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民阅读问题的时代性思考_赵哲
提升阅读力就是提升国民素质
提升阅读力就是提升国民素质作者:李湛军来源:《新阅读》2019年第11期今天从图书发行人的角度对推广全民阅读谈点个人研究心得,从七个方面提出对推广全民阅读的一些探索性思路。
全民阅读要溯本求源,知道中国是全民阅读起源最早的国家,并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读书的好的传统和习惯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阅读最早起源于宗教和药书的学习,早期读书是贵族和皇亲国戚才能进行的事情,当纸张为大众接受的时候最早进行全民阅读的是经书。
隋朝的敦煌经卷,这个经卷全世界发现有7卷,大英博物馆收藏有3卷,台北博物馆2卷,我们大陆1卷,还有一些在民间。
1700年前中国的造纸技术,造纸长度在1.2米,反映出世界级的造纸水平。
当时的药书也是全民阅读的范本。
既然阅读在中国起源,我们应该继续不忘初心做好它。
我曾经到古巴哈瓦那国际书展,他们每年有200多万人参加,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但每年的书展只有五六十万人,跟古巴相比我们的阅读需要加大力度。
全民阅读要警示国人“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要强调重视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找不到新大陆”是北大一位教授提出来的,我认为互联网时代现在和过去相比发展太快了,特别是数字化生存意味着我们的行业在重新定义。
过去的书店现在也被定义为阅读空间,过去我们由买书服务现在转为为买书人服务,行业重新定义发生质量的变化。
工业时代讲的是拥有,互联网时代讲的是链接,特别是互联网的上半场和下半场又有三大变化,一是竞争要素,工业时代讲究的是成本驱动,互联网的上半场讲究的是流量平台,下半场讲究的是价值再造。
在增长逻辑上,工业时代讲究线性增长。
价值创新也变化了,在工业时代是产品至上,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服务为王,下半场将会进行共生经济。
这些变化原有的知识,用原先的旧地图再去找新大陆是发现不了的。
读书能够提升你选择的能力,减少你浪费成本的能力,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因为黄金不像过去那样值钱,美女也不是稀缺资源,生活好了,美女多了。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国民阅读
一
每个人的 时间和精力是有 限的 ,所 以只好 用浅 阅读的方式来获取 更多的信 息。媒介 和娱 乐方 式多
样化也 占据 了人们 大多数 的业余 时 间: 电视 、 网络 、 报纸无处不在 ;生活 中应酬 太多 ;很 多聚会 无法推 托; 某些仪式 必须参加 …… “ 没有 时间” 成为不读 书 的最主要原 因。
( 二) 深层 次 阅读 不再 受到 人 们 重视
的为了晋级 、 职称 评定 、 提 拔读 专业 书 ; 怀 孕 了就 读 育儿类书籍。加之社会风 气浮躁 , 人们更加重视经济 利益 , 忽视深层 阅读 。 ( 三) “ 泛 娱 乐” 图 书 流行 , 出版 物 自身 浅化 方面 , 浮 躁 的环 境 、 经 济 的 压 力 使 人 们 难 以 静 下心 来认认真 真地读 书 , 另一 方面 , 大量 的娱 乐 、 休
一
当下 图书市 场上名 著通俗 本 、 普及 本 、 精 装本 、 口袋本 的盛行 , 财经 、 励志、 各 类“ 心灵鸡 汤 ” 泛 滥成 灾, 不但颠覆 了传统的 阅读 习惯 , 也 表 明深层次 阅读 不再受 到人 们重视。 日常生活 中我们 常会看到地铁
里、 公 交上甚 至是课 堂上 , 人 们都 在低头 或看 手机 。 或持 P S P等 电子 阅读 器 , 很 多年 轻人追求潮 流 , 频刷 微博 , 成 为“ 微博控” 。甚至 出版界也 因此衍 生出一个
2 0 1 2年 4月 公布 的第 九 次全 国 国 民阅读 调查 数据显 示 : 2 0 1 1 年 中国 1 8 ~ 7 0周岁 国民图 书阅读率 为5 3 . 9 %, 比2 0 1 0年增加 1 . 6个百分 点 , 数 字阅读方 式 的接 触率 比 2 0 1 0年 上升 了 5 . 8 个 百分 点 , 增 幅 为 1 7 . 7 %。这一调查表 明数字化 阅读作 为当下 的一种流 行趋势 , 增长迅猛 , 并 因此 引发碎片 化阅读 、 浅 阅读 风潮。快餐式阅读 、 浏览式 阅读 、 随意性阅读 、 跳跃性 阅读、 碎片化 阅读都是浅 阅读 的典型形式 。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6篇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6篇第1篇示例: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度也逐渐提升。
阅读不仅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还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为了解全国人民的阅读习惯和水平,中国文联、中宣部、教育部、新闻出版署等单位于近期共同组织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了这份详细的报告。
报告显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纸质阅读的传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与此电子书、有声阅读等新兴形式也逐渐得到了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
在报告中还发现,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全国人民读书的时间也有所增加,读书群体的年龄层次更加广泛。
根据报告的数据显示,虽然电子阅读不断增长,但纸质书的销售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阅读总量比上次调查有所提升,而且有中国文联的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人民的平均年度阅读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76%的人表示自己有阅读纸质书的习惯,其中大多数人每周可以腾出1-5个小时来进行阅读,这表明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报告中还发现,读书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报告显示,近年来电子书、有声阅读等新兴方式的普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些新兴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报告显示,目前,有近一半的人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
报告的最后还指出,社会环境对阅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身边有阅读好习惯的朋友、家人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
报告建议,社会应当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倡导阅读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
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对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提高人们的阅读便利程度。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了整个国家阅读的整体态势,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将阅读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阅读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阅读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申论热点:全民阅读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600字
申论热点: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600字
