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歌》导学单(1)

合集下载

组歌导学案

组歌导学案

第 10 课《组歌》导学案提纲班级:主备:预计使用日期:2015/03/ 使用者:课型:新授课共 2 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

2.细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所抒发的情感。

【学习重点】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导学过程【课前预习】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

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农家,长期旅居美国,在他短暂而辉煌的生命历程中,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和疾病煎熬之苦,尽管如此他的爱国热情并没有冷却,爱与美是他作品的主旋律。

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他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他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

关于“雨”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课前预习1、字音字义炽( ) 祷( ) 拗( ) 俏( ) 衷( )馈( ) 谛( ) 穹( ) 吁( ) 壑( )憔悴( )()璀璨( )()翱翔(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酷肖:酷似。

盛气凌人: 以骄横傲慢的气势欺压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组歌(节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组歌(节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组歌(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扎实掌握、积累词语。

2.感受两首散文诗中海浪和雨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甘于奉献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情怀。

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炽热( ) 祷词( ) 执拗( ) 俊俏( )衷情( )馈赠( ) 憔悴真谛( ) 璀璨( ) 镶嵌( )翱翔(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2.解词执拗:璀璨:心扉:酷肖:海誓山盟:千山万壑:盛气凌人:3.多音字、形似字注音及组词(常见常用易错的)拗纤二、文学常识作者:纪伯伦,I1883-1931)黎巴嫩、、。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

他是阿拍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他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

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他的思想爱尼采哲学影响较大。

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索)1.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和节奏,读后谈谈你是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和节奏读的。

2.文中的海浪和雨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勾画有关句子并概括。

我的疑问:探究案:1.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畅所欲言,以下列句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先说《浪之歌》:“美在”;再说《雨之歌》:“美在”2.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海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的浪的雨3.浪唱出了怎样的歌?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4.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拓展延伸----仿写:1.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运用拟人和并列句式)2.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10 .组歌(导学案)

10 .组歌(导学案)

《组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

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

3、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介绍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

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

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

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

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

《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

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

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2、写作背景纪伯伦生活时代的黎巴嫩,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他激进的思想和当时的政治相悖。

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

然而,这种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

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课前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

执拗.()馈.赠()璀璨..()镶嵌..()酷肖.()炽.热()俊俏.()衷.情()天穹.()翱.翔()纤.细()心扉.()真谛.()祷.词()憔悴..()千山万壑.()盛气凌.人()夜阑.人静()彻夜不寐.()海誓山盟.()长吁.短叹()2、解释下列词语。

八下第10课 《组歌》导学案

八下第10课 《组歌》导学案

第10课《组歌》导学案课型:学习新知课主备人:执教者: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3、有感情的品读课文,理解诗歌主题。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难点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自主学习案】1.搜集整理有关作者作品的相关常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执拗..()()真谛.()纤.细()天穹.()憔悴..()()镶嵌.()祷.词()心扉.()璀璨..()()酷肖.()翱.翔()炽.热()急躁.()礁.石()夜阑.人静()馈.赠()千山万壑.()彻夜不寐.()3.补充并解释词语:海誓山:长短叹:盛气人:丝不动:4.反复朗读课文,注意读书感情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中“海浪”和“雨”的形象.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说你的理解。

的浪如:热情洋溢的雨、一往情深的雨的雨如: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5.反复朗读课文,写出你的疑惑:【合作探究案】【美读】读散文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

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到散文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地运用朗读技巧加以传达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请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散文诗中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和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

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

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美情】作者写作散文诗,目的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

也就是说,散文诗的形象(意向)之中渗透着作者的情意。

那么,这两首散文诗中海浪和雨分别象征着什么?作者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美品】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然后自选角度赏析。

(可从作品的形象、作品的语言、作品的修辞方式、作品的结构形式、作品的情感、作品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浪之歌》之美,美在,请看。

组歌导学案

组歌导学案

课题:《组歌》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析读课授课时间一、教材分析:《组歌》是一首哲理诗,以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的智勇。

“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 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难点: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四、教法与学法诵读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一案一单、课件六、教学过程【目标导入】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的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他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呈现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 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整体感知】(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点拨、反馈)理解内容:1.作者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

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

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

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

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

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

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

10《组歌——浪之歌》导学单

10《组歌——浪之歌》导学单

问题导学单(八年语文)一、学习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的主要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二、导学提纲:(一)、一读课文,要求:(1)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2)边读课文边用红笔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读完课文后,通过课下注释和查工具书将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和不理解的词的含义写在课本上的字词旁,并在练习本上练会。

(3)完成下面练习题(请自主完成此题,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注音或写汉字:炽.热()dǎo词()执拗.()急zào()礁.石()kuì赠()qiáo cuì()真dì()彻夜不mèi( ) 长吁.短叹()(4)记住下列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批注):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5)简单介绍作者及作品。

