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
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24ff7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70.png)
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引导语:在一个标准、有序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要想取得长远的开展,必须有一套清晰的战略。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没有战略的企业通常只能着眼于现在,为短期的物质利益而疲于经营,最终往往落得销声匿迹。
战略定义和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明确自身需要搭建什么样的架构,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去吸引和培养人才。
战略源自组织的使命和远景。
只有先明确了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和价值之所在,预见并逐步清晰了组织要到达的目标状态,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战略。
战略本身也是一种设想,是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对现在的指导。
企业的战略设想通常形成于企业的领导者;他们在理解企业的使命和远景的根底上,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企业的现状,通过一系列非因果断定的逻辑、非线性思考进行战略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战略。
战略制定出来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去落实战略。
战略通常以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目标是可见的,便于传递和理解,从而使企业所有成员的努力都能够朝向一个共同的东西,以实现领导者的战略意图。
但在现实中,企业即使有了一个好的战略,并制定出了相应的目标,也往往难以落实,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原因何在?影响战略落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成员的素质、企业文化等;而从目标本身来看,它能否得到有效的传递,是战略能否得以落实的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在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s)能够成为在管理学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意义的概念了。
1955年,当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首次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时,它尚在孕育之中。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却使它在xx年、xx年、xx年连续荣登《财富》“全球500强”之首。
它就是铸就“环球商业神话”的美国沃尔玛零售连锁集团。
沃尔玛的辉煌成就令人很难置信它从无到有,直至独霸一方的开展历程仅有短短数十年。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eae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9.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成功之路,也是企业的命脉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三个成功的战略管理案例,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三个战略管理案例分别来自汽车、电子和饮料行业。
第一个案例来自汽车制造行业,是德国汽车厂商BMW的成功战略。
BMW的成功源于其实施了多个深入的战略,并集中精力打造高端品牌。
BMW通过全面优化汽车设计和制造,提高客户满意度,并提高车辆质量和安全。
同时,BMW还专注于专业市场,开发针对特定需求的产品,并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
这些战略及其实施方式使得BMW成为高端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并在汽车行业树立了强大的品牌。
第二个案例来自电子行业,是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
苹果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成为了业界的领袖,其成功源于创新、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理这四个核心方面。
苹果公司致力于创新,一直是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公司之一。
除此之外,苹果还拥有极强的品牌力量,以及独特而耐人寻味的营销策略。
此外,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都非常出色。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电子产品的领导品牌。
第三个案例来自饮料行业,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战略。
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源于其深度研究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并不断改进产品。
这个公司也非常擅长扩大销售渠道并使其产品全球化。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可口可乐成为了全球最著名的饮料品牌之一。
这三个战略管理案例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展示出所有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全部技巧和好处。
一般来说,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首先,深入研究并理解企业和市场环境,其次,开发出一系列可行的战略并积极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有效的管理和成功的结果。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被要求用更智慧的方式管理自己,以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朝着成功案例的方向迈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取得成功,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开发出独特的、适合自己的管理策略,并在成功案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1a72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7.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引言战略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战略管理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情况和激烈的竞争压力。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几个成功的战略管理案例,以揭示其背后的关键因素和成功之道。
一、Apple公司的战略管理Apple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其创新的产品和卓越的用户体验而闻名。
苹果公司的成功可以归功于其独特的战略管理。
首先,苹果公司专注于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如iPhone和iPad,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苹果公司注重品牌塑造,通过精心设计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树立了高质量和高品质的形象。
此外,苹果公司还实施了垂直整合的战略,控制了整个产品供应链,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
二、谷歌公司的战略管理谷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在线广告公司,其成功的战略管理也是业界的典范。
首先,谷歌公司注重创新,并将创新置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中。
谷歌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如谷歌地图和谷歌云端硬盘,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次,谷歌公司实施了开放式战略,鼓励员工自由地提出创新想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来实现这些想法。
此外,谷歌公司还注重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用户数据,精确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
