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病室开窗痛风,2次/日,每次15-30分钟。
保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为50%-60%。
湿式清扫地面,2次/日。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为不能自行进食的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
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活动和充分休息。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剪指(趾)甲、剃胡须、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日;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2次/日。
体温超过37.2℃,q4h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
超过39.5℃执行高热护理常规;评估大便1次/日,遵医嘱记录尿量,记录于体温单上;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并记录。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二、发热护理常规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肿瘤、中暑及中毒等,体温在38-38.9度为中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过高热,q4h测量T、P、R,体温正常三日后,改为2次/日。
1.体温升至39℃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袋置头部、腋下或腹股沟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及冷盐水灌肠等。
2.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4.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做好记录。
5.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上,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1、按入院护理常规护理。
2、按级别护理。
3、新入院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三天正常者改为每日一次,高热在39.5C以上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按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6、入院时测血压一次,磅体重一次,以后每周磅体重一次(重病卧床的应在体温单体重栏内“卧床”)。
7、入院后按医嘱送验血样本,留次清晨第一次小便送验常规,三天内送大便常规。
8、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适当体位。
对危重病人应常帮助变换体位,必要时加用软垫保护受压部位,以防止褥疮。
9、做好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
10、随时备好抢救用品,遇病情突变,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按各系统危重病人常规护理。
11、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准确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12、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操作检查准备。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代血浆﹑低分子右旋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响。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方案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根底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平安防护。
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危重病人根底护理常规一、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病症,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去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平安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二、肺炎护理常规【概念】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护理评估】1、体温变化。
2、咳嗽咳痰情况,痰的颜色、量、性状和胸痛的程度。
3、呼吸困难的程度。
4、精神症状,有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消炎、镇咳、支持等治疗。
5、对症处理:呼吸困难紫绀明显时给予吸氧;胸痛或剧咳者,可取患侧卧位或遵医嘱给镇咳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健康指导】1、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防止交叉感染。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概念】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护理评估】1、评估痰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气味。
2、评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症状与体征,如烦躁、出汗,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为患者
实施医疗护理的过程。
一、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监测患者体征,积极控制患者症状,发现患
者的恶化趋势,及时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合理做好患者的巡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
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加强患者的营养护理,注意患者的进食量,及时补充进食,积极
推进恢复营养状态,维持患者正常进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四、严格按照行政管理要求,实施临床护理。
护士需要根据常规程序,完成医疗护理记录,及时完成患者的记录,并及时反映护理状况,便于医
生正确诊断。
五、严格记录护理药物使用,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审查患者使用药物,严格记录护理记录,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六、注意实施安全护理,预防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
使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预防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并给予护理。
七、积极宣传护理知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使患者重视护理,
并尊重护士的工作,更有效地实施护理。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开展优质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做好患者的饮食、休息与运动、药物、心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2.按分级护理要求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3.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4.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满足生活需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6.做好内科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护理以及特殊治疗、检查的护理。
7.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并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8.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包括:Braden评分、防跌倒评分、疼痛评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10.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按医嘱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
第三节昏迷护理1.谵妄﹑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以避免坠床;按医嘱给镇静剂,并适当约束病人,以防止外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1. 引言内科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旨在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内科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介绍内科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
2. 患者观察和记录2.1 体温测量测量患者体温的常用方法包括口腔、腋窝和肛门温度测量。
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
2.2 血压测量测量患者血压是了解患者心血管状况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值。
2.3 心率监测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护士可以使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进行心率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4 呼吸观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可以评估其呼吸系统功能。
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并记录相关信息。
2.5 疼痛评估疼痛是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护士应通过与患者沟通和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等方式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以便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1 观察病情变化的常见指标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
3.2 病情变化的处理当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时,护士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监测生命体征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4. 药物管理4.1 药物的安全使用护士应了解常用内科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作用,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4.2 药物的监测与评估护士应及时监测和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4.3 药物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注意事项的教育,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5. 饮食护理5.1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饮食禁忌,护士应向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提高饮食质量。
