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合集下载

(3)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3)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科导学案(3)课题: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主备: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 姓名 学号 家长签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会运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一、 知识回顾(课堂完成,小测)1. 菱形的判定方法:口ABCD+一组邻边 = →ABCD 是菱形 口ABCD+对角线 ⊥ →ABCD 是菱形在四边形ABCD 中,四边相等即 = = = →ABCD 是菱形2.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11厘米,菱形的周长为______.3.菱形的对角线的一半长分别为8 cm 和11 cm ,则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二. 预习交流(课前完成)1、如图,过点B 作出平行线AD 与BC 的距离,过点D 作出平行线AB 与DC 的距离。

2、课本P8《做一做》如果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是菱形吗?为什么?三.互助探究(先各自独立完成,再师友互助)例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3cm 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 的长为10cm求:(1)对角线AC 的长;(2)菱形ABCD 的面积。

思考:对角线BD 与AC 的乘积与菱形ABCD 的面积有什么等量关系?你能证明它吗?(AB )四.课堂检测1、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它的一条对角线长10cm 。

(1)求这个菱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 (2)求这个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

2、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AC=60°,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和AB 于点D ,E ,点F 在DE 的延长线上,且AF=AE 。

求证:四边形ACEF 是菱形。

3.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E,F 分别是AB 和BC 上的点,且BE=BF.求证:(1)⊿ADE ≌⊿CDF ;(2)∠DEF=∠DFE.4、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且AC=16,BD=12,求菱形ABCD的高DH 。

新版北师大版-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新版北师大版-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3)
初三备课组
学习目标(1分钟)
能综合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菱 形的解答题或证明题。
复习回顾:(3分钟) 菱形的性质: 菱形具备 平行四边形 的所有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 相等 ;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垂直 平分 ; 菱形的对角线平分 每一组对角 。 菱形的判定: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 互相垂 的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直 四边相等 的四边形是菱形。
4.证明: 点E,F,G,H分别是 AB,CD,AC,BD的中点 FG、HE、FH、GE分别是 ACD、ABD、BCD、ABC的中位线 1 1 1 1 FG = AD,HE= AD,FH= BC,GE= BC 2 2 2 2 AD=BC FG=HE=FH=GE 四边形EGFH是菱形
自学指导1:(7分钟)
自学P8例3,然后完成随堂练习第1题。
1.解:依题意,如右图所示: 其中C菱形ABCD =40cm,BD=10cm
()在菱形 2)连接AC ,交BD 于点 O (1 ABCD 中,有 AB=BC=CD=பைடு நூலகம்A , 在菱形 中, AC BD ∠A= ∠C,ABCD ∠ABC= ∠ADC , ∠A+∠ABC=180 ° 1 =40cm ∵C ∴AB=AD=10cm 菱形 ABCD BO BD 5cm,AC 2AO
2
2
在Rt AOB中,AB OA OB 10
2 2
1 S菱形ABCD AB DH AC BD 2 1 10 DH 16 12 2 48 DH 5
自学指导2:(5分钟)
按照以下思路,思考P8“做一做” :
1.四边形ABCD的对边有什么关系?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1菱形的性质及判定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板块一、菱形的性质【例1】 ☆ 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例2】 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16cm AB BC ==,则1∠=度.⑵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A ∠=︒,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若2EF =,则菱形ABCD的边长是______.【例3】 如图,E 是菱形ABCD 的边AD 的中点,EF AC ⊥于H ,交CB 的延长线于F ,交AB 于P ,证明:AB 与EF 互相平分.【例4】 如图1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图21CBAP HFE DCBAE F D B C A【巩固】 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8cm 4cm AC BD DE BC ==⊥,,于点E ,则DE 的长为【例5】 菱形的周长为20cm ,两邻角度数之比为2:1,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的长度为【巩固】 如图2,在菱形ABCD 中,6AC =,8BD =,则菱形的边长为( )A .5B .10C .6D .8【巩固】 如图3,在菱形ABCD 中,110A ∠=︒,E 、F 分别是边AB 和BC 的中点,EP CD ⊥于点P ,则FPC ∠=( )A .35︒B .45︒C .50︒D .55︒【例6】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锐角为60︒的菱形,剪口与折痕所成的角α的度数应为( )A .15︒或30︒B .30︒或45︒C .45︒或60︒D .30︒或60︒【巩固】 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且AE BC ⊥,AF CD ⊥,那么EAF ∠等于.【巩固】 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 ,宽为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 )A .210cmB .220cmC .240cmD .280cm图1HO DC BA图2DCBA图3E DP CF BA 图1DCBA【例7】 已知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的乘积等于菱形的一条边长的平方,则菱形的一个钝角的大小是【例8】 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周长为20m ,60ABC ∠=︒,•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 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例9】 已知,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若AE AF EF AB ===,求C ∠的度数.板块二、菱形的判定 【例10】 如图,如果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成为一个菱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例11】 ☆如图,在ABC ∆中,BD 平分ABC ∠,BD 的中垂线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F ,求证:四边形BEDF 是菱形【巩固】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例12】 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 中,//AD BC ,AD CD >,将纸片沿过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D 上的点C 处,折痕DE 交BC 于点E ,连结C E '.求证:四边形CDC E '是菱形.图2DFEDCBADCAB FEDCBAODEFCAB【例13】 ☆如图,E 是菱形ABCD 的边AD 的中点,EF AC ⊥于H ,交CB 的延长线于F ,交AB 于P ,证明:AB 与EF 互相平分【巩固】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 重合,得GFC ∆.若60B ∠=︒,当AB 与B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例14】 如图,在ABC ∆中,AB AC =,M 是BC 的中点.分别作MD AB ⊥于D ,ME AC ⊥于E ,DF AC⊥于F ,EG AB ⊥于G .DF EG 、相交于点P .求证:四边形DM EP 是菱形.【例15】 如图,ABC ∆中,90ACB ∠=︒,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CH 是AB 边上的高,交AD于F ,DE AB ⊥于E ,求证:四边形CDEF 是菱形.【巩固】 ☆如图,M 是矩形ABCD 内的任意一点,将M AB ∆沿AD 方向平移,使AB 与DC 重合,点M 移动到点'M 的位置⑴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⑵连结'MD MC MM ,,,试说明四边形'MDM C 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等于AB AD ,的长;⑶当M 在矩形内的什么位置时,在上述变换下,四边形'MDM C 是菱形?为什么?C'DC BA EAB CDEF P PF EDC B A GF E DCBAPMF E DG CBA HF DECBA三、与菱形相关的几何综合题 【例16】 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点,在线段AD 上任取一点P (A 点除外),过P 点作EF AB ∥,分别交AC 、BC 于E 、F 点,作PM AC ∥,交AB 于M 点,连结ME .⑴求证四边形AEPM 为菱形⑵当P 点在何处时,菱形AEPM 的面积为四边形EFBM 面积的一半?1. 菱形周长为52cm ,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 ,则其面积为.2.如图,在菱形ABCD 中,4AB a E =,在BC 上,2120BE a BAD P =∠=︒,,点在BD 上,则PE PC +的最小值为3. 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 4.已知,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60B EAF ∠=∠=︒,18BAE ∠=︒.求:CEF ∠的度数.5.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连结AD ,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结BE ,CE .当AE 与AD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6.如图,ACD ∆、ABE ∆、BCF ∆均为直线BC 同侧的等边三角形.已知AB AC =.⑴ 顺次连结A 、D 、F 、E 四点所构成的图形有哪几类?直接写出构成图形的类型和相应M'M DCBAMPFABCDE DBFEDCBAEDCB A的条件.⑵ 当BAC ∠为度时,四边形ADFE 为正方形.7.如图,已知BE 、CF 分别为ABC ∆中B ∠、C ∠的平分线,AM BE ⊥于M ,AN CF ⊥于N ,求证:MN BC ∥.FEDCBANMEFCBA。