三、亚马逊公司的战略管理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其成功的战略管理为其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亚马逊公司实施了低成本战略,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产品。
其次,亚马逊公司注重创新,并且不断扩大其产品线,如Kindle和亚马逊Echo。
此外,亚马逊公司还通过建立强大的物流网络和提供快速的配送服务,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结论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战略管理在企业的成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需要关注创新、品牌塑造、垂直整合、开放式战略、数据驱动决策和低成本策略等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和调整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123e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2.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近年来,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和利益最大化,制定和实施策略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战略管理案例来探讨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案例背景: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直未能实现预期的盈利和市场份额。
公司的领导层决定进行战略管理的改革,以寻求突破。
战略分析:首先,公司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
通过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客户需求和自身资源能力的评估,公司确定了当前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
其次,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
在分析内部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外部机会和威胁,公司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战略方向。
战略制定:在分析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以下几个战略目标:1.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决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力。
2. 拓展国际市场:公司计划进军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3. 加强供应链合作:公司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改善供应链效率和产品成本。
战略实施:为了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公司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 人力资源培养:公司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战略意识,为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持。
2.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公司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将战略目标与个人绩效进行挂钩,以激励员工为战略目标努力。
3. 沟通与协作:公司注重内部沟通与协作,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以实现战略目标的全面推进。
战略评估:在一定时间后,公司进行了战略评估,以了解战略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通过对公司盈利状况、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的评估,公司发现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总结:以上案例分析中,我们看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通过战略分析、制定、实施和评估,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它需要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8d2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3.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一、引言战略管理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一种长期规划方法,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战略管理案例来探讨其背后的战略管理原则和实践方法。
二、案例背景本案例研究的是一家国际电子消费品公司,该公司在市场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公司决定进行战略调整,并将焦点从传统产品扩大到数字化市场。
三、分析与评估1. 内外环境分析在战略调整之前,该公司进行了内外环境的详细分析。
内部分析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评估,而外部分析则涉及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综合分析内外环境,公司能够确定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战略定位。
2. 制定战略目标基于内外环境分析的结果,该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提升品牌形象。
这些目标的设定旨在帮助公司在数字化市场中取得成功。
3. 实施战略实施战略是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
该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实施其战略目标。
首先,他们建立了一个跨部门的团队,负责推动数字化转型。
其次,他们对人力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培养了新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公司还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改善了产品供应链以及优化了客户服务。
4. 监控和评估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定期进行监控和评估。
他们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开展市场调研和与客户沟通等方式来确定战略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如果发现有偏差,公司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结论与启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 战略管理需要全面考虑内外环境因素,确定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战略定位。
2. 战略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和可实施。
3. 实施战略需要跨部门合作和人力资源的支持。
4. 监控和评估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和改进是成功的关键。
五、总结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战略管理案例,探讨了战略管理的原则和实践。
仅有合适的战略目标并不能保证成功,而是需要通过全面分析、明确规划、合理实施以及不断监控和评估,才能使战略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bd8bfe941ea76e58fa044f.png)
《战略管理与伦理》总复习二案例分析及其参考答案(一)福特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起、衰败和复兴,是一个典型的反映管理重要性的案例。
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有着精明强干得头脑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自从1889年《科学美国》作了有关德国奔驰汽车的结构和制造的报道后,许多美国人从事汽车制造,于1896年制造出第一辆福特汽车。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A”型到“R”和“S”型汽车,参与几十家汽车公司的竞争,当时还没有什么优势。
但1908年开始生产福特“T”型车就标志着福特垄断局面的开始。
“T”型车的特点是结构紧凑、设计简单、坚固、驾驶容易、价格较低。
1913年福特采用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生产法并实行汽车零件的标准化,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当年产量增加到13万辆,1914年增加到26万辆,1923年增加到204万辆,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形成垄断的局面。
