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丰富实用)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的定义与特点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具有表达感情、描写景物、抒发思想的功能。
词的特点包括篇幅短小、意境优美、文字精致、音律和谐等。
第二则:词的起源与发展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随着宋代文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宋代以后,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体之一,并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
第三则:五言与七言词五言词和七言词是最常见的两种词体形式。
五言词每句五个字,七言词每句七个字,两者分别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第四则:词的题材与风格词的题材广泛,包括爱情、山水、悲欢离合等。
不同的词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苏轼的豪放、杨万里的淡泊等,给词赋予了个性化的特点。
第五则:传世名家与代表作品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他们的代表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被誉为经典之作。
第六则:词的艺术技巧词的写作有一系列独特的艺术技巧,如比兴、押韵、双关、借物抒情等。
这些技巧的巧妙运用赋予了词以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第七则:词与音乐的结合词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的,词的节奏与音乐的旋律相辅相成,使词作更具艺术魅力。
词曲合而为一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八则:词与文人墨客的关系词在中国文人墨客中具有特殊地位,许多文人笔记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词作。
词成为文人情感和才华的体现,也成为文人社交的重要媒介。
第九则:词的影响与传承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广泛,不仅对后世文人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有所启发。
词的传承也一直延续至今。
第十则:词的现代表达与创新尽管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词作仍有其独特的现代表达方式。
许多当代作家和音乐家在传统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词继续在当代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档涉及附件:1.附件一:《人间词话》全文2.附件二:古代词人名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词: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具有表达感情、描写景物、抒发思想的功能。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是其中一本经典的文学著作,这本书记录了许多晚唐诗人的生活,人情世态和文学修养的种种经历和感悟,整个书中体现出的是一种沉静、含蓄和婉约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人间词话十则:首则:“唯有读书人,可以不开口而说出真话。
”人生中的学习极其重要,只有通过毫无保留的学习实践,才能够在生活中变得更加成熟,因为千万别忘了,真正的大智慧并不是在书本中,而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读书人以精神为贵,敬重人才,入世之深,出世之高,读书人之所以能够不开口就能诉说真话,正是因为他们对生命价值和真理观念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和洞察。
第二则:“雅俗共赏才,诗家清韵徽。
”在中国这个文化的家园,雅俗共赏是我们一直尊崇的传统,诗歌和美好的艺术氛围紧密相连。
诗歌除了表达个人意象独特的文化和人文内蕴,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积淀和美学价值的积累。
一个成功的诗人既要有婉约的词藻,也要有深刻的思想和理念,雅俗共赏不仅仅是人们对诗歌文学的所爱同情,更是对文化及艺术自由创造的支持和鼓励。
第三则:“去者日以疏,存者年因亲。
”生命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波三折,在生老病死中,它会像油渍般在人的心中发霉,日复一日的磨损,就像细小的车辙,慢慢地留下痕迹。
一个人的价值在其生命的意义中,常常体现在离别的痛苦与重归的欢喜之间。
有生命护卫在身,我便迎风而行;有爱一生相随,我便勇攀人生巅峰。
第四则:“未立志者,显孔廉之群庶;既立志,便不群庶。
”一个立志者再怎么平凡,起码有一份理想的追求,无论它多么遥远遮住的群体,或者它有多么微不足道。
没有人可以铭记过去的纪念,也没有人能如愿地把握未来,对未来的希望只能在平凡工作中一步一步地挑战自己,只有把每天的努力积累起来,才能找到进一步追求的空间。
第五则:“水精未醒山鬼眠,月穴初分圣辇先。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无法言喻的经历,好像在朦胧不清之间,就能听到身体和心灵的私语。
在艺术、音乐和文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把身体和心灵带入到一种状态,那种状态可以是深思、驻足、沉静、宽慰、惊奇或迷惘。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第一则:________词的概念和起源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宋代,并经过元、明、清等历代的发展与演变。
其中包括了词的形式特点、主题内容、创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探讨。
人间词话第二则:________宋代词的特点及代表作品探讨了宋代词的特点,包括语言简练、表达深情、情感真挚等特点,并了代表作品,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人间词话第三则:________元曲与词的关系分析了元曲与词的关系,探讨了元曲在词的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元曲对于词的题材、表现手法的影响。
人间词话第四则:________明代李时中与词的创作介绍了明代李时中以及他对于词的创作的贡献,探讨了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并举例说明他的代表作品。
人间词话第五则:________明代晚期词坛的兴盛与特点分析了明代晚期词坛的兴盛,包括了词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创作思想多元等特点,同时了当时的一些知名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人间词话第六则:________清代词的发展与成熟探讨了清代词的发展与成熟,包括清初词坛的特点、清中叶顺治、康熙时期的创作成就以及乾隆晚期的词坛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人间词话第七则:________近现代词的创新与变革分析了近现代词的创新与变革,包括新词运动的兴起、新词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并了一些代表作品。
