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个模块,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健全三个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实训 试 点单 位 ” , 先 开展 大学 生 创 业 教 育 、 等 率
创 业培 训 和创业 实践 的示 范性 探 索 和前 沿 性研 究 工作 ; 校 是 中 国高 教 学 会 创 新 创 业 教 育 分 学
会 会长 单位 , 创 新 与创 业 教 育 》 术 刊 物 已公 《 学
开 出版 发行 。
首 先 , 政高 度重 视 , 党 形成 制度保 障 。学 校
5
创新 与创业教育
21 00年第 1 卷第 3期
创 新 理 念 , 立体 系 , 体 联 动 , 建 整 积 极 探 索 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有 效 途 径
南通大 学 顾 晓松
加 强大 学 生创 新 创业 教 育 是 贯彻 落 实 “ 提
“ 学生 创 业 教 育 与 培 训 示 范 基 地 ” “ 业 教 大 、创 育 人才 培养 模 式 创 新 实 验 区 ” “ 拟 公 司 创业 、模
四是探 索 创 业 教 育 模 式 , 设 创 业 教 育 文 建 化 。 明确 以人 为 本 、 求 质 量 、 尚创 新 、 化 追 崇 强
卷 首 特稿
中 南 大学 : 立 健 全 三 个体 系 , 建 积极 推 进 大学 生 创 业 教 育
建 立 健 全 三 个 体 系 , 极 推 进 大 学 生 创 业 教 育 积
中南大 学 徐 建 军
中南 大 学 围绕 培 养 拔 尖 创 新 人 才 的 目标 , 重点 提高 教 育 质 量 , 创 业 教 育 纳 入 人 才 培 养 把 方案 , 成 了“ 形 专业 教 育 十创 业 教 育 ” 的创 业 教
务 系统 。我 校创 建全 国首 家 大学 生 创业 综 合 性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本科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讨论如何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理念。
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潜能。
教育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素质,注重实践教学,营造积极、开放的学术氛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还需要明确教育的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应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注重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技能、创业管理知识、创业项目策划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创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为今后的创业实践做好准备。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需要多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采用案例教学、问题驱动、项目驱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的创新创业场景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推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比赛、实践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创新创业经验。
还要注重创新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等,丰富学生的课外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需要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创业资源。
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导师,鼓励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构建“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位一体” 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构建“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位一体” 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作者:王丽洁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0期摘要: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缺少创业实践、孵化及产业化平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立足时代需求和本校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高校和师生教育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论文介绍了山东协和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建设,探索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的具体实践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目前普遍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缺少创业实践、孵化及产业化平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立足时代需求和本校优势,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高校和师生教育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不断探索实践,紧扣学校培养创新人才需求,构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推进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三创”融合,具体形成了“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现已取得良好效果。
一、“一条主线”课程体系建设“一条主线”即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把创新创业课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融入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这需要所有教师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动挖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要素,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而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只有所有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了环环相扣的、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各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才能切实做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为了
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构建一个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这个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
新精神为核心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
“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
力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三个层面。
实施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创业意识。
这包括开设创新创业导论课程,教授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以及创新创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和论坛,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
同时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这包括开设创新创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
作和创新创业实施能力。
学生可以学习基础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方法,掌握市场需求和
创新机遇的发现方法。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创
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重视创新创业实践培养。
这包括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
实施过程,并获得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实践培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实地考察、
参观企业、实习和创业实践等。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可以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创业实施能力。
“三螺旋”理论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的路径研究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旨在督促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高校而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对国家号召的响应,也是帮助学生成才、提高其社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新率仅为2%,对比世界平均水平10%以及发达国家20%—30%的创新率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标志性特征。
从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进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成为高校创业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tzkowit )提出了“三螺旋”理论,认为高校、政府与企业组成了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根据市场要求相互联结,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动态化三螺旋关系。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仅凭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
