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
晋王羲之尺牍释文任亚文1《姨母帖》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
王羲之顿首顿首。
3《丧乱帖》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首顿首。
6《二谢帖》释文: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7《得示帖》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
吾亦劣劣。
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
迟散。
王羲之顿首。
8《频有哀祸帖》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10《孔侍中帖》,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12忧悬帖》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13《寒切帖》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
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
羲之报15《远宦帖》释文: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
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
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
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18《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20《何如帖》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20《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不多得22《初月帖》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
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26《妹至帖》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26《行穰帖》释文:‘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
立俟。
王羲之白。
28《游目帖》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
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下面列举的是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经典书法作品。
一、《兰亭序》《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行书的形式写就,字迹流畅自然,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二、《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书法家刘德仁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以铭文的方式记录了九成宫醴泉的建造过程和功德,字体规整,笔画挺拔有力,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三、《摹陈抟碑》《摹陈抟碑》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他以楷书的形式临摹了唐代书法家陈抟的碑刻作品。
该作品字体端庄古拙,笔画丰满有力,展现了米芾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怀素草书帖》《怀素草书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作品,以草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激荡,线条纵横交错,展现了怀素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
五、《杨凝式行书帖》《杨凝式行书帖》是北宋书法家杨凝式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工整,笔画舒展流畅,展现了杨凝式秀丽俊逸的书法风格。
六、《王羲之先生广陵诗序》《王羲之先生广陵诗序》是唐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洒脱流畅,气势磅礴,展现了王羲之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书法造诣。
七、《王献之碑帖》《王献之碑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端庄古拙,笔画饱满有力,展现了王献之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八、《颜真卿九成宫碑》《颜真卿九成宫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以楷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迹遒劲有力,笔画雄浑有力,展现了颜真卿刚健豪放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九、《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北宋画家韩熙载的作品,以行书的形式书写。
该作品字体秀丽俊逸,笔画流畅有力,展现了韩熙载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具特色,对中国书法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美学进行对比研读,以探讨他们各自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意蕴。
首先来看王羲之的书法美学。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传世大家,他开创了“行书”艺术,被誉为“行书圣手”。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快意、刚劲有力、气韵生动而著称。
他的书法作品多以摩崖碑刻、铭文、墓志铭等为载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以“天地人书”为宗旨,注重运用笔墨和用力,使作品在刚劲有力中又不失动感和生动性。
在结构上,王羲之的书法注重横平竖直、长短粗细相对称,形成了独特的构图格局,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在表现形式上,他的书法则以笔墨的浓淡和用力的轻重来表现物象的远近和深浅,使作品产生一种层次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比之下,王献之的书法美学则有所不同。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侄子,他也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王献之的书法作品风格清丽秀逸,以小楷为主,书写平稳流畅、线条洒脱自然。
王献之的书法重视笔墨的清丽和线条的流畅,其作品大多以碑刻、题诗、赞颂为主题,对诗文的理解和表达都有独特见解。
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笔走龙蛇,绵绵有章”、“青字乃书才”、“妙纸以建工”、“秀发先萌先发”。
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构图考究,用笔隽永,雄浑而不失妩媚,更加突出了中国书法的审美意趣。
通过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美学进行对比研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意蕴。
王羲之强调书法的力度和动感,追求笔墨的韵律美和形态美;而王献之则注重书法的清丽和流畅,追求笔墨的细腻和造型美。