_1.1.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_1.1.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1.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点P,Q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若四边形APCQ是菱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DQ B.∠ABD=∠ADB C.AB∥CD D.∠ABP=∠BAP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若AF=8,则四边形AEDF 的周长是()A.24B.28C.32D.36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110°,AD=DC.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CD于点P,则∠PEF =()A.35°B.45°C.50°D.55°4.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上的点(与B,C两点不重合),过点D作DE∥AC,DF∥AB,分别交AB,AC于E,F两点,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EDF是菱形的是()A.AD⊥BC B.AD为BC边上的中线C.AD=BD D.AD平分∠BAC第2题第3题第4题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BF=12,AB =10,则AE的长为()A.10B.12C.16D.18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等边△AMN的顶点M、N分别在BC、CD上,且AM=AB,则∠C为()A.100°B.105°C.110°D.120°7.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60°,AC与BD交于点O,E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DE,连接BE分别交AC、AD于点F、G,连接OG,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①OG=AB;②与△DEG全等的三角形共有5个;③四边形ODEG与四边形OBAG面积相等;④由点A、B、D、E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第5题第6题第7题8.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90°,∠BAC=30°,分别以直角边AB、斜边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F为AC的中点,DE与AC交于点O,DF与AB交于点G,给出如下结论:①四边形ADFE为菱形;②DF⊥AB;③AO=AE;④CE=4FG;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如图,菱形ABCD中,∠BAD=60°,AC、BD交于点O,E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DE,连接BE分别交AC,AD于点F、G,连接OG、AE.则下列结论:①OG=AB;②四边形ABDE是菱形;③S四边形ODGF=S;其中正确的是()△ABF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0.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D=AC,M、N、P分别是OA、OB、C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CN⊥BD;②MN=NP;③四边形MNCP是菱形;④ND平分∠PNM.其中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第8题第9题第10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①以点A为圆心2cm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MAN的两边AM、AN于点B、D;②以点B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D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③分别连接BC、CD、AC.若∠MAN=60°,则∠ACB的大小为.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与BD互相垂直且平分,BD=6,AC=8,则四边形周长为,面积为.1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且AD交EF于O,则∠AOF=度.第11题第12题第13题14.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若重叠部分构成的四边形ABCD中,AB=5,AC=4,则BD的长为.1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C⊥BD于点O,AO=CO=4,BO=DO=3,点P为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PM⊥AD于点M,作PN⊥DC于点N.连接PB,在点P运动过程中,PM+PN+PB的最小值等于.1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AB于点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BC于点F,EG ∥AB交CB于点G,FH⊥AB于H,以下4个结论:①∠ACD=∠B;②△CEF是等边三角形;③CD=FH+DE;④BG=CE中正确的是(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填空).第14题第15题第16题三.解答题(共11小题)17.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连接DE、EF、AE.(1)求证: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2)加上条件后,能使得四边形ADEF为菱形,请从①∠BAC=90°;②AE平分∠BAC;③AB=AC这三个条件中选择1个条件填空(写序号),并加以证明.18.如图,在菱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1)求证:△ABE≌△CDF;(2)证明四边形BEDF是菱形.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AB,AB⊥AC,分别在边BC,AD上的点E与点F关于AC对称,连接EF,AE,CF,DE.(1)求证:四边形AECF为菱形;(2)求证:AE⊥DE.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且BE=DF.(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点E是BC的中点,求∠C的度数.21.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D,EF垂直平分BD,分别交AB,BC,BD于E,F,G,连接DE,DF.(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2)若∠BDE=15°,∠C=45°,DE=2,求CF的长.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DC,AB=BC,BD平分∠ABC,过点C作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B=2,BD=4,求OE的长.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BF平分∠ABC,交AD于点F,AE与BF交于点P,连接EF,PD.(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4,AD=6,∠ABC=60°,求PD.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过点O作EF⊥BD,分别交AB、DC于点E,F,连接DE,BF.(1)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2)设AD∥EF,AD+AB=12,BD=4,求AF的长.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AD,AC平分∠BAD.(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24,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求EG的长.26.如图,AE∥BF,AC平分∠BAD,且交BF于点C,BD平分∠ABC,且与AE交于点D,连接CD.(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C=6,BD=8,AM⊥BC于M,求AM的长.2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1)若∠B=30°,AC=6,求CE的长;(2)过点F作AB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EG,试判断四边形CEGF的形状,并说明原因.1.1.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四边形ABCD中,AD∥BC,点P,Q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若四边形APCQ是菱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DQ B.∠ABD=∠ADB C.AB∥CD D.∠ABP=∠BAP【解答】解: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P=PC=CQ=AQ,AQ∥PC,AC⊥BD,∴∠AQP=∠CPQ,∴∠AQD=∠BPC,∵AD∥BC,∴∠ADQ=∠CBP,在△ADQ和△CBP中,,∴△ADQ≌△CBP(AAS),∴AD=BC,BP=DQ,故选项A不合题意;又∵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故选项C不合题意;∵AC⊥BD,∴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BD=∠ADB,故选项B不合题意;故选:D.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若AF=8,则四边形AEDF 的周长是()A.24B.28C.32D.36【解答】解:∵DE∥AC,DF∥AB,∴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EAD=∠FDA,∵AD平分∠BAC,∴∠EAD=∠F AD=∠FDA,∴F A=FD,∴平行四边形AEDF为菱形.∵AF=8,∴C菱形AEDF=4AF=4×8=32.故选:C.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110°,AD=DC.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CD于点P,则∠PEF =()A.35°B.45°C.50°D.55°【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中,AD=DC,∴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ABC=180°﹣∠A=70°,∵E,F分别为AB,BC的中点,∴BE=BF,∠BEF=∠BFE=55°,∵PE⊥AB,∴∠PEB=90°∴∠PEF=90°﹣55°=35°,故选:A.4.