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金融学笔记期末总结

金融学笔记期末总结

金融学笔记期末总结一、引言金融学是研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学科,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研究,可以揭示金融市场的规律,并且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下面将对本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交易的场所,也是金融资讯的集散地。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筹措短期资金,满足经济主体的日常资金需求。

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和政府筹措长期资金。

在货币市场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货币市场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债券等。

在资本市场中,我们学习了股票和债券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特点、定价方法和交易方式。

三、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为满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资金需求而创造的各种金融产品。

金融工具可以分为现金工具和衍生品两大类。

现金工具是指直接用于支付和结算货币的工具,如现金、存款等。

衍生品是指以某种现货为基础,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

在本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各种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应用,了解了衍生品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方法。

四、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其主要功能是为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可以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两大类。

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并提供贷款和支付服务。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保险和证券交易服务。

我们学习了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和监管制度,了解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和风险管理方法。

五、金融市场的效率与效用金融市场的效率是指金融市场能够充分反映信息、有效配置资源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

金融市场的效用是指金融市场能够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和风险管理需要的程度。

在本学期中,我们学习了金融市场效率与效用的衡量方法,如有效市场假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

国际金融学笔记

国际金融学笔记
配 3。支出调节政策与融资政策的搭配
第十三讲 汇率及相关政策
一、汇率制度选择问题 1。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比较
1)自发调节的效率问题 2)政策调节的效率问题 3)对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影响 2。选择的主要依据 1)本国经济特征 2)特定政策目的 3)外部经济条件
三、外汇市场参与者 1。企业 2。商业银行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第三讲 外汇市场
四、外汇交易 1。即期与远期交易 1)远期交易的含义 2)远期交易的标价方法:掉期率
掉期率的绝对形式--前小后大往上加 ,前大后小往下减
掉期率的相对形式--折算为以年为单 位的百分点
第三讲 外汇市场
2。交叉汇率与套汇问题 1)交叉汇率的计算方法:标价方法相同-
收入与吸收的影响 3。吸收分析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五讲 经常帐户收支分析
三、经常帐户的自动平衡机制 1。固定汇率制下:
收入机制:经常帐户逆差~收入下降~ 进 口下降~经常帐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经常帐户逆差~货币供给 下降~价格下降~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常帐 户改善 2。浮动汇率制下:
汇率机制:经常帐户逆差~外汇市场外汇供给 不足~本国货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 常帐户改善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经济调整 1。用于投资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增加收
入增长的速度 2。用于消费活动时候的经济影响:推迟消
费;提前消费;稳定消费 3。潜在的风险:收入与吸收变化的风险所
引起的债务清偿困难
第七讲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问题
二、债务危机问题 1。债务危机的概况 2。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3。债务危机的解决过程 4。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国家风险
第六讲 国际资本流动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

中央财经大学李健《金融学》学习笔记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第一讲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学习《金融学》来取得科学的认识.▲学习《金融学》可以为深入学习经济类各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课程研究范畴的界定中国字的“金”与“融”组成的“金融”汉语“金融”一词的考证专业术语中使用的“金融”口径我国目前使用的两种口径:宽与窄的口径西方“Finance”一词使用上的三种口径:宽、中、窄口径;中西文口径的比较采用宽口径的金融理论研究范畴,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活动的集合。

是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的聚合体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与汇率;——由信用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形式、工具与利率;——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性机构和中介服务类机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黄金市场等等;——国际金融关系;——金融总量和调控机制、监督与管理制度。

四、金融学的基本框架与视角把握★基本范畴:货币,信用,金融,利率,汇率★微观运作: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宏微观联接:中央银行与现代货币创造★宏观均衡:货币供求, 总量均衡与失衡,内外均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中亟待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金融学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货币、信用、金融机构是金融学的基本支柱。

金融学知识点的复习笔记

金融学知识点的复习笔记

现代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

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票据流通转让是在企业与金融机构、或有经常往来相互了解信任的企业之间进行。

采取背书转让和贴现形式
商业信用的作用:润滑生产与流通,加速资本周转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金额、方向和期限的限制
2.银行信用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的特点:金融机构作为信用媒介,是一种间接信用;借贷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
3.国家信用
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主要是债务人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5. 国际信用
商业性借贷:通过借贷契约形成的国际信用关系
国外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直接新建企业。

《金融学》笔记

《金融学》笔记

《金融学》笔记金融学,这门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个人的储蓄、投资决策,还是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学的知识和原理。

