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凭阑静听潇潇雨_故国人民有所思_省略_性改造_兼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比较_李秋菊

合集下载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

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

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

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

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

《清议报》于1901年12月出满一百期后停刊,而这时的《新民丛报》发行仅一年,《新小说》则刚开办不久,这样,从周作人谈及的情况看,是年才21岁出头的鲁迅已悉数阅读并保存了梁启超创办的这三种反响最大的报刊,继而又将它们全部另赠周作人,希望周作人也好好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全(现当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全(现当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现代文学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介绍现代诗人毛泽东 (修订)

介绍现代诗人毛泽东 (修订)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
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 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 试比高"
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
介绍现代诗人毛泽东
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 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 虽属旧体却给读者以面貌一新之感 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 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 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介绍现代诗人毛泽东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 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 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 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 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
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 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 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 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
静听什么?接着诗 人又把这种静听引 发出来、开展出去, 想到全国人民此时 此刻也在"有所思"
于是,诗人的静听 和人民的所思,便 成为此诗的"诗眼", 也自阑(栏)听雨, 不禁让人想起岳飞 在《满江红》词中 那种"仰天长啸"的
悲壮
不过毛泽东在诗中 流露的,却是悲壮 沉郁加忧患的特殊
碧水是指人民的力量。"碧水"取义于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诗句,是希望人 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主宰新形成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之"是指碧水滔滔流过的痕迹。"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满"字极赞群众起来造反的踊跃和热烈,亿万人民 身穿绿军装投入战斗的雄姿,高举红语录形成一片红海洋的场面,加上上下翻卷的无数面 红旗,极为壮观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目录引言 (2)一、“国民性”探源 (2)(一)什么是“国民性” (2)(二)“国民性”的表现特征 (3)(三)“国民性”批判价值 (4)1. 改变国民精神 (4)2.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面貌 (4)二、“国民性”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以《呐喊》、《彷徨》为例 (4)(一)“吃人” (5)(二)麻木 (6)(三)奴性 (7)(四)看 (7)(五)精神胜利法 (8)三、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影响 (9)(一)“国民性”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9)1.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 (9)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打下思想和群众基础 (10)(二)“国民性”批判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0)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开启了白话文小说的时代,带领着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他尖锐的笔锋、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将本人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凸显了其探索国民性的核心思想。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百病缠身”的旧中国面貌。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阐述中国国民性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再现这位文学巨人“民族魂”的刚毅性格和不朽功绩。

关键词:现代文学鲁迅国民性思想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始终把批判和改造国民性作为第一要著。

在写到国民性时提到了中国人是百病缠身,种种的“劣根”埋藏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

他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毛泽东诗词大全(84首)

毛泽东诗词大全(84首)

毛泽东诗词大全(84首)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娇。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噪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6.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7.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期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8.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9.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0.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析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关注的差异殷艳敏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摘 要: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两个人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然而立足点又完全不同。

鲁迅立足于对“丑”的批判,沈从文在对“美”的赞美中否定“丑”。

关键词:鲁迅;沈从文;国民性批判[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61-01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都充满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意识,都对人性有着独到的见解,关注国民性。

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为例,本文尝试探讨鲁迅和沈从文对国民性的关注有何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对国民性关注,鲁迅重视对国民性中“丑”的揭露,沈从文重视对国民性中“美”的显现。

这样对国民性关注点的巨大差异,使两人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性鲜明的文学艺术风格。

一、人物形象塑造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阿Q和翠翠为例,对“丑”“美”进行比较。

阿Q作为鲁迅笔下人性“丑”的集中表现,是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代表。

阿Q是一个不知名姓的底层小人物,他最典型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展现的是人性的自欺欺人、妄自尊大、愚昧麻木、奴隶意识……在现实世界里,阿Q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论是在与未庄各色人等诸如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在革命的浪潮中,阿Q作为一个不知成功为何物的失败者的地位始终没有变化。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生存法宝”,通过瞒、骗、遗忘和转移失败的方式,阿Q获得精神上的“大获全胜”。

比如说阿Q认为“生平第一件的屈辱”,是被王胡打,毫无羞耻感地讨饶“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过后说一声“儿子打老子”便“心满意足的得胜”了。

