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兵车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车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合理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语言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诗歌的谋篇布局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七年来燎原的战火,燃遍叙利亚这个曾经安宁平静的古国。4月13日、17日,美英法又悍然发动了对叙利亚的大规模空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中,不知又有多少人会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追随诗人的足迹,去感受一千多年前,人们同样在战争中的哀哀无告和苦苦挣扎,去学习他的经典诗作《兵车行》。

二、解题

1、作者介绍。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早年漫游各地,后困居长安多年。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传世。

2 “行”即所谓“歌行体”,是古代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式灵活富于变化。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体,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是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三、梳理与感知

1、预习检查

有人说,你读过的书藏在你的气质里。套用下,我说,你读过的诗藏在你的声音里。所以,这节课,我们的预习就换个形式。我们请三位同学接力朗读课文,每人一段。要求:尽量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节奏。如果能够读出一点儿感情就更好了。

(1)其他同学注意听读,我要考考大家的听力如何。

(2)他们读的怎么样?

朗读技巧·语气运用一般规律

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

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

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

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

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杜甫作为唐代最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诗人,自觉地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那么,这首《兵车行》到底是感于“哀” 还是感于“乐”?又是缘何事而发的呢?

明确:(1)感于哀。当然哀乐只是古人对诗歌中所抒发感情的最粗疏的分类。哀,在这里更确切的说是悲伤、愤懑。

(2)缘于“点行频”,即朝廷频繁地征兵作战,由此造成了黎民百姓的重重苦难。

(大家再看下诗歌的第二节,大致上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说了色什么意思?

第一层: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总括)

第二层:或从十五北防河……归来头白还戍边

第三层: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第四层:君不闻

第五层: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3、再读文本·品味语言

清人曾国藩在谈及自己的读书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今天,多读仍然是我们学好古诗文的不二法门,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朗读全诗,读的时候把你认为好的词句勾画出来,也可以在书页空白处做批注,一会儿我们再做交流。

4、三读文本·披文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说作家创作的时候总是先有情感的触动,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把它写出来;而我们鉴赏作品则是从语言的分析和品味,逐步深入地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5、四读文本·以情传声

朗诵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会情感方面。同时,朗诵也应该是诗歌鉴赏的必须达成的目标,因为“你的声音里藏着你读过的诗”。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大家都累了,我们换一种方式,由老师给大家朗读,大家听读。

好了,刚才我们说到诗歌的朗诵,有两个境界,第二个境界是“以情带声”,是指诵读要在深入了解文本,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因内心真挚的感情去带动呼吸,控制气流,从而自然而然的用声音去表现作品蕴含的感情的诵读境界。

四、联想与想象(相机渗透在梳理里)

联想集团前几年有个很经典的广告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其实,诗歌鉴赏也需要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就是一把打开诗歌宝藏的金钥匙,而没有了联想和想象,诗歌也许就只是一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文字。

●“耶娘妻子走相送”

①什么叫“走”?对,跑。成语“走马观花”居然可知。

②“耶娘妻子走相送”,注释9里强调了爷、娘、妻、子四种身份的人都来送别很可能再也不能见到的亲人。能够想象下“走”的情景吗?(让学生说)他们中的爷娘,恐怕很多人已经白发苍苍年迈无力,他们中的妻子有的有孕在身,他们中有的恐怕是出门在外,得到亲人被抓丁的消息时,星夜兼程赶到这咸阳桥要见他们的亲人最后一面,他们鞋穿脚破衣衫褴褛,也无暇顾及……他们匆匆复匆匆地焦躁不安地奔走着找寻着。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①读这几句诗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谁能告诉大家是我们初中学过的哪一首里的哪一句?《十五从军征》的开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②同学们觉得哪一种写法更好?“八十始得归”应该够悲催的了,因为他的一生几乎全部消耗在了紧张枯燥又单调痛苦的军旅生涯了,他所有的梦想、所有该做的事,比如读书考大学、比如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比如侍奉久病的老母,可他毕竟还是回来了。而我们《兵车行》这首诗里的“或”仍然生死未卜,仍然回家无望,这样的无望也许是最痛苦的。

●“行人但云点行频”

①“但云”的意思是什么?只是说。“只是说”而不是“只是想”,也不是“不想说”?一是可能是出征的队列很快,“行人”没有时间细说,诗歌第一节也有“耶娘妻子走相送”的描写吗?可能是押送的官兵就在身边,“行人”不敢细说,后文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一个证据。也有可能是“行人”也在众里寻他,寻找他可能来送行亲人、朋友或者其他(你懂的),没有心情细说?

②“但云点行频”。一般情况下的问答应该是什么情景的?道旁过者问:这是怎么回事?行人:点行。为什么多出一个“频”呢?一种理解是诗人表达的需要,一种理解是“行人”虽然因为上面的各种原因没有细说,但情绪里已经流或直接或含蓄地露出对朝廷频繁征兵的不满。

③“点行频”,有人以为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君不闻”

①“君不闻”什么意思?应该是什么语气?对。是反问语气那么,这里到底是问谁?像是一个愤懑难抑的行人,又像是一个本来要保持沉默但又忍不住插嘴说话的问“过者”。问谁?问朝廷?问旁听者,或者是旁听者不禁而问?都有可能。这正是诗歌解读的乐趣。另外,反问应该是无疑而问,这又表明“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是人所共知的惨烈悲剧。

②“君不闻”与“君不见”一样是乐府旧词,比如李白《将进酒》开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比如本诗结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但是用在这里却妥帖自然,不着痕迹。

③“纵有”是什么意思?就算有。一定有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就算有健壮的妇人……,那些没有“健妇”的人家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又会面临怎样的窘迫呢?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