两位大家的书法作品均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位杰出代表人物,他们的书法作品风格各具特色,对中国书法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他们的书法美学进行对比研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特点和美学内涵,为我们欣赏和研究中国书法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著名书法家,他们在书法艺术上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王羲之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而王献之则是南朝梁时期的书法家。
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期,但他们对于书法的追求和书法美学的理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对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美学进行对比研读。
王羲之和王献之对于书法的追求都强调了意境的表达。
王羲之认为书法要表达出自然流畅、神韵飘逸的意境。
他在《论兰亭集序》中写道:“心之所至,笔之所行”,强调了书法必须用心灵感悟来抒发情感。
而王献之则注重情感的塑造,他在《晓发表》中写道:“千古感慨,尽在一目。
”他认为书法应该能够通过一目一世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出千古感慨。
从他们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书法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都认为书法应该要有意义和情感的表达。
王羲之和王献之在笔墨运用上有一些不同。
王羲之的笔法以行书为主,追求书法的自然流畅和神韵飘逸,他的作品中笔画虽然不见繁复,却能够展现出一种意境和氛围。
而王献之则更注重墨迹的饱满和厚重感,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见到浓墨重彩的笔墨运用。
这样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作品在视觉上有着不同的效果,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
王羲之和王献之在结构布局上也有着一些差异。
王羲之的作品结构多以左高右低的布局为主,注重整体上的稳定感和协调感。
他的作品中往往能够看到层次分明、章法有序的结构。
而王献之则在结构布局上更加灵活多变,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错综复杂、奇特独特的结构,这样的布局给人以新奇和创新的感觉。
王羲之和王献之对于自我修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王羲之注重心性修养,他在《兰亭序》中说:“志存高远,躁者难成。
”他认为书法家要有高远的志向和沉稳的心性,才能够产生出优秀的作品。
而王献之则更加注重技巧的修养,他在《晓发表》中说:“笔不离手而无用之病已。
手之不控,千方忍则万方毕出。
”他认为书法家要善于控制和运用笔墨,才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大师王献之五十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大师王献之五十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东晋时期书法大师王献之五十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东晋王献之书法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东晋是中国书法史的第一个辉煌时代。
汉代造纸术技术的普及为书写提供了可行的物质基础,汉魏末年中国书体完成了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东晋时代,便于流畅书写的楷体、行书得到大力推广,书体已完全成熟,书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书法作品成果丰硕,书法家群体各呈风采。
东晋各种艺术门类中,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最为瞩目。
在这名家云集的书法盛世,以琅琊王氏家族为首的书法成就又可谓其巅峰的代表。
琅琊王氏的书法作品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最,可惜不止《兰亭序》真迹未能流传下来,传世的其他王氏作品也多为双钩摹本。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大师王献之书法作品。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
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
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
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1] 。
安帝时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为“宪”。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
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
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美学的对比研读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两位无可争议的巨匠,他们各自在书法艺术中创造出了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虽然他们是父子关系,但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风格却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美学方面的对比。
首先,王羲之的书法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羲之在创作中重视“气韵生动”的表现方式,注重表现书法作品的灵气和个性。
他的书法格律追求的是稳健中含有朴素和自然感的风格,可以体现出他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而王献之则强调“气势磅礴的大气风格”。
他的笔法纵横奔放、英姿勃发,给人一种磅礴的力量感。
他的书法作品通常比较严谨,注重表现书法作品的庄重和威严感。
两人虽然重视不同的艺术追求,但是都能将自己的个性与灵气融入作品中,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美学效果。
其次,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用笔及书写形态也有所不同。
王羲之的用笔多为“拓印”式,意味着“顺势而为”,笔画中多处有自由流动之意。
他的构图多采用“飞白”之法,即留出比较大面积的空白,以表现文字之间的渐进递减关系。
王羲之的书法整体感比较低调,但是其中每一笔每一画都相当精妙,体现出他笔下所表现的气韵生动。
王献之则强调“端庄肃穆”的风格,笔画多采用“挥墨斩行”之法,即以一泼一掷的方式书写,明暗运用得当。
他很少采用空白的处理方式,而是采用对称与平衡的形态来表现作品的精神力量。
两人的书法风格各有所长,长期的探索与真诚的心态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艺术的生命力和灵动性。
最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态度也略有不同。
王羲之强调书法的功夫需要勤加修炼,他自己在创作书法方面也是循序渐进的,稍有偏差就会改正。
王羲之非常注重书法中的细节,例如笔画的顿挫、笔画的粗细、所用的墨汁、笔高墨上等等,在这些方面进行磨练以至于达到所追求的创作效果。
而王献之则注重创新,他不断地探索书法艺术的新境界,尝试吸纳各种不同的流派,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点。
王羲之《闲者帖》、王献之《吴兴帖》等
王羲之《闲者帖》、王献之《吴兴帖》等王羲之《闲者帖》《闲者帖》释文:闲者一两段事,虽无参于兴废,然殊使人恨事周令自,虽然以使君明练,每思之,故可尠败也。
当代刘京闻“意临”《闲者帖》王羲之《官奴帖》翻墨本(传)《官奴帖》又名《玉润帖》,11行,118字,高29厘米,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此系王羲之关心孙女玉润病情的信函,书竟不久,玉润还是离开了人世。