全民阅读是指加强全社会人民文化素养,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阅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促进全民阅读,必须从国家层面推进,瞄准文化政策,抓住政策机遇,以此引导和影响全社会和单一国家中的每一个人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追求。
首先,国家应采取政策措施,利用财政、教育、法律等多种工具和手段,全面推动全民阅读,不断丰富阅读资源,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不断完善国家的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全民阅读活动、面向全社会建立广泛的良好阅读习惯;
其次,要文化革命,特别是要鼓励大众文化发展,大力树立文化新精神,弘扬文明文化,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追求,使全民阅读成为社会主流;
第三,要立足新闻传播,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业,积极推动出版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强对新闻出版的监管,支持新闻出版的发展,以便形成更大的阅读市场;
最后,要弘扬正确读书习惯,支持文学艺术和文化交流,不断推动古典文学、现代作家作品的传播,推动全民阅读的实施。
总而言之,全民阅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全体周全参与,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支持,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共同构建文明文化氛围。
聚焦核心素养_培育时代新人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时代新人文|赵哲新课标的颁布,如四月的春风,给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气息与活力。
核心素养随之成为风靡一时的热词,不断掀起教育界研讨的热潮。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是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一核心词语折射出新课标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纵观教育发展历程,目标指向由“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人才培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教育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引领教育视野更多投向学生的未来。
如何让新课标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地,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是当前一线教师急需研究的课题。
课题一:课程育人品格的塑造不在于长篇大论、苦口婆心的说教,而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
在各学科教学中,自然融入育人的培养因子,美好的品格便会在学习中悄然滋长。
各个学科性质不同,对品格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立足学科特点,充分发掘学科知识独有的教育价值,适当融入跨学科综合理念,培养学生思维、审美、意志、习惯等必备品格,是课程育人的主要方式。
学科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学生核心素养综合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
课题二:学会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不只是学生阶段的主题,更应成为人一生的必修课。
因此,学会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学会学习是一种伴随终身的能力,它将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续航充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将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将接受知识变为探究知识。
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将独立篇目单元化,将片段知识系统化,更加注重学习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养成学习思维,培养学习逻辑,形成学习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基。
课题三:真实情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注重知行合一,加强实践育人,才能将认知转化为能力。
学生终将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真实且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
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设置任务项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有效持久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次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解析
第十五次全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解析作者:魏玉山来源:《新阅读》2018年第05期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1999年开始,到今年为止已经进行了15次,该项目是财政部支持的国家重要调查项目。
4月18日,课题组在北京发布了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有关数据。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0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有效样本量为18666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4245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4421个,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3.7%;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4012个,农村样本465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1。
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84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2.1%,农村居民占47.9%。
样本调查是采用入户调查方式,入户调查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我院一直坚持采用这种方式,有效控制样本的分布,如样本结构、年龄结构、区域结构,力求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
一、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和纸质图书阅读率均有所增长这次调查有很多新发现。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
所谓的综合阅读就是包括对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以及对数字产品的阅读。
纸质阅读中,图书的阅读率有所提升,但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数字的阅读中,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平板电脑阅读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下面重点发布以下几组数据。
我国城乡阅读现状差距明显。
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之间的阅读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见图1。
