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导学案
“导学案,导讲评”教学模式开展方案
“导学案,导讲评”教学模式开展方案一、推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背景分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与推进,人们对新课程标准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确立了新课改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随着我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政策的出台,旧的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等旧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新规定、新要求相冲突或相违背。
特别是通过抢占挤压时间、加大课业负担,甚至体罚学生来取得成绩已经不再现实。
加之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一线教师又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
为了解决在教学改革中的诸多矛盾,那就必须得进行教学改革。
而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改革的焦点。
我们教师都知道,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定量的教学任务,那就必须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完成。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聚焦点。
但有不少实际教学中的改革只追求了形式,而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热闹化,学习精力松散化,小组合作应付化、自主学习表层化、自主评价空洞化,更有些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低沉死气化。
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轰轰烈烈一阵子,热热闹闹两下子,实质还走老路子”的误区。
我个人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广,可以弥补其中的缺漏,打通阻碍提高课堂效率的症结的一种好方法。
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我想通过对“以学为主,学案导学”这一模式的推广应用,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价值:①模式推广要依附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这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指导教学,促进教学,使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与完善。
②通过开展,来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开发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享受素质教育。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帮助教师高效地展开教学。
本文将详细介绍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概述导学案是一份结构化的学习指导材料,包含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等要素。
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和思考,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完整版导学案的要素1. 学习目标:明确阐述本次学习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路径,确保学生对学习的方向和目的具有清晰的认识。
2. 学习内容:简明扼要地列出本次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点、概念、技能等,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3. 学习过程:详细描述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预习、探究、实践、归纳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4. 学习评价:设计具体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1. 预习环节导学案的第一步是预习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课外资料,提前了解知识点和概念,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提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设计预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环节在导学案的探究环节中,学生将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实践环节导学案的实践环节注重学习成果的应用与实践。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情境中,进行操作、实验或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环节导学案的最后一步是总结环节。
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核心概念和规律,并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展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思考。
四、导学案的教学效果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预习、探究、实践和总结等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
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第一步:自主学习(约10分钟)操作策略:这一学习过程,教师体现新课程“先学后教”的原则,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究。
教师在台下认真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动笔动脑,重在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人学习体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学习惯、能力和速度,自学内容应有梯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作出不同的自学要求。
第二步:合作交流(时间随机而定)操作策略:这一学习过程包括“自主学习”后的合作交流、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和邻桌间的随机交流与互助、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后的小组合作交流:在组织学生独立自学后,应随即组织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学习任务和完成情况,相互纠错、相互帮助、相互交流。
通过自学、交流、互助,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解决基本问题。
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这一学习过程问题设置要有讨论价值,重在解决学生个人不易解决的问题,不能走形式。
通过讨论激活学生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加深理解。
这种小组讨论一节课次数不宜过多,讨论方式应组织有序:小组长主持,轮流发言,做好记录,以小组汇报。
同桌或小组间的随机交流互助:对一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和练习,让同桌或小组进行随机的交流互助,这应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常态,穿插在各学习环节中随机进行,逐渐形成习惯。
这一学习环节的基础是班级必须形成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机制,班主任必须与任课教师密切沟通,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达成一致,相对稳定,统一方式,共同进行,有序组织,落实过程。
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掌握合作互助学习的方法,形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师生互动: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师生间的质疑问答互动。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活动,要把学生的质疑放在前面,先让学生把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难提出来,然后教师再“以学定教”。
“师生互动”重在“互”字,这一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提前预设,更应有学生的随机生成,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勇于质疑的精神。
新课程“导引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导引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学园地01-20 1542:高中物理新课程“导引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
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应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而“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如下:“活动导入——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展示提高——练习巩固”,构建出“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1、活动导入,创设情境活动导入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的第一步骤。
活动导入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一种技能。
活动导入的类型,按照导入的载体,可以分为:语言描述式、实物直观演示式、情境表演式。
按照导入的技巧,可以分为:开门见山式、温故引新式、设疑引思式、启发思维式。
按照导入的教学效果,可以分为:引发趣味式、调动情感式、激活思维式等。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合作探究的组织、合作探究的方式、合作探究的内容、合作探究的步骤等诸多细节。
⑴合作探究的组织。
合作探究通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每班设置12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左右。
编组时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是指根据性别、成绩、个性、守纪状况等的合理差异来建立学习小组,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有利于组内成员的主动参与与互助合作。
“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在课堂教学中,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班级教学和个别指导的中间环节,不仅克服了单一授课制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一刀切”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保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了学生教学参与率。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最新作文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为更好的适应目前教学改革以及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积极研究和探讨教育教学之路,特别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重点研究怎样在平日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三能”(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增大课堂容量。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我们认为《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困绕我们的这些教学问题。
因为利用《导学案》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特点:一、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能充分体现“两主”的有机结合。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设计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它从教学目标、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典例分析及知识拓展等环节,都需要教师及时从旁指导、点拨。
它从教学目标、合作探究、问题情境、典例分析、知识拓展、课堂练习等都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它需要学生动口朗读教学目标,动脑去分析、理解提出的问题,动手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清晰整理完成每个问题的过程。
《导学案》教学模式很好的把“两主”作用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数学的发现法、引疑法、归纳法等诸多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之中,《导学案》教学的设计环节最大潜能地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在当堂课上,而且和课前后问题的衔接、扩展、延伸是紧密结合的,并构成了问题链。
