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一、拨弦:拨同弦变换位置,衔接快慢停动调换。
一二、按弦:按前三弦即定位,按中三弦均当指法。
三、滑弦:滑弦特点要用清,触弦敏捷拨音变换。
四、勾弦:勾弦起伏要牢记,按音有力立成弯侧。
五、挖弦:挖弦汇合音乐表现,多情柔婉即可精彩。
六、捶弦:捶弦两支间彼此联,变化节奏调威仪仗。
七、翻弦:翻弦清爽连接美景,听取内容更具意义。
八、突弦:突弦技法有节奏感,此时把弦拉怎么看。
总而言之,扬琴八大技巧是拨弦、按弦、滑弦、勾弦、挖弦、捶弦、翻弦、突弦。
拨弦要拨同弦变换位置,衔接快慢停动调换。
按弦要按前三弦即定位,按中三弦均当指法。
滑弦要用清暗调,触弦敏捷拨音变换。
勾弦起伏要牢记,按音有力立成弯侧。
挖弦要汇合音乐表现,多情柔婉即可精彩。
捶弦两支间彼此联,变化节奏调威仪仗。
翻弦清爽连接美景,听取内容更具意义。
突弦技法有节奏感,此时把弦拉怎么看。
这篇内容,教你如何高效背谱!

这篇内容,教你如何高效背谱!背谱,绝对是学习钢琴的必经之路,虽然对于初学者来看,我们的曲目很浅,背诵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如果不在初学强调背谱的方法和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在未来挑战越来越难的乐曲时,就会出现问题。
良好的背谱习惯,可以使你在演奏的时候丢掉“拐棍”,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表达乐曲的内容。
就像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家、钢琴教育家——赵屏国教授曾经讲过的:“只有当你学会一首曲子并把它背下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忘记,并且不但在技术上是熟练的,而且还能够弹出乐曲的内容,享受到它的感情,尝得到它的味道,这样的曲子才能够称之为是学会了,否则只能说是摸过了一些曲子”。
1霍夫曼的背谱方法约瑟夫·霍夫曼是波兰著名钢琴家,他曾具体谈到实践中的背谱环节,他的方法是分析乐曲的织体形式和风格先读谱,准确地弹奏若干次。
然后停止弹奏,在脑海中描绘乐曲的进程冥想记忆。
阅读遗忘的部分读谱记忆,以便再次获得完整的记忆⋯⋯倘若不行,则离开钢琴重新默读乐谱再读谱记忆。
这里面蕴藏了几种基本的记谱方式:分析记忆、弹奏记忆、冥想记忆、读谱记忆。
这是约瑟夫·霍夫曼认为行之有效的记忆方式,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弹奏记忆弹奏记忆或者称动作记忆,是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会用到的方法。
练习不断反复,会使手指熟能生巧,从有意识渐渐转为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
这种手指的习惯性趋使,确实有助于钢琴演奏中的记忆,也成为最基本最常见的背谱一环。
但若过于依赖这种动作记忆,则是危险的。
如果关于整个乐曲的记忆单纯建立在肌肉动作的基础上,那么倘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其中某一连接突然断裂,则往往容易发生头脑一片空白,难以继续下去的意外。
因此,和其他背谱方式相配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键盘记忆如果说弹奏记忆主要是从手指的惯性角度来谈,那么键盘记忆则是更多的融合了视觉的效果不少演奏者是将视觉的旋律线条,转化为手相对于键盘的不同位置来记忆的。
这种特定键盘位置的记忆,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而得以在脑海中、在记忆动作里刻下痕迹,渐渐习惯成自然而巩固下来,以至于一看到乐谱的某段旋律,就自然地联想到琴键上的手指方位,这对音乐的贯连和演奏的准确有重要意义。
扬琴基本演奏的方法

