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教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2
《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形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3、经历“观察-----操作----体验-----探究----归纳-----实践”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图形运动变化的美,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经历将图形的运动转换成数学语言,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创新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三种变换的本质属性,能画出简单变换图形,渗透平移、旋转的数学思想,运用图形的变化进行图案设计.【教学方法】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归纳-----实践.【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微视频”引入:师:同学们,请看:第一组镜头(点动成线):喷泉、足球(篮球)、黑板上划线;第二组镜头(线动成面):汽车的雨刷、运动会中打开的扇子、食堂里的电风扇;第三组镜头(面动成体):直角三角形的旋转、长方形的旋转、半圆的旋转;师:这些是老师在校园里采撷的常见的一些镜头,同学们知道吗,这里面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用数学眼光来探究:二、探索活动活动一、点线面体的关系:第一组镜头:喷泉、足球、黑板上划线的动画显示,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吗?第二组镜头:汽车的雨刷、打开的扇子、电风扇的动画显示,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三组镜头:长方形的旋转、旋转的直角三角形、半圆动画显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一、点→线→面→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一些例子吗?(多举例,丰富直观认识)【雨伞滴下的雨、夜晚天空划过的流星、水龙头(饮水机)滴下的水、粉刷墙面(滚筒)、檫黑板、长方形纸片平移】活动二、观察与画图好,让我们回到数学中来,你能从下面生活中常见的的图形中,用运动的眼光(x光线),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请看:1、观察发现:师:这些图片里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 生1:第一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平移; 生2:第二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对称; 师:我们初中阶段也叫做翻折; 生3:第三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板书:二、图形的运动:平移、翻折、旋转师:这也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基本的图形的运动,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它们。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课件(新版)苏科版
3.下列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江苏科技版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
【活动与探索1】 1、如图: (1)长方体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 (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地旋转. 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变换
2.在下图的空白方格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使直线两旁的 图形完全相同.
图形基本变换之二:翻折变换
图形基本变换之三:平移变换
生活中图形的变化
大 厦 里 的 电 梯
【活动与探索2】 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如下图)相等边拼在一起, 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 名称吗?
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
筝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活动与探索3】 如何由图中的图1变化得到图2与图3?
.
图3
图2
.
图1
从以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旋转、翻折、平移
通过这三种变换只改变原图形的 位置 , 不改变原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1.下列各图形中,不是由翻折而形成的是( ).
2.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平移后 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_________.
七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变化(1)教案苏科版
5.2 图形的变化一、课题:图形的变化(1)二、教课目的目的要求认识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变化,会拼出一些常有的图案知识与技术经过着手操作,探究图形在平移、旋转运动与变换前后的关系,会结构一些图案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操作实践,发展想象能力三、教课重难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四、教课过程1、情境引入B A(1) 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O O O O 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吗?试一试看。
(2)你能将一张正方形彩纸,适合折叠几次,你能沿直线只剪1 次,睁开后获得一个五角星吗?试一试看。
( O是中点, OB=3OA)2、新授(1)旋转着手将一个直尺、三角尺沿着它的某一条边旋转一周,看获得什么样的几何体?圆柱能够当作是由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而获得。
圆锥能够当作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而获得的。
着手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迅速旋转,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几何体?球能够看成是由一个圆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而获得的。
例 1、如图,将虚线左侧的图形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例 2、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个几何体,请把两排的相应图形用线连结起来。
(2)平移将一个图形平行挪动到另一个地点,就形成了图形的平移。
如图,图____与图____能够经过平移互相获得。
练一练6格的A B C△D EF,而后再将△ DEF 向上平移 8 格得△ GHI,问△ GHI否能够当作是由△ ABC 经过一次平移而到?若可以,请你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若不能够,请你说明原因。
阅读课本P123 页做一做3(3)翻折察看以下图案,你能猜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在以下图的方格中,画出将△ ABC 向右平移后DA是C得这些图形折叠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整重合,或许说将这个图形的一半沿中心线折叠后,可获得它的另一半。
B例 1、将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获得如下图,而后沿虚线剪开,获得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睁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 B DC例 2、以下各组图形中,分别将第一个图形作如何的变化,就能够与第二个图形重合?五、讲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六、讲堂练习P1241、 2七、讲堂作业P1271、 2八、教课反省。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4
图形的运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了解点、线、面、体的关系,进而了解平移、旋转、翻折是最基本的图形运动。
2.通过操作——观察——探究,感知平移、旋转、翻折三种运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翻折、旋转是三种基本的运动。