人间词话第八则:________现代词的流派和代表作品介绍了现代词的流派,包括自由词派、新月派、辞章派等,并举例说明各流派的代表作品。
人间词话第九则:________当代词的创作与赏析探讨了当代词的创作与赏析趋势,包括当代词的主题内容、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变化,并举例评析了一些当代词人的作品。
人间词话第十则:________词的传承与创新总结了词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在传承中注入创新的因素,以进一步推动词的发展。
附件:________1.附件一:________宋代词选读2.附件二:________元曲选集3.附件三:________明代词选集4.附件四:________清代词选集5.附件五:________近现代词选集6.附件六:________当代词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著作权法:________规定了对于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和管理。
人间词话十则原文与翻译
译文:
诗有有我的境界,有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的境界。“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的境界。有 我的境界,是以我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外物都著上我的主观色彩。无我 的境界,以物为主体观察外物,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物。古人写 词,写有我之境的为多,然而并不是不能写无我之境,对于这个问题有才 华的诗人是能够自己有所建树的。
第八节原文: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 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译文:
苏东坡的词旷达,辛稼轩的词豪迈。没有二 人的胸襟而学他们的词,犹如东施效仿西施 捧心啊。
第九节原文: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 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 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第一则原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崇 高的格调),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 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词以有境界为高。有境界就自然成就崇高的 格调,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的词独成绝 妙的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则原文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 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 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 故也。
译文:
有的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想象而缔造文学境界,有的 作品是摹写、概括与提炼生活而形成境界,这就是理想 和写实两派的区别。然而二者很难区别开来。因为大诗 人所创造想象出的境界,一定会合于自然,所摹写的境 界,也一定与理想的境界相近的缘故啊。
第三则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 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 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 树立耳。
《人间词话》十则
2021/10/10
23
第三、四则
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 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之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之 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021/10/10
28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 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 的经验,独辟蹊径;
这两句都描绘出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
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
可见,当诗人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
我的状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外物
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所
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是“无我之境”。
2021/10/10
12
区别小结
标 准 观物方式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因大诗人所造 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
之境,必合乎 近于现实。王国维指出,诗人
自然,所写之 “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境,亦必邻于 即理想主义终归是以现实为依 理想故也。 据的,“所写之境,亦必邻于
2021/10/10
理想”,即现实主义必然会有 20
“造境”“写境”的联系和渗透: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 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的“虚实”论有关, 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较为精辟地论述了 “写实”与“理想”两派(即现实主义与浪漫 主义两派)的特点、区别和联系。
语文选修《人间词话》十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鱼传尺素,
恨到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
砌成此恨无重数。
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 这些是“有我之境”。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诗人悠然采菊,不 经意间却望见淡淡 的青色山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 3、品读第三则,结合课文所举诗句,
要求置身诗境,讨论思考:
• (1)怎么体会“泪眼”一句、“可堪”一句 的“有我之境”?
•
• (2)怎么体会“采菊”一句、“寒波”一句 的“无我之境”?