分析城乡之间的阅读差距,其实是为全民阅读推广更加精准化提供决策依据。
仅仅通过综合数、平均数是不容易找到我们政策的着力点的。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细分,农村还可以细分到中东西部的农村,城市也可以细分到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中小城市等,细分便会看到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中国人阅读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人阅读现状分析报告摘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其阅读率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低。
本报告将对中国人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阅读状况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1.阅读率低:尽管中国拥有众多的图书馆和书店,但大部分人的阅读时间很有限。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中国成年人每年平均阅读时间仅为3.13小时,相比之下,美国成年人的平均阅读时间为5.42小时。
2.数字阅读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数字阅读开始流行起来。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有超过7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大部分人选择通过手机进行阅读。
然而,由于互联网上内容繁杂且质量参差不齐,数字阅读的质量不容乐观。
3.阅读习惯差异:根据地区和年龄的不同,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的居民相对更愿意阅读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内容,而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更喜欢阅读小说、历史书籍等。
二、产生原因分析:1.时间压力:现代社会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得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
尤其是年轻人,上班族和学生们往往忙于工作或学业,无暇顾及阅读。
2.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注重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种功利导向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此外,一些家庭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优秀读物的意识。
三、改进措施建议:2.推行阅读教育:从教育体系入手,加大对阅读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以引入更丰富的阅读活动,并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加强家庭阅读氛围: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机会和资源。
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推荐好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4.增加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政府应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增加图书馆的数量,并提供更多可供借阅的图书和多样化的服务,使更多的人愿意去图书馆阅读。
结论:中国的阅读率相比许多发达国家较低,数字阅读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质阅读的不足。
然而,要真正改变中国人的阅读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民阅读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愈 加 多样 化 ,读 书的形 态也发 生 了深 刻变化 ,国 民阅读 率呈 下降趋 价 的 时代 ,安 安静 静地 坐下 来 , 品一杯 清茶 诵几 句 古诗 ,已经 显
们 的生 活方 式发 生 了许 多变 化 ,尤其 是 网络 信 息时代 的到来 ,使 发 Nhomakorabea展 。”
知识 的传 播 途径 愈加 多 样化 ,读 书 的形 态也 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国
再 次 , 阅读 还 遭 受着 网络 等亚 文 化 的冲 击 。高 速 旋 转 的 生
民 阅读 率持 续下 降 ,很 少有 人愿 意抽 出时 间和精 力 去全 身心 的进 活 节奏 挑 战着 人们 疲惫 的神 经 ,追 求刺 激 的 网络文 化迎 合 了人 们
一
目录 阅读 ”甚 至 “ 标题 阅读 ”等
“ 浅 阅读 ”成 为风 潮 ,传统 意 义上 的深 阅读 已逐 渐 边缘 化 ,这 种
国民 阅读现状 需要 引起 社会 各届 广泛 关注 。
当今社 会 民众 阅读 的基本 状况 另 外 ,教育 中缺乏 深层 次 的 阅读教 育 。说 到底 读书 的 问题 就 有报道显示,2 0 1 1 年 国 民 图书 阅读 率 为5 3 . 9 % 。而 历 史 资 是 教育 问题 ,读 书 的激 情 、收 获和 习惯 都来 自教育 。 阅读 教育 是 料也 表 明 ,从 1 9 9 9 年N2 o o 5 年 , 国民 阅读 率 从 6 O . 4 %下 降 到 了 教 育 中最重 要 的基 础活 动 ,我 国 中小学 虽然 也 开设 阅读 课 ,但 大
全民阅读立法的战略意蕴与推进策略
全民阅读立法的战略意蕴与推进策略*□文│应超予*本文研究过程受到浙江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资助十余年来,全民阅读活动由浅入深,由部门倡议到国家战略,由小范围行动扩展到全国性立法保障,政府及民众对于全民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愈发深刻,意味着我国已经把促进全民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质量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国家的重要立法规划。
[1]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正确把握全民阅读立法的战略意蕴,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更好落实的根本保障。
一、全民阅读的现实意义从全民阅读的性质来看,阅读是使一个国家文明进程加速推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阅读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理性认知行为,具有十分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2]这说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抑或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民众如果缺乏对阅读的兴趣,肯定要落后于世界文明进程,因此提倡阅读、尊重阅读是当代国家进步发展的应有之意。
从全民阅读的受众群体来看,阅读作用主体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帮助更多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其人文修养和文化品位。
[3]从全民阅读的效果来看,阅读是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传承,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
[4]由此可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实现国家文化复兴意义深远。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6岁以上人口初中以下学历占比仍高达74.3%,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率仍高达5.28%,文盲数量巨大。