教学难点:在动手实验中感悟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三种基本运动的要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引入图形运动】情境:魔术展示【感受图形运动】1.看一看:雨滴下落和流星滑落的过程。
2.试一试:(1)将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2)将量角器绕它的圆心所在直线旋转1周;它们分别形成了什么?3.说一说: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来举一举。
【认识图形运动】1.画一画:在空白的方格中画出一个与图中完全相同的格点图形。
2.辨一辨:指出下列图形是经过何种运动形成的?3.动一动:4.拼一拼: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的相等边拼在一起,可以拼出哪些不重叠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运动】1.说说下列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① ②2.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2个长方形,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运用图形运动】1.揭开魔术谜底2.这是设计桌布图案的一个基本图形,谁能用它变换出美丽的图案?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小设计师!教学设计:从生活现象入手,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常识让学生了解点、线、面、体的生成关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思想。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
通过设置一个开放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
在学生展示各种方案的过程当中,对图形重合的方式进行归类,并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翻折三种运动方式的特征。
七年级数学上册5.2图形的运动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目标
1.探索图形在平移、旋转运动与变换前后的关系,会构造一些图案。
2.通过平移、 旋转、翻折后的变化,会拼出一些图案。
教学重点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
教学难点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一 预习展示
二合作探究
三问题置疑
分层训练
五当堂反馈
一、课前准备
4、、如下是七种图形:
圆线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
请你选用这七种图形中的若干种(不少于两种)构造一幅图案,并用一句话说明你构想的是什么,例如下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案。请你在右边构造出两个与之不同的图案,并加以说明。
一辆汽车
教师检查
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
。
学生思考口答。
1、你能从下面的现象中分别联想到什么图形?
(1)夏天 的夜晚,天空中一颗流星飞逝而过;
(2)把一元的硬币竖立在桌面上,让它快速旋转。
2、从上面问题中可以看出,点、线、面、体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3、试一试
长方形纸绕它的一条边旋 转1周;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呢?
三、知识运用:
1、下图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试着画出来。
(1) (2)(3)
2、下图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将图沿虚线剪开。
a.怎样改变这两部分图形的位置就能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b.画出图(1)虚线下半部向右平移动4格后所得到的图形。
(1 )
(2)
3、议一议,你能说出下面的图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1点、线、面、体教案(新版)苏科版
2.辅助材料:
-准备与点、线、面、体运动相关的图片,如平移、旋转、反射的示意图,以直观展示图形运动的过程。
-制作动态图表或动画,演示平移、旋转、反射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几何变换。
-搜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建筑物的平移、风车的旋转等,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展示,让学生感受图形运动在现实中的应用。
-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区,如小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区、展示区等,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活动。
-在小组讨论区,设置可移动的桌椅,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实验操作区,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教具,让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图形运动的实际操作。
-在展示区,准备白板、挂图架等,以便展示学生的作品和解题过程。
-确保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正常工作,如投影仪、计算机等,以便播放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图形运动在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图形运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平移、旋转、反射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图形运动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19
课题:5.2图形的运动授课老师:教材: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2.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体验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利用幻灯片、实物展示台、实物模型、教具等.四、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一个短视频(运动视频)(一)引入:出示一个风车,吹一下,使风车旋转.问:风车在怎样运动?(旋转)风车的旋转给了我们图形运动的形象,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示幻灯片)这次来盐城上课,老师采用了手机导航,在地图上从无锡出发沿着导航路线开车到盐城,地图上把汽车看成一个点,这个点沿着导航的路线运动形成了一条线.(出示幻灯片)笔尖在纸上运动,我们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形成线.(出示幻灯片)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了什么图形?(形成扇面)这里我们把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一个扇面.(出示道具)汽车遮阳帘,拉开时形成什么图形?(形成一个面)我们把收起的遮阳帘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平移形成一个面.生活中还有类似“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下雨时,把雨滴看成一个点,这个点运动形成一条线;投篮时,把篮球看成一个点,它在空中运动形成一条线;把时钟的指针看成一条线,这条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把窗帘的边看成一条线,这条线移动形成一个面,等等.)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下面我们在数学中来感受面的运动.(二)探究问题,获得新知探索:通过将长方形纸板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观察与思考所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积累经验:通过将直角三角形纸板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观察与思考所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运用经验:一块圆形纸板,通过怎样的运动,能形成什么图形?通过以上操作、观察与思考,我们体验了点、线、面的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5.2图形的运动.