这种“胜利”在阿Q的世界中不胜枚举。

这种国民劣根性中的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阿Q 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阿Q也因此成了展现国民劣根性的一面镜子。

鲁迅通过阿Q揭露和批判了国民性中的“丑”。

和阿Q的“丑”对比,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是一切“美”的显现。

论鲁迅与王小波在国民性批判上的差异

论鲁迅与王小波在国民性批判上的差异

论鲁迅与王小波在“国民性批判”上的差异李喜华(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摘要:鲁迅与王小波都借杂文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批判,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阅历、个性等的不同,他们的国民性批判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批判的主要对象不同:2.切入的视角不同:3.批判的风格不同。

关键词:鲁迅王小波杂文国民性批判鲁迅与王小波都以杂文为武器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清醒而冷峻的批判。

但二十世纪初中国内外交困、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让鲁迅更多看到的是国民的愚弱、卑怯、麻木;而新中国“文革”时期的荒诞让王小波更多感受的是国民的狂热、不理性及知识分子的健忘和盲目乐观。

不同生活背景和思想认识使鲁迅和王小波的国民性批判存在着差异.具体说来,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批判的具体对象不同在国民性批判中。

鲁迅主要选取下层民众为具体批判对象,王小波主要选取中国知识分子为批判对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国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

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奴化教育使中国绝大多数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成了逆来顺受、麻木不f_:的“奴隶”。

他们“默默的生长。

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针对民众的这一思想现实,鲁迅痛心疾首,甚至非常偏激地将中国历史分为两种,即“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在杂文中,他则批判、解剖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胜利法、冷漠、自私、麻木、愚昧、卑怯等。

其措辞之激烈、态度之彻底,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第一人。

然而,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其用意就是要“砭其同弊”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铸起“民族的脊梁”。

鲁迅“以其思想的全面性、深刻性、现实性、战斗性而脱颖而出,成为针砭国民性的国手、重铸民族精神的引路人”。

[2]鲁迅辞世半个世纪后.另一位致力国民性批判的“自由思想家”王小波。

其杂文思想深邃、独特,语言幽默、辛辣,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看客与告密者_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看客与告密者_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

摘要:鲁迅和老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塑造了看客和告密者这两种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形象,并以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对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试对两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进行归纳和比较,并探讨他们的特点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关键词:鲁迅老舍看客告密国民性作者简介:陈晓红(1982.7-),女,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学生,工作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看客与告密者陈晓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516057【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2-0035-02———鲁迅与老舍对国民性批判的异曲同工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许多的典型人物,除了阿Q 、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

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

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

鲁迅在《示众》中有这样一段,“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

……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

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短短几句话,充分体现了作家的笔力,小说的漫画化构图,无名字的人物背影和小学生的“四顾”所显示的“看”的场面、“看”的对象的悬空,给文本的阅读带来了一种张力。

自题小像 清末鲁迅诗作

自题小像 清末鲁迅诗作

自题小像清末鲁迅诗作灵台无计逃神矢②,风雨如磐暗故园③。

寄意寒星荃不察④,我以我血荐轩辕⑤。

【注释】①本诗写在送给许寿裳的剪辫不久后所摄小像背后。

许寿裳在《怀旧》一文中说:“1903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

” 原诗无题,《自题小像》为许寿裳所加。

1931年柔石被捕后,鲁迅重写时说:“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关于剪辫事,许寿裳在《剪辫》一文中说:“一九○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东京留学……大约隔了半年之后吧,鲁迅的剪辫,是我对他的印象中要算最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

”许寿裳讲鲁迅作此诗时为23岁,指的是虚龄。

②灵台:指心。

《庄子·庚桑楚》:“不可内(纳)于灵台。

”郭象注:“灵台者,心也。

”神矢:神箭。

指小爱神的箭。

小爱神始见于希腊神话。

爱神叫丘比特。

据传说,他有双翅,手持弓箭。

他的金箭射到男女双方的心中,被射中的双方就会相恋,这里喻指在异邦所受到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冲击,尤其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风雨”句:谓清朝反动统治下的中国无比黑暗。

