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02-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六年级道法《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课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 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 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政策, 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危机, 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防灾抗灾意识与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的责任》中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的第一课时。
教材先通过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然后通过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案例,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其带来的损失, 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以外, 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是重要因素, 从而培养学生为减少自然灾害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防灾减灾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不同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但大多数印象并不深刻, 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 本节课就是让孩子们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以及自己动手实验, 切身体会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危害, 知道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从意识与行动上提高孩子们减灾抗灾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2.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总体情况,知道人类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并树立环保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减灾。
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初谈体会同学们, 我们今天来观看一段视频, 一会儿老师要采访一下大家, 看看大家从视频里看懂了什么, 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哦!(播放我国自然灾害小视频。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作业设计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一、知识点1.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 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4. 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 人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6.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7.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8.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9.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_危害_程度、__紧急_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_四级__。
10.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泥石流)和(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
11.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12.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13.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了规定,共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14.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15.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可多选)1. 地震发生后的最佳逃离时间和救援的黄金时间分别为( )。
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
预防干旱知识
1、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 2、人工降雨: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 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 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
灭蝗办法:飞机、机械喷洒农药;引入鸡、鸭、蜘 蛛、粉红椋鸟等蝗虫天敌 “齐上岗”----生物灭蝗。
防治雹灾新法
雹灾: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 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 剂送到云里去;使云形成降水
46
雪灾
47
雪灾的预防措施
预防暴雪灾害的准备措施: 1、在冬季来临前,要准备足够的粮食、饲料、燃料、衣物。 加固房屋。熟悉居住环境,设置好地标。准备呼救信号、雪地 用品和药物。注意保暖,避免冻伤,不触摸冰冷的物体。 2、外出时要带防雪盲眼镜。 3、在家里或车上准备一把雪铲、手电筒和用电池的收音机。 储存一些用来应急的水和不易腐烂的食物。关闭外面的水龙头, 避免水管爆裂和发大水。
暴雨的预警
暴雨黄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
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
预防洪灾知识
工程措施:修建防洪堤、水库、电排站、 救生高台等 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物资储备、防洪准备、撤离转 移、抢险救灾(排除农田积水)等
预防土地沙化小知识
1、不过度放牧、围栏封育 2、不滥挖滥伐,预防水土流失 3、种树种草、做草垫等保护植被
国家防范自然灾害:
加强灾害监测,早发现,早预防。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灾害的防护
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不屈的抗灾精神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三课时《不屈的抗灾精神》
2.达成目标:
(1)以全国上下形成抗疫减灾共同体的不同视角辨识分析,领会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2)培养家国情怀,树立责任意识,感受无私平凡的伟大英雄气概。
(3)鼓励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3.学习方法建议:
分享、思考、分析、讨论
4.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打开资源包,下载学习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思考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选择一项“宅家抗灾行动”坚持下去,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自主检测答案
1.本题为自由开放性题目,可以结合身边志愿者的故事,谈一谈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2. 本题为自由开放性题目,可在“宅家抗灾行动”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坚持下去。
2.通过交流分享抗灾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志愿者的故事,思考:很多志愿者都身处灾难之外,他们为什么不惧危险,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灾救灾行动中呢?
3.你认为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
4.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你认为,小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呢?
三、自主检测
1.说一说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灾害经历,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讲解地震、洪水、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如:地震时如何逃生、洪水来临时如何避险、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哪些准备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预防自然灾害是每个人的责任。
3.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勇敢、冷静和团结互助精神。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应对自然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掌握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查找和利用身边资源,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政策和措施。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 第二课时 《防御自然灾害》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防御自然灾害》
2.达成目标:
(1)增强防灾避险的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了解我国为防灾减灾采取的措施,学会科学、依法防灾抗灾。
3.学习方法建议:
查阅资料、分享交流、观察分析
4.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搜集和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自护小知识;
打开资源包,下载学习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通过观看桑枣中学的视频,了解他们学校为何能创造无一人伤亡的奇迹,从而认识学会科学防御自然灾害的必要性。
2.在“风险测试”中,能够准确判断出四种做法的对错,并能说出原因及正确的做法。
3.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方式,积累和掌握应对台风、雷电、冰雹、寒潮、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4.通过调度生活经验,认识公共场所常见到的安全应急通道标识、应急避难场所、逃生路线图的作用,开学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尝试绘制逃生路线图,提高生活中的自护技能。
5.了解我国为防灾减灾在建立监测预警系统、防洪工程、科技研究、法律保障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会科学、依法防灾抗灾。
6.知道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会辨别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学会读懂预警信息并运用它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好灾害发生前的自我防护。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本单元以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为主题,主要从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出发到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担负起爱护地球的责任。
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然后聚焦的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
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学情分析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
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
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
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灾害来临时保护措施。
2、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灾害面前,要有镇定自若的态度和不畏艰险的勇气。
3、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时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3、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中 国的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中国的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分布规律。
2、掌握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3、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和救援措施。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责任感。