扬琴基本演奏的方法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
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
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扬琴基本演奏的方法,以方便大家参考。
演奏动作,是在手臂配合下,以腕指关节为活动的中心,采用拇.食.中三指持笕法,依靠手腕伸屈,转动和手指捻动.上托相结合来完成(通常简称“腕指结合法”或“指腕结合法”)。
从臂.腕.指三者的关系来讲,一般以手腕为主,手指以及手臂为辅。
整个演奏是一个臂.腕.指节节带动,有机配合的协调动作。
就力学特征而言,各部位骨骼在肌肉拉力作用下系作杠杆运动。
其动力性力量和琴笕的弹性.重量及运动加速度构成的合力,最后集中于手指(动力作用点在拇指和食指的交接处。
)作用键头,形成一个力的'聚集点弹击琴弦。
琴笕是以腕关节为圆心,在立体空间作略呈外斜的上下半圆弧线运动。
演奏时,各部位应在保持整体感和自然松驰的基础上,两臂下垂,两手向前平伸,自肘关节一手指一笕头呈直线状态。
肩.肘.指关节与其相邻的骨骼之间应当形成方便演奏的最佳角度。
在演奏中:1.臂主要负责调整手和腕的击弦位置(上臂作纵向前后移动,前臂作纵向前后,横向左右移动。
)配合手和腕作一些幅度较大,力度较强的弹奏动作。
应当尽可能减少前臂的上下活动。
2.腕的伸转可概括为类似于“甩”一即象甩鞭子那样一触即发的动作。
转动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不30超过度),两腕水平间距不宜过宽,动作要灵活有力,防止出现“搁弦”.“剜弦”.“前戳”.“后拉”.“平压”和“斜噼”等现象。
3.手指持笕,是以拇指第一节的中心部位罗眼),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的中部触笕,手型要自然。
拇指和食指的感觉要敏锐,捻动应灵活,这对音质.音量.控制音色.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指上托系由无名指和小指同步配合,该三指应自然弯曲,相互贴近,托笕富于弹性,并与击弦运动保持频率相等。
扬琴训练中简谱识谱与五线谱识谱的差异对比

扬琴训练中简谱识谱与五线谱识谱的差异对比扬琴训练中简谱识谱与五线谱识谱的差异对比本文关键词:线谱,扬琴,简谱,差异,训练扬琴训练中简谱识谱与五线谱识谱的差异对比本文简介:第一章扬琴训练中教学用谱的识谱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器乐的发展发生了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变革。
民族器乐已经开始真正意义上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各民族器乐乐种都空前发展起来,如二胡、竹笛、琵琶等。
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前,扬琴也伴随着民族器乐的发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与重视。
同时,扬琴演奏艺术扬琴训练中简谱识谱与五线谱识谱的差异对比本文内容:第一章扬琴训练中教学用谱的识谱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器乐的发展发生了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变革。
民族器乐已经开始真正意义上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各民族器乐乐种都空前发展起来,如二胡、竹笛、琵琶等。
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前,扬琴也伴随着民族器乐的发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与重视。
同时,扬琴演奏艺术也受历史阶段的影响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扬琴的训练与演奏中,无论是从识谱演奏还是到新作品的创作,扬琴艺术已经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国内的扬琴大师也相继走向世界音乐舞台,将我国的扬琴艺术带向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中西结合的形式,因此,在扬琴训练中运用五线谱演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五线谱的训练学习中,五线谱的运用大体为固定调唱名法,由于扬琴属于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古代扬琴的演奏民族器乐的演奏基本为旋律性演奏。
因此大量的乐谱属于口传身教,流传至今,我国的民族音乐恰恰都是首调唱名法,基本是识简谱演奏。
对于初学扬琴的人来说,首调演奏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作为专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运用五线谱来演奏音乐。
在扬琴演奏中的分解和弦,简谱的表述则是135135,而五线谱的蝌蚪文则将它表述的淋漓尽致,一目了然,不会因为高低音而影响演奏的准确性,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扬琴训练中,简谱和五线谱的运用孰轻孰重,本人对各大音乐院校、综合院校、艺术团体进行了识谱现状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一.初学者以及业余社会艺术团体在扬琴训练中教学用谱的使用现状本人在与北京市、上海市、吉林省、福建省扬琴专业的教学老师交流与沟通中了解到:初学扬琴者以及社会团体使用简谱教学与演奏。
浅谈扬琴作品《土家摆手舞曲》的演奏及其中技法

浅谈扬琴作品《土家摆手舞曲》的演奏及其中技法作者:周霜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该曲谱本身的理解来描述音乐本身,以及乐曲中所需要的技巧来浅析全曲。
对于所演奏乐曲技巧的展示和情感的表达,就要对乐曲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曲目风格、文化及创作背景,体会作曲家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关键词:乐曲理解;弹奏技巧;情感扬琴,又叫“洋琴”,“洋”取外来之意。
由中东、波斯古国传入中国,进入中华大地之后,经过本民族文化的渗透、融合及演变,最终融入中国音乐体系,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扬琴的演奏形式也变的丰富起来,由原有单一的伴奏演变成了独奏和合奏等形式,并不断在地方民族音乐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形成代表地方演奏风格的扬琴流派,并相继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来诠释流派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流派的艺人开始创作其乐曲,具有流派风格的乐曲由此诞生,充分表现其地方艺术特色。
主要流派有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和东北扬琴;也有其他少数民族风味的扬琴音乐,如:采用藏族民歌音调和踢踏舞节奏特点所创的《拉萨行》,采用湘鄂边界土家族民歌音调和摆手舞的节奏特点创作的《土家摆手舞曲》,以及具有新疆风格的《天山诗画》等等。
本文将《土家摆手舞曲》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一、创作背景《土家摆手舞曲》是由王直先生和我国当代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改革家桂习礼先生合作完成的,取材于湘鄂边界土家族民歌音调和摆手舞的节奏特点,以悠长的旋律和欢快的舞蹈节奏创作出的一首优秀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风土人情。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语叫“舍巴”或“舍巴巴”,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
摆手舞主要流传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流域,以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
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二、结构特点该曲采用五声羽调式音阶,以“羽、宫、角”三个音为主。
浅论钢琴演奏中的背谱方法

