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_4
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精品教学课件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并穿过三棱镜,请画出这 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线(画出法线)。
解析: 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应向法线 靠拢;再次折射时,光由玻璃进入空 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 线远离法线射出。
注意:光线向三棱镜的底端偏折。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 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 左移动的是( B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导入新知
小明吃饭时将筷子放入盛水的缸 子中(如图所示),发现水中的筷子变 “弯”了。小明百思不得其解,心想 :筷子明明是直的,怎么在水中却变 弯了?
你能为小明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素养目标
2. 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能够利用 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它实际位置的___上__方____,是太阳的__虚__像___。
S′
地平线
S
探究新知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 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 (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____折__射_____所成的像, 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乙____(选填 “甲”或“乙”)的位置。
探究新知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ppt课件

光的折射
2、基本概念
试画出光路图--说出对应概念
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演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1)共面吗? (2)异侧吗? (3)角度呢?
光的折射
2)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偏折,还是远离?
思考: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手影
光的直线传播
课堂小结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会发生偏折这 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直射:三角为零,四线合一;斜 射:空气角大介质角小;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深度比实际的浅;水中看空气中的物 体,看到的高度比实际的高.
。 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将
法线(选填“靠近”“远
离”), 也就是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
4、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
法线(选填“靠近”“远
离”), 也就是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
5、当光垂直射向水中时,传播方向 入射角等于_____度。
练一练
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
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C )
练一练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
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B__O____是入射光线, __O_A_____是反射光线,__O_C_____是折射光线, 反射角为__6__0_0___,折射角为___3_5_0___, __左___边是空气,__右___边是玻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通过PPT展示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包括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等。
2.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解释光的折射定律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规律。
3.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
3.教学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问题导向与反思评价: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背后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5.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光的折射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光在空气与水、玻璃等介质之间折射的现象。
2.使学生掌握折射定律,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光现象 第四节-光的折射-文档

第4节光的折射预习新知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平面内;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不相等.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________的.(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2)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___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折射角=入射角=________.注意:①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__________和________;②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________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答案】1.斜射发生改变2.同一法线可逆(1)法线小于增大(2)远离法线大于(3)不变0°注意:①反射折射②同一不同课程导学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现象辨析例1: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全食B.雨后彩虹搭起天桥C.水面鸟儿顾影成双D.在海面上看见水下冰山【答案】例1:C二、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例2: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 B.大于50°C.大于40° D.小于40°例3:如图1所示,OA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与水面的夹角为50°,则下列关于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图1A.α>40°,β=50° B.α>40°,β=40°C.α<40°,β=50° D.α<40°,β=40°【答案】例2: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50°,入射角为90°-50°=40°,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小于40°,故选D.例3:B三、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例4:请在图4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图4【答案】例4:如下图所示.课堂达标1.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则()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3.关于光的折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B.入射光线和法线与折射光线不一定在一个平面内C.入射角不一定总大于折射角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4.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日食和月食;②池底“变浅”;③水中倒影;④小孔成像;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⑦镜中“花”5.小华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虚像;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鱼的实际位置比看到的要________(填“高”或“低”)些.6.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________方,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渔夫看到鱼时,鱼也看到渔夫,这是因为在光的________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8.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光路图:在图5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图5真题演练1.【2016长春】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白云B.凉亭C.飞鸟D.水中的鱼2.【2016吉林】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
四、光的折射ppt课件

水
折 射 角
6
光的折射
•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
空气
水
☆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零度
❖
光垂直射到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7
猜一猜:如果光从水(或玻璃)中斜射 入空气,是否发生折射现象?射到空气中的 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
8
空气 玻璃
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 光线将偏离法线。
9
光的折射
水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 ☆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2
1、有一光线斜射入水中,下图中 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3
(P49.2)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 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注意标出法线)。
24
3、如图,有一束光斜射到杯子底的A点上, 当加入水后,杯子底的照亮点将在( B) A 仍在A点, B 在A点的左边, C 在A点的右边
A
25
作业: P49.1.2.3. 做在作业本上
26
再见!
27
12
增大入射角 时,折射角
如何变化?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折射光路可逆 13
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V空气 V其他介质)
空气
水 14
空气
空气
玻
玻
璃
璃
怎样才能叉到鱼?
从上面看到水中的鱼 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我们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15
水中的鱼看上面 的人又怎样?
实验: 看水中的硬币
P’ P
16
实验:笔杆代替筷子斜插水中
筷子真的折断了吗?
17
o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 光的折射(共64张PPT)

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怎么办呢?
进行实验 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 用刚才演示光的折射现象的装置就可以 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
A
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空气中的角度(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大。(空气中的角大)
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
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C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10. 人们游览襄阳公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水中的“白云” 子
N
i O
r N'
空气 玻璃
B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 传播方向不变。(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5) 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 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在折射现象中,光
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
(6)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变大,折 射角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A
B
C
D
19.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 井观天”, 当雨水达到井口时青蛙通过井 口观察范围是( )
A
B
C
D
20.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
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
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测得折射角为40°。请
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
光的折射成像第4节

