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创新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一)玉不琢,不成器

(一)玉不琢,不成器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宫室、器皿、人物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其此之谓乎 (4)不独亲其亲
(器具) (所以,因此) (表推测,大概)
(他的)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玉不琢 (2)不成器 (3)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 (5)念终始典于学 (6)其此之谓乎
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3)其此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6.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并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本文论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能使人民提高学问和道 德修养,明白道理,遵守道德准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教育是强国之根本。从 古至今,教育都是人类通向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催化剂。
(一)玉不琢,不成器
这里是统治
雕,刻
器物
道理
因此,所以
的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古文尚书》中的篇名,
始终
表示推测,
也作《说命》
想着 法典
大概
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
乎!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君:这里是统治的意思。②兑(yuè)命:《古文尚书》中的篇 名,也作《说命》。兑,同“说(yuè)”,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③念终 始:始终想着。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 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尚书·兑命》中说:“必须自始至终学习先王法是故古之王者
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D.教学为先
必先苦其心志

2020版山东省二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玉不琢 不成器》PPT课件

2020版山东省二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玉不琢 不成器》PPT课件

商 代 中 期
有 领 玉 璧
春 秋 晚 期
玉 带 钩
红 山 C 形 玉 龙
春 秋 晚 期
玉 圭
有一天,妈妈要教小猫们学本领。它对小猫们:“孩 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该学点本领了。看谁能跳到前 面的砖头上。”结果小黑猫“嗖”的一声一下就跳到了砖头 上,而小花猫却没能跳到上面。
小花猫心里难过极了,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
长歌行 (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20版山东省二年级传统文化第一课
玉石 琢磨
器物
学习
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认识 玉石
原石
玉石 雕刻 摆件
玉石 雕刻 摆件
玉石 装饰 饰品
一块上等的美玉是需要雕琢、打磨,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啊!
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竹石 郑燮 (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竹深深的扎根在石缝中, 不论遭受多大的困难,仍然坚定强劲。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我们只有经过不断磨炼,才能绽放光彩!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如果你们是卞和,会不会 把一块还没有经过打磨的玉 石呈现给楚厉王呢? 2、楚厉王砍掉了你们的左脚, 你们还会继续献玉吗?
学习卞和不屈不饶、敢于较真的精神。
还要明白不讲究方式方法的“傻干”是不 行的,即使是美玉,如果被石头遮盖, 也难以被别人注意和接受。

《一课三磨》读后感:好课是磨出来的 记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磨课

《一课三磨》读后感:好课是磨出来的 记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磨课

《一课三磨》读后感:好课是磨出来的——记我教学生涯的第一次磨课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一课三磨》中也提到“不磨不成艺。

”认识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过程。

对于教学而言,只凭经验办事,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不求最好,就难以把握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一课经历“三”磨,才能从中发现教与学的科学规律,破解课堂教学的“暗箱”,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磨课经历。

那时作为一名刚工作还不满一年的新教师,自接到三上《24时记时法》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后,心中充满了忐忑,身边的老师都告诉我这一课很难上,难上有三:其一,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孩子,对于刚刚认识钟面的孩子来说,这一课的内容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其二,我对二年级的孩子比较陌生,不是很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一个问题孩子会怎么回答心中没有预测,特别是去其他学校上课,学生也不习惯我的讲课方式。

其三,教学至今接触的都是一年级的教材,对于《24时记时法》这一课的教材比较陌生。

顶着这重重压力,开始了我的备课磨课历程,首先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看了教育大家的视频,将初次的教案备了出来,并在我们学校进行了第一次试上。

新课程提倡情境教学。

在备课之前,学校老师就建议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着意图所在,你打算要干什么,要让学生理解、懂得什么。

”记住了这句话之后,在课始,我出示了一个店营业时间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受两种不同记时法,并揭示课题。

接下来第二环节主要是结合钟面让学生经历时针在钟面上一天的行走过程,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熟悉的时刻让学生说一说两种不同记时方法,最后组织学生回忆并出示时间轴上的两种不同记时方法,并引出接下来的不同记时法的对比。

