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
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
![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9c51649ec3d5bbfc0a7439.png)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 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 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 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 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 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64
3.齿轮安装压板
65
4.变将驱动器与轮毂支架
66Βιβλιοθήκη 5.顺桨接近撞块67
6.限位开关用螺钉
68
7.变桨限位撞块用螺钉
69
8.缓冲器用螺钉
70
9.极限工作位置撞块用螺栓
71
10.连接板用螺栓
72
11.变桨控制 柜支架用螺栓
73
12.控制柜用螺栓
74
13.轮毂与齿轮箱上用螺柱
75
14.锁紧作用螺栓
5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 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 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 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 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 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 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 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 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 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 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 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 进行控制。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 变桨部分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SL1500风电机组变桨系统 ppt课件
![SL1500风电机组变桨系统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820def71fe910ef02df85d.png)
16
伺服电机
带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 相关参数:1.5MW 功率: 4.8kW 额定扭矩:23Nm 额定转速:2000rpm
ppt课件
17
制动器
当制动器供电时,叶片能够向两个方向运行; 当制动器断电时,叶片只能向顺桨的方向运动, 不能向工作位置运动。1.5MW变桨制动器都是单向 的,工作时,一直供电,双方向都能运动,只有 出现紧急情况才断电,限制一个方向运动。
变桨限ppt课位件撞块
24
当叶片变桨趋 于顺桨位置时,顺 桨接近撞块就会运 行到接近开关上方, 接近开关接受信号 后会传递给变桨系 统,提示叶片已经 处于顺桨位置。
ppt课变件 (顺)桨接近撞块
25
顺桨接近撞块和变桨限位撞块的基本维护
a.检查变桨接近开关的清洁度,以保证能够 正常接受信号。
b.检查易损件缓冲块,做到及时更换。 c.检查各撞块螺栓的紧固。
ppt课件
4
二、变桨系统工作示意图
变桨调节范围
风向
顺桨位置
极限工作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
ppt课件
变桨齿轮边缘
5
顺桨位置
停机
启动
变桨保护
满发
ppt课件
6
工作位置
1.5MW轮毂装置示意图
导流帽
轮毂
极限工作位置撞块
轮毂变 桨控制 柜
变桨限 位撞块
轮毂罩 分隔壁
极限工作位置 开关
变桨制动器
ppt课件
缓冲器 变桨接 近开关
ppt课件28Fra bibliotek1.5MW变桨调节范围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置撞块、接近开关、限位开关、缓冲器
ppt课件
变桨培训ppt课件
![变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d3ef2a55270722182ef711.png)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1 供电回路
滑环-轮毂400V
充电器AC500
轴柜:变桨驱动器 pitchmaster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变桨系统结构原理图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 电气原理讲解
3.1 供电回路 3.2 PLC及通讯回路 3.3 安全链回路 3.4 变桨回路 3.5 其它重要电气回路
轴柜:变桨电机加热器/风扇
3.1.1 充电器AC500
为紧急桨蓄电池充电;为主控柜与轴柜提供230V直流电压 400V主电单向/N
电压检测单元供电
24V电源模块 (3号AC500供电)
轴柜:直流回路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1.1.2 在运行过程中,当输出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桨距角保持在0°位置不变,
