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四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有力,沉取不绝。 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从容和缓,流利有力 反应脾胃运化功能盛衰
有神:快慢适度,节律整齐,应指有力 反映正气存内,病情轻浅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反映肾气盛衰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 表证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里证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 → 热证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 虚证 实脉: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 实证
(二)常用手法——寸口诊法
桡骨茎突内侧,食指定关
1、食指定关,指腹切脉,举、按、寻
2、观察内容
脉位:脉的深浅 → 表里
脉形:脉的粗细 脉势:脉的强弱
虚实
脉态:脉的快慢、节律 → 寒热
3、注意事项 时间:安静状态下,最好是清晨 体位:坐位或平卧,手臂平伸、与心脏近于
同一平面
(三)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到 五至(60-80次/分),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尺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 肝胆病、痛证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 → 痰湿 结脉:脉来缓慢,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缓慢,止有定数 心律失常 促脉:脉来急促,止无定数
2、望苔色:反映病邪寒热性质 3、望苔形:反映胃气和津液的情况
(六)望舌苔 望苔质厚薄
薄 苔(透过舌苔隐约能见到舌质) ----正常舌苔;邪气在表,病轻。
厚 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 ----邪入脏腑,病重。
薄苔
厚苔
正常,或病邪在表
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望苔质润燥
正常:润苔 异常:
滑 苔(太过湿润)----水湿盛 燥 苔(干燥少津)----津液不足
肺热:发热、咽痛、咯黄 痰
绛 舌——热盛、血瘀
热盛:长期发热或高热 、口干、各系统热证表 现。
血瘀:斑疹
青紫舌——血瘀证、寒证
血瘀证: (无形)低氧血症、心肌
缺血、高粘血症 (有形)脑梗死、心肌梗
死、静脉血栓 (寒凝血瘀)如痛经等
望舌形
齿痕舌(舌边有齿痕)----脾虚、湿盛 胖大舌(胖大而厚,伸舌满口)--气虚、阳虚 瘦小舌(舌体瘦小)----阴血不足 裂纹舌(舌面裂纹)----阴虚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诊法述要(四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中医教研室 钟玉 2016.10
大纲要求
1掌握四诊的基本方法;重点是舌诊、脉诊诊病方法,
病舌、病脉的特征及主病 2熟悉望神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望五种面色的特征及主病; 问诊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3了解望形体、动态的意义;闻诊 按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四诊的定义 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
——《黄帝内经.灵枢》
五色:青、赤、黄、白、黑
1、常 色 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人体精神充沛、气血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主色:禀赋所致、终生不变 客色:人种、地域、生活条件、运动、
情绪等对肤色的影响
2、病 色
青色:主寒、痛、淤血、惊风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失血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
一、问寒热 恶寒:怕冷,穿衣加被不能缓解。 畏寒:怕冷,穿衣加被能缓解。 壮热:高热持续不退。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盛,如潮水 之有定时。
恶寒发热 → 表证(表寒/表热) 但寒不热 → 里寒证 但热不寒 → 里热证 寒热往来 → 半表半里证
二、问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为自汗 →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内热。