在学习金融学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形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乃至如今的电子货币的演变。

货币制度则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制度的发展,对于理解金融体系的基础至关重要。

利率,是金融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是借款成本的衡量,也是资金的价格。

利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

对于个人来说,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储蓄和贷款的决策;对于企业而言,利率则直接关系到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不仅在于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交易平台,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在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种类繁多。

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分享公司的盈利和成长,但也要承担公司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

债券则是一种债务凭证,发行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相对股票来说风险较低。

还有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

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之一,它们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资金的融通。

投资银行则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业务。

此外,还有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监管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金融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金融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金融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第1讲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历史线索–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货币形态的演变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5.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交易过程观念化(三)货币的职能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货币单位–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 支付手段–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必须是现实的货币4. 积累和贮藏价值–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1. 职能视角的界定–货币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价值表现的特殊商品:贵金属–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纸币3. 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是相对商品或金融资产交易的概念–流动性在交易过程中专指货币4.社会计算工具与社会选票–社会需要就是社会计算,货币是工具–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决定了社会生产,相当于用货币投票二、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构成1. 货币制度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2.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黄达《金融学》(第5版)笔记整理

黄达《金融学》(第5版)笔记整理

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
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经营
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
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提供投资咨询等。
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
包括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原则,以及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等 不同模式。
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如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以及金融机构等。不同参与者具有不同的需求和 目标,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保证金 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金融市场的监管也是保障其健康运行的重要 因素。
04
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的传导与效应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汇 率渠道
货币政策效应
产出效应、价格效应、就业效应、国 际收支效应
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
03
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的体系与类型
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功能
01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其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
、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
金融机构的体系构成
02
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
行金融机构等构成。
金融机构的类型
03
根据业务性质和功能,金融机构可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投资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二、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 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

第十一章货币市场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票据市场第四节国库券市场第五节回购协议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第四节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第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第十六章中央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第四节清算业务第十七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八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九章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二节通货膨胀第三节通货紧缩第二十章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第三节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第四节金融创新与发展第五节金融结构与发展. 学习目标具体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等。

(完整版)《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完整版)《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完整版)《金融学原理》笔记(全)第一章货币的本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一、货币的产生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

(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2.要点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①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②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1.本质特征不变2.形式不断演变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3.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四货币层次划分(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二)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的货币政策。

(不同层次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依据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划分;流动性划分的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2)划分层次指标(考大题)M0:现金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 部队活期存款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金融学学习笔记

金融学学习笔记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金融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1. 学习体系:第三篇:金融机构第七章金融机构概述第八章银行类金融机构第九章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四篇:金融市场第十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十一章货币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五篇: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平衡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2. 学习目标本阶段主要学习内容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要根据实例理解并记忆相关名词的含义,熟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具体运作方式。

理解当代金融的发展对国内以及整个世界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3. 各章节学习重点说明:对于重点名词的解释和说明全部放在后面的名词解释中。

【第七章】金融机构概述(1)理解金融机构的产牛的原因以及其功能,理解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相比的特殊性。

(1小时)A.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

a)需求追随型路径:在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

目的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支付需求、融资需求、投资需求、风险转移与管理的需求、信息服务需求等。

b)供给领先型路径:兼业经营转向专业经营,如新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如文档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B. 现代金融机构的功能(理解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a) 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 促进资金融通:使资金从盈余者向资金短缺者流动,促进各种社会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

【注意】各种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银行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保险类金融机构吸收保费并将部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于金融资产等等。

c) 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和专业化运作,适度竞争,能够合理控制利率、费用、时间等成本。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便利,如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代理、咨询、管理等服务。

d) 改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能够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

金融学读书笔记

金融学读书笔记

金融学读书笔记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资金融通和价值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经济运行、投资决策以及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最近读了几本金融学相关的书籍,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首先了解到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交易的工具,它更是一种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货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问题。

例如,当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时,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而通货紧缩则会导致经济衰退,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

金融市场是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了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金融体系。

股票市场的波动往往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预期。

一家业绩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其股票通常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股价上涨。

反之,经营不善的企业股票可能会下跌。

债券市场则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融资渠道,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

外汇市场则受到各国经济状况、政治局势、利率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汇率的波动会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我学到了风险的分类和应对策略。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都是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市场风险主要源于资产价格的波动,如股票价格、汇率、利率等的变化。

信用风险则是指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导致的损失。

操作风险则包括内部流程失误、人为错误、系统故障等。

为了降低风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采用多样化投资、套期保值、风险评估和监控等手段。