不作任何调节;
1.1.3 当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以后,调节系统根据输出功率的变化调整
桨距角的大小,改变气流对叶片的攻角,从而改变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的空气动力 转矩,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功率。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PPT演示课件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a3695627d3240c8547ef0f.png)
在安装好控制系统后要设计合理的接线方法,把各控 制系统组件的线固定好,以防止轮毂在转动时发生接 线的故障。
18
变桨系统工作流程: 机组主控通过滑环传输的控制指令; 将变桨命令分配至三个轴柜; 轴柜通过各自独立整流装置同步变换直流
8
9
通过机舱上面的风速仪测量风速,把信息传 送到塔底柜,经过分析信息把变桨的信息传送到 轮毂变桨系统的中心箱,中心箱再把信息转发给3 个轴箱,轴箱在通过变桨驱动来调节叶片的变桨 角度。
变桨角度的信息是通过绝对编码器组件来测 量的。叶片轴承的内齿圈和绝对编码器的测量小 齿轮啮合,测量小齿轮把叶片转动的信息传给绝 对编码器,经过绝对编码器的记数作用把叶片转 动的角度进行测量
6
叶片轴承 变桨齿轮箱 叶片锁组件
7
叶片轴承是连接轮毂和叶片的组件。叶片轴承的内 圈连接叶片,外圈固定在轮毂上。叶片轴承的内齿 与变桨齿轮箱啮合。 变桨齿轮箱固定在轮毂的工艺安装面上,通过变桨 齿轮箱齿轮的转动实现叶片轴承内圈的转动完成叶 片的变桨。 (注意叶片轴承和变桨齿轮箱之间要调整合理的齿 隙) 叶片锁组件是为了对叶片检修或轮毂检修而设计的 防止叶片转动的机械装置。
当电池由于故障导致较长时间未被使用时, 风机主控制器将引发一个充电操作和电池状 况检查以检查电池的功能是否正常。
29
LUST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30
LUST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31
LUST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32
SSB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33
SSB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34
SSB变桨系统故障列表
叶片锁组件:是为了对叶片检修或轮毂检修而设计 的防止叶片转动的机械装置。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培训课件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5cb048b90d6c85ec3ac6c2.png)
1.5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内部资料严禁外泄)UP77/82 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及维护目录1、变桨系统控制原理2、变桨系统简介3、变桨系统故障及处理4、LUST与SSB变桨系统的异同5、变桨系统维护定桨失速风机与变桨变速风机之比较定桨失速型风电机组发电量随着风速的提高而增长,在额定风速下达到满发,但风速若再增加,机组出力反而下降很快,叶片呈现失速特性。
优点:机械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控制原理简单,运行可靠性高。
缺点:额定风速高,风轮转换效率低;电能质量差,对电网影响大;叶片复杂,重量大,不适合制造大风机变桨变速型风电机组风机的每个叶片可跟随风速变化独立同步的变化桨距角,控制机组在任何转速下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额定风速得以有效降低,提高了低风速下机组的发电能力;当风速继续提高时,功率曲线能够维持恒定,有效地提高了风轮的转换效率。
优点:发电效率高,超出定桨机组10%以上;电能质量提高,电网兼容性好;高风速时停机并顺桨,降低载荷,保护机组安全;叶片相对简单,重量轻,利于制造大型兆瓦级风机缺点:变桨机械、电气和控制系统复杂,运行维护难度大。
变桨距双馈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成为当前国内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流。
变桨系统组成部分简介变桨控制系统简介✓主控制柜✓轴柜✓蓄电池柜✓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变桨轴承✓限位开关✓编码器▪变桨主控柜▪变桨轴柜蓄电池柜▪电机编码器GM 400绝对值编码器共10根线,引入变桨控制柜,需按线号及颜色接入变桨控制柜端子排上。
▪限位开关变桨系统工作流程:●机组主控通过滑环传输的控制指令;●将变桨命令分配至三个轴柜;●轴柜通过各自独立整流装置同步变换直流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传递扭矩至变桨齿轮带动每个叶片旋转至精准的角度;●将该叶片角度值反馈至机组主控系统变桨系统控制原理风机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变桨控制1、静止——起动状态2、起动——加速状态3、加速——风机并网状态3.1、低于额定功率下发电运行3.2 达到额定功率后维持满发状态运行4、运行——停机状态1、静止——起动状态下的变桨调节桨距角调节至50°迎风;开桨速度不能超过2 °/s;顺桨速度不能超过5°/s;变桨加速度不能超过20 °/s²;目标:叶轮转速升至3 r/s(低速轴)2、起动——加速状态下的变桨调节桨距角在(50 °,0°)范围内调节迎风;开桨速度不能超过2 °/s;顺桨速度不能超过5°/s;变桨加速度不能超过20 °/s²;目标:叶轮转速升至10 r/s(低速轴)3、加速——并网发电状态下的变桨调节3.1 低于额定功率下的变桨调节桨距角在维持0°迎风;开桨速度不能超过2 °/s;顺桨速度不能超过5°/s;变桨加速度不能超过20 °/s²;变频系统通过转矩控制达到最大风能利用系数, 目标:叶轮转速升至17.5 r/s(低速轴)3.2 达到额定功率后维持满发状态运行桨距角在(90 °,0°)范围内调节;开桨速度不能超过5 °/s;顺桨速度不能超过5°/s;变桨加速度不能超过20 °/s²;通过变桨控制使机组保持额定输出功率不变, 目标:叶轮转速保持17.5 r/s(低速轴)4、运行——停机状态4.1 正常停机叶片正常顺桨至89°;变桨主控柜的顺桨命令通过轴柜执行;顺桨速度控制为5°/s;叶轮空转,机械刹车不动作;4.2 快速停机叶片快速顺桨至89°;变桨主控柜的顺桨命令通过轴柜执行;顺桨速度控制为7°/s;叶轮空转,机械刹车不动作;4.3 紧急停机叶片紧急顺桨至91°或96 °限位开关;紧急顺桨命令通过蓄电池柜执行;顺桨速度不受控制;叶轮转速低于5 r/s后,液压机械刹车抱闸,将叶轮转速降至为零;独立变桨:三个叶片通过各自的轴柜和蓄电池柜实现开桨和顺桨的同步调节;如果某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依然可以安全地使风机顺桨并安全停机。
28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
![28培训教材(变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313514693daef5ef73dae.png)
15
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16
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
17
3.变桨驱动装置
18
19
3.1安装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 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 保证啮合间隙应在0.2~0.3mm之间,间隙由加工 精度保证,无法调整。
20
3.2组成部件
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
21
3.3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 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 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 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 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 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 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 由变频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
11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12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 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 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13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 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 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
7
2.变桨轴承
8
9
2.1安装位置
变桨课件
![变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03776f9b6648d7c1c746db.png)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 连接
1、将CAN-BUS通讯线中的一端正确接入中 控箱侧面的 CAN-BUS接口 2、将CAN-BUS通讯线与DB9针接头正确连接 3、将CAN-BUS通讯线中的DB9针接口端与USB to CAN转接 器连接 4、将USB to CAN转接器的USB端与电脑连接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SSB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2、联调 (1)将所有改动线复位。 (2)检查通讯是否正确 (3)正常后屏蔽故障代码 (4)给以个bybass信号(旁通) (5)点击进入工厂测试模式 (6)保存波形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1、调试准备 (1)调试软件Windbench。 (2)CAN-BUS通讯线一端接DB9针接头。 (3) IXXAT USB to CAN(DB9针接头)转 换器一个。
变桨控制系统的介绍
变桨控制系统安装在轮毂内,它可以实现三个桨叶变 桨动作,MY1.5 系列风机能实现三个叶片独自的变桨动 作。变桨控制系统的备用蓄电池,以维持当电网掉电、 变桨供电或控制单元故障时变桨系统的正常运作。中央 控制箱和轴控箱对变桨电机进行联合控制。当风速变化, 变桨控制系统调节叶片角度,使风轮转速恒定在一个数 值上,这样减少了转速变化对风机零部件及电网的冲击。 除控制功率输出,变桨系统还是风机最重要的制动系统。 中央控制箱:主要用于电能分配和PLC控制。 轴控箱:电机驱动,控制变桨电机的转动和转向。 电池箱:备用电源,停电时为顺桨提供电力。 变桨电机:驱动桨叶偏转。
Battery Modules PBS 电池单元 PBS1-363-000