《诗经·风雨》:“风雨如晦。

”贯休《侠客诗》:“黄昏风雨黑如磐。

”磐:大石。

故园:原指家乡,这里代指祖国。

④“寄意”句:寄意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

王逸注:“欲托忠策于贤良也。

”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揆(察)余之衷情兮。

”王逸注:“荃,香草,以喻君也。

”此处代指祖国和人民。

⑤荐:献。

轩辕:黄帝称轩辕氏。

此处以轩辕代指祖国。

【析】《自题小像》是鲁迅最重要的言志诗。

1903年3月底或4月初作于日本东京。

1903年3月下旬,东渡留学周年之际,鲁迅毅然断发,拍照纪念,即成此诗,倾吐为拯救国家民族献身的慷慨壮志,诗成不久,曾告诉挚友许寿裳。

1904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又题断发小照寄赠许寿裳。

这首诗作后近30年里,鲁迅一直深藏心底,1931年1月17日柔石被捕,国民党反动派遂欲罗织鲁迅入案,逼迫鲁迅东渡。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之比较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之比较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之比较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和鲁迅都同为“最彻底坚持国民性探索与批评的作家”。

就国民性问题,他们之间有契合和影响,但也存有差异之处。

老舍和鲁迅都是热烈的爱国主义者。

出于对民族命运深情地关注,对祖国前途的渺茫忧虑重重,他们充满一种可贵的民族忧患意识,并以此来警醒国人。

二人在海外生活期间,对于现代国家的公民与古老中国的臣民间的差异有着切身的感受。

鲁迅留学日本时,在“幻灯事件”中看到赏鉴示众的盛举的人们,深感中国国民精神的麻木厚重,开始思考“国民性”课题。

他意识到要振兴民族,“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指“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老舍经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洗礼后,在旅居英国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并积极探索“民族性”“国民性”的课题。

在英国,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工商业和全新的文化带来了全方位刺激,老舍怀着忧虑与希望重新打量以往他置身其中的古老文明,“文化的反观视域被打开”。

通过对比,他切身感受到国人精神上的落后,并决心以文学的方式来改变。

从而使“对国民劣根性的强烈批判几乎贯串了他的全部作品”。

老舍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性问题十分注意的一位作家。

青年时代的老舍,不仅受英国文学的熏陶,同时也明显地受到“五四”主将鲁迅的影响。

早在30年代初,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时,就着重指出老舍小说中有“鲁迅的影响”。

比如,从《猫城记》揭露、批判国民性的弱点就显然可以看出鲁迅的影响来。

小说中这样写猫人观看大鹰(一位爱国英雄)的头的盛况:“看的人们并不批评与讨论,除了拥挤和互骂似乎别无作用。

没有人问:这是谁?为什么死?没有。

我只听见些,脸上的毛很长。

眼睛闭上了。

只有头,没身子,可惜!”这使人立刻联想到鲁迅的《药》和《示众》。

八十年代,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态度在创作中贯串(国民性改造)这一思想,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的,却只有鲁迅和老舍两人”(宋永毅)。

两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首先体现在他们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方面。

故国人民有所思

故国人民有所思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1966毛泽东《七律 有所思》
经过人人检讨,相互揭发的“洗澡”,到1957年反右运动之后,中国知 识分子整体上失去了自我。 惊涛骇浪之中,怎叫人能“静“心听雨?但是接下来的这一场轰轰烈烈 的大运动——文化大革命更叫这些知识分子们心力交猝。
林斤澜:
“他们不问政治,不懂政治实际,但他对政治有幻想”。
我思“故国人民之思”
2013级2班 余晓黎
侧知 《 影识 故 》分年国 子后人 思 民 想 有 改 所 造 思 :
1949
目录
简介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故国人民有所思
关于作者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1982年2月毕 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 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 《北京青年报》副刊编辑。主要从事 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有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中国 文坛纪学》、《故国人民有所思: 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等,推动了国内口述史研究。