金融机构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银行作为最常见的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实现资金的配置。

保险公司则为人们提供了风险保障,将个体面临的风险分散到整个群体。

投资银行则专注于企业的融资和并购业务,帮助企业实现扩张和重组。

这些金融机构的运作和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金融学学习笔记

金融学学习笔记

⾦融学学习笔记⾦融学课程第⼀阶段学习笔记⽹院学号:11011110086批次:201110 辅修专业:⾦融姓名:王宇佳成绩:⼀、学习内容1. 学习体系:本阶段为第⼀部分,包括第⼀篇:货币与货币制度第⼀章:货币与货币流通第⼆章:货币制度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第⼆篇:信⽤与利率第四章:信⽤的演进第五章:信⽤形式第六章:利息与利息率2. 学习⽬标第⼀章1、了解货币产⽣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重点掌握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

3、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各种作⽤。

4、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5、掌握货币计量的有关概念及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

第⼆章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种主要类型和特点。

3、重点掌握我国现⾏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掌握⽛买加体系的内容与利弊。

5、了解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三章1、从不同⾓度理解外汇的含义,进⽽掌握汇率的概念及不同的汇率种类。

2、熟知直接和间接两种标价⽅法,并能⽤来套算汇率。

3、研究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4、通过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较,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特征。

5、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重点掌握⼈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第四章1、掌握信⽤所涉及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2、了解信⽤产⽣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熟悉⾼利贷信⽤的特点作⽤。

3、掌握信⽤与货币的关系。

4、掌握现代信⽤与经济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体系的构成。

第五章1、掌握商业信⽤形式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商业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2、掌握银⾏信⽤的含义和特点,认识银⾏信⽤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3、掌握政府融资形式与政府的债务管理;4、掌握消费信⽤的形式及其效应和约束条件;5、理解国际信⽤的含义,掌握国际信⽤的具体⽅式。

金融学笔记

金融学笔记

金融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微观金融(Micro-finance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

宏观金融(Macro-finance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financial system):金融体系是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和运用经济规律确定的金融系统结构,以及构成这个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和相互关系。

包括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业务体系、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

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工具体系金融制度体系图1-3 金融体系结构金融体系作为各种金融要素有机组合的一个整体,它的功能是这些构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金融体系包括市场、中介、服务公司和其他用于实现家庭、企业及政府的金融决策的机构。

金融中介是指那些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包括银行、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他们的产品包括存款、贷款、基金及保险合约等。

构成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和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的金融体制和制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基本作用是分配稀缺资源。

在经济体系中运作的市场基本上有三种类型: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1.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在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都会有—些资金盈余单位(surplus units),同时又有一些资金短缺单位(deficit units)。

金融学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金融学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按性质不同
利率=利息/本金
利息利率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按管理方式
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将引起利率发生变动的效应。即,当预期通货膨胀 率上升时,储蓄减少而投资增加,结果是利率上升。
拆借利率 国债利率
按信用形式
...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
利息率(利率)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追索、背书
有关经济行为
由银行应进口人的请求开给出口人的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凭证
信用证
商业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消费者)所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
信用卡
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金融工具)
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股价=预期股息/市场利率
股票
政府债券(国家债券)
股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借款凭证
经济意义上:信用是指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偿还本金并支 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概述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 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 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
信息不对称
经营性质看 组织机构看
。。。
金融学
子主题
现代金融体系
特点: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均是工商企业,体现了企业之间的关系。 商业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处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商品资本。
优点:在商品经济汇总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是企业信用活动的基础
过程: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金融学》笔记

《金融学》笔记

第1篇:金融和金融体系第1章:什么是金融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再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分配。

(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

)金融的两个特点是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的分配,决策制定者或其它人通常事先并不知道。

金融的基本原则是体系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们的消费偏好。

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便于实现最终功能。

学习金融至少有5个理由:管理个人的资源。

处理商务世界中的问题。

寻求令人感兴趣和回报丰厚的职业。

以公民的身份作出有根据的公共选择。

扩展你的思路。

金融理论中的角色是家庭和企业。

家庭在理论中占据特殊位置,因为体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偏好,而且理论认为那些偏好是给定的。

金融理论以人们满足偏好的努力来解释家庭的行为。

企业的行为是从其如何影响家庭福利的角度来研究的。

企业的财务决策有三个主要方面: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和运营资本管理。

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理由有5个:职业管理者可能拥有管理企业的较高能力。

未来忽的企业规模方面的效率,许多家庭可能需要进行合作。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所有者希望通过投资多个企业来分散风险,若没有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种投资分散化很难实现。

