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经济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nomics课程编码:x403090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环境与经济、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市场与环境、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掌握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环境管理等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们具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和认识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2.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熟悉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人们面临权衡与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熟悉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了解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3.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
难点:全面论述,无难点。
(二)环境与经济1. 教学内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资源的定义;环境与资源的关系;环境问题分类;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2.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的概念;了解环境的分类;了解资源的定义;了解环境与资源的关系;掌握环境问题分类;熟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主要致害原因;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3.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分类;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致害原因;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
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纲⼀、教学⽬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法研究⾃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属于西⽅经济学的分⽀学科,具有前沿性、综合性和应⽤性等特征。
通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与课堂讨论,使同学们了解到国内外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形势,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发展动态,提⾼运⽤所学理论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树⽴统筹⼈与⾃然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
⼆、教学内容第⼀讲导论第⼀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诞⽣及成就贡献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向第⼆讲可持续性问题第⼀节可持续性问题的由来第⼆节可持续性的概念第三讲资源配置理论第⼀节效率与最优化第⼆节在市场经济中实现有效配置第三节市场失灵、公共政策与环境第四讲⾃然资源管理第⼀节不可再⽣资源经济学第⼆节可再⽣资源经济学——森林资源第三节可再⽣资源经济学——渔业资源第五讲环境污染控制第⼀节污染控制⽬标第⼆节污染控制⼯具/⼿段第六讲环境资源评价第⼀节成本收益分析第⼆节市场价值法第三节替代市场价值法第四节假想市场价值法三、主要参考教材1.沈满洪,2007.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Perman, Roger, Yue Ma, James McGilvray, Michael Common, 2003.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3rd edition.罗杰. 珀曼等,2002. 《⾃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版,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3.Jon M. Conrad, 2010. Resource Economics, 2nd edition.四、作业与考试作业:40%课堂讲座(presentation):20%课程论⽂:40%通过阅读⼀定数量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献,并在此基础上就某个问题写作⼀篇不少于3000字的规范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Economics课程代码:学分: 2 学时:32适用对象:研究生经济学类专业先修课程:专业选修课考试方式:期中研究文章和期末闭卷考试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进行介绍,指出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进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的治理的基本理论,学会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由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侧重借助多媒体手段(Powerpoint)教学,并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为学期课,按每学期16教学周、2课时/周计算,共32课时。
其中:讲授30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第二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第三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4)本章重点:。
第一节一般产权理论第二节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第三节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第四节资源产权的初始分配第五节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第四章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估方法(4)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概述第二节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和概念第三节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第四节TCM和CVM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第五节绿色GDP核算第五章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4)本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资源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 课程目标•了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掌握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理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路径3. 课程内容3.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方法与工具3.2 资源与环境的经济分析•资源的经济学特性及其影响•环境的经济学特性及其影响•市场失灵与外部性问题3.3 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资源配置与效率•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政府干预与环境管制4. 教学方法•授课:老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进行知识传授•讨论:学生参与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分析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化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解5. 考核方式•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考试(30%):对课程前半部分的内容进行考核•期末考试(50%):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进行考核6. 参考教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原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导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7. 推荐阅读•《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公共财市场与产权》•《环境经济学: 环保需求与环境政策》8. 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教授•助教:XX博士生9. 参考课程安排日期章节主题第1周课程概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简介第2周基础概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第3周-第4周经济分析资源与环境的经济分析第5周-第6周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第7周-第8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第9周复习复习与总结以上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资源管理的相关原理,了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
第一章:资源经济学基础概念
1.1 资源经济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1.2 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1.3 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效率
2.1 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2.2 边际分析与资源配置
2.3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第三章:资源利用与效益最大化
3.1 资源的使用效率与市场优化
3.2 资源稀缺性与效用最大化
3.3 资源替代与机会成本
第四章: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4.1 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4.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实践
4.3 生态经济学与资源保护
教学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以增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资源经济学领域的
新理念和新技术。
教学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核、期中期末考试等多种
评估方式进行评定。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升资