二、学习内容(一)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1、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中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多发生在夏季。
由于暴雨、持续降雨或河道排水不畅等原因,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涨,淹没大片土地和村庄,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2)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受阻。
中国的干旱灾害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较为严重。
(3)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对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农业和渔业造成巨大破坏。
(4)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能带来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对农业、畜牧业和交通运输等有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1)地震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
(2)滑坡和泥石流在山区,由于地形陡峭、地质结构不稳定,加上暴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往往会掩埋村庄和道路。
3、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虫害如蝗虫、稻瘟病等,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粮食安全。
(2)森林病虫害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等会危害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种类多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导致自然灾害的种类繁多。
2、分布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每个地区都可能遭受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3、频率高一些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等,发生的频率较高。
4、损失大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影响,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较片面,缺乏系统的知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学生对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感兴趣,喜欢小组合作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2.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我国自然灾害的图片,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视频素材:剪辑有关自然灾害的视频,如地震逃生、洪水救援等。
3.PPT:制作课件,展示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4.实践活动材料:准备自然灾害应对实践活动所需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我国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讲解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如地震、洪水的成因及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3、学习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分类1、气象灾害台风:了解台风的形成条件、路径、危害及预防措施。
暴雨:学习暴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暴雨的方法。
干旱:认识干旱的特点、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以及缓解干旱的手段。
寒潮:掌握寒潮的发生机制、危害和防护策略。
2、地质灾害地震:探究地震的产生原因、地震带分布、地震的危害和抗震方法。
滑坡:明白滑坡的形成条件、预警信号和防治措施。
泥石流:了解泥石流的形成要素、危害特点和预防策略。
3、海洋灾害风暴潮:学习风暴潮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范方法。
海啸:认识海啸的产生机制、传播特点和应对措施。
4、生物灾害蝗灾:了解蝗灾的爆发原因、危害和防治手段。
病虫害:掌握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类型、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灾害事件,了解生命损失的严重程度。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工业、交通等产业的破坏。
灾害后的经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挑战。
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损害,如森林、土地、水资源等。
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1、监测和预警系统现代科技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如气象卫星、地震监测仪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渠道。
2、工程性防御措施建造防洪堤、抗震建筑等。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如护坡、挡墙等。
3、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规划。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4、灾害救援和恢复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协调。
灾后重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础设施恢复、产业重建等。
三、学习资料1、相关教材和科普书籍,如《自然灾害概论》《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等。
2、网络资源,如中国气象局、地震局等官方网站,以及科普类网站和视频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应对自然灾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以及应对方法,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灾害应对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自然灾害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自然灾害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自然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5.实践演练:学生进行防灾减灾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我国自然灾害1.种类: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2.特点:突发性、破坏性、周期性3.应对方法:a.地震:躲到桌子下、远离建筑物b.台风:在家躲避、不要外出c.洪水:远离低洼地区、注意防范d.干旱:节约用水、寻找水源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下第五课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后面的地图,把你了解的灾害在相应位置标出来。
学生活动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个别分享交流
观看图片、体验灾害的影响
全员标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调查,在倾听共享中感知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环节二:探寻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域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带来的损失严重。但另一方面,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还有待加强。由于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且应灾能力较低,很多人在灾害发生时不知所措,有的甚至选择错误的逃生方式,最终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自然资源与环境,而且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给人们造成身心创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升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
课时教学设计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课题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和第12条“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而编写的,一共有3个框题,分别是“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防御自然灾害”和“不屈的抗灾精神”。组成了“了解灾情-防御灾害-弘扬精神”的内容层次递进逻辑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御和降低自然灾害,从而为下节课学习“防御自然灾害。”做好铺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应对自然灾害》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应对自然灾害》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应对自然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教、自护能力。
2.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教自护能力。
3.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提高自数自护的能力。
4.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灾避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
2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招施。
3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三、教学难点1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2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
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3.揭示课题:《5应对自然灾害》活动一运用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结:1、种类多、分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活动二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1.出示统计图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小结: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掌握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规律。
3、学习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述1、定义和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蝗灾、病虫害等)。
2、特点突然性:许多自然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测。
广泛性: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区和众多人口。
破坏性: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二)常见自然灾害的详细介绍1、气象灾害台风形成条件:温暖的海洋、充足的水汽、较弱的垂直风切变等。
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导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交通中断等。
暴雨成因:大气环流异常、地形抬升等。
影响: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干旱产生原因:长期少雨或无雨,水资源短缺。
后果: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
2、地质灾害地震形成机制: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等。
危害: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地面破坏。
滑坡触发因素:暴雨、地震、人类活动等。
表现:山体或斜坡上的岩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条件: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充足的水源、陡峭的地形。
危害:冲毁道路、桥梁、房屋,掩埋农田。
3、海洋灾害风暴潮原因: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
影响:淹没沿海地区,破坏沿海设施。
海啸诱发因素: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
特点:传播速度快,能量巨大,破坏力强。
4、生物灾害蝗灾形成原因:适宜的气候条件、蝗虫的繁殖能力强。
危害:大量啃食农作物,导致粮食减产。
病虫害种类:如小麦锈病、水稻螟虫等。