冯延巳《鹊踏枝》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 维运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 点好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开 风气之先的剖析和评论,是中 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现代文艺 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 也有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 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 评形式,却体现了现代的审美 意趣和批评精神。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的起源与演变1.1 词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词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1.3 词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第二则:词的艺术特点2.1 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2.2 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3 词的语言特色与创意表达第三则:词的题材与内容3.1 唐诗宋词与词的区别3.2 词的题材分类及其特点3.3 词的内容表达和意义解读第四则:名家与经典词作4.1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与南唐五代的草堂词4.2 苏轼与晚唐辛弃疾的词风比较4.3 宋词中的名篇及其创作背景第五则:词的传承与创新5.1 古代词人的影响与传承5.2 现代词人的创新与突破5.3 词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第六则:文化传统与词的表现6.1 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6.2 词在表达情感和修身养性中的作用6.3 词在文学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则:词与音乐的结合7.1 词曲搭配与曲风变化7.2 词与音乐传播的影响力7.3 词曲创作与艺术形式的发展第八则:现代社会中的词8.1 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8.2 当代词人的创作风格和社会关注8.3 词在媒体和网络时代的传播与发展第九则:词的创作与鉴赏9.1 词的创作技巧和方法9.2 词的欣赏要点和品味9.3 词的评价标准及鉴赏心得第十则:词与人的心灵触动10.1 词作品在催人奋进中的鼓舞作用10.2 词作品在爱情与情感表达中的触动10.3 词作品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交融中的启示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唐诗宋词选集附件二、词人作品及评论选附件三、相关词学研究论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2、文学作品:指以文字、语言表达的艺术创作作品。
3、版权法:规范著作权的法律法规。
人间词话十则原文
人间词话十则原文《人间词话》十则原文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的定义与发展历史⑴词的定义: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以辞章清丽、婉约动人、情感真挚为特点,多用于表达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
⑵发展历史:词起源于宋代,兴盛于南宋及元代,经过明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大小令、小令、杂剧等不同形式。
第二则:词的体裁分类⑴宫词:以宫廷生活为题材,以宫女、官员等身份的思情感怀为主。
⑵山水词:以山水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抒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冀望。
⑶秋词:主题围绕秋天的景物、情感和意境,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⑷江南词:以江南地区的风景、人情、音乐等为创作素材,较多体现出柔媚雅丽的情感。
⑸边塞词:以北方边塞地区的军旅生活、边塞景物为主题,表达士兵的豪情和思乡之情。
第三则:词的创作技巧⑴押韵技巧:词中常用平仄、押韵、对偶等手法来增强诗意和美感。
⑵纵横并用:运用对仗、借用典故、运用象征和晓得等手法,丰富作品内容和形式。
⑶意境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自然、人物、情感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则:名家名篇赏析⑴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佳节、团圆之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⑵杨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长江东逝水为象征,表达了边塞军人的壮志和对家乡的思念。
第五则: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关系⑴与诗的关系:词和诗都属于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二者在形式、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
⑵与曲的关系:词也常用于歌曲、戏曲等表演艺术中,为其增添情感、提升艺术效果。
第六则:词的影响和传承⑴影响:词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传承:虽然现代文学形式多样,但词的影响在当代诗词中仍能找到一些共通之处。
第七则:词的审美价值⑴表达情感:词通过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能够深入人心地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绪。
⑵传递文化: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人间词话》十则
• 有我之境: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心不 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 射到外物之上(移情),情显在景上 。
• 无我之境:作者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 心宁静平和)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的面目呈 现在诗人眼底。景物上没有明显的情感烙印, 情隐于景下。
• 有我之境: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 • •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
——典雅
• 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严妆佳,淡妆亦佳,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 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
2、“造境”与“写境”有何联系?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 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 造境——虚写——理想(浪漫主义) 写境——实写——现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或梦境: 《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已逝之景之境: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设想的未来之境:《雨霖铃》 (4)从对方角度设想的情景: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