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上的点(与B,C两点不重合),过点D作DE∥AC,DF∥AB,分别交AB,AC于E,F两点,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EDF是菱形的是()A.AD⊥BC B.AD为BC边上的中线C.AD=BD D.AD平分∠BAC【解答】解:添加AD平分∠BAC可判定四边形AEDF是菱形,理由如下:∵DE∥AC,DF∥AB,∴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AD平分∠BAC,∴∠BAD=∠CAD,∵DE∥AC,∴∠DAC=∠ADE,∴∠DAB=∠ADE,∴AE=DE,∴平行四边形AEDF是菱形,故选:D.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F.若BF=12,AB =10,则AE的长为()A.10B.12C.16D.18【解答】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E=∠AE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AE=∠BEA,∴∠BAE=∠BEA,∴AB=BE,同理可得AB=AF,∴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B=AF,∴四边形ABEF是菱形,∴AE⊥BF,OA=OE,OB=OF=BF=6,∴OA===8,∴AE=2OA=16;故选:C.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等边△AMN的顶点M、N分别在BC、CD上,且AM=AB,则∠C为()A.100°B.105°C.110°D.120°【解答】解:∵四边形ABCD的四边都相等,∴四边形ABCD是菱形,∴∠B=∠D,∠DAB=∠C,AD∥BC,∴∠DAB+∠B=180°,∵△AMN是等边三角形,AM=AB,∴∠AMN=∠ANM=60°,AM=AD,∴∠B=∠AMB,∠D=∠AND,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AM=∠NAD,设∠BAM=∠NAD=x,则∠D=∠AND=180°﹣60°﹣2x,∵∠NAD+∠D+∠AND=180°,∴x+2(180°﹣60°﹣2x)=180°,解得:x=20°,∴∠C=∠BAD=2×20°+60°=100°.故选:A.7.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60°,AC与BD交于点O,E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DE,连接BE 分别交AC、AD于点F、G,连接OG,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①OG=AB;②与△DEG全等的三角形共有5个;③四边形ODEG与四边形OBAG面积相等;④由点A、B、D、E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AB∥CD,OA=OC,OB=OD,AC⊥BD,∴∠BAG=∠EDG,△ABO≌△BCO≌△CDO≌△AOD,∵CD=DE,∴AB=DE,在△ABG和△DEG中,,∴△ABG≌△DEG(AAS),∴AG=DG,∴OG是△ACD的中位线,∴OG=CD=AB,①正确;∵AB∥CE,AB=DE,∴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BCD=∠BAD=60°,∴△ABD、△BCD是等边三角形,∴AB=BD=AD,∠ODC=60°,∴OD=AG,四边形ABDE是菱形,④正确;∴AD⊥BE,由菱形的性质得:△ABG≌△BDG≌△DEG,在△ABG和△DCO中,,∴△ABG≌△DCO(SAS),∴△ABO≌△BCO≌△CDO≌△AOD≌△ABG≌△BDG≌△DEG,②不正确;∵OB=OD,∴S△BOG=S△DOG,∵四边形ABDE是菱形,∴S△ABG=S△DGE,∴四边形ODEG与四边形OBAG面积相等,故③正确;故选:A.8.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C=90°,∠BAC=30°,分别以直角边AB、斜边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F为AC的中点,DE与AC交于点O,DF与AB交于点G,给出如下结论:①四边形ADFE为菱形;②DF⊥AB;③AO=AE;④CE=4FG;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答】解:∵∠BAC=30°,△ABD是等边三角形,∴∠BAD=60°,∴∠DAF=90°,∴DF>AD,∴四边形ADFE不可能是菱形.故①错误.连接BF.∵△ABC是直角三角形,AF=CF,∴F A=FB,∵DA=DB,∴DF垂直平分线段AB,故②正确,∵AE⊥AB,DF⊥AB,∴AE∥DF,∵AE=2AF,DF=2AF,∴AE=DF,∴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OA=OF,∴AE=AC=4OA,故③正确,在Rt△AFG中,∠F AG=30°,∴AF=2FG,∵EC=AC=2AF,∴EC=4FG,故④正确,故选:D.9.如图,菱形ABCD中,∠BAD=60°,AC、BD交于点O,E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DE,连接BE分别交AC,AD于点F、G,连接OG、AE.则下列结论:①OG=AB;②四边形ABDE是菱形;③S四边形ODGF=S;其中正确的是()△ABF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AB∥CD,OA=OC,OB=OD,AC⊥BD,∴∠BAG=∠EDG,∵CD=DE,∴AB=DE,在△ABG和△DEG中,,∴△ABG≌△DEG(AAS),∴AG=DG,∴OG是△ABD的中位线,∴OG=AB,①正确;∵△ABG≌△DEG,∴AB=DE,∵AB∥CE,∴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BCD=∠BAD=60°,∴△ABD、△BCD是等边三角形,∴AB=BD=AD,∴四边形ABDE是菱形,②正确;∵OB=OD,AG=DG,∴OG是△ABD的中位线,∴OG∥AB,OG=AB,∴△GOD∽△ABD,△ABF∽△OGF,∴△GOD的面积=△ABD的面积,△ABF的面积=△OGF的面积的4倍,AF:OF=2:1,∴△AFG的面积=△OGF的面积的2倍,又∵△GOD的面积=△AOG的面积=△BOG的面积,∴S四边形ODGF=S△ABF;③正确;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D.10.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D=AC,M、N、P分别是OA、OB、C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CN⊥BD;②MN=NP;③四边形MNCP是菱形;④ND平分∠PNM.其中正确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C=AD,OA=OC=AC,∵AD=AC,∴OC=BC,∵N是OB的中点,∴CN⊥BD,①正确;∵M、N分别是OA、OB的中点,∴MN是△AOB的中位线,∴MN∥AB,MN=AB,∵CN⊥BD,∴∠CND=90°,∵P是CD的中点,∴NP=CD=PD=PC,∴MN=NP,②正确;∵MN∥AB,AB∥CD,∴MN∥CD,又∵NP=PC,MN=NP,∴MN=PC,∴四边形MNCP是平行四边形,无法证明四边形MNCP是菱形;③错误;∵MN∥CD,∴∠PDN=∠MND,∵NP=PD,∴∠PDN=∠PND,∴∠MND=∠PND,∴ND平分∠PNM,④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①以点A为圆心2cm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MAN的两边AM、AN于点B、D;②以点B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D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③分别连接BC、CD、AC.若∠MAN=60°,则∠ACB的大小为30°.【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B=BC=CD=AD=2cm,∴四边形ABCD是菱形,∴BC∥DA,∠CAB=∠CAD=∠MAN=30°,∴∠ACB=∠CAD=30°,故答案为:30°.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与BD互相垂直且平分,BD=6,AC=8,则四边形周长为20,面积为24.【解答】解:∵AC与BD互相垂直且平分,∴AD=AB=BC=CD,∴四边形ABCD是菱形,∵BD=6,AC=8,∴OA=AC=4,OB=BD=3,∴AB==5,∴四边形周长为:20,面积为:×6×8=24.故答案为:20,24.1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且AD交EF于O,则∠AOF=90度.【解答】解:∵DE∥AC,DF∥AB,∴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OA=OD,OE=OF,∠2=∠3,∵AD是△ABC的角平分线,∵∠1=∠2,∴∠1=∠3,∴AE=DE.∴▱AEDF为菱形.∴AD⊥EF,即∠AOF=90°.故答案为:90.14.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若重叠部分构成的四边形ABCD中,AB=5,AC=4,则BD的长为2.【解答】解:过点A作AE⊥BC于E,AF⊥CD于F,连接AC、BD交点为O.∵两条纸条宽度相同,∴AE=AF.∵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S▱ABCD=BC•AE=CD•AF.又∵AE=AF.∴BC=CD,∴四边形ABCD是菱形;∴OB=OD,OA=OC,AC⊥BD.∴OB===.∴BD=2.故答案为:2.1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C⊥BD于点O,AO=CO=4,BO=DO=3,点P为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PM⊥AD于点M,作PN⊥DC于点N.连接PB,在点P运动过程中,PM+PN+PB的最小值等于7.8.【解答】解:∵AO=CO=4,BO=DO=3,∴AC=8,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于点O,∴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AD===5,∴CD=AD=5,连接PD,如图所示:∵S△ADP+S△CDP=S△ADC,∴AD•PM+DC•PN=AC•OD,即×5×PM+×5×PN=×8×3,∴5×(PM+PN)=8×3,∴PM+PN=4.8,∴当PB最短时,PM+PN+PB有最小值,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P⊥AC时,PB最短,∴当点P与点O重合时,PM+PN+PB有最小值,最小值=4.8+3=7.8,故答案为:7.8.16.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AB于点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BC于点F,EG ∥AB交CB于点G,FH⊥AB于H,以下4个结论:①∠ACD=∠B;②△CEF是等边三角形;③CD=FH+DE;④BG=CE中正确的是①③④(将正确结论的序号填空).