福特从而建立起一个世界上最大和盈利最多的制造业企业,它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可是,福特坚信企业所需要的只是所有主管企业家和他们的一些“助手”,只需“助手”的汇报由他发号施令即可运行。
他认为公司组织只是一种“形式”企业无需管理人员和管理。
随着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兴起,汽车有着不同档次的需要,科技、产供销、财务、人事等管理日趋复杂,个人管理已难以适应这种要求。
只过了几年,到1927年,福特已丧失了市场领先的地位,以后的20年,逐年亏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无法进行有力的竞争。
当时它的强劲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则从20年代开始走着一条与福特经验相反的路子。
“通用”原是一些竞争不过福特的小公司拼凑起来的,在建立之初,这些小公司作为“通用”的一部分各自为政,通用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公司的许多工作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不仅使这些领导人忙于事务,无暇考虑公司的方针政策,并且限制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
而1920年后,新接任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对公司进行了大整顿、大改组。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13e6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7.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计划。
它涉及到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战略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案例背景:某家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在市场上遇到了激烈的竞争,其产品销售额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公司管理层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管理,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经过深入分析,公司决定重新制定战略,以重塑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市场机会和威胁,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组织绩效。
通过战略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的影响:经过重新制定战略管理后,该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公司对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新定位了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
其次,公司优化了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重要的是,公司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这些举措帮助公司重新获得了市场份额,提高了盈利能力。
结论:以上案例表明,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组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发展。
因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战略管理,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战略管理,组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发展。
因此,战略管理应该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高度重视和持续优化。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篇)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bf83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卓越的战略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
二、华为的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最初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代理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执行。
三、华为的国际化战略1. 市场选择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体现在市场选择上。
华为在进入新市场时,始终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选择那些竞争激烈、技术要求高的市场作为突破口。
例如,华为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时,选择了英国作为切入点,因为英国市场对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市场竞争激烈。
2. 技术领先华为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例如,华为在4G和5G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本地化战略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
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招聘当地人才、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融入当地市场。
例如,华为在欧洲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并与欧洲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4. 品牌建设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也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赞助体育赛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合作伙伴关系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华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还能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
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因素1. 清晰的战略目标华为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明确,即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这一目标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这使得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0eec0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a.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方面采用的一种全面性方法,旨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竞争、发展和变革等挑战。
战略管理的核心在于选定正确的战略,为公司的长期成功打下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三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案例,以探讨不同战略选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 沃尔玛公司的“低价战略”沃尔玛公司创建于1962年,最初定位于提供便宜的商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沃尔玛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并在中国、印度等国家拓展业务。
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其低价战略,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沃尔玛公司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与供应商协商价格、采用先进技术擦除成本、优化物流等等。
通过这些手段,沃尔玛公司能够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同时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但低价战略并非没有风险。