重光之词,神秀也。
• ——王国维
研读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 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 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 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 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 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 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一、背景介绍《人间词话》是明代文学家、诗人杨慎所撰的文学理论著作,共分为十则。
这些词话阐述了杨慎在对当时流行的词作进行评论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独到的理论观点和创作要求。
本文将对《人间词话》十则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二、词话一:尊古贵独这一则强调对古代文学的尊重和推崇,认为创作词曲要注重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的个性风格。
三、词话二:读诗有厌老这一则讲述了诗的老化现象,认为过多地陷入诗的琐碎和晦涩之中,会使作品失去新鲜感和生命力,要追求诗歌的简约和明快。
四、词话三:狎养杂剧这一则观点认为,词作中要兼容各种戏曲元素,注重音乐性和戏剧性的表现,使词曲与戏剧相得益彰,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五、词话四:对景为词这一则讲述了将词曲与景物相结合的创作原则,认为作品应该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所描述的景物特征和情感氛围,让读者或听众获得直观的感受。
六、词话五:善选才人这一则强调选用优秀的才子才女作为词曲的表演者,要求他们具有音乐才华和演唱技巧,以保证作品在演唱时的效果。
七、词话六:正音适言这一则强调词曲的言辞应该优雅流畅,对于情感的表达要贴切生动,避免使用歧义或模糊的词语,确保作品的表现力。
八、词话七:语类杂剧这一则观点认为,词曲的创作应该融合多种不同的语言元素,如白话、文言等,丰富作品的语言特色,增加词作的艺术层次。
九、词话八:高丽唱法这一则讲述了唱法在词曲表演中的重要性,注重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感染人心。
十、词话九:别具一格这一则强调词曲作品要有个性和独特性,与众不同,能够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或听众带来新鲜感和启发。
十一、词话十:贵在真诚一则强调作品要真诚,不可虚浮浅薄,作者要秉持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词曲作品。
结论《人间词话》是杨慎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它在当时对于词曲的创作和表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间词话十则完美版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浙江海宁人。国学大师,清华 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 之一,“教授的教授”。
2、“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16
第五则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 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译:境界并不只是指景物。喜怒哀乐, 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真景 物、真感情的,称它为有境界。否则就 称它为无境界。
22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 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 起来。指出一个诗人或学问家,必须要注意后 天的修养,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并且具备坚 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一步,要志存高 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 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如追求热恋 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 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 心上人般豁然开朗,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 有的贡献。
15
色彩”。
根本区别: 1、“有我之境”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
指感情强烈个性鲜明之境,而是指“我”的意识尚存, 诗人不仅鲜明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把它 的色彩点染到所见的外物中,即“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 界。指审美主体达到“宁静之状态”,全部沉浸于 “外物”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优美”的境界。
进行具体评判。他认为周邦彦的创作“能入不能出”,
是因为周词“模写物态,曲尽其妙”,但终因出物不
《人间词话》十则
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 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 这是第三阶段。
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 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 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 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 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 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 人生哲理。
十则
------王国维
•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国学大师,被鲁迅 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与 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 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 授”。 • 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就 甚高。著有《红楼梦评论》 《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 其中《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 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 传统古典文论和西方美学于一 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独特, 精辟阐释了“境界说”。
"以物观物"
北宋邵雍的哲学用语,“圣人所以能一 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 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 谓也。” • 在邵氏这里,“以物观物”是指按照事物本 身的规律去观察认识事物,并且尽量排除个 人的情感偏好 .
