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法律风险及防范
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主要风险与防范作者:熊胜君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23期摘要:租赁物作为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核心要素,物是依据,融是目的,没有租赁物的“融资租赁”不能在法律上定性为融资租赁交易。
在融资租赁实践中,租赁物不仅是获取并计算租金的依据,也是租金安全回收的重要保障,更是区别于传统借贷交易的最基本要素。
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迅猛发展,融资租赁交易涉及越来越多的交易模式,更突出了租赁物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关键词:融资租赁;租赁物;风险一、租赁物的界定租赁物的合法合规是确立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前提,不恰当的租赁物本身就为融资租赁交易潜藏了风险。
为此,我国相继颁布的《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和《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等都对租赁物进行了规范,本文据此梳理了适合作为融资租赁物的两个要点:一是出租人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物权,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和支配性,权利人凭借对租赁物的所有权支配标的物。
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凭借对租赁物的所有权对出租人在融资租赁交易项下的租金债权起到担保和保障作用。
这里的租赁物所有权应当是清晰完整且不存在瑕疵的,按照《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应当以权属清晰、真实存在且能够产生收益权的租赁物为载体”。
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不得接受已设置任何抵押、权属存在争议或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的财产或所有权存在瑕疵的财产作为售后回租业务的租赁物”。
二是租赁物一般为固定资产。
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从而将租赁物限定于固定资产。
按照《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规定,“生产设备、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科研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工程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等各类动产和飞机、汽车、船舶等各类交通工具附带的软件、技术等无形资产可以作为租赁财产,但附带的无形资产价值不得超过租赁财产价值的二分之一”。
融资租赁合同的要点与风险控制
融资租赁合同的要点与风险控制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它是指承租人通过租赁公司或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以购买设备或其他资产的方式。
这种合同在商业领域中非常常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灵活运用和风险的分散。
然而,融资租赁合同也存在一些要点和风险需要注意和控制。
首先,融资租赁合同的要点之一是确定租赁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
在签订合同前,双方需要明确约定租赁期限,即租赁设备或资产的使用时间。
同时,租金支付方式也需要明确规定,包括支付周期、金额和方式等。
这些要点的明确可以帮助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避免纠纷和误解。
其次,融资租赁合同还需要明确设备或资产的所有权归属。
在合同中,承租人通常只获得设备或资产的使用权,而所有权仍然属于租赁公司或金融机构。
这一要点的明确可以帮助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保护各自的权益,避免出现所有权纠纷和争议。
此外,融资租赁合同还需要规定设备或资产的维护和保险责任。
承租人在使用设备或资产的过程中,需要承担相应的维护和保养责任,以确保设备或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价值保持。
同时,租赁公司或金融机构也需要购买相应的保险来保障设备或资产的安全。
这些要点的明确可以帮助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避免因设备损坏或丢失而导致的纠纷和损失。
然而,融资租赁合同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注意和控制。
首先,承租人在合同期限内可能面临设备或资产的过时和陈旧问题。
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租赁的设备或资产可能在合同期限结束时已经过时,导致其价值大幅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承租人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设备或资产的更新和升级责任,以确保其使用的设备或资产始终具有市场竞争力。
其次,融资租赁合同还存在支付风险。
承租人在合同期限内需要按时支付租金,但在某些情况下,承租人可能因经营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支付租金。
为了控制支付风险,租赁公司或金融机构可以要求承租人提供担保或提前支付一部分租金作为保证。
同时,租赁公司或金融机构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查,以确保承租人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承担及其控制
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承担及其控制
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也是银行信贷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相对于贷款人而言,融资租赁的出租人不仅要承担因融资而产生的债权风险,还要承担与租赁物相关的风险.就债权风险的控制而言,从公平原则出发,出租人承担债权风险的范围不应大于其他融资提供者.出租人不仅应当在事前控制债权风险,而且在债权风险出现后应当享有次序性的救济权利.关于与租赁物相关的风险控制,应当建立租赁物所有权公示制度,确保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应当积极采用保险等方式转嫁租赁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租赁物质量瑕疵责任的索赔权应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约定,并通知供货商,以降低出租人承担租赁物质量瑕疵责任的风险;在供货商破产的情况下,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共同承担租赁物的瑕疵风险.。
融资租赁的风险防范与重点条款解读
融资租赁的风险防范与重点条款解读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可帮助企业获取资金并获得所需的设备、机器或其他资产。
然而,在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时,需要注意其中的风险,并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条款以加强风险防范。
本文将对融资租赁的风险防范措施及重点条款进行解析。
