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合集下载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的现状和挑战。

在引言部分中,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分析了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的现状、环境政策的演变,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探讨了新西兰政府为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借鉴。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国家在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环境政策改革,现状分析,挑战,政策改革措施,国际比较,启示,未来发展,借鉴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西兰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等因素,新西兰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新西兰政府意识到必须对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政策进行改革。

水资源管理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新西兰政府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已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探讨环境政策的演变,剖析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政策改革的措施。

通过对新西兰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为其他国家提供启示,促进全球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政策的改善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政策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通过对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其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原因,把握其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从而加深对其管理模式和经验的理解。

借鉴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新西兰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其他国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一引语1000多年前,一小队玻利维亚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在太平洋区域的一次最富戏剧性的探险。

他们从现在称为库克岛的岛屿出发,在没有罗盘和完全陌生的海里向西南方向航行了1000多里。

他们的航行以发现太平洋上最大的两个岛屿而告终。

由于岛屿陆地突起的海拔和宽广的面积形成了环岛海洋大气的垂直对流,发现者因此称这个岛屿为奥特雷(aotearoa),意为“白云之乡”。

500年以后,第一批欧洲航海家发现了这个岛屿,并给它起了个名字-新西兰。

十多年前,新西兰人民开始了另一个历程,某种程度而言,这一历程与1000年前毛利人开始的航行一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

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新西兰:(1)宣布新西兰为无核区;(2)采取了一系列的资源私有化措施和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福利国家所必备的措施;(3 )按照自然疆界重新划定了内部政治行政区划;(4 )明确采取可持续原则为管理所有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主要国家政策。

此外,这些改革的速度之快和广度之深同样令世人注目。

最近的一项改革是《资源管理法》(resource management act,以下简称rma)。

《资源管理法》于1991 年由新西兰国会通过,并经1993年修正。

这是一个国家法案,它授权区域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统一的环境政策指导下进行资源管理。

这个统一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以保持环境的生命可持续能力为目标,资源管理必须满足子孙后代合理的、可预测的需求,必须避免、补偿或减缓自然资源利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通过这一法案的进程中,新西兰政府正如当初毛利人在完全陌生的海洋中探索一样;因为,即使在20年来可持续原则已经在联合国大会和决议中作为智慧的思想被强调,但在和新西兰国情类似的现代国家中,还没有一个国家把可持续原则明确宣布为一项调整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指导性原则。

由于《资源管理法》涉及的是跨越空间和多因子的环境管理,我们在这里选取了新西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区域地理新西兰

区域地理新西兰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逐渐 成为新西兰的主导产业,包括 旅游、教育、金融等。
制造业
新西兰的制造业主要以食品加 工、木材加工和金属制品为主 ,近年来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 。
建筑业
建筑业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一 定比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 是推动建筑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
农业发展
畜牧业
新西兰是世界著名的乳制品和 羊毛出口国,畜牧业在新西兰 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与分布
新西兰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金矿、银矿、铀矿等。这些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岛和北岛的不同地区。
矿产开采与加工
新西兰的矿产开采和加工行业相对发达,为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然而,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开 采成本的增加,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面临一定的挑战。
矿产资源管理与保护
户外活动
新西兰是户外活动的天堂,如滑雪、漂流、登山 等,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旅游设施与服务
新西兰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如酒店 、餐饮、交通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环境 。
05
宪制
新西兰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 代表女王执掌行政权。
议会民主制
新西兰实行议会民主制,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议会是最 高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行政权由政府行使, 政府首脑为总理,内阁负责日常行政事务。
政党制度
新西兰主要政党有工党、国家党和自由党等,政党通过竞 选争夺议会席位,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政府并任命总 理。
法律体系
普通法系
法律制度
新西兰沿用英国的普通法系,即以判 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同时适用衡平 法和制定法。
语言与教育

新自由主义与新西兰的教育改革

新自由主义与新西兰的教育改革

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4期新自由主义与新西兰的教育改革赵菊珊 80年代以来,美、英、加、澳、新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

这场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有如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使这些国家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引发了这些国家的政治信仰、社会原则和政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一种实践范例的转变(a paradigm shift)。

在这些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最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有影响的国际组织称赞和推崇的“成功典范”则是新西兰的教育、社会改革,并称之为“新西兰模式”。

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新西兰经验”似乎越来越成为不光彩的代名词(1)。

这场被指称为以新右思潮为指导思想、以纯市场模式为范式的教育改革在新西兰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强烈批评。

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一现象?在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对美、英、加、澳等国的介绍较多,而对新西兰这一近乎是经典式教育改革却少有评价。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

在打破传统旧教育体制之后,我们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建立一个什么样新的教育体制使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适应国际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第二,如何建立新的教育体制。

这不仅是教育决策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必须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们要学习借鉴他国教育改革的经验,更要吸取他国在教育改革中的失误或教训。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对新西兰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从其历史背景、思想基础到指导原则,从主要措施到面临的问题作一系统评价。

一、新西兰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基础 1.社会历史背景 任何国家所进行的经济、社会、教育改革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同多数发达国家一样,新西兰的经济、社会、教育改革最直接的诱因也是战后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危机,如全球一体化经济,尤其是跨国资本控制的发展;财政资本的支配作用;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这些发展对政府构成新的问题和压力。

新西兰河流价值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新西兰河流价值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排序 名 录 。作 为 国家 “ 2 0 0 3可 持 续 发 展 行 动 计 划 ” 的一 部分 , “ 水 行 动计 划 ” 中涉 及 到 了 河 流 的相 对 重
值进 行 比较排 序 , 以 支持 相 关 决 策 的制 定 。尽 管 全 球都 在 为加 强水 资 源综 合 管 理 而 努 力 , 但 仍 然 没 有
审核 性 、 透 明度及 分析 的严 谨性 。 ”尽 管 国际 上 广泛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5
比较 。因此 , 仍然 没 有 一 种 可根 据 河 流 特 定 价 值 进
行重 要性 判 断 , 或 在 国家 或 地方 层 面上 对 河 流 各 种