【解答】解:如图,连接EH,∵∠ACB=90°,∴∠3+∠4=90°,∵CD⊥AB,∴∠ADC=90°,∴∠B+∠4=90°,∴∠3=∠B,故①正确;∵∠ADC=∠ACB=90°,∴∠1+∠AFC=90°,∠2+∠AED=90°,∵AE平分∠CAB,∴∠1=∠2,∵∠AED=∠CEF,∴∠CEF=∠AFC,∴CE=CF,∴△CEF是等腰三角形,故②错误;∵AF平分∠CAB,FH⊥AB,FC⊥AC,∴FH=FC,在Rt△CAF和Rt△HAF中,,∴Rt△CAF≌Rt△HAF(HL),∴AC=AH,在△CAE和△HAE中,,∴△CAE≌△HAE(SAS),∴∠3=∠AHE,CE=EH,∵∠3=∠B,∴∠AHE=∠B,∴EH∥BC,∵CD⊥AB,FH⊥AB,∴CD∥FH,∴四边形CEFH是平行四边形,∴CE=FH,∴CD=CE+DE=FH+DE,故③正确;∵EG∥AB,EH∥BC,∴四边形EHBG是平行四边形,∴EH=BG,∵CE=EH,∴BG=CE.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三.解答题(共11小题)17.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连接DE、EF、AE.(1)求证: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2)加上条件②后,能使得四边形ADEF为菱形,请从①∠BAC=90°;②AE平分∠BAC;③AB=AC这三个条件中选择1个条件填空(写序号),并加以证明.【解答】解:(1)证明:已知D、E、F为AB、BC、A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DE∥AC,且DE==AF.即DE∥AF,DE=AF,∴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2)证明:选②AE平分∠BAC,∵AE平分∠BAC,∴∠DAE=∠F AE,又∵ADEF为平行四边形,∴EF∥DA,∴∠DAE=∠AEF,∴∠F AE=∠AEF,∴AF=EF,∴平行四边形ADEF为菱形.选③AB=AC,∵EF∥AB且EF=,DE∥AC且DE=,又∵AB=AC,∴EF=DE,∴平行四边形ADEF为菱形.18.如图,在菱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1)求证:△ABE≌△CDF;(2)证明四边形BEDF是菱形.【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B∥CD,∴∠BAE=∠DCF,在△ABE和△CDF中,,∴△ABE≌△CDF(SAS);(2)如图,连接BD,交AC于O,∵四边形ABCD是菱形,∴BD⊥AC,AO=CO,BO=DO,∵AE=CF,∴EO=FO,∴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又∵BD⊥EF,∴平行四边形BEDF是菱形.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AB,AB⊥AC,分别在边BC,AD上的点E与点F关于AC对称,连接EF,AE,CF,DE.(1)求证:四边形AECF为菱形;(2)求证:AE⊥DE.【解答】证明:(1)设AC,EF的交点为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OAF=∠OCE.∵点E与点F关于AC对称,∴AE=AF,CE=CF,OE=OF.在△AOF和△COE中,,∴△AOF≌△COE(AAS),∴AF=CE,∴AE=AF=CE=CF,∴四边形AECF是菱形;(2)∵AE=CE,∴∠EAC=∠ECA,∵AB⊥AC,∴∠B=∠BAE,∴AE=BE=CE,∵BC=2AB,∴AB=AE=BE,∴△ABE是等边三角形.∴∠AEB=60°,∴∠AEC=12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DCE=180°﹣∠B=120°,∵CE=BE=BC=AB=CD,∴∠CED=∠CDE=30°,∴∠AED=120°﹣30°=90°,∴AE⊥DE.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且BE=DF.(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点E是BC的中点,求∠C的度数.【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AE⊥BC,AF⊥CD,∴∠AEB=∠AFD=90°,且BE=DF,∠B=∠D,∴△AEB≌△AFD(ASA),∴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2)解:连接AC,∵点E是BC的中点,∴BE=CE,∵AE⊥BC,∴AB=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AB=AC=BC,∴∠B=60°,∴∠BCD=180°﹣60°=120°.21.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D,EF垂直平分BD,分别交AB,BC,BD于E,F,G,连接DE,DF.(1)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2)若∠BDE=15°,∠C=45°,DE=2,求CF的长.【解答】证明:(1)∵BD平分∠ABC,∴∠ABD=∠DBC,∵EF垂直平分BD,∴BE=DE,BF=DF,∵∠EBD=∠EDB,∠FBD=∠FDB,∴∠EBD=∠BDF,∠EDB=∠DBF,∴BE∥D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且BE=DE,∴四边形BEDF是菱形;(2)过点D作DH⊥BC于点H,∵四边形BEDF是菱形,∴BF=DF=DE=2,∴∠FBD=∠FDB=∠BDE=15°,∴∠DFH=30°,且DH⊥BC,∴DH=DF=1,FH=DH,∵∠C=45°,DH⊥BC,∴∠C=∠CDH=45°,∴DH=CH=1,∴FC=FH+CH=+1.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DC,AB=BC,BD平分∠ABC,过点C作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B=2,BD=4,求OE的长.【解答】解:(1)∵AB∥CD,∴∠ABD=∠CDB,∵BD平分∠ABC,∴∠ABD=∠CBD∴∠CDB=∠CBD,∴BC=CD,且AB=BC∴CD=AB,且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2)∵四边形ABCD是菱形,∴OA=OC,BD⊥AC,BO=DO=2∵AO===4∵CE⊥AB,AO=CO∴EO=AO=CO=4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平分∠BAD,交BC于点E,BF平分∠ABC,交AD于点F,AE与BF交于点P,连接EF,PD.(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2)若AB=4,AD=6,∠ABC=60°,求PD.【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FB=∠FBE,∵∠ABF=∠FBE,∴∠ABF=∠AFB,∴AB=AF,同理AB=BE,∴四边形ABEF是菱形;(2)∵四边形ABEF是菱形,∴AE⊥BF,∵∠ABC=60°,∴∠ABF=30°,∠BAP=∠F AP=60°,∵AB=4,∴AP=2,如图,过点P作PM⊥AD于M,∴PM=,AM=1,∵AD=6,∴DM=5,∴PD===2.2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过点O作EF⊥BD,分别交AB、DC于点E,F,连接DE,BF.(1)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2)设AD∥EF,AD+AB=12,BD=4,求AF的长.【解答】(1)证明:∵OA=OC,OB=O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ABD=∠CDB,在△BOE和△DOF中,,∴BE=DF,∵BE∥D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EF⊥BD,∴四边形DEBF是菱形;(2)过点F作FG⊥AB于点G,如图,∵AD∥EF,EF⊥BD,∴∠ADB=90°,∴在Rt△ABD中,AD2+BD2=AB2,∵AD+AB=12,BD=4,∴AD2+(4)2=(12﹣AD)2,解得AD=4,AB=8,∴∠ABD=30°,∵四边形DEBF是菱形,∴∠EBF=2∠ABD=60°,∴△BEF是等边三角形,∵OB=OD,EF∥AD,∴AE=BE=4,∵FG⊥BE,∴EG=BG=2,在Rt△BGF中,BF=4,BG=2,根据勾股定理得,FG=,在Rt△AGF中,AG=6,根据勾股定理得,AF===4.2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AD,AC平分∠BAD.(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24,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求EG的长.【解答】解:(1)∵AC平分∠BAD,AB∥CD.∴∠DAC=∠BAC,∠DCA=∠BAC.∴∠DAC=∠DCA.∴AD=DC.又∵AB∥CD,AB=AD.∴AB∥CD且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2)连接BD,交AC于点O,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3,对角线AC=24.∴CD=13,AO=CO=12.∵点E、F分别是边CD、BC的中点.∴EF∥BD(中位线).∵AC、BD是菱形的对角线.∴AC⊥BD,OB=OD.又∵AB∥CD,EF∥BD.∴DE∥BG,BD∥EG.∴四边形BDEG是平行四边形.∴BD=EG.在△COD中.∵OC⊥OD,CD=13,CO=12.∴.∴EG=BD=10.26.如图,AE∥BF,AC平分∠BAD,且交BF于点C,BD平分∠ABC,且与AE交于点D,连接CD.(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若AC=6,BD=8,AM⊥BC于M,求AM的长.【解答】(1)证明:∵AE∥BF,∴∠ADB=∠DBC,∠DAC=∠BCA,∵AC、BD分别是∠BAD、∠ABC的平分线,∴∠DAC=∠BAC,∠ABD=∠DBC,∴∠BAC=∠ACB,∠ABD=∠ADB,∴AB=BC,AB=AD,∴AD=BC,∵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AB,∴四边形ABCD是菱形;(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O=AC=3,BO=BD=4,∴AB===5,∴BC=AB=5,∴BC•AM=AC•BD,即5AM=×6×8,∴AM=.2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1)若∠B=30°,AC=6,求CE的长;(2)过点F作AB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EG,试判断四边形CEGF的形状,并说明原因.【解答】解:(1)∵∠ACB=90°,∠B=30°,∴∠CAB=60°,∵CD⊥AB,∴∠ADC=90°,∴∠ACD=30°,∵AF平分∠CAB,∴∠CAF=∠BAF=30°,∴CE=AE,过点E用EH垂直于AC于点H,∴CH=AH∵AC=6,∴CE=2答:CE的长为2;(2)∵FG⊥AB,FC⊥AC,AF平分∠CAB,∴∠ACF=∠AGF=90°,CF=GF,在Rt△ACF与Rt△AGF中,AF=AF,CF=GF,∴Rt△ACF≌Rt△AGF(HL),∴∠AFC=∠AFG,∵CD⊥AB,FG⊥AB,∴CD∥FG,∴∠CEF=∠EFG,∴∠CEF=∠CFE,∴CE=CF,∴CE=FG,∴四边形CEGF是菱形。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课时)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三课时)