技术参数 • 标称电压: • 卸载电压: • 标称容量: • 最大充电电压: • 最大充电电流: • 关闭充电所需电流: • 最大放电电流: 秒内) • 内部电阻: 时≤100 mOhm • 均压: 个时激活
变桨培训 PPT课件
![变桨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6402f9b9d528ea81c779a8.png)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1 供电回路
滑环-轮毂400V
充电器AC500
轴柜:变桨驱动器 pitchmaster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1.2 顺桨停机保护
1.2.1 变桨系统不仅实现风机启动和运行时的桨距调节,还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
的刹车系统。
1.2.2 在正常停机和快速停机的情况下,变桨系统将叶片变桨到89°,使叶轮逐
渐停转。
安全链闭合 输出信号-变桨
3.3.1 机舱-滑环24V信号线
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GUODIAN ST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3.3.2 变桨内部安全链
.jpg
2. 变桨系统整体结构组成
我公司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采用最先进电动变桨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 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变桨的控制系统由七个柜体组成:三个轴柜,三个蓄电池柜和一个主控柜, 他们不仅实现风机启动和运行时的桨距调节,而且能够在事故情况下担负起安全 保护作用,完成叶片顺桨操作,同时还完成故障诊断、状态监测、故障状态下的 安全复位功能、雷电保护控制、电池管理功能等,确保了系统的高可靠性。
主控柜:AC500 输出230V直流
3.1.3 电池模块
1)风机出现故障时为变桨电 机提供备用电源进行紧急顺桨。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
![培训教材(变桨)(远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f098ab75022aaea988f0f21.png)
2.变桨轴承
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 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 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 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 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 的目的。
4.变将驱动器与轮毂支架
规格 M12(螺母)
强度 10H
数量 其它
3×12=36
1.力矩扳手 SW 19 ;Ma=95 Nm 2. 涂 Loctite 243 胶
5.顺桨接近撞块
规格 M8×15(全螺纹)
强度 8.8s
数量 其它
3×2=6
1. 力矩扳手 SW 13; Ma=23Nm 2. 涂 Loctite 243 胶
位置1:变桨限位撞块与变桨轴承连接时定位 导向螺钉孔。
位置2:顺桨接近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限 位撞块连接。
位置3:变桨限位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轴 承连接。
顺桨接近撞块
5.3安装位置
顺桨接近撞块安装在变桨限位撞块上,与 顺桨感光装置配合使用。
5.4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顺桨位置时,顺桨接近撞块 就会运行到顺桨感光装置上方,感光装置接受信 号后会传递给变桨系统,提示叶片已经处于顺桨 位置。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 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 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 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 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 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变桨课件
![变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faa4d780eb6294dd886ce8.png)
调试步骤
变桨系统场内调试主要分两部分 1、变桨系统的单调 2、变桨系统与整机的联调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变桨系统的调试步骤 1、SSB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SSB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2、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SSB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SSB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1、单调 (1)改线将通讯模块206U1拔掉。 )改线将通讯模块206U1拔掉。 (2)闭合204Q1,测量电压是否正常。启动UPS电 )闭合204Q1,测量电压是否正常。启动UPS电 源204F4 (3)将轮毂内400V开关闭合,按下接触器2K1启动 )将轮毂内400V开关闭合,按下接触器2K1启动 (4)分别对各个桨叶通过变桨控制器进行调节0度 )分别对各个桨叶通过变桨控制器进行调节0 与91度。 91度。 (5)对滑块进行调节,使滑块正好触发91度限位 )对滑块进行调节,使滑块正好触发91度限位 开关。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OAT变桨系统调试步骤