3・
用 的方法 能够 对河 流 内在 重要 性作 出迅 速而 客观 的
应用 实例 , 得 出 的结 论 是 : “ 水 资 源 管 理是 一 种 典 型 的多 目标 问题 , 适 合 于将 MC A法 作 为 其 决 策 工 具 。 用该 方法 获得 的结 果 往 往 是 模 糊 和 多元 的 。 同时 , MC A法有 助 于解决 冲突 , 利于 利益 相 关 者及 社 区居 民参 与 。另外 , 该 方 法 还 能 够 提 高水 资源 管 理 的可
闲价值 , 本地鸟类栖息和 自然风景的环境价值 , 以及 本土 人 文 价 值 ) , 也包 括河道 外价值 ( 如 灌 溉 与 发 电) 。几 十 年 来 , 各 级 地 方 政 府 和 中央 政 府 一 直 都
在寻 求一 种科 学 的方 法来 对河 流河 道 内和河 道 外价
序方 法 , 但 在新 西 兰 , 已有学 者分 别按 鲑科 鱼垂 钓 和 急流 划艇 价值 大小 提 出 了河 流 和溪 流重要 性分 级 的

世界各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概述(第2期)

世界各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概述(第2期)

世界各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概述陈献耘李运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摘要:通过概述世界各大洲国家在制订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方面的现状,阐述了立法对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旨在为我国建设生态型国家而制订相关法规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法规;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亚洲1. 引言立法对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立法确立了水管理的目标、原则、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对管理机构进行授权。

从上世纪末至今,一些国家和地区制订了专项法律与法规,把流域一体化管理作为水管理的基本框架。

依据可持续性、公平与公众信任的原则,通过水所有权国有化与重新分配水使用权,公平利用水资源,确保水生态系统的需水量,将决策权分散到尽可能低的层次,并建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

下文简要介绍国外在制定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方面的现状。

2. 欧洲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法规欧盟的《水框架指令》【1】是迄今为止欧盟水立法中最具实质性的法规,该指令促进了欧洲各国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尤其强调要以流域为基础来管理与水相关的事务。

《水框架指令》最根本的要求是按照标准格式编制内容广泛的流域管理规划。

流域管理规划的内容包括为每个水体设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研究制定计划和措施。

《水框架指令》提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治理问题,改善欧洲各国的水资源和环境管理。

从某种角度来说,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包含水管理的各个方面,范围广泛;而《水框架指令》的重点是协调一致地保护环境。

《水框架指令》的重点是:将水资源保护的范围扩大至包括一切水体、地表水和地下水;规定使所有水体达到"良好状态"的时限;基于流域的水管理;采用排放限值和质量标准的"组合方法",正确地制定价格;使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民)更加积极参与流域管理;协调各国的法律。

《水框架指令》遵循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理念,预先假定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许多方法已经到位,可以确保《水框架指令》的有效实施,例如部门间的合作(或者至少没有合作的障碍)。

大洋洲地理与大洋洲的环境问题

大洋洲地理与大洋洲的环境问题

大洋洲地理与大洋洲的环境问题大洋洲是一个由数个岛屿组成的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等。

它被广阔的太平洋环抱,地理特点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环境问题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大洋洲的地理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一、地理特征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它由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和其他一系列岛屿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是大洋洲最大的陆地,占据了整个大洋洲面积的绝大部分。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森林和水资源。

1.1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大洋洲的东部。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地形复杂多样,西部是大沙漠和山脉,东部则是广袤的平原和沿海地区。

这种地形分布导致了澳大利亚的地理和地质多样性。

1.2 新西兰新西兰是大洋洲的另一个国家,由北岛和南岛组成。

新西兰地处南太平洋,地理上也非常特殊。

它的地形以山脉和火山为主,同时还拥有美丽的海湾和湖泊。

这种地理特征使得新西兰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二、环境问题大洋洲的地理特征决定了它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以下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问题。

2.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大洋洲也不例外。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面临着气候变暖的挑战。

随着气温上升,澳大利亚的旱灾和森林火灾频发,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新西兰则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岛屿国家的居民无法逃脱这种威胁。

2.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大洋洲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地理特点,大洋洲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澳大利亚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威胁。

新西兰虽然拥有丰富的降雨量,但由于地理分布不均匀,导致南岛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紧张的情况。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洋洲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这一多样性正面临威胁。

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和引入外来物种等行为破坏了大洋洲的生态平衡。

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正在加强保护工作,以确保大洋洲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维护。

新西兰的应急管理制度及其韧性城市策略

新西兰的应急管理制度及其韧性城市策略

新西兰的应急管理制度及其韧性城市策略新西兰坐落于南太平洋,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连接处。

两大板块的强力俯冲使其南、北两大岛内多隆起山地与丘陵,地震与火山灾害频发。

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作为中纬度的海上岛国,新西兰也越来越常受到海啸和破坏力强大的热带气旋的袭击。

查询“全球减灾与灾后恢复基金”(GFDRR)的地域灾害在线搜索工具“Thinkhazard!”,可以看到新西兰灾害风险种类多、级别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威胁较大的国家之一。

面对各类灾害与风险,新西兰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逐步构建了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值得世界各国研究与参考借鉴。