图3
一 菱形的面积
问题1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能否利用平行四 边形面积公式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吗?
A
能.过点A作AE⊥BC于点E,
则S菱形ABCD=底×高
B
D
=BC·AE.
E
C 思考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那么能否利用对角线来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呢?
问题2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 交于点O,试用对角线表示出菱形ABCD的面积.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 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重点、难点)
2.经历菱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会 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方法.
填空:
1.菱形是 轴对称 图形也是 中心对称 图形. 2.菱形的四条边都 相等 .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 垂直且平分 .
4. 如图9,在Rt△ABC中, ∠ACB=90°,∠BAC=60°,
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和AB于点D,E,点F在
B
DE的延长线上,且AF=CE.
求证:四边形ACEF是菱形.
D
证明:∵ DE垂直平分BC,∴ BE=CE,∴∠B=∠BCE.
∵ ∠ACB=90°,
∴ ∠B+∠BAC=90°,∠ACE+∠BCE=90°,
图5
重叠的部分ABCD是菱形. 首先要根据纸条的两边长互相平 行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由纸条等宽说明两条邻 边上的高相等,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明两邻边相等.
随堂练习
1. 如图6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40 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为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举例解释:
-在讲解菱形的性质时,通过动态演示或实物模型,展示对角线如何垂直平分,以及如何将菱形分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在讲解判定方法时,提供多个图形示例,让学生识别哪些图形符合菱形的判定条件。
2.教学难点
a.对角线垂直平分性质的证明: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何菱形的对角线会互相垂直平分,需要通过详细的证明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章《四边形》的1.1节“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菱形的定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称为菱形。
2.菱形的性质:
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b.对角线将菱形分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c.对角线长度相等;
d.邻角相等,对角互补。
-在判定方法的应用上,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判定条件的使用场景。
-针对实际问题的图形分析,提供一些含有菱形的实际情境图,如建筑图形、工艺品设计等,指导学生如何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出菱形,并运用其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菱形形状的物体或图案?”比如,我们常见的红绿灯、钻石形状的装饰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菱形的奥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菱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菱形模型,演示菱形的基本性质。

