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概述
四诊是指中醫诊察和搜集疾病有关资料的 基本措施,也就是指望、闻、問、切四诊。 望诊:醫生运用视覺观测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状况。 闻诊:听病人的声音和闻其气味变化。 問诊:問询病人(或家眷),理解疾病发生和发
展通過,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 况。 切诊:按病人脉搏及触按病人肌肤、脘腹、 四
第壹节 望诊
定义:望诊实际上就是對病人 的神、
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 物排泄
物色、 质的异常变化進行 有目的
望诊重要是观测病人神、色、形态、 舌象。
壹、全身望诊
1、望神:
(1)神的含义: 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 動的外在
体現。狭义的神指精神、意识、 思维活動等。
(2)神的物质基础:
(4)望神的内容: 望神重要是观测病人的精神好壞、意识与
舌质—舌体的肌肉,脉络。 舌苔—附著其上的壹层苔状物,為胃气所生。
色—淡紅(隐隐紅活) 正常舌象:舌质 形态—舌体柔软,活動自如
舌苔—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 苔。
③舌诊的意义:可理解人体正气的盛衰及病位的深浅, 病势的進退,区别病邪的性质,测知病情的预後。 1、望舌质 (1)望舌神:
舌质紅活明润—有神—气血充盈,津液充足。 舌质干瘪晦暗—無神—气血虚衰,津气亏乏。 (2)望舌色: ①淡白色:
否清晰、動作与否矫健协调、反应与否敏捷等方 面。 ①得神(有神): 体現:两目明亮,意识清晰,精神充沛,反应
敏捷,語言清晰,活動自如,面色紅润 有光泽。 意义:阐明人体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未衰,预 後好。
②少神: 体現:精神局限性或精神倦怠,動作缓慢,气短懒
言,反应迟钝,面色少华。 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局限性,多見虚证。 ③失神(没有精神): 体現: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萎靡或烦躁狂乱,
《中医诊断学》四诊
《中医诊断学》四诊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主要通过四诊法对病人的脉搏、舌身、面色和问诊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以确定病人的病因、病机和病情,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首先是望诊。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舌质和舌苔、眼底、毛发和皮肤等来推断病人的健康状况。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代表了血虚,面色红润则可能是由于阳气亢盛;舌苔薄白可能是脾胃虚弱,舌苔厚腻则可能是湿热内蕴等。
通过望诊,中医可以了解到病人的机体情况,辅助判断疾病的发展程度及病因。
其次是闻诊。
中医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声和腹部及其他部位的音响来了解病情。
例如,嗽声重、伴有痰中带血可能是肺部感染,腹部听到肠鸣音减弱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等。
闻诊可以帮助中医进一步确定病人的病机,例如感染、阻塞或湿热等。
接下来是问诊。
中医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主诉、症状、发病时间和病程、饮食习惯、排泄情况、睡眠情况以及其他和疾病有关的信息。
通过与病人的交流,中医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疾病背景和身体状况,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治疗。
最后是切诊。
中医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了解脉搏的频率、强弱、滑涩和力度等来判断病人的脉象。
中医讲究“闻其声、观其色、察其形”,通过触诊脉搏不仅可以了解病人的脉象特点,还可以判断病人的脏腑功能状态以及气血阴阳等各种生理参数的变化。
综上所述,中医诊断学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病人的面色、舌质、声音、脉搏和病史等方面的观察和询问,中医可以综合判断病人的病因、病机和病情,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诊断方法有助于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病症,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的理论与实践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除了四诊法外,中医诊断学还包括辨证论治和病机分析等内容。
辨证论治是指根据四诊观察到的病人的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病机,通过辨证分型进而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是中医治疗的核心部分。
病人的护理评估(中医四诊)
病人的护理评估望、闻、问、切四种诊察和搜集病情资料的方法,简称四诊。
