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十一月·雪橇》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标题:乘雪橇音乐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并描述乘雪橇的感受和场景。
2. 利用已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创作和演奏乘雪橇场景音乐。
3. 表现出对于乘雪橇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教案内容和活动:1. 情感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乘雪橇场景的音频,感受音乐中带来的快乐、刺激和速度感,激发学生学习乘雪橇音乐的兴趣。
2. 知识导入(10分钟):讲解乘雪橇音乐的基本特点,如快节奏、重复旋律、运用打击乐器等。
通过幻灯片、图片、录音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乘雪橇音乐的场景和传达的情感。
3. 创作乘雪橇音乐(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学过的音乐知识,共同创作一段乘雪橇音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符和鼓点的组合,作为学生创作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展现个人创意。
4. 演奏和展示(15分钟):让每个小组依次演奏他们创作的乘雪橇音乐。
班级其他学生可以给予鼓励和反馈。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创作和表演的过程,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同时,教师提供必要的评价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 音频资源,展示乘雪橇场景的音乐片段。
2. 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引导学生了解乘雪橇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 乐器和打击乐器,供学生演奏和创作使用。
4. 学生小组创作的乘雪橇音乐作品。
5. 学生的观察和表达。
评估方法:1.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在作品演奏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3. 学生对于乘雪橇音乐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4. 学生在分享和总结中的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
教案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和实践乘雪橇音乐,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合作和展示,提升音乐创作和表达的技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风格和场景,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审美能力。
《雪橇》》优秀教学教案
《雪橇》教学内容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萤火虫的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在共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人格升华,是本课的重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头饰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听说咱们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
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
)打一自然现象。
(雪花)2、同学们可真聪明。
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
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
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
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二、新授。
1、欣赏《雪橇》。
好玩吗?除了咱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和玩过的游戏。
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
猜猜看——(播放《雪橇》的MTV)2、雪橇的由来。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
并在很多国家流行。
126年前,(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
40年后(1924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那你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来拉的吗?(学生们议论)?是啊。
大部分都是用狗来拉的。
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拍手,小声哼唱,再听一遍歌曲范唱吧。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欣赏:十一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欣赏:十一月·雪橇》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组曲《四季》中的《十一月·雪橇》,了解三段体曲式的结构特点;借助不同物品的敲击,丰富旋律的表现力。
2、了解浪漫乐派柴可夫斯基的代表曲目
3、培养学生通过从节奏、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体验和理解音乐形象并感受音乐对冬景的描述,表达作曲家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音乐欣赏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对音乐旋律可以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次接触古典音乐作品《雪橇》有部分学生还没有很好的理解作品,需要创设情境进行分段欣赏。
通过反复聆听、哼唱、感受和小组合作,才能更好的欣赏旋律的意境。
3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节奏、速度、情绪等不同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难点:分析作品并感受每个乐段的音乐形象
4教学过程
4.1(一)导入
教学活动
1【导入】
1、欣赏动画片,看看动画中都描写了什么内容?(播放《let it go》)
2、关于雪的场景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浪漫的冰雪世界。
2【讲授】(二)分段欣赏——A。
《雪橇》教学设计
《雪橇》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材分析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富有鲜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影地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
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简短的引子后成仙了回旋起伏、轻快活泼的旋律,这是乐曲的主要主题:在整首乐曲中这个旋律出现了四次,每次出现都要重复一遍。
复三段体的主部就是由这个性格热情与另一个获批活泼轻盈的旋律组成的单三段体。
乐曲中部的音乐先是同音重复、节奏顿挫的旋律模仿马蹄的嗒嗒声和扬鞭催马的情景;继而又以连绵不断、逐层升高的音调表达人们心中酣畅愉悦的感情。
当第一部分主题再现时,用小号吹奏,力度增强,节奏作切分处理,使乐曲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气氛也更为热烈。
最后,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乐曲,让孩子们感受乐曲情绪、速度、乐段变化。
2. 熟悉主题旋律,能哼唱。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熟悉乐曲主题。
(二)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听辨乐段并表现。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提到冬天你会想到哪些有趣的事情?总结:“相信你一定想到很多,打雪仗、堆雪人、溜冰等等,今天我们去听一首讲诉冬天有趣事情的乐曲,我们一起去听听,请你注意听,在音乐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音乐带给你了哪些感受?”(二)初听乐曲1. 初听乐曲学生活动:感受音乐、听辨声音教师总结:“是的,在乐曲中我们可以听到铃铛、马鞭、马蹄声,带给我们了欢快、愉悦的心情。
”2. 听辨想象过渡语:通过这些声音,你来猜猜这是在表现冬天里的什么场景?是滑冰、滑雪还是乘雪橇?再去听听!3. 揭示课题导语:“是的,这首乐曲由美国作曲家莱罗尔·安德森创作,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欢快心情,乐曲的名字叫《雪橇》。