风险防范融资租赁涉及多个方面的风险,包括租赁物质量、租赁人信用风险、租赁物维修与保养、违约及争议解决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风险防范措施:1. 资信审查: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租赁公司需要对潜在租赁人的信用进行评估。
这包括审查其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等。
通过资信审查,租赁公司可以辨别出哪些企业是可靠且有能力按时履约的。
2. 担保措施:为了进一步减少信用风险,租赁公司可以要求租赁人提供担保,例如保证金、抵押物或第三方保证人。
这些担保物可以用于弥补租赁人未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损失。
3. 保险覆盖:为了应对租赁物发生损坏、丢失或其他风险的情况,租赁公司常常要求租赁人购买相应的保险。
这样,当风险事件发生时,保险可以给租赁公司提供一定的赔偿。
4. 维修与保养责任:租赁合同需要明确租赁人和租赁公司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租赁人应当承担租赁物的维修与保养责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而租赁公司则需要保证租赁物在租赁期内不受质量问题影响。
重点条款解读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有几个重点条款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条款对于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双方行为具有关键性作用。
1. 租赁物描述:租赁合同需要详细描述租赁物,包括型号、规格、数量等。
这有助于确保租赁物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规定双方对租赁物的享有权利与使用范围。
2. 租金及支付方式:租金是融资租赁交易的核心内容,合同需要明确租金的金额、支付时间和方式。
这有助于避免支付纠纷和争议,并确保租赁人按时足额支付租金。
3. 违约责任:合同应明确各方的违约责任与违约处罚机制。
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合法手段进行追偿或寻求其他救济。
这有助于增加合同的约束力,保障交易的稳定性。
租赁风险规避方案
本方案针对租赁业务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通过实施本方案,有助于降低租赁业务风险,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租赁业务的合规、稳健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风险规避措施,确保租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2篇
租赁风险规避方案
一、背景分析
1.制定详细的风险规避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
2.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租赁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3.对风险规避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
五、总结
本租赁风险规避方案从合规、信用、资产、财务、市场和操作六个方面出发,制定了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通过严格执行本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租赁业务中的风险,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为租赁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变化,持续优化风险规避策略,确保租赁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租赁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保障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方案旨在针对租赁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制定出一套系统的风险规避措施,确保租赁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1.合规风险:涉及合同条款、法律法规遵循、税务合规等方面的风险。
2.信用风险:承租方还款能力不足、信誉不佳导致的租金拖欠或违约风险。
-定期对合同模板进行法律审查,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有效性。
-建立合规监督机制,对规避
-对承租方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包括财务状况、信用历史和行业地位等。
-实施担保措施,如要求提供担保人、抵押物或保证金等。
-设立租金分期支付制度,并监控租金支付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逾期问题。
三、风险规避措施
融资租赁解析租赁物的风险与责任分担
融资租赁解析租赁物的风险与责任分担融资租赁是一种租赁模式,旨在通过租赁合同向企业提供资金以购买设备或其他资产。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租赁物的风险与责任分担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风险与责任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租赁物的风险在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损毁或丢失风险:租赁物可能在租赁期内发生损毁或丢失的情况,例如由于意外事故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
这时,租赁人通常要求承租人购买相应的保险来覆盖这些风险。
如果租赁物在损毁或丢失后需要修复或替换,责任往往由承租人承担。
2. 维护与保养风险:租赁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等。
承租人有责任按照约定进行租赁物的维护与保养,确保租赁物的正常运作。
如果因为承租人未能履行维护与保养责任导致租赁物损坏,承租人可能需要承担修复费用或赔偿费用。
3. 使用风险:租赁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用不当或超出约定范围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租赁物的性能下降或损坏。
承租人有义务按照约定的使用方式和范围使用租赁物,避免对租赁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如果承租人违反了使用约定导致租赁物损坏,承租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修复或赔偿责任。
二、责任的分担在融资租赁中,租赁物的责任分担通常由租赁合同约定的条款来规定。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租赁合同中的责任分担条款的一些例子:1. 保险责任:通常情况下,租赁人会要求承租人购买相应的保险来覆盖租赁物在租赁期内的损毁或丢失风险。
保险责任一般由承租人承担,承租人需要按照约定向租赁人提供相应的保险证明。
2. 维护与保养责任:租赁合同通常会约定租赁人和承租人各自承担租赁物的维护与保养责任。
租赁人可能会负责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指示,以确保租赁物得到适当的维护与保养。
承租人需要按照约定进行日常保养,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维修。
3. 使用责任:租赁合同通常也会对租赁物的使用方式和范围进行约定,并规定承租人有责任按照约定进行使用。
融资租赁如何应对租赁市场的法律风险