辩认、分析疾病的证候,就是辩证,它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认识。
一、望诊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与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望全身情况1.望神有神:双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正常,反应灵敏,语言清晰,神志清楚者。
见如正常人或病轻之人,预后良好。
少神:神气不足的表现。
病人表现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
提示正气受损,见于一般虚证,或脏腑失和,气血不畅之证。
失神:又称“无神”,目光无彩,瞳神呆滞,面色晦暗,精神萎靡,身体沉重,语言断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神识昏迷、语言错乱、搓空理线等。
表现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假神:神昏不清,目光无彩,不欲语言者,突然神志清醒、精神转佳、目光明亮、语言不休、欲见亲人;或面色晦暗,突见面赤如状;或不欲饮食,突然食欲增强,甚则暴食。
提示精神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阴阳即将离绝的表现。
为临终前的预兆。
“残灯复照”、“回光返照”。
2.望色是指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
中医常说的五色主病分别是指:青色:寒证、痛证、於证、惊风证赤色: 热证黄色:湿证、虚证、失血证黑色:肾虚证、淤血证、水饮证白色:虚证、寒证、失血证3.望形体病人肥胖少神,多为阳气不足,痰湿内盛;形体消瘦,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
4.望姿态“阳主动,阴主静”。
病人身轻能自行转侧,面长向外,多为阳证、热证、实证;若身重难以转侧,面常向里,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病人卧时仰面伸足,揭去衣被,不欲近火者,多属热证;卧时蜷缩成团,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者,多属寒证。
特有的姿态:①眼睛、四肢不时颤动,多为肝风内动;②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多为中风:③盛夏猝倒,面赤汗出,多为中暑:④关节肿痛,或麻木不仁,行动不便,多为痹证;⑤喘促抬肩,难以平卧,多为哮喘;⑥右下腹痛,左足屈而不伸,多为肠痈。
中兽医学课程第5章 四诊
危症五色的判断:
• • • • • 青如翠羽者生,似靛染者危。 赤如鸡冠者生,似衃血者危。 黄如蟹腹者生,似黄土者危。 白如豕膏者生,似枯骨者危。 黑如乌羽者生,似炱煤者危。
• 3 .舌苔:舌面的一种苔状物,为胃气上潮所生。主 要反映脾胃肠等的消化功能。正常苔薄、白色或稍黄, 干湿得中。
• • • • • •
第五章
四 诊
• 一.四诊:中医诊断家畜疾病最基本的四种方法。 • “望、闻、问、切”。 • 望诊:用眼睛检查病畜神色、形态、排泄物、分泌 物的性状。 • 闻诊:(1)听声音:叫声、呼吸声、肠音、咀嚼 声、咳嗽声。 • (2)闻气味:口气、鼻 气、痰、涕、脓汁、 • 粪便、尿等的味道。 • 问诊:询问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治疗情况。 • 切诊:切脉、触诊。
• (2)跛行(点痛):各种原因造成的四肢疼痛。
•
“敢抬不敢踏,病痛在蹄下;敢踏不敢抬,病痛在胸怀”
• (3)破伤风:腰背板硬,耳紧尾直,呈木马样,牙关 紧闭,口流清涎,第三眼睑下垂(闪骨外露)。
•
(4)颈部风湿:颈部低头难,腰脊板硬,头颈部回转 困难,不灵活 • (5)骨软症:毛焦肷吊,鼻浮面肿,腮骨重大,卧地 难起,跛行逐渐加重,越走越重。 • (6)食道阻塞(草噎):正吃草时,突然停止不吃, 残渣从鼻中流出,烦躁不安,频频伸头缩颈,严重可出 现气促喘粗,咳嗽。 (7)腺疫病(槽结):伸头直颈,鼻中流脓,水草难 咽,咳嗽,槽口(下颌间隙)肿大。
• 3.耳:肾之外窍。耳的动态除与家畜精神好坏有关, 还与肾及其它脏腑有关。健康家畜两而灵活而常扇动。 • • (1)两耳下垂,精神沉郁——心气不足,过劳,疫 病后期。 • (2)两耳直立——破伤风。 • (3)两耳歪斜,不时前后转动——失明。 • (4)呼唤不应——耳聋 • (5)一侧耳下垂,伴有口眼歪斜——面瘫(歪嘴风)
中医学精华第五章四诊[可修改版ppt]
• 舌红苔黄(实热证)
舌红少苔(虚热证)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
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 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舌青紫或紫黯—外伤 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一、全身望诊
(四)望动态
1.动静 •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咳喘 • 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 •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3.抽搐:主肝风内动 4.偏瘫:中风偏枯证 5.痿痹 • 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 • 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