”(三)分部欣赏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就和作曲家安德森一起去感受乘雪橇带给我们的愉悦吧!”1. 欣赏第一部分(1)听辨主题过渡语:“乐曲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你能听出来吗?”学生活动:听辨主题并想象情景教师总结:“这段音乐讲述了人们乘着雪橇奔驰在雪地上,他们高兴极了”(2)旋律特点过渡语:“那么旋律是平稳的还是起伏的?让我们随着音乐,划着旋律线感受一下吧!”学生活动:随音乐画旋律线教师总结:这段起伏的旋律表现了雪橇在雪地上飞快奔驰的情景。
《雪橇》教案
《雪橇》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雪橇》。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雪橇》。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有关滑雪橇的画面。
2、听录音两遍,教师提问:滑雪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时,应该是怎样的情绪?
3、师教唱主体部分,可放慢速度。
4、教唱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5、在学会歌曲后,可组织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启发学生选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比如马蹄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模仿?马铃用什么乐器来模仿?等等。
所选乐器不要多,节奏也不要太复杂。
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课堂小结
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
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棒。
音乐雪橇教案
音乐雪橇教案教案标题:音乐雪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音乐与情绪的关系。
2. 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创作音乐雪橇合奏曲。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选集。
2. 雪橇装饰材料(如彩纸、彩带等)。
3. 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打开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2.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提问: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是否有想跳舞或者做其他动作的冲动?导入:1. 引导学生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例如快乐、悲伤等。
2. 提问:你认为为什么不同的音乐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探究:1. 播放几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例如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等。
2. 每播放完一种音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反应。
3. 激发学生思考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与学生互动讨论。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类型音乐。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音乐类型,使用乐器和声音装饰材料,创作一段音乐雪橇合奏曲。
3.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商讨并分工合作,编排乐曲,确定乐器和声音装饰的使用。
展示与分享:1. 每个小组轮流在整个班级面前表演自己的音乐雪橇合奏曲。
2. 学生观察其他小组的表演,并发表对其他小组音乐的感受和欣赏。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音乐与情绪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提问:通过这个活动,你认识到音乐对我们的情绪和情感有何影响?你觉得乐器在音乐表达中有何作用?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听音乐、感受音乐,并记录不同音乐类型对自己情绪的影响。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音乐合奏曲,展示给父母或同学们欣赏。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表演及合作情况。
2. 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特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归纳。
教学拓展资源:1. 提供更多不同类型音乐的选集。
十一月·雪橇-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十一月·雪橇-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雪橇音乐的特点和历史2.能够听出雪橇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部3.能够感受雪橇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气氛营造教学重点1.雪橇音乐的特点和历史2.雪橇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部教学难点1.理解雪橇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气氛营造2.能够运用欣赏核心素养,深入理解雪橇音乐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请学生们回忆并讲述一下他们小时候冬天玩的滑雪、滑冰等活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有哪些音乐可以和它们联系在一起?2. 学习(30分钟)1.教师播放《十一月·雪橇》音乐,让学生听一遍,并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音乐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气氛。
2.教师引导学生,用表演和绘画的形式来描述音乐中表现的情感和景象,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参照图片进行图画表演。
3.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仔细观察图片,并尝试听出音乐中不同的乐器声部,然后由学生负责描述这些声部的特点和作用,并了解一些关于乐器的知识。
3. 欣赏(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气氛营造。
2.教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再次欣赏音乐,指导学生在默默地聆听和观察中,理解音乐旋律的主题、节奏和动态。
4.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能够理解雪橇音乐的特点和意义,并提出了对后续学习的一些建议和期望。
课堂扩展教师可配合课程教材,在课后扩展学习,让学生与同学们一起展示和分享自己在欣赏和理解《十一月·雪橇》音乐中的感受和想法,并结合一些历史和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雪橇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结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欣赏,学生们将对雪橇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欣赏这首音乐时,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气氛营造,而且对于乐器和音乐的知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六单元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欣赏《十一月·雪橇》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冬天的寒冷与美丽;2. 通过模仿乐曲中的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听录音并跟唱《十一月·雪橇》,要求能够完整演唱歌曲;2. 选取乐曲中的一种乐器(如小提琴、长笛等),模仿演奏该乐器的声音;3. 观察冬天的景色,选择一处雪景,用文字或绘画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形式不限,可以是音频、视频、图片或文字等形式;2. 作业内容应符合音乐课程要求,表达清晰流畅;3. 每位同学需独立完成作业,如有合作需注明;4. 提交时间截止至下周一前,逾期不予评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完成度、音乐表现力、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3. 成绩应用:将作业评价纳入期末综合成绩,优秀的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提交作业后,关注教师给出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改进;2. 如对作业评价有异议,可在指定时间内向教师提出申诉,教师将进一步核实情况;3.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针对《十一月·雪橇》这首歌曲,我们设计了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欣赏、演奏、观察和表达等多重形式,帮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妙,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作业设计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兴趣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作业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听唱歌曲、乐器模仿、观察冬景等多个环节,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业要求明确,形式不限,内容符合要求,独立完成。