这些都表明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水平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不匹配。
但提高国民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漫长的教育、引导、积累的过程。
尤其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需要以保障阅读权利、促进私人阅读、提升国民整体阅读水平为目标有序推进。
因此,在政府主导和社会支持下调动全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政府层面、法律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层层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保障所有人的阅读权利,进行全民阅读立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推动全民阅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推动全民阅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者:臧永清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08期在参加政协会议之前,针对推动国民阅读,我准备了一份提案,主要是对推动国民阅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第一,设立国家阅读节,多建一些开放性更强的小型公共图书馆。
第二,政府给国民购书以适当补贴。
原来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有书报费,现在企业的书报费只能是买书才报销。
我建议政府给些指导性的政策,让企事业单位能够把书报费恢复起来。
第三,建议设立国家阅读奖励基金,支持各类全国性的、区域性的阅读比赛,组织文化扶贫,鼓励作家、作者深入基层,为百姓讲书、辅导阅读。
我还建议由专门部门牵头,做各类国民阅读书单,引导国民阅读。
第四,建议设立国家畅销书奖,奖励内容与销量俱佳的畅销书。
第五,建议针对儿童阅读进行立法,保证孩子们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我认为党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国民阅读。
国民阅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文化。
而没有文化,国民的素质就很难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就不复存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日本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说中国正进入低智商社会,我希望这只是危言耸听,但我更希望把它当成警钟,敲醒我们,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坚实的基础,有能力反哺文化建设了。
推动国民阅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文化工程形式大于内容。
这些年,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做了很多文化惠民工程。
但对这些工程的落实,我认为在重形式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内容。
比如农家书屋工程。
建了很多农家书屋,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里看书的人很少。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进行认真的反思。
我们得看看给他们配的书是不是他们真的喜欢看的,文化含量怎么样?当初是怎么选的书?有多少是通过关系进去的?为什么出版社进去的书少,而民营书商的书却进去很多?怎么对文化惠民工程进行监管?第二,社会精英阶层阅读的缺失对营造浓厚的全社会阅读氛围很不利。
商务人士、政府公务人员、知识分子等,都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省直面试热点解析——全民阅读
省直面试热点解析——全民阅读在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全民阅读成为时下热点话题。
但是又受到传统技术的影响,许多碎片化的阅读又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这种阅读形式方便、快捷,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让全民阅读危机重重。
一、事件背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4年4月在京发布。
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而韩国人的数量要达到11本,法国人为20本,日本人为40本。
又据新华社资料,我国全国书店销售的书籍中,80%是各种各样的教材资料。
这意味着,当今中国,我们离“全民阅读”的差距还很大。
二、相关评论:评论1: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的阅读方式。
有外国人来中国旅行,咋一看,呀,中国人怎么这么勤奋好学,不管坐车还是候机,都低头在手机上阅读,可仔细一看,基本上是在玩游戏、刷微博。
如今以刷微博为代表的“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时髦青年的流行风景,我以为,大多数的微博,除了制造“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这些把无聊当有趣、并无多少内涵的网络新名词外,并不能提供多少精神养料。
试想想,一个微博作者,仅凭100多字,就能把他的思想系统地表达出来?你当自己写的都是唐诗宋词?而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前文化部长王蒙曾严肃地批评这种“轻阅读”现象:我们的精神养料如果都从100多字的微博上来,我们的智商会降到什么程度!那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完蛋了,我们就都变成了懒汉、傻子、白痴。
评论2:“没人逛街,不等于没人购物”——这是淘宝商城的广告语,它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网络时代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
同理,时代在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买书的人不多,不等于读书的人不多;图书市场不景气,不等于人们的阅读率低下。
推动全民阅读的支点在哪里
推动全民阅读的支点在哪里作者:魏英杰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4期魏英杰在“两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李克强总理为何那么看重全民阅读,并且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这个提问本身引来了一些疑问,比如有人认为,在时间如此宝贵的场合下,提出这个问题不合适。
这是一个颇有趣的现象。
质疑者或许认为,在记者见面会上,媒体应该围绕国家大事或者针对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发问。
但我就不懂了,难道全民阅读的事情算不上国家大事,或者不够迫切吗?这几年来的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 本出头,电子图书阅读量也就2本出头。
这是一个低得让人难以启齿的数据。
这还不说,多数人读了哪些书也是个问题。
至于阅读的重要性,总理在回答中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他是从三个层面来阐释阅读的作用和意义的:对个人来讲,用闲暇的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对社会来讲,全民阅读量的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和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话说到这份上了,难道“全民阅读”还不够分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实,当前更要紧的不是讨论全民阅读的重要性,而是该如何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
对此,我认为有两个重要支点,一者涉及如何拓展阅读的广度,另一者涉及如何抵达阅读的深度。
