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翻译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12
翻译课文
《兑命》曰:“学学半。 ”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 有 佳 肴
1
背景资料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 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 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 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 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 料。
5
注意即使以下词语
用鱼肉(做味的道菜)。甘美
(1)虽有嘉 肴
好处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吃3好),,品虽美尝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5最自))好我所知知是的勉以困不故道励,,足学理因然,然此后然后能后知自能不强自足也,反教也然;反后省不不知通了困,。理。解 ((67))故其曰此:之教谓学也相长说 “的此也就…促是…进这之。个谓道也理”吧是?一种
表示推测语气。
固定句式,通常翻百度文库为
大概,恐怕。
“大概说的就是……吧。”
6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 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 是……吧。”
(9)“学学半”
第一个“学”指教人,第二个“
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
是学习的一半。
13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 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 路)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 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 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20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 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 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 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 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7
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B、不能知其旨也 C、教然后知困 D、教学相长也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 时的贤相傅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8
3、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向别人学习
2
《虽有佳肴》节选自《礼记.学 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 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 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 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 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 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 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 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 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 之间关系。
《学记》内容有:发虑宪、玉不琢、不成器、虽有佳肴、 古之教者、大学始教、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学者有四失 、凡学之道、善学者和记问之学。
3
预习检测
给下列黄色字体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4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6
文章主题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 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 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 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7
脉络梳理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虽有佳肴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教学能相长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14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 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 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 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 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其
不知其旨也 它的
9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其谓之此乎?
10
翻译课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18
语言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 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 (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 (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 层层递进。
19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 验,请谈谈“教学 相长”的道理给了 你怎样的启示?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15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 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 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 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 “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
翻译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12
翻译课文
《兑命》曰:“学学半。 ”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 有 佳 肴
1
背景资料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 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 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 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 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 料。
5
注意即使以下词语
用鱼肉(做味的道菜)。甘美
(1)虽有嘉 肴
好处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吃3好),,品虽美尝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5最自))好我所知知是的勉以困不故道励,,足学理因然,然此后然后能后知自能不强自足也,反教也然;反后省不不知通了困,。理。解 ((67))故其曰此:之教谓学也相长说 “的此也就…促是…进这之。个谓道也理”吧是?一种
表示推测语气。
固定句式,通常翻百度文库为
大概,恐怕。
“大概说的就是……吧。”
6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 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 是……吧。”
(9)“学学半”
第一个“学”指教人,第二个“
学”指学习;
“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
是学习的一半。
13
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 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 路)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 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 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20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 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 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 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 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 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 “知困”而“自强”。
7
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B、不能知其旨也 C、教然后知困 D、教学相长也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 时的贤相傅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8
3、一词多义
学学半 学
学学半
音xiào,教 向别人学习
2
《虽有佳肴》节选自《礼记.学 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 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 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 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 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 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 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 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 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 之间关系。
《学记》内容有:发虑宪、玉不琢、不成器、虽有佳肴、 古之教者、大学始教、大学之教、大学之法、学者有四失 、凡学之道、善学者和记问之学。
3
预习检测
给下列黄色字体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4
朗读课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6
文章主题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 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 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 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7
脉络梳理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虽有佳肴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教学能相长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14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 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 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 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 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其
不知其旨也 它的
9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其谓之此乎?
10
翻译课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18
语言特点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 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 (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 (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 层层递进。
19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 验,请谈谈“教学 相长”的道理给了 你怎样的启示?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15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 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 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 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 “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 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