提交时间截止至下周一前,逾期不予评估。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将纳入期末综合成绩,优秀的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
人教版八上6.4十一月雪橇课件
知识拓展:声乐套曲
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 作品的一种结构情势,它的特点是在统一 的标题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
知识拓展:介绍舒伯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奥地 利作曲家,是浪漫乐派的奠基人 之一。代表作品有《魔 王》、 《鳟鱼 》、《菩提树》等,主要 歌曲集 :《美丽的磨坊女》、 《冬之旅》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柴科夫斯基乘 着雪橇飞奔的欢快,也体会到了舒 伯特在寒冬流浪在外的悲伤,希望 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领略更多 大自然的美景!
第六单元《冬之旅》第三课时 欣赏《十一月·雪橇》《菩提树》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十一 月•雪橇》,能够感受音乐情绪,并对 作品进行简单分析。
2.欣赏歌曲《菩提树》,感受音乐情 绪,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了解钢琴组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 识,认识柴可夫斯基和舒伯特。
活动一:带着问题第一次凝听
1、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怎 样的情绪?
2、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活动二:分段赏析——A段欣赏
活动二:分段赏析——B段欣赏
活动二:分段赏析——C段欣赏
拓展延伸:作曲家介绍
柴可夫斯基 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主要 音乐作品有钢琴组曲《四季》、 歌剧《黑桃皇后》、芭蕾舞剧 《天鹅湖》《胡桃夹子》《睡 美人》及六部交响曲、音乐会 序曲《1812》等。
拓展延伸:介绍钢琴组曲
钢琴组曲,是大型钢琴作品的一种结 构情势。其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 用若干首钢琴曲来表达同一主题或多个 主题。套曲中的各首钢琴曲可独立成曲, 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 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第六单元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欣赏和学习《十一月·雪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音乐的背景和主题,培养对冬季运动和雪橇的兴趣。
2.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音乐,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3. 通过作业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完整聆听《十一月·雪橇》这首曲子,至少三次,并记录下自己的聆听感受。
2. 观察作业:学生需观察与冬季运动和雪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理解冬季运动的特征和雪橇的特点。
3. 互动作业:学生在音乐课上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创编一段关于雪橇或冬季运动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可结合冬季特有的乐器伴奏或舞蹈动作(例如跳绳、跳橡皮筋等)来进行展示。
4. 音乐表现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十一月·雪橇》这首曲子,例如模仿雪橇的行驶、模拟冬季运动的声音等,并录制下来,上传至班级群。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真实有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2. 完成作业的时间为一周,请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
3.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 提交作业时,请附上作业反馈表格(见附件),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表格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表现能力。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作为学生音乐课程的平时成绩。
3. 教师将优秀作业在班级或年级展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反馈表格后,教师需认真阅读并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并在下次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十一月·雪橇》这首曲子的背景和主题,培养学生对冬季运动和雪橇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同时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单元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十一月·雪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加深对乐曲背景的理解,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与表达表现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背景资料学习学生需自行查找并记录《十一月·雪橇》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风格等信息,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及和声运用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为深入学习乐曲打下基础。
(三)歌曲跟唱练习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反复跟唱《十一月·雪橇》的旋律,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四)创作性表演准备学生需分组进行创作性表演的准备工作,包括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朗诵词等,以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意境和情感。
三、作业要求(一)背景资料学习要求学生需将查找到的背景资料整理成文字笔记,并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500字。
(二)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要求学生需将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并尝试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
(三)歌曲跟唱练习要求学生需反复练习,直至能够熟练跟唱整首歌曲的旋律,并注意在跟唱过程中体验乐曲的情感。
(四)创作性表演准备要求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为表演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背景资料学习的深度、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歌曲跟唱练习的表现以及创作性表演的准备情况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同时,教师也将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熟悉《十一月·雪橇》的音乐旋律和主题内容,增进对歌曲情感和内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创作和表演的形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体验。