浅论钢琴演奏中的背谱方法作者:翁洁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摘要:背谱演奏是体现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也是表达音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方式。
本文论述了钢琴演奏中背谱的几种方法,就如何提高背谱能力进行探讨,总结正确及适当的方式进行练习。
针对练习曲、奏鸣曲、复调等主要体裁曲目应如何背谱提出建议。
关键词:背谱;记忆;方法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01-01一、记忆的几种方式(一)分析综合记忆分析综合记忆是以理性的分析作为背谱的基础。
分析的内容有曲式结构分析,和声进行,织体对位,音乐主题,表情记号等等。
如果演奏者能对曲子的细节了如指掌,那么,头脑就会用比较理性的方式去记住谱子,在弹奏时也不容易会出现错误了。
(二)乐谱形状记忆每首乐曲的谱面都有自己的“形状”。
许多钢琴家都能把乐谱上所记载的一切记在脑中,能把乐谱“默写”出来.能在演奏中“看到”乐谱上的一切。
谱形记忆是背谱的基础之一。
(三)听觉音响的记忆这是将效果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用耳朵和音响可以把肢体与其所产生的效果结合起来,心中想着音乐,可以帮助手随之做出正确的演奏动作。
(四)位置动作触觉记忆这是将肌体作为记忆的主要依据。
触键时手的状态,用力的习惯,乐曲的弹奏动作所形成的整体线路,以及手指的间隔等许多感觉,都会进入背谱的记忆中。
但是,有的人从不依靠理性分析背谱,而仅仅在不断重复的练习过程中,使肌肉产生记忆,靠肌肉的“全自动”动作来背,这种方法是极其容易出毛病的。
二、如何通过强化正确练习方式来使背谱更好的进行(一)背谱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过好识谱关。
良好的读谱习惯从始至终都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指法问题,如果平时不重视谱中的提示,而是随意地、不固定地选择指法,一旦进入考场、登上舞台,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中,由于平时的记忆不一致,记忆信号就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演奏失败。
因此,严格,细致地读谱是准确背谱的必要前提。
我国常用的记谱法