三、(18分)一束平行光沿薄平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经透镜折射后, 会聚于透镜后f=48cm处,透镜的折射率n=1.5 。若将此透镜的凸面镀银, 物置于平面前12cm处,求最后所成象的位置。 参考解答二
由透镜成像公式,有
1 1 1 12 v 48
1 1 1 u v f
v 16 cm
三条特征光线: (1)由P射向O的入射光线,它通过O后 方向不变,沿原方向射向平面镜M,然后 被M反射,反射光线与主轴的夹角等于入 射角,均为α。反射线射入透镜时通过光 心O,故由透镜射出时方向与上述反射线相同,即图中的OP′. (2)由P发出已通过左方焦点F的入射光线PFR,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线 与主轴平行,垂直射向平面镜M,然后被M反射,反射光线平行于L的主 轴,并向左射入L,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通过焦点F,即为图中的RFP. (3)由P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PQ,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线将射 向L的焦点F′,即沿图中的QF′方向射向平面镜,然后被M反射,反射线 指向与F′对称的F点,即沿QF方向。此反射线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可用下 法画出:通过O作平行于QF的辅助线S′OS, S′OS通过光心,其方向保持 不变,与焦面相交于T点,由于入射平行光线经透镜后相交于焦面上的同 一点,故QF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也通过T点,图中的QT即为QF经L折射 后的出射光线。
符号规则 实正虚负
S y i
O
加负号是表示图 上的线段为正
C r n1
-y′ S′
n2
u
R
v
y (v R) v sinr v n1 m y u R u sini u n2
放大率:像高与物高之比称为放大率.或称为横向放大率.
规定:物或像在主轴上方时, y或y′为正, 反之为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四节 光的折射 ppt课件

空气
BP
Q
水
ppt课件
14
结论:
从岸上看池水,池水变浅了;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物体变 高了. 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
ppt课件
15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 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 折射 )造成的.
2.春游时,看到鱼儿在山水树木中自由 的游动,看到鱼儿是光的( 折射 )现象 形成的( 虚 )像,它比实际位置要( 高 )
第四节 光的折射
ppt课件
1
观察思考: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折的,这是 不是因为来自筷子的光在通过水和空气的过程中发 生了某种变化?
无水
加水
ppt课件
2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 的传播情况:
1:一部分光返回 空气中,发生反射。
2:另一部分光进入 水中,且其传播方向发 生偏折。
注意:在交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
实
验
ppt课件
7
光的折射的规律
• 三线共面 • 法线居中 • 变化一致 • 垂直射入 • 方向不变 • 空气角大 • 光路可逆
ppt课件
8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小于 ) 入射角.
2.如果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则入射角 ( 0°),反射角( 0°),折射角( 0°)
ppt课件
9
3图中哪个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情况
( C ).
空气
空气
空气
空气
A
B
C
D
ppt课件
10
光的折射的条件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会发 生折射现象
• 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也 会发生折射现象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理解折射率(指绝对折射率)的定义,以及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3、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计算.能力目标
1、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2、能解释自然界中出现的现象,如:海市蜃楼、水中观像等.情感目标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折射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并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教学建议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是重点内容.其中对折射率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注意这样几点、①折射定律在初中是作为实验的结论提出来的,定律的第二条没有讲正弦比,只是通过实验讲了入射角和折射角哪个大、在高中教学中应该介绍折射定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上的发现是要经过
曲折过程的,培养学生不断树立勇于探索规律的思想、
②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让学生理解中体会这样几个层次;当光由真空射入玻璃时,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正弦值之比都是个常数;对于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媒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而是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v 有关.
③讲完折射定律应做学生实验,测玻璃的折射率.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是测量式,而折射率反映的是介质的性质、
对于折射定律的应用,要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折射现象,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渐让学生认识到规律对现象的分析方法.实验建议1、现象的演示,可用激光光学演示仪,它的优点是可以不在暗室中进行实验.本实验利用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和光盘上“90°”刻度线重合,圆心和光盘圆心重合,使入射光射向圆心让入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光从柱面射出,因沿半径方向而不再折射.这样改变入射角,可以从光盘读出几组不同的i、r值,计算正弦比值、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2、在讲光的全反射现象时,可以增加一个演示实验,以使学生对全反射现象留下深刻的印象.“用一个直径2cm以上的表面粗糙的金属球悬挂起来,表面用蜡烛燃烧冒出
烟将其熏黑.使其浸入水中从量林侧面观察是一个亮亮的银球.提出水后是一个黑球.”学生看后很惊奇,然后引导学生用全反射产生的条件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效果较好.3、测玻璃的折射率的学生实验,作图时要求精确,本实验要让学生知道:(1)处理数据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还可以通过在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上量取等长线段,然后向法线做垂线的方法,如图用刻度尺测量出AD和BP的长度,
这种方法中,AO=PO且注意AO和PO尽量取得长一些,例如要大于10cm,一般可得到三位有效数字,取不同的入射角得到的n值很接近.(2)本实验也可以不用平行板玻璃砖、实验的关键在于用插针法确定射出玻璃砖的出射光线,然后通过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找到折射光线.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现象,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初步了解,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现在我们讨论.(二)教学过程光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1、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3).为折射率它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对于
同一介质无论、变化,是不变的.对于不同介质的值是不同的.介质的折射率n与光的其中传播速度有关,.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光速大小是不同的.必须指出光线入射的介质为真空;另一种介质可是任意的,如此定义的折射率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又叫绝对折射率.如果光线在任意“两种介质中传播,折射率大的介质对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反之叫光疏介质.它们是相对的.理解和掌握折射率的物理意义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 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其能量分配成反射和折射两部分,随着入射角的不同,其能量分配的比例也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一束光在两个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的规律与折射率有关.对于折射率应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A、在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两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个常数.
B、对于不同的介质,此常数的值是不同的.如光从真空进入水中,这个常数为4/3,光从真空进入玻璃中,该常数为3/2.显然,这个常数能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我们把它定义为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C、介质的折射率是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的.它取决于光在介质中传
播的速度.
D、由于不同频率的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红光的传播速度最大,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春播速度最小,折射率最大.只有掌握了折射率的内涵,才能理解现象,不仅能掌握折射定律,而且为研究全反射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活动1.测定各种透光物质的折射率2.研究同种物质对于不同颜色率3.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