(二)、再读三遍课文,回答:1、在诗人的笔下,“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怎样理解海浪的爱情?3、文中“我”“海岸”“爱情”各象征什么?(三)、跳读课文,用?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

三、试着做课后练习题或练习册四、预习收获:五、写出预习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

助读资料: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

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10组歌教师导学案

10组歌教师导学案

10《组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资料链接】一、资料链接纪〃哈〃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哲理诗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

即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纪伯伦的散文诗淡雅隽永,饱含哲理和对人生的思索,有如天籁自鸣,而爱与美正是他作品永恒的主旋律。

《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

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执拗()憔悴()()馈赠()璀璨()镶嵌()天穹()翱翔()酷肖()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二、合作探究1.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2.海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划分结构)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者,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3.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你印象中海浪一样吗?后三段中的海浪形象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前四段:浪花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相亲相爱”“海誓山盟”等等.——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后三段:这个女性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喻意,海浪成了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导学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10课《组歌》(节选)导学案班别姓名座号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一、了解相关资料: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二、熟读课文,识记生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 ) 祷.词( ) 执拗.( ) 酷肖.( ) 璀璨..()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千山万壑.()衷.情( )馈.赠( ) 憔悴..( )..( ) 真谛.( ) 镶嵌2.识记下列词义。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三、解决问题:(一)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写旁批。

2.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从我看到这是的浪。

(二)学习《雨之歌》1、学生自学,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并回忆默写关于雨的诗句。

2、探究雨的形象:这首散文诗中的 "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从我看到这是的雨。

3、细读课文,完成下表:4、诵读课文,从中找出一些使用精当的动词,体会本文用词的精妙。

例句:用词赏析:四、巩固练习五、课外拓展:《那一束伴地莲》①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便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极,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却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子。

②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春末夏始,桃花李花一齐谢了,大地又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盖大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族族丛丛,灿烂一片,随风散布一种沁人的苦香。

10组歌教案及三单教学设计1 (2)

10组歌教案及三单教学设计1 (2)

堎底下中学“一案三单”导学单设计者:梁青云审核定稿:授课科目八年级语文课时 2课题10.《组歌》教材分析《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篇课文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写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六个学习小组,学生大都生性活泼,学习气氛较为浓厚。

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尤其是每个小组的学科组长,勇敢大胆,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设计理念1、在学生自行领悟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脉络,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2、自主、合作、探究,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3、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重点。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难点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引导法、交流法、展示法关键问题1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归纳人物形象。

2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准备1、安排学科长、学术助理把整理的问题分配各组。

2、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课时 1 课型问题生成课授课时间月日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5分钟创设导入情境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

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导读单上的问题,学科长做好评价并在班内交流。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组歌》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10《组歌》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0课《组歌》导学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海浪和雨的形象。

2.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涵丰富的哲理。

3.理解诗歌中对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教学重点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课型现代文略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备习【题目解说】组歌是由多首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组歌的构成大致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一系列独唱歌曲所组合而成,另一种类型是由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所组成,【走进作者】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

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背景链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和疾病煎熬之苦。

尽管这样,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

他反对愚昧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利、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的双翼。

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以散文诗为主。

10《组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10《组歌》(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酷肖:酷似。 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 长吁短叹: 叹气。 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听读《浪之歌》
思考: “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
小结:《浪之歌》中的“海浪”是海岸的“情人”,她对海岸 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无论是潮 涨还是潮落,这个热恋中的“少女”在周而复始的律动中与爱人难 分难舍。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 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 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 息”。 在这里,海浪的爱情已不只是对海岸,而是蕴涵着对世间万物 满腹的情爱。最后,海浪的形象已幻化为诗人自己,成为这个世界 种种事物的和谐和美的守护者。 结合作者的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祖国甚至对全人类的赤子情 怀,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者的形象,曲折 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人生也像雨一样,到来时雷声隆隆,在物质 世界里喧嚣一世,或许为了生活奔波、或许为了 功名利禄争夺,但生命结束时也是一无所有,悄 无声息,埋葬在泥土里。
美点品读
示例:
《浪之歌》美在形象: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 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 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 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 物联结起来。 《浪之歌》美在意蕴: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 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 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 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 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 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浪之歌》 、《雨之歌》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丰富的想象,美 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 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0 《组歌》【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

2.领悟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3. 理解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

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3.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解释。

三、听读《浪之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

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

思考:(3)美读技巧: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

四、自主学习《雨之歌》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一读: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体味情感。

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进入情境。

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形象——情感——3.思考:4.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五、研讨探究,深入理解6. 语言特点:六、拓展延伸1. 《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