融资租赁如何应对租赁市场的法律风险在租赁市场中,法律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融资租赁企业,了解并应对这些法律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融资租赁如何应对租赁市场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融资租赁企业应首先了解和遵守租赁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可能涉及租赁合同、知识产权、竞争法、合规制度等方面。
只有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融资租赁企业才能够降低法律风险。
其次,融资租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规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的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这包括制定合规管理制度、设立合规职能部门、进行内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等。
二、审慎选择租赁项目在租赁市场中,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审慎选择租赁项目,以降低法律风险。
在选择租赁项目时,融资租赁企业应对租赁物的合法性、产权归属、抵押物的冲突等进行仔细调查和尽职调查。
同时,要跟踪监测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变化,以及项目中涉及的法律风险,及时调整和优化租赁项目。
三、合理制定租赁合同租赁合同是融资租赁企业与承租人之间的法律依据,对降低法律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融资租赁企业应该制定合理且具有可执行性的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理规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以减少法律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在制定合同时,融资租赁企业应特别关注以下方面:1.明确租赁物的规格、数量、型号等信息;2.约定租金支付方式和周期,明确租金的计算和调整标准;3.规定租赁期限、租赁归还义务、租赁物的维修和保养责任;4.规定租赁物的保险责任和赔偿方式;5.约定租赁合同的解除方式和条件,明确提前解除和违约责任等。
四、保障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融资租赁涉及的租赁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风险的物品。
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租赁物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及时与权利人进行沟通和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融资租赁企业应重视数据安全,确保租赁物中存储的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或使用。
融资租赁出租人的风险及保护措施
的 特 殊 理 由 ,这 种 情 况 被 称 为 非 根 本 违 约 ,通 常 情况 下 可 以 和 出租人达成适当的延迟支付协议。 第 二 类 是 协 定 期 限 内承 租 人 拒 不 投 保 。虽 然 出租 人 享 有 租 赁物所有权 ,但承租人 占去 了租赁物实际的 占有、用 益两项 物 上 权 利 ,为 了保 障 出租 人 权 益 ,规 避 可 能 的 风 险 ,租 赁 物 需 要 保持 状 态完 整 、物 上权 利 稳定 。 第 三 类 是 承 租 人 在 未 获 出 租 人 授权 的情 况下 对租 赁 物进 行 擅 自的 转 租 或 转 让 。对 承 租 人 来 说 ,只 要 按 时交 付 租 金 ,其 对 租赁物的使用、收益 、占有权利在该阶段 内是绝对的。
一
人有 权 依法 索 取 。
2 . 扩 大合 同解 除的适 用范 。我 国 的 《 合 同法 》明确 规定 了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对合 同的解除权利 ,如果 承租人不支付租 金 ,并且在催 收与宽 限时间过后依然拒不缴纳 ,出租人不 只有 权要 求承租人对全部应付费用一次性付清 ,而且有权解 除租赁 协 议 ,收 回租 赁 物 。 2 0 1 4 年 新 出 台的 司法 解 释 扩 大 了 出租 人 对 解除合同这一权限的行 使范围,其 中规定 ,如果 在出租人 未同 意的情况下 ,承租人擅 自处分租赁物 ,包括投资入股 、质押、 抵押、转 租、转让等 ,出租人 都有权要 求解 除合 同。该解释 的 出台进一步健 全了我国融资租赁 的司法依据 ,能更有效地保护 出租 人 权利 。 四 、结语 自从进人 2 1 世纪以后 ,我国政府对融资租赁行业保持了极 大的重视与关注 ,各种相关 的法律法规相继 出台。 目前来 看 , 这些 已出台的法规虽然对融资租赁市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但 在细节方面有所不 足。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需要上述 的种种保 护措 施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租赁的出租人风险。但这些措 施终归缺乏法律效力 ,属于一种过渡措施 ,为 了从根本上解决融 资租赁的出租人风险过高问题 ,仍要期待完善法律的尽快出台。
融资租赁的法律风险与合规要求
融资租赁的法律风险与合规要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许多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来满足其设备和技术的需求。
然而,融资租赁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合规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融资租赁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合规建议。
一、法律风险1. 逾期支付风险: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承租人可能面临支付租金或其他费用的逾期情况。
这将给出租人带来损失,并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为了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应定期做好资金预测和现金流管理,并与出租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2. 权益被侵害风险:融资租赁涉及资产的使用权,出租人应保障自身权益不被非法侵害。
承租人在租赁期间需正常使用和保护租赁资产,避免发生任何损坏、丢失或其他侵害行为。
此外,出租人还需要确保租赁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法律法规变化风险: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对融资租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交易时,需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情况,并及时调整和合规。
二、合规要求1. 合同书面化:为了避免争议和法律纠纷,融资租赁交易应建立详细的合同文件。
合同中应包含诸如租金、期限、承租人责任等条款,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2. 合同审查:企业在进行融资租赁交易前,应进行全面的合同审查。
合同审查应包括法律事务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租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有效保障企业的权益。
3. 租金支付保证: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提供担保或保证金,以确保租金的按时支付。
这将为出租人提供额外的保障,降低逾期支付的风险。
4. 知识产权保护:在涉及技术性融资租赁时,企业应合法使用相关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