高校基层的党团员积极分子们认定原有的教师应由他们代表党和 “无产阶级”来加以领导和改造,“团结,教育”是手段,“改造”才 是目的,你不好好接受我的“改造”,就是不接受党的领导,就要 对你进行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北京市委布置“烧教授”计划: “猛火烧,慢火炖”。
冯定:大批判困局中的棋子
“掺沙子”
陈垣校长入党前后波澜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南京政府三次派专机接他南下,这位辅仁大 学校长就是不走,他说:“我是抱着怀疑的心理要看一看,到底 什么原因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这一定有个道理。 ” 如同陈垣一样,不少有理性自觉的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背后的意识 形态充满好奇之心。北平刚刚和平解放不久,清华的一些教授自 动组织起来,学习自己所陌生的马列主义。

梁启超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之比较研究【最新哲学类】

梁启超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之比较研究【最新哲学类】

generationS.
T11is paper is conlposed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me preface.n explaills嘶eny舭conc印tion of mtio叫c11ar獬er 锄【d me reaSon of choosing mis topic姐d its si鲥ficallce.
第二节梁启超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相同的原因…….………….32
3.2.1二者国民性改造思想形成原因相同…………………………..32
III
目录
3.2.2两人都受了进化论的影响………………………………….34 3.2.3梁启超对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形成的影响……………………..35
第四章梁启超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不同之处及其原因….…38
Qicha0 and Lu Xull are me import觚t representatives of也e ideological仃end.111eir
si嘶ficant vie、Ⅳpoint、Ⅳere msight at tIlat time andⅡley all llaIve a
on our向ture
非公开学位论文,保密期限内不向外提交和提供服务,解密后提交和服务同公开论文。 论文电子版提交至校图书馆网站:http:/,202.113.20.161:8001/indexhtnl。 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 辩;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授权书签署一式两份,由研究生院和图书馆留存。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南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 获得者均须向南开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五篇范文]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五篇范文]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五篇范文]第一篇: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

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

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

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

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意思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意思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意思“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有所思》,其古诗全文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注释】
①神都:古谓京城。

这里指首都北京。

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

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五日在杭州;途经长沙于十七日到韶山滴水洞,在这里住了十一天;二十八日赴武汉。

③凭栏静听潇潇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句。

阑同栏。

潇潇,骤急的雨势。

④故国:即祖国。

【鉴赏】
首联:正是、又来两句,看似是时间上的偶然衔接,其实两者原始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颔联:青松、败叶,阵线分明,是对文化大革命OrG的正面描述,分别指革命小将和走资派;颈联:赞颂文化大革命的声威;尾联:遥应开端,把视线收回到南巡主体,暗含作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心情。

整首诗读来使人深感遗憾,引起沉郁以
至苍凉的感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七律·有所思

七律·有所思

七律·有所思导语:《七律·有所思》是毛泽东写于“文革”初期的惟一一首表现和赞扬“文化大革命”的诗词;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因此这首诗留给人们的也只能是深深的遗憾;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这首诗收录于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

毛主席《七律·有所思》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正是神都⑴有事时,又来南国⑵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栏静听潇潇雨⑶,故国⑷人民有所思。

⑴神都:古谓京城。

这里指首都北京。

⑵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

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

1966年5月15日在杭州;途经长沙于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这里住了11天;28日赴武汉。

⑶凭栏静听潇潇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句。

阑同栏。

潇潇,骤急的雨势。

⑷故国:即祖国。

《七律·有所思》是毛主席1966年6月所作,是关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写的是文革初期的情形),并且是毛主席诗词中唯一的一首写文化大革命的。

毛主席在1976年6月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其中的第二件就是文化大革命,可见毛主席对文化大革命的重视。

这又赋予这首诗特殊的意义。

毛主席对中国古代诗言志说很赞成,1945年9月,在讨论诗词时,曾将诗言志书写赠于徐迟。

所以,在赏析毛主席诗词时,也不能离开言志这一点。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要清楚当时的背景实践。

毛主席是在1965年11月12日离开北京,乘专列经天津南下,先后在杭州、滴水洞、武汉等地停留。

在南下之前,9月18日至10月12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除议程安排的内容外,毛主席在会议上讲了“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应该造反”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反思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兼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比较李秋菊(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摘要:国民性批判,是自晚清以来贯穿整个20世纪的重大精神命题,集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贡献,它们都已凝结在他史诗般的诗词里。