我国常用的记谱法中国常用的记谱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简谱:简谱是一种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表示音符的记谱法,也称为数字简谱。
它包括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形式。
2. 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用其他辅助手段来表示节奏。
中国特有的是宫商谱、律吕谱、工尺谱及锣鼓谱。
3. 方格谱:方格谱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图最右边一行注律吕字样,每格代表一个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个相对等长时值单位。
4. 奏法谱: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
5. 工尺谱: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合、六、五、乙的七个字来表示如现代的多、来、米、发、索、拉、西,在工尺等字的右边加单人旁来表现高音,用字的最后一笔加撇来表示低音。
6. 琴谱:琴谱是用文字将古琴曲的定弦法、弹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记录下来。
7. 燕乐半字谱:燕乐半字谱所用的符号大多形似半个汉字,多用于记录燕乐。
8. 弦索谱:弦索谱是一种指位谱,原理与今吉他指位谱相似,至今已失传。
9. 管色谱:管色谱是一种音位谱,最初可能是管乐器指法符号的演变。
10. 俗字谱:俗字谱即工尺谱的前身,姜白石《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旁谱”、张炎《词源》中的“管色应指字谱”和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指法谱”等都属于俗字谱。
11. 律吕字谱:律吕字谱使用十二律吕名记录曲调中各声音高的一种记谱法,我国曾用此记录雅乐,目前仍广泛用于日本和韩国。
12. 雅乐谱:雅乐谱是明代记载祭祀孔子所用的音乐的曲谱形式。
13. 曲线谱:曲线谱是用曲折的线条来记写曲调进行的乐谱。
14. 央移谱:央移谱是藏传佛教使用的曲谱,是在七条平行线上划出各种曲线组成的一种曲谱。
15. 查巴谱:查巴谱是一种在方格中划曲线的曲谱。
16. 锣鼓经:锣鼓经是一种打击乐的曲谱,也称为“锣经”、“锣鼓谱”和“法器谱”等。
这些是中国常用的记谱法,每种记谱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音乐形式和乐器选择合适的记谱法进行记录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一、默契神话:把弦下拉到调和,找准把弦索拨出声音。
二、连奏特技:看清图样踩平小节,让把弦扬眉作表情。
三、旋律起舞:低音几把搭上去,中音索要松不要紧。
四、彩饰精致:不忘把弦要放宽,小指画圈勾取响亮。
五、编配节奏:难把弦,不怕只要移跳,让拨弦不断在飞舞。
六、弹奏自如:展开把弦,发挥多少吉他弹,不自觉节奏就跟着你。
七、立体结合:多结实,音乐紧密结合,只有拨法正确听到音乐的感觉。
八、自由抒情:入耳的旋律,暗藏的诗情留在心里,把每个把弦拨出エ色。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二节 音符、休止符及其写法
• 一、在音乐中,用来记录音的进行的符号, 叫做音符。 • 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三部分组成。
• 全音符,一个圈,二分音符加符干; • 四分音符黑符头,加个符尾短一半。
• 音符可分为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两种: 1.单纯音符:又称基本音符,常见的有:
由音符的产生过程我们看到这样一 个规律:从全音符到六十四分音符,每 一个较大时值的音符与离它最近的较小 的音符的时值都是2:1的关系。
• 2、F谱号:谱号的两个小圆点夹住五线谱的第 四线,就称为低音谱号,表示第四线的音位是 小字组的f
• 3、C谱号:是一种种类较多的谱号,它可以把 中心点记在任何一条线上,中心点对到哪条线, 该线的高度均为小字一组的c
第四节 谱表
• • • • • 标有谱号的五线谱叫做谱表。 1、标有G谱号的叫G谱表,又称高音谱表。 2、标有F谱号的叫F谱表,又称低音谱表。 3、标有C谱号的叫C谱表,又称中音谱表。 以上三种谱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变换使用; 可以单行使用,也可以双行或多行联合起来使 用。 • 两行或多行联合起来使用的谱表要用“连谱号” 连起来。 • 连谱号分为“起线”和“括线”两种,而括线 又分为直括线和花括线两种
谱号是用以确定五线谱上音级名称和高度符号。 常用的谱号有三种: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谱号的中心点在第二线上,确定该线上的音 高为g1,所以叫做G谱号。由于经常被高音乐器或人声 的高声部所使用,所以,又称为高音谱号。
在高音谱号的上方加一个8字所构成的谱表,演奏时要 移高八度。 在高音谱号的下方加一个8字所构成的谱表,演奏时要 移低八度。
的谱表与伴奏乐器使用的大谱表组合起来,称为 联合谱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连接同类乐器。
背谱的技巧

背谱的技巧
作为AI,我无法亲身体验演奏乐器的技巧,但是据我所知,
背谱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熟记和弦:在进行吉他、键盘等乐器的弹唱过程中,熟记和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大量练习和弦的排列组合,将和弦记忆在脑海中,可以在背谱的时候快速定位和弦,并顺畅地弹唱。
2. 熟记旋律:背谱的关键是将旋律记忆在脑海中。
通过仔细听歌,反复弹奏和练习,可以逐渐熟悉旋律的节奏和节拍。
3. 模拟演奏: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试着模拟演奏,即用手指或者嘴巴发出声音来模拟弹奏的效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旋律和和弦的配合方式。
4. 练习分段:对于较复杂的曲子,可以将整个曲子分为若干小节,逐个练习,逐个攻克。
当每一小节都练习好了,再将其拼合起来,一步一步地完整演奏出来。
这一技巧对于提高整体演奏的流畅度和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5. 练习节奏感:要想背谱演奏得好,除了掌握旋律和和弦外,节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多听些有节奏感的音乐,如流行、摇滚等,帮助提升自己的节奏感。
在平时练习时,也可以通过节拍器等工具,锻炼自己的节奏感。
乐器演奏者怎样准确背谱