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
而成。 • 望舌注意事项:光线;自然伸舌;顺序:
舌 尖→舌中→ 舌根→ 两侧; 舌苔→ 舌 质。 • 注意辨别染苔。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肾 肝胆
脾胃 心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正常舌象
舌 淡 红 、 苔 薄 白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 舌色: 淡白、红、绛、紫
•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 舌色
•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证)
中医学题库第五章四诊课堂练习(临一)
单项选择题1.患者面色淡白消瘦,精神不振,动作迟缓,气短懒言,声低气怯,此属:①得神;②少神;③失神;④假神。
2.阳气不足,面色多为:①咣白而虚浮;②淡白而消瘦;③面色黄而虚浮;④目眶周围晦黑。
4.湿热郁蒸、胆汁外溢,常表现为:①萎黄;②阳黄;③黄胖;④阴黄。
5.面色淡白而消瘦,多为:①阳气不足;②营血亏虚;③阳气暴脱;④脾虚湿盛。
6.湿热蕴结的舌苔多为:①黄薄而干;②黄白相兼;③薄黄而滑润;④苔黄而腻。
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①邪热蕴肺;②胃热亢盛;③肝胆火盛;④阴虚内热。
9.阴虚内热,常表现为:①自汗;②战汗;③盗汗;④头汗。
10.厥阴头痛的部位在:①前额;②头顶;③头两侧;④头项。
11.湿热内蕴,常表现为:①口不渴;②大渴引饮;③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④口渴而饮水不多。
12.左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①肝、胆;②肺、胸中;③脾、胃;④肾。
13.湿易困遏气机,湿邪为病多见:①沉脉;②伏脉;③濡软脉;④微脉。
14.成年人数脉的脉象是:①一息四至;②一息五至以上;⑨一息六至;④一息七至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1.五色主病中,黄色所主的病证是:①虚证;②寒证;③失血证;④湿证;⑤惊风证。
2.腻苔提示;①阴血不足;②痰饮内停;③湿浊内蕴;④食积不化;⑤胃热炽盛。
3.正常舌象:①淡红舌;②齿痕舌;③裂纹舌;④薄白苔;⑤润苔。
4.望神主要是观察病人的:①形色;②神志;③眼神;④动作;⑤表情。
5.滑脉可以见于:①痰饮内盛②食积停滞;③实热;④胎妊;⑤诸虚劳损。
6.紧脉主病为:①寒证;②湿证③痛证;④宿食证;⑤瘀血证。
7.正常人体的生理脉象是:①三部有脉;②浮沉适中;③不快不慢;④从容有节;⑤尺部沉取应指有力。
8.弦脉主病为:①宿食;②痰饮;③热盛;④痛证;⑤肝胆病。
《中医诊断学》四诊 ppt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诊断学》四诊ppt课件第五章中医学中医四诊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教研室邓六香 2019/9/19 1 中医学四诊四诊:中医诊察呾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癿基本斱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
诊法的基本原理: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亍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丹溪心法》。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癿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2019/9/19 2 中医学四诊第一节望诊第二节闻诊第三节问诊第四节切诊2019/9/19 3 中医学第一节望诊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教研室邓六香 2019/9/19 4 中医学第一节望诊望诊:医生运用规觉对病人癿全身呾局部,臶象及排出物癿变化等进行有目癿观察,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健康状况或疾病状况癿一种常用诊断手段。
原理:原理从整体观念出収,以表知里,从外揣内,以达到从外知内,见症知病(证)癿目癿。
1 / 3注意事项:先线充足,避免干扰;充分暴露,排除假象;熟悉生理,以常衡变;动态观察,整体判断。
2019/9/19 5 中医学望诊内容一、全身望诊① 望神② 望色③ 望形④ 望态二、局部望诊① 望头面② 望五官③ 望颈项躯体④ 望皮肤⑤ 望毛収三、望排出物① 望涎、痰、涕、唾② 望呕吏物③ 望大便④ 望小便四、望小儿指纹五、望舌① 望臶质② 望臶苔③ 望臶癿临床意义望而知之谓之神 2019/9/19 6 中医学望神神的含义:神是以兇、后天之精为物质基础,通过脏腑组织癿功能活动表现出来。
神有广义呾狭义之分。
①广义之神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各种外在表现癿高度抽象不概括。
神就是生命。
②狭义之神仅指人体癿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中医学题库第五章四诊考点题库(临一)