一些评论人士指出,沃尔玛公司在追求“无休止的成长”时忽视员工福利和社会责任,例如低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员工的长期利益。
因此,沃尔玛公司不仅要迅速应对一次次的反垄断调查,还需改进其商业模式以解决员工和社会问题。
2. 爱立信的“创新战略”爱立信是一家全球性的通信设备和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瑞典。
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83,000名员工,其业务包括网络设备、云服务等。
爱立信公司一直坚持创新战略,并通过持续性创新来迎接先进技术的挑战。
对于爱立信公司而言,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爱立信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并如火如荼地拥抱发展中的技术,同时也借助各级合作伙伴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关系,如与Verizon、Ericsson等合作。
然而,爱立信公司的创新战略也存在一些限制。
由于其业务范围太广,公司可能会固守原有的陈旧技术,而不去涉足新领域。
此外,建立合作关系也可能影响公司的独立创新能力。
爱立信公司需要在创新与合作之间取得平衡,既保持创新,又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技术与业务合作。
3. 亚马逊公司的“市场份额战略”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华盛顿。
战略管理的经典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的经典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b37e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a.png)
战略管理的经典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略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战略管理是指以长远的眼光来制定和执行企业的目标和计划,以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不仅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本文将以经典的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经典案例所揭示的战略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以期为企业战略制定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Michael Porter的五力分析Michael Porter是现代战略管理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五力分析。
五力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况和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威胁。
它由五个核心要素组成,包括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竞争者的强度、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和替代品的威胁。
以著名的P&G公司为例,通过五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产品品牌形象和销售渠道的高度垄断化,使得其供应商和买家的议价能力相对弱化,因此公司不仅可以控制成本,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此外,P&G在市场上占据了强势地位,并对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和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做了充分的预判和防范。
这一分析结果表明,P&G公司的战略管理实践是非常成功的。
二、SWOT分析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其全称为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alysis。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预测市场机会和潜在风险,从而有效制定和调整企业的战略管理计划。
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SWOT分析经常被应用于企业的评估和规划,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不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如苹果公司就是一个成功运用SWOT分析的典型例子。
通过SWOT分析,苹果公司成功地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掘了市场机会和潜在威胁,并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00d66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a.png)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一家公司的战略管理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因素和挑战。
案例分析对象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该公司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这家公司的战略管理团队在其成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该公司成功的战略管理体现在其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和前瞻性规划上。
该公司在早期就意识到了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并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机遇。
通过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该公司能够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抓住机遇,避免了行业变革带来的风险。
其次,该公司注重创新和技术研发,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在战略管理上重视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种持续的创新为公司赢得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除此之外,该公司在战略管理上还注重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公司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建立了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使得创新和战略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这种注重人才的战略管理理念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尽管该公司在战略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公司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公司还需要在全球化发展中应对不同市场的法律、文化和政治环境,这也是一个需要战略管理团队不断优化的领域。
总而言之,这家科技公司的成功是其战略管理团队长期以来的努力和远见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持续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该公司建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公司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适应变化,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解读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51f2b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6.png)
一、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1、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主要特点是什么?纵观“格兰仕”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 它在微波炉市场获得成功, 实际竞争优势的法宝就是实施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 为实施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格兰仕”一直拼命扩大生产规模, 以摊薄各种成本, 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并在企业整个经营价值链中, 采取各种策略来降低微波炉的单位成本, 从而树立其在行业、市场中的成本(价格)优势, 通过不断降价来排挤竞争对手, 抢占市场份额, 使企业的市场销售量、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格兰仕采取的是哪种竞争战略?这种战略有几种方式?答:格兰仕采取的是低成本战略,是所有战略中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它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成为市场中成本最低的生产者,让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以成本的优势与他人竞争。