使“两主”作用从课中延续到课外。
二、利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三基”能力。
由《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环节,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技能;通过合作探究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典例剖析、课堂练习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卷面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前,由六个教学环节平铺和直叙的形式很好地贯穿整个课堂,把提高“三基”作为目的。
每堂课都把基础知识以填空形式呈现在“学案”前面,由学生自己完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典例剖析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分析发现本节要解决的问题,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由课后作业中的“高考知识链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
时间:2017年2月24日上午主讲人:朱红伟内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一、“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所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案作引导,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当堂训练”的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二、“学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操作流程“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三环节六步骤”。
“三环节”即“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六步骤”即具体的以下六个操作步骤:(一)明示目标(约1分钟)“导学案”编写案的出示或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目标,指导学习方法。
(二)预习检查(约3分钟)采用教师检查(抽查)、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预习展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三)自主学习(约6分钟)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学习指导,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四)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小组成员按照交流自学成果,达成一致意见。
2、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3、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哪些成员黑板板示、设计,读、写、讲、演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要求中下学生必须参与。
(五)展示讲解1、以小组为单位讲解。
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导、学、练”的实践与反思随着教学制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以及分析总结。
“导、学、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
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分析“导、学、练”的含义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并提出“导、学、练”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一、对“导、学、练”的理解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1.导―指导学法(1)学习目标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导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水平,科学合理地制定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以指导学生的学习,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2)知识问题化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设置成为探索性问题,通过质疑、分析、解释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逐步培养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
(3)学习方法指导在导学案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①对本学科的探究学习。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及口头交际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与交流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②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即阅读、做笔记、自主学习、学校组合作等。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性的方法,如分类比较、联想记忆等。
总之,导学案中的“导”就是要明确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
2.学―自主学习“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的独立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事先编制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如展翅高飞的雄鹰、层层叠叠的枫林、百舸争流等图片,从而引入课文,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慢慢地感受《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接着提出一些问题,如诗人从什么角度、哪些方面来描绘这些景象?全诗的诗眼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并体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导学模式初中地理教案
导学模式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气候类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难点:气候类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以图导学: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气候类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自主学习:分发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自主观察并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共同总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总结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进行讲解,强调重点知识点。
5.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如“如果你是一名旅行家,你会选择去哪个气候类型的地区旅游?”引导学生理解气候类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7.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关于气候类型的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掌握程度,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评价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以图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地理《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
“导学案”实施方案细则导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导和学习任务,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有效实施导学案,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导学案的实施方案细则。
一、制定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明确导学案的目的:导学案是为了匡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导学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1.3注重启示性教学:导学案应该注重启示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
二、导学案的内容和结构2.1确定导学案的内容范围:导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学习。
2.2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3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导学案中应该设置适当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和技巧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导学案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或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量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3灵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施导学案时,可以灵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评估和反馈4.1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实施导学案后,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4.2及时赋予学生反馈:教师应该及时赋予学生学习反馈,指导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4.3调整导学案的实施策略: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导学案的实施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导学案的持续改进和优化5.1定期评估导学案的效果:教师应该定期评估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导学案。
5.2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导学案实施经验,吸取其他学科的优秀做法,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1、案头内容:“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一、“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概述1、基本理念: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不使每一个学生掉队。
2、操作载体:师生共用“导学案”。
“导学案”整合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的卷案于一体,起到“三案合一”的作用,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3、导学案编写原则:①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③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④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⑤开放性(有可供师生完善的“留白处”);⑥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基本操作流程:教师个人备个案→集体研讨制定“导学案”→课堂组织实践“导学案”→课后反思补充“导学案”。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目标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事先把新的学习内容,按照其在单元或整册书的地位、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学习的目标,明确目标展示于“导学案”上。
上课伊始,教师指导学生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前置自学前置自学一般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照“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问题。
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能归纳的规律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