(三)剖析新知,多元认识(出示风车)将风车叶片压扁,它由一个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观察:这个风车叶片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由4个四边形叶片或由多个三角形组成的)(出示一个长方形)我们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割成2个直角三角形.下面给你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课本P125做一做1)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相等的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学生:2人一小组合作(黑板上展示)问:你怎么拼出这6种情况的?(体现分类的思想)从拼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下面请同学们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图形.选一个等腰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运动变化到另一个三角形?(翻折)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演示,将其中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转到另一个三角形.问:这个长方形可以通过旋转从一个三角形到另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演示)用三角板摆出如图所示的图形,说一说如何将中间一块三角板旋转到左右两边三角板的位置.(四)学以致用,体会价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运动的眼光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出示幻灯片)2.在如图所示的空白方格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使直线一旁的图形沿直线翻折后能与直线另一旁的图形完全重合.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形追问:你是如何画的?(注意:画对称图形要先找有关点的对称点)所画的3张图沿直线对折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它们的对称轴.对称图形展示了我们数学中的对称之美.(出示幻灯片)3.如图方格图中,图(1)是由“回”向右平移而成的.把图(1)沿虚线剪开,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把图(1)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在图(3)中把它画出来.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形,指出图形的平移也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通过以上操作发现,图形的运动实际上可以转化为点的运动,而图形的运动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图形的运动来设计精美的图案.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图案.在网格图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选用上述三种运动方式来设计精美的图案.对“形”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构成数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几何学.(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本堂课我们从运动的角度入手,探究了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了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运动变化,在数学活动中收获了运动变换、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对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动成体”,说明了二维的平面图形与三维的立体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还有怎样的关联,我们将在下节课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继续学习.(六)课后作业:选用所学的三种图形运动方式设计一个你认为比较精致美观的图案.教学设计说明: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是《第五章走进图形的世界》的第2节,通过《5.1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基本的几何体,而且知道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另外,小学对图形的运动有了一定的研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计时注重以下几点:(1)整体设计:①从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多元认识——学以致用,各环节密切相连,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作铺垫,前一环节的形成的经验为后一环节解决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数学经验,并形成新的数学经验为后继环节服务.②将教学目标分化到各环节中,增强每个环节的层次性与生成性.(2)生活性:本节课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图形运动,因此授课者会引导学生大量的举生活中运动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不断抽象出点、线、面运动的形象,让学生初步感知“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3)教学手段多元化:本节课设计时选择用数学实验、媒体等手段突破难点,数学实验的优势能让学生参与数学研究、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悟;多媒体手段直观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呈现运动的过程及结果.两者优势互补.(4)弹性设计:①增强问题的开放性,让能力强的学生有展现的平台、让能力偏弱的学生能适应课堂节奏;②实施课堂教学时,部分环节难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譬如对“面动可成体”的探究、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形等.。
最新数学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 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 引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 兴趣,促进其对图形运动 问题的思考
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 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
活动(一):
结果为:
1 电脑课件演示点运动,线运动后 的效果.
2.教师演示长方形纸板、直角三 角板、1 元硬币的旋转过程,引导学生 观察,并说出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学 生也可以在课桌上自己演示观察.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并学会将感性的认识升华
为理性的认识
课后作业: 用“平移、旋转、翻折”三种技
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一幅图案.
通过动手设计,进一 步体会图形的旋转、平移、 对称、拼合等变化.
3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 与多媒体直观演示,发现:
1.点动成线,线动成 面,面动成体.
2.旋转可以形成新的 图形.
做一做 (一): 1.
1.右侧图 形绕轴线旋转 1 周,能
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2. 2.在右侧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 相互对应的图形,并用线连接
1
通过做一做(一) 进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
7.观察右边图形,你能说出它们
7.
是分别根据什么基本图形,经过怎样
的变化形成的吗?
活动(三) 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 例如:
案 中含有 2 个三角形、2 个圆形和 2 条线段,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让 学生 的想象,结 尝试解决有 一步激发其 望,培养学 品德.
试对所
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了 思 、归纳、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并学会将感
为理性的认
通过动
、旋转、翻折”三种技
步体会图形
几种设计一幅图案.
