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三)硝酸的用途:用于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四)硝酸盐的性质:
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
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
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1)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Mg之前的,加热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讲]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过量铁粉与浓HNO3:3Fe + 8HNO3(稀) == 3Fe(NO3)2+ 2NO↑+4H2O
[讲]HNO3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非金属,它可以和C、P、S等多种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投影视频]浓硝酸与C、S、P反应
[板书]C + 4HNO3(浓) 2H2O +4NO2↑+CO2↑
[板书]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问]HNO3能不能和Cu发生反应呢?浓、稀HNO3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投影视频]浓、稀硝酸与金属Cu的反应
[投影]实验观察计划:
1、溶液颜色的变化。
硝酸教案苏教版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硝酸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重要应用;- 掌握硝酸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了解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2.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硝酸相关的问题;- 能合理运用实验方法制备硝酸,并分析实验结果;- 能识别硝酸和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并预测产物。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真细致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耐心;- 引导学生珍惜化学实验室环境,重视安全意识;二、教学重点1. 硝酸的制备方法;2. 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预测及反应机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酸及酸的性质,并提问:你们对硝酸了解多少?2. 新授(10分钟)- 介绍硝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重要应用;- 讲解硝酸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3. 实验操作(30分钟)- 向学生展示硝酸的实验操作,并依次进行实验步骤的示范;-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正确称取试剂、加热反应等;-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4. 实验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5. 拓展与应用(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和特点;- 巩固性质相似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通过小结和反思,检查学生对硝酸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仪器使用、试剂称取的准确性等;2. 针对实验结果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建议;3.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板书设计硝酸教案苏教版1. 知识目标:- 硝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 硝酸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 能力目标:- 解决与硝酸相关的问题;- 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机理和特点。
高中化学《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1说教材1.1地位和作用氮族元素是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最后一个主族,氮是氮族元素作重要的代表元素,而硝酸不仅是氮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
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
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1.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使学生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B了解硝酸的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情感目标教学过程中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特殊到一般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3重点、难点虽然硝酸的部分性质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相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更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 说程序、说教法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步教学程序和相应教学方法。
2.1联系实际问题,创设悬念引入新课我先展示了一个实际问题情境:最近媒体经常有关于有人用黄铜仿制“黄金”行骗,被骗者后悔不迭的报道。
然后提出,假如是你,你会上当么?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识别黄金的真假?学生思索一阵,感到以前所学的知识对该问题无能为力。
此时,我顺势提出:识别的方法就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中,学好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有了鉴别的本领。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望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引课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么的重要。
2.2新授课的教学方法2.2.1用实验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2.2.2通过学生阅读自学、教师演示实验及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
全国初中化学说课一等奖
找准了目标,沿着最初的设想和思路,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四、设计流程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剖析原理设计实验分组探究论证猜想交流评价发现问题反思改进横向拓展对比领悟纵向延伸好!具体看:首先以(奇怪的现象)瓶吞鸡蛋导入,来看一下本人在课堂上的演示!利用这一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肯定一个事实:空气中是含有氧气的,并且对测定氧气的原理有了一定的暗示效果: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哦!可以用物质燃烧来消耗氧气,同时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想一想、动一动,让学生知晓要测定氧气的含量,不可能取出氧气,只可以消耗,可以通过物质燃烧的办法来消耗氧气,再配以水倒吸直观地看出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再通过比一比、选一选由学生寻找出最佳药品及选择最佳药品的依据。
如此一来,学生对本实验基本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由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步骤,再由学生自主实验,并汇报结果,研讨误差。
交流过之后再回头重新审视实验步骤中的重点字词,从而领悟到细节决定成败。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评价。
学生在研讨实验误差时,会发现影响因素非常多,自然会想到要对本实验作一些改进,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短短的时间内想要一下子由学生自主设计改进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上采用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共同设计出一套改进装置。
用具支试管代替集气瓶,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用白磷代替红磷,可以实现在密闭容器中直接燃烧物质,避免气密性因素的影响,并降低污染;用量筒代替烧杯,不再需要观察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而只要从量筒中液面的下降直接读出结果,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视频)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改进实验的效果。
从47ml下降至38ml,这减少的9ml即为氧气的体积,最终测定结果接近五分之一。
此改进与课本实验的相似度较高,既克服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又避免了课本实验预先分5等份的那种暗示式的验证性实验的缺点,探究意味更浓,对学生有较高的启发性。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硝酸》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硝酸》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硝酸》说课稿1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盐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盐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盐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研究盐酸的相关知识,包括盐酸的定义、性质、制备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盐酸的基本概念和实际运用,了解盐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教学,深入剖析盐酸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领域,强化学生对盐酸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难点盐酸的制备和应用研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对化学实验的要求也比较高。
三、教学设计1.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盐酸的一些图片和实物,并向学生介绍盐酸的一些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 理论知识讲解理论知识讲解通过课件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盐酸的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盐酸的完整知识体系。