第五章:四诊考点1.望神:得神、失神、少神、假神表现2.望色:五色主病3.正常舌象,望病理性舌质(红舌与绛舌)舌形(胖大舌、齿痕)4.病理性苔质、苔色主病5.闻诊:太息的病机6.正常脉象表现及寸口诊法7.问汗(自汗、盗汗)问二便(大肠湿热的表现及便秘有虚实之分)四诊试题单选1.下列哪一项是得神的表现 (E)A.两目晦滞,目光乏神B.面色少华,暗淡不荣C.两目晦暗,目无光彩D.面色无华,晦暗暴露E.面色荣润,含蓄不露2.下列哪一项是失神的表现 (D)A.两目晦滞B.面色少华C.少气懒言D.精神萎靡E.精神不振3.以下哪项除外皆属假神的表现(D)A.本已失神,突然神识清醒B.原本目光晦暗,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C.原本毫无食欲,突然索食D.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肌肉松软E.面色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如妆4.两颧潮红者多属 (C)A.邪热亢盛B.湿温潮热C.阴虚火旺D.虚阳上越E.肝胆火盛5.面色萎黄,多属 (E)A.湿热B.寒湿C.阳虚水泛D.脾虚湿盛E.脾胃气虚6.下列哪项除外,均为青色主病 (D)A.瘀血B.惊风C.疼痛D.虚证E.寒证7.舌尖生点刺多为 (D)A.胃肠热盛B.肝胆热盛C.脾胃湿热D.心火亢盛E.下焦火盛8.舌苔黄厚而腻,多为 (C)A.风寒表证B.食滞C.湿热D.瘀血E.津液亏虚9.下列哪项不是淡白舌的主病 (E)A.血虚B.阳虚C.气血两虚D.寒证E.阴虚10.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D )。
A.阴虚 B.血热 C. 湿热 D.阳虚 E.气阴两虚11.正常人舌体瘦而偏红,常见于( D )。
A.老年人。
B.肥胖人C.年轻人D. 消瘦人 E.婴幼儿12.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C)A.得神 B.失神 C.少神 D.假神 E.神乱13.肝气郁结者多见( B )A.少气B.太息C.嗳气D.短气E.夺气14.舌体胖大有齿痕,主病为( B )。
A.脾阳虚 B.脾虚湿盛 C. 估预后 D.肾虚水泛 E.肾阳虚15.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 D )。
中医四诊课件
问诊
▪ 三、现病史 ▪ 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现病史应从发病情况、发病过程、 治疗经过等三个方面进行询问。
问诊
▪ 四、既往史
▪ 1.过去一般健康情况:如强壮、素健;体弱、多病。 ▪ 2.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如是否患过麻疹、白喉、疟疾、
痢疾等传染病,何时何地接种过何种预防接种,有无对药物 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等。 ▪ 3.其他疾病史:过去患过何种其他疾病,是否复发过,现在 是否痊愈,现在还有何疾病表现。
闻诊
▪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 ▪ 闻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 嗅口气:正常人说话时不会发出臭气,口臭为消化不良、龋齿、口腔不
洁。酸臭气为内有食积,腐臭气多为溃腐疮疡。 ▪ 病室之气:病室有血腥臭,多为失血症;尿臊气为水肿病晚期(尿毒
症);烂苹果样气为糖尿病;均为危重病证候。
▪ 4.饮食:饮食常使舌苔形、色发生变化。如某些食物或药物,会使舌 苔染色,称为“染苔”。
▪ 5.季节与时间:正常舌象,往往随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而稍有变化。 如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有淡黄色;秋季燥气当令时,苔多薄而 干;冬季严寒,舌常湿润。再如晨起舌苔多厚,白天进食后则舌苔变薄; 刚刚起床,舌色可见暗滞,活动之后,往往变得红活。
▪ 青色
• 主寒——青黑 • 主痛——阵发性 • 主瘀血——青紫 • 主惊风 ——面色青
▪小儿面青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 先兆
望舌与养生
病色主病
▪ 白色:主气血不足。
▪ 多见于贫血、失血、肺气虚、肾阳虚。如大 出血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慢性肺病(肺 痨)或慢性肾炎等病人多面色(白光)白。
《中医学四诊》课件
3 闻诊特点
能通过声音判断病人的病情。
4 闻诊技巧
提高听力和观察力,更好地判断声音的特点。
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感觉等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问诊内容
包括询问病人的症状、 感觉、精神等。
问诊诊断
根据病人的回答,判 断疾病的原因和发展。
问诊特点
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 的症状和感觉。
《中医学四诊》PPT课件
中医学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通过综 合分析多种病征,辅以望、闻、问、切的方法,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效 果。
概述
中医学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病人的 气血流动,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疗法
通过使用中草药,调整病人的体 质,达到治疗目的。
拔罐疗法
通过使用特殊的罐子,刺激病人 的皮肤和组织,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康复。
1
望诊内容
包括观察面色、舌苔、眼睛等方面的表
