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写人记事类专题测练

合集下载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二)(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二)(含答案)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二)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稻田里的等待周华诚稻子们高傲地昂着头;稻穗挺立,捏一捏其中的一颗两颗三颗,依然是轻飘柔软,里面空空如也。

天气渐渐转凉,本来稻子该是灌浆的时候了,再不灌浆,很可能意味着收成不佳。

隔着一条田埂,邻家的杂交稻一丛丛的稻穗已经低下了头,清清爽爽,散开了谷粒,显得低调而又成热,相比之下,我们的稻田就令人焦虑不已,像是没心没肺的浪荡少年。

周一那天,父亲问我:“我们的水稻不会灌浆,稻穗不低头,我担心可能没有产量。

”不会灌浆,对稻子来说,是一件严重的事情。

好几亩稻田,如果都是空秕,这一年花在上面的汗水和心血都会白费。

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言辞来宽慰父亲,只好说:“没有关系,我们就顺其自然吧,好好观察记录它的生长,就可以了。

收成的事,也急不来,能收多少是多少。

”在种田这件事情上,我的经验是苍白的。

我拿着稻子的照片,去请教水稻研究所的专家。

专家说,问题不大——看起来,水稻才刚开过花,还没有到散粒的时候。

“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便也这样安慰父亲。

父亲说:“那好的,只能等了。

”接下来,父亲每天都会去田间察看,并用手机拍下照片发给我。

到周三,父亲终于又忍不住了,问我:“邻居家的杂交水稻已经垂下头,颗粒饱满,我把他们的谷粒掰开看了,浆水很多。

我们的水稻还依然直立。

开花的时间,我们的水稻还比他们要早两天,但我们的还没有浆……我担心,如同去年的黑糯稻。

”去年我们试种了一点新品种的黑糯稻,不知是缺乏种植经验还是品种原因,也是灌浆不良,最后半亩田的水稻收割起来,只得了二十来斤稻谷。

因是试种,面积不大,但说起来,总归是不成功的例子,而汗水与辛劳的损失,就无从计算了。

周四清晨,父亲又去田间拍了照片,问我:“你觉得,有变化吗?”“好像,还是差不多。

”我过了好一会儿,弱弱答道。

沉默好久,我觉得有必要再说一些什么。

今年的品种是我定的,我不能让父亲担心太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阴翳礼赞(节选)(日)谷崎润一郎①京都有一家著名餐馆,叫“草鞋屋”。

这家餐馆的客厅历来不用电灯,以点燃古老的烛台而广为人知。

日本的漆器之美,只有在这朦胧的微光里才能发挥到极致。

烛火摇曳,灯影里的饭盘、饭碗,一眼瞅去,蓦然发现这些涂漆的餐具变得幽深、厚重起来,具有先前无可比拟的魅力。

可以说,没有“黯淡”作为条件,就无法体味漆器之美。

自古以来,漆器的肌理唯有黑、褐、红,这三种颜色是一重重“黑暗”堆积出来的,可以看做是在包裹四围的黑暗中的必然产物。

漆器上泥金的豪华绚烂的画面大半潜隐于黯淡之中,催发着一种无可名状的闲情余绪。

而且,那闪光的肌理,于暗中看上去,映着摇曳的灯火,使得静寂的房间里,仿佛有阵阵清风拂面而来,不知不觉将人引入冥想之中。

假如阴翳的室内没有一件漆器,那烛光火影酿造出来的奇妙的梦幻世界,还有那闪动的光明所荡起的夜的脉搏,真不知要减损几多魅力啊!这正如榻榻米上有几条小河在流淌,水聚满了池子,随处捕捉着灯影,逐渐变得纤细、幽微、闪闪跳跃,在夜的肌肤上织造着泥金画般的绫罗。

我每次端起汤碗来,就感到掌心里承载着汤汁的重量,我最爱那新鲜而温暖的情味。

那感觉宛若手里捧着一个刚落地的婴儿胖乎乎的肉体。

汤碗至今依然使用漆器,这是很有道理的。

②我把汤碗置于面前,汤碗发出咝咝声,沁入耳里。

我倾听着这遥远的虫鸣般的声音,暗想着我即将享用的食物的味道,每当这时,我便感到堕入了三昧之境。

这是黑暗中闪烁的烛光与漆器,合奏出来的无言的音乐所起的作用。

漱石先生曾经在《草枕》一书中赞美羊羹的颜色,这么说来,那种颜色不也是冥想之色吗?冰清玉洁的表层,深深汲取着阳光,梦一般明净,含在嘴里,那感觉,那深沉而复杂的色相,绝非西式点心所能见到。