乐器演奏者怎样准确背谱乐器演奏有时候是没有条件或不允许看谱的。
这种情况下你能准确背下谱子演奏好乐曲吗?事实上是有的可以有的还不行。
不是么?部分演奏者、参加考级的学生,常感到乐谱不好记,其结果不是丢三落四就是把谱子记错。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没掌握好的记忆方法,二是乐曲练习太少,三是个人记忆能力较差。
在这,我们着重谈谈好的记谱方法。
要把一首乐曲准确记忆下来,一定不要不假思索地机械地去背,那样的记忆是不持久不牢靠的。
一曲谱子在手,不管是小提琴谱、钢琴谱还是其它乐器谱,先要搞清楚它的曲式结构,比喻是回旋曲、奏鸣曲还是变奏曲,或者是单段体、二段体三段体等。
如果是变奏曲,又变奏了几次。
还有,假如是钢琴电子琴手风琴谱,它们左右手分谱各自怎样,单手有没有多声部,相互之间存在哪些和声、对位关系,等等。
所有这些都要事先整体把握。
只要你先记住乐曲结构,以及段与段的关系,就完全能够避免演奏中漏掉整个乐段的现象。
其次,要善于分析乐句,找出关键乐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根据乐曲主题,思考其发展线索与脉络,就是说,你演奏的旋律主线,在你心中要十分清晰,不能有任何的含糊。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懂一点作曲知识,这也和前面谈到的曲式结构紧密相连。
一首结构复杂的乐曲往往有多个主题,有多少个主题一般就有多少个段落。
以主题为中心展开的段落,有的会再现有的不会再现,而再现段有的有变化有的又没有变化,对于这些事先也要做到胸中有数,否则也会出现演奏上的错误。
再次,乐曲中的反复也要注意,是局部小反复还是从头大反复,它们的反复又各有几次,方方面面都摸透了,就可以获得演奏上的最大成功。
对乐曲结构了如指掌后,剩下的事情显然就是有条有理地进行练习了。
对乐曲不厌其烦地加以反复练习,肯定也能加深和强化记忆。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嘛。
但是,必须结合上面谈到的内容加以思索地去练习。
顺便指出,篇幅短小结构简单的乐曲一般不存在记谱难的问题,所以,以上谈的都是针对复杂的乐曲。
关于如何记忆曲谱,很多琴友都觉得这些方法很好用

关于如何记忆曲谱,很多琴友都觉得这些方法很好用有很多初学琴在学琴的时候都是忘了调子,忘了指法,基本是弹第2段又把第一段给忘了,还有记了指法忘了位置的情况,怎么才能快速记住曲谱呢?要说方法经验呢,也都是筝友们自己在练习时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大家们的经验。
一、分小节记忆会更快分小节记,左右手先分开练,然后再一起练,分小节记得快啊,可以唱谱,弹的时候跟着唱,也记得牢啊,一边弹一边唱就很好记了,我觉得弹着弹着就记着了,我就是那种可以哼调调、但是背不出谱,但是手弹的步骤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补充:这个是肌肉记忆法),弹唱老师每次这么说,先唱一遍节奏对了才可以弹,练的时候心里默默唱谱慢慢就记住了。
就我来讲,先背整曲肯定不现实,当然先把整曲浏览一遍或唱一遍还是不错的。
具体到练的话,首先是要把每个音的弹法练熟,应该达到看见谱子中的某个音就能直接反映到手下的某根弦,这个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多多熟悉。
二、试着把整曲弹一遍当看到谱就能反映出弦的时候,可以先试着把整曲这样边看边弹得顺一遍,遇到太难的技巧可以先放一放,这样将整曲都过一遍之后,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再逐句练习。
其实不必刻意去记谱或调子或指法,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体的,当弹得次数多了习惯了,那么当你整曲演奏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弹的时候心里想到的并不是谱子或是指法了,真正一首熟悉的曲子,坐下弹的时候,可能只是由于习惯而知道下一个音应当弹哪根弦。
就像我已经很多年没弹过琴了,可是现在拿到琴,还是可以反映出从前弹的很熟悉的曲子的某几个段落,尽管我已经不记得具体的谱子了。
弹琴说到底就是要靠熟练,熟能生巧嘛,练得时候也许有点郁闷,但总可以练熟的,熟了几首曲子之后,就会有乐趣了。
多多练习吧,加油。
记谱需要你对曲子的熟练,熟练就靠你平时在练习的时候就跟着旋律哼唱,不需要你唱出来,只要在心里跟着唱就行了,这样一来你就会有旋律感觉了,而不是死记出来!三、先识谱再背谱在老师那上课是这样的,先识谱,也就是把要弹的东西先在琴上弹出来,然后老师指出错误,再说一下要点,然后就这样练一阵,时间长短按照自已情况,等练熟了再背谱,这样的话因为弹熟了的关系背起来也方便,而且不容易错。
扬琴演奏技巧与指法细节