三者要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为培养创新人才这一目标共同奋进。
总而言之,“三螺旋”理论强调“政—企—校”三方联动,在耦合机制下螺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
一、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172份。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被调查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见表2。
表1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项目选项人数占比(%)0次8046.51是否参加过创新创业活动1次6537.792次及以上2715.70经常2011.63一般9555.23较低4023.26从不179.88专业相关2916.86感兴趣7241.86热门行业3620.93风险小行业3520.35基金项目:广州华商学院2022年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项目“‘三螺旋’理论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的路径研究”(HS2022CXCY14);广州华商学院2022年青年学术科研项目“税法在线课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022HSXS039)作者简介:周群(1989-),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教师,从事税收政策及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作者:谭玲丽罗旋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5期【摘要】民办高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办学形式,在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其独有的体制优势,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文对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2003年以后我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办高校的创立与发展,其本身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最重大的制度创新之一。
民办大学在筹建、经营及办学的各个方面的创新经验,对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具有较大的启示。
随着民办高校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扩大了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弥补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不足,但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部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而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低、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强,这就反映出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有待优化。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部和一部分高校纷纷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创业竞赛计划,复旦大学为培养拔尖人才拟制了“望道计划”。
2002年,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的试点院校。
2003年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会、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及两院院士大会,2007年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上均提到创新型国家战略。
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如清华大学为MBA开设有创新与创业方向,安徽工业大学开办了“创新能力试点班”,地方高职院校也都在十二五规划中响应教育创新精神,提出“六个一工程”等建设性创业内容。
以上均是在创新理论下进行的教育尝试。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可归纳为三大类:1.学科化。
将创业教育学科化,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融入到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之中。
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支撑体系的构建
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支撑体系的构建摘要: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的三层次支撑体系,在高校层面上,通过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师资、创业资助基金和创业创新访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条件;在政府层面上,通过构建创业资金支持、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服务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主要保障;在社会层面上,通过构建创业行为理解、创业无私支援和创业风险投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精神补充。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支撑体系;构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企业实践。
然而,创业毕竟风险很高,而大学生的经验、能力、资源等素质很难达到创业要求,没有外界的支持,他们很难成功创业,如此势必影响创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
美国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创业创意、建立大学外部联系、落实运营资金的平台,注意比较与借鉴相关成熟顶级创业大赛的经验与成果。
丹麦为增加企业家数量,鼓励国民投身创业,提出“到2010年使丹麦企业家成为欧洲企业家精英”的目标,并通过建立实施机构、创业孵化器等方式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
英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压力下出台多项新政策,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不仅丹麦和英国,整个欧盟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采取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时十几个年头,有经验积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何把目前好的经验传承下去,同时摒弃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不足,需要各个阶层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是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基础1.创业教育体系。
要使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广泛开展和普及,构思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是创业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解决的一项难题。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创业教育体系应该由教育目标体系、教育课程体系、教育过程体系、教育制度体系和教育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组成,其中目标体系是明确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服务目标;课程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得到合理且充实的创业理论指导;过程体系是明确创业教育内容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制度体系是从管理层面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体系,以保证创业教育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与合作;保障体系是确保创业教育在高校能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2年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2年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9.13•【字号】•【施行日期】2021.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2年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的通知各有关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级民办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开展2022年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全面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资助一批定位清晰合理、教学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条件较好、与产业结合较为密切的学科专业,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强化专业服务行业导向,引导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与我省主要产业发展对接,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挖掘潜能,提升民办高校创新源头供应能力,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办高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申报条件1.申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曾获得省教育厅评选的“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称号。