最后再完成练习。

第一次试上下来,发现了许多问题:1.导入的问题问的不明确,让学生去发现,学生出现了许多没有预想到的情况,答非所问,浪费时间。

2.讲两种记时法同时呈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很混乱。

将“磨课”进行到底

将“磨课”进行到底

将“磨课”进行到底作者:张婷来源:《语数外学习·下旬》2013年第03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展开,集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行动研究方式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努力为我们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磨课,“磨课”是指“一人一课多上”,即一位教师选定内容——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从大的教学环节到小的一个个细节,一句过渡语,一个动作,都是师傅帮带的内容,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理想状态,在经历了“否定——再否定”的反复推敲和一波三折的探究过程,最后推出凝聚众多教师心血的精品课在校内展示。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磨课”提高了我独立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提高了我驾驭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养成了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一、“磨课”知困惑依然清晰地记得,2004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学校的第一个任务——上一节公开展示课。

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务,是我第一次亮相展示自己的课堂,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它勾起了我的美丽遐思,也让我莫名地滋生无限的困惑与担忧。

靠着年少的激情,我能否推开那扇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大门,窥探到其中的丝丝精彩……后来的日子,夹带着这份复杂的心情,经历了一系列对我来说并不简单的事情。

单单教学内容的选择就一波三折。

“分类”“认识钟表”……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课题凸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翻阅数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人生头一次体会到了选课的艰难!“不管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都需要反复磨课,不熟悉的内容更需要再三实践,你才刚刚起步,需要在“磨课”中成长。

” 指导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

渐渐地,《9加几》一课走进我的视线,却又让我在很多地方举步维艰。

备课时,我设想课堂沿着自己的预设尽善尽美地展示,可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灵动的。

当学生的思路偏离我的轨道时,我就慌了阵脚,找不到对策及时引领,以至于把学生硬拖过去。

玉不琢不成器 课不磨不创新

玉不琢不成器  课不磨不创新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创新——“国培计划(2017)”语文学科研课磨课阶段总结绥滨县教师进修学校邢玉琴我们的国培计划的五个阶段:集中研修、策略引领、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总结提升。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意义,每个阶段学员都能获取到不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引领学习。

但是,在这五个阶段中,研课磨课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因为我们的老师是以主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所有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终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才有意义。

第一阶段(5月2日——5月10日)集体备课。

我们的老师在集体备课前重新学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部杨修宝集中研修时的讲座《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备课中充分运用学到的备课的实际操作方法,去设计自己的备课思路。

我根据二中三中两所学校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也根据我们的研修主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确定第三中学集体备课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第二中学集体备课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王选的《我一生的重要抉择》。

因为这两篇课文都是这次人教版统编教材新增的篇目,又都是讲读课文,目的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达到及时效地抓住训练学生写作的目的,又能通过这样难度大的课文的备课,使参培教师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领域获得双丰收!2日—8日是初次备课,9日我们去第二中学参加集体备课,10日去第三中学参加集体备课。

分别写出备课的初次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设计。

我与老师们一起对第一次的初次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先分别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集大家的智慧分别给三中的赵洪波刘云清老师和二中的孙信萍孟宪君老师。

由他们写出第二次的改进教学设计,以备15日16日研课磨课时使用。

第二阶段(5月15日——16日)研课磨课。

15日我们文科专家组一行四人来到绥东镇第二中学参加研课磨课活动。

我们首先听了孙信萍孟宪君两位老师的《我一生的重要抉择》的课堂教学。

接下来就进行了研讨。

玉不磨不成器教案

玉不磨不成器教案
课时备课
学科:传统文化年级:二时间: 9.1教师:乔美丽
课题
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
目标
1、了解《学记礼记》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一个人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
重点
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学习,才能成才。
教学
难点
理解文章含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礼记学记》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
二、学习新课
学生自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
老师讲解
玉:美玉。琢:雕琢。器:器物。道:道理。
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道理。
三、读《卞和献玉》
1、学生自读
2、小组
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
说说你做到了吗?
五、课堂作业
背诵课本第五页的诗句
六、课外拓展
七、自己该如何做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敏而好学
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与:美玉
琢:雕琢
器:器物
到:道理
教后反思

1.玉不琢 不成器

1.玉不琢 不成器

第一课玉不琢不成器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

阅读历史故事。

2、德育目标:知道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重难点:1、积累和背诵课文。

2、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学生自读启智故事《卞和献玉》。

让学生明白:一块上等的美玉是需要雕琢、打磨,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

二、初读:1、要求:(1)结合注音,自己试着读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少字,不漏字。

(2)反复多读几遍,做到流利。

2、师范读、领读出示原文: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3.这是《礼记学记》中的句子,让学生对照“古语今说”理解”“玉、琢、器、道”的意思,进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

