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气候的概念、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掌握气候的形成原因,进而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气候的概念与特性、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气候的概念与特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各个方面。
气候特性则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等方面。
在气候类型部分,学生将学习到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最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将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形成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因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逐步深入理解气候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性,掌握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概念与特性、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各种内外部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3.4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导入方式1:同学们,从以下两幅景观图片中可以看出,同样是二月,两地的景观差异很大。
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以下两地景观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中国气候差异如此之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导入方式2:我们已经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高低和降水的多少,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差异很大。
水热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气候也就不相同。
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世界的气候吧!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介绍:柯本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
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
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5 个气候带。
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
带领学生了解柯本。
多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分为若干个小任务1 回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能够运用所给资料,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
老师给出一组气温和降水数据,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出气候直方图。
绘制提示:1.标记月份;2.标记气温的数值、单位;3.标记降水量数值、单位;4.描气温曲线;5.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制作品,教师点评)(转承)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你知道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吗?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余,冬季寒冷干燥。
北极地区:常年寒冷,雨雪很少。
任务2 根据气候直方统计图分析气候特征。
榆次区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课程标准】在世界气候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
2、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能够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提高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教学方法、在学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教学媒体】多媒体、地图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图片(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南极)世界上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
这些不同的自然景观是各自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呢?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62完成《金榜学案》P41基础梳理,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注,时间三分钟。
2、读图3.25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说明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方法。
3、反馈练习:完成P63活动题。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阅读地图册P26世界气候类型图,说出世界气候类型共有多少种,并根据其名称及规律归纳大致可以分为几类?2、活动:(1)阅读课本P65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完成课本P65页表格。
(2)学生读图分析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65表中。
3、阅读课本图3.28,说出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4、探究应用:投影A、B、C三幅图片,每三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
(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板书设计】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气候形成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气候形成的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的因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第二章:热带雨林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高温多雨、湿度大、植被丰富等。
2.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刚果盆地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热带草原气候1. 了解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温暖湿润、干湿季明显、植被以草原为主等。
2.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热带沙漠气候教学目标:1. 了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高温干燥、降水极少、沙漠广布等。
2.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沙漠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原因。
第五章:温带季风气候1. 了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 掌握温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等。
2. 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北美洲东部、欧洲东部等地区。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分布。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入手,通过回顾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成气候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本地气候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气候特征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要素和特征,通过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我们这里终年寒冷,是一片冰雪世界图片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我们这里炎热干燥,一年中很难见到降雨我们这里终年炎热,几乎每天都下雨我们这里光照充足,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教师:以上图片是世界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你家乡的气候是怎样的?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气候。
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的内容,归纳气候的两大要素和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教材第84页活动。
多媒体展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设计合作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
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上图展示的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地理)

世界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地理)精品源自高考备战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三、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四、教学过程: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简单介绍自然景观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亚热带气候类型、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温带气候类型、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寒带气候类型、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高原、水地气候,教师通过板书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气候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成因。
教师对全文总结。
作业:、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2、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3、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气候受大西洋影响很大,据此可看出其影响因素是4、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的主要因素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这种气候是附答案:、气温和降水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水地气候。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3.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热带气候,两极附近寒带气候,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4.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五带划分等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能识别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2.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的课件;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气候类型图片、视频等素材;3.练习题:准备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的气候_教学设计_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
读图,发现不同自然景观的区域气候要素的差异,做好学习准备
堂动课活
一、分析气候特征
活动1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活动2.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阅读教材图文及辅助的参考资料,总结热带、温带、寒带气候题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阐述的是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主要涉及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的相关内容。
本章内容是学生后面学习分区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一方面,教材的呈现方式(先提供素材和信息,再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后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用大量的图片将地理信息巧妙地蕴含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挥学生潜能。
本节突出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热带气候类型”作为本节的开篇,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气候类型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气候特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
2.学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能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以及教师收集补充的资料的阅读、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过程,掌握学习气候类型相关知识的方法,提升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四种热带气候的景观差异,以及热带雨林的重要环境效益,感悟气候在自然环境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2.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老师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多媒体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老师对这句古诗进行了改编,这些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多媒体出示)
1.内陆四月芳菲尽,沿海桃花始盛开。
2.低纬四月芳菲尽,高纬桃花始盛开。
3.城市四月芳菲尽,乡村桃花始盛开。
4.向阳四月芳菲尽,背阴桃花始盛开。
过渡:从上面的答案可以看出,影响气候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这导致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别非常大。
科学家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相对于五带来说,就出现了热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
其中热带气候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一课时《热带气候类型》。
新知探究一: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1.比较景观差异(多媒体出示四幅热带气候景观图)
1)比较一下,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你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
2)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3)推论一下,哪种景观降水比较多?哪种景观降水比较少?