《官奴帖》释文: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
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
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
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
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
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
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
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王羲之(303-361,另说303-379、307-365、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
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
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乘龙快婿”。
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
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345-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临川市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下)(注释)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下)(注释)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下)(注释)上下两卷,共六十幅盐井帖2行,20字。
草书。
入刻《十七帖》等。
此函写与周抚,询问益州是否真有盐井、火井,表达了王羲之晚年对蜀地的关切。
释文: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
远宦帖《远宦帖》又称《省别帖》。
摹本,纸本。
纵24.8?厘米,横21.3厘米。
6行,53字。
草书。
另有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中“老妇”当指王妻郗璿。
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
多分张,念足下,悬情。
武昌诸子亦多远宦。
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
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旦夕帖2行,52字。
草书。
又名《都邑帖》。
《右军书记》著录。
入刻《十七帖》等。
此信桓公指桓温,谢无奕指谢道韫之父谢奕,仁祖指谢尚。
谢道韫系著名才女,嫁与王羲之次子为妻。
信中表达了对谢尚辞世的哀伤。
释文: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一一。
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
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
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严君平帖2行,14字。
草书。
《右军书记》著录。
入刻《十七帖》等。
此函系王羲之书与周抚,询问蜀地三位名人后裔的情况。
严君平指著名的巫卜严遵。
释文: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不?(《右军书记》‘不’为?‘否’)?胡母帖5行,42字。
草书。
又名《永兴帖》。
《宣和书谱》录有帖目。
入刻《十七帖》等。
其中的胡毋氏当为王右军之甥胡毋谦之。
释文: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
吾在官,诸理极差。
顷比复勿勿。
来示云与其婢问。
来信□不得也。
儿女帖5行,50字。
草书。
《右军书记》著录,《宣和书谱》录有帖目。
入刻《十七帖》等。
《儿女帖》又称《同生帖》。
此函当系王羲之书与周抚,其中“唯一小者尚未婚耳”指的就是王献之。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
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
过此一婚,便得至彼。
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
王羲之书法赏析
王羲之书法欣赏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乐齐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频有哀祸"帖,本文将搜罗其现今大众所知的全部贴图(大部分转自于社区泡泡堂俱乐部huashi007),供广大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品鉴!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也是兄弟辈中书法成就最突出者。
因他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
他的书法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了当时古拙的书风,有“破体”之称。
风格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对后来影响很大。
与其父王羲之当时齐名,并称“二王”。
王献之书法也是兼精诸体,尤其是行草最为著名。
王献之书法存世墨迹主要有“洛神赋”、“中秋帖”、“送梨帖”、“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地黄汤帖”和“十三行”最为有名。
其中,“洛神赋”有几种摹本留存,真伪参半。
还有一种“保母帖”,据后世考证,很可能是膺品。
其正(楷书)、行书、草书帖札,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集书里。
行书以《鸭头丸帖》最有名。
钟繇的书法,现存的多是平稳体格,与“长而逾制”的评语正好相反。
王献之的书法,便是被人辗转翻刻,存于阁帖丛帖中的,也没有“如枯树”、“饥隶”之贫的槎桠。
相反,王献之书法比其父更加畅达放纵。
不过,唐太宗收藏天下古代书法,又精于鉴别,其论断一定有所根据。
也许是现存的钟繇及王献之书法和当时太宗所见的不同。
1、王献之书法与王羲之不同。
献之书法特色是放肆豪迈,羲之书法特色是纤劲清媚。
2.王献之的书法,笔法端劲,字画神逸,笔画沉着劲利,笔气飘飘,总体说是遒逸流爽,纵横超轶,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检桔束缚。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是动摇不了的。
原因大致有以下数点:第一,王羲之的书法经历代很多书法大家和书法鉴赏大家的品评,堪称古今无二。
第二,王羲之是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变革家,开一代书法新风。
傲然脱俗,丰神俊逸——王献之行书尺牍集
傲然脱俗,丰神俊逸——王献之行书尺牍集王献之(344 -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死时四十三岁。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1、《廿九日帖》2、《舍内帖》3.《东山松帖》4.《新妇地黄汤帖》5.《鸭头丸帖》6.《夏日帖》7.《月终帖》 8.《天宝帖》9.《集会帖》 10.《阿姑帖》11.《阿姨帖》 12.《薄冷帖》13.《阮新妇帖》 14.《黄门帖》15.《告仲宗帖》 16、《鹅群帖》17.《中秋帖》 18.《患脓帖》19.《敬祖帖》 20.《十二月帖》21.《承服帖》 22.《授衣帖》1、《廿九日帖》王献之行楷书法《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
此帖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
除流传的献之楷书《洛神赋》外,其书多是行草书,此帖中有些字极近楷书,尤为难能可贵。
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
硬黄纸唐摹本行楷书。
纵26,37厘米横1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
昨遂不奉别,怅恨深。
体中复何如。
弟甚顿。
匆匆不具。
献之再拜。