源经济学的实践运用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中收获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成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
人士打下坚实基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基本理论、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学会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并能较系统地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绿色GDP核算、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环境税、循环经济、土地资源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环境经济。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相关时事热点文件相联系,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重、难点提示(1)经济学观点的环境反思;(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2)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2.重、难点提示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5学时)1.教学内容(1)一般产权理论(2)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3)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4)资源产权的基本分配(5)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2.重、难点提示(1)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2)资源产权制度基本模式;(3)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1、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W.P David etal.1990.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3、Tom Tietenberg, 1992. Environmental &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4、A.Myrick Freeman III,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 :Theory and Methods, Washington,D.C :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5、Thomas Sterner, 2003. Policy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world bank.6、Kerry Turner, David Pearce & Ian Batema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Harvester Wheatsheaf, Cornwall, 1994.7、William J.Baumol and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8、Roger Perman、Yue Ma & James Mcgilvray, Natural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Longman Singapore,1996.9、陈振明,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及意义
-环境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二、市场失灵与环境污染
-外部性的概念及分析
-公共品与自治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财产权的界定与交易
三、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与管理
-自然资源的价值测量和计算方法
-自然资源及环境管理的政府角色
-环境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
四、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原理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
-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与技术手段
五、环境经济学实证及案例分析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效果的案例分析
六、总结与展望
-环境经济学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
-环境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挑战
该教学大纲致力于介绍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并结合实证与案例分析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问题解决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经济学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资源与环境的评价、优化配置方法;2. 引导学生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复活节岛的兴衰对几个传统观念的再认识环境经济学的建立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微观经济学基础(2学时)竞争市场与效率需求、供给和均衡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外部性理论(2学时)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类型外部性理论的应用外部性和产权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经济效率理论(2学时)经济效率的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义●物质平衡理论(2学时)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环境管理模型●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学时)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效益分析(2学时)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贴现率●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4学时)引言环境资源的价值:总经济价值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陈述偏好法评价方法的选择●环境影响经济评价(4学时)建立影响因子名录建立影响名录影响的筛选分析影响的量化影响的货币化估算因素分析把评估结果纳入项目经济分析●环境经济政策(4学时)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污染者付费原则环境经济政策的一般形式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条件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收费(4学时)庇古税——排污费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不完全竞争与排污收费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率排污收费的问题OECD国家的环境税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权交易(2学时)排污权交易的注意思想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美国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中国的排污权交易八、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将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2331 课程性质学科方向选修学时32 学分 2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绪论1.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各类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关系3.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资源的稀缺原理1.资源稀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资源稀缺的度量3.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三)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1.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2.利润最大化与资源配置3.外部性、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4.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3.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4.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涵义(五)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经济问题1.环境及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形成的经济原因3.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经济评价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六)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效益分析1.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2.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3.贴现率(七)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1.环境资源的价值2.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及种类3.评价方法的选择(八)资源和环境的补偿机制1.资源和环境补偿的必要性2.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机理和资源环境观念的转变3.资源环境的经济补偿政策1二、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马中主编,《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杨云彦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张帆著:《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曲福田著:《资源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由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资源经济学为其分支学科的广义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
课程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
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1