它有三种方式:同样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同样的价格更好的质量,更好的质量较低的价格。
3、格兰仕是如何降低成本的?经过反复研究、比较分析, 他们决定集中力量投资生产微波炉。
1998年和1999年两次变相降价一一即增加微波炉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赠品分量, 实施“买一赠多”(根据产品型号分别附赠七、九、十一件相关产品)的价格策略, 当年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到61%和67.1%. 下面,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格兰仕”是如何实施其成本领先战略的。
在营销宣传方面,在生产运作领域,最后, 由于具有了成本优势, 格兰仕在产品定价上, 运用量一一本一一利分析技术确定其产品价格及历次降价幅度。
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1、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何在?市场:没有长三角辽阔从市场角度来说,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地理上的区隔,再从整体经济实力来考察,张汉文说:“海关的问题,其实在全国的政策都一样的,但是这边的海关似乎特别严厉。
”与此相比较,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很重视台商的这块心病。
人力资源:遭遇制约而谈到管理人才乃至高级人才,那更是珠江三角洲的弱项。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655b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1.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的规划与执行过程。
它涉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建立以及对企业未来方向的指引。
以下是对一个战略管理案例的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必须不断地审视和调整其战略以保持竞争力。
以XYZ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内运营的公司,面临着市场饱和和消费者需求多变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XYZ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战略管理措施。
首先,XYZ公司进行了SWOT分析,识别了自身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
通过这一分析,公司发现其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成本控制和市场创新方面存在劣势。
同时,公司也看到了新兴市场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威胁。
基于SWOT分析的结果,XYZ公司制定了以下战略:1. 利用品牌优势,通过增加广告投入和社交媒体营销来提升品牌影响力。
2.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3. 投资研发,推出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 探索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市场,以实现市场多元化。
5. 加强数字化转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应用来拓宽销售渠道。
在执行这些战略的过程中,XYZ公司采取了以下行动:- 与广告公司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创新的广告活动,以提高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吸引力。
- 通过谈判和合同优化,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 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开发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产品。
- 派遣市场调研团队到新兴市场进行实地考察,以更好地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 投资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以提高在线销售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这些战略的实施,XYZ公司成功地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强了盈利能力,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4751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3.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1. 引言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制定和实施长期目标的过程,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
本文将对一些经典战略管理案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2. 案例一:苹果公司2.1 背景介绍苹果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创始人乔布斯以及后继者库克在战略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成功而又引人注目的举措。
2.2 战略选择与实施苹果公司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iPhone、iPad)并建立品牌忠诚度,成功地实现了多元化战略。
此外,苹果还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合作、强调用户体验等方式巩固市场地位。
2.3 成功因素与教训•成功因素:领导者视野远大、创新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
•教训:不能依赖单一产品、竞争激烈、全球经济波动等风险。
3. 案例二:亚马逊公司3.1 背景介绍亚马逊公司是一家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其创始人贝佐斯在战略管理方面采取了独特而成功的策略。
3.2 战略选择与实施亚马逊以“顾客至上”为核心理念,聚焦于提供便利、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增加物流能力,并建立起忠诚度高的会员制度,亚马逊实现了强劲的增长。
3.3 成功因素与教训•成功因素:顾客导向、品牌壁垒、物流管理等。
•教训: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风险、营销策略需要持续创新等。
4. 案例三:麦当劳公司4.1 背景介绍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连锁快餐企业之一,其在战略管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4.2 战略选择与实施麦当劳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并采取了快速扩张战略。
此外,麦当劳还注意到对于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适应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4.3 成功因素与教训•成功因素:品牌管理、市场定位、供应链效率等。
•教训:消费者偏好变化、营销策略需要灵活应对等。
5. 结论以上案例分析提供了一些在战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创新型企业如苹果,电子商务巨头如亚马逊,还是连锁快餐企业如麦当劳,都需要不断审视自身和外部环境,并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变化。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3792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2.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使命和目标,制定并实施战略的过程。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战略管理的实施情况。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市场需求不稳定和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稳定发展,公司领导层决定进行战略管理的实施。
首先,公司进行了战略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公司确定了以高品质和创新为核心的战略目标。
公司制定了长、中、短期的时间范围内的战略计划,明确了目标和具体实施的步骤。