雪橇 音乐教案
雪橇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雪橇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雪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与协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雪橇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冬季运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1. 雪橇音乐素材(可选取节奏明快、富有活力的音乐)2. 雪橇模型或图片3. 音乐播放设备4. 班级音乐器材(如鼓、铃铛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雪橇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雪橇运动,并引发他们对雪橇的兴趣。
活动一:雪橇音乐表达1. 播放选定的雪橇音乐,让学生聆听。
2. 学生们用身体语言模仿雪橇运动的动作,如下坡、转弯、加速等。
3.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用身体语言表达雪橇运动的动作。
4. 学生们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活动二:雪橇音乐合奏1. 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音乐器材。
2. 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雪橇音乐,用自己的音乐器材演奏出雪橇运动的节奏和氛围。
3. 学生们练习合奏,确保各个小组的音乐能够协调一致。
4. 学生们进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用音乐表达雪橇运动的能力。
活动三:雪橇音乐创作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雪橇音乐。
2. 学生们可以选择演奏现有的乐曲,也可以创作自己的音乐。
3. 学生们用音乐器材演奏自己设计的雪橇音乐,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4.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雪橇音乐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们思考音乐如何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运动。
3. 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尝试制作自己的雪橇音乐视频,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2. 学生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雪橇音乐演出,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观看。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们的合作与协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学生们对雪橇音乐活动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雪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雪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雪橇》,感受冬天乘坐火车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2、能听辨主题音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3、用肢体动作、旋律线参与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4、为主题音乐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学情分析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复三部曲式结构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模仿与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中体验和创造。
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曲式结构的知识积累,学生只需听辨出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就可以了。
只要欣赏中让学生了解《雪橇》主旋律的出现,建立学生的表象。
在教学中营造滑雪愉悦、欢快的氛围,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研究,保持他们研究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欣赏课的效果。
3重点难点重点能听辨主题音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用律动和打击乐器表现音乐。
4讲授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1我听说咱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猜谜语,那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条,请大家听好:(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
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
)打一自然现象。
(雪花)、同学们可真聪明。
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
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XXX的大雪了。
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
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
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2、出示课件,好玩吗?他们在玩甚么游戏啊?(雪橇)那你认识雪橇了吗?3、那谁来讲说滑雪的时候都怎么玩呀?(滑雪、坐雪艇转圈,做马拉爬犁,扬鞭等)。
活动2【讲授】基本部分1、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你看看用什么样的滑雪动作表现好呢?播放音乐片段。
2、再次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滑雪,做滑雪律动。
十一月·雪橇教案
十一月·雪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雪橇”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雪橇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用途和意义。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材准备:
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雪橇的不同形态和用途。
2. 含有与雪橇相关的国家或文化的图片或文字素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张有关雪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做出相关观察记录。
然后让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雪橇”的概念。
让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电脑或图书馆资源研究雪橇的不同形态和用途。
每个
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文化,探索该国家或文化中雪橇的用途和意义。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
论并记录他们的研究结果。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提供补充信息。
引导学生总结雪橇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用途,讨论雪橇对当地人生
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让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他们对雪橇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可以使用彩纸、颜料、贴纸等任意材料,创作出自己的雪橇作品。
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不同文化、国家中的特色传统。
扩展阅读:
1. 给学生推荐有关雪橇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或文章,让他们深入了解更多关于雪橇的
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冰雪嘉年华或雪橇比赛等相关活动,增强对雪橇文化的体验和
理解。
《第六单元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十一月·雪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十一月·雪橇》这首歌曲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冬季和雪橇文化的了解;2. 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作业内容1. 聆听与学唱《十一月·雪橇》:学生需完整聆听歌曲三次,理解歌曲主题,并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唱歌曲;2. 完成音乐手抄报:学生需搜集有关冬季和雪橇文化的资料,并制作成一份手抄报;3. 小组合作表演: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当的音乐背景,编排一场小型音乐剧或舞蹈,在第二课时进行表演;4. 创新设计:学生需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十一月·雪橇》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器乐演奏、合唱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按照要求完成,不得漏做;2. 音乐手抄报和小组合作表演需展示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音乐实践,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4.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手抄报和表演视频(如有),以供老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手抄报质量和小组表演表现进行评价;2.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态度、作业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等;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要将作业成果拍照或录制视频(如有)上传至班级微信群或邮箱等途径,以便老师和其他同学查看;2. 教师和其他同学在查看作业成果时,如有疑问或建议,可在班级群内留言或私信给本人,学生需及时回复并解答;3. 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可以加深学生对冬季和雪橇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乘雪橇音乐教案
乘雪橇音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乘雪橇音乐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活动。
2.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并将乘雪橇音乐准备好。
3. 准备一些冰块或垫子作为学生的"雪橇"。
教学步骤:1. 引入乘雪橇音乐的概念:向学生解释乘雪橇音乐是一种模拟乘雪橇活动的音乐游戏。
学生将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在教室内模拟乘雪橇的动作。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每个小组需要一个冰块或垫子作为他们的"雪橇"。
确保每个小组的"雪橇"数量大致相等。
3. 指导乘雪橇动作:a. 介绍动作:指导学生们模拟乘雪橇的动作。
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雪橇动作,如转弯、破雪、加速等。
b. 指导速度和节奏:向学生们介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他们需要根据音乐的速度进行相应的动作。
c. 练习:让学生们在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乘雪橇动作练习,熟悉不同速度和节奏的要求。
4. 进行游戏:a. 播放乘雪橇音乐:将音乐播放设备连接到音响,并播放乘雪橇音乐。
b. 引导学生们进行乘雪橇活动:指挥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在教室内进行活动。
鼓励他们运用各种乘雪橇动作,体验乘雪橇的乐趣。
c. 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的快慢,不断调整动作的速度和节奏。
5. 回顾和总结:a. 停止音乐并让学生们停下活动。
b. 让学生们有机会分享他们在乘雪橇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c. 引导学生们进行总结:让学生们思考乘雪橇活动对团队合作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拓展:1. 提供更多的音乐选项:让学生们尝试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并观察不同音乐对他们乘雪橇动作的影响。
2. 创造故事情节:在乘雪橇活动中添加故事情节,让学生们用乘雪橇动作表达故事情节中的不同场景和情感。
3. 设计组合动作:让学生们一起创造并表演组合动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钢琴独奏雪橇教案
初中钢琴独奏雪橇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橇》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够用钢琴演奏《雪橇》。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钢琴演奏技巧。
2. 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钢琴演奏中的音阶、琶音、附点音符等技巧。
2. 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教学准备:1. 钢琴。
2. 乐谱。
3.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雪橇》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关键词语,如“雪橇”、“飘雪”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钢琴演奏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钢琴演奏中的音阶、琶音、附点音符等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三、分组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2. 教师将乐谱分发给各组,指导学生按照乐谱进行练习。
3. 组长带领组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演奏水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二、音乐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雪橇》的音乐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情感内涵的理解。
三、钢琴独奏表演(20分钟)1.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钢琴独奏表演。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再次练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年级音乐上册 《十一月雪橇》教学课件
的真同又他
人可时是是
----
张
物谓又一一
骞 出 使 西
也中是个个
翦 伯 赞
。
国 历 史 上
一 员 战 将
天 才 的 外
冒 险 家 ,
出,交
域
类家 拔,
萃
欧
中亚
洲
西亚
今新疆地区 玉门关
敦煌
阳关 河西走廊
长安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西
东
方
方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作品介绍
这首乐曲是电视风光片《丝绸之路》中的配乐,创 作于1980年。乐曲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声音的层次和 色彩比较丰富,但音响效果和交响乐队有显著区别曲《四季》
欣赏
请同学们聆听乐曲,边听边思考:
●这首音乐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请用简短的 词语来形容主奏乐器的音色。
●乐曲为我们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作曲家介绍
柴可夫斯基 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 师;他的音乐是俄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 的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 响了很多后者;主要音乐作品有钢琴组曲 《四季》、歌剧《黑桃皇后》、芭蕾舞剧 《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及六 部交响曲、音乐会序曲《1812》等。
分段欣赏
聆听乐曲第三部分,分析乐曲是前两部分中哪一部分 主题的再现?旋律声部有何变化?给音乐情绪带来了 什么影响?