一新西兰致灾因子及灾害脆弱性分析(一)致灾因子分析一般来讲,应急管理的客体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作为偏居南太平洋一隅的岛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新西兰的致灾因子以自然灾害为主。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涝、地震和火山喷发三类灾害爆发频率最高,破坏力最强,不过其他破坏性自然灾害的威胁也呈增加趋势。

具体介绍如下。

新西兰洪涝灾害最为普遍。

新西兰早期移居者对灾害和风险的认识不足,河流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在定居选址时很受推崇。

但新西兰地形陡峭、河流狭促、水流湍急,因而从开始降雨到出现洪峰的时间非常短,预警时间有限。

虽然新西兰具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和预警系统,但洪涝灾害仍然给私人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损失。

其次,地震破坏性严重。

新西兰坐落于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连接处,两大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使得新西兰南北岛地壳活跃、地震频发。

地震引发海啸、海岸山体滑坡等,增加了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风险。

2011年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爆发6.3级地震,造成了185人死亡,基督城及周遭的坎特伯雷区域的重建成本预计达400亿纽币(合人民币约1800亿元)。

最后,火山喷发风险不容低估。

新西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南端,活火山分布密度高,部分时常喷发,是“太平洋火环”的重要一节。

水资源与国际合作

水资源与国际合作

水资源与国际合作在当今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情况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地理、气候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极为不均衡,导致了水资源供需的紧张状况。

因此,各国之间的合作是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可靠途径之一。

首先,水资源合作可以加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

面对共同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制定国际行动计划。

例如,联合国水资源论坛就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而设立的重要平台,各国可以在此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并共同面对全球水资源挑战。

其次,水资源合作可以达到资源优势互补的目的。

有些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有些国家则面临严重的短缺。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惠互利,共同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在边界水资源管理上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双方共同制定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案,确保了边界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另外,水资源合作还能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

一些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区域常常因为水资源争夺而引发紧张局势甚至战争。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原则来解决水资源争端,避免冲突的发生。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争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区域内的国家通过合作,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了许多水资源争端。

此外,水资源合作还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通过合作,国际社会可以共同制定并推动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例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合作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国际合作是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必要手段。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增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公共管理理念的新西兰实践和启示

可持续公共管理理念的新西兰实践和启示

可持续公共管理理念的新西兰实践和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可持续的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理念,这个理念来源于国外。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明确地考虑到我们现在的行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

不可持续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早已耳熟能详,比如温室效应、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酸化、有毒气体的排放、雾霾、物种灭绝、森林消失、土壤和耕地的退化、沙漠化、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等。

不可持续发展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我国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都面临着上述危机的严峻挑战。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这一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其中重点要求: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i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中国,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文明观为基础和准则,对不合时宜的规制进行改革,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丰富并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有机整合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调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来,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的全新挑战。

首先,要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生态、经济和社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生态上,荤点保护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生态弹性和生物生产力i在经济上强调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I在社会层面强调公民参与和社会公正。

其次,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界定可持续公共管理的价值观g传统的公共管理价值观强调效率、效果和社舍公平,而三考很难存一种公共政策中同寸兼容。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重建地方政府及其环境行政地方政府的建制可以溯源到1852年宪法,依照该宪法设置了6 个省(后扩展为9个)。

省制实行了20年后被废除,原因有二, 一是省政府规模太小不能很好地集中财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二是省政府所辖甚广不能代表分布在农村的小群体居民们的利益,而众多的、散状居民群体分布正是当时新西兰典型的社会结构特征。

1876年地方政府体系重新建立。

省制废除后,新西兰模仿英国的地方政府体系建立了郡、市、城区为一体的地方政府。

随之,又附设了一套行使特殊职能的政府组织,如防虫害委员会、港务委员会和电力委员会。

通过不断的分解设立,地方政府的机构日益庞大。

19世纪晚期,地方政府机构的总数为450个,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已达到了1000多个,虽然几次尝试建立强有力的中层地方政府以使地方政府体制更合理,但都不成功。

至1984年,地方政府体制出现了一些问题。

无论精简机构的改革怎样努力,新西兰仍然存在着近700个地方政府机构。

宪法所赋予的权力牢牢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地方政府几乎无权监督中央政府的权力。

中央集权的一个后果是,政府的服务总是以如何行使好自己的职权为出发点而不是首先想到公众的利益,因此政府的服务流于形式,政府漠视民众的需求。

中央集权还导致了国家高度介入经济,这已成为80年代新西兰改革的一个主要关注点。

80年代行政改革开始以后,地方政府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此项改革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重新创设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因为它完全抛弃了原有的行政框架,而从重新制订地方版图的依据、重新划分地方行政版图开始,进行了全新的、彻底的地方行政的建设。

1.关于地方行政版图的划分依据重建地方政府的区划版图的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委员会(localgovernment mission,简称lgc)。

在划定地方疆界的过程中, 首先涉及的问题是依据什么来划分。

地方委员会在确定了通过地方的空间整合来提高行政效率的改革思路后,结合新西兰的国情提出了地方行政区划依据:(1)有利于利益不同的群体的协调;(2)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传递的效能;(3)尽可能有利于人口普查;(4)尽可能接近地理上水流域的分布。

水资源管理范本国际最佳实践案例分享

水资源管理范本国际最佳实践案例分享

水资源管理范本国际最佳实践案例分享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帮助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成功的水资源管理实践案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分享一些国际上的最佳实践案例,以期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澳大利亚的地下水管理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的国家,地下水资源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建立地下水管理体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

他们通过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和实施水资源补给工程等措施,保障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种地下水管理的做法为其他干旱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荷兰的水利工程技术荷兰是一个水资源管理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其水利工程技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荷兰政府通过修建水坝、开挖运河、建设排水泵站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保障了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荷兰的水利工程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应用,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对其他国家的水资源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新加坡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新加坡是一个没有自然水资源的国家,其无法依靠地下水和其他常规水资源供应。