2.比较异同
1)教师简单介绍坐标图的构成
2)观察四幅坐标图,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指导读图:大家观察气温曲线,这四幅图最低气温都在多少度以上?说明这里终年炎热。
3)这四幅图的不同点是什么?
比较:降水最多的是哪幅?降水最少的是哪幅?
小结: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最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最少(多媒体出示结论)
比较:孟买和巴马科的降水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哪几个月降水较多?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师小结:我们把降水较多的6~10月称之为雨季,把降水较少的11~次年5月称之为旱季。
那么孟买和巴马科的降水特点都可以这样来描述:降水分配不均,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多媒体出示)
3.总结气候特征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这四种气候的共同点是在气温方面,都是终年高温;它们的不同点是在降水方面,其中降水最多的是新加坡,年降水量大约是2200mm,降水最少的是喀土穆,年降水量大约是350mm。
我们把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如新加坡,我们可以说“终年高温多雨”,具有这种特征的气候我们称之为热带雨林气候。
那喀土穆的特点应该怎么描述?这种气候称为热带沙漠气候。
师:继续观察,孟买和巴马科相比,哪个地方降水较多?虽然降水多少不同,但由于季节分配特点类似,这两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具有这种特征的气候有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也有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
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4.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师:这两幅图最大区别是什么?哪幅降水更多?哪幅降水较少?
小结: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多,旱雨季更明显;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比较少,旱雨季不明显,我们称之为干湿季。
那么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应该怎样来总结?
5.阶段小结、方法提升
刚才我们了解了四种热带气候的特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
四种气候的相同点在气温方面,最低温都在200C以上。
科学家规定,如果一个地区月平均最低温在150C以上,这个地区就属于热带;它们的区别是在降水方面,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出现四种情况(多媒体出示):
全年多雨---雨林气候
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大—季风气候
分干湿两季,降水总量少—草原气候
全年少雨---沙漠气候
6.课堂小练习
1)给气候类型找个家
2)给气候特征找个家
3)给气候景观找个家
新知探究二、气候类型的分布
(引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种热带气候的景观、特征各不相同,虽然都是在热带,但它们具体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别。
下面请大家自主学习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1.阅读课本P88~89图文,完成表格要求,在课本中圈画重点内容。
(出示热带气候分布图、表格)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最广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学生质疑
3.交流1:
出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思考:
1)这是____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
2)三大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
师:关于热带雨林,它除了能给我们提供木材,带来经济效益外,还能给我们提供巨大的环境效益。
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小结:热带雨林因为能提供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可以说,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肺,意义重大。
4.交流2:
出示“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
1)A是____气候,只分布在___洲的____、____.
2)B是____气候,以___洲分布最广。
3)C是___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以____洲的__________面积最为广大。
5.阶段小结:
6.课堂小练习:给气候分布找个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带气候类型的景观、特征、分布,并根据学习过程总结出一种气候类型判定的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大家根据知识提纲梳理一下本节课内容。
六、达标练习
1.根据下列说法,分析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
1)这里一年有干湿两季,湿季草木旺盛,干季原野枯黄( )
2)杰克的家乡全年高温多雨,高大的乔木长出板状根以稳住身躯,林间白藤缠绕,树木丛生,物种丰富被称为“地球之肺”(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 非洲分布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拓展延伸:玲玲看到电视直播的非洲大草原的动物迁徙,她被这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所震撼,但是,她却不明白这些动物为什么每年都要进行凶险而艰辛的迁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