2.申报学校2020年度检查结果等次为“合格”。
3.申报专业管理规范,落实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组织工作规范有序。
4.申报专业具有一支较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具有高级职称且至申报之日已在本校本专业连续从教时间3年以上(含3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层、三师、三融”模式探索
第12卷第4期V ol.12No.42021年8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ug. 202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层、三师、三融”模式探索吕雪艳(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天津,300350)[摘要]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尝试从“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三层级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级教师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三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三层、三师、三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文化氛围;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1)04−0008−05为积极应对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尽快适应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36号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年28号文)、《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年95号文)、《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18〕年32号文)等,反复提及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推进的重要作用。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26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2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国家有关精神,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服务“三个经济”建设,推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化我省产教融合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将产教融合发展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力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在陕转化。
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转型发展。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组织高水平大学对口帮扶非省会城市高校建设,优质职业院校“一对一”对口帮扶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
(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与各设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全面实施“1155工程”。
构建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的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持续推进技术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建设“四主体一联合”等校企合作新型研发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用型 、 复合 型人 才 , 涉 及 的 门类 较 多 , 主 要 有 生产 类 人才 、 经 营类人 才 、 管理类 人才 、 服 务类人 才等 , 其宗 旨是 满足 经济 社会 中人 才需求 结构 升级 和产业 升级
法实 施条 例》中 , 民 办 高 校 学 生 的 素 质 教 育 主 要 针 对学 生 的职业 素质 、 实践 动手能 力 的教 育 , 其 中并 未
涉及 创新 教育 。在 校 企 合作 、 工 学 结 合 的框 架 下 不 断增 强 的也 只是 学 生 的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由此 可
换代 的需 求 。为适 应 经 济 发 展 和人 才 市 场 的需 求 ,
经过 民办 高校 学 习 阶段 之 后 , 不但 使 学 生 具 备 一定
的发展 后劲 不足 ¨ , 其 中一 个 重 要 原 因就 是 民办 高
构建 , 使学 生具 备不畏 艰难 的探 索精 神 、 锲 而不舍 的
钻 研精 神 和勇 于开拓 的创 业精神 。这 一模 式 的构建 首先应 当深 入分 析我 国民办高 校创新 创业 人才 培养 模 式存 在 的问题 。
和其 他 学生工 作部 门组织 学生 参加 比赛 。赛 事虽 然
1 . 创 新创 业教 育 的发展 动力不 足 目前 , 在 民办 高等教 育 面 向市 场 的培养模 式 下 , 民办高 校不再 像 以前一 样 只重视 学生 的理论 知识 学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6—1 9
能 唤起 学生 的创新 创 业 精 神 , 但 是 将 这 种精 神 转 化
3 . 重 视程 度不够
较为 重要 , 例 如组 织 协 调能 力 、 创新创业能力等, 针
对他 们 的创新 创业 能 力 开 展研 究 , 具 有 很 强 的现 实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实践教学上有所突破
基金项 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 育科 学研 究2 1 年 专项课题《 00 应用型本科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 究与实践》 2 1C 18 。 (0 0 X 4 )
国高等教育” 的讲座交流 , 在谈 到 中国高等教育面
临的 困境时 指 出 : 缺乏 教 育 的 内在 理想 , 乏 求 是 “ 缺 的动力 … …缺少批 判 质疑 的文化 和文化 的批 判 。从
手脑并用 、 知行统一的教育模式 , 是相对于理论教学 而存在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 包括实验 、 实训 、 实习、 毕 业设计 、 工程 测绘、 技能竞赛 、 社会 调查 、 志愿服务 等。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 , 能够从感性 到理性
中心 , 投资建设创业园区或孵化基地等。还有 一些 有实力的综合大学 , 开展 “ 创业专业硕士 ” 创业 或“ 管 理博 士” 育 , 高 了创 新 创 业教 育 的 学历 层 次 。 教 提 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创业起家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
才 的 自身 优 势 , 大力 推进 创新 创业教 育 , 向学生 播散 创新 创业 精 神 的种 子 , 强学 生求 生存求 发展 、 增 实现 人 生价值 的本 领 , 这不仅 是对 学生 负责 的表现 , 也是 民办高 校提 高办学 水平 、 增强 竞争 实力 、 实现 可持续
发 展 的有效 途径 。
因此 , 营造思想 自由、 学术 民主的育人环境 , 鼓励学
生敢想 敢 干 , 大胆 实 践 , 在 实 践 中锻 炼 意 志 , 长 并 增
才干 , 积累 经验 , 是 培养造 就创新 创 业人才 的首要 这
条件。民办高校 由于起步较晚 , 实力较弱 , 受资金投 人不足的制约 , 在实践教学方 面与实力雄厚 的公办
如何推动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如何推动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推动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民办教育行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意识到,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加大对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政府、企业和高校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民办教育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是民办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创新科技和经济模式不断更新的时代,民办教育行业需要有一批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因此,应该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创新创业,高校可以增加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同时,企业也应该为员工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创新和创业。
再次,加强教育科技的应用。
教育科技是推动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高校和企业可以加强教育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最后,注重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教育是民办教育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践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实际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政府可以加大对实践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和条件。
高校和企业可以加强实践教育的合作,提供实践教育的平台和资源。
同时,学生也需要主动参与实践教育,积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教办〔2010〕3号__《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各国家大学科技园: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矿业大学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浏览字体:大中小】2014-02-20 文章来源:教育部教育部简报〔2014〕第5期中国矿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校内外资源整合,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201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33%。