- 实验演示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演示盐酸的制备方法和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盐酸的性质。
- 课堂讨论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信息交流、问题解答等形式,深化学生对盐酸的认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盐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实验室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盐酸的性质。
-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 合作研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和信息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研究。
四、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既注重盐酸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化学实验贯通性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自主研究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学效果较好。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实验室设备需要配备更加齐全和先进的设备,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熟练度。
高中化学必修二硝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硝酸教案
一、教学内容概述
硝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化学式为HNO3,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硝酸广泛应用于冶金、医药、农业等领域。
本节课将介绍硝酸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
3. 了解硝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硝酸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展示实验室中的硝酸,并让学生观察其外观、气味等物理性质。
2. 讲解硝酸的化学性质,包括其腐蚀性、酸性等。
3. 介绍硝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法和电解法等。
4. 分组讨论硝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展示。
5. 进行小实验,观察硝酸与金属、碱等物质的反应过程。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评定,检测学生对硝酸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主持小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硝酸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硝酸的相关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范文
硝酸及其应用的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
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
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和教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三、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说服力。
教学时,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简明扼要地从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引入。
硝酸教案和说课稿
硝酸教案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定义、分子结构和性质;(2)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用途和危害;(3)能够运用硝酸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硝酸的定义和分子结构2. 硝酸的制备方法3. 硝酸的物理性质4. 硝酸的化学性质5. 硝酸的用途和危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硝酸的制备方法;(2)硝酸的化学性质;(3)硝酸的用途和危害。
2. 教学难点:(1)硝酸的制备反应机理;(2)硝酸的化学反应机理;(3)硝酸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pH计等;2. 实验试剂:浓硝酸、硫酸、氢氧化钠等;3. 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硝酸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硝酸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硝酸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2. 知识讲解:(1)介绍硝酸的定义和分子结构;(2)讲解硝酸的制备方法,包括硝酸的合成反应机理;(3)讲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硝酸的酸碱性、氧化性等;(4)介绍硝酸的用途,如制造肥料、炸药等;(5)介绍硝酸的危害,如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等。
3. 实验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硝酸的制备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2)安排学生进行硝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如滴定实验、pH测定等;(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
4. 案例分析:(1)给学生提供硝酸泄漏、中毒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硝酸污染的防治措施。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硝酸的特点和危害;(2)引导学生思考硝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3)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
《酸及其性质》说课稿《酸及其性质》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某某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及其性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酸及其性质》这节课是选自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常见酸(盐酸及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掌握酸的化学通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之后学习碱及其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
(过渡:不仅要对教材非常的熟悉,同时对所教授的对象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对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兴趣更加浓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外虽然已经积累一定的化学知识,但是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还相对较弱,所以教师要注意进行启发引导,同时也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了解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不断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逐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广泛应用。
(过渡: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四、说教学重难点掌握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说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习题巩固法。
《乙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教法:①综合学生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讲述法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
象思维和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学法:阅读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观察法、推理法、数据分析法
五、教学流程
《乙酸》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乙酸》,下面我将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
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学特色及预期效果等七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设计思想:
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 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 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 O—H 键 的断裂。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 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通过酯化反应 的分组探究机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硝酸的性质专题知识说课稿
试验结论 :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强氧化性: 试验操作 :
试验现象预测 :
铝条插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产生 大量气泡;插入CuSO4溶液后,铝条 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再置于浓 硝酸中,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液 面上方充斥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 后,红色物质消失,反应停止。
B.浓硝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5.下列有关硝酸正确旳是( B )
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
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C.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D. 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而浓硝酸 与Cu反应只生成NO,稀硝酸得电子
更多,故稀硝酸氧化性不小于浓硝酸
2HNO3+CuO=Cu(NO3)2+H2O 4. 与碱起反应
HNO3+NaOH=NaNO3+H2O 5. 与某些盐起反应
2HNO3 +CaCO3=Ca(NO3)2+CO2 ↑ +H2O
(2)不稳定性:
密封于 棕色瓶中,并放在
阴暗处!
△
4HNO3 或光照 O2↑ +2H2O + 4NO2↑
硝酸应怎样保存? 久置浓硝酸为何呈黄色?