扬琴演奏技巧与指法细节在扬琴演奏中,技巧和指法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决定了演奏的质量和表现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扬琴演奏的技巧和指法细节,帮助读者掌握这一古老乐器的精髓。
一、姿势与手型扬琴演奏的正确姿势和手型对于指法准确性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首先,坐直身体,保持良好的姿势。
双脚平放在地上,背部挺直,肩膀放松。
手腕应该自然地悬挂在琴弦上方。
手指要保持略微弯曲的状态,以便能够更好地触动琴弦,并保持手指的敏感度和灵活性。
二、琴弦的按压与弹奏在扬琴演奏中,按压和弹奏琴弦的方式对于音色和音准有着重要影响。
按弦时,应该用指尖的肉体部分,而非指甲。
指尖与琴弦之间形成90度的角度,轻轻地按弦,使琴弦与品传导的声音清晰而准确。
弹奏时,应该注重手指的灵活性和放松度。
用手指的指腹来弹奏琴弦,将力量集中在触动点上,形成明亮而丰满的音色。
同时,在弹奏过程中,手指应该保持柔软和放松,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指关节的疼痛和手指的僵硬。
三、滑音和颤音技巧滑音和颤音是扬琴演奏中常用的技巧,用于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滑音指的是在两个音符之间通过滑动手指在琴弦上产生音程的变化。
在演奏滑音时,应保持手指与琴弦的接触,保持一定的力度和速度,确保每个滑音都平滑流畅。
颤音是在一个音符上以快速的频率来来回回震动琴弦,产生音色上的细微波动。
在演奏颤音时,要保持手指的柔软和放松,随着乐曲的节奏和情感来调整颤音的速度和力度。
颤音应该稳定、均匀,不应过于激烈或拖沓。
四、掌握琴键和音阶扬琴演奏中,正确地掌握琴键和音阶是关键。
在演奏音阶时,要保持手指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不变,以确保每个音符都有准确的音准。
同时,要注意手指的协调运动,避免出现打错键或音符不连贯的情况。
五、有效使用左手和右手在扬琴演奏中,左手负责按弦和形成和弦,而右手负责弹奏琴弦和产生音色。
左手应该灵活地移动,准确地按压琴弦,形成清晰的和弦和音符。
右手则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力度感,用手指的指腹快速地弹奏琴弦,产生丰富的音色和韵味。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扬琴八大技巧口诀
一、和弦用力,三个弦,开索弦拍,其它三弦放。
(备注:和弦用力即在发出声音时,手指要放力,其中的三个弦放力有分差,开索弦拍的要比其它三弦用力大)
二、弓弦三六九,力度轻重分明;此后手随琴,不发声动索拍。
(备注:弓弦里的三六九对应1-9号弦,力度分明,也就是说弓弦里1-9号弦要有一定的区分)
三、当索弦不长,怎么吹它气壮;上手弦先调,再按索弦不忘。
(备注:索弦不能太紧,要控制好意气)
四、“前前后后”必记口诀,索弦与上、下对比,壮力运使定位无虞。
(备注:运用“前前后后”口诀可以很好地控制力度)
五、日日练琴,手法准确;字字念歌,唱得清新。
(备注:日练琴可以提高琴艺,字字念歌可以提高歌唱技巧)
六、掌握精神,歌唱不迟;定义音乐,神气融洽。
(备注:掌握精神意思是唱歌或者演奏时要有精神,定义音乐表示要把音乐表现得更加生动精彩)
七、四美音节,节奏将歌编织;节拍准确,唱得欢快。
(备注:四美音节指的是长音、短音、轻音和重音,节拍准确指的是歌曲的节奏要准确)
八、调弦时聪明,以缓入紧;调音时小心,以柔为美。
(备注:调弦时要慢慢的用力,调音时要小心,柔和的音质才比较好听)。
扬琴演奏中的乐谱记忆原理与有效性策略研究

通过视觉记住轮竹敲击的位置 ; 听觉记忆 的效率 非常高 , 但
同 时它 要 求 演 奏 者 的音 乐 听觉 十 分 敏 锐 ; 作 记 忆 是 在 反 动
扬琴上弹奏 出来 。乐谱的 回忆过程决 不是对过 去学习经验 的简单的再现 , 常动员 全部 的有关 经 验 , 它 经过 “ 选 ” 筛 才
深层次 的思 维加工 , 积极 把握材 料 , 分析乐 谱的 调式 、 并 和 声、 伴奏型等特点 ; 机械识记 是指人根 据材料 的外在 联系 ,
作、 表演 、 教学的重要传播 载体 。在实 践应 用上 , 它可 以将
音乐的诸多要素 , 如音 高 、 节奏 、 节拍 、 速度 、 度等等 准确 力 地纪录下来 , 为再 现音 乐 的标 准依 据 和“ 成 模板 ” 。因此 , 乐谱记忆就成为扬琴等器乐教学 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
程, 具有遗忘特征 。遗忘 使扬琴演 奏者识记 过 的乐谱在 回 忆时出现忘却或记忆错误。识记 过的乐谱要及 时和多次复
习才能获得稳定而扎实的记忆。
3 回 忆 .
回忆是乐谱记忆过程 中的第三个 基本 环节 。 回忆是指
经过 学 习 的 乐 谱 能 脱 谱 在 头 脑 中 准 确 而完 整 地 呈 现 并 能 在
一
识记是乐 谱记 忆过 程中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乐谱识记 有意义识记 和机械识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指有
一
、
乐谱 记 忆 原 理
定音乐理论基础 和演 奏经验 的演奏者在识记乐谱时进行
在扬琴等器乐教学 中, 乐谱 是记 载教 材 的重要工 具和
手段 , 它凝聚着人类千百年实践音乐 艺术的智慧 , 是音乐创
扬琴怎样视谱、背谱