请同学们聆听全曲,结合谱例再一次体会乐曲的意境, 并总结乐曲的曲式结构。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 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 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 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 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 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 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 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雪橇 初中音乐 教案
雪橇初中音乐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橇这一音乐作品,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通过学习雪橇,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雪橇的旋律和歌词。
2. 理解雪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雪橇的旋律和歌词。
2. 理解雪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雪橇的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雪橇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雪橇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雪橇的旋律和歌词(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雪橇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2. 教师解释雪橇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跟唱雪橇的旋律,加强音乐表现力。
三、欣赏雪橇的音乐作品(15分钟)1. 教师播放雪橇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其细节。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雪橇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分组合作演唱雪橇(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演唱。
2. 各小组分别演唱雪橇,注意音准、节奏和和谐。
3. 教师对各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自行练习雪橇,加强音乐表现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雪橇这一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分组合作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十一月雪橇》示范教案
《十一月·雪橇》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十一月·雪橇》这部作品的结构特点,感受每一段所表达的情绪。
2. 能够演唱乐曲中的主题旋律,并能用动作或者打击乐器表现音乐。
2. 结合《十一月·雪橇》欣赏,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美好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1. 听辨《十一月·雪橇》音乐结构。
2.用肢体语言和打击乐器表现音乐的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十一月是什么季节呢,十一月的景色如何。
学生自由发言。
很多音乐家都写过大量的和雪有关的音乐作品,现在请同学说说你知道的哪些作曲家还写过和雪相关的音乐作品?例如:《雪花》《铃儿响叮当》《雪绒花》。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另外的国度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十一月有哪些颜色。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背景引入,师生互动交流,奠定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二、新课1.伴随音乐,介绍乐曲这首作品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这首作品又译作《在马车上》,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段小故事。
1876年,每月一个固定的日子,柴可夫斯基的管家就会提醒他:“先生,又该寄邮件了吧?”这时候,柴可夫斯基就坐下来,把当月的曲子完成。