望诊诊断
2
现。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
程度。
3
望诊特点
能直观地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
望诊技巧
4
更好地观察和判断疾病的表现和变化。
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呼吸、咳嗽、声音等来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1 闻诊内容
包括听取病人的呼吸、咳嗽、声音等。
2 闻诊诊断
问诊技巧
善于提问和倾听,更 准确地获取病人的信 息。
切诊
中医四诊
• 裂纹舌:舌面上有明显的裂痕。主病:阴 津亏损,血虚不润。
•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与 胖大舌同现,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14
• (3)望舌态
• 强硬: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或中风先兆。
歪斜:中风或中风先兆。主因风痰或痰瘀阻滞。 短缩:常与萎软并见。主病情危重。可因寒凝 筋脉,气血虚衰,热盛津伤,风痰阻络。 吐弄:均为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 已绝。弄舌,动风先兆,小儿智力发育不良。
• 2、小便
• (1)尿量增多:虚寒证、消渴病 • (2)尿量减少:热盛、汗吐下伤津、 肺脾肾 功能失常,气 化不利;
• • • • •
小便短赤而急迫,甚至癃闭,膀胱湿热; 尿道涩痛,湿热下注; 小便量多色清,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遗尿或余沥不尽,肾虚不固; 小便失禁,肾气不固、肾阳虚衰。
• (六)问睡眠
• 1、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表现。多 见于阴血不足,阳热亢盛;痰火食积,邪气干 扰。
• 2、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内阻的病症 。若昏睡见于急性热病者,多属邪入心包、热 盛神昏。
• (七)问耳目 • 1、耳鸣、耳聋: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属 肝胆火盛,虚证多属肾虚精亏。 • 2、目眩: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气血 不足,目失所养。 • (八)问经带 • 1、月经:经期、经量、色质,行经腹痛等。 • 2、带下:量的多少,色质与气味。
23
• 4、呃逆与嗳气(噫):均为胃气上逆。依 临床表现,有虚实、寒热、积食、气郁的 不同。
• (二)、嗅气味 • 1、口气 • 2、排泄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带下, 等。秽臭者多为热证,有腥味的多属寒, 奇臭者多为积食。
24
• 三、问诊 • (一)问寒热:询问有无怕冷或发热感。 “寒”有恶寒、畏寒之分;“热”,体温升 高,或体温不高,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 • 1、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外感表证。外邪性 质的不同,寒热有轻重之别。(1)恶寒重发 热轻为风寒表证;(2)发热重恶寒轻为风热 表证。 • 2、但寒不热:只感寒冷而不发热,里寒证特 征。寒邪致病,或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中医学:四诊
浮沉分表里 纹色辩寒热 淡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Auscultation and Olfaction
包括:闻声音、嗅气味
1、闻声音—语声、呼吸、咳嗽、呃逆声
声音高亢有力者—属实、属热
Auscultation
声音低沉无力者—属虚
Olfaction
2、嗅气味—
口气、汗气、痰涕、二便、 白带气味
臭味浓厚者—多实、多热
2、望色 Color
古人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血皆上注于面。
故临床上主要观察面部之颜色和光泽
常人面色—微黄而红润、有光泽
在疾病情况下,可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青色—主寒、主痛、主瘀、 主惊风 象小儿惊风、 疼痛、缺氧 (气血不通、经脉阻滞)
赤色—主热
满面通红 —实热 午后两颧潮红 —虚热
味腥臭者—多虚、多寒
是医生向病人了解病情的 调查工作 , 首先要抓住主诉 , 再
围绕主诉的症状, 有目的的一步
(4)诊舌方法及注意点 面向光亮、自然伸出、不要卷缩、 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舌质颜色 改变,造成假象。 要除外食物及药物引之染苔:乌梅、 橄榄可将舌苔黑染;黄连、核黄素、 中药煎剂可将舌苔黄染;红色水果糖 可将舌苔红染;灯下诊舌,黄苔可看 成白苔,故须注意。
诊舌时须舌质、舌苔结合观
察,不可分开。因疾病的发
故脏腑发生病变往往直接反映于舌上
(2)舌的部位划分
舌根
(反映肾病变)
舌中 舌两边
(反映肝胆病变) (反映脾胃病变)
舌尖
(反映心肺病变)
如:心经有热,则舌尖红而起点;脾胃湿热,则中部苔腻
(3)舌苔的生成
胃气所生—指正常舌苔,由脾胃 之气上蒸而成。 邪气所致—如食滞不化,舌苔增厚; 胃热炽盛,舌苔深黄。
