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220 2015年1期初中语文教学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张才兵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初级中学,广东中山 528427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文本解读的方式,对于促进语文文本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解读;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51(2015)12-0220-01
作为知识的载体,是师生之间对话的桥梁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作用。新课改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本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教学内容的价值。但在现实教学中,在文本教学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一些与文本阅读无关的问题上,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只是领着学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阅读,就开始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有效理解,在解读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本,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在文本解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 忽视学生的文本解读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的文本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的文本解读的主体地位。教师都是参照教参内容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把教参上对文本解读的内容识记下来,让学生把对文章一些关键字句的解读记下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都记下来。这种教学,学生很不感兴趣,即使教师把把文章讲的很透彻,很深刻,毕竟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但学生对文章是没有感觉的。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文本解读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没有被培养起来,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很差,学生对文章没有感觉,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体验文本,欣赏文本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思想,这样,才能获得独特的感悟,才能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对文本解读的能力。
2 对文本缺乏多角度的理解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某一课的文章时,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根据作品产生的年代,作家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心理背景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是根据教参内容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其实,学生对教参上对文本的解读并不一定真正能理解,即使理解教参内容,也只是根据教参内容进行文本理解,对文本缺乏多角度的理解认识,对文本的主题解读呈现单一化的倾向。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作家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背景,根据作家心情对文章进行深入研究,学生才能对文章的主题有个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引导学生在解读作品中细细的阅读,对文章进行认真的品味,学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3 在文本解读中习惯性带着政治眼观
由于受到传统文本解读思维的影响,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上用政治眼观对文本进行解读,对很多课文的理解都习惯性地带着政治眼光,这种对文本解读的方式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文本解读变得枯燥而单薄,很多学生也认为用政治眼光进行文本解读是很牵强的,是不合适的,对文本的解读是片面的。根据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观点,阅读不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主观判断,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沉湎与历史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对文本的理解不应该是先在的、确定的,而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的变化而对文本进行最真实的、历史的诠释。但由于受到传统对文本解读思路的影响,我们习惯性地用历史的眼观审视文本,带着政治眼光对文本进行解读,这是不合适的。
4 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的思考
在初中语文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对文本进行解读,本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阅读
朱光潜在《谈美》中这样说:“慢慢走,欣赏啊”在文本解读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慢慢看,欣赏品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感悟到文本的魅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能更深刻。我们在教学中习惯性地受到功利心的驱使,不给学生留下慢慢欣赏品味的机会。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催促学生阅读文章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很难体验到的读书的乐趣。因此,在进行文本阅读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放松阅读,引导学生像游览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一样进行阅读欣赏,这样,学生才能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文本的魅力,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文本解读的方式。
4.2 引导学生学会细读品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品味,文本阅读避免“浅读”、“泛读”,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细的读,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内容,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重点,抓住一个个细节,抓住关键词语,对文本进行细读,要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的味道,品味文本的深刻内涵。
4.3 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地进行文本解读。比如,在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歌的解读,有一句名言“春风又绿江南岸”,需要对“绿”字进行深入品味,要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对这个字进行解读,进行理解品味,对诗歌进行有效阅读品味,在文本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造背景,使学生认识到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王安石已经年过半百了,对政治的已心灰意冷。在他就任宰相后,还多次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并能够在复出后的第三年如愿以偿。因此,在这种心境下作者创造这首诗歌,在字里行间都能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总之,在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学生文本的深入而全面的解读,影响到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认真解决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放松阅读,细细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地对作品进行解读,以促进文本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隗薇.初中文学类文本细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雷萃.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D].福建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