透过其诗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和以国民性批判享誉中国文坛的鲁迅,在国民性认识、国民性改造方面,很典型地代表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并各以其探索启示着中国国民性的现代化策略。

关键词:国民性;毛泽东;鲁迅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12(2006)01-034-04 晚清以来,国民性问题曾引起过许多文人志士的关注和思考。

一批批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鲁迅和毛泽东作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两位巨人,在对国民性的批判和改造上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也许他们不曾谋过面直接接触过,但他们在精神和心灵方面却是相通的。

不仅毛泽东对鲁迅的经典性评价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且毛泽东还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鲁迅的钦敬。

综观毛泽东的诗歌全集,以与他同时代的已故人士做对象的诗歌并不多,除了“谁与共平生”的“芳年友”易昌陶、御外侮“沙场竟殒命”的将军戴安谰、“红军队里每相违”可与商量国之疑难的战友罗荣桓、“红霞万朵百重衣”的“骄杨”杨开慧,就是鲁迅,并且为他做了两首[1]。

代表新文化方向、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国民性批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而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与鲁迅是并驾齐驱、相辅相存的。

早在长沙读书期间,毛泽东就开始关注国民性问题了,这种对国民性的探索和改造,可以说终其伟大而多姿多彩的一生,并形象地把它们凝结在他的诗词里。

透过其诗词,如果我们把他和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改造对比起来看,就可以发现他们实践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对国民性的认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勉。

从离开家乡韶山,经湘乡东山学堂而到长沙,伴随求学经历,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不仅看到了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而且政府的腐败无能,军阀的混战,帝国主义的蚕食鲸吞,都让他忧心如焚,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并投身社会实践探寻深层的原因。

他的忧国忧民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上。

早在1912年,他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中就写到:“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在这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民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917年8月他在《致黎锦熙信》中说:“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

”他和被他誉为“博大胆识铁石坚”、“忧忡为国痛断肠”的鲁迅一样,发现了国民身上“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2]。

如果说鲁迅的国民性认识是在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话语传统影响下结合特殊现实形成的,那么,毛泽东早期的国民性认识则显然是承接了本土思想启蒙先驱尤其是梁启超等人的思想。

梁启超最早提出国民性批判理论,主张从变化民质入手来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

早在东山学堂求学时,毛泽东就接受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第6卷第1期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6 No.1 2006年3月Journal of Hunan M etallurgica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Mar. 2006收稿日期:2005-11-01作者简介:李秋菊(1968-),女,四川渠县人,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新思想影响,以至他后来成立的“新民学会”的会名和“改良人心风俗”的宗旨就源于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民性的积弊也非一日之功。

诗人毛泽东,用诗歌表达了他对国民积弊的认识。

一生酷爱历史的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集中阅读二十四史期间,于1964年春作了一首词《贺新郎·读史》,其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1]。

就是他对国民积弊形成原因的概括表达。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这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处的现实环境,虽然“不过数千寒热”,但频繁的改朝换代、异族入侵导致内忧外患,连年征战,劳命伤财,既阻碍了社会进步,又使国民性格越来越孱弱。

“改朝换代就像一个巨大的刑具,每隔一二百年,中华民族就要被缚上去,生割活剥,从一个家族的权力骨架上剥下来,移植到另一具骨架上。

虽然每一次都会有无数的人`投井'、`堕城'、`阖家自焚',然而,大多数人最终还是得选择屈辱地活下来。

这对大部分国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人格受挫和自我否定的过程”[3]。

正如任何一种生物性状背后都有基因的决定一样,中国国民性的所有负面表现都可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找到原因。

国民劣根性还有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这种封建文化专制,在他少年时期阅读被塾师称为“闲书”、“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时,就有了初步的警觉,认识到有一件事很特别,所有书中的主人公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觉得这样是不平等的。

长期的专制统治,统治阶级无一例外,总是要千方百计扼杀民众的活力,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社会稳定。

为此,就要防止人们独立思考,阻止人们自发组织,消灭任何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势力。