降低收集信息的成本。

“学习曲线”或“关注(go concern)”效应——当所有者也是管理者时,为了有效地管理,新的所有者必须从旧的所有者哪里了解企业的情况。

如果所有者不是管理人,当企业出售时,经理们会继续留任并为新的业主工作。

因为公司允许所有者在不影响公司运营的情况下相对较频繁地转让股份,所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特别适用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

公司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股东的财富最大化。

这使管理者会想每个所有者自己做决策那样为公司作出决策。

竞争性的股票市场督促管理者为了企业股票的市值最大化而工作。

人们的消费偏好是给定的。

(Confirmed)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了谁将获得企业未来多大部分的现金流量。

《金融学》的读书笔记

《金融学》的读书笔记

《金融学》的读书笔记《金融学》的读书笔记篇1《金融学》读书笔记《金融学》是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莫布森的代表作,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最佳金融类书籍。

这本书以金融学为基点,探讨了金融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道德以及社会。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金融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管理、公司财务等多个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个人理财能力、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让我对金融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华尔街的剖析,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各种内幕和潜规则;通过讲述富豪们的发家史,展示了成功人士在金融领域的智慧和胆识;通过描述金融危机的影响,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金融风险,以避免损失。

书中的观点和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认为,金融学不应该只关注利润和风险,还应该关注社会价值。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道德和社会责任。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反金融主义”的概念,呼吁人们关注金融领域中的弱势群体,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与金融学相关的问题。

例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如何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防范金融诈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财观念和风险意识。

总的来说,《金融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启发了我对金融学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金融学的重要性,并为我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相信,《金融学》这本书也将会成为许多读者的良师益友。

《金融学》的读书笔记篇2《金融学》读书笔记《金融学》是哈佛大学教授肯尼迪·弗里德曼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金融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货币金融为核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运作原理和政策实践。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本书的内容深感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课程第二阶段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1. 学习体系:第三篇:金融机构第七章金融机构概述第八章银行类金融机构第九章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四篇:金融市场第十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十一章货币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五篇: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平衡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2. 学习目标本阶段主要学习内容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要根据实例理解并记忆相关名词的含义,熟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具体运作方式。

理解当代金融的发展对国内以及整个世界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3. 各章节学习重点说明:对于重点名词的解释和说明全部放在后面的名词解释中。

【第七章】金融机构概述(1)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功能,理解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相比的特殊性。

(1小时)A.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内生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需要。

a)需求追随型路径:在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

目的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支付需求、融资需求、投资需求、风险转移与管理的需求、信息服务需求等。

b)供给领先型路径:兼业经营转向专业经营,如新式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B.现代金融机构的功能(理解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促进资金融通:使资金从盈余者向资金短缺者流动,促进各种社会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

【注意】各种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银行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保险类金融机构吸收保费并将部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于金融资产等等。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金融机构通过规模经营和专业化运作,适度竞争,能够合理控制利率、费用、时间等成本。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便利,如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代理、咨询、管理等服务。

d)改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能够及时搜集、获取比较真实、完整的信息。

e)风险转移与管理:该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充当金融中介的过程中。

f)创造信用与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对于整个社会的信用和货币具有决定性作用。

C.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金融机构是特殊的企业)。

a)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经营内容主要是货币收付、借贷及其他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金融活动。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对象是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是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

b)经营关系与活动原则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关系,遵循信用原则,需要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一般经济组织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c)经营风险与作用影响的特殊性。

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其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于金融机构本身,很可能危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商品滞销、亏损或资不抵债。

单个普通企业风险造成的损失对整体经济影响较小。

(2)了解金融机构的体系构成及其发展。

(1小时)A.现代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a)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b)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期货类机构、黄金投资机构、专业融资公司、信用服务机构B.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构成a)管理性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大陆)或金融管理局(香港)、按行业设立的监管机构、金融同业自律组织、社会性公律组织。

b)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c)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

C.总结:我国现行的是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其中大陆..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D.国际金融机构a)国际金融机构的定义(见名词解释部分)。

b)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二战之后逐步建立。

c)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全球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等。