此外,企业还应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建立良好的联系,确保融资租赁交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5. 审慎选择合作方:企业在选择融资租赁合作伙伴时,应考虑其声誉、资信记录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力。
与合规性高的合作伙伴合作,可以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结论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可为企业提供灵活性和方便性。
《融资租赁业务审计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研究》范文
《融资租赁业务审计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加剧,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
然而,在融资租赁业务的审计过程中,风险识别和应对成为了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融资租赁业务审计中的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为相关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融资租赁业务概述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融资为目的的租赁方式,其核心在于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并收取租金。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包括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等。
本文所讨论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涉及企业间的设备、车辆等大型资产的租赁。
三、风险识别(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业务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由于承租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因素可能导致其无法按时支付租金,从而给出租人带来损失。
此外,出租人的信用状况也可能影响其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例如,租赁合同的签订、执行和终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合同欺诈等行为都可能导致损失。
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法规的调整等因素也可能给融资租赁业务带来操作风险。
(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变化。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由于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复杂,如设备所有权、使用权、租金支付等问题,一旦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合同条款的模糊或漏洞也可能给双方带来法律风险。
四、应对策略(一)信用风险管理1. 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历史信用记录等方面。
2. 建立严格的信用审查制度,对承租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按时支付租金的能力。
3. 采取风险分散策略,将资金分散投入到多个承租人或项目,以降低单一项目的信用风险。
(二)操作风险管理1. 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业务的规范运作。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减少操作失误和合同欺诈等行为。
签订融资租赁合同风险及注意事项
签订融资租赁合同风险及注意事项融资租赁合同是指租赁方为了获得资金而将其所有权下的资产租给融资方,并约定在租赁期限届满后,将该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融资方的一种合同形式。
与传统租赁不同的是,融资租赁合同中还涉及到资产购买的问题,因此需特别注意风险控制与合同约定。
一、风险1.管理风险:融资租赁合同中,租赁方往往持有复杂的资产,对资产的管理十分重要。
如果租赁方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产的有效利用性降低,进而影响租金支付和资产价值的兑现。
2.运营风险:融资租赁合同中的运营风险主要指租赁方在租赁期间内发生的各种风险,例如设备故障、业务中断等。
这些风险对租赁方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并可能导致租金无法按时支付等问题。
3.市场风险:融资租赁合同的租赁资产通常是特定的设备或机械,在市场需求或行业变化时,可能导致租赁方租金收入下降或租赁资产变得不再有吸引力。
4.法律风险:融资租赁涉及到丰富多样的法律关系,例如信用风险、担保风险、法律法规变动风险等。
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合同约定模糊、相关法律缺失等,都可能给融资双方带来法律风险。
二、注意事项1.明确合同权益和义务:融资租赁合同必须明确规定融资方和租赁方的权益和义务,包括租金支付、资产维护、赔偿责任等。
双方应平等协商、合理约定,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
2.风险分担与责任承担: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要明确风险分担和责任承担的原则。
如何合理地分担租赁方和融资方在租赁过程中的风险,是确保双方关系顺利发展的关键。
3.资产评估和管理: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赁资产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重视资产评估和管理的问题。
合同中要约定资产评估的方式和周期,以及租赁方的资产管理责任和义务。
4.法律风险防范: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需要专业的法律支持,以确保合同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同时,双方应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详细审核,明确合同约定的法律效力、违约责任等问题。
5.合同履行监管: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后,合同的履行过程需要有有效监管机制。
房屋租赁合同出租人风险防范意见
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承租人信用风险:如果承租人的信用状况不佳,出租人可能会面临租金无法收回、
承租人可能非法转租等风险。
2.房屋损坏风险:如果房屋在承租期间受到损坏,出租人需要承担维修费用,这可能
会增加出租人的成本。
3.租金收不回风险:如果承租人拖欠租金或拒绝支付租金,出租人可能会面临经济损
失。
4.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出租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5.做好承租人背景调查:在签订合同前,出租人应该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租赁历史、
收入情况等进行调查,以确保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良好。
6.签订完善的租赁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出租人应该明确约定租金支付方式、房屋使
用方式、维修责任等条款,以避免后期出现纠纷。
7.定期检查房屋状况:在租赁期间,出租人应该定期检查房屋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