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4、多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5、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出前句,对后句,练习背诵。

6、在出前句,对后句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篇,进行背诵比赛。

板书设计:第一课玉→琢→器作业布置:背诵课文课后反思:以故事《卞和献玉》的故事引入课文,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上发言积极,思维敏捷,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

阅读历史故事。

2、德育目标:知道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重难点:1、积累和背诵课文。

2、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

教具:课件板书设计:第一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课,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指生读。

分男女读。

3、教师总结:同类事物可以相互对对子。

二、知行合一1.仔细阅读学习伙伴的话,思考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做到了这些?2.结合“行为演练”,要求学生做到这四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3.9《劝学》创新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3.9《劝学》创新教案

3.9 劝学创新教案【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 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 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

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

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解题;2.正音正字;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1.导人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3.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 等。

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常用文体写作教程作业(单选题与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常用文体写作教程作业(单选题与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常用文体写作教程作业(单选题及答案)1、 (B)原则是科研选题的前提。

(单选 ) A.创新 B.价值 C.科学 D.可行2、 (C )的特点是技术性、专业性、实用性强。

(单选 ) A.综合性科学期刊技术性科学期刊 D.检索性科学期刊P213P200B.学术性科学期刊C.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需要文献资料,多阅读各类图书,多看别人的论文 B.不断进行写作实践论文题目P233(A )。

(单选 ) A.多阅读C.反复修改 D.切实选好4、“凡金属受热体积就膨胀”的结论是依据对金、银、铜、铁等金属受热体积膨胀,而未遇到矛盾的情况下做出的结论。

这属于(C )。

(单选 )A.完全归纳推理 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P2275、“计划三要素”不包括(D )。

(单选 )A.具体任务 B.步骤安排 C.措施要求 D.分配工作P66、“计划三要素”中,指采取什么方法实现计划目标的是排 C.措施要求 D.分配工作P6( C)。

(单选)A.具体任务 B.步骤安7、“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成章。

”因此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需要( C)。

(单选 ) P234A.多阅读文献资料,多阅读各类图书,多看别人的论文 B.不断进行写作实践 C.反复修改 D.切实选好论文题目8、《××大学关于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属于 ( A)。

(单选 )A.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B.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C.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D.反映社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P319、《现代隧道技术》属于 (C )。

(单选 ) P213 A.综合性科学期刊 B.学术性科学期刊 C.技术性科学期刊 D.检索性科学期刊10、按学科分类及体系排列来查找文献属于何种检索途径(C )。

(单选 ) P232 A.著者途径 B.序号途径 C.分类途径 D.主题途径11、按照科技论文语言简明的要求,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玉不磨不成器,课不磨不精彩

玉不磨不成器,课不磨不精彩

玉不磨不成器,课不磨不精彩——临淄区初中语文教师学科培训侧记临淄一中许璇蒋胜波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秋风送爽的时节里,全区语文老师于8月30日上午相约临淄一中稷下学宫,在新学期来临之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初中语文学科培训”。

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半天,但给老师带来的却是开启磨课教学实践大门的钥匙。

此次磨课教研活动可以说是暑期初中语文学科研修的继续与实践,经过假期的网络磨课研修,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对磨课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教研员王老师参与过远程研修的省课程专家团队,有许多深刻的体验与感受,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把磨课研究深入到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师课堂的有效性。

本次学科培训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临淄一中刘卫华老师给全区语文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磨课课例—七年级上册《口技》;随后,朱金凤老师带领的临淄一中观课小组从各个不同的维度对该课例进行深入的剖析;最后,王老师对本次磨课教研做总结发言,并结合2014中考试题对中考新形势进行了深刻解读,明确了下一步教育教学的新方向。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如何让学生感受口技表演者与文章写作者的高超技艺,刘老师对整个课堂进行了精妙的构思。

刘老师分“读、说、做”三步进行教学,可以说这堂课是文言文教学中一节典型的“诵读、积累、品析”课,这三步既表现了一种教法,也点示了对文言课文的一种学法,这三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刘老师以朗读为突破口,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指导,从读准字音到分角色朗读,再到读出层次,最后读出情境,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记礼记》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一个人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学习,才能成才。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
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因秦始皇- 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 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 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 篇。

二、学习新课
学生自读: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
老师讲解
玉:美玉。

琢:雕琢。

器:器物。

道:道理。

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

一个
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道理。

三、读《卞和献玉》
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3、指名说一说。

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
说说你做到了吗?
五、课堂作业
背诵课本第五页的诗句
六、课外拓展
七、自己该如何做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敏而好学
玉不磨,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与:美玉
琢:雕琢
器:器物
到:道理。