2、《舍内帖》首刻于《淳化阁帖》,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录20世纪30年代为张学良收藏,后入伪满奉天博物馆。
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迹影印件睹其形迹,追怀风采。
释文: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
献之白。
3.《东山松帖》又名《新埭帖》、《东山帖》,纸本墨迹,纵22.8CM,横22.3CM,4行,33字,故宫博物院藏。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
“埭”(音带)即堵水的堤。
存于清宫旧藏《法书大观》册中。
寥寥四行,格调清新隽逸,大家风范俨然。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上下两卷,每卷三十幅作品,正好六十幅!姨母帖《姨母帖》,行楷,载原裁于唐人摹《万岁通天帖》。
硬黄纸本。
纵26.3厘米,横53.8厘米,藏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物,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
王方庆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6)上进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
现存《万岁通天帖》为摹本,包括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志等七人共十帖。
此帖钩填技术极其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
”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此帖曾摹刻于《戏鱼堂》、《真赏斋》等丛贴。
现存王羲之的字面貌不尽相同,大凡有流便和古质两种,《姨母帖》属于后者.守敏说:“观此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尚姿致。
”此类作品可能是他早期所写,其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
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都较生拗峭拔,并残存横式。
这些都是隶书笔势孑遗。
另外笔画质朴凝重,出笔入笔比较自然,不像唐以后那样强调一笔三折。
这些都使此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
还有一幅《行穰帖》和此帖比较接近。
初月帖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
遣信昨至此。
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
力不具。
羲之报。
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博物馆。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
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
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着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着;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425-485、王志父子尤为显着;辽宁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摹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1.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这是明万历时杭州西湖葛岭地下发现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处亦自然清晰;因其地为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后归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1982年由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后转藏首都博物馆;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此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擫”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董迨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洛神赋十三行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拓本洛神赋十三行无锡博物馆藏拓本释文晋中书令王献之书;......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括号内为缺字或残字,方括号内为衍字2.中秋帖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中秋帖是着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爲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监藏印;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着录;3.鸭头丸帖行草书鸭头丸帖卷绢本纵厘米横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系唐代模本,行草书二行十五字,内容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札;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系王献之“极草纵之致”,变通古法,于神驰之际寄兴于万象、潜心于笔端的真趣流露;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曾经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等鉴藏;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肪、画禅事随笔、妮古录、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淳化阁帖、大观帖等模刻;4;廿九日帖廿九日帖此帖为之一;硬黄纸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此帖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除流传的献之楷书洛神赋外,其书多是行草书,此帖中有些字极近楷书,尤为难能可贵;此帖双勾技术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世传王氏父子真迹,当推此帖为冠,为研究王氏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5;十二月割帖王献之十二月割帖清人拓本,纵25cm,横;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6;思恋帖王献之思恋帖图片选自淳化阁帖上海图书馆藏本王献之思恋帖拓本;5行,3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卷九;释文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7;鄱阳帖王献之鄱阳帖选自淳化阁帖卷十肃府本王献之鄱阳帖又称鄱阳归乡帖拓本;8行,5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10、大观、宝贤堂、绛帖、玉烟堂、宝晋斋;释文鄱阳归乡,承修东转有理,吾贤毕欲事,必俟胜欢慰于怀耶;吾终权宜,至承今年饥馑,仰惟年支都乏绝,不谓乖又至於此耶;吾脚尚未差,极忧也;8.