菱形的性质与判断1

菱形的性质与判断1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一.备课标:(一)内容标准:(1)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

(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概念:本节课通过对菱形的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建立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十大核心概念在本节课主要体现的是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二、备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本章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是在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继续采用探究和证明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经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三章《三角形》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的学习,通过推理训练,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主要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但是严格的推理证明还需要适时的指导,所以确定:重点:(1)理解菱形的概念,从而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三.备学情:(一)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 1.学习条件分析:(1)必要条件: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相关性质,能够从边、角、对角线等角度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支持性条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总结概括知识的经验,能够类比已有知识框架构建新知,了解特殊图形与一般图形的关系。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共同发现和证明菱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加深学生对菱形知识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图形,发现菱形的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2.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演示菱形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菱形的特征。
3.引导学生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如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如计算菱形的面积、证明菱形的性质等。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几何直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菱形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生活情境的导入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菱形的实际意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教学设计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菱形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性质,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在性质的教学方面,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此外,生活中菱形的广泛应用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一、教学目标:1.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体会菱形的轴对称性,掌握菱形的性质;2.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的性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定理,以及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综合法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二、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三、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2—41、菱形的定义:叫做菱形。

菱形是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些这样的性质吗?(2)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A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③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④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归纳】: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特殊在“边”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殊在“对角线”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请独立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已知:求证:证明: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已知:求证:证明:五、例题解析【例1】如图1-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BAD=60°,BD=6,求菱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长。

1.1.3菱形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1.1.3菱形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角线垂直平分性质的证明,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菱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菱形的对角线、角度等,以验证菱形的性质。
举例: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菱形判定的应用:学生需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菱形的判定方法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菱形。
举例:针对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判定方法,如遇到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时,能够迅速判断出它是一个菱形。
(3)综合运用菱形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菱形的基本概念。菱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其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它在几何图形、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菱形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菱形图案的设计、建筑结构中的菱形元素等,了解菱形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举例: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灵活运用到几何图形的求解、证明等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通过实例分析、解题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几何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举例:强调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菱形的性质,如求解菱形对角线长度、角度等问题。
(2)菱形的判定:学生需掌握三种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1.1.3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1.1.3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16cm2 AC=4cm,BD=8cm,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
2.(13 南京)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E是AB中点,且DE⊥AB,则 S菱形ABCD= 8 cm2.
你知道吗?
通过做题菱形知道两条对角线长度怎么样很快 知道结果呢?你能总结个简单公式吗?
4.(2014年江苏南京,第19题)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 AC的中点,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 (1)求证: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为什么?
B组 选做题
5. (2014•邵阳,第25题8分)准备一张矩形纸片,按如图操作: 将△ABE沿BE翻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M点,将△CDF 沿DF翻折,使点C落在对角线BD上的N点. (1)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BFDE是菱形,AB=2,求菱形BFDE的面积.
(a 1) b 4 0
2
2 . ,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
2.(2014•毕节地区,第8题3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 BC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H的 长等于( A ) A.3.5 B.4 C.7 D.14
3.(2013南京)如图,将菱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恰好落在菱 形的对称中心O处,折痕为EF.若菱形ABCD的边长为2cm, ∠A=120°,则EF= 2 3 cm
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例3.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 对角线BD长10cm.求:
D
(1)对角线AC的长度 (2)菱形ABCD的面积AOC来自B你做对了吗?

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课堂测试:在课堂结束前,我会安排一些随堂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他们对菱形性质与判定的掌握情况。通过批改测试题,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 作业评价:
作业批改:在课后,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和点评。通过批改作业,我可以了解学生对菱形性质与判定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我发现多媒体教学和教学软件辅助能够提供直观和生动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但有时多媒体资源和软件操作过于复杂,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我需要简化多媒体资源和软件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效果上,我发现学生对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教学软件辅助,我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问题驱动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但有时问题设置过难或过于复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或参与讨论。因此,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调整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思考。
在合作学习法中,我发现小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但有时小组内部存在分工不均或讨论不够深入的情况。因此,我需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交流。
在实践操作法中,我发现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菱形的性质,但有时学生对操作工具或方法不熟悉,导致操作效果不佳。因此,我需要提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和操作方法。

(完整版)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完整版)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菱形的性质及判断中考要求知识点 A 要求B要求C要求菱形会辨别菱形掌握菱形的观点、性质和判断,会用菱形的性质和会用菱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判断解决简单问题问题知识点睛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菱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它拥有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还拥有自己独到的性质: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相互垂直均分且每条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评论:其实只需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3.菱形的判断判断①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断②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断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重、难点要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断定理。