鼓励学生通过圈点标记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指导自学,同时根据掌握的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前置自学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能力;二是为课堂上的展示做充分准备;三是为教师下一步的引导点拨提供起点。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导学案”是我校数学课题组成员以追求高效课堂为宗旨、以设计与策划适应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和应用,学教合一的教学实践策略。
“导学案”课堂教学的策略如下:一、温故知新此环节,设计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不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回顾,而是对与本节课有关联的知识的梳理和深化,目的在于对新文本知识的学习起到引桥和铺垫作用,使师生在本节课堂活动中“水到渠成”。
对本环节的知识,要求要“精”,在课堂时间的分配和把握上要“未雨绸缪”,不能设计得偏、难,使整个课堂主次不分、低效无果。
在这个环节上更多的教师设计为“新知引桥”,这个命名更为确切,避免了以往为复习而复习、无目的的“温故”。
二、探究新知《教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达到“文本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过程活动化,知识系统化”的“四化”目标。
“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引桥”活动的兴奋点上,把文本知识“润物细无声”地过渡到文本问题,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背景、认识能力的情境,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建模,建模的过程就是教师“导”、学生“学”的过程。
此过程中可设计“试一试,做一做”、“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拓展延伸)挑战自我”等导学环节,教师设计与策划导引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目的就是按照教学目标的任务,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践行,循序渐进地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活动经验、基本的数学思想”即《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的“四基”落实在教师的课堂导学和学生的活动中。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探究和思考是首要的,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省悟,从而建构起知识结构。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最重要的是思维的活动;其次是小组内的讨论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互助是小组的主要任务;再次是组与组之间的“对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激发各组之间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同时通过测一测的导测环节检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反思教师对整堂课的总体教学实施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导学案是什么意思
导学案是什么意思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
它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份材料,其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自主探究和总结归纳。
导学案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导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深入地探究学习内容。
导学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导学案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学习目标:明确指出本次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和期望结果。
2. 学习内容:列举本次学习的具体内容,梳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学习任务:提供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
5. 学习过程:详细描述学习的步骤和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学习,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
6. 学习评估:明确学习的评估方式和标准,帮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成果,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导学案,使其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工具。
总之,导学案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导向的学习辅助工具,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导学案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设计和指导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环节包括1、检查学案、理解学情。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精讲点拨。
4、当堂检测。
5、归纳总结。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是瑞泉中学在教改纵深发展的一次较为科学,具有切实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一次大胆的尝新思路。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较为行之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根据自己及本校语文教师同仁实践,试分析“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当中使用之优缺。
关键词:导学案;五步导学;教师;学生;“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特点是: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表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表达教师的主体作用。
4、因为五个步骤都要表达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一、检查学案、理解学情(1—3分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水平培养,注重知识结果,无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低。
“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合,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实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能够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
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刘丽珍导学案式历史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2.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认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 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 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 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导学案式的教学,正是我们在教学实 践中谋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探索。
(个别科目还设置Ⅳ类题: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或竞 赛类难题,一个模块只有1-2题。)
4.叶澜“课堂生命说”: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 段重要经历,是他们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 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全面体现培养目 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局限于认 识方面的发展。
“必须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 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 命潜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
冷战政策的含义
√
二战以来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 全的威胁
√
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 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 √ 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至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革浑仪,造出的
迟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浑仪确定天体坐标。 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2.顺应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成为打 造高效课堂的突破口
导学案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 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流程更明晰,学习更主 动,时间利用更充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还有教师点拨、引导,大大提高 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导学案式教学的作用
1.顺应了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方 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3)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教导学,以练促学 (4)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实施细则
试马镇中心小学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实施细则一、指导思想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二、实施细则(一)做实五步导学1、目标导学备课组精心备好《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后,教师根据学习难度系数,确定课前自学或课堂自学形式,如果章节内容学习难度系数较大,可在教学前一天发给每一位学生;如果章节内容学习难度系数较小,可在课堂教学时发给每一位学生。
学生根据《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所学章节内容具体学习目标,导引学生结合自我学情,预先考虑达标程度和方法,学得有的放矢。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上的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重点自学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
如果有困难就解决一部分任务和内容,不懂得难解决的做好标记,完成课前自学,然后进入课堂自学,整理出自我学习疑难点,课堂上的自学环节是不少于10分钟的,做到精心自学,有目标的自学,老师则在学生自学中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方式。
并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指南针”,针对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老师加以梳理、归类为导学做好准备。
3、问题探究学生自主学习了十几分钟后,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梳理章节内容知识链,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老师提出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学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是学生学习 的重要指导文件。
导学案的定义与特点
导学案的定义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的一 份引导性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同时注重引导 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学案中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 任务,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
相帮助、共同提高。
激发学习兴趣
学案中可以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 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动力。
导学案的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学习