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失血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
(三)望 形 形体强弱
强壮: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瘦弱: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差
胖瘦
肥胖:痰湿内蕴 消瘦: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三)望 态 动静
喜动:热证、实证 喜静:寒证、虚证
基本方法。
望、闻、问、切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 外者,斯以之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 诸外”
——《丹溪心法》
4
四诊的基本原则 ① 司外揣内 ② 见微知著 ③ 以常达变
四诊的运用原则 ① 内外详察 ② 四诊合参 ③ 病证结合
第一节 望 诊
7
定义
通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的变化来诊察疾病。
主要内容
滑苔
润 苔(正常)
燥苔
痰湿证:痰多、食 欲不振、水肿等
津液不足:口眼干 、大便干、发热5等5
望苔质腐腻
腐 苔(苔厚,颗粒粗大,疏松易刮脱) ----湿浊中阻、食积肠胃
腻 苔(苔厚,颗粒细小,致密而粘) ----湿浊、痰饮
腐苔
腻苔
望苔色
判断病邪的寒热性质 黄 苔 ---- 热 证 白 苔 ---- 寒 证
抽搐——动风
二、局部望诊
27
望头面 望五官 望颈项躯体 望皮肤 望毛发 望小儿指纹
风气命(红黄隐隐于食指风关之内)
28
望 舌(舌 诊)
29
(一)定 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以判断 疾病寒热虚实的诊察方法。 舌质——舌体,舌的肌肉
脉络组织。 舌苔——舌体面上的一层
苔状物。
“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
黄苔
白苔
热证:可有发热,有干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 燥的症状,分泌物浓稠 分泌物清稀、疼痛、水肿59
灰黑苔
里热、里寒之重证
60
望苔形
全 苔(满舌面苔)----正常、痰湿 花剥苔(舌苔多处不规则剥脱)--胃阴不足 光剥苔(舌光红无苔)----阴虚
全苔
花剥苔
胃阴不足:胃部隐痛、灼热, 易于饥饿、口干等
齿痕舌——脾虚(或兼水湿内停)
脾 虚:食欲减退、腹胀 大便稀溏等,或有浮肿
胖大舌——脾虚湿盛、脾胃湿热
脾虚湿盛:纳差、腹泻 、浮肿
脾胃湿热:口臭、腹胀 、大便粘腻
瘦小舌——气血不足、阴虚
气血不足:气短、乏力 、头昏、健忘、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阴虚:口干、眼睛干涩 、月经量少
裂纹舌——阴(血)虚证
三、问疼痛 胀痛、绞痛 → 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 → 血瘀 隐痛 → 虚证 酸痛、重着 → 寒湿 冷痛或遇冷加重 → 寒证 灼痛或遇热加重 → 热证
实证
第四节 切 诊
定义
通过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
主要内容
皮肤、头、胸、腹、关节、肌肉 脉诊
脉诊
(一)脉象的临床意义
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推断疾病的进退及预后
望舌的顺序: 舌苔 舌体 舌尖 舌根
(四)正常舌象的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舌体:淡红、大小、胖瘦适中 伸舌不偏、活动自如
舌苔:苔白,薄而润,均匀地 布满整个舌面
(五)望舌体
脏腑通过经络与舌体相联
反映脏腑功能 反映机体寒热
反映气血盛衰
舌体依靠气血的充盈、濡养
反映气血运行
望舌神、颜色、外形、动态
望舌神
全身:神、色、形、态 局部:舌、排泄物
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有重点、全面
一、全身望诊
9
(一)望 神
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的主要内容 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 语言呼吸、动作体态
神志 得神 精神充沛
体 态 眼 神 面色 临床意义
灵敏
灵活明亮 光泽
光剥苔
三、望排出物
65
(一)定 义
通过观察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色、质、量, 了解病情。
痰涎、唾液、呕吐物、 大小便、眼泪、鼻涕、 汗、月经、恶露、乳汁
66
(二)原 则
排出物质地清稀、色白 → 寒证、虚证 排出物色黄,甚至为血性 → 热证、实证 排出物量多、黏稠 → 痰湿证
67
第二节 闻 诊
血 虚:心悸、头昏、失眠 、健忘、眼睛干涩、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津液亏虚:口干、眼干、 皮肤干燥、大便干等
阴虚内热:自觉发热、午后 或夜间较甚、五心烦热、干 咳、胃部隐痛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正常舌底脉络
望舌态
痿软
蜷缩
强硬
吐弄
震颤
麻痹
歪斜
舌纵
50
(六)望舌苔
1、望苔质
望厚薄:反映病邪深浅和轻重 望润燥:反映津液盛衰 望腐腻:反映中焦湿浊