开展“三层次”教育,增强教育实效。
一是普及式创业意识教育。
编著出版《创业学概论》教材,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创业基础》、《管理学》、《创造学》等课程,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二是个性化创业技能训练。
选拔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入创业教育学院学习,并配备创业导师,通过导师制辅导和项目化实践,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三是实战型创业实践扶持。
对经过创业教育学院选拨、创业项目论证的创业团队和个人,实行“创业实训”、“模拟创业”、“孵化创业”三级创业扶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构建“三类型”平台,促进创业实践。
一是资助项目平台。
先后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每年资助4000多名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累计资助经费470多万元。
二是竞赛活动平台。
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论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建设,平均每年有5000多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三是实训基地平台。
依托该校董事单位建立20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3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提供“三维度”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政府支持。
徐州市政府每年提供2到10万元不等的创业扶持资金,给1000名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训。
二是学校推动。
该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讲授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组织创业比赛、设置创新学分、资助创业项目等措施,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吕京张海东来源:《成才之路》2020年第23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着眼长远、聚焦聚力,下大力气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从尝试探索阶段发展到细化分层、多元发展的新阶段,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现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
再如,由于认识理解上的狭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出现学科化倾向。
面向未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必须走出“就业教育”的初级阶段,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具体而言,在纵向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而不是变成大学生毕业前的“临门一脚”教育;在横向上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之间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
当前,高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对象从“小众”向“大众”转变。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目前,一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对少数具有创新意愿、创业理想学生的培养工作,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小众”到“大众”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等为重点,让更多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浅析创新创业教育在民办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 思指出:“理论只要 彻底,就能 说 服 人。所 谓彻 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虽 然马克思是指理论的魅力和理论掌握群众的必要性,但这 句话却从原理高度精准地暗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有效的实质,即只有立足大学生本身,抓住大学生根本,才 能 最 终说 服他们,对 象 不 清 楚,就 无 法 进 行 教育。所以民 办高校 开展 思 政 工作, 就 必 须 立 足于 学 生特点,有针对 性 地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从学生的层面看,学生总体认为思政课有必要开设,在 必要性方面的认知度较高。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因“必修课” 才愿意学习,缺乏主动性,认为思政课对自身未来的工作和 发展用处不大;对教学内容认同的深度仍有不足,对未来人
①课题来源:本课题为武昌工学院2018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DSC01);双创背景下民办高校大 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昌工学院为例)。 作者简介:王秦娟(198—),女,汉族,湖北汉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与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科 技资讯 2019 NO.28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8.188
学术论坛浅析创新创业ຫໍສະໝຸດ 育在民办高校思政工作中的 重要作用①
王秦娟 (武昌工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 要:习总书记提出的“三培养”和“四服务”思想深化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和根本方向的认识。分析了
当前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特点在思政工作上的不足,提出秉持协同育人的思想,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
基于SYB培训模式的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SYB培训模式的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作者:李瑾,孙红伟来源:《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年第1期李瑾,孙红伟(海口经济学院职业指导教研室,海南海口,571127)[摘要] 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对SYB创业培训的模式分析基础之上,分析民办高校的特点及其创业教育的现状,并针对民办高校的具体特点提出创业基础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创业分享五个部分组成的创业教育体系,为民办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SIYB;SYB;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28?0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统计表明,到2007年底,民办普通高校295所,占同类高校的15.5%,在校生163.07万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8.6%[1]。
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因此本文拟从SYB创业培训的模式探讨民办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SIYB和SYB介绍为了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国际劳工组织专门组织专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培训微小企业家的培训课程,即“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简称SIYB)系列培训项目与教材,由“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erate Your Business-GYB)“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iness-SYB)、“改善你的企业”(Improve Your Business-IYB)“扩大你的企业”(Expand Your Business-EYB)四个循序渐进的培训模块构成,分别针对微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创业阶段的劳动者实施。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尤其是在民办本科高校中,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存在着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从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创业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一、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个问题是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和创业精英,民办本科高校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学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创业管理、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
学校还可以设立创业实践课程,通过参观企业、实地考察、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实践。
学校还可以引入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二、导师制度在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中,导师制度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外部创业导师,建立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家或成功创业者担任兼职教授,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位创新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创业思路,解决创业难题,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的几率。