导学案中应提供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资源 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
导学案中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学案和导学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教学。教案为 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案为学生提 供了学习目标和方向;导学案则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互借鉴,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学案和导学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例如,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 元素,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在学案中可以借鉴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在导学案中可以 融合教案和学案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相互借鉴和融合,教案、学案和导学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它们也可以相互促进和发展,推 动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互融合,构建高效课堂
导学案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
导学案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明确、具体、可测量。
教学目标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体现教学的可操作性。
二、设计导学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包括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布置导学问题、提供学习资源等。
导学案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应符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引导学生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师巡回指导和辅导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中间,巡回指导和辅导。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和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归纳和提供反馈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归纳和提供反馈。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七、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八、巩固和复习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应不断巩固和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巩固练习、小测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回顾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1、教学目标:以本节知识重点、难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知识流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本节要解决那些问题;以教材阅读为背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主线设计教学目标。
2、引导发现: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或设置问题。
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和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从上课开始的前一天,自行设计相关的问题。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或课本内容提出或设置需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激发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此引导的作用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3、合作探索:对(2)提出或设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引导、类比、对比、联想、观察、实验、归纳、化归。
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化的问题;或形成引入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把事项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并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归一的思考更科学化,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作好必要的思考准备。
如,让学生从背景材料中发现知识规律、特点、方法,进而解决本节研究的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自主探究:在(3)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
特别要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的独创性和创新精神。
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各自为战",也可以"分组分群",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式进行。
对于一时"迷路"的学生,不要马上否定,而要尽可能地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合理成分。
要激励学生,争取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全学生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
并且由知识点所散发的辐射区域形成规律性流向形式,以便学生能够灵活多样地理解、掌握、应用所学解决本节知识所涉及的问题。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教案、学案、导学案是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设计工具。
它们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三者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设计目的、内容安排以及使用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案教案是教师为了引导和规划教学过程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教案旨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教案通常按照教学步骤进行组织,包括引入、导入、展开、总结等环节。
教案的编写要求清晰明确,结构合理,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
教案通常按照以下结构编写: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
2. 教学内容:介绍本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概念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
3.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包括引入、导入、展开和总结等环节。
4. 教学方法:列举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评价:说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方式和标准,以便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学案学案是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导和学习建议的文件。
学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
学案通常是教案的一个补充,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制定。
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学习。
学案通常按照以下结构编写:1.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具体到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
2. 学习内容:介绍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3. 学习步骤:指导学生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学习活动,包括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环节。
4. 学习方法:介绍适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5. 学习评价:说明学习者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
三、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针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辅助材料,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式教学法导学案(学生用)
课题:八(上)第3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教学目标
2、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3、知道义和团运动
4、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瓜分狂潮
(1)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提供附有政治性条件的贷款,进而通过、、,加紧控制中国。
(2)表现:为了扩大各自在华,列强你争我夺,纷纷强占“”,划分,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列强恣意割宰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义和团“”风潮逐渐在、直隶、京津等地弥漫开来,列强极度恐慌。
(2)时间:年6月
(3)经过:1900年6月,等八国发动侵华战争。
6月失陷;8月陷落,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下令“痛剿”义和团,并派员与各国议和
(4)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
3、《辛丑条约》
(1)时间:年签订
(2)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性质的组织;和通沿海线炮台一律拆毁,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定为“使馆区”,并由各国派兵常驻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的签订,表明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二)合作探究
1、义和团为什么会失败?
2、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消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的是()
A.左宗棠
B. 曾国藩
C.李鸿章
D. 曾纪泽
2、1871年俄国以“代管”为名直接出兵占领的地区是()
A.伊犁
B.吐鲁番
C.天山南路
D.南疆地区
3、甲午中日战争中“甲午”年是()
A.1883年
B.1885年
C.1894年
D.1895年
4、甲午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蓄意侵略中国
B.中日军队在牙山相遇
C.日本想割占辽东半岛
D.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斗争
5、甲午战中光绪皇帝手书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联中的“公”指()
A. 邓世昌
B.左宝贵
C. 丁汝昌
D.徐邦道
6、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旅顺战役
B. 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 辽东半岛战役
7、中国近代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八九十年代的《马关条约》和四五十
年代《南京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的赔款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8、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
加()
A.镇南关大捷
B.反割台斗争
C.革命派起义
D.收复西藏斗争
二、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回答:(1)材料二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2)材料一最能反映英国侵略意图的条款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3)比较两则材料,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哪些方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问答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