定义
医生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诊察疾病。
主要内容
听:语声语言、异常声音 嗅:体味、排出物气味
(一)听声音 粗浊、高亢洪亮、多言 → 热证、实证 清细、低微、静默少言 → 寒证、虚证
异常声音 异常语声、语言 异常呼吸(喘、哮、气短、少气) 咳嗽 呕吐 呃逆 太息
(二)嗅气味 气味浓、稠、臭 → 热证、实证 气味轻、稀、无味、腥 → 寒证、虚证
异常气味 口气、汗、痰、涕 大小便、月经、白带、恶露 特殊体味
第三节 问 诊
定义
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 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 疾病。
主要内容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要问经带产 儿童莫忘痘和疹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咯白 色泡沫痰;胃痛腹痛、呕吐清 水、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尿 频、夜尿多、水肿;痛经、月 经周期延长等
红舌——热证
热证:有或无体温升高; 流黄涕、咽喉肿痛、咯黄痰 、痤疮;牙龈肿痛、口干、 口苦、胃部灼热、易饥、 便秘;小便灼热、小便黄等 。
舌尖红——心火亢盛、肺热
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 烦、失眠、梦多、小便黄
有神:舌质红活明润,活动自如 无神:舌质干瘪晦暗,活动呆滞
37
望舌色
淡白舌(白而淡) :虚证、寒证 红舌(鲜红) :热证 绛舌(深红甚于红舌) :热盛、瘀证 青紫舌(淡紫或紫) :瘀证、寒证
38
淡白舌——虚证、寒证
气血亏虚:乏力气短、 头昏 、健忘、失眠、月经量少,皮 肤淡白或萎黄,贫血、恶病质
“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 ,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之脉,……循喉咙、夹舌本。 ”
——《灵枢.经脉篇》31
(二)舌与内在脏腑的关系
肝、胆 心、肺
肾 脾胃
(三)望舌方法及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的自然光 姿势:自然完全伸舌 排除染苔等:食物、药物、刮苔
正气充足 病情轻微 预后良好
少神 疲乏倦怠 迟 钝
黯淡源自文库
少华
正气虚弱 虚实夹杂
失神 意识障碍 迟钝消失 呆滞无光 无华
正气衰竭 病情恶劣 预后不良
有神
少神
失神
(二)望 色
通过观察病人皮肤的色泽变化来了解病情。
“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 而走空(孔)窍”
有胃:从容和缓,流利有力 反应脾胃运化功能盛衰
有神:快慢适度,节律整齐,应指有力 反映正气存内,病情轻浅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反映肾气盛衰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 表证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里证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 → 热证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 虚证 实脉: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 实证
(二)常用手法——寸口诊法
桡骨茎突内侧,食指定关
1、食指定关,指腹切脉,举、按、寻
2、观察内容
脉位:脉的深浅 → 表里
脉形:脉的粗细 脉势:脉的强弱
虚实
脉态:脉的快慢、节律 → 寒热
3、注意事项 时间:安静状态下,最好是清晨 体位:坐位或平卧,手臂平伸、与心脏近于
同一平面
(三)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到 五至(60-80次/分),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尺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 肝胆病、痛证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 → 痰湿 结脉:脉来缓慢,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缓慢,止有定数 心律失常 促脉:脉来急促,止无定数
2、望苔色:反映病邪寒热性质 3、望苔形:反映胃气和津液的情况
(六)望舌苔 望苔质厚薄
薄 苔(透过舌苔隐约能见到舌质) ----正常舌苔;邪气在表,病轻。
厚 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 ----邪入脏腑,病重。
薄苔
厚苔
正常,或病邪在表
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望苔质润燥
正常:润苔 异常:
滑 苔(太过湿润)----水湿盛 燥 苔(干燥少津)----津液不足
肺热:发热、咽痛、咯黄 痰
绛 舌——热盛、血瘀
热盛:长期发热或高热 、口干、各系统热证表 现。
血瘀:斑疹
青紫舌——血瘀证、寒证
血瘀证: (无形)低氧血症、心肌