该如何拓展阅读的广度呢?应该说,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是逐渐形成全民阅读习惯的根本办法。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对阅读感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他的长期爱好。
而如果多数人都有阅读的爱好,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书香社会。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基础教育过程中,让人充分感受到阅读之美,培养人们对阅读的热爱。
在这方面,国内的基础教育发挥的积极作用少,反作用多。
这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育,不仅破坏了孩子对语言文字的亲近感,而且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刻板化的语文教材选文,让人无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全民阅读的实质是“经典阅读”
全民阅读的实质是“经典阅读”作者:姜妍来源:《卷宗》2019年第15期摘要:如今,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崇拜的一种风尚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全民阅读当中来,但是,全民阅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也正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全民阅读的实现效率,不仅关系到人们的阅读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阅读环境。
在经过对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调查之后,我们了解到,“经典阅读”才是全民阅读的根本目的,而推行全民阅读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阅读经典,本文对全民阅读的实质就是“经典阅读”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在全民阅读中融入经典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全民阅读;实质;经典阅读;融合;策略想要探寻全民阅读的实质,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全民阅读的阅读要求和阅读范围,我国有相关规划中曾对全民阅读有过这样的规定:全面阅读不仅要扩展阅读范围,还要提升阅读质量,其中,阅读内容是全民阅读工作的核心,而阅读内容的质量即经典阅读。
书籍是陪伴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东西,我们从不同的书籍中获取知识,增加人生阅历,阅读经典一直是激励我们面对困难的有效途径,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方式,所以,全面阅读一定要实现“经典阅读”。
1 经典与阅读相辅相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各个国家每年的书籍阅读量做过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犹太人的年书籍阅读量占据全世界首位,犹太人不仅阅读书籍的数量多,阅读的内容也以经典书籍为主,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不仅是“经典阅读”的体现,更是全民阅读体系的雏形,我国科举制度、古代私塾等均曾推起经典阅读高潮。
我国古今杰出人才的成长也都经过经典的熏陶。
仅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诞生的一大批文化巨人,如蔡元培、梁启超、严复、毛泽东、李大钊、鲁迅、张元济、于右任、胡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田汉、曹禺、齐白石、徐悲鸿、马寅初等人,他们都学贯中西,交汇融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世界文化。
感悟全民阅读
感悟全民阅读作者:郭晗喆来源:《课外语文·上》2018年第12期【摘要】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认识活动,在阅读各种类型文本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获取到各种类型的知识,并对自身的品格进行塑造,逐渐将自我的特征展现出来,并将自身的未来发展道路找寻出来。
从人一生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阅读实际上是人生当中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构成成分。
人的一生当中,应当将阅读当成内在需求,而不是将其当成一种短暂行为。
从某些研究及调查中可以发现的问题是,人其实非常喜欢阅读,阅读兴趣最为浓厚的时期正好是儿童时期。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所以,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培养应当充分地得到重视。
【关键词】全民阅读;青少年;阅读兴趣;培养;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一、全民阅读活动的产生背景在我国,青少年课业负担越发沉重起来的背景下,外部环境也逐渐发生一定变化,比方说网络和电子产品造成的冲击、社会浮躁的氛围等等,会对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造成一定影响。
在阅读转化成一种负担的情况下,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很多不良的阅读模式,诸如功利型阅读模式、浅层阅读模式以及快餐型阅读模式等。
这些阅读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对阅读水平做出保证,并且阅读者不会积极地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的深层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并弘扬“耕读传家”这一我国优良传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当中,为了能够在整个社会当中创设出来更为优秀的阅读环境,全民阅读活动应运而生。
二、对全面阅读活动的感悟依据青少年生理及心理发育特征来对青少年阅读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的问题是,学生一般都希望可以快乐阅读。
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有超过65%的小学生喜欢阅读,有6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他们喜欢的课外活动,有超过60%的小学生认为自己之所以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单纯是因为个人兴趣。
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阅读对于儿童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儿童的阅读兴趣自然就应当显得十分浓厚。
新媒体时代你会怎么读书?——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浅析国民阅读现况
新媒体时代你会怎么读书?——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浅析国民阅读现况
赵昭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自1999年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以来,我国国民对阅读作用的认知以及阅读兴趣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除此之外,阅读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方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掌上电脑,数码时代的人们开始把它们变为容量大且便携的虚拟书籍,网上阅读正在冲击传统阅读,越来越多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正逐年被广大国民所接受、认可.