1、单调 (1)首先我们在调试之前要把205U1与205U3拔掉,通讯 )首先我们在调试之前要把205U1与205U3拔掉,通讯 206U1拔掉。 206U1拔掉。 (2)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将204Q1(轮毂400V)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将204Q1(轮毂400V) 闭合,将205U1、205U3复位,使用万用表测试中控箱电 闭合,将205U1、205U3复位,使用万用表测试中控箱电 源三相五线电压。L1,L2,L3每两项之间电压为380V, 源三相五线电压。L1,L2,L3每两项之间电压为380V, L1,L2,L3与 L1,L2,L3与N和PE之间均为220V左右。 PE之间均为220V左右。 (3)电压测量后将轴控箱开关闭合,检查轴控箱PMC与 )电压测量后将轴控箱开关闭合,检查轴控箱PMC与 PMM状态正确后,将中控箱400V开关闭合以及中控箱内 PMM状态正确后,将中控箱400V开关闭合以及中控箱内 部所有空开闭合。再次检查轴控箱内PMC与PMM状态灯。 部所有空开闭合。再次检查轴控箱内PMC与PMM状态灯。 (4)打开Windbench软件并选择通讯接口 。 )打开Windbench软件并选择通讯接口
变桨距系统培训课件(PPT 67页)
![变桨距系统培训课件(PPT 67页)](https://img.taocdn.com/s3/m/d6afa014d5bbfd0a78567345.png)
16
1.3.2.2 液压变桨
液压变桨距系统(Hydraulic Pitch Control System)主要由推动杆、支撑杆、导套、防转装 置、同步盘、短转轴、连杆、长转轴、偏心盘、桨叶法兰等部件组成。
各部分作用如下: 推动杆: 传递动力,把机舱内液压缸的推力传递到同步盘 上; 支撑杆: 是推动杆轮毅端径向支撑部件; 导套: 与支撑杆形成轴向运动副,限制支撑杆的径向运动; 同步盘: 把推动杆的轴向力进行分解,形成推动三片桨叶 转动的动力; 防转装置: 防止同步盘在周向分力作用下转动,使其与轮 毅同步转动。
状态 自动/手动切换Fra bibliotekRS485Pitch system
电压 电流
紧 急
信号
收
电压/电
桨
流监测
温 状控 变
度 态制 桨
电
信 信命 速
机
风扇
号 号令 度 Pt100
温 度
电源开关
整流桥
电池柜
伺服驱动器
叶
U
W
片
电机
桨
电
机 刹
变桨电机
转速
距
反馈
角
A
B
车
位置编码器
92 95 度度 限限 位位 开开
关关
22
2.2 智能变桨
1.3.2.1
电动变桨
1.3.2.2
液压变桨
15
1.3.2.1 电动变桨
电动变桨距系统(Electric Pitch Control System)一般包括变桨距伺服电机、控制器、电机 驱动器、UPS、减速箱、传感器等。图中只画出了一个桨叶的变桨距执行机构,其它两个桨叶与此 完全相同。每个桨叶分别采用一个带位移反馈的伺服电机进行单独调节,位移传感器采用光电编码 器,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上,采集电机转动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顺桨接近撞块和变桨限位撞块的 基本维护
1.检查顺桨感光装置的清洁度,以保证能够 正常接受感光信号。
2.检查易损件缓冲块,做到及时更换。 3.检查各撞块螺栓的紧固。
48
6.极限工作位置撞块和限位开关
14
15
2.4变桨轴承基本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桨轴承表面防腐涂层。 3.检查变桨轴承齿面情况。 4.变桨轴承螺栓的紧固。 5.变桨轴承润滑。
16
2.5变桨系统工作环境
17
3.变桨驱动装置
18
19
3.1安装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螺柱与轮毂配合联接。变 桨齿轮箱前的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圈啮合,并要 保证啮合间隙应在0.2~0.3mm之间,间隙由加工 精度保证,无法调整。
7
2.变桨轴承
8
9
2.1安装位置
变桨轴承安装在轮毂上,通过外圈螺栓把紧。 其内齿圈与变桨驱动装置啮合运动,并与叶片联接。
10
2.2工作原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通过变桨驱动电机带 动变桨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对风向地迎角, 使叶片保持最佳的迎风状态,由此控制叶片的 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 的目的。
6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 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 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 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 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 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 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风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 变桨部分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1.变桨控制系统简介