中医基础理论 四诊 八纲 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八纲试题及答案第五章:四诊第七章:八纲一、单项选择题1.得神的表现是A两目晦滞,目光乏神;B面色少华,暗淡不荣;C两目晦暗,目无光形;D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2.下列哪一项是神气不足的表现?A两目晦滞,目光乏神;B面色无华;C意识模糊;D骨枯肉脱。
3.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A气虚证;B血虚证;C阳虚水泛;D血郁。
4.面色恍白虚浮,则属A气虚证;B血虚证;C阳虚水泛;D阳虚证。
5.面色萎黄者多属A阴寒内盛;B湿热为患;C脾虚湿蕴;D脾胃气虚。
6.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胸闷痛,则多为A肝郁脾虚;B热闷心神;C心肾不交;D心阳不振,心血瘀阻。
7.皮肤粘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斑块,平铺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此为A疹;B斑;C痈;D湿疹。
8.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此为A疹;B斑;C疖;D湿疹。
9.正常的舌象是A淡红舌,薄白苔;B淡白舌,薄白苔;C红舌,薄黄苔;D绛舌,薄黄苔。
10.心火亢盛可见A舌尖红,或有糜烂;B舌边红;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根红绛。
11.阴虚火旺可见A舌红少苔少津;B舌红苔黄燥;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红苔黄腻。
12.恶寒重发热轻多见于A表热证;B表寒证;C里热证;D里寒证。
13.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有少气.自汗的是A血虚发热;B气虚发热;C阴虚发热;D气郁发热。
14.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A太阳病;B阳明经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病。
15.自汗多见于A气虚证;B阴虚证;C阳盛实证;D湿热证。
16.瘀血致痛的特点A胀痛;B灼痛;C刺痛;D酸痛。
17.头两侧痛,则病在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 厥阴经。
18.有“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A和缓有力;B节律整齐;C不浮不沉;D不滑不涩。
19.有“神气”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A不浮不沉;B和缓有力;C从容有节,不徐不疾;D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20.有根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A不长不短;B节律整齐;C柔和有力;D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什么是中医四诊
什么是中医四诊“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这四种诊法至今依旧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神〞是精神、神气状态;“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这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行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
扁鹊很重视也很善于望诊,把它列为四诊之首。
所谓“闻诊〞,是指听病人说话的声音、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的声动,还要以鼻闻病人的体味、口臭、痰涕、大小便发出的气味。
所谓"问诊"就是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
扁鹊在总结前人诊法的基础上,又发明创造了“切诊法〞。
《史记》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司马迁为名医立传,扁鹊居首,可见司马迁对扁鹊的尊敬和对切诊法的重视。
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
脉诊就是切脉,掌握脉象。
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体表病颁部分,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
2.中医"四诊"是什么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
古称“诊法〞。
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推断。
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特别重点,这就必必需“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
《难经》所提出的神、圣、工、巧之论,并非将四诊的意义分成等级,而是强调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些技巧的难易程度。
早在《内经》就明确了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苔
润 苔(正常)
燥苔