扬琴怎样视谱、背谱扬琴怎样视谱、背谱在学习扬琴演奏的过程中,扬琴怎样视谱、背谱,一般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常常影响学习进度。
降低了练习的效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扬琴怎样视谱、背谱,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扬琴怎样视谱、背谱 1扬琴练习新的东西,自然要先看谱。
其基本要求是:读谱要精确,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有的学生就是看谱不细心,错误一大堆。
并由于错误的'印象在脑海里已先入为“主”,以后很难彻底改正,所以要求从一开始就保证准确地视谱。
扬琴视谱做到看清还要看精。
看清是着重于每个音、每个记号及各个段落部分,看精则是从纵观谱面的所有要求进行分析思考,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然后综合研究整体安排。
看精的前提是看清,若不看清就不可能看精。
看精不是一次能达到的,它需要反复多看几次。
看精不是只靠眼睛,而主要是靠头脑思考、分析研究作品内在精神。
看精将随着年龄的增长,修养的提高,特别是扬琴弹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可以说,看精是一种无止境的要求。
扬琴背谱弹奏是熟练程度的标志之一是上台演奏的需要,背谱之后可以全神贯注投入演奏,从而大大提高演奏的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对节奏、音色、力度、句段、旋律及声部进行仔细处理,呼吸和语气感等问题进行全盘考虑,这样才能真正演奏好一首乐曲。
背谱应是有意识地、积极地、从一开始看谱就为背谱做准备,边看谱、边记忆。
将谱面上的一切有如复印在脑海里一样。
背谱是理解乐曲、分析乐曲的过程。
头脑里应非常理智、清楚的反映音乐形象。
背谱应该做到从理性到感性。
当谱子背下来后,要充分地理解分析乐曲的结构及音乐形象。
当你在演奏时,不只是单纯地背奏乐谱,而是应该把作者的情感完全融化在自己的情感里,演奏出来的音乐应是内心的表达,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
看谱和背谱不是绝对的,背谱弹奏时仍然要随时重新看谱,以便加深记忆和理解,使自己融化到音乐里。
扬琴怎样视谱、背谱 21不要单独刻意地去背谱,要边练边记,2.练习时最好以两小节或四小节为好、不要太长或太短,3.练习时不要追求速度,可把速度放慢一些,主要是记谱子,4.找出曲子的基本规律比如快慢、转调、找出乐句,每个乐句表达的情感意思,5.视奏能比较流利的奏下来后,要开始试着背打,个别地方记不住时可看一下加深认象,时间长一点就记住了。
浅谈扬琴基础教育中五线谱运用的必要性

浅谈扬琴基础教育中五线谱运用的必要性摘要:扬琴基础教育在扬琴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扬琴基础教学中却并不是很注重五线谱的学习与运用。
五线谱是现今全球都在广泛使用记谱法,是为世人熟知的音符标记方式。
学生想要学好扬琴,必须在音乐理论各个方面打下基础。
如今,在专业院校中,扬琴演奏识谱多又为五线谱。
本文正是意识到了在扬琴在不同教育阶段五线谱运用程度的断层,现将扬琴基础教育阶段五线谱的学习与运用做各方面的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君参考。
关键词:扬琴;五线谱;基础教育一、近现代以来五线谱在民乐中的使用状况(一)近代提倡使用五线谱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在丧失独立的同时,也被迫与其它国家开始交流。
也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其体制代表的经济进步带来的新文化和同传统旧文化之间展开了较量。
中国的新音乐(包括群众性的进步音乐和学院的专业音乐)在这之中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
最早对学生进行五线谱教学的机构是中国的新型音乐社交团体。
并且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组织除了有唱戏自娱的“天韵社”之类外,还渐渐开始注重对音乐的培养和研究的新目标。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易韦斋,吕骥等一些音乐家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并对有关工作给予关注。
最突出的还属1933年江西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和实行,当时正是程懋筠正在音乐教育委员会出任委员。
“音教会”以“振兴民族精神,涵养爱国思想”为目标。
程懋筠当时比较关注对“固定唱名法”的介绍和推行。
当然,由于长期的社会动乱,声乐作品仍是人民最容易表达自己深厚情感的主要方式。
这使得20世纪前50年中国音乐大多用声乐创作把群众联系起来。
(二)现代大量使用五线谱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这使得民族器乐发展的条件大大优于战乱时期,得到了迅速而有特点的发展。
各个音乐院校普遍专门建立了民族器乐专业,大大促进了我国一直以来忽视的民间音乐的发展,并且使它们能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
扬琴演奏记谱法