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无师自通,焚书坑儒、收缴天下铜铁之物,即为此目的。

鲁迅在《春末闲谈》中形象地指出:统治者要维持统治,就必然会象细腰蜂一样,用神奇的毒针向青虫的运动神经球上一蛰,使他麻痹为不死不活的状态,他们也会用许多理论来麻痹劳力者,以便他们能温顺地服役,充当战争的机械,为其供奉锦衣玉食。

在为统治集团服务、功利性极强的封建文化浸染下,一代一代国人就慢性中毒,数亿人的智力被牢牢禁锢,活力被有效扼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如同带着沉重镣铐的囚徒,耳不聪,目不明,头脑糊涂,愚昧、健忘麻木、冷酷、懦弱等劣根性就滋生繁育起来,在灾难深重的20世纪初突显了出来。

这就是圆都画不成形的阿Q 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痛苦,生趣了无的祥林嫂会恐惧将来地狱折磨的原因。

正因如此,鲁迅曾以决绝的态度说过:“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年,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4]因此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出现那么多身处不同阶层的汉奸也决不是偶然的。

但他跟鲁迅又是有所不同的,鲁迅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们尤其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更多地看到国民性身上的劣根性。

当然,这与他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家道衰落带来的困顿,周围人特别是亲友的冷酷势利,给鲁迅心理上留下的阴影伴随他一生,挥之不去,加之后来的“运交华盖”总是碰壁,就使他对国民身上阴暗的方面看得尤为真切。

为此,他还受到了梁实秋的诘难,说他只一味地不满,消极、否定,却不能提出积极的主张来。

而后来经过马克思主义洗礼、尤其是投身革命实践的毛泽东虽然承认国民积弊甚深,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国人尤其是社会下层人们身上仍然保持有一些可贵的品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他讲到自己的切身体会:“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

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

[5]相信国民身上的劣根性,可以改造而且能够改造成功。

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去荡涤那些陈腐落后的品性,只要有切合民众需要的主义引导其行动,他们身上美好的、先进的、健康的东西就会发扬光大。

他认为,“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2]。

有了主义,才会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的壮阔场面。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35第1期李秋菊:“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反思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兼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比较是中国人民在“主义”激荡下扬国民性之长取得的成果。

他坚信“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二、对国民性的改造对国民性的分析批判,目的在于改造国民性。

每个致力于国民性研究的人都提出过自己的改造策略。

鲁迅最早注意国民性,是他在日本学医时观看反映时事的记录片,看到一个据说给俄国人充当间谍而被日本人抓住的中国人被砍头示众,旁边有一群中国人伸长脖子观看,这给鲁迅极大的触动,使他痛感到国民麻木愚昧的程度,觉悟到医治国民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认为改变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并在1925年说过:“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4]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从而促使他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弃医从文致力于用文艺改变国民的精神,并终身执着于这一工作和使命。

他曾坦言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觉悟起来,改良人生。

在改造国民性的策略上,显然,鲁迅所选择的道路是从“立人”开始而最终达到立国。

这种思想在《未有天才之前》这篇杂文里也有类似的表达,谈到天才,他认为必须先造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也就是要有觉醒的,洁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的人。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一样依赖这样的民众。

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实践的是另一条道路。

虽然也深感国民性的弊病,不反对通过启蒙唤起民众的觉醒,但他更强调用现实的力量去加以改造,认为“理想固要紧,现实尤其要紧”、“人生有一种习惯性,是心理上的一种力”、“要改变人心,也要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

他在《致李思安信》中曾说:“湖南须有一些志士从事实际的改造,你莫以为是几篇文章所能弄得好的。

”知识分子和农民是毛泽东和鲁迅都很关心的两个群体,农民是国民的绝大多数,而知识分子是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的制造者和承担者,对工农大众可以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鲁迅用小说、杂文等文艺形式对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批判了他们身上的胆小怕事,逆来顺受,奴颜婢膝、自欺欺人。

毛泽东在60年代读历史时,曾经对知识分子有过一段评价:“古代有成就的文化人、文学家,多不是科班出身……历史上知识分子型的皇帝,多没有出息,倒是一些老粗能办成大事情,如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秦始皇比孔夫子伟大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