写这些钢琴小品成了他每个月定期的音乐游戏,写过就放下,直到下个月仆人提醒之前,他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创作灵感不可能随呼随到,在六月和十一月,到了“寄邮件的日子”,柴可夫斯基腹中空空,找不到理想的表达方式,于是拿两首平时写好的性格小品来充数,这就是《十一月·雪橇》。
《十一月·雪橇》这是一首复三部曲式,快板,四四拍。
描写了冬日的欢乐,钢琴模仿马拉雪橇上铃铛的叮咚声,轻快活泼,雪橇在茫茫雪原上逍遥自在地奔跑,一路洒下欢愉快乐的铃声。
柴可夫斯基性格忧郁,冬天却能给他带来欢乐,在给梅克夫人的信中他写到:“……俄国的冬天风光对我来说美妙无比……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雪像无数钻石般闪耀光芒。
从我住房的窗口可以视野开阔地眺望远方,多么美好自在,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上畅快自由地呼吸吧!”【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乐曲,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月·雪橇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演唱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2. 结合《十一月·雪橇》欣赏,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美好的大自然。
3. 欣赏歌曲《菩提树》器乐曲《铃儿响叮当》运用示范法吹奏乐曲促进学生的乐曲吹奏学习。
教学重、难点:
1. 听辨《十一月·雪橇》音乐结构。
2.《十一月·雪橇》的音乐结构认知。
教学分析:
《十一月·雪橇》这是一首由三部曲式构成的乐曲,首部是一个三段曲式,呈示段在E大调上,但结束时转到了小调上,中段在小调上,旋律是呈示段的引用,但由于调性和织体上的变化使得中段与呈示段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再现段旋律变为和弦式的,伴奏织体发生了变化,气势更宽广,气氛更加动荡。
中部由复乐段构成,该乐段是一个平行但是转调的乐段,基于a小调,结束在D大调上,反复时转为再现部的属准备。
整个再现部织体都变化了,高声部派生出一个持续的象征雪橇铃铛声响的固定音型,而歌曲性的旋律则在中、低音区奏出,更显得深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环节。
1. 复习歌曲《踏雪寻梅》。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歌曲《踏雪寻梅》先请一名学生独唱,再请全体学生合唱《踏雪寻梅》。
(1)教师讲评学生的歌唱情况。
(2)学生听辨后回答教师所唱旋律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顺序。
(3)教师播放《咏雪》音频主部与副部主题,学生说出主奏乐器音色。
3. 教师讲评学生的复习结果。
二、欣赏器乐曲《十一月·雪橇》。
1. 教师导语:世界上很多音乐家都写过大量的和雪有关的音乐作品,现在请同学说说你知道的哪些作曲家还写过和雪相关的音乐作品?
学生回答:《雪花》《铃儿响叮当》《雪绒花》。
2. 大家知道很多和雪相关的题材作品,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
学生活动:学生简述自己所了解的柴可夫斯基。
教师介绍《十一月·雪橇》的相关资料。
这首作品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这首作品又译作《在马车上》,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段小故事。
1876年,每月一个固定的日子,柴可夫斯基的管家就会提醒他:“先生,又该寄邮件了吧?”这时候,柴可夫斯基就坐下来,把当月的曲子完成。
写这些钢琴小品成了他每个月定期的音乐游戏,写过就放下,直到下个月仆人提醒之前,他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创作灵感不可能随呼随到,在六月和十一月,到了“寄邮件的日子”,柴可夫斯基腹中空空,找不到理想的表达方式,于是拿两首平时写好的性格小品来充数,这就是《十一月·雪橇》。
3. 乐曲欣赏《十一月·雪橇》。
(1)教师播放《十一月·雪橇》,同时指示音乐结构图引导学生完整听赏。
引子 + 首部(三段式) + 中部 + 连接部 + 再现部
(2)学生活动。
学生谈自己听音乐的感受。
呈示部:雪橇在旷野的寂静中悠闲地行使。
展开部:活跃的舞曲风与坚毅、粗犷的音乐情绪转化。
再现部:雪橇在旷野的寂静中悠闲地行使。
(3)学生活动。
听乐曲《十一月·雪橇》呈示部,学生用手指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线特点与情绪特点。
学生分析呈示部旋律特点与音乐情绪:
呈示部:旋律走向以向上迂回起伏为主,音乐情境展现出悠闲、舒适与逸静的氛围。
(4)学生活动。
学生听《十一月·雪橇》展开部分析展开部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学生用两手的食指在桌面随音乐打击音乐节奏,以两个食指交替运动模拟音乐的节奏。
或者学生掉转椅子,把椅子当雪橇随音乐颠动身体,体会音乐的情绪。
学生分析音乐风格特点:展开部的音乐,由跳跃与活跃的舞曲风的音乐向坚毅与粗矿的音乐情绪的对比发展;进而回复活跃的舞曲风,提高音区的表现使之具有色彩性的变化发展;最后转化成调式的转变,做出最鲜明的妙趣横生的对比。
(5)学生听唱与记忆呈示部主旋律。
4. 再听《十一月·雪橇》,请学生在讲台或利用幻灯片,指示音乐结构图带动大家听赏。
5. 教师评价学生的听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