 (1)读歌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跟教师读。 让学生想象太阳、花儿、小鸟。 三、练唱《上学歌》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 2、观察书上图,分别画着什么? 3、教师逐句教唱 四、讲故事《小猫钓鱼》 教后检测:

教学内容:学习天地人 教学目标:1、学会认“天地人”三个字 2、会读“天地人,你我他”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认读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学歌》。 2、和老师一起唱。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天” (1)读,观察象形字“天”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用“天”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地”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地”组词吗? (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人”,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天”和“人”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字,用这个字组个词 或说一句话。 四、讲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教后检测: 教学内容: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2、认识3个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拼读音节,认识3个词。 教学过程:一、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1、谈话激趣。 2、自由读一读音节,并读出四个声调,先其中的一个音 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3、随意抽读音节。 二、看图读拼音认字 仔细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 2、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3、指导轻声的读法。 4、用上这三个词和“爱”练习说话。 三、巩固练习: 1、读全文 2、认读生字,看图练习说话。 教后检测: 教学内容:学习声母b p 教学目标:2、学会b p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带调拼读音节。

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四年级美术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第十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从而建立艺术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通过欣赏,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化的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通过设计应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花的造型特点以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实践。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要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教学准备 师:挂图绘画作品盆花文字资料 生:画具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设意图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学具 起立问好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课型的开端 赏花 二、导入新 同学们:桌子上的花漂亮吗?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常见的花,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 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欣赏桌子上的花,闻一闻,看一看,指生谈谈花给人带来的美妙感受以及盆花的颜色、形状、结构。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 品花 三、探究新知 游戏,眼力大比拼---猜花 孩子们:桌子上摆着的是我们知道的花,而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花,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配乐播放各种花,供孩子们欣赏,看谁记住的花名最多,谁是记花能手,发小礼物给以鼓励。 古今中外,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之外,人们还根据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提出活动要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各种花的寓意。 牡丹—富贵、吉祥。 百合花—象征荣誉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梅花---傲雪 菊花---熬霜 康乃馨---送给长辈,幸福、安康 兰花----品格高洁 郁金香— 欣赏 欣赏潘天寿的荷花,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国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欣赏杜菲的“银莲花”、凡。高的“向日葵”了解西方表现花的表现形式。5、中西两种画风进行比较,尝试着找出不同特点。 根据孩子们的总结给以补充。6、指导学生分析:花在生活当中是怎样应用的? 出示清朝嘉庆年间的“粉彩白花图瓶”供孩子们欣赏。 师小结:黑地厚重而雅致,瓶身绘满造型各异、色彩绚丽的花,没有一朵是重样的,线条流畅,做工精细,体现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人美版(2014秋)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花入手,观察花的形态之美,认识常见花卉的不同寓意,在此基础上,感受中西方艺术作品不同视角,不同表现形式,了解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花的关系,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花卉的美好寓意,知道花卉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能从花的造型,色彩,用笔,寓意,材料等方面,用自己的语言对花卉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之间的关系。知道花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难点:能够对花卉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总结:花不仅美丽,还可以净化环境,装点生活空间!以花为主题的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共同学习: 2、引出并出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讲授新课 1、识花知寓意 (1)过渡语:生活中的花很多,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总结: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有牡丹、月季、百合、康乃馨、郁金香、玫瑰等。 (2)过渡语: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人们根据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它们不同的品格,我们来了解一下! 牡丹——中国国花,象征着富贵、吉祥。 百合——寓意纯洁、顺利,象征着百年好合。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康乃馨——送给长辈,祝愿幸福、安康。 (3)过渡语:这是著名的花中四君子,它们分别是: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梅花——有不畏风雪,百折不挠的精神。 兰花——象征着高洁、典雅,是君子之花。 翠竹——不与百花争艳,却顶风冒雨坚韧不拔。 菊花——高雅、傲霜,是隐士之花。 2、对比获新知 (1)过渡语:正因为花的美丽和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使它成为艺术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总结:生活中的花,自然、纯洁、没有情感。 艺术作品中的花,色彩鲜艳,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富有情感。 它们共同的作用是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过渡语:说说这两幅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银莲花》:线条奔放、色彩艳丽、笔触明快,画家对花的形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强力的表现,作品中充满了活泼自由的气息。 《蓝花瓶》:形象鲜明、形体结实,色彩与笔触庄重大方,作品体现了瓶花的高贵。这张“蓝花瓶”的作者塞尚在西方美术界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廓,创造性的使用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中国绘画博大精深,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国画的世界,领略我国传统的民族绘画。 过渡语:说说这两幅中国画在绘画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写生玉簪》:工笔画——柔美细腻。 《露气》:写意画——大气豪放 我们一起细品这两张作品:画面中画了什么? 总结:画中玉簪花亭亭玉立,浓郁的花香,引来蝴蝶翩翩飞舞。 过渡语:画面为什么要添画蝴蝶?