《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Environmental Economics修定单位: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适用专业:环境科学执笔人:商丽艳利用年级:06-08级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学科任选课教学目的:一方面拓展环境科学的内容,令人们开始从经济学分析视角熟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取得了充实,增强了其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说明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1. 绪论: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进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式;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经济问题。
本章重点是如何利用经济学观点认知环境问题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式。
2. 环境经济学的大体理论:环境经济系统;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三效益理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
3. 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最优污染水平;阻碍最优污染水平的因素;利用者本钱。
4. 环境经济分析的大体理论与方式:环境经济分析的优先序;环境经济分析的前提与假设;环境经济分析的大体方式;环境经济分析的局限性。
5. 环境质量阻碍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大体原理;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大体方式;费用效益分析实例分析。
6. 环境经济系统的预测方式:环境经济预测系统;环境经济预测的理论基础;环境经济系统预测的内容和程序;环境经济系统经常使用的预测方式与实例分析。
7. 环境经济系统的决策科学化:环境经济系统决策科学化的大体概念;环境经济系统决策的一样步骤;工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决策问题;灰色决策系统与实例分析。
8. 环境经济治理手腕:排污收费原理及其计算方式;补助与奖励综合利用;生意许可证制度;环境治理经济手腕的局限性分析。
三、课程教学的教学大体要求1.要求把握的大体知识环境经济学的大体理论:环境经济系统;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三效益理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
2.要求把握的大体理论和方式环境污染的经济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系统的预测与决策;环境治理的经济手腕等。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30课程名称:资源环境经济学英文名称:Resource Environmental 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27学分: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环境保护基础、环境生态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进行介绍,指出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进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资源环境经济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的治理的基本理论,熟悉经济学基础理论,并学会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人类环境和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当代环境问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的环境问题3.问题与应用环境问题的实质(三)课后练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二章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2. 掌握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理论3. 掌握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理论4. 了解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5. 了解(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范围;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零增长论”;“宇宙飞船经济观”3.问题与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的范围主要有哪些第二节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理论1.主要内容马尔萨斯的预言;李嘉图的观点;约翰穆勒的“静态经济”;极限增长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静态经济”;“罗马俱乐部”3.问题与应用什么是资源供给的稀缺性第三节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理论1.主要内容外部性;解决外部性的途径;科斯定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外部成本3.问题与应用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哪些第四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1.主要内容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边际效用;“均衡价值理论”3.问题与应用如何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衡量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1.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形成;可持续社会的建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3.问题与应用可持续社会的建立要满足哪些条件(三)课后练习什么是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三章环境保护和资源流动(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资源流动的基本概念2. 了解资源流动途径的选择3. 了解资源闲置的损失(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保护和资源流动1.主要内容环境保护;资源投入;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源流动3.问题与应用环保投入的资源流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节资源流动障碍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资源流动障碍;经济体制与资源流动障碍;资源结构与资源流动障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同经济增长目标的冲突;同就业目标的冲突;同治理通货膨胀目标的冲突;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冲突3.问题与应用资源流动的障碍主要有哪些第三节资源流动途径的选择1.主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制;价格体制;国际分工;产业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宏观经济调控3.问题与应用目前,如何促进我国市场体系的发展第四节资源闲置的损失与环境保护的收益的比较1.主要内容资源闲置的损失;环境保护的收益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短期收益;长期收益3.问题与应用环境保护的收益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说明(三)课后练习资源流动的障碍主要有哪些加快和促进资源流动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四章环境保护和发展模式(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2. 了解“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的代价3. 了解“边发展,边治理”的可行性与局限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发展1.主要内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问题与应用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的困难有哪些第二节“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的代价1.主要内容“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的代价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边际成本;边际社会损失;边际私人损失3.问题与应用“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有哪些弊端第三节“边发展,边治理”的可行性与局限性1.主要内容“边发展,边治理”的发展模式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行性;局限性3.问题与应用“边发展,边治理”的发展模式有哪些局限性第四节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主要内容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环保产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农业;环保产业3. 问题与应用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有哪些(三)课后练习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转入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的困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五章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2.掌握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3.了解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评价标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费用效益分析1.主要内容经济分析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财务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分析3.问题与应用环境经济分析的一般步骤第二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1.主要内容消费者剩余理论;外部效应;影子价格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者剩余;无形效果;社会成本核算;影子价格3.问题与应用如何核算边际社会成本第三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评价标准1.主要内容净现值贴现率;偿还期限;收益费用比值;内部回润率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净收益现值;偿还期限3.问题与应用费用效益分析的重要意义(三)课后练习费用效益分析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六章环境价值的评估(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直接市场法的概念2. 了解替代市场法的概念3. 掌握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直接市场法1.主要内容生产率或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机会成本法或社会收入损失法;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力资本;机会成本;影子工程3.