扬琴演奏记谱法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
扬琴是*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扬琴演奏记谱法,以方便大家参考。
1、简谱记谱法造成扬琴相对固定音位的模煳简谱在区别音的高低时,运用的是在各音符上下方加小圆点,以表示音高变化。
由于简谱只有七个不同的音位符号,即“1234567”,一般转调时,除了在乐曲前面标示“1:C,1:D,……”以外,在记谱上毫无差别。
在此,C调的低音“1”与G调的低音“1”是同一个概念。
音组的不同、音区的差别以及各音区之间的特*,在演奏者眼里是不存在的,起码是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混淆。
这种现象,无疑造成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在音乐表现上的局限*。
2、简谱记谱法造成转调概念的混淆由于音乐表现上的需要,许多扬琴曲都存在转调,尤其在乐曲的展开部,转调更加频繁。
对于演奏者来说,尽管音符符号一样,但不同的调必将导致扬琴音位的改变。
在此,演奏者必须迅速转换音高位置和调*概念。
这种记谱音位的’相同”与扬琴音位的“不同”,造成了演奏者思维的混乱,往往使演奏者在一种极为矛盾的窘境下来调整自己的感觉,不仅给演奏者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难以很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3、简谱记谱法与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不同步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师大音乐系的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调查中,均采用五线谱记谱方法教学,简谱记谱只作为辅助手段。
这不仅因为五线谱记谱是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在记谱方法的科学*上,也比简谱更准确与合理。
例如断奏符号的记法在五线谱一般均为三种形式:这三种符号的演奏特点在五线谱中均能明确的表述出来。
而简谱只能采用第一种符号,第二、第三种符号由于和简谱的高音点相混淆而无法采用。
诸如此类的“遗憾”还很多。
为了与理论课程教学相一致,记谱方法改革也势在必行。
扬琴演奏的记谱法

扬琴演奏的记谱法
奚文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首调记谱法和固定调记谱法在我国目前五线谱和简谱两种记谱中都有运用。
简谱首调记谱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谱首调唱名法,是我们学习演奏民族器乐时最常用的记谱法。
这种记谱法是前辈们勤索苦探、弃粕存精,总结出的一套“中国式的”记谱方法。
扬琴于十七世纪从西洋传人我国以来,在不断汉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现有
【总页数】1页(P43)
【作者】奚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32.51
【相关文献】
1.扬琴演奏的音乐美之来源——扬琴演奏中气息的把握 [J], 武林
2.扬琴\"四竹技法\"演奏艺术初探\r——扬琴多音演奏形态研究 [J], 刘寒力
3.在扬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评《扬琴演奏技巧教程》 [J], 徐珂
4.扬琴演奏基础教学法研究——评《扬琴演奏基础教程》 [J], 王静
5.也谈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问题 [J], 陈凤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
目前在我国扬琴演奏中主要采用简谱首调记谱。
这种记谱法同时也是我国其它民族乐器广泛运用的一种记谱方法。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了关于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简谱首调法在扬琴演奏中的局限性
1.简谱记谱法造成扬琴相对固定音位的模糊
简谱在区别音的高低时,运用的是在各音符上下方加小圆点,以表示音高变化。
由于简谱只有七个不同的音位符号,即“1234567”,一般转调时,除了在乐曲前面标示“1:C,1:D,……”以外,在记谱上毫无差别。
在此,C 调的低音“1”与G 调的低音“1”是同一个概念。
音组的不同、音区的差别以及各音区之间的特色,在演奏者眼里是不存在的,起码是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混淆。
这种现象,无疑造成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在音乐表现上的局限性。
2.简谱记谱法造成转调概念的混淆
由于音乐表现上的需要,许多扬琴曲都存在转调,尤其在乐曲的展开部,转调更加频繁。
对于演奏者来说,尽管音符符号一样,但不同的调必将导致扬琴音位的改变。
在此,演奏者必须迅速转换音高位置和调性概念。
这种记谱音位的’相同”与扬琴音位的“不同”,造成了演奏
者思维的混乱,往往使演奏者在一种极为矛盾的窘境下来调整自己的感觉,不仅给演奏者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也难以很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3.简谱记谱法与其它理论课程的教学不同步
在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师大音乐系的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调查中,均采用五线谱记谱方法教学,简谱记谱只作为辅助手段。
这不仅因为五线谱记谱是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在记谱方法的科学。