痰湿证:痰多、食 欲不振、水肿等
津液不足:口眼干 、大便干、发热5等5
望苔质腐腻
腐 苔(苔厚,颗粒粗大,疏松易刮脱) ----湿浊中阻、食积肠胃
腻 苔(苔厚,颗粒细小,致密而粘) ----湿浊、痰饮
腐苔
腻苔
望苔色
判断病邪的寒热性质 黄 苔 ---- 热 证 白 苔 ---- 寒 证
血 虚:心悸、头昏、失眠 、健忘、眼睛干涩、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津液亏虚:口干、眼干、 皮肤干燥、大便干等
阴虚内热:自觉发热、午后 或夜间较甚、五心烦热、干 咳、胃部隐痛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正常舌底脉络
望舌态
痿软
蜷缩
强硬
吐弄
震颤
麻痹
歪斜
舌纵
50
(六)望舌苔
1、望苔质
望厚薄:反映病邪深浅和轻重 望润燥:反映津液盛衰 望腐腻:反映中焦湿浊
2、望苔色:反映病邪寒热性质 3、望苔形:反映胃气和津液的情况
(六)望舌苔 望苔质厚薄
薄 苔(透过舌苔隐约能见到舌质) ----正常舌苔;邪气在表,病轻。
厚 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 ----邪入脏腑,病重。
薄苔
厚苔
正常,或病邪在表
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望苔质润燥
正常:润苔 异常:
滑 苔(太过湿润)----水湿盛 燥 苔(干燥少津)----津液不足
(二)常用手法——寸口诊法
桡骨茎突内侧,食指定关
1、食指定关,指腹切脉,举、按、寻
2、观察内容
脉位:脉的深浅 → 表里
脉形:脉的粗细 脉势:脉的强弱
虚实
脉态:脉的快慢、节律 → 寒热
3、注意事项 时间:安静状态下,最好是清晨 体位:坐位或平卧,手臂平伸、与心脏近于
同一平面
(三)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到 五至(60-80次/分),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尺
黄苔
白苔
热证:可有发热,有干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 燥的症状,分泌物浓稠 分泌物清稀、疼痛、水肿59
灰黑苔
里热、里寒之重证
60
望苔形
全 苔(满舌面苔)----正常、痰湿 花剥苔(舌苔多处不规则剥脱)--胃阴不足 光剥苔(舌光红无苔)----阴虚
全苔
花剥苔
胃阴不足:胃部隐痛、灼热, 易于饥饿、口干等
一、问寒热 恶寒:怕冷,穿衣加被不能缓解。 畏寒:怕冷,穿衣加被能缓解。 壮热:高热持续不退。 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盛,如潮水 之有定时。
恶寒发热 → 表证(表寒/表热) 但寒不热 → 里寒证 但热不寒 → 里热证 寒热往来 → 半表半里证
二、问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为自汗 →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内热。
齿痕舌——脾虚(或兼水湿内停)
脾 虚:食欲减退、腹胀 大便稀溏等,或有浮肿
胖大舌——脾虚湿盛、脾胃湿热
脾虚湿盛:纳差、腹泻 、浮肿
脾胃湿热:口臭、腹胀 、足:气短、乏力 、头昏、健忘、月经量 少、面色不华等 阴虚:口干、眼睛干涩 、月经量少
裂纹舌——阴(血)虚证
肺热:发热、咽痛、咯黄 痰
绛 舌——热盛、血瘀
热盛:长期发热或高热 、口干、各系统热证表 现。
血瘀:斑疹
青紫舌——血瘀证、寒证
血瘀证: (无形)低氧血症、心肌
缺血、高粘血症 (有形)脑梗死、心肌梗
死、静脉血栓 (寒凝血瘀)如痛经等
望舌形
齿痕舌(舌边有齿痕)----脾虚、湿盛 胖大舌(胖大而厚,伸舌满口)--气虚、阳虚 瘦小舌(舌体瘦小)----阴血不足 裂纹舌(舌面裂纹)----阴虚 舌底脉络青紫----瘀证
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
黄色:主湿、虚、黄疸
白色:虚、寒、失血
黑色:肾虚、水饮、瘀血
(三)望 形 形体强弱
强壮: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瘦弱: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差
胖瘦
肥胖:痰湿内蕴 消瘦:气血不足、阴虚内热
(三)望 态 动静
喜动:热证、实证 喜静:寒证、虚证
寒证:畏寒、肢体不温;咯白 色泡沫痰;胃痛腹痛、呕吐清 水、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尿 频、夜尿多、水肿;痛经、月 经周期延长等
红舌——热证
热证:有或无体温升高; 流黄涕、咽喉肿痛、咯黄痰 、痤疮;牙龈肿痛、口干、 口苦、胃部灼热、易饥、 便秘;小便灼热、小便黄等 。
舌尖红——心火亢盛、肺热
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 烦、失眠、梦多、小便黄
定义
医生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诊察疾病。
主要内容
听:语声语言、异常声音 嗅:体味、排出物气味
(一)听声音 粗浊、高亢洪亮、多言 → 热证、实证 清细、低微、静默少言 → 寒证、虚证
异常声音 异常语声、语言 异常呼吸(喘、哮、气短、少气) 咳嗽 呕吐 呃逆 太息
(二)嗅气味 气味浓、稠、臭 → 热证、实证 气味轻、稀、无味、腥 → 寒证、虚证
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 肝胆病、痛证 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 → 痰湿 结脉:脉来缓慢,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缓慢,止有定数 心律失常 促脉:脉来急促,止无定数