损坏的设施和设备。
8.建立租金收取制度:出租人应该建立规范的租金收取制度,确保租金及时收取,避
免拖欠现象。
9.购买相关保险:出租人可以考虑购买相关保险,如房屋保险、租金保险等,以减轻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
总之,出租人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权益的风险及防范-12页精选文档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权益的风险及防范•日期:2019-4-16•刘春华摘要:最近几年,外国金融机构及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迅速。
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位,使实务中出租人对租赁物所享有的所有权经常遭受侵害。
本文通过对笔者亲历的一宗融资租赁案件,概括介绍了中国关于融资租赁的法律规定情况,提出并分析了出租人在融资租赁期间的所有权风险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范建议。
融资租赁作为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其在全球的发展迅猛;在现今的中国,也相当的广泛,外国金融机构以及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的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张。
然而,在立法方面,中国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融资租赁的法律关系,其规定散见于合同法,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金融监管法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其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不全面。
这些片段性的法律规定不能很好的全面规范融资租赁的整个交易过程和相关法律关系,重要的制度缺失;其次,法律法规之间有部分冲突。
这些特点造成了融资租赁非常容易产生纠纷,特别是出租人的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侵害,笔者最近亲历的一个案件比较典型,简单介绍如下:“A是一家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国金融机构,其于2019年与香港公司B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A作为出租方向B出租设备10台,B向A分期支付租金,A保留对设备的所有权,租赁期限为5年。
A依照约定向设备卖方出资购买了10台设备并交付给B,后来B将设备交给其中国国内一关联公司C实际使用。
2019年7月,C的债权人以债权债务纠纷为由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将该10台设备查封。
A对该诉前财产保全向法院提出异议,称: A对该10台设备享有所有权,C仅为实际使用人,该财产保全有误,因此请求解除该诉前财产保全,并将该设备返还给A。
但初审法院却没有支持A 的观点,认为该10台设备的所有权已经转移至C,其理由有两个:其一,A 没有与设备的出卖人达成书面的买卖合同,即不能证明有买卖关系。
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承担与控制措施
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承担与控制措施摘要: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途径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同时也是银行信贷的重要补充。
在融资租赁的关系的主体中,最重要的就是出租人和承租人,而出租人作为资金提供方,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如因融资出现债权风险,或与租赁物品相关的风险等等。
从债权风险控制的角度和公平原则上来说,出租人所要承担的债权风险是不应该高于其他融资提供者的。
因此,融资租赁出租人需要从全方位来进行风险控制,并且在出现风险的之后还需要享有次序性的救济权利。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应该建立完善租赁物所有权公示制度,用以保障出租人对租赁物品的所有权不受侵犯等。
通过多种控制措施和方法来对融资租赁关系中出租人的权利进行保障,对出租人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融资租赁中的公平公正原则。
关键词: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承担;控制措施引言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中一种比较新的融资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并且在近几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出了银行信贷方式之外,第二大融资方式。
到2019年12月底,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12100多家,相比2018年同比增加了近2.91%。
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了6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0.06%。
融资租赁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的现金管理来实现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和优化,因此,受到了很多企业的重视和关注。
但是,融资租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在其内部也存在着非常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对企业、对出租人、承租人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等等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中出租人是融资租赁关系中最为核心和关键性的当事人,其所需要面对和承担的风险因素是非常多的,所以,需要对出租人所需要承担的粉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相关概念概述(一)融资租赁的概念融资租赁主要是指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选择购入制定的设备和物品,并把这些物品和设备出租给有所需要的承租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入设备和物品出租的租金,其主要是一种交易方式。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范文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篇一一、引言在融资租赁业务中,出租人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风险控制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业务运营的稳定性和盈利性。
本文将探讨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主要法律风险1. 承租人信用风险:承租人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其是否能够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
如果承租人信用状况不佳,可能导致其无法按时支付租金,给出租人带来损失。
2. 租赁物风险:租赁物的选择、质量、使用权等问题可能引发纠纷,导致出租人面临法律风险。
3. 合同条款不清晰风险:如果合同条款不清晰、不完整,可能导致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争议,给出租人带来法律风险。