不谓帖王献之不谓帖王献之不谓帖,又称鄱阳一门帖;拓本;6行,47字;行草书;入刻於淳化卷九、绛帖卷八、大观帖卷九、宝贤堂;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承受;我是坐视其灭尽,这使我悲伤到了极点;赖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话,此函难成; 这通尺牍是向对方诉说因其家门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伤;并非哀悼他人之丧亡;故用词遣句极为悲戚,而且是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的哀恸,这样的行文方式颇类王羲之悼痛孙女夭殇的尺牍:“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己,可复如何,羲之顿首;”右军书记“鄱阳一门”,当指王献之兄王操之一门;王操之字子重,历仕晋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王羲之七子中,长子玄之早卒,涣之不知名,王羲之传称七子中知名者五人,乃二子凝之长平、四子肃之幼恭、五子徽之子猷、六子操之子重、七子献之子敬;五人中或任职京师,或任职东土,唯操之後外放西至豫章郡任太守;此帖称“鄱阳”非指当时之鄱阳郡,乃因东晋时鄱阳湖亦在豫章郡境内,故如此俗称;帖中有“赖子高在此”一语,子高当是献之三兄涣之的字号,文献均阙记,因其名不显的缘故;在中国古代,“子”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孔子”、“孟子”皆是;古代男子取字亦常常用“子”,王羲之为诸子取字多用“子”字;所以王涣之字“子高”的可能性极大;释文献之白:不谓鄱阳一门,艰故至此;追寻悲惋,益不自胜,奈何奈何政坐视其灭尽,使人悲熟赖子高在此,不尔,无可成;献之;9.余杭帖王献之余杭帖点击放大王献之余杭帖又称触事帖拓本;行书;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余杭乃东晋县名,属吴兴郡治下;第二行有『州将』一语,此语亦见於王羲之尺牍中右军书记载:『奉州将去月十二日告,甚慰;』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及慧皎高僧传,皆见此语;是南北朝时一通常用语;与『州将』相对者,乃『州民』,王羲之辞官归田里后,於尺牍中亦自称『州民』;世说新语尤悔篇王浑后妻条载:『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日:「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州将者,即州刺史之通称;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三胡三省注曰:『州刺史当方面,总兵权,故日州将;』州刺史虽称州将,但柬晋南朝时州刺史未必皆带军号,亦可通称州将;此帖又名思恋触事帖,淳化阁帖卷九亦有思恋无往帖;而宣和书谱卷第十六王献之行书目着录思恋帖,不知究竟是指哪一帖;此帖亦收刻绦帖卷八、大观帖卷九、二王帖、宝晋斋法帖、玉烟堂帖、束书堂帖、宝贤堂帖、快雪堂帖;释文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余杭,州将若/比还京,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见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10.东山松帖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横;传为米芾摹本;释文: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八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给,勿更须报;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宋内府宣和书谱、中兴馆阁录,明董其昌容台集,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安岐墨缘汇观着录;刻入明吴廷馀清斋法帖、董其昌戏鸿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11.舍内帖王献之舍内帖,临本王献之舍内帖,首刻于淳化阁帖,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录20世纪30年代为张学良收藏,后入伪满奉天博物馆;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迹影印件睹其形迹,追怀风采;12.保母帖王献之保母帖转自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王献之保母帖,清宫旧藏,流散后,本帖和部分题跋存弗利尔美术馆赵子昂、郭天锡、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题跋存故宫博物院、赵子昂、周密、仇远、鲜于枢等;13.送梨帖王献之送梨帖,临写本草书<二行十一字;柳公权跋送梨帖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王献之送梨帖曾入清内府,图版为三希堂法帖摹刻;此帖草法凝重秀健而有法度;王献之送梨帖附柳公权跋,米芾书史记载,认为是王献之的字,而宣和书谱却收在王羲之名下,今见墨迹卷中并无政、宣玺印;可知例外仍是很多的;宣和藏品,在靖康之乱以后,流散出来,多被割去玺印,以泯灭官府旧物的证据,这在前代人记载中提到的非常之多;转自启功题跋14.鹅群帖王献之鹅群帖选自淳化阁帖王献之鹅群帖传为米芾临本传为宋人米芾临本;刻入淳化阁帖15.地黄汤帖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纵厘米横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局部明文彭题跋“地黄汤”是一种中药名,这是一篇谈及此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 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16.兰草帖兰草帖原迹为明吴廷收藏清时刻入快雪堂帖杨守敬学书迩言称“此帖沉着痛快,已开颜鲁公之先”;也有人认为,此帖平淡天成,而虚婉灵和,为王献之尺牍中“质量最好者”见杨震方碑帖叙录;王献之静息帖,拓本,9行,91字,行书;释文:献之: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石深是可疑事;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愿复更思;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宜思之也;献之白;。
《王羲之尺牍》30则,原文、译文:值得你细细品鉴
《王羲之尺牍》30则,原⽂、译⽂:值得你细细品鉴⼀、姨母帖【原⽂】⼗⼀⽉⼗三⽇,羲之顿⾸、顿⾸。
顷遘(gòu,读构)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胜。
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
王羲之顿⾸、顿⾸。
【译⽂】⼗⼀⽉⼗三⽇,王羲之叩⾸、叩⾸。
突然得到姨母逝世的噩耗,巨⼤的悲痛如摧⼼剥肝⼀般使我的精神不能承受。
真是⽆可奈何、⽆可奈何!我感到五脏六腑被悲惨阻塞并反复发作,不能⼀⼀细说。
王羲之叩⾸再拜。
⼆、平安帖【原⽂】此粗平安。
修载来⼗余⽇。
诸⼈近集,存想明⽇当复悉来,⽆由同,增慨。
【译⽂】我这⾥⼤致安好。
修载(王耆之)来此已⼗多天了。
诸位亲朋近⽇将要集会,我想明天⼤家都会到来。
您不能前来参会,增加了⼤家的遗憾和感慨。
三、何如帖【原⽂】羲之⽩:不审尊体⽐复何如?迟复奉告。
羲之中冷⽆赖。
寻复⽩。
羲之⽩。
【译⽂】王羲之禀告:不知道贵体近来怎样?这么晚给您回信,奉告近况。
羲之我腹内寒冷,甚是⽆奈。
不久再向您报告。
羲之再次告⽩。
四、奉橘帖【原⽂】奉橘(jú,读局)三百枚。
霜未降,未可多得。
【译⽂】奉上橘⼦三百个。
因为尚未下霜(多数尚未成熟),所以所得数量不多。
五、快雪时晴帖【原⽂】羲之顿⾸。
快雪时晴,佳。
想安善。
未果为结。
⼒不次。
王羲之顿⾸。
【译⽂】羲之叩⾸。
⼀场痛快的⼩雪之后⼜很快放晴,真好啊!想您⾝体安康吧。
曾想访问未能成功,⼼中郁结不快。
我体⼒不佳,不能细说,⾮常抱歉!王羲之顿⾸再拜。
六、孔侍中帖【原⽂】九⽉⼗七⽇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
不知领军疾,后问。
【译⽂】九⽉⼗七⽇羲之报告:最近我请孔侍中的信使送去了⼀封书信,想必已经收到。
(写该信时)我还不知道领军得了病,现在补充问候。
七、忧悬帖【原⽂】忧悬,不能须臾(yú,读鱼)忘⼼。
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译⽂】我很担忧,且⼀刻也不能忘怀。
因此,我的意思是要尽快派⼈取得有关的信息。
王羲之报告。
⼋、频有哀祸帖【原⽂】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胜。
王羲之尺牍书法的例子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尺牍书法作品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尺牍书法是一种以细长的尺木或竹片为载体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著称。