3
4
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 -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从额定功率起,通 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 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发 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26
3.6变桨电机技术参数
27
28
29
3.7变桨齿轮箱技术参数
30
31
4.雷电保护装置
32
33
34
4.1安装位置
雷电保护装置在变桨装置中的具体位置见图1, 在大齿圈下方偏左一个螺栓孔的位置装第一个保 护爪,然后120等分安装另外两个雷电保护爪。
35
4.2组成部件
雷电保护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按照安装顺序 从上到下依次是垫片压板,炭纤维刷和集电爪。
位置1:变桨限位撞块与变桨轴承连接时定位 导向螺钉孔。
位置2:顺桨接近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限 位撞块连接。
位置3:变桨限位撞块安装螺栓孔,与变桨轴 承连接。
44
顺桨接近撞块
45
5.3安装位置
顺桨接近撞块安装在变桨限位撞块上,与 顺桨感光装置配合使用。
46
5.4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顺桨位置时,顺桨接近撞块 就会运行到顺桨感光装置上方,感光装置接受信 号后会传递给变桨系统,提示叶片已经处于顺桨 位置。
22
3.4变桨驱动装置平面图
23
24
位置1:压板用螺纹孔,用于安装小齿轮压 板。
位置2:驱动器吊环,用于起吊安装变桨驱 动器。
位置3:螺柱。与轮毂联接用。 位置4:电机接线盒。
25
3.5变桨驱动装置的基本维护
1.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清洁度。 2.检查变将驱动装置表面防腐层。 3.检查变桨电机是否过热、有异常噪声等。 4.检查变桨齿轮箱润滑油。 5.检查变桨驱动装置螺栓紧固。
1.检查雷电保护装置的表面清洁。 2.检查炭刷纤维的是否完好。 3.检查雷电保护装置螺栓的紧固。
38
5.顺桨接近撞块和变桨限位撞块
39
40
41
变桨限位撞块
42
5.1安装位置
变桨限位撞块安装在变桨轴承内圈内侧,与 缓冲块配合使用。
43
5.2工作原理
当叶片变桨趋于最大角度的时候,变桨限位撞 块会运行到缓冲块上起到变桨缓冲作用,以保护变 桨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5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 变化来进行调节的。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 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 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 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 作位置。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 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 0~86度。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 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 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 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变桨系统作为 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 进行控制。
20
3.2组成部件
变桨驱动装置由变桨电机和变桨齿轮箱两部分组成。
21
3.3工作原理
变桨齿轮箱必须为小型并且具有高过载能力。齿 轮箱不能自锁定以便小齿轮驱动。为了调整变桨,叶 片可以旋转到参考位置,顺桨位置,在该位置叶片以 大约双倍的额定扭矩瞬间压下止挡。这在一天运行之 中可以发生多次。通过短时间使变频器和电机过载来 达到要求的扭矩。齿轮箱和电机是直联型。变桨电机 是含有位置反馈和电热调节器的伺服电动机。电动机 由变频器连接到直流母线供给电流。
36
4.3工作原理
雷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将作用在轮毂和叶片 上的电流通过集电爪导到地面,避免雷击使风机线 路损坏。炭纤维刷是为了补偿静电的不平衡,雷击 通过风机的金属部分传导。在旋转和非旋转部分的 过渡处采用火花放电器。这个系统有额外的电刷来 保护轴承和提供静电平衡的方法。
37
4.4雷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维护
11
2.3变桨轴承的剖面图
12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变桨轴承采用深沟球轴 承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载荷,也可承受轴 向载荷。承受纯径向载荷时,接触角为零。
13
位置1:变桨轴承外圈螺栓孔,与轮毂联接。 位置2:变桨轴承内圈螺栓孔,与叶片联接。 位置3:S标记,轴承淬硬轨迹的始末点,此区 轴承承受力较弱,要避免进入工作区。 位置4:位置工艺孔。 位置5:定位销孔,用来定位变桨轴承和轮毂。 位置6:进油孔,在此孔打入润滑油,起到润 滑轴承作用。 位置7:最小滚动圆直径的标记(啮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