(3)强氧化性:
①硝酸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
C+4HNO3(浓)
1CO2 ↑ +4NO2↑+2H2O
②硝酸能与许多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如:SO2、Na2SO3、KI、FeCl2等。
3、用 途:
氮肥
硝化纤维塑料
炸药
染料
硝酸盐
4、工业制取硝酸:
NH3 O2 NO O2 NO2 H2O HNO3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推测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产生无色气体。铜在不断的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证明生成的是NO。
【板书】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板书】(2)与非金属的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强调】本课时的课标: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
【板书】二、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讲述】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HNO3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常用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发烟”硝酸的“发烟”原因是挥发出的硝酸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硝酸小液滴,硝酸所发的“烟”实际上是“雾”。
【板书】2.硝酸的化学性质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活动】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推测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反应现象是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铜在不断溶解。
【板书】(1)与金属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板书】(4).王水的组成
【教师小结】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氧化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H2。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
《硝酸的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硝酸的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从历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硝酸性质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之一。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不仅具有酸的通性,也有其本身的特性,掌握它的性质、制造方法等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的重要用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因此,必须要切实做好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我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我确立的如下的学习目标⑴、知识与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工业生产流程和化学原理,了解硝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双线桥法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应用;⑵、过程与方法:通过与硫酸性质的比较,分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硝酸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确立)重点:硝酸的性质和用途;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二、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分析: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展开教学;引导过程则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方法是:⑴情境激学,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⑵实验促学,通过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推理硝酸的性质。
2、学法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知道硝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也初步具备了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⑴知识迁移法:即由此及彼的方法,同类物质间在性质上可能具有相似性⑵观察法: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⑶对比法: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分析对比,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异同。
人教版硝酸的说课稿
人教版硝酸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教材中的“硝酸”这一章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如下所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使学生了解硝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硝酸的工业制备过程——奥斯特瓦尔德法制硝酸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来探究硝酸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硝酸在生活和工业中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工业制备原理。
2.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实验观察,以及奥斯特瓦尔德法制硝酸的过程理解。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硝酸的产品,如肥料、炸药等,引发学生对硝酸的好奇心,进而引入硝酸的相关知识。
2. 硝酸的物理性质利用多媒体展示硝酸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沸点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尝试描述硝酸的外观特征。
3. 硝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硝酸与铜、铁等金属的反应,以及硝酸与碱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总结硝酸的化学性质,如强氧化性、酸性等。
4. 奥斯特瓦尔德法制硝酸通过动画和图解,详细讲解奥斯特瓦尔德法制硝酸的过程,包括二氧化氮的吸收、硝酸的生成等步骤。
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工业意义。
5. 硝酸的应用与安全讨论硝酸在农业、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强调在使用硝酸时的安全性,如防止皮肤接触、避免吸入蒸气等。
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硝酸的性质和应用。
高中化学《硝酸(第一课时)》优秀说课稿模板
高中化学《硝酸(第一课时)》优秀说课稿模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原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硝酸的第一个课时。
我将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学生找到这两者的结合点,才可以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而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又是学生突破硝酸强氧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此本节课重点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已具备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已具备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两大特性。
(2)过程方法: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知识迁移及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改进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事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虽然硝酸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两大特性难点: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我还设计了本节课的创新点:在探究硝酸性质中既有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还有实验仪器的改进学生活动的体验点:体验硝酸泄露的可怕性,硝酸的强氧化性以及实验仪器的改进三、教法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我采用学案导学、情景激学、目标驱动、实验助学的方式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硝酸一、说教材:【内容和地位】硝酸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强氧化性。
(2)(2)能力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测反应原理的能力。
(3)(3)德育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心理品质。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教材重点】硝酸强氧化性。
【教材难点】对硝酸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拟采用“实验导学五步教学”模式。
即:复习引新—→演示实验—→分析诱导—→小结发散—→反馈练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通过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不仅能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提炼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结论再进行推理—→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容易的知识,如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不稳定性的部分内容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尝试应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1、自学方法。
指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
如在硝酸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中设置填空题,通过学生自学、填空,能抓住要害,达到事半功倍。
2、2、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通过认真观察或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
四、教学程序:1、1、复旧引新,消除障碍。
本节课要用到NO、NO2的性质和有关氧化—还原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HNO3具有强氧化性的结论。
而氧化—还原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普遍掌握的不够熟练。
因此,设置有关复习内容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硝酸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I. 背景介绍
本说课稿介绍了一堂关于硝酸的化学课,该课程获得全国优质
课获奖。
通过本堂课,学生将深入了解硝酸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
的安全措施。
II.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如下:
1. 了解硝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
2. 了解硝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硝酸以确保安全。
III.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实施本课程,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有关硝酸的基本信息和应用案例。
2. 实验材料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指导手册。
3. 图书、视频和互联网资源,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硝酸和相关知识。
IV. 教学过程
1. 引入 (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示和简要介绍引入硝酸的概念和基本信息。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硝酸的了解,并提出问题。
2. 概念讲解 (20分钟)
教师使用PPT演示文稿详细解释硝酸的化学结构、酸性、氧化性和腐蚀性等基本概念。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应用案例分析 (15分钟)
教师展示硝酸在工业生产、肥料制造和爆炸物制备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学生从中了解硝酸的实际用途,并讨论其影响和限制。
4. 安全知识传授 (15分钟)
教师强调处理硝酸时的安全性,并讲解正确使用和储存硝酸的方法。
学生通过图示和示范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5. 小组探究活动 (2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硝酸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使用图书、视频和互联网资源,以及化学实验室进行实践探究。
6. 总结与展望 (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研究硝酸的更多可能性。
V. 课后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继续研究和思考,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
1. 要求学生在家中调查并记录硝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案例。
2. 提供一份深入研究硝酸的书目清单,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以上是《硝酸》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的概要。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全面了解硝酸的性质与应用,并掌握正确使用硝酸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