对称、拼合
5.2 图形的运动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 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学 桌上自己演示观察.
: 1.
形绕轴线旋转 1 周,能 何体?
2. 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 形,并用线连接.
3.讨论,交流. 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
通过学 与多媒体直
1.点动 面,面动成
2.旋转 图形.
通过做 一步理解与 体”的现象
,面动成体”吗?
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 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是 由图“回”向右平移 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 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 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 怎样的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是对“旋转”图形的理解.
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
通过实
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
引入,激发
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过图形的变换,对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变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运动实例,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
提问:你们观察到这些图形有哪些运动?学生回答:平移、旋转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7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7课题:5.2图形的运动授课教师:教材: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感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的变化.难点:平面图形通过旋转而形成立体图形,简单图形拼成复杂的图形.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启发、演示、操作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江南的雨更是给江南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采。
每一个雨点都是一个小精灵。
降落形成的雨线更是如丝如缕。
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圈圈涟漪。
这就是我们大家的江南!雨点、雨线、湖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雨点、雨线、湖面不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点、线、面嘛!(板书:点、线、面)二、新知探索探索(一):1.电脑课件演示点运动,线运动后的效果.引导学生得到: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
(板书: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说一说: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吗?(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2.教师演示1元硬币、长方形纸板、直角三角板的旋转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做一做:在下列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相互对应的图形,并用线连接归纳并出示课题:5.2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探索(二):1.图(1)是由“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2)如果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学生充分利用学具,体验平移可以构成美丽的图案)2.在空白方格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使直线一旁的图形沿直线翻折后能与直线另一旁的图形完全重合.3.如下图,(1)如何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位置旋转到图(2)的位置?(2)如何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位置旋转到图(3)的位置?归纳:通过探索(二),得到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平移、翻折、旋转。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和图形的变化。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过渡的关键章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以及图形的变化,如平移、旋转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体图形的的基本知识,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二维图形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但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另外,图形的变化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分类2.图形的变化规律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同时,结合“实例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在团队协作中成长。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模型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立体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立体图形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同时,讲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如柱体、锥体、球体等。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20
课题:5.2 图形的运动 第 课时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审核: 初一数学组班 级: 姓名: 总第 48 个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几何事实,会找运动后的图形;2.掌握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平移、旋转、翻折,会辨析、会制作图案;3.通过观察和动手拼图,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使 学生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变化而成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 图形运动的运用。
难点: 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的运用。
【课堂助学环节】 一、探索活动学习内容一:点线面运动后的图形探究一:1.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图形? ; 2.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图形? ; 这说明了什么现象?结论:点动成 ,线动成3.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你能看到什么几何体?4.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5.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这说明了什么现象?结论:面动成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检测:1. 如图,虚线左边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 )检测:2.如图,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几个图形,请把两排中的对应的图形分别用线连接起来.想一想:面的运动一定形成体吗? 学习内容二: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探究二:1. 在下图中:(1)怎样改变三角形①的位置可以得到三角形② (2)怎样改变三角形①的位置可以得到三角形③ (3)思考:三角形③可由三角形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2.(1)在下图中直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画图,使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2(A(B (C(D②③3.如何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位置运动到图(2)与图(3)位置?结论: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 、 、 这三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论: 三种变换:图形的 不变,图形的 改变检测:3. 下列各图形中,不能由翻折而形成的是( )检测:4.下列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检测:5.说一说下列图形的变化. A → B ( ) B → C ( ) C → D ( )二、课堂小结三、拓展提升动手做: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如下图)相等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5)四、综合检测:1.如图所示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9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9-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图形的运动>>单位:姓名:[教材简解] <<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是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图形的翻折、旋转、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三种图形的运动。
认识到图形的运动可以得到新的图形,感受了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变化得到的。
课本中的图5-5、5-6,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初步形象。
图5-7想一想三个问题揭示了“面对成体”的初步形象。
课本中的做一做4个环节,第一个活动是拼图活动,通过活动体会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方式,感悟“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后面的三个活动分别是渗透了翻折、平移、旋转的思想。
[目标预设]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设计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学习的是生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但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性化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图形的运动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是对“旋转”图形的理解.
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
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
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脑演示一下
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三角形、2个圆形和2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例如:
让学生
的想象,结
尝试解决有
一步激发其
望,培养学
品德.
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了思、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