第1课玉不琢-不成器教案

第1课玉不琢-不成器教案

第1课《玉不琢不成器》课型:新授活动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磨练,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活动重难点: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经过勤奋学习、刻苦磨练,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活动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知行合一,我们应当怎样刻苦学习?学生发言3、教师小结作业: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和你明白的道理板书:玉不琢不成器反思:。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讲)新人教版必修3

预讲练结四步教学法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讲)新人教版必修3

【讲】人教必修3第9课《劝学》教学资料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

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

第三课 玉不琢

第三课   玉不琢

第三课玉不琢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rén bù xuébù 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wé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yǒu xílǐy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xiāng jiǔlíng néng wēn xíxiào yúqīn suǒ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国学启蒙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精品国学教案

国学启蒙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精品国学教案

国学启蒙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精品国学教案(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理解原文意思。

2、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感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理解原文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的形式轮背前面学过的《三字经》。

2、说一说,学习了前面的《三字经》,你懂得了那些道理?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第四课——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二、故事激趣,初步理解1、课件出示:“和氏璧”的故事2、学生认真听故事。

(1)说说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玉璞是怎样变成名闻天下的瑰宝的——“和氏璧”的?(3)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玉是如果不加以雕琢,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玉的)3、其实人的成长和玉的雕琢是一个道理。

三、反复品读,再次感悟1、出示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2、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

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7)指导学生拍手读出节奏韵律。

3、请学生说说对原文的理解。

语译: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琢磨它,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四、课堂小结孩子们,只要你们勤奋学习,一定能懂得礼节道义,成为一块难得的美玉。

五、作业练习1、补充原文玉不琢断机杼教之道性本善幼不学2、背一背把《三字经》第四课背给家长听。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作者:aimin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推广,我校新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适应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英语教材发挥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近一年的课改情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新课标英语教材有着本身独到的优点:一. 新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很先进,很科学。

这套英语教材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集团合作,并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改编而成的,其教学内容堪称与世界英语“同步”。

也借鉴和吸取了美国一些优秀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教育理念,更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

二.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并富有时代气息。

这套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讲和练的内容有机地揉和到了一起。

过去的教材,某些老师不是突出了讲,就是只顾及了练,两方面总不能很好地搭配,以致教学效果很不明显。

而新教材通过合理的安排和设计,听、说、读、写兼顾,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性。

任务设计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尽量选用学生兴趣的话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听力和写作两大难题,在新教材中迎刃而解。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老师们认为“听力”和“写作”特难教,而学生也认为“听力”和“写作”特难学。

但新教材把听力巧妙地融于每一个单元中,一则材料反复使用,先是“Listen and mach”,然后是“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易于接受,培养了学生“听”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听”的能力。

新教材对写作的引导则是从“短文填空”开始的,然后是引导学生大胆地“仿写”,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其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习惯,使其“想写——爱写——写得好”。

一篇篇精制的学生作证明,新教材是新课改成功的保证。

可以说,新教材有着许多旧教材不能比拟的优点,它可以堪称是一块美玉。

但是,这块美玉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致精(曾俊)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致精(曾俊)

白北胜名师工作室 LOGO
经典 提问
数学老师最喜欢问学生:“同学们,这两个式子 或者图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心里嘀咕:“世界上的'关系'那么多,我哪知 道你要我回答什么关系?”
白北胜名师工作室 LOGO
当学生的回答不是我们你想要的回答时,请反思
(三)
感悟
是不是自己问的不够具体? 我们可以具体的问学生“有什么数量关系?有什 么位置关系?”
提问指令明确,引导才自然
1
CONTENTS
初次参加“一师一优课”
目录
2 3
教学联合体同课异构活动
再次参加“一师一优课”
白北胜名师工作室 LOGO
研读 教材
我有点困惑,这节课内容很单薄,10分钟
能搞定的东西,我怎么上一堂45分钟的课?
课堂内容贴近生活;体现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的内容;让“简单”的课变得“丰满”起来!
谢谢
什么,又学得怎样。 初次参加 “一师一 优课”
25分钟上完一节课!未研读教材,没领会教材意图。师傅 师姐帮忙理清思路,大到整个课的思路,小到每一句话该 怎么说,每个问题该怎么提,全部都是他们教我的!
白北胜名师工作室 LOGO
我开始去反思:那种“不去细读教材直接去听网
感悟
上视频课,下载PPT讲课”的备课方式是不对的!
讲课前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学会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调整,
想让教材上的知识点“活起来”就必须去贴近生活,用生活
中的例子来“打比方”,让学生从中领会。
感悟
1
CONTENTS
初次参加“一师一优课”
教学联合体同课异构活动
目录
2 3
再次参加“一师一优课”
白北胜名师工作室 LOG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创新——“国培计划(2017)”语文学科研课磨课阶段总结绥滨县教师进修学校邢玉琴我们的国培计划的五个阶段:集中研修、策略引领、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总结提升。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意义,每个阶段学员都能获取到不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引领学习。