奶酪等与之相比,何其浅薄、单调!这羊羹盛在漆器果盘里,其表面的色泽看起来明显地黯淡而深沉,同样唤起人的冥想。

高考 散文阅读专题 写人叙事类散文专项练习一

高考 散文阅读专题    写人叙事类散文专项练习一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专题写人叙事类散文专项练习一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0分)画师洪野施蛰存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

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

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

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

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

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

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

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

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

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

”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

”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

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

这样的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

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

”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课时跟踪检测散文理解类题目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课时跟踪检测散文理解类题目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雨乡愁张清华①一个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前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悲伤碧。

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

海德堡冬日的白昼分外短促,方才仍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

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庞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分外苍凉凄楚。

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

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落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咕咕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季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刻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②人们老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思,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

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失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的无情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

”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份抛洒在了那里。

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异乡的不归程!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即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悲伤之地。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项训练(一)新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金色的飘落毛时安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

早上,起风了。

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

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

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

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

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

落叶的黄同样地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

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

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

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

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

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

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

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

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

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

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

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6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1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6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1不分版本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6 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1不分版本专题提升练6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一)(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灯如红豆侯志明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是的,不止一次。

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我们家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

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补缀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

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

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⑤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突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⑥年年如此。

⑦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

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

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练 散文阅读 4篇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专题练 散文阅读 4篇

散文阅读4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兽不分,忙之罪也?老舍近来忙得出奇。

恍惚之间,仿佛看见一狗,一马,或一驴,其身段神情颇似我自己;人兽不分,忙之罪也!每想随遇而安,贫而无谄,忙而不怨。

无谄已经做到,无论如何不能欢迎忙。

这并非想偷懒。

真理是这样:凡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

反之,凡自己不喜做,而不能不做,做了又没什么好处者,都使人觉得忙,且忙得头疼。

想当初,苏格拉底终日奔忙,而忙得从容,结果成了圣人;圣人为真理而忙,故不手慌脚乱。

即以我自己说,前年写《离婚》的时候,本想由六月初动笔,八月十五交卷。

及至拿起笔来,天气热得老在九十度(约等于32 ℃)以上,心中暗说不好。

可是写成两段以后,虽腕下垫吃墨纸以吸汗珠,已不觉得怎样难受了。

七月十五日居然把十二万字写完!因为我爱这种工作哟!我非圣人,也知道真忙与瞎忙之别矣。

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

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

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做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

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不敢不做;不做就没饭吃。

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地工作,忙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

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

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

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

我现在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

我不能不去做,因为眼前有个饭碗;多咱我手脚不动,那个饭碗便“啪”的一声碎在地上!我得努力呀,原来是为那个饭碗的完整,多么高伟的目标呀!试观今日之世界,还不是个饭碗文明!因此,我羡慕苏格拉底,而恨他的时代。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课时跟踪检测散文归纳归纳类题目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课时跟踪检测散文归纳归纳类题目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七)散文归纳归纳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芦草之思王巨才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突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常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光。

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季,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很多方式——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一一试过,都无论用。

去医院就医,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知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半信半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

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医治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一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伸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别离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6散文阅读专题限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6散文阅读专题限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老牛倌儿刘章①老牛倌儿又叫大下巴。

他姓吴,他们那辈人中间那个字是“玉”,老牛倌儿名字的第三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上点年岁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我因在村里管过户籍,还记得,那是个“琢”宇,取玉琢成器之意,很讲究。

老牛倌儿应该说是璞玉,究竟琢成器也未,我不敢妄加评断。

老牛倌儿是他的一生职务,大下巴则是他的面部特征。

如果跟时下一样把名字和职称连起来,应该是吴玉琢老牛倌儿。

②打从我记事起老牛倌儿就放牛。

③听老人说,他的父亲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念书,念到十五六岁,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以及“五经四书”都念过。