其次,公司对内进行了组织重建。
为了适应战略目标的实施,公司对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等新部门,优化了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
同时,公司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了组织的运转效率。
再次,公司采取了市场营销策略。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加大了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研究,深入了解客户的喜好和购买习惯,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公司还加强了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估和追踪。
为了确保战略的实施效果,公司定期对战略目标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司采用了关键绩效指标来评估和跟踪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偏差。
通过战略管理的实施,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公司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品牌形象逐渐树立。
公司的利润增长稳定,员工满意度提高,公司逐渐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
总结来说,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战略规划、组织重建、市场营销策略和绩效评估等措施的实施,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也充分说明了战略管理的价值和作用。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f94d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b.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在长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并执行战略计划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内部资源的评估和选择发展方向的决策等一系列活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来探讨战略管理的实践。
案例分析:苹果公司的战略管理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创新技术和设计而闻名。
它一直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其卓越的战略管理。
首先,苹果公司在战略规划方面表现出色。
它始终将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并致力于推动技术的前进。
该公司通过将设计与技术相结合来开发出独特的产品,如iPhone、iPad和MacBook等。
这些产品不仅在功能上具有领先优势,还在外观和用户体验方面独树一帜。
此外,苹果公司的市场定位也非常明确,即面向高端消费者群体。
这种精确的定位让苹果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其次,苹果公司在战略执行方面表现出色。
苹果公司具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高效地生产和分发产品,并满足全球范围内的需求。
此外,苹果公司还通过与第三方开发者合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应用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了用户体验。
苹果公司还注重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各种营销活动和广告宣传推广其产品。
最后,苹果公司的战略管理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学习能力。
苹果公司能够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例如,苹果公司注意到智能手机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及时推出了大屏幕iPhone,以满足用户对更大屏幕的需求。
此外,苹果公司还积极收购其他公司,以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苹果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其出色的战略管理。
苹果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注重用户体验,成功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苹果公司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并拥有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及时满足用户需求。
这些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管理的借鉴。
但是,苹果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苹果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6a79b6a0116c175f0e48e9.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导读:问:归根到底,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问:归根到底,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
纵观这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问:巨人的扩张战略到底错在那里?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3d6f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5.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制定、实施和评估战略来运营和发展的过程。
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战略管理被广泛应用,能够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商,拥有多个产品线,在全球市场有着很强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变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公司决定进行战略重组。
首先,该公司进行了战略规划,包括制定明确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公司的长期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确定了三个主要战略方向:技术创新、市场扩张和企业文化转型。
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公司决定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研发团队来推动新产品的开发。
同时,公司还与其他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技术和资源,实现跨行业的创新。
在市场扩张方面,该公司决定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投资。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
公司决定将中国市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并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包括定制化产品、价格策略和渠道拓展等。
在企业文化转型方面,该公司认识到员工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对于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因此,公司开始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并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创新活动。
此外,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奖励制度和晋升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接下来,公司开始实施这些战略决策。
公司成立了项目组来监督和推进战略的实施。
项目组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并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合作和资源调配。
同时,项目组还定期进行战略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战略的有效性并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该公司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涉及到高风险和高成本的研发投入,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和资源调配能力。