正气充足 病情轻微 预后良好
少神 疲乏倦怠 迟 钝
黯淡
少华
正气虚弱 虚实夹杂
失神 意识障碍 迟钝消失 呆滞无光 无华
正气衰竭 病情恶劣 预后不良
有神
少神
失神
(二)望 色
通过观察病人皮肤的色泽变化来了解病情。
“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 而走空(孔)窍”
全身:神、色、形、态 局部:舌、排泄物
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有重点、全面
一、全身望诊
9
(一)望 神
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的主要内容 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 语言呼吸、动作体态
神志 得神 精神充沛
体 态 眼 神 面色 临床意义
灵敏
灵活明亮 光泽
三、问疼痛 胀痛、绞痛 → 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 → 血瘀 隐痛 → 虚证 酸痛、重着 → 寒湿 冷痛或遇冷加重 → 寒证 灼痛或遇热加重 → 热证
实证
第四节 切 诊
定义
通过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
主要内容
皮肤、头、胸、腹、关节、肌肉 脉诊
脉诊
(一)脉象的临床意义
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推断疾病的进退及预后
抽搐——动风
二、局部望诊
27
望头面 望五官 望颈项躯体 望皮肤 望毛发 望小儿指纹
风气命(红黄隐隐于食指风关之内)
28
望 舌(舌 诊)
29
(一)定 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以判断 疾病寒热虚实的诊察方法。 舌质——舌体,舌的肌肉
脉络组织。 舌苔——舌体面上的一层
苔状物。
“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
异常气味 口气、汗、痰、涕 大小便、月经、白带、恶露 特殊体味
第三节 问 诊
定义
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 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 疾病。
主要内容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要问经带产 儿童莫忘痘和疹
望舌的顺序: 舌苔 舌体 舌尖 舌根
(四)正常舌象的特征
淡红舌、薄白苔
舌体:淡红、大小、胖瘦适中 伸舌不偏、活动自如
舌苔:苔白,薄而润,均匀地 布满整个舌面
(五)望舌体
脏腑通过经络与舌体相联
反映脏腑功能 反映机体寒热
反映气血盛衰
舌体依靠气血的充盈、濡养
反映气血运行
望舌神、颜色、外形、动态
望舌神
脉有力,沉取不绝。 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从容和缓,流利有力 反应脾胃运化功能盛衰
有神:快慢适度,节律整齐,应指有力 反映正气存内,病情轻浅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反映肾气盛衰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 表证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里证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 → 热证 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 虚证 实脉:脉来坚实,三部有力,来去俱盛 → 实证
“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 ,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之脉,……循喉咙、夹舌本。 ”
——《灵枢.经脉篇》31
(二)舌与内在脏腑的关系
肝、胆 心、肺
肾 脾胃
(三)望舌方法及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的自然光 姿势:自然完全伸舌 排除染苔等:食物、药物、刮苔
有神:舌质红活明润,活动自如 无神:舌质干瘪晦暗,活动呆滞
37
望舌色
淡白舌(白而淡) :虚证、寒证 红舌(鲜红) :热证 绛舌(深红甚于红舌) :热盛、瘀证 青紫舌(淡紫或紫) :瘀证、寒证
38
淡白舌——虚证、寒证
气血亏虚:乏力气短、 头昏 、健忘、失眠、月经量少,皮 肤淡白或萎黄,贫血、恶病质
诊法述要(四诊)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中医教研室 钟玉 2016.10
大纲要求
1掌握四诊的基本方法;重点是舌诊、脉诊诊病方法,
病舌、病脉的特征及主病 2熟悉望神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望五种面色的特征及主病; 问诊的一般内容和方法 3了解望形体、动态的意义;闻诊 按诊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
四诊的定义 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
基本方法。
望、闻、问、切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 外者,斯以之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 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