人说老牛倌儿是喝墨水儿长大的。

说他喝墨水不只是读书的意思,他是真喝。

据说他是笨而好学,背书背不下,就把砚台里的墨汁喝下。

可惜他头大脚轻,干活没力气,书上的字会背不会写,不要说写文书、状纸,写信也不行,只好放牛。

实际上他是放了一辈子牛,是从小牛倌儿晋升到老牛倌儿的。

按理说小牛倌儿应先升到大牛倌儿,因为他只能放四五头牛,再多了放不过来,追不上,他隔过了这一级。

他也从未当过羊倌儿,因为山羊攀岩越岭,他追不上,不能胜任。

④他放牛很少上山,都是在河边上、地沿上。

他放牛的时候,头戴一顶草帽,身披椴麻蓑衣,怀抱一根荆木棍(他从不用鞭,他说放牛也是教,老师都是用教棍。

他说得对,秦始皇就是老师用荆棍教成器的①),手捧一本书,两只眼睛笑眯眯地从牛背移到书页上,从书页移到牛背上。

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

偶尔吆喝一声:“黄黄犍犍子——回回来!”“花花腰腰子……”除此,便是摇头晃脑咕咕哝哝地念书。

他口吃,念书不口吃,小时候只觉得他念书的样子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像唱歌,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

直到我读高中暑假回家,才听他咏的是《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⑤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得,流水溅溅,书生悠悠..,群牛吻地,老翁鹤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鉴赏):考点综合提升练(二)写人叙事散文【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鉴赏):考点综合提升练(二)写人叙事散文【含答案】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写人叙事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安庆①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棍子,敲在乡间的土路上,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②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③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④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⑤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

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次来的时候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

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得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

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

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二胡拉得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

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忽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综合提能练 散文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综合提能练 散文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综合提能练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水仙高璨①水仙在我心中的位置与蜡梅相当,我甚至觉得它比蜡梅更容易亲近。

我总是不忍将任何一朵蜡梅花摘下,让它陪在身边,它是那么美丽,蜡质的容颜却没有人类制作的蜡像的那种苍白、虚拟感。

它开在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枝上,具有一种安静的气质。

水仙花却可以买来,摆在家里,想它时就可以清晰地观赏到。

②我喜欢水仙花的样子,但几年未见我已有些淡忘,在这样的想念下我养了三株水仙。

看到它们时,我才准确地忆起水仙这种天使的神态与模样,还是那样甜美的笑靥,还是那样鲜亮而温柔的黄,还是那样随意,会看到任意方向的风景。

我一直以自由的原则养着它们,而它们的长势也令我满意,并且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了。

我并没有刻意希望它们在什么时候开放,但这样的开放时间格外令我惊喜。

③它是同窗外的礼花一同绽放的。

由于今年的时间实在不够充裕,我也是等到去年的最后一天才点燃了第一支礼花。

人们仿佛都变得忙碌了,到点了才出门,到点了才开始在地面铺展鞭炮,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像以往那样扔几个震耳欲聋的鞭炮,使附近车辆受到惊吓以至呼喊起来。

④天空被各种颜色的礼花映照得明亮,轰隆隆的炮声包围了一切。

这个时候,人和人的交流变得很困难,好像声音挣扎着要离开我们,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声音挽留。

这个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喧闹,不是声音的嚣张,而是寂静,是声音的凋零!⑤声音是最空洞的事物。

即使炮声垄断了这个世界,即使所有的炮声都这般雷同,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很快地消逝,死去,不断地消逝,不断地死去。

声音死去的无数间隙,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我们的耳朵听见的是炮声,心灵听见的却是那些声音死亡的间隙,它让我们在炮声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再加上漫天烂漫的烟花,绚烂得使我们迷醉,以至我们在这样的庆祝时刻,脑中往往一片空白,连祈祷都忘记了。

⑥这是声音的魔术。

⑦然而,当我看着水仙,周围的一切就都像变魔术般涣散,哑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冯骥才①在民间的快乐总是不期而至。

谁料到在和林格尔草原上收集到的数千幅剪纸里,会撞上一位剪花娘子极其神奇、叫我眼睛一亮的作品。

她的剪纸粗犷、简朴,具有草原气息;特别是那种强烈的生命感及其快乐的天性一下子便把我征服。

她的剪纸很少有故事性的历史内容,只在一些风俗剪纸中赋予某种寄寓;其余全是牛马羊鸡狗兔鸟鱼花树蔬果以及农家生产生活等等身边最寻常的事物。

这位剪花娘子在轮廓上并不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是使用夸张、写意、变形、想象,使物象生动浪漫,其妙无穷。