【总页数】2页(P251-252)
【作者】赵昭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 [J],
2.论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之阅读深度指导——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说起 [J], 张杏;王迎红
3.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布 [J], 毕磊
4.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 持"读书越来越重要"观点占84%以上第四次全国国民
阅读调查初步成果发布 [J], 韩阳
5.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的破局与创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的破局与创新发展
赵哲
【期刊名称】《传媒论坛》
【年(卷),期】2024(7)7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图书出版行业来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也大幅提升了出版编辑工作的效率。
面对互联网时代及其附属产品的冲击,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但也蕴藏着新时代的机遇,在破局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不断探索。
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当下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及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破局之策与创新发展新举措。
【总页数】3页(P108-110)
【作者】赵哲
【作者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破局思维
2.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出版企业内容经营模式创新
3.新形势下国有图书出版企业发展的困境与破局
4.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图书出版的困局与破局之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全民阅读时代到全民写作时代_论世界_参与新闻_运动
对、 挑战、 批判那些传统媒体控制下的、 既定的、 制式的意 识形态,推出那些不被传统媒体列入议程的社会政治主 张,对传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重新评估,因而它们也被称 “ ( ( 、 地下媒体 ” 作是 “ 激进媒体 ” B5-8=52 F+-85) G.-+,9,0A.。 社区媒体 ( 有时候也被归类为另 H066A.8;I F+-85) F+-85) 类媒体, 因为某些社区媒体常常扮演 “ 非主流 ” 的角色, 传 播一些不受区域性、 国家性媒体所重视的团体观点。 尽管另类媒体的观点和视角站在主流生产的对立面, 但它们的生存方式还是参照主流媒体, 因而也不能完成近 用权革命。由于订阅数的限制, 无法吸引广告商和商业市 场的关注, 因而经费不足、 生存窘迫, 很难组织起经久而庞 大的运动来推广自身的观点。 所 有 这 些 困 惑 , 都 将 被 J! 世 纪 的 “ 参与新闻” ( /5,;8=815;0,I K0A,.52846) L H8;8M+. K0A,.52846 与 H8N8= K0A,C .52846 在字面意义上并无多大差异,而且在公共新闻向参 与新闻转变阶段, 两者概念也相互混用。 但是, 从时间上来 从内容上来看, 看, H8N8= K0A,.52846 出现较早; H8N8= O /A*28= 侧重于体系内部改造, 由媒介精英主导; 而 H8;C K0A,.52846, 8M+. O /5,;8=815;0,I K0A,.52846 强调体系外部变革,是反精 英主义的。 因而本文将 “ 译为 “ 公民新闻 ” , H8N8= K0A,.52846” 将“ 译为 “ 市民新闻 ” , 以示区别。 P 所打 H8;8M+. K0A,.52846” 破。 新闻传播科技、 媒体生存方式、 受众的教育水准与自我 意识, 以及信息的需求形态都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新运 “ “ 动已经处在爆发式增长阶段, 受众 ” 的概念遭到抛弃, 我 ( 们” 的概念以及 “ 我们媒体 ” 的概念正在成型。 Q+ F+-85)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聪明,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我 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还要自我, 我们知道该要什么。
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
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
文献阅读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国民,我们更加需要从文献中取得宝贵的知识。
然而,成年国民的阅读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在本文中,将探讨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和内容。
首先,要探讨的是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倾向于网络阅读,因为网络阅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此外,成年国民还倾向于阅读与自身技能、兴趣和实用性相关的文献,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也发动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鼓励国民多读书,注重文字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做好文献阅读准备,这也为成年国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其次要探讨的是成年国民倾向阅读的内容。
近年来,大众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社会时政、金融报导、文艺欣赏、社会心理等话题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大量出现使得许多成年国民开始倾向于阅读这类文献。