2.以《……之歌》为题目,仿照《浪之歌》《雨之歌》的形式,歌颂一种事物或自然现象。

七、作业1.网上或在书中搜集纪伯伦的其它诗歌,读一读,并和大家一起分享,2.预习第11课《安塞腰鼓》。

人教八年级下册《组歌》学案.doc

人教八年级下册《组歌》学案.doc

第10课《组歌》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咅执拗(niu)憔悴(qido cui)馈赠(kui)[来源:学_科_网]真谛(di)璀璨(cui can)镶嵌(xidngqidn)酷肖(xido)翱翔(do)心扉(⑹)长吁短叹(xu)千山万壑(he)彻夜不寐(m3)(2)形似字区别(3)多音字辨析(4)解词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炽热:极热。

寐:睡。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心扉:指人的内心。

壑:山沟或大水坑。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来源:]【重点句子分析】(1)在《浪之歌》屮,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

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至此,我们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还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

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2)《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在这首散文诗中,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是传情的信使。

诗人在诗中对拟人手法进行了灵活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 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一一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一一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湖屮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

八年级语文下《组歌》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组歌》导学案

10 《组歌》导学案课型:主备:执教: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教师寄语: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文学常识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4.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长吁()短叹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纹丝不动:3.走近作者搜集有关作者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二、自主探究1.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2.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

《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3.《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海浪具有什么的样的情怀2.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3.彻夜的不眠使人形容憔悴。

纵使人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儿的连词使用是否有问题,为什么4.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出'雨'的活泼可爱四、拓展延伸《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五、课堂小结纪伯伦的《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

在诗中可随时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

六、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注音执拗()津()液炽()热涨()长吁()短叹。

2.填空纪伯伦,_______(国别)诗人,画家。

着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他和_______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10《组歌》教案及三单教学设计1

10《组歌》教案及三单教学设计1

堎底下中学“一案三单”导学单设计者:梁青云审核定稿:授课科目八年级语文课时 2课题10.《组歌》教材分析《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篇课文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写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学生分析本班共有六个学习小组,学生大都生性活泼,学习气氛较为浓厚。

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尤其是每个小组的学科组长,勇敢大胆,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设计理念1、在学生自行领悟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脉络,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2、自主、合作、探究,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3、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1.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重点。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难点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引导法、交流法、展示法关键问题1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归纳人物形象。

2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准备1、安排学科长、学术助理把整理的问题分配各组。

2、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课时 1 课型问题生成课授课时间月日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呈现目标2-5分钟创设导入情境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

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导读单上的问题,学科长做好评价并在班内交流。

组歌导学案

组歌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编号10内容:《组歌》/节选试备人:梁澳审核人:梁浩亮使用教师:班级:学生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艺术风格;领会诗人的是想感情,学习拟人手法。

2、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层次。

3、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步:课前预习(一)“三读”课文“一读”: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词语。

“二读”:默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在精彩段落前用红笔标上“△”;在精彩句子下用红笔画上波浪线疑难文句或词语旁标上“?”“三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轻重、快慢、语调”。

(二)研读课文,整题感知文章内容。

(1)、品读“浪之歌”,作者为什么说“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2)、《组歌》的其他三首散文诗分别是什么?这五首散文诗有什么异同?(3)、这两首诗中的“浪”和“雨”分别是怎样的形象?(4)、诗人是怎样借助“浪”和“雨”来抒发思想感情的?(5)、理清文章脉络,列出文章提纲。

(三)疑难问题归纳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这些问题记下来。

第二步:交流讨论1、课前请小组在后墙黑板上书写“字词积累”和5个“预习题”结论。

2、课前各小组检查成员预习情况,组长填写预习自评分。

3、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各组员的预习结论。

4、评价黑板上展示的预习题结论。

第三步:精彩品读1、小组内交流“二读”课文中发现的精彩文段或精彩语句;点评预习中发现的写作或表达上的亮点。

2、本文文笔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请学生再读课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并试着模仿几句。

第四步: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憔悴()璀璨()镶嵌()嗨shi()山meng()千山万壑()ao翔()敲击()心fei()dao()词che()夜不眠()2、解释下列词语馈赠:启迪:盛气凌人:碧海丹霞:彻夜不寐:死里逃生:第五步:主题归纳《浪之歌》这首散文诗采用拟人手法,把海浪和海岸写成一对恋人,借他们难舍难分,昼夜守护的恋情,表达作者对祖国的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火热的衷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单(八年语文)
一、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本课的主要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二、导学提纲:
(一)、一读课文,要求:
(1)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2)边读课文边用红笔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读完课文后,通过课下注释和查工具书将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和不理解的词的含义写在课本上的字词旁,并在练习本上练会。

(3)完成下面练习题(请自主完成此题,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注音或写汉字:
炽.热()dǎo词()执拗.()
急zào()礁.石()kuì赠()
qiáo cuì()真dì()
彻夜不mèi( ) 长吁.短叹()
(4)记住下列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批注):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5)简单介绍作者及作品。

(二)、再读三遍课文,回答:
1、在诗人的笔下,“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怎样理解海浪的爱情?
3、文中“我”“海岸”“爱情”各象征什么?
(三)、跳读课文,用?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

三、试着做课后练习题或练习册
四、预习收获:
五、写出预习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

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

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