但是,在这五个阶段中,研课磨课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因为我们的老师是以主宰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所有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终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才有意义。

第一阶段(5月2日——5月10日)集体备课。

我们的老师在集体备课前重新学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部杨修宝集中研修时的讲座《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在备课中充分运用学到的备课的实际操作方法,去设计自己的备课思路。

我根据二中三中两所学校任课教师的实际情况,也根据我们的研修主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确定第三中学集体备课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第二中学集体备课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王选的《我一生的重要抉择》。

因为这两篇课文都是这次人教版统编教材新增的篇目,又都是讲读课文,目的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达到及时效地抓住训练学生写作的目的,又能通过这样难度大的课文的备课,使参培教师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领域获得双丰收!2日—8日是初次备课,9日我们去第二中学参加集体备课,10日去第三中学参加集体备课。

分别写出备课的初次教学设计和改进教学设计。

我与老师们一起对第一次的初次教学设计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先分别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集大家的智慧分别给三中的赵洪波刘云清老师和二中的孙信萍孟宪君老师。

由他们写出第二次的改进教学设计,以备15日16日研课磨课时使用。

第二阶段(5月15日——16日)研课磨课。

15日我们文科专家组一行四人来到绥东镇第二中学参加研课磨课活动。

我们首先听了孙信萍孟宪君两位老师的《我一生的重要抉择》的课堂教学。

接下来就进行了研讨。

综合两节课觉得孙老师的课相对较好,就推选她出5月21日的四中片区的研课磨课阶段的展示汇报课。

16日我们又来到忠仁镇第三中参加研课磨课活动。

听了赵洪波刘云清两位老师的《一棵小桃树》的课堂教学,接下来也进行了研讨,在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计后,一致公认赵洪波老师的课设计较好。

推选她出21日的第四中学片区研课磨课的展示汇报课。

研课磨课确实让老师们成长了许多,赵洪波老师这样写到:研课磨课让我成长国培研课磨课活动结束了,可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这次活动真正地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我的课堂行为,让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蜕变与成长。

在二次备课后,5月16日县教研员邢玉琴老师来我校试听了我的课,指出了我教学设计的“硬伤”——教学环节不明确提出质疑,还有怎样帮学生理清文章的双线结构进行了指导,形成了改进教学设计,在忐忑不安中我上完了这一课。

果真如之前所担心的,整节课内容过于繁多,我又害怕学生听不懂,课堂显得拖沓冗长,而另一个重点——学生练笔的时间根本没有,只是在结束时匆匆布置了作业。

课上完后,我倍感压力,说到这,我要感谢邢老师,关键时刻她给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先肯定了我的优点——教学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教给学生什么;突出能力培养,知道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又及时地指出了我的不足(现在想来就是我的“致命”之处)——力求面面俱到,不善于取舍;语言不精炼,总担心学生听不懂,重复的话太多。

多年来,我没有认识到我这个致命的缺点,“听君一席话,胜教十年书”啊!邢老师和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又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给我提出建议:阅读教学只需抓住明暗两条线索,突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即可,然后剩余时间完成写作教学。

最后我沿着一个教学主线进行设计抓住一个主问题,做到“一课一得”,让读写真正地融合,还运用思维导图设计了学案,形成最佳教学设计。

带着紧张、带着期待,也带着信心,我走上了四中七年三班的讲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又指导学生运用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悟,看到孩子们踊跃的发言,积极的表达,我感觉自己和孩子们像小桃树一样在枝头留有“欲绽的花苞”,也必将盛开美丽的花朵!研课磨课,大大地提高对教材通透钻研的能力,对研修主题深入探讨的能力,对教学环节优化设计的能力,对有效课堂的驾驭能力。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我们正是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玉不琢果真是不成器的。