5.2 饮食监测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和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饮食问题。
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常规
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住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一、接入院通知后,视病情确定床位,备齐病人所需用物。
危重病人应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立即通知医生。
视病情给氧、吸痰、配血、建立静脉通道等。
二、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将病人护送至床旁,并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和护士。
三、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四、T、P、R、BP测量,若异常,按照《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措施。
六、病人入院48小时内留取大、小便等标本送验。
七、每周测体重一次,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
八、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做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
第二节发热病人护理常规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体温(以口腔温度为例)在37.3℃~38℃以下为低热,38.1℃~39℃为中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绝对卧床:因高热时,新陈代谢率增快(体温升高1℃,代谢率增加7%),消耗多,进食少;体弱,此时应减少活动,安置舒适的体位让其卧床休息,同时为患者提供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合适的休息环境。
(二)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三)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应在半小时后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发热及寒战时及时抽取血进行培养,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3、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4、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
(四)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舒适: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卫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病人的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用药膳、病后饮食、调理饮食等不同的饮食方案,促进病人的康复。
3.病人的休息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时间和作息规律,保证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4.病人的活动护理: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5.病人的情绪护理: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支持,积极引导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的信心,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6.观察与记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记录病人的诊治情况,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7.病人的口腔护理:定期给予病人口腔清洁护理,如刷牙、漱口等,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8.定期给予病人体位转换: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期帮助病人转换体位,防止病人发生褥疮和其他并发症。
9.病人的皮肤护理:定期给予病人身体清洁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和损伤。
10.给予病人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咐,正确给予病人药物,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用药错误。
总之,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是为了提供全面的护理,维护病人的健康和康复。
通过合理的饮食、休息、活动、情绪的护理,以及环境的舒适和药物的管理,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病人的安全。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安全。
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床。
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
3、即刻测量入院时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询问有无过敏史,记录在三测单上,并通知医师。
4、一般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1次,若体温℃(含℃)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含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1次,病危、病重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1次,每周测体重及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并记录在三测单上。
5、专业护士根据首诊记录,作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凡做各种辅助检查,一般病人由护工护送,病危、病重病人由医护人员共同护送到相关科室检查。
10、重危患者按医嘱须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11、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12、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
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3、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14、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内科护理常规范文
内科护理常规范文内科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体征观察、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科护理的常规。
一、生活护理1.保持室内环境整洁、通风,保持室温适宜。
2.给予合理的饮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膳食调整,如低盐、低脂、低蛋白等。
3.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如洗脸、洗澡、刷牙等,并预防皮肤褥疮的发生。
4.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导致压迫性损伤。
5.帮助患者进行排尿和排便,监测排尿和排便情况,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等问题。
6.维护患者个人隐私权,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体征观察1.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记录并观察体征变化。
2.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神经系统表现。
3.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包括颜色、温度、湿度等变化。
4.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关注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有无呼吸困难等。
三、药物治疗1.按照医嘱准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口服药物、皮下注射、静脉输液等。
2.监测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3.对患者进行药物的教育,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四、并发症预防1.预防病理性骨折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
2.预防压力性损伤,定期翻身,减少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
3.防止感染的发生,如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佩戴口罩等。
4.预防呼吸系统问题的发生,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道清洁等。
上述是内科护理的常规内容,每个环节都需要护士进行精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只有专业的内科护理才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环境: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测量2次,连续三天。
体温超过37.5°C者每日测量3次,体温超过38.5°C应给予物理降温,每4小时测量次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日1次。
5.根据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6.根据病情指导饮食,并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和康复中的作用。
7.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及送检。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
9.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0.根据内科各专科疾病特点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并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操作方法。
11.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12.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大便次数增多者或便秘三天者给以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危重病人例外),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13.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病、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胸痛者取患侧卧位,大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无刺激性的饮食。