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1、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板块运动有关。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学习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知和防范意识。
二、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强调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
2、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
生物灾害:如蝗灾、病虫害等。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广泛性自然灾害可以发生在地球上的任何地区,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
不同地区可能面临不同类型和频率的自然灾害。
2、区域性某些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例如台风多发生在沿海地区,干旱在某些内陆地区较为常见。
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3、频繁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例如,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
4、不可避免性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但完全避免自然灾害是不可能的。
(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
大气环流和海洋流动的异常变化引发气象和海洋灾害。
地壳表层的不稳定导致滑坡和泥石流。
2、人为因素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如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增加了洪涝和滑坡的风险。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集,使得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
(四)自然灾害的影响1、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
例如地震、洪水等灾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被掩埋。
2、对经济的破坏摧毁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
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给企业造成损失,影响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3、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影响社会稳定。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2、掌握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规律。
3、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法。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自然灾害的类型1、气象灾害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气旋,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暴雨洪涝: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导致的洪水灾害,破坏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
干旱: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寒潮:冷空气迅速入侵,带来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农业和交通产生不利影响。
2、地质灾害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山体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由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3、海洋灾害风暴潮:由强风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淹没沿海地区。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滑坡等引发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4、生物灾害病虫害:农作物和森林受到害虫、病菌的侵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鼠害:老鼠大量繁殖破坏农作物和草原生态。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1、气象灾害的形成台风的形成需要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等条件。
暴雨洪涝通常与大气环流异常、地形因素和城市化进程等有关。
干旱的发生与长期的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相关。
2、地质灾害的形成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断层活动等引起的。
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地形坡度、岩土体性质、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3、海洋灾害的形成风暴潮的形成与大风和天文大潮的叠加有关。
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的能量释放引发。
4、生物灾害的形成病虫害的爆发与气候条件、寄主植物的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鼠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改变、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等因素相关。
(三)自然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受伤和失踪。
《自然灾害》 学习任务单
《自然灾害》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原因。
2、掌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3、学习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应急策略和救援方法。
4、培养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学习内容1、常见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等。
生物灾害:蝗灾、病虫害等。
2、自然灾害的特点突然性:许多自然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测。
破坏性: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广泛性:影响范围广泛,可能波及多个地区甚至全球。
连锁性:一种灾害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灾害。
3、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因素:地球内部活动、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等。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4、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员伤亡: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财产损失:破坏房屋、基础设施、农作物等,导致经济损失。
环境破坏:破坏生态平衡,影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5、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对不同灾害的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流程。
加强工程建设:修建防洪堤、抗震建筑等,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策略紧急救援: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抢救被困人员。
安置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食物、饮用水等基本生活保障。
医疗救助: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治疗。
交通和通信保障:恢复交通和通信,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应对自然灾害的救援方法搜索与营救: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寻找被困人员。
医疗救援:组织医疗队伍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伤员。
心理疏导: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创伤。
三、学习资源1、教材:《自然灾害概论》、《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等。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应对自然灾害
运用法律防灾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 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 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 物料等。
运用科技防灾减灾运用法律防灾减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
感5 应对自然灾害
活动一: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你从《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中看 到了些什么?
在“草地”和“黄土地” 上浇灌同样多的清水,流出的 水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想一 想,如果人们大规模开垦草地, 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什么 影响。
活动二: 防御自然灾害
你有避险意识吗?
仔细阅读下面?
对于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活动三: 不屈的抗灾精神
抗灾救灾的感人画面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昼夜兼程奔赴
救援人员以执着的信念和令人
灾区,奋力拼搏,营救生命。官兵们 感动的爱,拯救生命,创造出一个
冒着余震的危险,组成一条生命通道, 个超越生理极限的人间奇迹。
轮流托举着被固定在简易担架上的幸
存者,直至其平安脱险。
一批批救灾物资、一笔笔 捐款、一袋袋血液,凝聚着全 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让 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 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 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3学习任务单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我们国家近年来发生过的自然灾害,初步感知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了解人类在抵御自然灾害时的感人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课前预习任务】
请你调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学习单中。
(至少调查一种自然灾害)
【课后作业】
请你搜集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可以写一写你的感受,也可以和身边的人说一说,分享你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2020年中小学延期开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一课时《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2.达成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和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
(2)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造成的损失。
(3)探索自然灾害背后的人为原因,树立自然保护与防灾抗灾意识。
3.学习方法建议:
分享、观察、分析、讨论、实验
4.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所在家乡发生自然灾害情况;
打开资源包,下载学习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2.阅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读图分析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种类及其特点。
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家乡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
4.通过阅读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图、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图文和视频资料,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活动园,思考问题,探究自然灾害背后的原因。
周凡的家乡原本有成片的森林,近十年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耕地而乱砍滥伐。
周凡和同学们收集了相关信息,发现最近几年家乡频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乱砍滥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