以下是一些王羲之尺牍书法的例子:
1. 《兰亭序》:这是王羲之最为著名的尺牍书法之一,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其雄浑有力的笔画、独特的结构和流畅的布局使其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一。
2. 《祭侄文稿》:这是王羲之为祭奠侄子而书写的尺牍文稿,展现了他对家族情感的表达。
其间架豁达,笔力遒劲,给人以深沉而庄重的感觉。
3. 《乙瑛帖》:这是王羲之的一幅行书尺牍作品,以其豪放俊逸的笔势和潇洒自如的风格而著称。
行书的独特韵味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4. 《洛神赋》:王羲之为顾恺之书写的《洛神赋》尺牍,以其别样的艺术魅力,展示了王羲之对文学与书法的深刻理解。
笔势飘逸,意境深远。
这些例子展示了王羲之尺牍书法的丰富多彩,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请注意,由于尺牍书法的特殊载体,这些作品可能无法完整呈现,但通过研究它们的碑帖、拓本等,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王羲之尺牍书法的卓越之处。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
王羲之书法名帖及其释文1《频有哀祸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3行,20字。
行书。
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1.1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纸本。
纵26.9 厘米。
6行,42字。
行书。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2.姨母帖《姨母帖》行书,纸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
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释文: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
王羲之顿首顿首。
3.初月帖《初月帖》,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首句‘山阴羲之报’,知此帖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此帖当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
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
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陟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
4.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全貌王羲之《平安》帖点击浏览高清晰图片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不多得《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
王献之尺牍(中华碑帖精粹)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尺牍,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书信,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 棒!期待好久上架了,今天一上架就有提醒,真好!质量很好,清晰,中华书局出版的还不错。 汉张芝,魏钟繇,晋二王,此乃书中四贤。 敬祖贴是直接穿越到唐、宋吗?!这就是王献之的与众不同之处。 王羲之一脉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多为‘之’字,数不胜数;是因为东晋道家比较火,王羲之同为道教之人,道、 玄、灵、之就成为这类人取名常用词,类似佛教中释、法、昙等为常用词一样。
王献之尺牍(中华碑帖精粹)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华
王羲之
作品
王献
碑帖
王献之
书法
王献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谢安是王献之的上司兼好友,有一次他问王献之:“你的书法与你父亲(王羲之)相比怎么样?”王献之直 截了当地说:“我的书法更胜一筹。”尽管当时的人们并不这么认为,不过从东晋后期至南朝初期约一百五十年 的时间里,王献之的新体书法却盛极一时,人们甚至已经忘记了王羲之。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力推王羲之而贬抑王 献之,二王的地位才发生逆转。王献之四十三岁就去世了,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远不及王羲之。今天,人们以 “二王”并称,来定义“晋韵”书风,更多看到的是父子二人的共性。其实,与王羲之相比,王献之的书法思想 多有不同。如果说王羲之更注重继承传统,那么王献之的创新和个性化更明显;王羲之的书法审美趋于中和,强 调“不激不厉”,王献之却追求奇险,彰显性情。王献之的书写更为潇洒纵逸,“笔迹流怿,婉转妍媚”,他甚 至发展出一种特有的书写形式——“一笔书”。一笔数字,字字相连,偶有不连,气势不断。“一笔书”启发了 大草书法的发展,张旭、怀素,王铎、傅山,莫不由此而来。本书收录王献之尺牍作品二十通,其中尺牍墨迹六 通,分别为《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送梨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行楷书,唐人摹本。 纵二十六厘米,横十一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鸭头丸帖》,纵二十六点一厘米,横二十六点九厘米,现藏 上海博物馆。《中秋帖》,纵二十七厘米,横十一点九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送梨帖》,二行,包括所缺 “送”字共十一字,曾入清内府,今不知所终。《地黄汤帖》,纵二十五点三厘米,横二十四厘米,现藏日本东 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山松帖》,纵二十二点八厘米,横二十二点三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美术鉴赏—王献之书法鉴赏
美术鉴赏——王献之书法作品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王羲之第七子,做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等官职,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故人称“大令”。
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最终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
他说的“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成为历来赞美稽山镜水的名句。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书法精通众体,尤以行草著名。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
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献之书法精通各种字体,特别擅长行草。
他师承张芝、王羲之,所书写的《洛神赋》既有点父亲王羲之的风格,也勇于创新,不拘于其父。
早年即劝其父“改体”,认为古法“局而执”,“事贵变通”。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出了“破体”,形成了“行楷”、“行草”等新体。
他还创造了草书的“一笔书”,即在一幅作品里,所有的字要气脉相通,似一笔写成。
注:《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无署款。
《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传为东晋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为御书房名。
收藏学习帖:王献之7件墨迹尺牍,高清大图带注释
收藏学习帖:王献之7件墨迹尺牍,高清大图带注释
王献之7件墨迹高清大图,供收藏品读学习使用。