因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做法,通过收集、处理和再利用污水,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新加坡政府还通过投资研发水处理技术和建设水循环系统,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四、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应用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的国家,缺乏自然水资源。

为了解决农业灌溉问题,以色列政府提出了滴灌技术,通过管道滴水,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

这种滴灌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全球水资源管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加州的水资源市场化管理加州是美国一个干旱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水资源,加州政府引入了水资源市场化管理机制,通过水资源交易、水资源定价和水资源使用许可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和调控。

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

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

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环境科学导刊2010,29(2):12一l5CN53—1205/XISSN1673—9655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申剑,徐广华,陈纯(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南郑州450004)摘要:介绍了新西兰在环保法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宣传等方面的做法,过程及开展情况.分析了其特色和亮点,总结出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为我国在环保法律建设,产业结构性调整,污染防治等方面提供借鉴.关键词:环境保护;启示;新西兰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55(2010)02—0012—04新西兰的环境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客观上是因为地广人稀,环境自净能力很强,环境容量很大;主观上,是因为政府,企业,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很高,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体制有序高效.新西兰的环境保护法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预防,有关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企业自我监控,矿山生态恢复等预防措施的内容比重较大;二是法律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既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又提高了执法的公正性和秉公执法的权威性;三是处罚面广且处罚严厉;四是鼓励公众参与,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排污者的违法行为提起诉讼;五是重视运用经济手段,政府在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鼓励措施.新西兰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垃圾,污水,噪声,生物生态,空气,土地资源及水质等多种环境因素的管理.大体有: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系统;清洁生产及废物最小化;水,空气,土壤质量及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污染物处置和污染治理上,新西兰注重采用市场化机制,通过经济杠杆来实施环保管理.在对待1二业企业的污染治理上,新西兰把政府的责任和企业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分散治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对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管理.1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1.1"碧水蓝天"——新西兰政府的综合协调与环保决心收稿日期:2009—11—25作者简介:申剑(1975一),男,硕士,工程师,主裴从事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工作.一12一新西兰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的综合协调,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的行动,另一方面协调社会公众的行动.协调环保有关部门的行动,是新西兰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基本层次.在新西兰,三级政府都有好几个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务, 为了避免推诿,减少摩擦,各级政府通过法律和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协调公众的环境行为,是新西兰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把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是新西兰政府综合协调,多方共赢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湿地建设.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玛努考海湾地区,废水治理,湿地建设,水源净化,候鸟繁栖地的培育与房地产开发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政府的投资导向和协调下,一举五得,多方受益.正是政府这种持之以恒地对环境保护的坚持,才换来了新西兰的碧水蓝天.也正是政府这种不厌其烦的环保引导,才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新西兰人的心中.1.2"绿色标签"——新西兰的循环经济与环保政策虽然新西兰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但仍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在,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已经成了新西兰新经济的标签,是否是可持续,可循环也已成为经济结构成败的标准之一.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住宅建设之中也有体现.在新西兰,经过节能星级评定,符合住宅节能等级评定的住宅,夏季室内温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申剑度比普通住宅低5℃,减少能源消耗40%.由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环境.住宅节能等级分为6档,从零星级到五星级,分别代表了住宅在取暖和制冷方面的能源效率情况.低级别意味着高能耗住宅,或者是冬天冷夏天热,室内舒适度较差的住宅.四星,五星等高级别的住宅性能好,耗费的取暖费用和制冷费用却不多,因此对购房者和开发商均具有吸引力.新西兰大力宣传购买和使用"节能之星"标志住宅在经济和环境上的益处;对购买拥有"节能之星"标志住宅的消费者提供协助和支持;用退税,现金或贷款支持等方式鼓励生产,研发,销售具有"节能之星"标志住宅的开发商,大力推进住房建筑市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1.3"斑尾塍鹬的回归"——新西兰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基建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经济飞速发展期问,大量污水排入了奥克兰的玛努考海湾,造成该地区湿地严重破坏,海湾中的鱼,虾基本消失,原本大量栖息此地的斑尾塍鹬也随之离开了奥克兰.进入80年代后,奥克兰地方政府开始重视研究玛努考海湾的污染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试图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位于该地的沃特凯尔公司因地制宜,把这个巨大被污染的港湾改造成了一个面积超过50Ohm的氧化池,在海湾直接曝气进行污水处理.经过前后约6a的修复治理,原本严重污染的玛努考海湾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消失了多年的斑尾塍鹬又重新回到了这个栖息地,玛努考海湾也成了一个生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玛努考海湾的建设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也是最近30a来新两兰环保基础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新西兰在发展初期,主要环保措施就是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经过政府多年的投入和发展,目前的新西兰,主要着眼点已经不是污染物的"处置"问题了,而是如何将"污染物"再利用的问题.将垃圾,污水,被污染的湿地改造成可以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资源,真正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环保上的叮持续发展.1.4"清洁卫士"——新西兰的非政府组织与环保推动力新西兰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实施者包括政府环保机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各种企业联合组织,民间组织及行业协会等.新西兰有许许多多的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他们在具体的环保行动实施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他们一方面是政府环保工作的监督者,积极要求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在制订各项政策时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比如,金融机构及工商业非政府组织都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经济发展评估体系;很多大型企业或金融机构采用环境会计审计制度,对新建,已建企业进行评估,将其资源消耗情况,环境污染状况纳入企业经济发展评估体系,以促使企业调整管理和生产_T艺,以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环保事业最有力的推动者.