•
• 有我之境: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内 心不宁静或喜或悲)观察外物,并把这种 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情显在景上 。 • 无我之境:作者不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 (内心宁静平和)观察外物,外物以本来 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在诗人眼底。景物上 没有明显的情感烙印,情隐于景下。
• 王国维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 出。”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一瞬间 的现象,摄入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 之句。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 都暗示有风。清风徐徐致“云破”,“云 破”处“月来”撒下溶溶月光,“月来” 方有“花弄影”,月映花枝,花枝弄影, 一句三折,环环相扣,风、云、月、花、 影浑然一体,衬托出暮春之夜的柔和清新。
《人间词话》十则
将禅学、诗学 与人生哲学融会 贯通,铸为一体 的,是晚清一代 宗师王国维。
我所知道的王国维
王国维是近现代在文学、 美学、史学、哲学、古文 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 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 大师。他对中国美学史的 贡献最为巨大。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 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
《人间词话》是一部融汇 中西、贯通新旧的著作。
《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
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傅雷家书》
(上周作业:搜集你认为最优秀最喜欢的词作并赏析)
(唐)李白《忆秦娥》 (南唐)李煜 《乌夜啼》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
(北宋)苏轼《江城子》
(北宋)欧阳修《生查子》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王国维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 知识的产物,那好象一座崔巍 的楼阁,在几千年旧学的城垒 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 辉。 ——郭沫若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 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 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 — —朱光潜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 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 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 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 真,李后主是也。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 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王国维遗言 你的笔,像长天的彩虹,吸取对西方科学 的亮光,把她撒在故园的土地上。 ——刘再复
《王国维之死》
1.通过体系构建,能写出文中的主要内容 和观点;
2.通过合作探究,能运用文中的观点来评 价其他词作; 3.通过写作感悟,能在对人生的思考中提 高写作能力。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十则第一则:词人的创作背景《人间词话》是中国南宋文学家刘克庄所著的一部词话集,共有十则。
词话即词人对于创作中的技巧、主题、情感等方面的评论与总结,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宋词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则:词的定义与特点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以曲调来写作的短篇文学作品。
词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则:词的审美价值刘克庄认为,词的价值在于抒发人的情感和表达人的思想。
词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第四则:词的主题词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咏物抒怀、叙事抒情和咏史讽时。
其中,咏物抒怀主要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与抒发个人感情;叙事抒情则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咏史讽时则是通过词来探讨社会现象和时代问题。
第五则:词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巧妙的比喻、形象的描写和音乐般的节奏,词作者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第六则:词的艺术手法刘克庄在《人间词话》中对于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例如,运用对仗、换韵和黄鹤派等手法来增加词的音乐感和艺术美感。
第七则:词的写作技巧词的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措辞技巧和结构安排等方面。
刘克庄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一些写作诀窍,如丰富词语的层次、避免陈词滥调以及注意节奏的把握等。
第八则:声音与意境的结合词的创作需要注意声音和意境的结合。
通过运用富有韵律感的音节和合适的词语,词作者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声音美感,与情感表达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词的意境。
第九则:郁达夫与《人间词话》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曾对《人间词话》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关于刘克庄的词评。
他肯定了《人间词话》对于词的研究的意义,并对刘克庄的批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十则:《人间词话》的影响《人间词话》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词话集,它对于宋词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由于它所包含的对于词艺术的评论和总结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所以它也对于研究其他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人间词话十则全面版共38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间词话十则全面版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须遵循自然规律,
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
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
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
现实的统一
齐读第二则,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造境”
和“写境”的?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
第二则
“造境”
(虚构之境)
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 成,离现实较远。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能表现王国维学术成就的并不单单只是《人 间词话》,但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是这本书。 《人间词话》代表的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 能让那些在我们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 泛起的缘故吧。但我觉得还有更多其他的原因。 《人间词话》多多少少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 的王国维。君子如玉,坚而无暇。或许,这就是 王国维一贯的行为准则,也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 得到的评价。但君子生于乱世,却难以独善其身。
王国维
王国维
192王2年国受维聘(北18京77大—学—国19学27门)通, 字讯静导安师,。号翌观年堂,。任幼清年逊接帝受溥传仪 统“的南封书建房文行化走教”育19,251年5岁,考王中国 秀维才受。聘青任年清时华代研在究进院步导思师潮。影 响19下27,年努6月力,学王习国西维方留哲下学“社经会此 科世学变和,自义然无科再学辱。”把的西遗方书美,学投 和颐文和艺园思昆想明与湖中自国尽古。代在美其学50和岁 文人艺生思学想术融鼎合盛起之来际,为成国就学了史他留 主下要了的最美具学悲文剧艺色理彩论的著“作谜《案人”。 间他词的话才》华。和辛卓亥识革并命没后有,得他到以充 清分朝的遗发老展自,居令。人惋惜。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傅雷家书》
文章主张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 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 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 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
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
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
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