七件作品分别为:《地黄汤帖》《东山松帖》《廿九日帖》《中秋帖》《送梨帖》《鹅群帖》《鸭头丸帖》。
(建议先收藏)
1.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2.东山松帖
又名《新埭帖》、《东山帖》,纸本墨迹,纵22.8厘米,横22.3厘米,4行,33字。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3.廿九日帖
3行,30字,唐人摹本,纵26厘米,横11厘米,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4.中秋帖
3行,22字,纵27厘米、横11.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5.送梨帖
2行,11字,此帖存疑较大,柳公权认为是王献之作,而《宣和书谱》收录于王羲之名下。
6.鹅群帖
8行,50字,此墨迹可能是米芾临摹本。
7.鸭头丸帖
2行,15字,26厘米见方,藏于上博。
可能也是临本,老米造。
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王献之行草尺牍集
王献之行草尺牍集王献之(344 -386),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
死时四十三岁。
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
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行草尺牍1.《吴兴帖》2.《不谓帖》3.《静息帖》4.《思恋帖》5.《卫军帖》6.《岁尽帖》7.《夏节帖》8.《愿余帖》9.《节过帖》10.《余杭帖》11.《承姑帖》12.《想彼帖》13.《永嘉帖》14.《外甥帖》15.《相迎帖》1.《吴兴帖》【原文】吾十一日发吴兴,违远兄、姊,感恋无喻。
庆等别,不可言。
比奉告,故多患姊,经感极顿,忧驰益深。
适咨议十六日告,风疾故尔。
反侧!余可行未?东动静不宁。
吾宜速吴,与丞别。
兄进,犹恋,罔劳,亦极恶,驰情! 二女晚生,皆佳。
未复华、姜疏。
比来得直疏,故恶。
故云当视华也。
汝儿女并可不?2.《不谓帖》又称《鄱阳帖》、《鄱阳一门帖》,6行,47字,行草书。
收刻于《淳化》卷九、《绛帖》卷八、《大观帖》卷九、《宝贤堂》。
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
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
【原文】獻之白:不謂鄱陽一門,艱故至此。
追尋悲惋,益不自勝,奈何奈何! 政坐視其滅盡,使人悲熟!賴子高在此,不爾,無可成。
獻之。
3.《静息帖》王献之书,拓本,9行,91字,行书。
【原文】献之: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
石深是可疑事。
兄熹患散,辄发痈,势为积乃不易。
愿复更思。
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
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
论事当随宜思之也。
献之白。
4.《思恋帖》拓本。
5行,39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原文】思恋,无往不至。
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
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
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王羲之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上下两卷,每卷三十幅作品,正好六十幅!姨母帖《姨母帖》,行楷,载原裁于唐人摹《万岁通天帖》。
硬黄纸本。
纵26.3厘米,横53.8厘米,藏辽宁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物,内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
王方庆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6)上进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
现存《万岁通天帖》为摹本,包括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志等七人共十帖。
此帖钩填技术极其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
”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此帖曾摹刻于《戏鱼堂》、《真赏斋》等丛贴。
现存王羲之的字面貌不尽相同,大凡有流便和古质两种,《姨母帖》属于后者.杨守敏说:“观此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尚姿致。
”此类作品可能是他早期所写,其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
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都较生拗峭一笔三折。
这些都使此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
还有一幅《行穰帖》和此帖比较接近。
初月帖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
遣信昨至此。
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
力不具。
羲之报。
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辽宁博物馆。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
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
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
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
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上虞帖释文: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
高23.5厘米,横26厘米,共七行,五十八字。
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远胜右军《如何帖》。
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 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
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
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
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
有影印本行世。
寒切帖【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
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
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
羲之报。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纸本,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文中“谢司马”应为谢安。
谢安为王羲之至友。
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
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
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
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
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快雪时晴帖释文:羲之顿首。
快雪时晴。
佳想安善。
未果。
為结。
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君倩。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
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