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第一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特别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此就增添了一些特别的性质和不一样于平行四的基础。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巧应用。

因为菱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不只拥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拥有自己独到的性质。

假如获得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能够获得很多对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质解题中,应当应用哪些条件,如何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很多学生惊慌失措,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赐予足够重视。

例题精讲板块一、菱形的性质【例 1】☆ 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红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本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起码是【例 2】⑴如图 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 AB BC16cm ,则1度.A B C1图2⑵如图,在菱形ABCD 中, A 60 , E 、 F 分别是 AB 、 AD 的中点,若 EF 2 ,则菱形 ABCD的边长是 ______.AE FB DC【例 3】如图,E是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EF AC于 H ,交 CB的延伸线于 F ,交 AB于 P,证明: AB 与 EF 相互均分.DEHA CPBF【例 4】☆如图 1 所示,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订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 24,则 OH 的长等于.AHB DOC图1【稳固】☆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8cm ,BD 4cm ,DE BC 于点E,则DE的长为【例 5】☆ 菱形的周长为20cm ,两邻角度数之比为2:1 ,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的长度为【稳固】如图 2,在菱形ABCD 中, AC 6 , BD 8 ,则菱形的边长为()A.5B.10C.6D.8A DBC图 2【稳固】如图 3,在菱形ABCD中, A 110, E、 F 分别是边 AB和 BC的中点, EP CD 于点 P,则FPC ()A.35B.45C.50D.55DAE PCB F图3【例 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而后剪下一个角,为了获得一个锐角为60 的菱形,剪口与折痕所成的角的度数应为()A.15或30 B .30或 45 C .45或60D.30或60【稳固】菱形 ABCD 中,E 、F 分别是 BC 、CD 的中点,且 AE BC ,AF CD ,那么EAF 等于.【稳固】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 ,宽为 8cm 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再翻开,获得的菱形的面积为()A. 10cm 2 B . 20cm 2C. 40cm2D. 80cm 2DA CB图1【例 7】☆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乘积等于菱形的一条边长的平方,则菱形的一个钝角的大小是【例 8】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为20m,ABC 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筑了两条小道AC和BD ,求两条小道的长和花坛的面积.AOB DC图2【例 9】已知,菱形ABCD 中, E 、 F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若AE AF EF AB ,求 C 的度数.AB DE FC板块二、菱形的判断【例 10】如图,假如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成为一个菱形,需要增添一个条件,那么你增添的条件是.A DB C【例 11】☆如图,在ABC 中, BD 均分ABC , BD 的中垂线交AB 于点 E ,交 BC 于点 F ,求证:四边形 BEDF 是菱形AE DB FC 【稳固】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 AC 的垂直均分线与边AD 、 BC 分别订交于 E、 F .求证:四边形 AFCE 是菱形.A EDOBF C【例 12】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D / / BC,AD CD ,将纸片沿过点 D 的直线折叠,使点 C 落在AD 上的点 C 处,折痕 DE 交 BC 于点 E ,连接 C E .求证:四边形 CDC E 是菱形.A C'DB EC 【例 13】☆如图,E是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EF AC于 H ,交 CB的延伸线于 F ,交 AB于 P ,证明: AB 与 EF 相互均分A E D A E DP PF B C F B C【稳固】☆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E 是 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 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 C 重合,得GFC .若 B 60 ,当 AB 与 BC 知足什么数目关系时,四边形ABFG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A G DB E FC【例 14】如图,在ABC中,AB AC,M是BC的中点.分别作MD AB于D,ME AC于 E ,DF AC 于 F , EG AB 于 G . DF 、EG 订交于点 P .求证:四边形DMEP 是菱形.AG P FD EB MC 【例 15】如图,ABC中,ACB 90,AD是BAC 的均分线,交 BC 于D ,CH 是 AB 边上的高,交 AD 于 F , DE AB于 E ,求证:四边形CDEF 是菱形.CDFAH E B【稳固】☆如图, M 是矩形 ABCD 内的随意一点,将MAB 沿 AD 方向平移,使 AB 与 DC 重合,点 M 移动到点 M ' 的地点⑴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⑵连接 MD ,MC ,MM ' ,试说明四边形MDM 'C 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长度分别等于AB,AD 的长;⑶当 M 在矩形内的什么地点时,在上述变换下,四边形MDM 'C 是菱形?为何?A DMM'B C三、与菱形有关的几何综合题【例 16】已知等腰△ABC中,AB AC , AD 均分 BAC 交 BC 于 D 点,在线段 AD 上任取一点 P ( A 点除外),过 P 点作 EF∥ AB,分别交 AC 、 BC于 E 、 F 点,作 PM ∥ AC,交 AB于 M 点,连结ME.⑴求证四边形AEPM 为菱形⑵当 P 点在哪处时,菱形AEPM 的面积为四边形EFBM 面积的一半?CDE PFABM课后练习1.菱形周长为 52cm ,一条对角线长为 10cm ,则其面积为.2.如图,在菱形 ABCD 中,AB4a ,E 在BC上, BE 2a, BAD120 ,P 点在BD上,则PE PC的最小值为A DPB E C3.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 2 3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4.已知,菱形 ABCD中, E 、 F 分别是 BC 、 CD 上的点,且 BEAF60, BAE 18 .求:A DFBE C5.如图,在ABC 中, AB AC ,D 是 BC 的中点,连接 AD ,在 AD 的延伸线上取一点 E ,连接 BE ,CE .当 AE 与 AD 知足什么数目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原因.BADE C6.如图,ACD 、ABE 、BCF 均为直线 BC 同侧的等边三角形.已知AB AC .⑴按序连接 A 、 D 、 F 、 E 四点所组成的图形有哪几类?直接写出组成图形的种类和相应的条件.⑵当BAC 为度时,四边形ADFE 为正方形.FEDAB C7.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 中B、 C 的均分线, AM BE于M,AN CF于N,求证: MN ∥ BC.AFENMB C。