三、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民办本科高校可以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展创业实践项目。
学校可以在校内创业基地或校外孵化园区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创业资源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讲座、创业培训等活动,邀请成功创业者和专家学者分享创业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民办本科高校应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一系列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包括创新思维培养、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风险管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创业做好准备。
民办本科高校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与企业、创业团队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增加实践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还可以成立创新创业孵化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
孵化器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办公场地等,帮助学生将创意变为创业实践。
学校还可以举办创业大赛、创客活动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促进交流和合作。
民办本科高校还可与行业和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与有经验的创业者、创新企业家合作,邀请他们来校进行讲座、培训等,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成功故事。
学校还可与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合作,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操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民办本科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构建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通过加强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开展合作项目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民办本科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创新创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三个模块,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民办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措
施。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三个模块,探索大学生创业方式和途径,推进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进程。
标签: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
一、21世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最初源于美国,现已在全球兴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 世纪的现代人应有三本“护照” :一是文凭类“教育护照” ;二是技术类“职业资格认证护照” ;三是创业知识和技能类的“创业护照”。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早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领域。
1996年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了这一思想:“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李克强总理最早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随着创业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日益凸显,21世纪便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
二、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民办高校的就业进程
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为历年最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出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領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由此可见,我国对高校推行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制定了目标,对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和高度关注。
民办高校均属地方性学校,专业门类多以应用型、职业型为主,其创新创业教育更加侧重技巧与实践,与专业结合更紧密,因此民办高校具有开展创新创业
教育的环境和优势。
在此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挖掘高校教育新理念,探索大学生创业方式和途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构建三个模块,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哈尔滨石油学院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关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培养、教育实践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阶梯-嵌入式”实践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综合能力,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1.构建师资培养模块,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拥有“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
我们鼓励教师参加SYB的培训,获取创业培训证书,培养具有教学资质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同时每学期有计划的选送优秀教师到企业对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的模拟操作基地接受系统的培训,同时鼓励教师接受实践锻炼积累创业经验。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社会上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同时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总之,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可以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构建理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
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
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近几年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将创新创业工作摆在学院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教学、学工团委等部门协调分工,共同配合开展工作。
教学工作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力度,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例如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市场营销、管理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原理和创业技能。
经济管理系邀请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讲座,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大学生创业者都是经济管理系的校友,他们成功的创业经历,为学生鼓舞士气,借鉴经验,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构建实践运营模块,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应用型大学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学校
把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实习中,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同时,为学生搭建实践运营的平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哈尔滨石油学院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企业模拟经营中心、会计代理记账公司,引进先进的创业教育模拟软件和一些企业,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同时搭建学生科技竞赛平台,建立有效管理、充足经费保障和适当激励机制的完善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以赛代训,指导学生参加院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院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经济管理系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支985、211高校的网商大赛团队同台竞技,力克群敌,勇夺大赛本科组“特等奖”。
2014年6月,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精英大赛黑龙江省总决赛“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这些竞赛为优秀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与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实践应用和展示创意设计才华的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