此外,由于网络资讯的广泛传播,许多科技、产业创新信息以及时尚生活的服务性文献也开始受到成年国民的青睐。
最后,还不得不提到电子书籍,虽然在文字文化传承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但电子书籍仍受到许多成年国民的欢迎,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多实时信息、多样化的阅读风格以及更加便宜的阅读价格。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确定,成年国民的阅读形式正在不断变化,他们越来越倾向于网络阅读,倾向于阅读与自身技能、兴趣和实用性相关的文献,也倾向于阅读涉及社会时政、科技创新以及时尚生活的
服务性文献。
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努力推进文字文化传承,让更多成年国民为文献阅读做好准备,以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数据均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 的历次“中 国 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http: / / research. cnnic. cn / 。
115
与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密不可分、同步增长的。仅就 目前全国 34. 3% 的互联网普及率而言,尚不及发达 国家普及率的一半,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① ,网民的 数量还将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继续增长。
2011 年 8 月 第 8 期 总第 210 期
理论学刊 Theory Journal
Aug. 2011 No. 8 Ser. No. 210
对国民阅读问题的时代性思考
赵哲
(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网络资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
考。网络数字化阅读给国民的阅读活动带来的影响是福是祸? 如何看待“阅读率”、“浅阅读”等问题? 借助大量调
查数据分析研究,我们认为: 阅读在革命中,“阅读革命”将带来阅读的普及时代。
〔关键词〕阅读率; 浅阅读; 网络阅读; 阅读革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3909( 2011) 08 - 0114 - 04
① 数据均来自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 8 次“全国 国民阅读调 查”。资 料 主 要 来 自 中 国 信 息 产 业 网 http: / / www. cnii. com. cn /20021218 / ca122559. htm; 中国 出 版 网 http: / / www. cnreading. org 等。
第四,网络和数字化阅读不是纸本阅读率下降 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网络媒体、数字阅读等新兴 传播方式的兴起,是造成纸本读者分流的一种原因, 但它绝不是主要原因。就我国目前的读者群而言, 大多数人 是 纸 质 阅 读 和 网 络、数 字 化 阅 读 兼 用 的 “双栖”阅读人,特别是对于学生、学者、专业技术人 员等读书人而言,更是这种“双栖”阅读人。那种只 使用网络、数字化阅读方式而不阅读纸质文献的人 很少,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08 年的调查显示,仅 占全国成年人的 2. 8% 。可见,在目前的国民阅读 行为中,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并行不悖,两者之间有 极大的交互群体,网络化数字化阅读并不是造成纸
本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 所 2003 年、2005 年的调查,“没有时间阅读”是造成 国民纸本 文 献 阅 读 率 下 降 的 第 一 位 原 因,分 别 有 50. 6% 的人表示没时间读书,32. 3% 的人表示没时 间读杂志,另有 25% 的读书人表示读书时间也在减 少。占第二 位 的 原 因 是“没 有 读 书 的 习 惯 ”。 这 两 个原因恰恰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应对的方面。
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软实力 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阅读力 是指国民的阅读能力,即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的自觉 程度和实际能力。衡量阅读力的关键指标是阅读 率,即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公民中所占的 比例。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 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 和创造能力。随着网络资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手段发生 了极大的改变,传统纸本文献的阅读率明显下滑,人 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明显变化,这势必引起全社 会的关注和思考。
二、“浅阅读”现象解读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11 年 4 月发布的第 8 次“阅读报告”表明,2010 年国民互联网阅读率为 49. 9% ,比同期的图书阅读率仅低 2. 4 个百分点。 而在 2009 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还高出互联网阅读 率 9. 1 个百分点( 参见表一) 。可见,互联网正在日 益成为可以和传统纸质阅读不分仲伯的主流阅读方 式之一。
其次,阅读活动具有多样性,当代国民综合阅读 率呈上升 之 势。 阅 读 学 认 为,“阅 读 活 动 是 读 者 从 文献( 记录有知识的载体) 中获得并运用信息与知 识的社会实 践 活 动、心 理 过 程 与 生 理 过 程”[1]( P1) 。 可见,阅读活动的核心是从文献中获得并运用信息、 知识,但是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生 理和心理参与其中的体验行为。今天,记录有信息、 知识的载体形式已较过去有了极大的丰富。当代阅 读行为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文献,还有各种物理介