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
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
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
在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清乾隆皇帝曾说:“天下无双,古今鲜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同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名其堂为“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
大雪过后,天候转晴,王羲之以这件短札向友人表达问候之意。
末行“山阴张侯”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原本写在信笺的封面,在此与原蹟一併摹在同一张纸上。
这件书蹟以圆笔藏锋為主,起笔与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鋩,由横转竖也多為圆转的笔法,结体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閒,不疾不徐的情态,明代鑑藏家詹景凤以“圆劲古雅,意致优閒逸裕,味之深不可测”形容它的特色,并且认為赵孟頫受到这件书蹟的影响。
不过王羲之内敛沉潜,赵孟頫微有锋鋩外露,比较对幅赵孟頫的题跋,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在於优美的“体势”,“体”是指结字的形状和姿态,“势”是指笔画末笔右顿,调和了倾斜的姿势。
“雪”字也有类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倾斜,末一横画收笔有向右下的笔势,所以也调整了整个字的重心。
第一行感觉上下的“行气”一贯,為什麼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果只看每个字横向的笔画,可以发现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而同一行字的重心也都在同一中线上,第二行则有些变化,“果為”有连笔,其他的字间距较疏,重心也有偏右偏左的变化。
这些变化显得很自然,也使得这短短的三行具有丰富的美感。
七月帖释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
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
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
吾故羸乏,力不具。
王羲之白。
《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
摹本,麻纸本。
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
6行,50字。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曾为金章宗、项元汴等藏。
都下帖释文:得都下九日书。
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
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
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
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
)《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
摹本,麻纸本。
纵27.7厘米。
5行,45字。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永和十二年(356)书。
与《右军书记》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
修载来十余日。
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
无由同,增慨。
此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共一纸,摹本,硬黄纸本。
纵24.7厘米,横46.8厘米。
4行,27字。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为项元汴、笪重光、清内府等藏。
帖中修载为王羲之的从兄弟王耆。
何如帖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
羲之中冷无赖。
寻复白。
羲之白。
此帖又名《不审尊体帖》。
此帖与《平安帖》、《奉橘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摹本,硬黄纸本。
纵24.7厘米。
3行,27字。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怀充”押署系唐怀充,“察”系姚察。
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摹本,硬黄纸本。
纵24.7厘米。
2行,12字。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与《平安帖》、《何如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再临本,纸本。
纵24.4厘米。
2行,15字。
草书。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右军书记》:‘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
立俟。
王羲之白。
’此帖仅是著文片段。
频有哀祸帖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摹本,纸本。
纵26.9厘米。
3行,20字。
行书。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此帖与《孔侍中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孔侍中帖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
不知领军疾后问。
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
羲之报。
摹本,纸本。
纵26.9厘米。
6行,42字。
行书。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此帖与《频有哀祸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
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丧乱帖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摹本,纸本。
纵28.7厘米。
8行,62字。
行草书。
日本皇室藏。
此帖与《二谢帖》、《得示帖》共一纸。
永和十二年(356)书。
书信反映了王羲之对北方故乡的祖坟被破坏的愤怒和悲伤。
释文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摹本,纸本。
纵28.7厘米。
5行,36字。
行草书。
日本皇室藏。
此帖与《丧乱帖》、《得示帖》共一纸。
二谢一说为谢安、谢万;一说为谢尚、谢奕;一说为陈郡谢氏兄弟。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
吾亦劣劣。
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
迟散。
王羲之顿首。
摹本,纸本。
纵28.7厘米。
4行,32字。
行草书。
日本皇室藏。
此帖与《丧乱帖》、《二谢帖》共一纸。
大道帖释文大道久不下,知先未然耶。
临本,纸本。
纵27.7厘米,横7.9厘米。
2行,10字。
行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孙承泽以为米芾所临。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
是煊赫著名帖也。
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
凡27帖,134行,1166字。
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
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千纸,率皆以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