其次,市场扩张需要公司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文化,需要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制化和本地化。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1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496321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b.png)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1第一篇:战略管理案例分析1ν案例材料:ν在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柯达(KODAK)和日本的富士(FUJIFILM)主导了摄影胶片行业。
虽然该行业中还存在德国的爱克发(AGFA)、中国的乐凯(LUCKY)以及一些其他的品牌存在,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力。
21世纪以来,数码影像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索尼(SONY)生产的感光芯片CCD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被大多数数码相机厂商采用。
随着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改善和操作的便利性,大多数消费者在2003年以后开始放弃胶卷相机,胶卷市场开始快速萎靡。
ν柯达和富士并没有停止感光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但是,柯达的芯片主要是高端产品,只有很少量的专业相机才会采用;富士的芯片虽然性能很好,但只提供给自己的相机使用,导致市场占有率较小。
胶片部门的高利润率使得两家厂商对之难以舍弃,但持续萎靡的市场又驱使它们必须全面转向数码领域。
ν问题:ν1、请通过上述案例来分析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的机遇和威胁。
ν2、结合现实情况,了解和认知柯达和富士面对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采取的战略调整,并进行对比分析。
注:作业电子文档名称:学号—名字对于上述案例,我的分析如下:1、请通过上述案例来分析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的机遇和威胁。
根据PEST分析模型,宏观环境影响因素有: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和技术因素。
该案例中,技术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技术的变革在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它形成了威胁。
该案例中,技术革新为企业创造了机遇,表现在:索尼(SONY)生产的感光芯片CCD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被大多数数码相机厂商采用。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也使企业面临着挑战。
技术进步为数码产业提供了机遇,对传统胶卷产业则可能会形成威胁。
随着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改善和操作的便利性,大多数消费者在2003年以后开始放弃胶卷相机,胶卷市场开始快速萎靡。
所以,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4ad90fbb68a98271fefab9.png)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说明吴琼二O一二年二月《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战略管理案例描述了一家公司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提出有关公司的任务、战略、目标和策略等有关问题。
案例中反映的信息都是即成事实,也有一些信息反映的是观念、判断。
相对其他课程的案例而言,战略管理案例更具综合性,包括相关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人力资源、企业环境等方面的描述。
目的是给学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机会。
(一)准备案例分析的原则1 态度要现实案例提供的实际信息是有限的。
需要对未知事物做合理假设,再做出恰当的分析与决策。
如需要对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假设,要做预计的财务报表。
2 决策要有依据提出何种决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依据是什么(充足的论证),如何实施这一决策?没有最佳的唯一方案,只有可行的满意解。
直觉与分析相结合。
3 行动方案要现实可行战略方案是企业力所能及,且能受益的。
实施战略需要多少资源,如何获得?要分析每个可行方案的优缺点,注意不利于建议的战略方案的论点和信息。
4 方案内容要具体要具体说明:5W1H;要用比率、百分比、数字、金额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如:公司将在**时,关闭**厂,减少员工**人,从而节约**资金。
5 分析思路要创新不能只是重复陈述已有的事实:要用图形、表格、比率等分析信息并支持决策分析;站在公司全局、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要有独创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6 包容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自己的贡献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是集体决策,不是个人拍脑袋;会有分歧;对他人的观点、态度要开放和包容,从中作出贡献。
(二)为课堂讨论作准备1 前提:必须在课前作好准备;阅读案例并做好笔记,提出建议;努力将学到的理论应用于课堂讨论的准备;用事实、道理、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和建议,课前把各种数据搞清楚;2 课堂讨论方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乐于了解别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在有理由时,要乐于反对多数人的观点;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取决于你课前的努力!(三)准备书面案例要遵循相应的行文规范:案例分析报告(见附一)、企业战略规划(见附二)(四)口头报告:注意报告的内容;报告的组织(前后结构,成员分工);仪表与姿态;辅助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说明
吴琼
二O一二年二月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
战略管理案例描述了一家公司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提出有关公司的任务、战略、目标和策略等有关问题。
案例中反映的信息都是即成事实,也有一些信息反映的是观念、判断。
相对其他课程的案例而言,战略管理案例更具综合性,包括相关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人力资源、企业环境等方面的描述。
目的是给学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机会。
(一)准备案例分析的原则
1 态度要现实
案例提供的实际信息是有限的。
需要对未知事物做合理假设,再做出恰当的分析与决策。
如需要对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假设,要做预计的财务报表。
2 决策要有依据
提出何种决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依据是什么(充足的论证),如何实施这一决策?没有最佳的唯一方案,只有可行的满意解。
直觉与分析相结合。
3 行动方案要现实可行
战略方案是企业力所能及,且能受益的。
实施战略需要多少资源,如何获得?要分析每个可行方案的优缺点,注意不利于建议的战略方案的论点和信息。
4 方案内容要具体
要具体说明:5W1H;要用比率、百分比、数字、金额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如:公司将在**时,关闭**厂,减少员工**人,从而节约**资金。
5 分析思路要创新
不能只是重复陈述已有的事实:要用图形、表格、比率等分析信息并支持决策分析;站在公司全局、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要有独创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6 包容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是集体决策,不是个人拍脑袋;会有分歧;对他人的观点、态度要开放和包容,从中作出贡献。
(二)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1 前提:必须在课前作好准备;阅读案例并做好笔记,提出建议;努力将学到的理论
应用于课堂讨论的准备;用事实、道理、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和建议,课前把各种数据搞清楚;
2 课堂讨论方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乐于了解别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在有理
由时,要乐于反对多数人的观点;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取决于你课前的努力!