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 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 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著名学者, 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 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 家、哲学家,国学大师。甲 骨四堂之一(郭沫若(字鼎 堂)、董作宾(字彦堂)、 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 (号观堂))。梁启超称他 是“学界重镇”,鲁迅说 “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作 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 还需炼字的技巧。
宋祁 《玉楼春》 境 著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①波纹迎客棹。界 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全 “
浮为生 君持②长酒恨劝欢斜娱阳少,,且肯向爱花千间金留轻晚一照笑。。出。
闹 字 ”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中也有诗人自我的个性。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因为自己思归的心急切,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就特别灵敏地感到“寒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波澹澹”、“白鸟悠悠”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了。元好问又何尝是真 的“无我”呢?只是 “我”没有直露而已。
可堪孤馆闭春寒, 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
杜鹃声里斜阳暮。
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 的气氛,“可堪”二字刻
驿寄梅花,
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
鱼传尺素,
之恨到凄厉之景上。)一
砌成此恨无重数。 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
郴江幸自绕郴山, 寞、无限凄婉之意。这些 为谁流下潇湘去? 是“有我之境”。
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亦可 提“移情”)。你还读过哪些这样的句子。
时鸣春涧中。 • 王维《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D ) 属“无我之境”的是: B(C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那种更高 明?为什么?为什么创作“无我之境” 更难?
门掩黄昏,
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
无计留春住。 情到景上。)面对着雨横风 泪眼问花花不语,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 乱红飞过秋千去。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秦观《踏莎行》 “孤馆”“闭”,春寒袭
雾失楼台,
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
月迷津渡,
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
桃源望断无寻处。 旅漂泊的我(贬谪之后,
什么是“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用万事万 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前者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 后者将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 观性强;“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 客观性较强。
以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
“有我之境” 情在景上,寓景于情。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造境
写境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 沉楚天阔。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 之境”与“无我之境”。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 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
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
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
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
近于现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
即是写实之境
•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
《人间词话》,作于1908~ 1910年。《人间词话》是王国维运 用西洋哲学、美学文学观点方法对 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之先的剖析 和评论,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终结和 现代文艺美学的萌芽。
全书融贯中西,承前启后,既 有对传统词学的继承和突破,也有 对西方理论的接受和融通。他运用 的是中国传统词学的批评形式,却 体现了现代的审美意趣和批评精神。
•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 不带有主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 多表现为“有我之境”;相对而言, 灭绝掉主观情思,超然物外,达到物 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 比较难了。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 现的角度谈“境界”。
齐读五、六则,体会其包含的三层含义: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 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 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以我观物
第三、 四则 宏壮
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重在感受——情感
以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无我之境” 情在景下,寓情于景。 以物观物
优美
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强 重在体悟——哲理
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 柳宗元《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王维《鸟鸣涧》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人间词话》中对于“真”的推崇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对于“真”的追求表现了他对君子品 行的追求,但王国维显认为君子是必须立足于传 统的伦常大纲之上的。
王国维死于溥仪被逐出宫后的第三年。
一个偏执而又极具才华的王国维,但又是 一个追求君子大义和极致真纯的王国维。
抛弃国民的清廷应该覆灭,王国维最终也 不会成为第二个屈原。他为维持自己的理想而死, 但是却不会被太多人所理解和铭记。比起他的自 杀来,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陶渊明《饮酒》 你如何理解“无我”
结庐在人境,
之说?这里明明有
而无车马喧。
个悠然的诗人吗?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王国维所谓的“无我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 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 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 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 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 归宿。
具体分析
•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 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 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 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 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 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 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 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王国维先生实在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
分割开来。在他的书架里,《古今图书集成》、《康熙 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 《长生殿》、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都把两者连在一 起了,于是对他来说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 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 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 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 文化认同竟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 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 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 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 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 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 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 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