他们利用各种实践机会,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要求人们保护和爱惜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1.5"环保娃娃"——新两兰的环保教育与生活方式新西兰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来自于他们的国民环保教育.新西兰的环保教育伴随人的一生,从幼)LN成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奥克兰,当地政府有很多鼓励环保的措施,例如:政府鼓励汽车使用天然气,汽车油改气的设备费用由政府出资.对使用太阳能板发电的用户,政府除了将太阳能所产生的节余电量以优惠的价格收购外,还承担太阳能发电设备购置,安装等全部费用的1/3.此外,政府还大力推广各种节水措施,比如,自来水只能用于饮用,如果将自来水用于洗车,浇花等项目即被认为是违法,举报者可获得100新元的奖励.因此,奥克兰市所有家庭的屋顶顶部都建有一个专门用来接雨水的水槽,由政府承担修水槽的一半费用.所接雨水专门用于浇花草,洗车等.这些措施一方面贯彻了政府保护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居民享受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实惠,有效地宣传了环保观念,使环境保护的理念进一步深人人心.2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2.1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实现科学决策的新突破从新西兰环境保护的实践看,环境治理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在新西兰,政府的环保主导作用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而有所弱化,相反日趋增强:无论是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的制定, 还是规范,扶持政策措施的出台;无论是加大对循环经济投入,还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学研联一13—环境科学导刊第29卷第2期2010年4月合;无论是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还是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无不让人体会到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推方.当前,我国大部分省份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环保法制尚不健全,企业主动治污,公众自觉环保的理念比较薄弱,更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决策的作用,通过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编制环保规划,制定落实"环保优先"的政策,倡导全民环保等手段,推动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通过政府节能减排,绿色采购等方式,引领社会的绿色潮流,促进全社会以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少的环境代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2以加强法制建设为重点,实现依法行政的新突破从新西兰的环境法制体系建设来看,完备且极具操作性的立法,严厉且准确的执法,是其环保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由于环境机构建设和立法不够完备,严谨,经常会出现环境执法时无法可依或者环境行政执法部门之问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存在着某些方面或环节执法薄弱的问题.个别地方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上侧重于经济指标,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甚至在环境保护项目涉及地方经济利益时,不适当地干预环境执法,导致出现执法不严.借鉴新西兰的环境执法经验,加强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一是要完善相应的地方法规政策体系,适时修改现有的法规规章,细化相关条款,增强可操作性;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三是理顺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理顺关系,强化职责,增加人员编制,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四是要加大投入,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2.3以解决结构性污染为重点,实现污染防治的新突破参考新西兰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的环保政策,建议结合我国各省的环境资源实际情况及污染特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一是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一14一先进工艺和设备,以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产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壮大规模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二是构建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与消除结构性污染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着力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污染问题.加强清洁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使用,及时转化为现实的污染治理能力.三是制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性污染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经济激励政策方面,结合实际,运用财政投入政策,补贴政策'l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担保政策等经济手段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增长,鼓励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研究建立"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相关机制,推动农村环保和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对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产业,制订优惠政策和补偿机制.z 2.4以市场化机制为重点,实现环保产业的新突破依靠市场化机制来推动污染物处置和企业污染管理,是新西兰在环保工作中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激励,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便于政府对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管理..借鉴新西兰环保市场化经验,我国应在企业污染管理上,更多地采取经济杠杆,依靠市场化机制- 来激发企业的环保主动性;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人,完善政府, 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积极培育和扶持环保产业发展,制定优惠的政策,集中科研力量,攻克重点污染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性能先进,高效经济的污染治理设备,环境监管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节能和节水设备等,逐步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国新型战略支撑产业.2.5以宣传教育为重点,实现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新突破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是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问题.社会公众通过法律解决社会和环境同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环保意识的深人人心和落实到每个公民的具体实践,需要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新西兰环境保护工作简介与启示申剑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大力开展环保进机关,进工厂,进农村,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等宣传活动,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争取广大群众对环保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参与.深化公民应有的环境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和环保宣传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氛围,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感谢新西兰自然资源发展中心MichealKLANP先生和Watercare公司SteveWATER先生对本文的支持和帮助.参考文献:[1]张玮.新西兰环境保护的不平坦之路『EB/OL].www.mfa./ehn/gxh/tyb/ywcf/t222438.htm.[2]杨桂华.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J].林业资源管理,2007,(6).[3]NewZealan.ImplementationofAgenda21:ReviewofProgress madesincetheUNconference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1992. Enlightenmentfrom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NewZealandSHENJian,XUGuang—hua,CHENChun (Henan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ZhengzhouHenan450004China)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rulesanddevelopmenthistoryandcycleeconomyan dgovernmentactivity inNewZealandareintroducedaswellasthecharacteristicsandlightpoints.Somesuitableexp eriencesandconclu.sion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hinaaredrawn. Keywords: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lightenment;NewZealand —l5一。

