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语言的暗示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语言的暗示性
摘要:中国诗词简约而不失丰富,含蓄而不失形象,轻灵而不失厚重。

这些特质使得诗词的语言具有了暗示性,而暗示性是借助诗词语言的词性、意象、标题、注释等来传达其极耐寻味的内容和情感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语言暗示性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把欣赏中国诗比作文艺欣赏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但简短却可以有悠久的意味,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这种看法正如一位诗人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诗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穷妙境来展现其无穷魅力,这就是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一、一言一语溢情思
春天的柳树,摇曳飘逸,仿若翩翩起舞的少女,撩动古今词作家的情怀。

柳树能如此撩动人的情思,这和枝叶的绵长细柔分不开,如果枝条长着肥厚宽大的叶子,美感定然不存。

所以柳树有了枝叶恰如其分的点缀,才充满了美感。

而中国古典诗词正如那一棵棵柳树,那精妙的语言正是舞动的枝叶。

有了这些“枝叶”,诗词才会流溢光彩,引读者走进多姿多彩的诗词百花园,撩动读者的情思,给人留下深秘的静默。

真正有如此神妙功效的,当属形容词、动词,其次为叠词、表颜色的词。

中国诗词篇幅短小,犹如象牙雕刻。

要用短小的篇幅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所选词语表现力一定要强,而形容词是汉语中表现力最强大的词,也是中国古诗人喜爱用的一类词。

他们选用最生动、最形象的形容词,准确精妙地再现当时的生活,几百上千年后,人们读之,仍如临其境,如观其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能够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这就是形容词暗示性的威力。

如王安石的《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此诗一个“乱”字,引人遥思远怅:残月下,驿站里,昏灯中,孤床上,思乡而路遥,思国而病缠身,引得诗人心烦意乱。

更有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又能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故“乱”字有含蓄不尽之妙。

读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我们能感受到它除了传达老年杜甫的漂泊无依,颠沛无告,政治失意外,更告诉我们难以言传的怅惘、失落之情,这种情怀不单是作者的,也是读者的。

袁枚说过:“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

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

”一首好诗的标志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

动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它只用一两个字含蓄地点拨读者,给你以仙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言在此而意在彼,不用明说什
么,却知道写些什么。

比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铺”字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甚至不经意中会忽略它。

然而细细一究,“铺”字竟有奇思妙想。

此时的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正因为“铺”,才使得一起一伏的江面呈现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感,才顺势引出“露似珍珠月似弓”的初月。

从而勾勒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

使得平常的景致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除此之外,中国古典诗词中还有叠词、表颜色的词,也能用极少的字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能激发读者潜在的意念、联想、再造,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二、一景一物展奇境
如果说语言是欣赏诗词的媒介物,它能撩动读者的情思,那么景物就是欣赏诗词的曲径,它可以引领读者在不经意中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景”即景象,“物”即物象,两者都是诗词中的形象。

诗人通常靠形象说话,形象即是意象。

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

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只要看见这些意象,就会调动原来生活经验,迅速把握诗词的情感和主旨,这就是我们说的意象的暗示性。

如松、竹、梅、菊、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而秋风、落木、流水等多表达愁绪。

这些意象虽然点到为止,却能把不必讲的话讲明白,对鉴赏诗词有很大帮助。

由此可知,意象中的“景”和“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意”和“象”的选择和打造,使诗词给人以绵长的回味。

而意象可以有景有物,有人有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

多个意象组合起来,才能描绘融汇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生活图景,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意境”。

有了“意境”,诗词才会有动人心魄的无穷艺术魅力。

如果没有意象,意境就无法存在,没有意境的诗词,就如无根的花,毫无生命力可言。

它们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我们读过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有如下意象: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

这些意象的组合,神奇而逼真地写出秋景的开阔、高远、凄清,同时落木的摇落也写出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

深秋时节,重阳佳日,独立寒江,穷困潦倒,一个在封建社会失意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感慨不已。

同时“万里”“长作”“百年多病”“独”等词,反复地烘托一个“悲”字,从而在原有的画面中,创造出沉郁悲壮的意境。

正是这种意境,使人读之无不潸然泪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无数成功的诗人,特别是以写景抒情、田园山水、托物言志为主的诗人,因为运用了言有尽的意象,而创造了意无穷的意境,使中国诗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意象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意义,透过它们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注入的
感情和意念,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和情调。

但这还不能说掌握了诗歌暗示性内容的密码,因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诗的世界也不是大同的。

例如看到柳树,很多人想到离人依依惜别之情,但是同样写柳树,却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寄寓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通过刻画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的柳树意象,赞美了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彦谦的《垂柳》的“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塑造的是纤柔轻盈、妖媚多情的形象。

由这形象的反衬,我们看到了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廷的腐败。

由此可知,诗词虽然具有暗示性,但也不是雷同一致的,应根据作者生活的时期来把握情和境。

所以说,意象和意境的组合,可以召唤欣赏者用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中,同诗人一起完成人物形象、艺术意境的创造活动。

这样的诗词才会富有暗示性,这样的诗词才更有魅力。

三、一枝一节溢旨意
细枝末节看起来无关紧要,却能显示重要的内容。

哲学上说得好:一滴水可以看见整个大海,一粒沙可以看见整个沙漠。

因此,诗词的标题、作者、篇尾的注释也有很好的暗示性作用。

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借由它能为读者打开鉴赏诗词的大门,可以洞察诗词的内容主旨,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的“征人”点出了诗人刻画的人物,写的是征人戍边生活,而“怨”字点出了情感。

这就含蓄地告诉读者:朝廷连年征兵、备战,使老百姓苦不堪言。

再如许浑的《谢亭送别》,“谢亭”是送别的地点,也是一个具有“依依惜别”之意的意象,这里写的是景;再加上“送别”二字,不用说情字,但浓浓的离情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情就寄托在景上,情由景暗示出来了。

一个诗人选择什么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都是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

另外,由于诗人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不同,在创作中会形成不同的风格。

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的诗集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豪放奔涌,无从掩抑的感情气势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是浪漫主义。

而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他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陷贼和为官时期、西南漂泊时期。

由于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杜甫的诗歌有很多都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现实主义诗人。

安史之乱结束后,他的诗篇也有少部分表现出难得的喜悦之情。

所以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不同的生活,所暗示的内容和情感是不一样的。

诗歌的注释放在篇末,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注释中关于作者、时代背景、题干注释,也同样有暗示性。

如苏轼的《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此词的注释
是: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与杭州知府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单看标题,粗心的读者易把“和”看作连词而非动词,注释很好地阐释了这个问题,并且告知两人是同事。

这就暗示此词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一主旨。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虽简短但并不简单,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尽可能多地表达意味。

不管是词性、意象,还是标题、作者、注释,无一处不把诗人的情感精妙地暗示出来,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古远清.留得残荷听雨声——诗词的魅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刘燕玲.浅谈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