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

d)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维持汇率稳定;进行行业协调;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积极防范并解救国际金融危机;积极组织商讨、调研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重大事件;提供多种服务。

e)国际金融机构也有许多局限性。

E.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a)业务、组织、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且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b)业务综合化发展,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

c)注重兼并重组,结合自身优势,强强联合。

d)经营全球化,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均有国际化的趋势。

【第八章】银行类金融机构(1)掌握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种类。

(0.5小时)A.银行类金融的分类。

a)按业务活动目标分类: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

(见第七章名词解释)b)按投资者的国别或业务范围分类:国际性金融机构、全国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

c)按功能和性质分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信用合作机构B.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a)通过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形成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的有机体系。

b)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规模不同,所服务的区域、对象也有所区别。

c)存款了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在优胜劣汰中不断发展。

(2)了解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运作原理。

(1小时)A.业务运作特点:a)公众性:自有资本比例低,高杠杆经营方式。

信用是其正常运营的基础。

b)风险性: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以借贷外核心的信用关系,风险管理是重点。

c)服务性。

B.职能和作用(结合第七章金融机构的功能)a)充当信用中介,实现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b)充当支付中介,对经济稳定和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c)创造信用与货币存款,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d)转移与管理风险,实现金融、经济的安全运行。

e)提供各种服务便利,满足经济发展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

(3)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和管理(1小时)A.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a)总分行制: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设立分支行。

(普遍采用)b)单一制:由叫单元制,不设分支机构。

(主要在美国采用)c)控股公司制: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股份,或下设多个子公司。

d)连锁银行制:由某个人或某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

B.商业银行主要业务a)表内业务: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负债业务: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其他负债(包括借入款和临时占用资金)b)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C.银行资本a)银行资本作用:商业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发生意外损失时起一定的弥补、保障作用。

b)银行资本来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D.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三性原则)a)安全性:尽量减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基本要求)b)流动性: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以及贷款需求。

(反应银行经营状况好坏)c)盈利性:追求利润最大化。

(经营目的)E.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a)资产管理理论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d)新发展:资产负债外管理、全方位满意管理、价值管理F.风险管理a)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核心内容:防范、控制和管理风险。

b)商业银行风险种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c)风险管理主要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4)了解政策性银行。

(1小时)A.政策性银行的特征a)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目的是为了弥补商业性融资机制的不足,实现社会整体效益。

一般不参与商业银行的竞争。

b)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只对那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而又难以获得商业性融资的行业或项目提供支持,如农业、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经济开发等领域。

c)资金运作特殊性: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拨款,而不是通过吸收存款融资;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和担保条件较优惠;资金运作受制于特定法律法规,可不受针对商业银行的约束。

B.政策性银行的作用a)补充和完善市场融资机制:补充商业性融资的缺陷,完善金融体系功能。

b)诱导和牵制商业性资金流向c)提供专业性的金融服务C.政策性银行的种类a)按业务范围划分:全国性政策性银行、地方性政策性银行b)按机构设置划分:单一型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塔型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c)按业务领域划分:农业政策性银行、进粗口政策性银行、住房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D.中国的政策性银行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中国进出口银行(4)信用合作机构。

(1小时)A.信用合作机构的概念(见名词解释)B.信用合作机构的特点a)自愿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b)民主性:成员地位平等,民主管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c)合作性:资本合作、金融活动合作。

C.信用合作机构的作用a)增强个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b)降低个体经济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

【原因】合作机构在相对较小的社区和群体中提供金融服务,具有较强的信息对称性,风险较小,也能够降低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D.信用合作结构的种类: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第九章】非银行金融机构(1)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和特点。

(1~1.5小时)A.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种类a)投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b)保障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c)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担保公司、资信评估机构、金融信息咨询机构等。

B.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特点a)不直接参与货币创造过程。

不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不提供支付结算业务。

b)资金来源于运用方式差异较大。

c)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至今存在较大区别。

d)业务承担风险不同,相互传染性较弱。

e)业务的开展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3)了解投资类金融机构。

(0.5小时)A.投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a)主要以有价证券为业务活动的载体。

以金融市场为中心,围绕各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开展业务。

b)业务专业性高,风险大。

c)业务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B.投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a)促进证券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b)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曾本和信息搜寻成本。

c)通过专业技术与知识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提供可能。

C.主要的投资类金融机构a)证券公司:也称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市场上的重要组织者和中间人,收入主要来源是各种服务的手续费或佣金。

b)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掌握保障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相关知识。

(约1小时)A.保障类金融机构的运作特点a)业务经营符合大数定理。

b)业务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要求。

c)通过收取保费,集合大量分散的储蓄资金,通过对资金进行充分、安全的投资运作,既增强偿付能力,又获得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