大洋洲水文特征

大洋洲水文特征

大洋洲水文特征1. 简介大洋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之一,由数千个岛屿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

大洋洲水文特征指的是该地区的水文环境和水资源分布特点。

本文将从气候特征、水文循环、水资源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气候特征大洋洲地跨赤道,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于南半球,气候主要受南极洲冷锋和南太平洋暖锋的影响。

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岛屿则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多雨。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的大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西部和中部地区以沙漠和半沙漠为主,降水量非常有限。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降水量较高。

•新西兰:新西兰位于西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多变。

南岛气候较为寒冷,山区有大量降雪。

北岛气候较温暖,降水量较高。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高,多数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

3. 水文循环大洋洲的水文循环主要由大气水汽的形成、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过程组成。

•大气水汽的形成:大洋洲地区受到西风带和热带气旋的影响,水汽从海洋中蒸发上升,形成云层。

•降水:大洋洲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季风和锋区降水。

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西部受到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

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岛屿则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量较大。

•蒸发:大洋洲的蒸发主要受到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

•径流:大洋洲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脉和河流纵横交错。

降水通过河流流入海洋,形成径流。

4. 水资源分布大洋洲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干旱的大陆,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西部和中部地区水资源非常稀缺。

澳大利亚通过建设水库、引水工程等方式进行水资源调配。

•新西兰:新西兰水资源相对较丰富,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

山脉和冰川融水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水资源相对较丰富,拥有众多的河流和瀑布。

新西兰新公共管理改革举措

新西兰新公共管理改革举措

新西兰新公共管理改革举措继英国之后,新西兰工党于1984年上台执政,也仿效英国新右派的改革路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公共行政改革,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系统性强而受到举世瞩目,以致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

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

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

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

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

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

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1]。

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

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

”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别智中美海洋环境管理比较

别智中美海洋环境管理比较

理系统,但在监测技术方面美国稍占优势。
02
在数据应用方面,中国更注重数据的共享和公众服务
,而美国更注重数据的深度分析和解读。
03
两国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各有所长,互相学习
和借鉴有助于提高全球海洋环境保护水平。
05
两国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
01 02
政策法规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等,为海洋环境保 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美国海洋环境管理未来展望
持续重视海洋战略地位
美国将继续重视海洋的战略地位,强化海洋环境管理,保护海洋 资源。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美国将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大对海洋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提 高海洋产业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美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海洋环境问 题,发挥领导作用。
02 海洋保护区建设
美国设立了多个海洋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生态 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严格保护。
03 污染防治与监管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海洋污染的防治和监管力度, 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 击。
管理理念差异
中国强调国家主导
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以政府为主导,注重规划和管理,强调国家对海洋资源的管控和保护。
04
两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
监测网络
中国建立了覆盖全国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包括海洋气 象、水文、水质、生物等多个方面。
监测技术
中国积极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遥感、自动化监测国重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建立了国家海洋环境 监测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

澳大利亚 新西兰城市供水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澳大利亚 新西兰城市供水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续发展 ,政府采取措施建 立水分配与水
来 由各 州 分别 管理 ,每 个 州 的水权 形 式
了一体化管理 。颁布一系列法令和制度
许可 ,污水必须经过处理 ,达到法律规 定 的水质标准 才能排入河流或湖泊。最 突出的一点是 ,城市水 资源 的开发利用
自动 化 管 理 和 在 线 监 测 技 术 都 很 高 。
的影 响 ,提 出水 资源配 置方案 以便 与 居 民磋 商。澳 大利亚 各地 水资 源规 划
强 调 “ 明 的 规 划 过 程 ” ,如 有 些 州 透
的法律 要求水 量分配 前必须咨询 有关 社会 团体 ,公开水 资源的规划 过程。 域和 区域管理 。上世纪9 年代 以来 , 0 澳大利亚联 邦政府 十分重视 水资 源管
下几 个方面 :一是联 邦 政府 、各州 政 府 十 分 重 视 和 支 持 水 资 源 市 场 化 改 革 ,不但在 政策 、法制上 给予 保障 ,
而 且 在 财 政 上 给 予 扶 持 , 各 州 均 有 相
( 健 全水 资 源管 理 法 律 法规 体 与供水活动的政府机构 、事业单位、企 四)
对分散 的牧区污水 和畜牧粪 便集 中排 立水资 源市场运 行机制 。澳大利 亚水
蓄在 桶 中 ,定 时清运拉走 处理 ,禁止
利 亚、新 西兰两 国对安全饮 水、环境 排 放到河 流水 源中 ;渠 系工程边 坡全 水市场 ,通过 市场机 制使水 资源达到 用水、污水 处理都 非常重视 ,城 乡生 部 种草 、种树 ,建成水利 生态 工程 ;
建设和管理情况及经 验
尽 管两 国国土 都被海洋 包围 ,但 不 少地 方特 别是澳大利 亚 的一 些地 区 依 然缺 水。所 以 ,两 国都非 常注重节 约 用水 ,在 城市供水建 设和 管理 方面 形 成了一系列成熟经验 。

澳大利亚_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理念及启示_王强

澳大利亚_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理念及启示_王强

91 澳大利亚、新西兰基本概况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768万km2,人口约2100万。

年平均降雨量约900mm,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3760亿m3,地下水较丰富,全国最长的河流是墨尔本河,全长约3490km。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27万km2,人口约407万。

强大而湿润的海洋西风造就了新西兰的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500 ̄3000mm,河流密度大,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3970亿m3,并且湖泊众多,湖泊总库容4050亿m3。

全国流量最大的河是南岛的卡拉萨河,最长的河是北岛的瓦卡特河。

2 昆士兰州水污染防治和水务改革2.1 健康的水道保障可持续利用的健康水源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州,这里阳光充足、景色秀美、人口约400万。

按照我们的理解,“健康水”就是水质未受到污染,水量可维持河道生态需要,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源水。

据昆士兰州“健康水道”项目部经理戴安娜介绍,昆士兰州年降雨量1200mm,但800mm是在12月 ̄2月的夏季以暴雨形式产生,年度分配极不均匀。

在没有实行取水许可之前,人均年用水量300m3,一半用于洗衣、冲地板等而造成浪费。

随着昆士兰州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横穿全州超过200km的布里斯班河被污染,政府和居民对水源需要严格管理的认识越来越高。

1998年,昆士兰州6个州政府机构、19个地方政府部门、4所大学、30个主要工业、38个社区组织参加了健康水道项目,通过对快速增长的人口预测,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的监控,项目部得出共识,保护水道健康的代价远低于修复的代价。