4. 法律政策变动风险: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动可能对融资租赁业务产生影响,导致出租人面临法律风险。
三、出租人法律风险防范措施1. 承租人信用评估:在签订合同前,出租人应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可以通过查询征信报告、了解承租人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式,评估承租人的信用风险。
2. 租赁物选择与质量把控:出租人在选择租赁物时,应确保租赁物的选择符合合同约定,并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租赁物的规格、型号、质量等要求,以降低因租赁物问题引发的法律风险。
3. 合同条款明确与完善:在签订合同时,出租人应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完整,包括租金支付方式、支付期限、违约责任等。
同时,双方应就合同条款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
4. 关注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动:出租人应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动,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如有需要,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业务合规。
5.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出租人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包括定期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复查、对租赁物进行定期检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同时,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6. 寻求法律援助:如遇法律纠纷,出租人可寻求法律援助。
融资租赁合同 风险提示
融资租赁合同风险提示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集借贷、租赁、买卖于一体的交易方式,以下是可能面临的风险提示:
1. 租赁物风险:融资租赁公司将租赁物买给承租人,如果租赁物出现质量问题,例如设备瘫痪,可能导致承租人无法正常使用租赁物,从而影响到租赁合同的履行。
此外,融资租赁合同可能会出现租赁物被善意取得、合同约定不明等问题,对出租人的权益产生影响。
2. 金融风险:出租人作为融资租赁的提供者,可能面临金融风险,如还租能力不足或市场变化等情况,导致租赁公司的经营和生存受到影响。
3. 法律风险:租赁合同一经签订,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可能取得租赁物之所有权或返还租赁物,但一般情况下,融资租赁合同届满后,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
如果出现法律关系被否定、租赁物自行取回及变现等问题,可能会对出租人的权益造成损失。
4. 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的波动可能会对融资租赁业务产生影响,例如,如果经济环境恶化,可能导致承租人无法及时支付租金,导致合同违约。
5. 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例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租赁合同的履行,导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
6. 违约风险:如果合同双方违反合同约定,可能会导致合同违约,例如,承租人未能按时支付租金,或者出租人未能按时提供租赁物等情况。
7. 法律诉讼风险: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仲裁和诉讼解决,如果没有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可能会导致法律诉讼,对出租人的权益产生影响。
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需要谨慎评估以上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
同时,出租人可以完善合同条款,加强风险防控,降低权益损失。
融资租赁合同规范与法律风险防范
融资租赁合同规范与法律风险防范融资租赁是一种融资形式,是指出租人按合同约定,将所需要的固定资产购买或拥有后,再将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
融资租赁合同在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很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因此,完善的融资租赁合同规范和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融资租赁合同规范融资租赁合同是融资租赁交易的关键文件,合同规范直接影响到交易效果和风险控制。
以下是融资租赁合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合同主体应准确清晰融资租赁合同主体应准确清晰,租赁人和承租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信息一定要详细列明,并在合同签约时确认无误。
此外,还需要对承租人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财务状况进行尽职调查,以保证交易安全。
2.租赁财产情况描述详细融资租赁合同应当详细描述租赁财产的情况,包括数量、规格、型号、厂家、技术参数等信息,以确保租赁财产与实际情况一致。
此外合同还应规定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和租金率等重要事项。
3.合同责任划分明确合理融资租赁合同应明确划分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包括租赁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承租人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出现纠纷时互相推诿责任。
同时,租赁人承担的风险、保险等责任在合同中应予以详细规定。
4.保密和违约责任规定及维权条款合同应规定租赁期间的保密责任、违约责任以及各方的维权条款等,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增强合同的执行效力。
二、法律风险防范除了遵守融资租赁合同规范之外,融资租赁企业应当注重法律风险防范,及时了解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预判合同风险,加强合规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合同风险规避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要分类别制定针对风险的具体规避措施。
如要掌握号码规律,不允许出现重复账号;对涉及到的合同涉及到资金账号,要特别注意规范。
当然,有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来规避,需及时主动寻求法律支持或者自我改进修正。
2.环节风险管控为了降低合同风险,企业应当加强环节风险管控。