问题与应用直接市场法有哪些局限第二节替代市场法1.主要内容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行费用法;环境质量成本法;环境功能成本法;调查询问法;专家函询法或德尔斐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地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行费用法3.问题与应用环境功能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哪些第三节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1.主要内容环境价值理论的一般原则;关于环境保护分经济效果;环境损失的估算与评价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理论;环境价值货币化理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理论3.问题与应用有哪些常用的环境保护经济效果指标(三)课后练习如何对环境损失进行估算(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七章环境污染控制(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最优污染水平2.熟悉排污收费3.了解排污标准4.了解排污权交易(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最优污染水平1.主要内容外部性问题;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若干因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外部性;环境容量;环境净化能力3.问题与应用如何确定最优污染水平第二节排污收费1.主要内容控制污染的两个方法;庇古税;对排污费的性质的认识;排污收费的作用;排污收费的局限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最优庇古税;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3.问题与应用排污收费的作用和目的第三节排污标准1.主要内容排污标准;排污标准的制定;排污标准的局限性;排污收费的实际运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排污标准;产品税3.问题与应用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节排污权交易1.主要内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依据;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排污权交易的操作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排污权交易;微观效应;宏观效应3. 问题与应用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三)课后练习排污收费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别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八章环保产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保产业2.了解环保投资(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保产业1.主要内容:环保产业的含义和内容;中国环保产业的状况;发展环保产业的措施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保产业3.问题与应用: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如何第二节环保投资1.主要内容环保投资的概念;环保投资的范围;环保投资的资金来源;环保投资效益;提高环保投资效益的主要途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保投资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价环保投资效益(三)课后练习我国环保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演讲为主,教师稍作点评。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环境经济学(Environmental Economics)(三)修读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三)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2.0学分)(四)考核方式:考试(五)相关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管理、经济学原理(六)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本课程教学内容分十章,主要包括:绪论;微观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系统;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评价概述;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环境经济政策与手段;环境与贸易。
既包括了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反映了环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当前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解决各类环境经济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老师讲述、学生讨论,课后布置作业,学生结合实际做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在课堂交流的方式。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的,由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由沈满洪主编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五、理论教学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主要讲授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等)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第三节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领域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发展趋势思考题或练习题:1、简述环境经济学的实际运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3、简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教学时数:5学时重点与难点:需求、供给和均衡,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思考题或练习题:1、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简述各种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及其效率?2、什么叫需求?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谈谈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
教材:
(1)课件讲义
(2)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
(ISBN7-04-019360-4),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阅读文献:
第一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述
●David Pearce.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 27:57–81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美]A•克尼斯等.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二章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配置效率
●Tom Tietenberg. (Ch. 2)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7th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Inc., 1996. 中译本
●Solow, Robert M. “Sustainability: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In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Selected Readings. 4th Edition. Ed. R. N. Stavins. NewYork:Norton & Company, 2000.
第三章外部性
●Tietenberg. (Ch. 4, pp. 62-80). 中译本
●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0
第四章、公共物品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3859), 1243-1248.
第五章物质平衡理论
●克尼斯等著,马中译. 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克尼斯和鲍威尔著,王增东译. 环境质量与残余物管理.北京:三联书店,
1990:18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Krutilla J., Fisher A.著.《自然环境经济学——商品性和舒适性资源价值研
究》(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汤姆•泰坦伯格.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五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张象枢等著,《环境经济学》,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
第七章环境经济评价
●Stavins R. 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edited by L. Blume and S. Durlauf),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4
●USEPA.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Clean Air Act 1990-2020 (summary report). March
2011
第八章环境价值评估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Goulder, Lawrence H., and Donald Kennedy. “Interpreting and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Ecosyst em Services,” in Gretchen Daily et al., eds., Natural Capital: Theory & Practice of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第九章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Baumol, W.J., and W.E. Oates (Ch. 2-3).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Cambridge, 1988.
第十章环境税
●Goulder, Lawrence. “Impacts of Emissions Taxes, Abatement Subsidies, and Mandated
Technologies.” Notes 2011
第十一章排污权交易
●Tietenberg, T. H. The Tradable Permits Approach to Protecting the Commons: What
Have We Learned? , 2000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