到2006年,州政府投入约5亿澳元用于治污,目前工业废水中80%的氮、60%的磷被净化处理,生活污水基本净澳大利亚、新西兰水资源管理理念及启示化后用于发电,一部分回到水库,供居民使用。

据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倪亚华介绍,2006年,州政府采取的控制污染源和湿地恢复(河道两岸种树)、控制河道水文变化,达到了实现健康水道的目标。

RCEP 框架下的环境保护与合作

RCEP 框架下的环境保护与合作

RCEP 框架下的环境保护与合作近年来,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纷纷加入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合作框架。

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形成为环境保护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RCEP框架下环境保护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一、RCEP框架RCEP是东盟与其自由贸易协定伙伴之间的一项大型自由贸易协议,涵盖了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个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该框架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任何单一国家都难以独自解决。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消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

环境保护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体现了各国对人类未来的共同责任。

三、RCEP框架下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1. 环境立法和政策协调在RCEP框架下,各成员国可以加强环境立法的协调,制定一致的环境政策,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

通过数据共享和经验互换,各国可以制定更为科学的环境政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2. 资金与技术支持RCEP框架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进展。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推动技术转让和环保项目的开展,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和技术能力。

3. 环境监测和信息交流RCEP成员国可以建立环境信息平台,共享环境数据和监测成果。

这样一来,各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RCEP框架下环境保护的挑战1. 经济与环境的平衡RCEP框架旨在促进贸易和经济一体化,但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保护往往容易被忽视。

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

2. 利益分配和合作机制RCEP涵盖了不同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的成员国,如何在环境保护合作中协调各方的利益分配,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上)一引语1000多年前,一小队玻利维亚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在太平洋区域的一次最富戏剧性的探险。

他们从现在称为库克岛的岛屿出发,在没有罗盘和完全陌生的海里向西南方向航行了1000多里。

他们的航行以发现太平洋上最大的两个岛屿而告终。

由于岛屿陆地突起的海拔和宽广的面积形成了环岛海洋大气的垂直对流,发现者因此称这个岛屿为奥特雷(aotearoa),意为“白云之乡”。

500年以后,第一批欧洲航海家发现了这个岛屿,并给它起了个名字-新西兰。

十多年前,新西兰人民开始了另一个历程,某种程度而言,这一历程与1000年前毛利人开始的航行一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

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新西兰:(1)宣布新西兰为无核区;(2)采取了一系列的资源私有化措施和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福利国家所必备的措施;(3 )按照自然疆界重新划定了内部政治行政区划;(4 )明确采取可持续原则为管理所有可更新自然资源的主要国家政策。

此外,这些改革的速度之快和广度之深同样令世人注目。

最近的一项改革是《资源管理法》(resource management act,以下简称rma)。

《资源管理法》于1991 年由新西兰国会通过,并经1993年修正。

这是一个国家法案,它授权区域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统一的环境政策指导下进行资源管理。

这个统一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以保持环境的生命可持续能力为目标,资源管理必须满足子孙后代合理的、可预测的需求,必须避免、补偿或减缓自然资源利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通过这一法案的进程中,新西兰政府正如当初毛利人在完全陌生的海洋中探索一样;因为,即使在20年来可持续原则已经在联合国大会和决议中作为智慧的思想被强调,但在和新西兰国情类似的现代国家中,还没有一个国家把可持续原则明确宣布为一项调整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指导性原则。

由于《资源管理法》涉及的是跨越空间和多因子的环境管理,我们在这里选取了新西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与其他静态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的综合管理不同的是,水资源管理需要更高水平的地方政府间的和团体间的密切合作。

这对《资源管理法》的实施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本文还将考察其他环太平洋英语国家和普通法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共同关心的、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议题。

我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展示新西兰实施《资源管理法》的经验及其与其他国情类似国家在处理类似社会-环境问题上的关联。

此外,还可为其他人士在研究新西兰在水资源管理时提供参考;这正如新西兰一样,它也在仔细研究环太平洋国家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经验。

跟以前英联邦殖民地一样,这四个环太平洋普通法国家互相之间能分享到更多的管理各自国民与国有自然资源关系方面的法律经验。

上述几个国家都存在着三个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政策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部门纵向等级关系和横向平级关系。

《资源管理法》的立法是第一次对国家环境政策在各个环节的实践进行了概括,同时区域和地方政府已经广泛地被授权实施《资源管理法》。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资源管理法》以一个可更新水资源许可系统取代了渊源于传统普通法原则的开发利用的习惯法规则。

但是新法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虽然不是强制令-即利用水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进行的尝试。

此做法产生于10年以前,那时中央政府正急速推行国有资源(如能源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的私有化。

10年以来,新西兰已经实现了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向新自由政治经济国家的转变,与此同时,它也寻找到了可持续管理私有化了的可更新资源的新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新西兰政府和土著毛利人在自然资源管理权限上的未决问题。

《资源管理法》中某些条款和上诉法院的一些重要判决已经引起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二新西兰的环境政策改革(一)背景随着1984年政府的换届,新西兰开始了一项经济、行政和社会方面的综合性改革。

在很长一段时期的保守党执政以后,劳工党借着实施改革和恢复经济的允诺于1984年竞选成功,并维持了两届执政期(1984—1990)。

此间,国会推行了一系列法律、经济和行政方面的改革,从而引起了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变化。

虽然1990年保守党以压倒多数的选票战胜劳工党而重新执政,但仍然坚持推行早在6 年前劳工党执政时开始的财政及其他改革。

改革的导因是新西兰面临的严重的经济和财政危机、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低速徘徊的经济增长、高额的外债、非互惠的出口贸易、超预算的政府开支等。