第一,阅读的深浅是由阅读目的决定的。阅读, 是人的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和实施过程,是由阅读 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自我调控的。根据阅读者的 动机和阅读的功用,阅读可大致分为理解性阅读、记 忆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 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浏览性阅读等多种类型。显 然,不同的 阅 读 类 型 要 求 付 出 的 阅 读 时 间、阅 读 智 力、阅读深度是不同的。就个体而言,每个人的阅读 目的因时因事而不同,要求的阅读深度自然不同,因 而不能要求每次阅读都必须是深度阅读,个体自然 会主动选择和自主调节。就群体而言,由于人的教 育背景、职业要求、修养爱好等等不同,阅读目的和 行为选择也会产生层次或类别等方面的差异,显然 不能要求每个人的阅读都必须是深度阅读。就社会
这种趋势,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 称“网络报告”) 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该研究是针对 6 岁以上居民的上网行为进行的综合调查。据 2011 年 1 月公布的第 27 次报告显示,截至 2010 年 12 月 我 国 网 民 规 模 达 到 4. 57 亿,互 联 网 普 及 率 达 34. 3% ①( 参见表二)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2002 年 至 2010 年的 9 年间,我国的网民数量持续增长,每 年至少保持着 18% 以上的增长率,9 年间平均增长 率达 34. 87% 。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也高速增长,从 4. 6% 跃升到 34. 3% ,9 年间增长了 29. 7 个百分点,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33% 。可见,网民的数量增长是
———
2007 ——— 73. 8% 58. 4% 48. 8% 44. 9% 19. 3%
2008 69. 7% 63. 9% 50. 1% 49. 3% 36. 8% 24. 5%
2009 72. 0% 58. 3% 45. 6% 50. 1% 41. 0% 24. 6%
2010 77. 1% 66. 8% 46. 9% 52. 3% 49. 9% 32. 8%
一、国民阅读现状透析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连续开展了“全国国民阅 读调查”,通过对我国 18—70 周岁国民的抽样调查 展开研究。自 1999 年至 2011 年共进行了 8 次调 查,发布了 8 次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阅读报告”) 。 从这些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 在 1999 年为 60. 4% ,之后几年连续下滑,2005 年达 到最低点 48. 7% ,下降了 11. 7 百分点。这之后略 有回升至 2010 年的 52. 3% ,与 1999 年相比,11 年 间国民图书阅读率下滑了 8. 1% ① ( 参见表一) 。这 不免让国人唏嘘,我国的图书阅读率在下降。
34. 3%
互联网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语境的数 字化多媒体阅读方式,必然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文 献阅读方式的优势,也会带来自身的问题。由于网 上内容庞杂,层次良莠不齐,资讯、娱乐、商务和互动 功能强势,致使许多“网上冲浪”的读者普遍存在浏 览多思考少、娱乐多学习少、聊天多钻研少的现象。 这类现象往往被诟病为网络阅读的弊端,被一些学 者概括为“浅阅读”( 浅薄阅读) ,总结为快餐式、跳 跃性、碎 片 化 的 阅 读 模 式 而 加 以 谴 责。2005 年 的 “阅读报告”就曾指出,这种与讲求思考性的深层阅 读相对的“浅阅读”模式已占很大比重,并正在成为 国民阅读的主流。笔者认为“浅阅读”并不可怕,可 怕的是止于“浅阅读”。
表一: 1999—2010 年国民各种媒介阅读率对比表
调查 综合阅 报纸阅 期刊阅 图书阅 互联网 数字媒介 年份 读率 读率 读率 读率 阅读率 阅读率
1999
60. 4% 3. 7%
———
2001
54. 2% 7. 5%
4. 4%
2003
——— 51. 7% 18. 3% 8. 3%
2005
——— 55. 3% 48. 7% 27. 8%
第三,国民的阅读习惯正在变化,阅读普及时代 正在到来。通过对比表一各种文献阅读率的数据消 长可以看到,与报纸、期刊和图书阅读率持续下降的 趋势相反,11 年间国民的互联网和数字媒介出版物 的阅读率却高速攀升。互联网阅读率由 1999 年的 3. 7% 上 升 至 2010 年 的 49. 9% 。11 年 间 增 长 了 46. 2个 百 分 点。 数 字 媒 介 出 版 物 的 阅 读 率 则 由 2001 年的 4. 4% 上升到 2010 年的 32. 8% ,上升了 28. 4 个百分点。互联网和数字媒介出版物阅读率 的高速增长现象,说明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正在发 生着明显的变化,阅读形式和选择日趋多样化。可 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和数字媒介出版物 阅读率还将继续走高,达到并超过图书阅读率。客 观地说,这种变化虽然伴随着纸质文献阅读率的下 降,但重要 的 是,它 并 未 导 致 国 民 综 合 阅 读 率 的 下 降,反 而 带 来 了 上 升 的 趋 势。 笔 者 认 为,从 本 质 上 看,互联网和数字化阅读只是阅读方式和文献介质 的改变,而非阅读的衰亡。随着互联网日益走入千 家万户,互联网阅读的即时性、便利性、自主性,必然 带来阅读活动的社会性普及。
质文 献 包 括 各 种 缩 微 胶 卷、胶 片、磁 带、磁 盘、光 碟 等、数字化文献、网络在线文献、实物文献包括各种 文物、工艺品、书画作品等可供阅读。与古代相比, 当代信息存储介质的丰富和传播阅读手段的便捷, 已使得当代人的阅读范围和阅读形式极大丰富,国 民的阅读量也远非过去的人们所能比。因此,单以 “图书阅读率”难于全面说明当代国民的阅读状况。 近几年,“阅读报告”追踪统计国民纸质文献出版物 和新技术文献出版物包括互联网、电子音像、数字媒 介的阅读率( 参见表一) ,经过加权折算,可以说明 国民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的一般状况。总体而言, 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高达七成左右,且呈上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