(三)准备书面案例
要遵循相应的行文规范:案例分析报告(见附一)、企业战略规划(见附二)(四)口头报告:注意报告的内容;报告的组织(前后结构,成员分工);仪表与姿态;
辅助材料;回答问题。
附一关于课堂案例分析的说明
(一)案例报告的格式
1、标题页
2、内容提要
通常这一提要的长度不超过一页(大约300字),应包括:
(1)主要问题
(2)主要建议
(3)实施建议方案的预期收益
注:内容提要是商业报告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主要决策者可能会只看这部分。
在撰写提要时,必须确保包含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尽可能叙述得简明扼要。
3、目录页
4、报告正文
这部分应当包括:
(1)现状简介
这一部分应当尽量简短;
应当假设你正在向公司领导层写报告,而他们对情况非常了解,不要再对案例中提供的情况加以阐述,而应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现状的关键方面进行描述;
示意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简明描述供应链的现状;
在实际分析中,现状分析可能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报告中则不一定需要使用
过多的篇幅。
(2)问题综述
不要重复或简单列出案例中提到的问题,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和排序。
(3)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
应提出2-3个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说明。
(4)建议
在备选方案中选择出建议方案,说明选择的理由,并对建议方案进行简要说明。
(5)实施
列出实施建议方案的具体步骤,对每一步骤应指明实施负责人、时间、方式以及实施的成本。
(6)成本效益分析
作为案例分析的结论,应当对建议的行动方向做总体成本和效益分析。
(二)实施要求
1、分组。
每组≤6人;
2、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A4纸打印,上交1份/组;
3、陈述报告。
由老师确定陈述小组,小组进行陈述设计;
4、分数评定。
根据分数进行小组排名、加分,陈述小组成员均有加分。
(三)评分标准
1、报告规范15分
2、仪态大方15分
3、论证充分30分
4、方案合理30分
5、时间利用合理10分
附二中央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一、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1.概况。
包括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综合描述,重点包括资产规模、产权结构、业务范围等。
2.组织机构。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
组织结构图举例见图1-1:
图1-1 深思公司组织结构图
(上图仅供参考,企业应按照实际情况作图)
3.法人治理结构。
文字叙述或图表。
说明目前法人治理结构的状况,包括重大问题决策层、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的层级和权责关系等。
4.二级公司分布与分析。
包括二级公司产权分布、地域分布情况等。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
表1-1 二级公司按照产权分布状况
表1-2 二级公司按照地域分布状况
5.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最近四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可根据前四年的数据处理和典型分析,预测后几年的各种数据)。
表1-3 2000—2003年主要经济数据
6.主业构成。
表1-4 2003年企业主业构成表
单位:万元、%
2.主业分类按照国民经济分类大类的划分填写
7.其他情况。
包括文字叙述和表格。
(二)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政策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分析。
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对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机遇。
2.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包括企业竞争环境的分析等。
3.企业主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
包括主要产品(含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
(三)竞争力分析。
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发展条件及与竞争对手在主业方面的优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
1.企业基本发展条件分析。
提出本企业与国际国内对标企业在体制、机制、地域、资源控制能力、管理、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差距。
2.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表1-5 企业与国内外对标企业主要指标对比
3.核心竞争力分析。
包括企业的专有技术、生产成本、资源获得能力、营销网络、自主产权、专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4.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字叙述企业在体制、机制、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生产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
(一)企业战略定位与战略描述。
(二)企业发展指导思想。
三、企业发展目标
(一)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
(二)企业发展3-5年目标。
(三)2004--2006年主要发展目标及年度目标分解。
1.总体目标。
文字叙述。
2.主要经济指标。
见表3-1、表3-2、表3-3。
表3-1 主要产品(业务)数量
表3-2 2004—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
除上述指标外,企业还应填写年度业绩考核下达的专业性指标内容和要求。
3.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其中主业构成见表3-3。
表3-3 2006年主业构成表
单位:万元、%
4.产权结构调整目标。
文字叙述,说明集团及重要子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目标。
5.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格式参阅表3-4。
表3-4 主要产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注:比重为出口产品(业务)占企业该项产品(业务)总量的比重。
6.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文字叙述和图表,说明组织结构调整方向、目标。
7.主要技术指标。
8.人力资源目标。
文字简要叙述。
9.其他目标。
四、2004年—2006年发展调整重点与实施计划
(一)发展调整重点。
包括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的内容。
(二)发展计划。
1.体制、机制创新计划。
文字叙述主要内容。
2.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应含兼并重组的内容。
3.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
4.投融资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其中投资计划分年度按表4-1、表4-2、表
4-3和表4-4填写。
表4-1 投资计划情况表1
表4-2 投资计划情况表2
表4-3 投资计划情况表3
表4-4 投资计划情况表4(重大投资项目)
5.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计划。
文字简要叙述其主要内容。
6.国际化经营计划。
文字叙述企业“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计划。
7.企业文化建设及其他计划。
文字简要叙述。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