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送教上门语文、数学 教案

龙川县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0、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0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u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u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u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u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紫市镇秀田顺忠希望小学2018-2019学年度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让幼儿能自主、大胆地用色,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花小草。在点画活动中,体验手指点画以及蝴蝶找花的快乐。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幼儿园小班画花美术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

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l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花的图片、资料等。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 (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语文、数学教学教案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学会a o e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 1、a、o、e的音、形教学. 2、掌握o的发音,学会a、o、e的四声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a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二周

一、教学单韵母o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a 四、教o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三周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e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第四周 一、复习单韵母a o e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 o e的四个声调的练习 四、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的音。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周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的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的准备 四、教i的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的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的发音。 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第六周 一、教学单韵母u的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的i 四、教u的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的内容 第七周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 2、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3、通过设计应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花的造型特点以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实践。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要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画 学生: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去赏花,并且来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 揭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探究新知 1、欣赏各种花的图片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漂亮的花,而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花,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2、古今中外,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之外,人们还根据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提出活动要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各种花的寓意。 郁金香——象征爱、荣誉 百合花——纯洁顺利心想事成 菊花——象征高洁长寿 牡丹—富贵、吉祥。 康乃馨——祝福祝愿母亲之花 水仙——高雅清逸 玫瑰——高贵纯洁美好常在 勿忘我——永恒的友谊 三、欣赏并讨论 1.这两幅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1)明确:画家运用奔放的线条、艳丽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自由活泼地表现出银莲花那甜美的气息。高度的概括、强力的表现,正是这幅画充满魅力的真正原因。(2)明确:法国画家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以庄重的笔触与色彩描绘了瓶花 的高贵,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他极力追求一种能塑造出鲜明、结实的形体的绘画语言。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廊,形成自己的风格。塞尚在西方美术界一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2、欣赏中国画《荷花》,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国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四、欣赏图片 师:美丽的花可以装饰生活、美化环境。而画家用自己的双手把它们变成艺术。艺术的美就在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的花的不同 2、感受花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观赏课件图片)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请给你自己的房间或这个房间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 2、根据自己的实际可临摹可创新。 3、样式自己选择,只要与花有关都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要根据孩子自己的作品给予合理化建议,使孩子们的作品更具特色。 评:将一部分作业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对板前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总结 美丽的花无处不在,其实除了一些有名的花,还有很多无名的小花,如田野里的野花,蔬菜花,甚至一些凋谢的花都有它们惹人喜爱的地方。正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美丽。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你手中的画笔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的五彩缤纷。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欣赏活动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花是自然界美的使者,人们喜爱花,因为他她有缤纷的色彩,有婀娜的姿态,有深切的寓意。我在本课花以及有关它的作品对我们生活的美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家居设计、服装设计、园林设计等等。让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同时,了解花的种类、特点及其表达的含义。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温情。通过实物与绘画作品的对照,使学生更加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西方油画的艺术魅力、同时体会国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分析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附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说课稿(附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应会:(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教学难点是:(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教案叠衣服审核稿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 教案叠衣服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培智生活语文送教上门教案——叠衣服辅导教师: 辅导对象: 辅导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2.知道叠衣服的步骤 3.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关注学习。教学难点:自我主动性的训练,学习注视教师。教学过程:一、新授(叠衣服)1、出示图片1)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叠衣服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指着电脑图片说出他在叠衣服,当一个同学在学习时要求另一个眼睛要注视老师和同学。 单独指着图片说出他在叠衣服,指着图片告诉对方他在叠衣服。要求双方都关注对方。 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2)他是怎么叠的? 要求: 学生跟着老师指着图片说出叠衣服的步骤,当一个同学在学习时要求另一个眼睛要注视老师和同学。

单独指着图片说出叠衣服的步骤。要求双方都关注对方。老师在讲述的时候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二、生活练习(学习叠衣服) 1、图片排列出叠衣服的步骤并说一说 要求: 老师演示时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学生要专注自己的练习,完成后坐在位子上等待。 2、学习叠衣服。 1)将汗衫拉平,反放在桌子或床上,背面朝上。 2)将衬衫的两边望中间折。 3)沿着从底边到领子的方向将衣服折两折。 要求: 老师演示时学生的眼光要在老师身上。 学生要专注自己的练习,完成后坐在位子上等待。 三、总结 叠衣服的步骤 四、自由活动时间 音乐律动《叠衣服》 教学理念:

培智学生注意力是很差的。他不知道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什么时候要关注。因此,这学期我开展小团体课程,帮助自闭症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关注,如何更好的融入到班级的学习中去。 家长签字: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工艺品中花的优美造型,以及生活中各种以花为主题的装饰。 2、通过欣赏,认识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以花为主题的创作。 3、通过设计应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花的造型特点以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以“花”为主题的绘画实践。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要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理念。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画 学生: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去赏花,并且来进行与花有关的创作。 揭示课题“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二、探究新知 1、欣赏各种花的图片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漂亮的花,而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花,大家来共同欣赏吧。 2、古今中外,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之外,人们还根据它的外形结构特点和生长特点赋予他们不同的品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片,提出活动要求: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明确各种花的寓意。 郁金香——象征爱、荣誉 百合花——纯洁顺利心想事成 菊花——象征高洁长寿 牡丹—富贵、吉祥。 康乃馨——祝福祝愿母亲之花 水仙——高雅清逸 玫瑰——高贵纯洁美好常在 勿忘我——永恒的友谊 三、欣赏并讨论 1.这两幅画面中的花分别体现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1)明确:画家运用奔放的线条、艳丽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自由活泼地表现出银莲花那甜美的气息。高度的概括、强力的表现,正是这幅画充满魅力的真正原因。 (2)明确:法国画家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以庄重的笔触与色彩描绘了瓶花的高贵,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他极力追求一种能塑造出鲜明、结实的形体的绘画语言。他作画常以黑色的线勾画物体的轮廊,形成自己的风格。塞尚在西方美术界一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 2、欣赏中国画《荷花》,了解中国画的绘画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国画工笔和写意的区别。 四、欣赏图片 师:美丽的花可以装饰生活、美化环境。而画家用自己的双手把它们变成艺术。艺术的美就在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的花的不同 2、感受花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观赏课件图片)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请给你自己的房间或这个房间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画。 2、根据自己的实际可临摹可创新。

送教上门上门语文教案

送教上门上门语文教案送教上门上门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上学歌》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上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2、学习练唱《上学歌》。 教学方法:音乐歌唱法 教学重点:练唱《上学歌》 教学过程: (一)入学教育 (二)学习《上学歌》 学习读《上学歌》 (1)读歌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跟教师读。 让学生想象太阳、花儿、小鸟。 三、练唱《上学歌》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 2、观察书上图,分别画着什么? 3、教师逐句教唱 四、讲故事《小猫钓鱼》

教后检测: 【篇二】 教学内容:学习天地人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天地人”三个字 2、会读“天地人,你我他”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认读三个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学歌》。 2、和老师一起唱。 二、学习新知 1、学习“天” (1)读,观察象形字“天”的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用“天”练习说话。 (3)老师范读,学生观察模仿发音,练习读。 2、学习“地” (1)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了什么?能用“地”组词吗?(2)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读。 3、识记“人”,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天”和“人”的字形? (2)动脑筋,想办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三、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搞一个果子读一个字,用这个字组个词或说一句话。 四、讲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教后检测: 【篇三】 教学内容: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教学方法:面授法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学会拼读音节。 2、认识3个字,正确读词。 教学重点:拼读音节,认识3个词。 教学过程: 一、声母和单韵母的拼读练习。 1、谈话激趣。 2、自由读一读音节,并读出四个声调,先其中的一个音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3、随意抽读音节。 二、看图读拼音认字 仔细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 2、认读词语:爸爸、妈妈、我

送教上门语文教案

1天地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3.喜爱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2.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进教室。 老师来,要安静。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小眼睛,看黑板。 课堂上,专心听。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指读。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一)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1.出示古人行鞠躬礼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说话。 2.师:我们古人非常注重以礼待人,在路上遇见别人,或者请教别人都是要行礼的。所以我们古人造出来的“人”字就是一个谦虚有礼,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出示甲骨文“人”) 3.教师板书“人”。教学认读,学生齐读两遍。引导识记字形。 4.根据图片猜词语,引导学生给“人”组词。(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 (二)图文结合,学习汉字“天”“地”。 1.师:“人”的上方加上横,表示在人的头顶上方,就是无边无际的“天”。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出示“天”字的动画) 2.教师出示天空的图片,借助图片理解字义。 3.教师板书“天”,学生跟读、正音。 4.根据图片猜词语,引导学生给“天”组词。(出示“冬天”“天桥”“天坛”的图片) 5.师:“天”在上,与“天”相对的就是“地”。(出示“地”及图片) 6.教师板书“地”,学生跟读、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