缺血、高粘血症 (有形)脑梗死、心肌梗
死、静脉血栓 (寒凝血瘀)如痛经等
望舌形
齿痕舌(舌边有齿痕)----脾虚、湿盛 胖大舌(胖大而厚,伸舌满口)--气虚、阳虚 瘦小舌(舌体瘦小)----阴血不足 裂纹舌(舌面裂纹)----阴虚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诊法述要(四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中医教研室 钟玉 2016.10
大纲要求
1掌握四诊的基本方法;重点是舌诊、脉诊诊病方法,
病舌、病脉的特征及主病 2熟悉望神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望五种面色的特征及主病; 问诊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3了解望形体、动态的意义;闻诊 按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四诊的定义 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
——《黄帝内经.灵枢》
五色:青、赤、黄、白、黑
1、常 色 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人体精神充沛、气血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主色:禀赋所致、终生不变 客色:人种、地域、生活条件、运动、
情绪等对肤色的影响
2、病 色
青色:主寒、痛、淤血、惊风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失血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
一、问寒热 恶寒:怕冷,穿衣加被不能缓解。 畏寒:怕冷,穿衣加被能缓解。 壮热:高热持续不退。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盛,如潮水 之有定时。
恶寒发热 → 表证(表寒/表热) 但寒不热 → 里寒证 但热不寒 → 里热证 寒热往来 → 半表半里证
二、问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为自汗 →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内热。
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失血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
(三)望 形 形体强弱
强壮: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瘦弱: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差
胖瘦
肥胖:痰湿内蕴 消瘦: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三)望 态 动静
喜动:热证、实证 喜静:寒证、虚证
基本方法。
望、闻、问、切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 外者,斯以之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 诸外”
——《丹溪心法》
4
四诊的基本原则 ① 司外揣内 ② 见微知著 ③ 以常达变
四诊的运用原则 ① 内外详察 ② 四诊合参 ③ 病证结合
第一节 望 诊
7
定义
通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的变化来诊察疾病。
主要内容
滑苔
润 苔(正常)
燥苔
痰湿证:痰多、食 欲不振、水肿等
津液不足:口眼干 、大便干、发热5等5
望苔质腐腻
腐 苔(苔厚,颗粒粗大,疏松易刮脱) ----湿浊中阻、食积肠胃
腻 苔(苔厚,颗粒细小,致密而粘) ----湿浊、痰饮
腐苔
腻苔
望苔色
判断病邪的寒热性质 黄 苔 ---- 热 证 白 苔 ---- 寒 证
抽搐——动风
二、局部望诊
27
望头面 望五官 望颈项躯体 望皮肤 望毛发 望小儿指纹
风气命(红黄隐隐于食指风关之内)
28
望 舌(舌 诊)
29
(一)定 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以判断 疾病寒热虚实的诊察方法。 舌质——舌体,舌的肌肉
脉络组织。 舌苔——舌体面上的一层
苔状物。
“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
黄苔
白苔
热证:可有发热,有干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 燥的症状,分泌物浓稠 分泌物清稀、疼痛、水肿59
灰黑苔
里热、里寒之重证
60
望苔形
全 苔(满舌面苔)----正常、痰湿 花剥苔(舌苔多处不规则剥脱)--胃阴不足 光剥苔(舌光红无苔)----阴虚
全苔
花剥苔
胃阴不足:胃部隐痛、灼热, 易于饥饿、口干等
齿痕舌——脾虚(或兼水湿内停)
脾 虚:食欲减退、腹胀 大便稀溏等,或有浮肿
胖大舌——脾虚湿盛、脾胃湿热
脾虚湿盛:纳差、腹泻 、浮肿
脾胃湿热:口臭、腹胀 、大便粘腻
瘦小舌——气血不足、阴虚
气血不足:气短、乏力 、头昏、健忘、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阴虚:口干、眼睛干涩 、月经量少
裂纹舌——阴(血)虚证