那时,新西兰推行的是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制造业尤其是农业制造业,得到高额的政府补贴。

行政和经济改革的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不断扩张的国库和预算危机可能只有通过建立更具市场因素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制才能得以恢复。

“新西兰经济改建的动因是,面对日趋国际化的世界经济和全球资本化而产生的危机感。

过多的经济干预和过多的经济保护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严重障碍。

”(注:原注⑦, chriscocklin  owen furseth. geographical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restructuring in new zcaland. 46proe,geographer 459,460(1994)。

)同时,已成共识的改革思路是:必须削减政府干预,让国有资产资本化和私有化;政府部门在职能和机构上都要服从精减的原则;社会服务的开支也必须削减。

此项改革无论从涉及的范围、进行的速度以及改革所引发变化的深度,都令人瞩目。

在几年间,新西兰完成了从狭隘的保护型经济向最开放、非干预性的西方型经济的转变。

同时,许多社会“安全网”解除了,公共服务也急剧减少。

某种程度上说,在此项保守党重建经济的活动中,似乎只有环境行政和立法得到了加强。

克里思·库克林(chriscocklin )和欧文·富塞舌(owen furseth)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在经济重建的过程中,环境伦理在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灌输和培养之后,业已深入人心,主导着新西兰政经生活,即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福利遭到削减时亦不例外。

”(注:原注⑧,同原注⑦,第461页。

)新西兰环境行政的改革和立法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阶段,始于1984年,鼎盛于1991,而1984—1991年的7 年成为最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三个时期为:(1)1985—1988年,重建中央政府的环境行政;(2)1988—1989年,重建区域政府的职能和管辖权(1989 年地方政府修正案的通过);(3)1988—1991年,改革相关资源和环境管理、使用和分配的立法(1991年《资源管理法》的通过)。

(二)重建中央政府的环境行政新西兰实行由一个国会主导的单一型的政府体制。

虽然在中央政府下还存在地方政府机构(如区域政府议会和市议会),但地方政府的职权完全来自中央政府的授权。

新西兰的政体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自下而上的行政体系。

新西兰中央政府着手环境事务管理的起始时间确切地说与美国相吻合,始于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建立和《清洁大气和水法》的通过,也就是美国政治所称的“现代环境年代”。

1972年新西兰政府建立了环境委员会,这是在中央政府内设置的一个很小的办公机构,专门负责政策咨询和环境评估程序的建设和实施。

此外,许多其他政府部门,如能源部、农业和渔业部、林业部、土地和测量部,也发布了直接涉及环境事务的命令和规章。

1981年,两个独立的政府环境行政综述分别产生,一个由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作出,另一个由新西兰自然保护委员会(ncc )(注:全称为nature conservation mittee,这是一个非政府的自治委员会,在民间的资助下从事公益事业。

)完成。

后者揭露了现行体制在以下方面的缺陷:1.环境行政过程中各政府部门缺乏协调;2.政府各部门所发布的有关开发或保护自然资源的命令和规章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3.在某些资源管理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职能配置是重叠的。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在针对环境体制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同时,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还指出,按照现行的行政体制,新西兰很难应付经济增长和经济多元化的挑战,也很难度过80年代早期的经济难关。

当时在任的中央政府对这些综述所提出的建议没有采取积极的反应。

1984年的大选预选,劳动党把环境议题纳入了政治日程。

大选后,胜利的劳动党随即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实现大选中提出的允诺。

自由的'劳动党采纳了右翼的财政措施,开始了经济和行政的改革。

财政部提出的改革中心思想得到了劳动党决策机构及时的赞同,由此新西兰开始步入市场为主的经济管理。

甚至当时新任的环境部长也宣称:“改革的基本点在于我们深信一个开放、更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将恢复新西兰的经济增长,并提高新西兰人的生活水平。

”(注:原注①③,roger blakeley, balance,in environment meets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council and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ed.1987)。

)在着手市场经济改革的同时,行政改革也明确了要求,即增加透明度、落实责任制和提高行政效率。

环境领域的行政改革目标也是一样,这就必须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目标,“必须避免相互冲突的职能配置……,行政必须透明公开,……,要向公众开放并接受公众审查……,而且,必须严格法律责任。

”(注:同原注①④,同上。

)行政公开化和严格法律责任这两项目标在重划政府部门的职能界限中得到落实。

政府部门的环境职能被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负责自然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是负责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经济改革和环境行政的改革直接产生两个变革:(1)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权的转变。

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被授权给一系列的国有企业(简称soes)去负责。

这些企业直接依据法令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同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商事规则。

例如,原先的国有煤炭资产转给煤炭公司经营,国有土地转给土地公司经营,国有林木转给了林业公司经营,等等。

一些资源,如商用林还被私有化。

不难预料,通过重新划分职能,行政效率将大大提高;而且这种战略性改革将更加证明私体所有权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发展。

(2)环境行政机构的改组。

改组后的环境行政机构的设置分为三块:第一个机构是保护部(简称doc),负责保护新西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迹,管理国家公园、陆地保护区、海洋保护区。

第二个机构是环境部(简称mfe),负责向政府提出环境政策,监督《资源管理法》的实施。

环境部是按照1986年《环境法案》建立的,当时它的职责是管理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本质价值,保护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可持续性能,保证子孙后代的合理需要(注:原注①⑥,这三项职责的表述最早出现在环境部1986年组织法,后来被1991年的《资源管理法》确认为国家环境政策,参见rma,supra note 4.and discussion infra part h.1.)由此可知,设立环境部的思想与1987年联合国在布伦特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可持续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