孙信萍老师也写出发自内心的感受: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一堂好课要引导学生得到智慧并收获快乐,更需要反复的磨课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在尝试中总结提升:在第一次试教后,教研组将研讨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于是各种教法一一亮相,经过认真分析,我决定把分析本演讲词语言的问题精简,由原来的六个有关语言的问题精简到两个。

这样学生练笔的时间就比较充足,而且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我第二次又改进了教学设计后,又上了一节课,但是县教研员听完这节课后,又发现我课堂上传统教学方式过多,教研员帮我进行了第三次改进教学设计,把文章主体部分的教学以老师问同学答的方式改成让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式,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这一招真高,不仅实践了新的教学理念,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真的有一种被“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磨课的过程就是一群智者对话的过程。

研讨活动中,大家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碰撞,学术气氛浓厚。

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

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教师们通过参与磨课,全程了解了一堂好课是怎样在“磨”中诞生!这是平常的校内听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全体学员在磨课中成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推动了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几个从来不用多媒体的老师开始使用了;其他使用过的也进一步熟练了。

2、3、带动了教师们的集体备课先前的集体备课都是流于教案上,挂个名,并没有真正集体备过,因为他们没做过,也不知道怎么备课,形成集体备课的良好风气。

4、教师们提升了教学设计的能力,更注重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精品和高端。

5、懂得了写反思的重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6、促进了校本研修。

6、增强了老师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5月21日在第四中学进行研课磨课片区展示后,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一致认为,这次研课磨课展示的两节课是非常成功的,充分体现了研修主题,达到了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一)、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以往的语文教学,大家无外乎就是按照整体感知课文,读文,学生学习生字词,教师引领分析文本,最后总结文章主题,教师也归纳写作特色,但是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听而过,语文阅读课,最后给学生剩下的也就是字词,作者及内容主题。

而这次的“国培计划”,教研员邢玉琴老师将其定为以“阅读教学指导写作教学”,这样我们全体实验教师备课的目标明确了,上课的重、难点更有的放矢了。

不但做到了“有效”教学,而是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标准。

(二)、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这次的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路走的宽了,走的远了,走的深了。

阅读与写作二者是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三中赵洪波老师讲授的《一棵小桃树》完美的诠释了“阅读与写作”这二者的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教师就是抓住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双线并行的引领学生分析文本,“小桃树”与“我的经历”学生阅读文本找出后,教师小结:作者写小桃树,实则就是写“我”自己,告诉七年级的孩子,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以往的教学可能就到此为止,可是研磨的主题很明确以“读促写”。

赵老师本着这一目标,进一步带领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最后交给学生,托物言志:一找准所托之物---神似;二分析物与志间相似之处---定向描述;三分析内在联系---情、景、志统一。

讲析完这一写作手法后,教师又让学生自行依据总结的托物言志的三点要求,再回到文本中,看看《一棵小桃树》这篇课文是怎样做到的呢?学生们就这样从文本中总结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又依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走回文本,这一进一出再进文本的做法,真是堪称绝妙。

学生不但对这篇课文分析理解透了,而且又看到了一篇托物言志很好的例文,真是阅读与写作的天作之合,相辅相成,互利共赢。

(三)、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真的是一件难事。

但是这次“国培”的研磨真正做到了将语文核心素养大大提高了。

1、语言构建与运用阅读课学生的分析理解,仅仅是训练了学生们的说的能力,但是我们教师有目的训练了写,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构建,最主要的是训练了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即: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

2、思维发展与提升针对学生最难的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了,洪长村老师在讲授的“学习仿写”时,以《安塞腰鼓》为例,让学生理解用排比修辞,进行场面描写的艺术手法,学生仿其《安塞腰鼓》的语言特点,写了《记一次跳绳比赛》一文,学生的习作超棒,在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基础之上,大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二中孙信云老师讲授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让学生鉴赏王选将一生的抉择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高尚品质以及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最后让学生们依据文本的演讲词的写法借鉴,实战演练,以“我的梦想”和“让爱永驻心间”为题目,写一段演讲词的开头和结尾,并要求结尾要有意识地运用引用的手法来增强文段的表达效果。

综上教师的研磨课将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果说,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那么这次的“国培计划”(2017)研磨课就是一个很好的“驿站”,让我们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而且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蓄满了前进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不再困惑的前行,更加坚信前方必将是艳阳高照,花团锦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