三、问疼痛 胀痛、绞痛 → 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 → 血瘀 隐痛 → 虚证 酸痛、重着 → 寒湿 冷痛或遇冷加重 → 寒证 灼痛或遇热加重 → 热证
实证
第四节 切 诊
定义
通过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
主要内容
皮肤、头、胸、腹、关节、肌肉 脉诊
脉诊
(一)脉象的临床意义
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推断疾病的进退及预后
望舌的顺序: 舌苔 舌体 舌尖 舌根
(四)正常舌象的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舌体:淡红、大小、胖瘦适中 伸舌不偏、活动自如
舌苔:苔白,薄而润,均匀地 布满整个舌面
(五)望舌体
脏腑通过经络与舌体相联
反映脏腑功能 反映机体寒热
反映气血盛衰
舌体依靠气血的充盈、濡养
反映气血运行
望舌神、颜色、外形、动态
望舌神
全身:神、色、形、态 局部:舌、排泄物
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有重点、全面
一、全身望诊
9
(一)望 神
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的主要内容 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 语言呼吸、动作体态
神志 得神 精神充沛
体 态 眼 神 面色 临床意义
灵敏
灵活明亮 光泽
光剥苔
三、望排出物
65
(一)定 义
通过观察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色、质、量, 了解病情。
痰涎、唾液、呕吐物、 大小便、眼泪、鼻涕、 汗、月经、恶露、乳汁
66
(二)原 则
排出物质地清稀、色白 → 寒证、虚证 排出物色黄,甚至为血性 → 热证、实证 排出物量多、黏稠 → 痰湿证
67
第二节 闻 诊
血 虚:心悸、头昏、失眠 、健忘、眼睛干涩、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津液亏虚:口干、眼干、 皮肤干燥、大便干等
阴虚内热:自觉发热、午后 或夜间较甚、五心烦热、干 咳、胃部隐痛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正常舌底脉络
望舌态
痿软
蜷缩
强硬
吐弄
震颤
麻痹
歪斜
舌纵
50
(六)望舌苔
1、望苔质
望厚薄:反映病邪深浅和轻重 望润燥:反映津液盛衰 望腐腻:反映中焦湿浊
定义
医生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诊察疾病。
主要内容
听:语声语言、异常声音 嗅:体味、排出物气味
(一)听声音 粗浊、高亢洪亮、多言 → 热证、实证 清细、低微、静默少言 → 寒证、虚证
异常声音 异常语声、语言 异常呼吸(喘、哮、气短、少气) 咳嗽 呕吐 呃逆 太息
(二)嗅气味 气味浓、稠、臭 → 热证、实证 气味轻、稀、无味、腥 → 寒证、虚证
异常气味 口气、汗、痰、涕 大小便、月经、白带、恶露 特殊体味
第三节 问 诊
定义
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 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 疾病。
主要内容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要问经带产 儿童莫忘痘和疹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咯白 色泡沫痰;胃痛腹痛、呕吐清 水、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尿 频、夜尿多、水肿;痛经、月 经周期延长等
红舌——热证
热证:有或无体温升高; 流黄涕、咽喉肿痛、咯黄痰 、痤疮;牙龈肿痛、口干、 口苦、胃部灼热、易饥、 便秘;小便灼热、小便黄等 。
舌尖红——心火亢盛、肺热
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 烦、失眠、梦多、小便黄
有神:舌质红活明润,活动自如 无神:舌质干瘪晦暗,活动呆滞
37
望舌色
淡白舌(白而淡) :虚证、寒证 红舌(鲜红) :热证 绛舌(深红甚于红舌) :热盛、瘀证 青紫舌(淡紫或紫) :瘀证、寒证
38
淡白舌——虚证、寒证
气血亏虚:乏力气短、 头昏 、健忘、失眠、月经量少,皮 肤淡白或萎黄,贫血、恶病质
“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 ,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之脉,……循喉咙、夹舌本。 ”
——《灵枢.经脉篇》31
(二)舌与内在脏腑的关系
肝、胆 心、肺
肾 脾胃
(三)望舌方法及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的自然光 姿势:自然完全伸舌 排除染苔等:食物、药物、刮苔
正气充足 病情轻微 预后良好
少神 疲乏倦怠 迟 钝
黯淡源自文库
少华
正气虚弱 虚实夹杂
失神 意识障碍 迟钝消失 呆滞无光 无华
正气衰竭 病情恶劣 预后不良
有神
少神
失神
(二)望 色
通过观察病人皮肤的色泽变化来了解病情。
“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 而走空(孔)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