再加上极度的简约与形式感,她的剪纸反倒有一种现代意味呢。

这些想法,迫使我非要去拜访这位不可思议的剪花娘子不可。

车子走着走着,便发现这位剪花娘子竟然住在草原深处的很荒凉的一片丘陵地带。

她的家在一个叫羊群沟的地方。

剪花娘子一眼看去就是位健朗的乡间老太太。

瘦高的身子,大手大脚,七十多岁,名叫康枝儿,山西忻州人。

她和这里许多乡村妇女一样是随夫迁往或嫁到草原上来的。

她一手剪纸是自小在山西时从她姥爷那里学来的。

那是一种地道的晋地的乡土风格,然而经过半个世纪漫长的草原生涯,和林格尔独有的气质便不知不觉地潜入她手里的剪刀中。

和林格尔地处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

当迁徙到塞外的内地民族把纸质的剪纸带进草原,这里的浩瀚无涯的天地,马背上奔放剽悍的生活,伴随豪饮的炽烈的情感,不拘小节的爽直的集体性格,就渐渐地把来自中原剪纸的灵魂置换出去。

这数百年成就了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历史过程,竟神奇地浓缩到这位剪花娘子康枝儿的身上。

她盘腿坐在炕上。

手中的剪刀是平时用来裁衣剪布的,粗大沉重,足有一尺长,看上去像铆在一起的两把杀牛刀。

然而这样一件“重型武器”在她手中却变得格外灵巧。

一沓裁成方块状普普通通的大红纸放在身边。

她不用笔在纸上打稿,也不重样。

当一位同来的伙伴说自己属羊,请她剪一只羊,她笑嘻嘻打趣说:“母羊呀骚胡?”眼看着一头垂着奶子、眯着小眼的母羊就从她的大剪刀中活脱脱地“走”出来。

她不用剪纸中最常见的锯齿纹,不刻意也不雕琢,最多用几个“月牙儿”,表现眼睛呀、嘴巴呀、层次呀,好给大块的纸透透气儿。

她的简练达到极致,似乎像马蒂斯那样只留住生命的躯干,不要任何枝节。

于是她剪刀下的生命都是原始的,本质的,结实的,充溢着张力。

她边聊边剪边说笑话,不多时候,剪出的各种形象已经放满她的周围。

这时,一个很怪异的形象在她的剪刀中出现了。

拿过一看,竟是一只大鸟,瞪着双眼向前飞,中间很大一个头,却没有身子和翅膀,只有几根粗大又柔软的羽毛有力地扇着空气。

诡谲又生动,好似一个强大的生命或神灵从远古飞到今天。

我问她为什么剪出这样一只鸟。

她却反问我:“还能咋样?”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搜索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

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生命的神奇来自她的天性。

她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

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

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

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

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

(有删改)【注】①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

近十年,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

1.剪花娘子的剪纸,主要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她的剪纸:①粗犷、简朴,具有草原气息;②具有强烈的生命感;③具有快乐的天性;④很少有故事性的内容,只在一些风俗剪纸中赋予某种寄寓;⑤取材大多是牛马羊鸡狗兔鸟鱼花树蔬果以及农家生产生活等等身边最寻常的事物;⑥在轮廓上使用夸张、写意等;⑦具有极度的简约与形式感。

(答出4点即可)2.“我”问“她”(剪花娘子)为什么剪出这样一只鸟。

她却反问我:“还能咋样?”文中的这段对话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和艺术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质朴,真。

(2)她的艺术生命(追求)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生命的神奇来自她的天性。

3.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表达了对剪花娘子等民间天才艺术家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的才华的赞美,为这些民间天才艺术家被埋没、没人关注而同情叹息,希望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桃花源记汪曾祺汽车开进桃花源,我在车中一眼就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

十一月的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桃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

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

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

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记》附会出来的。

是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才有桃花源的。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我去吃擂茶。

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我当然很高兴。

茶叶、老姜、芝麻、米,加上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

桃源人都爱喝擂茶。

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

据说擂茶的来历与诸葛亮有关,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们得了瘟疫,一位民间老婆婆用擂茶治好了士兵们的病。

但这一说法也是无可稽考的。

喝完擂茶后,我们上午去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

桃花观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

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取自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

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

观内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

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

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中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

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

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

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

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不像”。

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

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们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我们便下山。

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有人说是明时所筑,似可信。

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士兵所砍尽。

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修砍一次,不然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

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

我摸了摸,竹子似乎有点棱。

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的方竹不同——那是真正四四方方的。

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打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伏在那里。

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

就在旧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刻制新的石碑。

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

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

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

我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夫?”——“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我写几个字。

我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

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

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种的竹子都可看。

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

桃花源中的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

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

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树皆无语,小鸟啾啾为底忙?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林间鸟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已觉清流涨小溪。

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而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4.“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淳朴自由,随意自然,率性而为,不受外物的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