1.1.3菱形有关计算

1.1.3菱形有关计算

AB=AD, 证明:(1)在△ABC 和△ADC 中,CB=CD,
AC=AC,
∴△ABC≌△ADC(SSS).
∴∠BAF=∠DAF. AB=AD,
在△ABF 和△ADF 中, ∠BAF=∠DAF, AF=AF,
∴△ABF≌△ADF(SAS).
∴∠AFB=∠AFD. ∵∠CFE=∠AFB, ∴∠AFD=∠CFE.
∴四边形 ABMC 为平行四边形.
∴AC=BM=BD,∠BDC=∠M=∠ACD.
在 △ ACD 和 △ BDC AC=BD, ∠ACD=∠BDC, CD=DC,
∴△ACD≌△BDC(SAS).
中,
∴AD=BC.
(2)连接 EH,HF,FG,GE,
∵E,F,G,H 分别是 AB,CD,AC,BD 的中
2
2
A E A D 2 D E 2 1 3 2 5 2 1 2 cm .
BE
D
∴AC=2AE=2×12=24(cm).
(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C
5
(2)菱形ABCD的面积=△ABD的面积+△CBD的面积
=2×△ABD的面积
2 1 BD AE
2
B
2 1 10 12 120 cm 2 . 2
(2)∵AB∥CD, ∴∠BAC=∠ACD. ∵∠BAC=∠DAC, ∴∠DAC=∠ACD. ∴AD=CD. ∵AB=AD,CB=CD, ∴AB=CB=CD=AD.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3)当 BE⊥CD 时,∠EFD=∠ BCD.理由如下: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BC=CD,∠BCF=∠DCF. ∵CF=CF, ∴△BCF≌△DCF. ∴∠CBF=∠CDF. ∵BE⊥CD, ∴∠BEC=∠DEF=90°. ∴∠EFD=∠BCD.

1.1.3菱形的性质、判定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1.1.3菱形的性质、判定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四边形是菱形).
3.解:四边形CDC′E是菱形. 证明如下: 由题意得,△C′DE≌△CDE. 所以∠C′DE=∠CDE,C' D=CD,CE=C' E. 又因为AD//BC, 所以∠C′DE=∠CED, 所以∠CDE=∠CED, 所以CD=CE(等角对等边), 所以CD=CE=C′E=C′D, 所以四边形CDC′E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对边平行 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对角线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对角相等 菱形的邻角互补
对称性
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 又是轴对称图形
复习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一组邻边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四边相等
2
=AC×BO
B
O C
E D
= 1 ×AC×BD.
2
总结归纳
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S = a·h. (2)S = AC·DB.
D
C
h
O
A
B a
菱形的面积 = 底×高 =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面积
如图 ,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13 cm 的菱形 ,其中对角线 BD 长 10 cm. 求: (1)对角线 AC 的长度;
1.1.3 菱形的综合应用
(菱形的性质、判定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学习目标 1 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 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 (重点、难点)
2 经历菱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 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方法。
复习导入
定义
菱 形
性质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件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件
=2 × △ABD的面积
1
1
=2 BD AE =2 10 12=120(cm2 )
2
2
思考:你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菱形的面积吗?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点O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且在△AOB中,
AB=13,OA=5,OB=12.求菱形ABCD两对边的距离h.
解:在Rt△AOB中,AB=13,OA=5,OB=12,






于是∆ = ∙ = ∙ = × × =
所以,
S菱形ABCD=4S△AOB=4×30=120.
又因为菱形两组对边的距离相等,
所以,S菱形ABCD=AB·h=13h,
即,13h=120,得 =


典例精析
例: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且AC=18,BD=10。问四边形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探究菱形面积的多种求法 ;
2.进一步掌握并巩固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相关知识;
3.综合利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复习旧知
菱形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菱形
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ABCD的面积.
A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S菱形ABCD=S△ABC +S△ADC


B


= AC·BO+ AC·DO

= AC(BO+DO)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

1.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一、学习目标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并能综合运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回顾菱形有哪些判定方法呢?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考虑呢?问题1:如果已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添加什么条件才能变成菱形呢?从边考虑: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从对角线考虑: 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问题2:如果已知条件是一个一般的四边形,添加什么条件才能变成菱形呢?从边考虑:的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从对角线考虑:的四边形是菱形几何语言:三、探究新知(一)动手实践1.如图,你能用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ABC折出一个菱形,使得∠A成为菱形一个内角吗?(二)做一做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是菱形吗?为什么?四、例题讲解1.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为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2. 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BC的中点,BC=2AD,EA=ED=2,AC与ED相交于点F.当AB与AC具有什么位置关系时,四边形AECD是菱形?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菱形AECD的面积.3.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D,BD, BC,A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ABCD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五、课堂小结菱形性质对称性菱形是边菱形的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判定从平行四边形考虑从边考虑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从对角线考虑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从四边形考虑从边考虑的四边形是菱形从对角线考虑的四边形是菱形1.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10cm(1)求这个菱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2)求这个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2.已知,如图,在Rt△ABC=90°,∠BAC=60°,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和AB于点D、E,点F在DE延长线上,且AF=CE,求证:四边形ACEF是菱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十一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自主学习】
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 和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 、D ,则直线CD 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 一定是... 形,你判定的理由是: .
归纳:
【讨论展示】
讨论1:有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
1. 如图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若AB =6,∠DAC =60°则: ①BD = . ②AC = . ③S 菱形ABCD = .
归纳:有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短的对角线等于 ;长的对角线等于 .
2. 菱形的两邻角之比为1:2,边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讨论2:已知:如图,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 试判断四边形AFED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学 年 2018-2019 科 目 九年级数学(上) 课题 1.1.3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授课时间 主 备人
张 慧
使用人
九年级师生
课型 新授课
审核
张 慧
学案序号
3
学习目标
1.理解菱形的定义, 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2.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重 点 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

难 点 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

教师寄语 认真阅读教材P8-10页,尝试完成导学案.
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的四边形是菱形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展示1:四边形ABCD 是菱形,其中对角线BD 长为12cm ,AC 长为16cm.求:
(1)菱形的边长;(2)求菱形一条边上的高。

展示2:已知:如图10,在Rt △ABC=90°,∠BAC=60°,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和AB 于点D 、E ,点F 在
DE 延长线上,且AF=CE,求证:四边形ACEF 是菱形.
【检测小结】
一、课堂达标训练:完成课本P9页习题
二、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它的一条对角线BD 长10cm ,则∠ABC= °,AC= cm.
2.已知,如图8,在四边形ABCD 中,AD=BC ,点E 、F 、G 、H 分别是AB 、CD 、AC 、BD 的中点,四边形EGFH 是(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3.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和BC 上的点,且BE=BF ,
求证:(1)△ADE ≌CDF ; (2) ∠DEF=∠DFE.
教(学)后小结:
E D
C B
A

D
F
B
E A
C
E
C D
A
B
H E
G
F B
A
D
C
F
A
D
C
B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