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痰不易咳出时,应多饮水,并行雾化吸入;痰量较多者行体位引流排痰;痰多而咳嗽无力者需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
6.病人进行特殊检查时,如:支气管镜、胸腔穿刺等,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观察的护理。
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8.鼓励病人多漱口,以增加食欲,防止感染。
9.高热、咯血病人,按发热、咯血护理常规执行。
10.心理护理:安慰和鼓励病人,消除焦虑紧张情绪,放松身心,配合治疗。
11.健康指导:积极宣传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指导病人戒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二、慢性支气管炎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老年、幼儿、体弱的病员应延长休息时间。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并发症。
3.饮食护理: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
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5.咳嗽、咳痰的护理:(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每2—4小时定时进行有效咳嗽。
(2)胸部叩击: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
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
叩击时应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15min,引流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况,注意神志、呼吸及有无紫绀。
(4)吸入疗法:包括湿化疗法和雾化吸入疗法。
在湿化疗法时,应密切观察病情,经常协助病人翻身、排背、必要时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急性阻塞。
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
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8.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情绪变化原因,给予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耐寒力,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冬季晨起外出注意保暖或使用口罩,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员接触。
三、肺炎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卧床休息,降低机体耗氧,注意保暖。
胸痛时取患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呼吸困难取半卧位,给氧气吸入。
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1-2L/d。
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4.病情观察:(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如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抗休克抢救。
(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注意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5.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应用抗生素前应遵医嘱迅速留取痰、血液及其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6.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
7.指导并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凡年老体弱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如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多饮水。
鼓励病人经常漱口,有口唇疱疹者局部涂抗病毒软膏,防止继发感染。
8.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烦躁、焦虑、恐惧的情绪。
9.健康指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异物对呼吸道的刺激,鼓励病人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四、慢性阻塞型肺疾病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5.病情观察: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一经发现胸痛或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生,观察体温、呼吸、心率、紫绀及肺部体征,监测血气分析。
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6.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拍背,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7.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每天持续15h以上的氧疗。
8.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更多心理关怀及帮助,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呼吸功能锻炼,学会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心肺功能代偿期,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者嘱其卧床休息;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如有明显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谵妄、性格改变或出现意识障碍,一般提示有发生肺性脑病或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的可能,应立即告知医生处理。
5.低流量(1-2L/分)、低浓度(25%~30%)持续给氧,并观察用氧效果。
6.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帮助病人正确排痰。
7.药物治疗护理:静脉应用呼吸兴奋药时,不应用量过大或给药过快,以免出现呼吸过快、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出汗、呕吐、肌肉震颤等副作用;慎用镇静剂、强心药、碱性药物和利尿药;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真菌感染。
8.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9.注意口腔卫生,观察全身水肿情况,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10.健康指导: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及长期氧疗,避免受凉,劝其戒烟。
六、支气管哮喘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强迫体位,并给予支撑物,使之舒适省力。
3.饮食护理:发作过程中,不宜进食,缓解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禁食与病人发病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等。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作先兆,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病房,如出现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粘膜过敏症状,或胸部闷胀感,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及节律变化。
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6.保存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痰栓,必要时做好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准备,配合抢救。
7.用药护理:应用拟肾上腺素药物时,注意有无心悸、兴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忌用此类药物。
应用氨茶碱类药物时,应控制浓度和滴速,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时可引起水钠潴留、血钾降低、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停药反跳等,须加强观察。
禁用吗啡和大剂量的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8.心理护理:哮喘发作时病人烦躁不安,应安慰病人,及时解释和疏导,以缓解紧张情绪。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喷雾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掌握发病规律,避免接触过敏源,如某种花粉、粉尘、动物皮毛、鱼虾、药物、油漆等;避免精神刺激;并劝其戒烟。
七、支气管扩张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
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忌刺激性食物。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大咯血时应禁食。
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
留取全日痰,观察分层并留取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加强痰液的引流,减轻感染,给予药物祛痰和体位引流。
6.大咯血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备好抢救物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7.如需做纤维支气管镜等特殊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8.注意口腔卫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9.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观察止血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特殊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的应用。
10.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安静休息,指导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咳出。
11.健康指导:教会病人体位引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劝其戒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八、自发性气胸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常规。
2.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用力、屏气、咳嗽等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
血压平稳者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1次,注意防止引流管脱落。
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观察胸闷、胸痛等,如病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