尤其是在合同签订、租期届满、承租人违约等环节,应建立相关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规范流程,确保合同执行的顺利进行。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范文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篇一一、引言融资租赁合同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其法律风险对于出租人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如何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保护自身权益,已成为出租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文将从融资租赁合同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出租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融资租赁合同概述融资租赁合同是指由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三方参与的,以出租人购买设备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的合同。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出租人承担了设备购买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享有设备的所有权和租金收益权。
因此,出租人的法律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三、出租人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1. 承租人违约风险:承租人可能因经济困难、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租金,导致出租人的资金回笼受阻。
2. 设备所有权风险:在融资租赁过程中,若承租人对设备进行私自改装、转租或处置,可能引发设备所有权纠纷。
3. 合同欺诈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租人可能面临供应商或承租人的合同欺诈行为。
4. 法律法规变化风险:随着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融资租赁合同的履行可能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
四、出租人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一)完善合同条款1. 明确承租人的支付义务:在合同中详细规定租金支付方式、时间及违约责任,确保承租人按时支付租金。
2. 明确设备所有权归属:在合同中明确设备的所有权归属,规定承租人对设备的权利和义务,防止设备被私自改装、转租或处置。
3. 增加合同欺诈防范条款:在合同中设置防欺诈条款,明确欺诈行为的认定和法律后果,提高合同欺诈的代价。
(二)加强风险评估与监控1. 对承租人进行信用评估:在签订合同前,对承租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以降低违约风险。
2.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控:定期对承租人的租金支付情况、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三)提高法律意识和应对能力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出租人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及时掌握政策法规的变化,为合同的履行提供法律支持。
浅析融资租赁出租人的风险及防范
浅析融资租赁出租人的风险及防范作者:徐瑶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6期摘要:融资租赁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也是银行信贷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
对承租人而言,在融资租赁交易中,融资租赁的出租人不仅要承担因融资而产生的债权风险,亦要承担物权风险。
就债权风险而言,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出租人承担的风险不能大于其所享有的权利。
就物权风险而言,应当建立我国的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明示租赁物的权属状况和交易状况。
本文主要从出租人的角度浅析在融资租赁交易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望能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融资租赁;出租人;风险;防范一、融资租赁的概述及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1.融资租赁的定义融资租赁是传统租赁的一种发展型,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合同法》第237条对融资租赁做出了说明,具体总结为:承租人和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由承租人选择供应商和租赁物,并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选择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承租人按约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1)融资租赁也的行业规模和业务迅速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融资租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8年,租赁市场渗透率平均值为4.24%,比2007年提高了15.8%,2009年前11个月租赁渗透率继续保持增长。
其快速发展,为一批大型设备销售商和中小企业解决了“销售难”和“融资难”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2)租赁市场需求大。
融资租赁是一个市场广阔的行业,而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租赁业的发展程度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2008年权社会固定设备投资总额为17万亿,如果达到发达国家10%-15%的平均渗透率,则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规模应在17000亿.25500亿元之间,目前市场尚有90%的上升空间,远远未达到其应有的程度。
二、在融资租赁交易中融资租赁出租人面临的主要风险及相应防范措施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保护融资租赁的不断发展,应切实地维护融资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法律风险及防范
融资租赁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监管、法律、会计、税务等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当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数量逐年增长,但法制体系建设并不完善。
出租人作为推动行业发展最直接的力量,对其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既有利于维护出租人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相关概念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并在其各自调整范围内并行。
融资租赁合同具备融物与融资的双重特征,有其自身独特的法律特征。
通过分析近年约2万份司法案例,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争议焦点集中于融资赁合同效力的认定、合同履行中租赁物的问题、合同解除事宜的争议等方面。
在出租人风险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租赁物与融资租赁合同关系认定的相关风险、第三人善意取得的相关风险、融资租赁合同解除的相关风险。
对于风险防范,则需从融资租赁交易实务层面以及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制体系层面共同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